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教案>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

    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

    時間:2025-03-31 09:17:50 三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

    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2.并從中獲得啟示,3.培養學生要多動腦筋,4.勤于思考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初步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5.解決問題的方法。6.會認3個生字,7.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冰鞋,8.斧頭,9.手鋸,10.玩意,11.免得,12.搶走,13.難過,14.算術,15.當初,16.隨便,17.仍然,18.敵人,19.臺階,20.所以,21.懂得”等詞語。2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3.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科利亞怎樣從挖木匣中得到啟發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明白科利亞認真思考的過程,以及順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意思。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識記生字,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學生字詞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從課文的題目看,2.《科利亞的木匣》,3.這篇課文主要是圍繞著什么寫的?(木匣)這篇課文圍繞著木匣寫了一件什么事?都寫了哪些內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初讀課文,劃出生字詞。

      2.學生自學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情況。

      1.指2.名3.按自然段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4.注意學生生字詞的讀音。

      5.指6.名7.讀生字詞。

      8.正音

      9.讀準多音字的字音。

      本課有兩個多音字。“量”本課讀liang(2聲),還有個讀音是liang(4聲);另一個多音字是“數”,它可以讀“shu”和“shu)”,本課兩個讀音同時出現,“科利亞剛學數數”,第一個數讀“sh(”,第二個數讀“sh)”。

      5.分析字形結構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在學生識記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你還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和理解字義?引導學生按漢字的特點,記字形,理解字義,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區別“匣”和“箱”的字義,“匣”比較小,“箱”一般比較大。它們的共同點,都是盛東西用的。

      (4):區分字形

      斧和爺;鋸和據;免和兔;搶和槍;難和灘;階和價。

      (四)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1)學生自己小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小組討論,這課寫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匯報:本課寫的是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2.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學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并從中得到啟示,明白事物總是在發展變化的,無論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對待它,而要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采取相應的做法。并且培養學生多動腦,勤思考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二)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啟示”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認真學習課文后三個自然段,從中受到啟發。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明白科利亞認真思考的過程,以及順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交待學習目標。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科利亞的木匣》一課的生字和新詞,并且初讀了課文,知道了本課寫的是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節課繼續學習這一課,通過學習,讓我們知道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并且使我們得到一些啟示。

      (二)講讀課文

      小聲讀課文,邊讀,邊對照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即什么線索)寫的?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啟示”的順序寫的。

      1.學習課文第1部分

      (1)出示思考題:

      ①科利亞是怎么埋木匣的?

      ②科利亞為什么埋木匣?

      (2)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3)指名讀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動詞:放、蓋、踩、撒,從埋木匣的這一連串的動作中,你體會到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

      (4)指名讀第3自然段:說一說科利亞為什么把木匣埋起來?

      一是因為全家人要躲避戰爭,東西多不能帶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亞善于動腦筋,善于觀察思考,他見媽媽把家里的箱子埋起來,受到啟發,所以自己也學著媽*的樣子把木匣埋起來。

      出示句子讓學生體會理解:

      “科利亞只會數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亞數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讓學生讀這兩個句子,體會“只……就……”的用處。

      在這里“只”強調了科利亞的年齡小,只會數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為他只會數十步,年齡小,才造成后邊挖木匣時,挖不著,為后邊的內容埋下了伏筆。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出示思考題:

      ①媽媽是在什么情況下,什么時間,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媽媽是怎么挖的?

      ③你怎樣理解媽媽說得話?

      (2)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的4~7自然段。

      (3)個人讀之后,小組學習討論。

      (4)畫出媽媽說的話,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媽*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強調了算術真有用,第二層意思是假設當初不是數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隨便挖坑埋箱子,那現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時,這里也滲透著,科利亞也是照媽*的樣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為什么挖不著呢?怎么算術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這里又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5)學習課文8~12自然段:

      ①讀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科利亞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經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有找到。

      科利亞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說明挖得面積比較大,還是沒挖著。

      ②學習9和10自然段:

      讓學生小聲讀課文,想:當小伙伴們笑科利亞的時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許”,是可能的意思。

      讓學生反復讀第十自然段,談談自己的理解。

      科利亞心想:自己的方法沒有錯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沒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會被法西斯挖走。從科利亞的話中,暗示了他當時思維的過程,所以想來想去,認為“這里面一定有原因。”

      ③讀課文第11自然段:

      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從“科利亞丟下鏟子,坐在臺階上,用手摸著腦門想。”看出科利亞遇事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從科利亞的話中體會三層意思:一是經過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當時很激動,會很大聲地告訴大家,用了嘆號。二是找到了為什么挖不著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會馬上找到木匣的。

      讓學生體會當時科利亞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④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齊讀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亞學著媽*的樣子,照媽*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來,又用和媽媽同樣的辦法去挖木匣,媽媽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亞沒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來,經過科利亞動了一番腦筋,知道了自己沒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時自己年齡小,步子也小,現在九歲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時量十步,現在應當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從這件事中,科利亞受到了很大的啟示。

      (1)默讀課文,劃出科利亞受到了什么啟發?再讀一讀,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科利亞說的話,一方面進一步理解他的話的意思。

      科利亞善于動腦筋,勤于思考,他從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過程中,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圍的一切都在發展變化,面對著發展變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變的態度,應當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1.自己默讀,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啟示”的順序,說一說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的,怎樣挖木匣的,他從中得了什么啟示。

      2.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3.指名說一說,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總結全文:師生共同完成。

      1.用最簡練的語言說一說本課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寫的是科利亞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學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懂得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在發展變化之中,看問題不能用固定不變的態度,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板書設計: 的木科利亞匣

      埋木匣:四年前 5歲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歲 步大 五步

      受到啟發:勤動腦,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2

      學習目標

      ①認識“匣、鋸、階”3個生字。會寫“挖、鞋”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等15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

      教學過程:

      熟讀課文

      ①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②自由朗讀全文,挑選自己喜愛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鞏固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②分類記憶要求會寫的字。

      a.找出左右結構的`9個生字:挖、鞋、鋸、搶、難、初、敵、階、懂。有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憶字形。

      b.學生利用筆畫、偏旁或熟字記憶其他4個生字:斧、免、屋、管。

      ③給生字組詞。

      指導寫字

      ①出示9個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這9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學生寫字。

      a.教師播放節奏舒緩的音樂,學生閉目靜坐,正確執筆,擺好坐姿。

      b.學生對照范字臨寫。每個字寫兩遍。

      c.教師巡視,及時評議。遇到共性問題可以范寫指導。將學生寫得好的作業即時展示。

      抄寫詞語

      ①自己讀、記詞語。

      ②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復述課文

      個人練習。指名復述,全班評議。

      實踐活動

      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26科利亞的木匣

      埋挖受啟發

      人長大步子變大一切在變

    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讀寫“木匣、冰鞋、小玩意兒”等詞語;練習用“仍然、果然”寫句;聽寫最后一個自然段。

      2.朗讀課文,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懂得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的道理,培養多動腦筋、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3.用比較閱讀的方法,讀懂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難點

      科利亞冥思苦想后對小伙伴說的那段話。

      三、教學重點

      科利亞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亞從這件事中受到什么啟發。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1.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有位同學給我們準備了一個故事,看他給我們帶來什么?

      2.聽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板題讀題)課文里的小朋友科利亞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有沒有想辦法解決呢?他又是怎樣解決的呢?大家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

      1.自由讀文,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

      2.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埋木匣,挖木匣,受啟發?

      4.匯報。

      (三)精讀

      1.默讀第一部分,看看媽媽和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的?

      2.各學習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本部分內容。

      3.匯報(表演,講故事等形式均可)

      根據匯報板書:科利亞

      (四年前)埋

      媽媽:30步

      4.小結

      第二課時

      (一)引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戰爭開始時,科利亞和媽媽埋下了木匣。四年后,科利亞跟著媽媽回來了,他們將要挖出他們的木匣了。關于“挖木匣”這部分,同學們想知道些什么?

      (二)帶疑學文

      1.學生質疑,抓住重點問題板書,如:科利亞是怎么挖的,挖出來了嗎?有沒有遇到困難?怎么解決?媽媽又是怎么挖的?

      2.小組讀書討論解決

      (主要)

      3.匯報,主要圍繞重點問題進行理解。

      (1)抓含“仍然”的句子分析,指導朗讀。

      (2)柯利亞找不到箱子,他是怎么思考的?

      (學生讀:“小伙伴們,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時候我年齡小,步子也小。我現在九歲啦,步子比那時候大了一倍,所以應該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們看,我馬上會找到我的木匣子。”)

      問:科利亞的想法對嗎?后來他挖到木匣子了嗎?

      請學生邊板書邊說明

      板書:四年后挖

      (這回科利亞量了五步。他一下子就挖到了匣子。證明科利亞的想法對了。)

      指導朗讀,抓含“果然”的句子

      (3)科利亞遇到的這種情況媽媽遇到了嗎?

      板書:30步

      (4)引疑:從板書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

      討論:為什么媽媽步子不變能挖出箱子,而科利亞不能?

      (5)從媽媽和自己身上,柯利亞懂得了什么?

      (學生讀最后一段)

      板書:懂得:一切都在起變化

      “周圍一切都在起變化”,告訴我們要怎樣做事情呢?

      (我們做事情,要隨著情況的`變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三)深化拓展

      1.科利亞遇到問題能認真思考,所以他能順利地解決了問題。現在,請同學們給《刻舟求劍》里的那個人想想辦法,找到那把丟失的劍。

      2.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的,在你身邊也有,你能舉例說說嗎?

      引導說話:隨著時間的……(引發學生多方面思考,如身體變化、家鄉的變化、社會的進步、國際形勢的演變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四)總結全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白了一切事物都在不斷發展變化,希望同學們帶著這個啟示,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去探尋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的啟示。

    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手鋸、玩意、免得、搶走、難過、算術、當初、隨便、仍然、敵人、臺階、所以、懂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

      4.聯系實際生活懂得事物都在變化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利用生字詞卡片領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學習生字詞。

      2、采用朗讀默讀對比讀讀讀畫畫等多種形式閱讀課文,理解課文。

      3、初步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4、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按事物變化的規律辦事情。

      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內容,懂得事物都在變化的道理。

      2、讓學生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科利亞的'五歲相片,生字卡片,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預習探究

      1、激趣談話,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5歲時的科利亞相片)孩子們,認識他嗎?是的,通過預習你們已經跟他很熟悉了,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他的故事。(板書“科利亞的木匣”,給匣注音,指導學生讀準。)

      一般來說,木匣是什么樣子的?用紙做的匣子叫什么?那么科利亞的木匣究竟有什么奧妙呢?那到課文中去找吧。

      2、教師提出閱讀要求

      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請大家再次放開聲音朗讀課文,注意以下幾點: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尤其要注意一些多音字的讀音。

      ②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講了什么故事。幫老師完成板書,理清文章敘述順序:()木匣——()木匣——()

      并思考這些內容分別是課文哪幾段寫的?

      1學生在老師的導入中認識了科利亞,學會了“匣”字,增加了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

      2學生進入課文學習情境,初讀課文,自讀字詞。

      結合問題,邊讀邊思考。

      1三年級孩子的年齡是九歲,大致和科利亞同歲。出示五歲的科利亞照片是為了引發學生對小時候的回憶。對“匣”字的擴詞,是為了加大學生的詞語積累,并從實物或具體的語境中感悟匣的意思。

      2三年級孩子的課前預習能力還是比較弱的,需要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再次預習。

      二、合作

      交流檢查交流:

      1.卡片出示三個認讀的生字詞,采取領讀搶讀的方式來識記。重點指導“盛和量”兩個多音字的讀音,“匣”字學生容易讀成“甲”,再次強調。

      2.課文講了科利亞和木匣之間的什么事?集體填空,討論。

      3.同桌分段讀通課文。

      1、通過多種形式學生正確品讀生字,區別多音字。

      2、交流中學生大體說出內容,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完成填空,得出:1——3自然段描寫埋木匣,4——12自然段寫挖木匣,最后一段寫受到啟發。

      3同桌互檢課文的朗讀情況。

      通過完成問題,便于學生更好地感知到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學生的互助互評,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

    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從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獲得啟示,培養他們多動腦、勤思考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2、體會課文哪些內容寫得真實、具體。

      3、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練習用“仍然”“雖然”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柯里亞最后講的話。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哪些寫得真實、具體。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二、預習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

      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他們做了哪些事?

      三、檢查預習。

      1、認讀生字。

      2、指名回答預習中的問題。

      四、結合課后第2題,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1—3)寫柯里亞埋木匣。

      第二段(4—12)寫柯里亞挖木匣。

      第三段(13)寫柯里亞從這件事中受到的啟發。

      五、講讀第一段。

      1、指名朗讀。

      2、讀后評議。

      3、默讀第一段,思考:

      (1)柯里亞埋木匣是在什么時候?那時他幾歲?

      (2)柯里亞是怎樣將木匣埋起來的?

      (3)柯里亞為什么把東西埋起來?媽媽埋的東西同柯里亞的有什么不同?

      4、討論思考題,檢查默讀情況。

      (1)討論第1題,簡介時代背景。

      (2)討論第2題,重點理解“剛學”“只會”兩個詞語。

      (3)討論第三題,原因主要有兩方面,東西多不能都帶走;受到媽媽埋東西的啟示。

      六、講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

      2、提出默讀思考題。

      (1)他們什么時候挖埋藏的東西?從埋到挖經過了多長時間?

      (2)媽媽是怎樣挖箱子的?結果怎樣?

      (3)柯里亞開始是怎樣挖的?結果怎樣?后來為什么又挖著了?

      3、討論思考題。

      4、指導朗讀第二段。

      七、講讀第三段。

      1、指名朗讀。

      2、提問:怎樣理解柯里亞最后說的這段話?(年齡小,步子小;年齡大,步子也大。)

      3、學生自己結合生活實際談認識。

      第二課時

      一、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總結全文,加深理解。

      1、課文寫的是柯里亞埋木匣、挖木匣,為什么還要寫媽媽埋木箱、挖木箱呢?

      2、課文為什么要寫小伙伴們的話呢?

      三、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

      1、引導學生通讀全文,邊讀邊想,哪些地方寫得真實具體。

      2、指名說哪些內容真實具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四、完成課后練習第5題。

      1、指名朗讀,齊讀詞語。

      2、指導記憶字形。

      3、抄寫詞語。

      4、將課文中含有“仍然”“雖然”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5、指導口頭造句,糾正不當之處。

      6、將句子寫下來。

      五、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反思

      《科利亞的木匣》這篇課文篇幅較長。作者通過一個故事,告訴讀者一個道理:時間一天天過去,周圍的事物都會變化,我們做事情的方法也要變化。課文描述的故事脈絡清晰學生能通過閱讀大致弄懂。但是課文蘊含的道理,以及怎么從敘事中領悟道理進而明白通過敘事來講述道理這種文章體裁,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朗讀明白了故事梗概,劃分了大的段落,從而讓學習分成階段性。把教學重、難點放在第二課時。讓學生在初讀領悟的基礎上學習課文要講述的道理。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主要線索及文章的內容也分成幾個步驟來完成。每個步驟都設置了學習檢測題。學生通過我的引導,有目標地進行朗讀,直接與文本對話,一步步找到科利亞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樣從這中間明白事物變化的道理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能盡快找到答案。有學習的'成就感。而且通過循序漸進的誘導,文章蘊含的道理漸漸展現出來,學生體味到了學習的快樂。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體會“隨著時間過去,我們一天天長大,步子也一天天長大”,我還讓一個學生在講臺前跨步比試了一下。課堂氣氛就活躍多了。

      后來讓學生講述“周圍的事物都在變化”,她們都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變化說出來。而我因此就引出了一個故事,怎樣依據事物的變化而變化做事的方法。因為讓學生自己舉例說明道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通過我所舉的例子,明了只有隨機應變才能做好事情。

      整堂課,自我感覺條理比較清晰。給足了時間讓學生邊默讀課文,邊思考問題。不足的是:感覺課堂不夠熱烈,沒有高潮掀起。另外,我的 導語比較平淡,沒有很多的修飾、點綴。教學時問題解決可以采取多元化模式,如分小組討論或是其他模式,效果可能會更好。

    【科利亞木匣三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11-08

    小學三年級語文《科利亞的木匣》教案09-21

    三年級語文教案:科利亞的木匣06-02

    三年級語文上冊《科利亞的木匣》教案03-04

    【薦】小學三年級語文《科利亞的木匣》教案01-02

    《科里亞的木匣》讀后感01-02

    教科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9-25

    教科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轉述教案(精選10篇)12-26

    教科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必備5篇]11-23

    小音樂家揚科語文教案04-0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国产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 五月天AV在线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αv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 色77久久综合网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