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豐裕興業另類融資之路
本刊記者/王冰凝
盡管在創業板上純利、資產回報率、股東權益回報率一直為負數,但這并不影響豐裕興業成為亞洲區最大的從事股本融資和中小企業收購與兼并業務的投資銀行
有機會的地方就有新的行業層出不窮、生生不息。2003年1月,由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豐裕興業(創業板8029)投資建立的全資子公司——香港企業資產及股權交易所已正式掛牌運營四個月。這家于新機遇下誕生的公司,開通了一條針對內地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
作為香港一家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上市公司,豐裕興業專門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收購合并及公司重組等顧問服務。盡管在創業板上純利、資產回報率、股東權益回報率一直為負數,但豐裕興業至今仍順暢運作,并成為了亞洲區最大的從事股本融資和中小企業收購與兼并業務的投資銀行,不禁令人稱奇。2003年1月13日,豐裕興業創始人、公司現任董事局主席龐維仁接受了《新財經》記者的專訪。
瞄準中小企業
“所有的商業行為都符合市場需求。當時我們看到國內中小企業發展速度比較快,在整個中國經濟發展里面占的比例越來越重。但他們大部分都有融資困難,有的除了融資之外還有一些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困難,我們發現通過股本融資完全可以解決!
抱著這樣一種思路,龐維仁1996年在香港設立豐裕興業總部,專門提供收購合并及商務顧問等服務。發展至今,豐裕興業提供的服務已經覆蓋整個亞洲。
“我們為中小型的企業提供只有大公司才能提供的專業服務,從而幫助他們做出策略性決策。”豐裕興業確實擁有成功協助企業訂立策略、分析商機及調配資源以創立高峰的紀錄。龐維仁給《新財經》記者講述了一個生動的案例。
香港有一家意大利餐飲店,剛創建時設計了自己的一套比較大眾化的菜系,便宜的價格引來市民好感,獲得暴利,并在一年內建起20多家連鎖店。然而好景不長,接連五年共虧損兩個億。它是一家上市公司下面的投資,因為一直虧損,拖累著這家上市公司的步伐,上市公司想把它賣了。但因公司名譽等因素又不能直接切斷,所以必須找一家企業接收。該上市公司認為自己的餐廳設備、裝修好,又有品牌,肯定很容易賣得出,結果竟沒有公司找他談。后來經過調查,豐裕興業發現它最大的問題出在包裝錯誤,這家連鎖店的品牌確實很有名,但并非是好名聲,因其一直沒有改進菜系,早給人留下不好吃的印象,賣品牌必然賣不出去。豐裕興業根據其實際情況,評估其企業包括設備裝修等有形資產,引來三家公司競標,最后該餐飲連鎖店以3998萬元賣出。龐先生指出,豐裕興業正是為中小企業提供平臺,幫助客戶避免錯誤的決定而引致高昂的交易費用。
談到幾年來在投行行業的積累,龐維仁認為做投行非常不容易。“這個行業不像一些工業企業,做一種產品就是一種產品,機器一開生產一種產品就能賣。這種行業要看很多案例,反過來說也能遇上很多機會。要善于抓住機會,機會抓得好,整個企業效益就啟動起來了。由于歷史的原因,投行業務在中國比國外慢很多,這個行業的發展也是跟著國內中小型企業的發展來做的。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比國外慢了幾十年,但并不需要幾十年去追趕,因為我們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很快就能趕得上!
對于創業板上的負數,龐維仁毫不隱諱。他說,作為上市公司豐裕興業的前期投資很大,從來不向銀行貸款。這樣,幾年下來,豐裕興業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已經比較多,兩年后投行市場一旦成熟,則幾乎不用再追加投資。所以,從長期看豐裕興業的發展是向好的。當然,作為在創業板上上市的企業,豐裕興業也不會無限期虧損,否則就沒有發展的潛力了。
中國策略
在豐裕興業提供的主要服務中,有一條被定義為中國策略。龐維仁解釋說,“我們的交易平臺雖然建在香港,但是主要面向中國這塊市場。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占據地理優勢,金融人才也比較成熟,我們想利用這些優勢幫助國內中小企業走出去,幫助海外企業走進來。”豐裕興業投資建立的全資子公司——香港企業資產及股權交易所也同樣堅持實施中國策略。 作為投行,豐裕興業一方面為國內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服務,其興辦的企交所也成為了掛牌中小民營企業公開上市的跳板和捷徑,補充了融資途徑。另一方面,豐裕興業也在為希望打進中國這個不穩定市場的海外公司企業、創業者及那些不熟識當地投資環境的投資者提供服務。
對于中國本土中小企業通過購并方式走出國門的問題,龐維仁指出,在中國加入世貿、開放市場的背景下,外資正好借此機會進入中國市場。他們進入中國的目標是看中了市場,而中國本土有現成的市場,企業有現成廠房和品牌。所以,外企購并國內企業只是buy time(購買時間),他們不必建廠,只需入股,然后通過改進原有企業的生產效率等手段發揮自身管理、技術方面的優勢。這些進入中國的外資,正是看中了國內消費者對中外合資品牌的信心。
龐維仁進一步指出,外商最有興趣的是有本土市場發展的消費品。假設康師傅愿意割愛的話,肯定會吸引大批外國買家。問題是估值和出讓價是否夠吸引。外資最需要的是有銷售渠道,有市場就必定有銷售渠道,對外資肯定有吸引力。加入世貿后的中國,市場開放時間表,就是外資進入中國的黃金檔期表。
2002年在港掛牌的民企曾一度受到投資者追捧,連帶非上市的民企亦受青睞。但從事中小企業并購業務多年的龐維仁慨嘆這并非好現象,這種情況使得很多民企經營者放盤時漫天索價。比如有的民企一年的盈利1000萬元,買家出價十幾倍P/E(市盈率)收購都不肯賣,竟然還價要求幾十倍P/E的價錢。這種不切實際自欺欺人的做法,當市場趨于成熟和冷靜時就只能孤芳自賞了。
事實上,操作中小企業購并是一項十分復雜、專業的活動,在購并過程中可能有很多因素導致整個計劃失敗。在雙方談判接近成交階段可能一方突然反悔,其原因多數出在財政問題上——企業利潤高怕曝光,一旦曝光又怕政府追稅。國內民營企業家的合資心理是要買家出錢、出技術、出管理,但要決策權在自己手里,因為害怕外資“食了自己”(將企業吞噬)。而另一方面,外資亦害怕被中方玩弄于股掌之上。 龐維仁說:“在中國經營中小企業并購活動,是一個LONG MAECH(長征)!”《新財經》雜志社
【豐裕興業另類融資之路】相關文章:
興業銀行實習心得05-22
另類的網名08-16
另類爸媽 作文08-08
另類沖刺標語08-22
另類的我作文05-20
另類的快樂作文07-19
《斑羚飛渡》的另類解讀08-16
這樣的改革“另類”嗎08-17
寬容“另類”尊重“叛逆”08-13
qq另類個性簽名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