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奧爾夫音樂教案三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奧爾夫音樂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
《葡萄牙舞曲》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體驗樂曲《葡萄牙舞曲》歡快跳躍的情緒。
2、通過節奏、故事和圖形譜簡單了解該曲子的音樂結構。
3、讓幼兒感受友情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葡萄牙舞曲》、故事圖片、圖形譜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教室圍半圓坐好。
二、感受音樂。(放主旋律音樂一次)
三、聽故事導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對好朋友,可是因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個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決定去哈哈的新家給她慶生,于是他便帶著禮物出發了。在出發之前啊,好朋友哈哈還給丫丫畫了一副路線圖,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讓我們一起來幫丫丫看看那個的.路線圖,幫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樂結構和創編舞蹈動作。
1、 出示丫丫走過路地全程圖片,并開始放音樂,引導幼兒圖形與音樂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樣走路的?請小朋友創編丫丫走路的動作。
聽音樂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動作。(放主旋律音樂的第一部分音樂) ××××× ︱ ××××× ︱
3、出示兩座山的圖片。
教師提問:丫丫前面有幾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鉆山洞了。
3、啟發小朋友創編丫丫鉆山洞的動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動作。
請小朋友到前面來表演動作(鉆山洞——望一望——鉆山洞——望一望),教師示范動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動作。
4、聽音樂小朋友和教師一起做丫丫鉆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動作。(放主旋律音樂的第二部分音樂)
5、丫丫終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見了分外高興,他們高興的轉起圈來,并說 丫
丫迎 你。教師引導小朋友一起說 丫丫歡迎 你,教小朋友打節奏。
五、聽音樂完整地走圖形譜、做律動和舞蹈。
1、 請小朋友聽音樂看老師走圖形譜,老師拿著丫丫的圖片走圖形譜。(放主旋律音樂兩次)
∩⊙⊙ ∩ ⊙ ⊙
2、 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走圖形譜。(放主旋律音樂兩次)。
活動延伸
引導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創編丫丫和哈哈見面時的動作。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應和聽辨“短短長”的律動節奏;
2、樂意用肢體表示短短長的節奏;
活動準備:飄帶若干、圖片、鈴鼓一個、白板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三位小精靈送給國王的禮物國王可喜歡了,她吹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
二、感知“短短長”的律動節奏
1、徒手感知
師:我們一起來吹一個小小的泡泡,再來一個小小的,最后來個大大的。
(教師用泡泡的大小來表示“短短長”的節奏,反復進行幾次)
2、配合音樂,肢體感知
(1)配合音樂再吹“小小大”的泡泡
(2)視覺感知“短短長”的節奏(教師隨音樂在白板上畫出“短長”線條,幼兒用手指指)
(3)肢體創編
教師激發幼兒利用肢體各部位表示短短長,叫根據具體情況重復數變
(4)全體幼兒在活動區域內隨意根據音樂表現“短短長”的節奏。
(5)合作表示肢體的“短短長”
幼兒兩兩合作,互相在肢體上畫出“短短長”
三、道具感知“短短長”的律動節奏
師:漂亮的彩帶也一起來慶祝國王的生日
每位幼兒持一根飄帶,隨音樂在空中畫出“短長長”的節奏,其余音樂處隨意旋轉飄帶。
(1)教師與一位幼兒示范一次
(2)全體幼兒一起操作
四、聽辨樂器演奏的“短長長”節奏
1、教師出示樂器,利用兩種演奏方式(敲奏、搖奏)表示短音和長音
2、請幼兒聽辨短音和長音,并且用肢體表示
3、教師利用樂器演奏各種長短節奏組合,幼兒用手指在空中描畫音值,并念出其長短節奏組合。
五、導出活動
播放音樂做肢體律動,走出教室。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庫乞乞》感受樂曲歡快熱烈的情緒,初步感受樂句,并按樂句做動作。
2、通過創編動作發展創造力、反應力及專注力。
3、在自由活動的情況下,通過音樂游戲促進幼兒的空間方位感及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找寶貝》引起幼兒興趣及學習欲望(故事略)。
二、感受區分樂句,并按樂句做動作。
1、傾聽音樂感受,說說多多是騎馬上山還是走路上山的?為什么?
2、傾聽音樂做騎馬動作一遍。
3、傾聽音樂,說說多多共上了幾座山,教師根據音樂畫圖。
4、傾聽音樂用手指畫圖,并引導幼兒感受樂句的第一拍重拍。
5、啟發幼兒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動作表示。
6、創編騎馬動作幼兒園音樂教案《庫乞乞》幼兒園音樂教案《庫乞乞》。
7、根據不同樂句,在每一個樂句第一拍換騎馬動作。
三、完整欣賞樂曲,區分樂段。
1、引導幼兒即興用敲打身體發出的聲音代表上樓梯的`聲音,要求跟別人不一樣。
2、山洞念咒語庫乞乞,要求聲音整齊節奏明確。
3、完整欣賞音樂,說說多多一共找了幾個山洞?
四、音樂游戲《找寶貝》。
1、傾聽音樂,根據樂句變換騎馬動作,教師指不同的地方為山洞,以發展幼兒的方位。
2、創編庫乞乞動作。
3、自由結伴,互指新創編的庫乞乞動作,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
4、以聽課老師為山洞,參與到游戲中來,促進師幼互動。
五、結束。
1、出示盒子,拿出“寶貝”書,并說說為什么是書?
2、進行德育教育。
3、贈送書本,勉勵幼兒好好學習。
活動反思:
教師精神飽滿、神采奕奕,創設情境進行教學。音樂旋律歡快、節奏鮮明,富有感染力,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整個活動以魔法故事展開,把節奏《庫企企》說成是一句咒語,學會咒語才能打開魔法大門去尋寶。這種形式能激發孩子學習的欲望,產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還能結合圖譜和音樂,創設一個去尋寶的情景,帶領幼兒完整的欣賞音樂。
不足之處:老師念節奏《庫企企》念的是對的,但出示的節奏卡是錯誤的。還有圖譜的出示和擺放有點亂,看不明白。圖譜的作用有沒有在這里充分體現?幼兒是否真的在主動學習?在創編動作時,教師能否適當的放手,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創編動作?
建議:音樂教材還要吃透點,提問還需設想的周全點,如提問:還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咒語?可以改問:還能用什么動作來表現這個節奏。也許幼兒能更明確你的提問意圖。
【奧爾夫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奧爾夫音樂教案06-17
《奧爾夫音樂》教案03-17
奧爾夫音樂教案04-20
《奧爾夫音樂》教案優秀07-13
奧爾夫音樂教案范文11-09
奧爾夫音樂教案[推薦]10-20
【實用】奧爾夫音樂教案10-20
奧爾夫音樂教案小班10-03
奧爾夫音樂教案[優秀]06-12
奧爾夫音樂教案【精品】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