- 相關推薦
國債凈價交易影響分析
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從2002年3月25日起試行國債凈價交易。實行凈價交易后與全價交易有何不同、對市場和投資者究竟有何影響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
報價方式有別交割價格相同全價交易是指債券價格中把應計利息包含
在債券報價中的交易方式,而凈價交易是指在現券買賣時,將國債全價分解為成交價格與債券的應計利息兩部分,以不含自然增長利息的成交價格進行交易,這樣成交價格隨行就市,僅反映本金價值的變化,而應計利息則根據票面利率按天計算后單獨列示(票面利率/365?已計息天數)。雖然二者報價方式不同、價格的表現形式有別,但在凈價交易方式下仍以全價進行結算交割。
價格波動縮小價格曲線趨向平滑在全價交易制度下,國債價格包括利息部分,利息隨時間的推移而自然逐漸增加,利息支付后降為零,如此循環造成債券的價格走勢會形成巨大派息跳空缺口。在凈價交易下,成交價格不含利息,價格只受市場利率、供求關系的影響,其價格走勢變化完全是債券的內在價值的反映,將圍繞票面面值上下波動,價格曲線將趨向平滑。因此,凈價交易下國債價格的波動性小,保證了價格波動的連續性,可以直觀反映利率變動、資金面對國債市場價格的影響。
免稅優惠落實流動性加強我國國債市場發展一直滯后于股票市場的發展,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市場的流動性存在問題。以銀行間市場為例,據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國債年平均換手率僅有200%,遠低于國外成熟市場債券的活躍程度。這一方面受到市場參與者結構的限制,另一方面在未實行凈價交易之前,由于沒有把利息從交易差價中嚴格區分出來,稅務機關只能按資本利得對之進行處理,債券持有人就無法享受利息免稅待遇,因此,國債持有人就會傾向于持有至到期兌付,這極大的制約了市場的流動性。而且,經常出現平日交投較為清淡、除權前后放量、價格除息前“搶權”、除息后“貼權“的景觀,如20年期國債0107在1月31日債權登記日當天暴漲0.68元,債權登記日和除息基準日兩天平均成交量是平日的4倍,這種非市場化的干擾因素引起投資者與投機者的風險收益不公。銀行間市場的實踐證明,實行凈價交易后市場的流動性、成交
量大大增加。
操作策略也要相應改變理論上而言,在凈價交易方式下,債券的存續期內,當市場利率與息票利率相等時,債券凈價與債券的面值相等;當市場利率大于息票利率時,債券凈價將小于面值;當市場利率低于息票利率時,債券凈價將大于債券面值,且呈下降趨勢。市場利率的變化對附息債券價格變化的影響可以通過凈價交易方式下的報價充分體現出來。因此,在凈價交易下,投資者更容易通過判斷未來市場利率的走勢,把握價格低估或高估的券種。同時,票面利率較高的品種因具有較高的利息避稅能力,在同等條件下更受投資者青睞。
從二級市場的角度分析,由于凈價交易制度使得利息所得和資本所得分開,以往頗具特色的付息前的大幅“搶權行情”將不再出現,國債交易有望進一步活躍。從短期看,各券實行凈價交易后相當于在3月25日提前除息,獲得利息并享受利息免稅;特別是一些次新券、新券除息后凈價回到面值附近,如0110、0112,相對銀行間新發行券種的發行利率(2.7%)而言,其收益率偏高,投資價值顯現;010004還有兩個月即將付息,已累計的應計利息較高導致了一定程度的提前搶權;同時,新股發行按市值配售,原來一級市場上的一些無風險資金要尋找出路,一部分會流入國債市場,這些都會刺激債市走強。昨天盤面出現的熱鬧場面正是上述原因作用的結果。
作者:長城證券 毛從容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債凈價交易影響分析】相關文章:
證券投資基金交易行為與市場影響實證分析08-08
影響兒童認知發展的因素分析08-17
WTO(關稅)對我縣的經濟影響分析08-07
加入WTO對國內農業的影響分析08-08
環境保護影響因素分析05-31
分析股市反饋交易行為特征08-18
混凝土堿集料反應影響因素分析08-20
影響發動機起動的幾大因素的分析08-13
影響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