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美術教案模板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制作的興趣。
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重點難點
用那些材料可以制作小輪船的哪一部分,嘗試了很多材料,最后才找出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材料,在制作過程中幼兒雖然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但他們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迸發出了探索的激情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幼兒在與感興趣的內容和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索、動手操作、討論交流,親歷制作的過程,幼兒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活動準備
小瓶蓋,剪刀,繪畫紙,硬紙,粘紙,雙面膠等制作流程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師:你們見過出租車嗎?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小烏龜有四輪,一個方向盤,一個旗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出租車?
2、出示材料,讓幼兒探討。
師:老師這邊準備了很多的東西,你們看看它們能做出租車的哪一部分?
3、教師出示制作流程圖,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制作出租車,現在老師這里有幾張制作出租車的圖,請你們看著上面的圖示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材料進行制作,好嗎?
4、幼兒自己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5、大部分幼兒完成了作品后,教師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出租車并進行評價。
6、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教學反思
孩子的能力總有強差之別,但在我們老師的眼里、臉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從以上過程中不難發現,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必須帶著問題進行研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假設和驗證中,孩子的思維在不斷地發展,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態度也隨之養成。
幼兒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為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復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撥,幫助他們縮短失誤的過程,才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
幼兒是天真好動的,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們就象一個“小小的哥倫布”,每天都在發現著“新大陸”,他們用自己的眼睛、雙手,探索著自然的奧秘、科學的神奇,建構著那一個個讓他們魂牽夢縈的問題。這種好奇與探究,是兒童的天性,那么,作為教師就要保護兒童的探究欲望,引發他們進行“多解”地操作與思考,給予幼兒及時的鼓勵與贊揚,使幼兒的自信越來越強。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大膽發揮想象,嘗試將麻繩塑型。
2、能用塑形好的麻繩蘸喜歡的顏料裝飾手帕。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麻繩的經驗.
2、細麻繩長短不一,若干根。
3、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顏料。
4、剪成各種形狀的手帕的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
馬上要過六一兒童節了,夏老師去排演舞臺劇,需要許多美麗的手帕。想請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當設計師,看誰能幫夏老師設計出不同圖案的手帕,在夏老師來選之前朱老師要給小朋友們進行培訓,最后培訓合格才能被選為優秀設計師。
二、幼兒自由玩繩,發揮想象,嘗試將麻繩塑型。
1、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麻繩。你們還記得我們上次是怎么和麻繩做游戲的?那請大家從小椅子下面拿出麻繩玩一玩,變一變吧。
2、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麻繩造型,說說自己是怎樣變出來的?
三、顏料與麻繩造型的結合。
1、 教師示范麻繩作畫。
師:麻繩不光會變魔術,它還會畫畫呢,你們想不想看啊?老師選一個小朋友變好的.麻繩造型,選一種顏料,我比較喜歡紅色,就放在紅色顏料盤里蘸一蘸,輕輕抖掉上面多余的顏料,放在紙上用小手按一按麻繩身體的每個部位,然后再拿掉麻繩,放到廢舊小盒子里。最后記得用抹布把小手擦干凈哦。
師:小朋友們快看,麻繩畫出什么了呀?如果你們想用麻繩畫出其他的圖案,可以重新拿一個麻繩變出你喜歡的造型,然后蘸上你喜歡的顏色,按照老師剛才的步驟用麻繩畫畫,哪個小朋友愿意當小老師上來示范一下。
2、 個別幼兒現場示范。
師:請個別幼兒拿上自己的麻繩造型現場演示一下。
3、 師:你們很有創意,用麻繩變出了各種各樣形狀。通過培訓,大家都合格了。那你們可以用今天我們剛學到的麻繩畫畫的方法來試一試,你們有沒有這個信心去當設計師呀?
4、 老師有幾個要求:小朋友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長短不同的麻繩,每次印完要換麻繩時一定要記得把小手擦干凈哦,相信你們做出來的手帕一定會很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輔導個別能力弱的孩子。
下面請小朋友們輕輕回到桌子旁邊,也來用麻繩變出一個美麗的手帕吧。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用每根塑形好的麻繩蘸一種顏料裝飾手帕。每次印好之后要準備換麻繩之前一定要擦小手,做到不混色。
五、展示幼兒作品。
1、你覺得這些手帕美嗎?你喜歡哪個手帕,為什么?(從色彩、造型上評價)你覺得這個手帕中的畫像什么?用了哪些漂亮的顏色?
2、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巧,做出了這么多美麗的手帕等這些美麗的手帕干了之后我們一起讓夏老師到班上來選一選吧,選出我們班的最佳設計師。
延伸活動:
請幼兒平時在美工區繼續用麻繩進行創作,在畫布上印出各種各樣形狀的圖案。
活動反思:
一、 對活動材料的選擇。
設計這節活動課之前,我們班幼兒在晨間區域活動時喜歡用毛條進行簡單的變換造型?紤]到已經進入小班下學期,為了拓展幼兒思維,我讓孩子們一起玩毛條,孩子們的興致很濃,大家動手把毛條變出了豆芽,氣球,麻花,口水等,我想能不能把孩子們變出來的造型印下來,于是我從身邊易得的環保材料中選擇了麻繩,麻繩能塑造簡單的形狀,幼兒的小手拿著塑形好的麻繩蘸上顏料之后比較容易印出抽象的圖案來,有的幼兒手部肌肉力量比較小,做好的造型容易散,如果換成中間帶細鐵絲的紙繩效果會更好。
二、提高課堂教學隨機應變的能力。
這節課在幼兒玩麻繩時,適當引導幼兒變出各種簡單的圖形寶寶和線條,比如波浪線,直線,小蛇,小魚等,通過扭、卷、折、繞等多種方法來開拓幼兒思維。課堂上老師還需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比如劉思涵小朋友用麻繩的一端點畫,把手帕的花邊裝飾的非常漂亮,當時點評的時候老師如果能及時地表揚一下她,進行一次隨機教育,那樣會更加激發該幼兒創作的興趣。
三、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穩定性比較差,一節課十五分鐘,首先我讓幼兒自由地將麻繩塑形,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做出來的麻繩造型很多,不但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還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自然引出麻繩不光會變魔術,它還會畫畫,激發了幼兒進一步要參與活動的興趣,吸引幼兒學會用塑形好的麻繩蘸喜歡的顏料裝飾手帕,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小百科:麻繩是取各種麻類植物的纖維。麻繩,常規直徑為0.5mm-60mm。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1. 能用點、線、面的組合,表現自己不同水聲的感受。2. 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產生熱愛
生活
的美好情感。知識準備:已展開有關水的討論。材料準備:1. 滴水聲、下雨聲、流水聲、瀑布聲等各種水聲的錄音。2. 雨滴、溪流、浪流、瀑布圖畫。3. 藍色水粉顏料、水粉筆、擦布、白色紙一張。
活動重點:能用點、線、面的組合,表現自己不同水聲感受。
活動難點:能用點、線、面的組合,表現不同水聲,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活動導入:水的聲音。
1. 小朋友們,小耳朵仔細聽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水聲錄音請幼兒猜一猜聽到的是什么聲音?是哪里發出來的。)
2. 這些聲音啊,都是水發出來。小朋友們,小眼睛仔細看看,水又是怎樣跳舞的呢?(出示圖畫),請幼兒說說水是怎樣跳舞的,啟示幼兒輔以動作進行表達。)
3. 圖畫上水跳舞的時候發出了那么多聲音。我們怎樣把水聲變成圖片呢?(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將水聲變成圖畫,如:我們怎么來表現小雨滴?(斷斷續續的線條)。)
4. 小結:快樂的水聲可以畫下來,“滴答滴答”可畫成一個個或一串串小點;“沙沙沙沙”可畫成一根根的細細的短直線或斜線;“嘩嘩嘩嘩”流水聲、海浪聲可以用連續不斷的波浪線和螺旋圓形表現;雷雨聲、瀑布聲可以用線畫成一片;也可大片大片地往下圖畫……
二、活動展開:水的舞蹈。
1. 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一起圍站到小桌子邊聽聽這個音樂,畫出我們快樂的水聲。(反復播放錄音), 鼓勵幼兒聽到的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 引導幼兒變化點、線、面的組合,不斷豐富畫面。(幼兒自由探索,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 引導能力弱的'幼兒大膽落筆。
4. 鼓勵幼兒在作出過程中相互學習,交流和欣賞。
三、活動結束:快樂的水聲。
1. 我們現在邊看圖片邊在自己的畫上找找這幾種水聲?(重新呈現有關水的圖畫,引導幼兒邊聽水聲邊在畫面上尋找這幾種水聲。)
2. 相互欣賞一些有創意的作品,鼓勵幼兒相互學習、交流。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是哪部分,為什么?
四、活動延伸 :尋找身邊的水聲。
我們現在去聽聽水龍頭會唱出什么樣的美妙歌聲呢? 通過直接的聽聽來直觀的導入主體水,讓幼兒們在說說比較中輔以做做動作進行表達,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為創作做好鋪墊。
在聽聽、畫畫、玩玩中學習點、線、面的組合,感受集體創作繪畫游戲的樂趣。
通過看看、聽聽、找找、說說 ,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產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在不同的水果輪廓中粘貼不同的材料并表現水果外皮的觸覺。
重點難點:
在不同的水果輪廓中粘貼不同的材料并表現水果外皮的觸覺。
活動準備:
1.教學電子資源:【水果粘貼畫】。(將各種水果的輪廓圖打印若干份)
2.各種顏色的毛線、色紙、皺紋紙、碎步塊、不織布碎塊等不同觸感的材料。
3.安全剪刀、膠棒。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請幼兒摸一摸各種不同觸感的材料,說一說摸上去與哪種水果的外皮的觸感相似。
三、請幼兒用剪刀把毛線剪得短短的`,把各種紙撕成小塊備用。
四、任取一張水果的輪廓圖,根據不同水果摸上去的感覺以及顏色選擇不同的材料粘貼到水果的輪廓中。比如:把粉色的短短的毛線粘貼在水蜜桃的輪廓中,表現毛絨絨的感覺;把色紙揉一揉再粘貼到榴蓮或菠蘿的輪廓圖中,表現刺刺的感覺;把綠色的皺紋紙、碎紙粘貼到哈密瓜的輪廓圖中,表現粗糙的感覺……..
五、小結。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揉、團、壓的方法做彩虹糖。
2、嘗試用各種顏色做彩虹糖。
3、樂于參加活動,體驗做彩虹糖的樂趣。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橡皮泥若干盒,彩虹糖一盒。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出示彩虹糖引起寶貝活動興趣。
1、與彩虹糖打招呼。
2、觀察彩虹糖。
教師出示各種顏色的彩虹糖。
引導幼兒觀察彩虹糖的顏色和形狀。
二、教師示范。
1、出示橡皮泥。
教師引導寶貝觀察橡皮泥,并說出橡皮泥的顏色。
2、教師演示制作方法。
取出少量的橡皮泥,把它在手中揉一揉、團一團,并輕輕的按一下。
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模仿揉搓的動作。
三、幼兒操作
教師提醒幼兒一次取少量的橡皮泥進行制作,剩下的放回盒子里。
教師巡回指導,多關注能力弱的寶貝。
四、作品欣賞
教學反思:
糖果是幼兒鐘愛的食物,當出示彩虹糖的時候就足夠的吸引兒的`眼球,調動了幼兒積極性。通過認識彩虹糖的樣子。
觀察彩虹糖的顏色進而引入手指點畫的美工活動。在操作過大部分幼兒都能按照要求逐一完成任務,可是有部分幼兒還是出現了顏色的混搭,整個彩虹糖的罐子沒有均勻的填滿。在此次的活動中,還是要重點強調活動要求力求達到活動目標。在最后一個環節作品欣賞中,沒有做到更好的評析。整節活動過程太順利,沒有難點。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認識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2. 能大膽畫出各種線條.
活動準備:
畫好各種線條做以備示范,黑筆和畫紙.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教師出示線條圖片.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漂亮的線條嗎?他們叫什么名字?
二.圖形刺激
1..師:再畫直線時要注意筆不能晃才會畫的漂亮.
2.教師示范曲折線的畫法
師:曲折線像鯊魚的牙齒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齒!
3.師:波浪線也是一上一下,不過沒有尖尖的牙齒.
4教師示范螺旋線的畫法
師:螺旋線像蝸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創造表現
1.幼兒創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2..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3.在操作過程中對于出現的問題即時糾正.
四.作品賞析
展示幼兒作品,說說自己畫了哪些線條.
將幼兒作品布置在我是小畫家一欄
【小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班美術教案 小班美術教案01-24
小班美術教案11-23
小班美術的教案07-19
小班美術教案[精選]09-09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7-08
小班美術教案(經典)09-15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9-09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9-15
小班美術教案(精選)11-15
小班美術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