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經濟論文>證券論文>我國上市公司分行業成長性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分行業成長性分析

    時間:2023-02-20 10:28:08 證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國上市公司分行業成長性分析


    整體情況 
      中國證券市場的持續發展,使上市公司數目每年都有較大增量,為保證各年數據的可比性,我們從數據的可得性方面出發,盡量補足以前各年的數據(如某上市公司在2000年上市,由于其招股書中會披露最近3年的業績情況,故可以補足這類數據,這也使在能獲得的最近3年內各年間上市公司業績報告的樣本量不發生過大的變化;同時,不管如何補足以前年度的業績報告,但各年仍存在一定的樣本數差異,對此引入平均數來增強數據的可比性。從最近3年的整體情況來看,中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的業績變化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特征。 
      1、業績增長快速 
      從上市公司最近3年的業績報告來看,主營收入、主營利潤、利潤總額以及凈利潤都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其中主營收入在2000年增長達到23%,凈利潤增長也達到19%。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趨勢在放緩,1999年凈利潤增長率達到22%,而2000年增長率為19%,到2001年中期凈利潤相對2000年上半年的增長率僅達到3.7%,中石化等巨型企業的凈利潤增長放緩是重要原因。 
      表1 近3年來業績增長情況統計 
       2000 1999 1998 
      主營收入增長率 23.062% 13.671% 9.255% 
      主營利潤增長率 19.783% 17.432% 4.546% 
      利潤總額增長率 23.346% 22.709% -5.401% 
      凈利潤增長率 19.335% 22.389% -7.293% 
      (注:1998年所統計的上市公司未包括中石化,因無其1997年的業績數據) 
      但是從整體上看,上市公司仍是國民經濟中企業素質相對較高的一個群體,上市篩選機制變革對中國證券市場持續發展構筑了相對可靠的基礎,1998年之后的“指標管理"因素的弱化,其效果已從上市公司的業績變動中得到了證實。 
      2、利潤的穩定性增強 
      利潤的穩定性主要反映在主營利潤的素質及占利潤總額的比重。從主營利潤的增長率上看,已由快速增長轉變為平穩增長,主營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近3年來也基本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同時對“三費"控制水平的提高,使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不斷上升;另外,近3年來的投資收益基本維持在相同水平,補貼收入大幅下降。這些都說明,上市公司利潤的穩定性正不斷提高。 
      表2 上市公司利潤構成項占利潤總額的比重 
       2000 1999 1998 1997 
      主營業務利潤 228.37% 223.48% 233.53% 177.38% 
      其他業務利潤 6.63% 7.67% 9.05% 6.13% 
      營業利潤 85.63% 79.63% 78.87% 84.42% 
      投資收益 11.21% 11.25% 12.54% 10.26% 
      營業外收支凈額 -0.39% 2.20% 0.13% 1.79% 
      補貼收入 2.80% 6.75% 8.01% 2.82% 
      3、毛利率基本保持穩定、凈資產收益率穩中趨降 
      從近4年深滬兩市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來看,毛利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但是行業差異也相當大,如采掘業的毛利率就曾高達40%左右,而塑料制造業、批發與零售業、建筑業等行業的毛利率一直在10%-12%之間徘徊。除少數行業,如“醫藥制造業"的毛利率呈逐年小幅上升趨勢外,其余大部分行業的毛利率基本保持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卻“穩中趨降",這是由于:雖然近2年上市公司凈利潤保持有20%左右的增幅,但上市公司過于熱衷權益性融資,這使得2000年的凈資產增長率高達36%,大大高于凈利潤的增長;同時,證券市場規模的擴大,新上市公司的高溢價發行(特別是市場化的發行方式下,上市公司的發行市盈率與凈資產倍率大大提高),也為上市公司凈資產的快速增長推波助瀾;另外,上市公司募股后所投項目短期內暫無法產生效益,這是凈資產收益率下降的另一原因。這說明上市公司有待進一步提高資產運作效率、提高利用財務杠桿的能力。 
      表3 近年來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簡況 
       2000 1999 1998 1997 
      毛利率 19.77% 20.31% 19.66% 20.41% 
      凈資產收益率 8.30% 9.51% 8.92% 11.67% 
      存貨周轉率(次/年) 3.014 3.032 3.071 - 
      應收帳款周轉率(次/年) 4.327 4.096 4.045 - 
      另外,上市公司應收帳款風險有所下降。據統計,最近3年上市公司應收帳款周轉次數呈小幅上升趨勢,這說明上市公司的銷售風險在下降;但我們也注意到,應收帳款周轉率提高的同時,存貨周轉率僅輕微下降,這大致反映出上市公司在銷售中對現金銷售有更高要求、對賒銷回款要求也更嚴格,這可能導致存貨的占用水平上升,周轉率下降。 
      4、財務結構狀況 
      由于公司上市前負債率普遍偏高,因此上市公司熱衷于股權融資,但盡管如此,上市公司近年來總體資產負債率僅有小幅下降,目前基本處于50%左右的水平;同時,從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的算術平均值及其差額上看,近年來上市公司的短期債務風險有所下降,資產的可變現能力大大提高。這些都顯示上市公司整體財務風險相對較小,仍有一定的負債融資空間。 
      表4 近年來上市公司財務結構簡表 
       2000 1999 1998 
      資產負債率 53.19% 53.77% 53.93% 
      流動比率 1.873 1.805 1.831 

    我國上市公司分行業成長性分析

    >  速動比率 1.485 1.389 1.387 
      行業成長性分析 
      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具有成長性,可以從該行業獲得資源的能力、利用資源的效率及盈利水平等方面進行分析,但其核心是獲得收入與盈利的能力。為了更直觀的反映行業成長性,我們引入行業綜合成長率這一指標。綜合增長率=0.4×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0.3×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0.3×凈利潤增長率。由此,我們對擁有較多上市公司的行業及子行業進行了分類,根據深滬兩市上市公司1997年到2000年的年度經營與財務狀況的統計結果,得到各行業成長性排名。 
      1、從主營收入變化看行業的成長性 
      在評估各行業成長性時,我們按中國證監會對深滬兩市上市公司所作的分類指引來進行行業劃分。但是,在行業分類中,將僅涵蓋10家以下子行業、“其他"制造業等予以剔除,并對部分由于資產重組而完成產業轉換的公司進行了行業重新分類。 
      從各行業各年的主營收入增長上看:在2000年,造紙及印刷業、金屬制品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農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采掘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綜合類、信息技術業、紡織服裝業等行業的上市公司主營收入增長要明顯快于其他類上市公司。其中造紙及印刷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采掘業受行業景氣周期的影響,在2000年有較好的表現,但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在2001年上半年的運行態勢不容樂觀;在1999年,綜合類、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倉儲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電力蒸汽與水、農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13個行業共517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要高于平均水平;1998年,主營收入增長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僅有文化傳媒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房地產業、電力蒸汽與水、金屬制品業、農業、交通運輸倉儲業、醫藥制造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等11個行業所屬上市公司。 
      綜合來看:(1)連續3年主營收入增長率均高于市場整體平均水平的,只有農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等行業所屬上市公司;(2)如果對連續3年的主營收入增長率進行算術平均,則“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農業、金屬制品業、綜合類、電力蒸汽與水、交通運輸倉儲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造紙及印刷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等行業所屬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增長率要高于深滬兩市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2、從主營業務利潤變化看行業成長性 
      從各行業各年的主營業務利潤的變化上看。(1)在2000年,金屬制品業、采掘業、造紙及印刷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房地產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紡織服裝業、醫藥制造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12個行業所屬上市公司的增長率高于深滬兩市的平均水平;(2)在1999年,化學纖維制造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交通運輸倉儲業、醫藥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力蒸汽與水、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綜合類、農業、食品飲料、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行業所屬上市公司的主營利潤總額高于深滬兩市的平均水平;(3)1998年,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農業、建筑業、文化傳媒業、電力蒸汽與水、醫藥制造業、房地產業、塑料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業、普通機械制造業等11個行業所屬上市公司的主營利潤增長率高于深滬兩市平均水平。 
      綜合上看:(1)連續3年主營利潤增長率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行業僅有“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醫藥制造業"兩個行業的上市公司;(2)若以3年主營利潤增長率的平均值作為比較對象,則“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醫藥制造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農業、電力蒸汽與水、化學纖維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業"等行業所屬上市公司主營利潤增長率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通過與主營收入的變化情況對比來看,雖然 “農業、電子零部件制造業"上市公司連續3年的主營收入的增長率均高于市場平均水平,但其主營利潤的增長卻無法保持同步;3年平均主營利潤增長快于平均水平的行業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等類上市公司基本能與主營收入的增長同步,“電子元器件業"上市公司的主營利潤增長率要低于其主營收入的增長,“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主營利潤的增長明顯快于其主營收入的增長。關于這一點,也可以從1997-2000年各行業所屬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其變動趨勢上反映出來(參見表5)。 
      3、從凈利潤變化看行業的成長性 
      從各行業各年的凈利潤的變化上看。(1)在2000年,“文化傳媒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批發和零售貿易、專用設備制造業、采掘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房地產業、造紙及印刷業、紡織服裝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社會服務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力蒸汽與水"等行業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明顯高于市場平均水平;(2)在1999年,“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綜合類、房地產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業、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普通機械制造業"等行業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要快于市場平均水平;(3)在1998年,“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農業、建筑業、金屬制品業、電力、蒸汽與水、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文化傳媒業、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業、造紙及印刷業、交通運輸倉儲業、采掘業、塑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信息技術業" 等行業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綜合來看:(1)凈利潤連續3年增長情況。統計顯示,無一個行業的凈利潤增長率連續3年高于市場的平均水平,其中在2000年與1999年連續2年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行業僅有“專用設備制造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房地產業",而這些行業恰是1998年業績大滑坡的行業。(2)凈利潤3年平均增長情況。從3年凈利潤增長率的算術平均值上看,“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房地產業、文化傳媒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采掘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交通運輸倉儲業、紡織服裝業、電力蒸汽與水"等12個行業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要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4、行業成長性的綜合評價 
      要評析行業的成長性,需要綜合行業成長性的各項指標,按前文對行業成長性的界定,我們根據主營收入、主營利潤與凈利潤的增長情況,按一定的權重進行加權,從而得到各行業的綜合成長率。 
      從上市公司的分行業統計結果,我們可以初步得出上述29個行業(子行業)的成長性: 
      (1)基礎產業類成長性較好

     
      在對最近3年29個行業的成長性統計中看出,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房地產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農業等行業的成長性最好,上述行業都是服務于國民經濟的基礎類產業,由于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加之我國工業化水平仍相對較低,相信在較長時間內上述產業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的成長性高居第一位,其主要原因是1998年開始的全球石化行業的快速復蘇,特別是價格的較大回升,這使得該行業的主營收入、主營利潤在最近3年內都有較快的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主要石化產品價格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國際原油價格的居高不下與波動頻繁也使石化企業準確把握市場波動脈博的難度加大,2001年下半年的石油加工與煉焦業可能出現類似于1998年的情況,即主營收入與主營利潤增幅較大,但凈利潤可能出現大幅下滑。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在29個行業近3年的增長中排名第二,其產品是重要的基礎原料或戰略物資,廣泛應用于國防、建筑、機械、電子、汽車、冶金、包裝等行業,與人民生活也密切相關,從建國初到現在都保持著較快的成長性,我國10種常用有色金屬的產量已經達到1999年的680萬噸,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不可忽略的是,近3年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幅迅猛,與“1996年在LME發生的住友事件使國際有色金屬市場元氣大傷"有重大關系。住友事件之后,有色金屬價格開始一路下滑,加之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有色金屬價格一路走低,至1998年中期才止住跌勢,其整體價格下跌達40%左右。于是,從此時開始價格快速反彈,給全球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帶來快速復蘇機會,我國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在最近3年的主營收入、主營利潤與凈利潤都出現了快速增長的態勢。 
      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在行業成長性中排名第三。該行業較具代表性的公司包括風華高科、深天馬、超聲電子、聯創高科、上海貝嶺等公司,它是信息產業、家用電器行業等的基礎配套部分,而這些行業在最近3年的產銷量都有較大的增長,市場規模擴大相當快,這使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具有較好的發展環境。 
      房地產行業走出低谷。從房地產業最近3年的運行狀況來看,由于我國經濟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率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通過前些年的宏觀調控擠出了大部分的房地產泡沫,開發商的經營業績已經或者正在改善,房地產的開發面積、銷售狀況以及價格指數都明確顯示出整個行業快速升溫的跡象。 
      專用設備制造業涵蓋醫用設備、電工電器、數控機床、紡織機械、工程機械、航空設備、農林機械等,該行業是工業基礎裝備部門,近年來工業形勢進一步轉好帶動了該子行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2000年全國機械行業產品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6.25%(全行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575.78億元,2000年更比上年同期增長47.09%),其中機床工具的增幅達29.6%、農業機械的增幅達13.49%,工程機械、石化通用、電工電器、食品包裝機械等專用設備制造也保持了較快的增幅。 
      (2)醫藥、交通運輸、農業等行業增長平穩,波幅不大 
      從近3年的情況來看,醫藥行業的主營收入、主營利潤與凈利潤保持著相對平穩的增長態勢。從行業屬性上看,醫藥行業關系國計民生,與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關,是我國重點支持的產業,也是世界貿易增長最快的5類產業之一,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目前醫藥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雖然不高,約為3%,屬于非支柱性產業,但在國民經濟的地位極其重要,且影響越來越大。 
      按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行業劃分,交通運輸與倉儲業主要涵蓋了航空運輸、水路運輸、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管道運輸與運輸輔助設施(如港口、機場等)。受產業分工的進一步深化,地區間、產業間對物流業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社會發展使人口的流動性增強,使行業近年來一直保持著一個平穩的增長態勢,但增幅不大。據統計,2000年全社會貨運量達到134億噸,貨物周轉量達到43373.5億噸公里,分別比1999年增長3.6%和7.1%;全社會客運量達到146億人,旅客周轉量達到12216億人公里,分別比1999年增長4.7%和8.1%。 
      農業是“農、林、牧、漁"的簡稱,同時還包括了相關加工業、飼料業等子行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雖然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農業類上市公司逐年增加,但受農產品結構缺陷、農民整體收入較低、產品附加值較低、生產效率較低、國際競爭力弱等問題的困撓,致使該行業市場規模較大,行業發展較慢,但作為在業內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農業類上市公司,仍維持了較快的增長態勢,并使農業的成長性在29個子行業中排列第6。 
      (3)一般加工類工業、批發零售業、社會服務業的成長性較差 
      根據上述統計結果,一般加工類工業,如塑料制造業、普通機構制造業、電器機械制造業等,其最近3年的成長性較差,其中塑料制造業排名最后,其主營業務收入雖有小幅增長,但主營業務利潤與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批發零售業也是最近3年來成長性最差的行業之一;“三產"的進入門檻較低,使社會服務業成為競爭激烈且成長性欠佳行業的代表,特別是其中的酒店業。 
      (4)信息產業有待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盈利創造水平 
      從主營收入上看,信息產業呈現出快速的增長勢頭,其中1998年的增長率只有3.90%,1999年達到13.30%,2000年更達到25.14%;但其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并未與主營收入的增長保持同步,其中凈利潤在1998與1997年更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2000年凈利潤的增長率也不到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一半。但是,無論從宏觀經濟環境、產業政策,或是人們對信息產品與服務的需求上看,信息產業都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出現這種“背離"與信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不足、盈余創造能力低下不無關系。 
      (5)文化傳媒業尤具潛力 
      文化傳媒業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包括電廣傳媒、中視傳媒、歌華有線、永生數據、聯通國脈、國嘉實業、博瑞傳播、信聯股份、誠成文化、中體產業、賽迪傳媒等,是近年來倍受關注的行業,因產業政策導向的波動性相當大,這也使這類上市公司業務波動性相當大。如:1998年的主營收入增長率達35%,但1999年卻下降25%,2000年增長2.5%;在凈利潤上也是如此,其1999年凈利潤下滑幅度達到97%,但2000年卻驟增202%。由于該行業的特殊性,目前仍屬“暴利"行業,但相對其他行業,政策限制更大,總體上尤具發展潛力。 
      成長穩定性分析 
      要全面評價行業的成長性,需要考證其成長穩定性,以說明成長是否具有持續性與可靠性。對此,我們選用了毛利率、利潤結構、經營性現金流量等指標來進行分析,并結合離散系統指標來作綜合評估。 
      1、毛利率 
      毛利率是反映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

    之一,一般而言毛利率越高,其利潤的穩定性越強。從近年來各行業毛利率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以下幾點特征: 
      (1)行業毛利率差異較大。統計結果顯示,采掘業4年的平均毛利率達到43.36%,位居第1位,是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建筑業等行業毛利率的3倍以上。 
      (2)部分基礎產業與政策壁壘較高的行業,毛利率相對較高。傳統產業的毛利率相對較高,其中采掘業由于近年來產品價格的上升,使其連續4年占居第一位的位置;其次是電力蒸汽與水、社會服務業,因其一次性投入較大,日常的運營成本相對較低;而文化傳媒業、醫藥制造業因政策壁壘較高,毛利率相對較高。 
      (3)一般加工工業與重化工行業的毛利率較低。行業毛利率最低的行業依次為:批發和零售貿易(11.67%)、建筑業(12.1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3.95%)、塑料制造業(15.16%)、化學纖維制造業(17.29%)、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7.40%)、石油加工及煉焦業(18.10%)、金屬制品業(18.82%) 
      (4)大部分行業的毛利率基本保持穩定。從毛利率的離散系數來看,毛利率波動較大的行業主要出現在:近年來產業政策波動性較大的行業(如文化傳媒業、房地產等),部分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產業環境變化較大的行業(如有色與化纖等)。總體而言,傳統產業的毛利率相對穩定,絕大部分行業的各年毛利率不會出現較大的變化。 
      2、利潤構成及穩定性 
      利潤構成的穩定性是描述成長穩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從利潤總額的構成上看,其主要來源于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及補貼收入等四項。在利潤的四項構成中,營業利潤在利潤總額中占的比例越大,說明公司的利潤來源基礎穩定、可靠;同時,我們還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收益占凈利潤的比重這一指標進行印證,以補充揭示成長的可靠性。 
      表6 利潤構成及穩定性 
      (注:1、營業利潤比重指“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 扣非經常性損益后比重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利潤與凈利潤之比";2、序1指按3年營業利潤比重均值排序;3、序2指按“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利潤與凈利潤之比"的均值排序;序3指綜合兩項指標的綜合排序) 
      從利潤構成與穩定性統計結果中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上市公司利潤來源的穩定性逐年增強,其中有24個行業(子行業)2000年的“扣非經營性損益后比重"要高于1999年,而且“營業利潤比重"的平均值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2)各行業的利潤穩定性差異較大,而且傳統產業、基礎產業的利潤穩定性相對較強,高新技術產業利潤構成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各年波動性較大。 
      3、經營性凈現金流 
      經營性凈現金流量,故名思義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與流出之差額。由于它不包括公司非現金會計費用和非核心業務的其它費用,因此它是投資者獲得公司經濟實力的最近渠道。為闡述成長的可靠性,本文引入“經營性現金流與主營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每元的主營收入能為上市公司帶來多少凈現金"。統計結果顯示出以下幾個特征: 
      (1)“單位主營收入帶來的經營性凈現金流"的行業差異相當大,能源、交通、社會服務業等傳統行業的收入的現金含量相對較高。 
      (2)同一行業內,“單位主營收入帶來的經營性凈現金流"的年度差異性不大,但一般加工性工業(如塑料制造、金屬制品等)、建筑業與房地產業的年度差異性較大。 
      4、上市公司成長的穩定性評述 
      采掘業、電力蒸汽與水、交通運輸倉儲業、食品飲料、文化傳媒業、醫藥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社會服務業等行業上市公司波動性相對較小,而房地產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塑料制造業、綜合類、建筑業、信息技術業、批發和零售貿易等行業所屬上市公司的業績波動性較大。 
      行業綜合投資價值 
      判斷一個行業綜合投資價值的大小,具體的評價標準很多,評價方法也因人而異。本文采取的評價方式是:以行業的成長性為第一標準,同時結合成長的穩定性來綜合判斷行業的投資機會。按這種評價方式,特別是投資者日益關注業績泡沫的今天,我們認為: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房地產業、醫藥行業、文化傳媒業、電力行業與采掘業的綜合投資價值較大,部分子行業(如信息產業中的軟件業、通信業)亦存在較多的投資機會。 
      但是,針對不同風險喜好的投資者,其可選擇的投資品種與上市公司也存在較大差異。基于本文的分析,我們認為:(1)對追求收益穩定的投資者,業績成長穩定、波動性不大的采掘業、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房地產業、醫藥行業、文化傳媒業、電力能源等行業的上市公司可作為首選。(2)對追求成長性的投資者,業績增長較快、波動相對較小的醫藥類、房地產業、信息類上市公司可作為重點跟蹤對象;(3)對追求平衡收益的投資者,則需要在二者之間尋求某種或某批組合,來達到預期之目標。

    證券時報 

      
     

    【我國上市公司分行業成長性分析】相關文章:

    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體系分析08-05

    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代理成本問題分析08-07

    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代理成本問題分析08-07

    對我國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基本分析與判斷08-05

    我國高科技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分析08-05

    面對入世我國電信行業管理政策趨勢的分析08-06

    我國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初探08-05

    我國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初探08-07

    我國醫藥行業市場環境狀況分析08-1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丁香五月 | 午夜视频福利在线 | 在线人成亚洲播放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线路久久人妖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