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否”已極,“泰”將來?——美國NASDAQ2001年回顧與2002年展望
來源:證券時報2002.1.23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 許運凱
2001年,NASDAQ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考驗,不僅美國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業績持續惡化,而且遭受“9.11恐怖事件”的沖擊,其交易設施和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損,市場長期低迷。面臨如此的困境,NASDAQ仍不遺余力的堅持改革與創新,實現“在調整與規范中求發展”,從而為2002年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001年經受洗禮
新上市公司數目和交易量銳減,收入也大幅下降。被視為市場指南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繼2000年創出5048點的新高后,現在已持續下跌近65%。市場的劇烈波動令許多上市科技公司膽怯,IPO新上市公司數目銳減。1999年在納斯達克新掛牌上市的公司有485家,2000年為397家,而2001年僅有55家,其中9月份沒有一家公司上市。同時市場交易量創新低,日平均交易筆數從2001年第一季度的21億美元進一步降到第四季度的16億美元左右。由于IPO上市公司數量減少,尤其受“9.11事件”的沖擊,納斯達克第三季度凈收入縮減三分之二,從2000年同期的2200萬美元降至790萬美元,第三季度交易量較第二季減少了16%。因此,納斯達克市場決定從2002年1月1日開始,對在其全國證券市場和小資本股市場掛牌交易的公司提高年度掛牌費用。
實施“大手筆”變革與調整,優化上市公司的產業結構。NASDAQ上市公司中最明顯的行業特征莫過于網絡科技股主導市場,2000年網絡計算機類上市公司近1400家,占總體公司數量將近28%。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美國NASDAQ在2001年調整思路,從存量和增量兩方面調整上市公司行業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增強投資者信心。在增量方面,全面調整可量化的財務指標,提升上市公司標準。如將上市標準中的凈資產要求改為權益資本,市值800萬美元以上和1800萬美元以上的新上市公司由凈資產600萬美元和1800萬美元,調整為權益資本15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同時實行上市等待期,增強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并強化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要求,規定外部獨立董事數量不低于40%。而在存量方面,實施自1971年成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重組與摘牌行動。重點是對網絡科技公司重新評價和定位,通過大規模重組增強投資者的信心。納斯達克駐中國首席代表黃華國日前透露,截止到2001年12月中旬,200家網絡公司已經被摘牌,此舉被看成是“網絡泡沫破滅”的終極標志。目前生物醫藥類公司異軍突起,打破網絡科技股的壟斷局面,在新上市的55只股票中,生物醫藥類股票有17家,占33%,其次是食品飲料、能源和制造等傳統行業公司增多。
改進交易和結算系統,降低交易成本。為了順應現代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NASDAQ經過兩個月的試運行,從2001年6月份開始全面推行新型的“十進制”交易和報價系統(即以0.01美元計價),以替代有近20年歷史的小額交易和報價系統。這種小額交易系統(即以1/16美元和1/32美元計價)有助于刺激中小投資者,但無法適應目前證券投資的機構化趨勢。因此,新型的“十進制”交易和報價系統啟動后,整個電子交易系統隨之發生相應的變革:一是企業寬帶網的升級;二是調整NASDAQ工作站,以顯示“十進制”交易信息;三是交易前臺應用高性能計算機,實現“十進制”報價和配對交易;四是后臺服務系統的升級,增強指數與紅利的計算能力;五是中間商和做市商對其交易系統和商業模式重新評估和再造。這次交易方式變革是NASDAQ在2002年啟動“超級蒙太奇”集中交易的一部分,為其提升交易效率、加快全球化進程夯實了基礎。
2002年破冰前行
美國NASDAQ作為全球創業板市場的成功典范,無論其獨立型的運作模式,還是健全的制度安排,均對全球高科技企業保持巨大的吸引力。因此NASDAQ向來以充足的上市公司資源而著稱,早在1971年成立之初就有2500家公司上市,尤其80年代后,隨著微軟、英特爾、思科等大批高科技企業的加盟,使其成為全球高科技企業成長的“孵化器”。但隨著“網絡神話”的破滅以及美國經濟的減速,終于迎來漫長而痛苦的調整周期,新上市公司數目和市場交易量銳減。因此,展望2002年NASDAQ,我們認為以下因素將影響其市場走勢。
首先,美國經濟能否成功擺脫衰退。美國“藍籌經濟指數”今年元月初公布的調查顯示,美國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美國近10年來首次出現的經濟衰退將于今年3月前結束。聯合國專家也樂觀預測,美國經濟在今年春天有望復蘇。但目前不確定因素也很多,美國私人債務和貿易逆差處于高位。尤其是目前美聯儲已連續11次降息,但公司業績不佳和裁員的消息相繼不斷。
其次,上市公司的結構型調整是否順利。美林證券的研究報告預言,只有5%的網絡公司將承擔起發展和推廣電子商務的重任并實現盈利。因此繼續擴大生物醫藥、飲食和制造等傳統行業上市公司的比重,有助于逐步改善NASDAQ上市公司結構,使行業結構多元化,從而增強NASDAQ競爭優勢。
還有,全球化擴張能否順利實現。目前NASDAQ已加快向歐洲的擴張,并開始對亞太地區的推介。去年,深圳民營企業明華集團成功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納斯達克方有關人士也表示,“中國股”的市場表現在世界眾多的網絡公司里其實是比較出色的。吸引海外投資者和急于集資的新興公司有助于NASDAQ減少美國經濟周期的負面影響。
盡管面臨諸多困難,但相信NASDAQ已度過最困難的時期。隨著美國經濟的日益復蘇和全球高科技企業創新周期的到來,NASDAQ將逐步回升,從而加快企業家創新成果和風險資本的有機結合,凸現創新科技、風險投資與NASDAQ市場這種良性循環機制的優勢。黃華國在去年底指出,納斯達克目前的狀況更多的是受到美國以及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事實上,科技股的力量在新的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會加大,高科技對全球經濟的推動作用會越來越明顯。他表示,目前并不是中國企業到納斯達克上市的最佳時機,只是比較接近這個時機。他認為,當納斯達克恢復到2500點到3000點時上市最佳。而黃華國也自信地表示,納斯達克市場估計在一年內就會恢復到這個水平。
【“否”已極,“泰”將來?——美國NASDAQ回顧與展望】相關文章:
回顧,展望作文03-19
回顧與展望作文05-02
(熱門)回顧與展望作文11-07
回顧,展望優秀作文01-15
回顧展望作文12-09
回顧與展望作文(實用)12-01
回顧與展望作文【熱】12-10
對外開放:回顧與展望08-15
回顧2021,展望2022作文04-22
回顧與展望作文7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