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發展企業年金健全養老保障體系
淺析發展企業年金健全養老保障體系作者:白欣莉
論文關鍵詞: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大力發展 稅收優惠政策 養老保障體系 替代率 企業年金制度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論文提要: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正不斷地改革,在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降低其替代率的同時,大力發展企業年金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據第5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近年來,老齡化趨勢正逐漸加劇。根據專家預測,2005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達到7.53%,老年人口總數將會突破一億大關;2020年左右,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10%,年齡中位數將超過36歲;2040年,我國將步入嚴重老齡化時期,平均每5個人中就會有一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
二、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面對巨大的養老任務,我國為養老做的準備如何呢?1995年3月,由國務院6號文件《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確定將個人賬戶制度引入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進行改革。1997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規定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為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籌資模式,實現由“現收現付膜式的養老保險制度向”部分積累膜式的養老保險制度過渡。但是,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老人”,因為他們以前沒有任何積累,因此需要籌集足夠支付其全部退休養老金的經費;還未退休但在舊體制下工作過腳中人“則需要對其在改革前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進行補償,兩者相加所形成的歷史欠賬高達67145萬億元。由于這部分歷史欠賬并沒有指明通過何種渠道籌集,當社會統籌繳費不足以支付離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時,個人賬戶的不完全積累金理所應當的成了彌補的主要資金來源。據統計,1998年開始全國養老保險基金首次出現赤字,缺口為53億元;1999年缺口擴大到150億元;2000年缺口達到300億元;2003年中央財政補助已經達到470多億元。
三、大力發展企業年金的必要性
企業年金是一種與職業掛鉤的退休保障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參加人在退休后維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它主要采用完全的基金運作模式,是一種個人收入的縱向調節機制,即人們在工作階段將雇主繳費和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存放在企業年金賬戶里,通過相關機構投資運營獲得收益,當他們退休時再把錢從賬戶中取出。在投資工具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最大幅度地調動社會資本,并實現資本配置的最優化。
目前,隨著老齡人口的劇增,也由于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利益劃分的客觀要求,以前那種”統賬結合、棍賬管理、空賬運行“模式的社會養老保險模式己經很難再運行下去。我國已經加入WTO,養老保險制度方面也面臨著要與國際接軌。從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出發,以長遠的眼光來審視和考慮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巫須我們發展企業年金制度。
2000年國務院頒布了第42號文件《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彭,明確規定:”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并實行市場化運營和管理。企業年金實行基金完全積累,采用個人賬戶方式進行管理,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繳納,企業繳費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可從成本中列支!霸撐募俏覈谝淮卧趪椅募刑岢銎髽I年金的概念和相關制度與政策安排。這是我國企業年金事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將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尤其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產生深遠影響。
四、發展企業年金的政策建議
目前,我國企業年金制度還存在許多問題和困難。為推進這一制度健康發展,要加快完善有關制度和政策。
。ㄒ唬┎扇∵m當方式逐步降低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我國確定的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將逐步降到60%以下,目前總和替代率仍接近80%.這在國際上是很高的替代率水平(國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普遍在40%左右);攫B老保險水平過高,也意味著降低了發展補充養老保險的必要性和彈性空間,不利于發揮個人、企業在養老保障體系中的作用。
。ǘ┩晟瓢l展企業年金的扶持政策。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是激勵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的重要手段。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補充養老保險之所以達到較高的覆蓋水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稅收優惠政策的激勵。我國在遼寧試點中對企業年金規定了4%的稅收優惠政策,應當逐步推廣到所有類型的職業年金制度。同時,考慮在供款、投資和領取三個環節的稅收優惠政策,建議采取國際通用的EET稅收優惠模式。
。ㄈ┻M一步完善企業年金有關制度規定。我國企業年金制度的發展模式是自愿的、繳費確定型的基金積累制度。因此,需要對目前的企業年金制度進行適當的調整。第一,關于舉辦資格。目前,勞動部門規定了四個基本條件,即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依法納稅、具有經濟承受能力和民主管理基礎。問題的關鍵在于是否一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如果一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意味著企業年金要完全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規定來確定自己的發展空間、規模和水平,同時意味著沒有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從業人員、鄉村非農產業從業人員沒有辦法舉辦企業年金。這個問題值得研究。第二,關于舉辦主體。目前,我國舉辦企業年金的主體比較多,有行業部門、大型企業、工會組織,還有社會保險管理部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根據企業年金的發展模式,應當確定企業為舉辦主體。第三,關于企業年金參保對象和權益保護。從理論上分析,所有企業員工都有資格得到企業年金,但作為企業自主建立的企業年金制度,應當允許企業在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根據員工工齡、貢獻等方面的不同有一定的自主權,使其發揮吸引人才、穩定隊伍、提高企業競爭力等方面的作用。
(四)加快企業年金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場化投資要求的監管體制。企業年金的管理監督體制涉及到經辦、投資、運營和監督等諸多方面。應當根據企業年金的性質與業務流程,對企業年金從建立到投資方向、風險控制、收益分配等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從政府監管體系看,工商行政部門,勞動與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財政部等部門,可以參與企業年金資格的認定(涉及到稅收優惠政策),企業年金經辦機構、專門投資機構、銀行、信托投資公司和保險公司等,主要負責企業年金基金的管理、投資、運營;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中國銀監會等金融業務主管部門,應對基金經辦機構的投資、運營風險進行監管,以保護參保人的合法權益,并保持資本市場的健康運行。
(五)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儲蓄性養老基金的作用在于它具有更高的投資收益。高收益同樣具有高風險。由于戰爭、經濟崩潰、惡性通貨膨脹、基金管理不當或存在欺詐行為,基金積累模式下積累的資產遭受損失的概率更大一些。一般情況下的風險是金融風險和操作風險,比如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基金管理混亂、違規和欺詐風險、投資決策失誤和管理效率低下等等;鸸芾碚吆捅O管機構必須了解這些風險,對這些風險進行動態評估,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防止養老基金遭遇不慎行為的侵害,保護基金成員和投保者的合法權益。
【淺析發展企業年金健全養老保障體系】相關文章: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工作匯報08-22
淺析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08-13
淺析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與展望08-22
淺析影響學生合作能力發展的因素08-18
淺析企業庫存管理08-07
淺析企業庫存管理08-18
淺析武漢城市旅游發展及對策08-18
能源管理師職業發展淺析08-17
淺析*區城鎮建設與發展的思路和對策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