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理解12個新詞的意思;能寫出“永久、緣由、瞅”的近義詞。
2、能說出兩個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議論不休”造句。
3、能用“……是因為……”的句式回答問題。
4、、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時提出不懂的問題和詞句。
5、懂得詩歌所啟示的意義是學習要敢于提出問題。
教學重點:學會預習時提出不懂的問題,讀懂有關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兩個比喻句的意思,懂得詩歌所啟示的意義是學習要敢于提出問題并逐漸付諸行動。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猶豫、一葉孤舟、永久、哄堂大笑、議論不休”等的意思。
2、理解第2節中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議論不休”造句。
3、初步學會預習時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小朋友,上課的時候,我們除了要專心聽講,還應該做到什么?出示課題。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按要求聽課文錄音:①編上節號。②聽清生字讀音,劃出新詞。③思考課堂上兩個小朋友分別是怎么做的。
(2)認讀生字卡片。
。3)課文寫了哪兩個小朋友?老師讓大家提出問題,“我”是怎么做的?學習委員是怎么做的?
3、學生自學。
。1)大聲朗讀課文。
(2)把不理解的詞語、句子寫在第1、2題上。
4、學習2—4節。
。1)上課的時候,老師說“誰有問題請舉手”,“我”不敢舉手。詩歌哪幾節告訴我們“我”不敢舉手的原因,找出來讀一讀。用“……是因為……”的句式來回答。
。2)按以上步驟自學3、4節。
5、學習第一節。
(1)“我”心理想不想提問呢?齊讀第一節。
。3)想提又不敢提,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可用哪個詞來表示?
6、有感情地朗讀1—4節。
7、作業:
。1)作業本題3。
。2)作業本題6。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詞語“瞅”、“緣由”和第二個比喻句的意思。
2、能用因果句式回答兩人兩紅的不同原因。
3、懂得詩歌所啟示的意義是學習要敢于提問。
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聽寫生字。
2、朗讀1—4節。
3、學習5—7節。
。1)同桌討論:學習委員高高舉手,“我”是怎么想的?老師是怎么做的?
。2)反饋。
。3)有感情朗讀5—7節。
4、學習第8節。
。1)齊讀后問:可把“緣由”換成什么詞?
。2)學習委員為什么臉紅了?用因果句式回答。
(3)“我”心理會怎么想?今后會怎么做?
5、全文總結。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聯系實際,談談自己讀了這首詩的收獲和打算。
七色花
教學目標
1、能讀準生字,理解帶生字的詞語的意思。
2、學會預習課文時提出不懂的問題。
3、能正確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指定的句子。
4、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幫助一個雙腿有病的小男孩站起來而感到的快樂,培養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的思想品質。
教學重點:學會預習課文時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有關句子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自學生字。
2.學習第1,2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話回答課后作業第1題的兩個問題。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讓學生明白這是一個童話故事。
2.了解大意。
(1)按要求自學:
、僮x淮生字字音;
、谧杂衫首x全文廠
、蹘еn后作業第1。2的4個問題默讀課文,劃出與4個問題有關的句子;
、芴岢霾欢膯栴}。
(2)預習檢查:
、僦该止澙首x課文。
、趯W生質疑。
3.學習第1一2自然段。
(1)課文哪幾句話告訴我們七色花是怎樣的一朵花?讀讀有關句子。用自己的話回答這個問題。
。2)珍妮是怎樣得到這朵七色花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用自己的話回答這兩個問題。
。3)朗讀第1。2自然段。
4.作業:讀熟全文。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指定的句子。
2、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幫助有一個雙腿有病的小男孩站起來而感到的快樂,培養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的思想品質。
教學過程
1、齊讀1、2自然段,引入新課。
2、學習3—9自然段。
。1)珍妮讓七色花幫自己干了些什么?
。2)交流討論,及時糾正語病。
。3)綜合回答珍妮用七色花幫自己做了那些事。
3、學習10—11自然段。
(1)指名朗讀。思考:最后一片花瓣怎么用,為什么得好好想一想?她用最后一片花瓣做了件什么事?
。2)交流討論。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4)珍妮為什么反而心理充滿了快樂?
(5)你覺得哪片花瓣用得最有意義?為什么?
4、聽全文朗讀錄音,小聲跟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2、運用事物擺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學的姓,能夠拼讀姓,明確聲母是什么。
4、拼讀音節,區分平、翹舌音和音、形相近的聲母,進一步練習拼音。
5、拼讀音節,并將同一類的事物連起來。
6、能夠認讀所學的生字,并能給生字組詞。
課時布置: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2、運用事物擺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學的姓,能夠拼讀姓,明確聲母是什么。
教學過程:
。ㄒ唬┑谝活}:俺會連。
1、卡片認讀23個聲母。
2、講清方法:從聲母b開始,按順序連線,同學用鉛筆試連。
3、問:你是怎么連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連)
4、連成了什么動物圖形。(同桌互相檢查,教師巡查。)
(二)第二題:俺會擺。
1、看圖,猜猜圖上擺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學著他的樣子,擺擺俺們已經學過的字母嗎?(鼓勵發揮想象)
3、讀一讀擺出的字母,可背順口溜。
。ㄈ┑谌}:俺會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學們的名字嗎?
2、師:每個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兩局部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個字,如:……,但也有兩個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說說自身的姓和名嗎?同學的呢?
4、認讀聲母:g k h j q x zh ch sh,看看哪些同學的姓里有這些字母。
5、游戲,老師報同學的名字,大家立即說出姓的聲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拼讀音節,區分平、翹舌音和音、形相近的`聲母,進一步練習拼音。
2、拼讀音節,并將同一類的事物連起來。
3、能夠認讀所學的生字,并能給生字組詞。
教學過程:
(一)第四題:俺會讀。
1、以組為單位出示音節,指名讀。
2、說說每組音節有什么區別?讀和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領讀、帶讀、開火車讀、齊讀音節。
(二)第五題:讀讀連連。
1、自由拼讀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教師正音,強調沒有標聲調的,讀輕聲,要讀得又輕又短。
2、看看書上連線的一組詞語,為什么把它們連在一起?
3、同學試著自身連接剩下的詞語,并說說理由,教師校對。
4、說話練習:俺把bō luó和yā lí連在一起,因為它們都屬于水果。
(三)第六題:俺會認。
1、做摘蘋果游戲:一張貼有生字的蘋果樹插圖,請同學認認這些生字,會念的大聲念出來,并把這個帶生字的蘋果送給同學。
2、領讀、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3、誰能給這些蘋果找找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i、u、ü三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
2、學會三個整體認讀音節yi、wu、yu和它們的四聲。
3、充分憑借教材中的情境圖,通過看看、聽聽、讀讀、練練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學習拼音字母。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復習a、o、e的四個聲調。(可以用說話來練習/也可以用開火車的形式)
2、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小院子里去看一看。請打開書本第8頁。(最好有幻燈片)你們喜歡這個地方嗎?
生:……
師:圖上有什么呀?
生:……
師:這個小院子可真漂亮。今天在這個美麗的小元在里我們還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可豐富,可有趣啦!
師:我們先來看看“i、u、ü”這三個單韻母,在拼音里啊住著很多人家,有聲母一家,韻母一家還有整體認讀音節一家。今天我們要學的“i、u、ü”和我們上次學的“i、u、ü”都是一家人,它們都是韻母家的。
師:現在我們先來學韻母“”,小朋友們看,一根小木棍上面家一個小圓點,就是“i”了,是不是非常簡單。空埿∨笥褌兏蠋熞黄鹉!啊弊⒁饽畹臅r候嘴巴向兩邊展。
生:……
師:好的,下面我們要在四線格里把“i”寫漂亮。跟著老師一起寫。
生:……
師:好了,然后呢,我們給“i”來標聲調。該怎么標呢,它頭上的`小圓點要不要去掉呢?這個“i”啊可是個很有禮貌的紳士,別人要給它戴上聲調小帽子,它幾趕緊先把自己的帽子摘下來。所以標調的時候它的小圓點就沒有了。我們一起來把標好聲調的“i”分組來讀一讀,看看哪一組讀得最好。
生:……
師:接下來看看第二個韻母“u”小朋友們自己能不能學會讀,同桌可以互相讀讀看。
生:……
師:好,現在請幾位小朋友來讀一讀。
生:……
師:一邊糾正一邊帶小朋友們讀。這個“u”啊像什么呢?我們可以在圖上找一找。
生:像烏鴉的巢
師:是的,小朋友們一下就看出來了。我們寫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圓圓的,先寫豎彎,然后再加上一個小豎。請小朋友們練一練。(老師巡視指導)
生:……
師:小朋友們這么能干,我想第三個韻母“ü”也一定能自己學會。好現在自己讀,自己寫。
生:……
師:好,我們看看哪些小朋友自己已經學會了,把你學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兩篇有關“成長”的課文,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復習前面課文內容,引出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運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或理解詞義,還不能理解的在集體交流中提出來。
3自由讀課文,你能知道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嗎?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你想讓老師、同學幫助你解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故事大意,提出問題,培養歸納、質疑能力。】
(三)檢測識字情況,指導易錯字的寫法。
(1)用“開火車”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聽寫生字。
(2)當時反饋比賽情況,將寫錯的字正確的寫法展示在黑板上,請同學介紹你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3)區分形近字:你能給這些生字找個伙伴嗎?再分別組個詞
(4)重點指導“駛、酬、誕”這3個字的寫法,教師板書指導
【以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以學生傳授經驗的方式更利于學生接受知識。】
(四)集體交流,把握課文大意,質疑
1《成長》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一件什么故事?
2讀過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3你有哪些問題需要大家幫助你解決?(學生邊說,教師邊分類歸納板書)
4梳理學生所提問題,提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從整體入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學生的質疑中來,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以便于第二課時有目的地學習。】
(五)作業:
1生字、字詞,熟讀課文。
2向家長詢問或與家長交流自己成長中的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外祖父愛梅花,并在愛梅花中寄托了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
教學準備:卡片、課件、《我的中國心》歌曲。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課件演示,欣賞梅花,學生吟誦詠梅的詩句。
2、過渡:看到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作家陳慧瑛常常會想起了身在異鄉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連串的回憶。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速讀課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憶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討論交流,理清條理,出示小標題。(吟詩落淚、珍愛梅圖、思國傷懷、贈墨梅圖、送梅花絹)
三、細讀第三段,領會愛梅之情。
1、在作者的記憶中,外祖父是一個愛梅的`人,你能從地方體會到這一點呢?
2、自學體會,動手圈畫。
3、讀句交流,談理解。
4、重點引導第二件事:從對比手法的使用及對外祖父神情、語言、動作等的描寫體會對梅花的愛。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四、品讀重點段,體會愛國情結。
1、過渡:外祖父為什么對梅花情有獨鐘,文中哪一段話給我們解開這個謎團?
2、自由讀外祖父所說的那段話,互相交流、討論。
(1)從這段話中你了解到哪些內容?
(2)把你了解到的內容講給同桌聽聽。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嚴寒、堅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華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圖激勵自己保持民族氣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外祖父對梅花,對有骨氣的中國人的敬佩。
(1)自由練讀;
(2)指名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3)齊讀。
五、總結全文,感情升華。
1、學完了課文,你明白文章為什么以《梅花魂》為題目了嗎?
2、學生結合著自己的理解來談。
3、內容擴展,從哪些地方你也能體會外祖父那份濃濃的愛國之情?自由交流。
4、古往今來,由于許多歷史原因,許多向外祖父一樣的中華兒女流落他鄉。它們雖然身穿洋裝、說著異地的語言,但是他們的血管里流動著中國人的血,它們的胸中跳動著一顆顆中國心。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張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國心》,讓我們在歌聲中再一次感受愛國華僑們的心聲。
5、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要求:
1、認識“壞、扎”等生字,會寫“壞、松”等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學習課文,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學會交友。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具:
字卡、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折紙船和放風箏嗎?它們一個在水里,一個在天上,卻引發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0課《紙船和風箏》。(板題)
二、讀課題,初讀課文,劃出難讀的句子
三、讀帶有本課生字的四個句子
1、小組交流讀
2、指名讀
四、識記生字(我會讀)
1、顯示生字
2、說說識字的好辦法
3、擺字卡讀
五、做識字游戲
1、拋魔方,讀字,舉字卡
2、摘蘋果
六、我的發現:扎、抓
七、我會寫(范寫扎、抓),學生練寫
八、我能讀好(“樂壞了”的兩段話)
1、讀第一句話,看小熊的表情,師畫簡筆畫板書,并貼圖。
2、看松鼠的表情(樂壞了),師畫簡筆畫板書,并貼圖。
3、生齊讀第二段,學生齊讀這兩段(體會“樂壞了”)。
九、體會句子
師:是啊,這紙船和風箏為他倆帶來了多少快樂呀,讓他們成了好朋友,等他們沉浸在這幸福和快樂之中的時候,這快樂卻沒有了。(音樂響,師范讀7-11自然段)
1、學生讀7-11段,邊讀邊體會
2、讀“漂流”、“漂蕩”這兩個詞,指名貼在黑板上,說說為什么這么貼(達到理解詞語的意思)。
3、讀課件上顯示的`“漂蕩的風箏”、“漂流的紙船”,讀“山頂上再也……”取“紙船”與“風箏”,引導體會感悟。
4、指讀自己喜歡的段。
5、你能想象出松鼠每放一只紙船在心里會為小熊說些什么?(指名說)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
2.使學生養成勤動腦的學習習慣。
3.繼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能用正確地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想說內容。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合理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編故事。
教學準備:說話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以前曾經學過一則故事,它講的是狐貍和烏鴉之間發生的事情,有誰記得嗎?(學生齊說)
有誰還能把這個故事再給大家講一講呢?(指名學生說,其他的學生可以作適當的補充)
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把這個故事講完,大家認為怎么樣?(揭示我們今天的作文題目:狐貍和烏鴉(續寫))
二、指導
1、簡要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弄清楚狐貍是怎樣騙取烏鴉嘴里的肉的,烏鴉為什么會上當。
。ò鍟汉偨苹
烏鴉愛聽奉承的話)
2、出示練習提供的材料,指名學生讀。
。ㄗ詮谋缓傭_走了到嘴的一塊肉,烏鴉一直很后悔。有一天,烏鴉又得到一塊肉。當它在一棵大樹上歇腳的時候,碰巧又被出來尋找食物的狐貍看見了。)
3、學生自由讀材料,思考:烏鴉一直很后悔,它會想些什么呢?假設你就是那只烏鴉,你會怎么想對待狐貍呢?
4、學生交流討論以上的問題,教師行間指導。
5、集體交流:你認為故事的結尾會是這樣的?指名學生回答,并給予適當的指導,最后討論故事的.結局有幾種情況:
。1)烏鴉再次被騙了;
。2)烏鴉沒有被騙到,狐貍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3)烏鴉想出好的方法懲治了狡猾的狐貍。
6、指導學生根據材料及畫面展開合理的想象:在我們的故事中,烏鴉始終不能張開嘴,如果張開了嘴,它的肉就沒有了;如果沒有被騙的話,也要想出合理的方法,畢竟狐貍很狡猾;若是狐貍懲治了狐貍的話,也要想出合理的方法,因為烏鴉沒有狐貍大。
7、指導學生分小組討論,每小組分成三個部分討論、交流。
8、交流討論情況。教師和學生一起點撥。
9、學生將想到的內容內容連起來說一說。
。1)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練說
。2)同桌互相交流討論,指出對方的不合理之處。(教師巡回指導)
三、學生擬稿、教師指導。
第二課時
一、教師再次強調作文要求
1、想象合理,符合故事的情節;
2、用詞準確;
3、語句通順、連貫。
學生繼續修改作文、謄寫(教師巡回指導)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讓學生學會通過放聲讀草稿來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和語感,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通過放聲讀草稿來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學難點: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練習3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和語感,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設情景:學生分角色讀題
。2)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結已經學過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學第二部分
。1)根據上一部分。
(2)讓學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的意思。(強調修改的意義)
。3)學生學習、領會作家老舍和葉勝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修改稿子不光要看,還要念,要看念的順不順?準確不?別扭不?邏輯性強不?
。5)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談話導入。
(由本單元所學課文導入)
2.誦讀《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
。1)學生自由讀散文。
(2)教師示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學生反復練習誦讀
。4)指名讀,齊讀
3.感悟
。1)指名讀問題: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結實?(2)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讀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4)師生小結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看圖瀆韻文識字,將表示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的詞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認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圖和詞語。第二部分是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和1個只識不寫的字。第三部分是練習。借助圖畫識字學詞認識事物,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包餃子、賽龍舟、賞月的歡樂場面,以及祭掃革命烈士時莊嚴肅穆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教學要求】
德育目標:初步了解一些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
智育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個生字只識不認識“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9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中國有一些傳統節日,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識字1。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的是哪些傳統今日的活動,人們在這些節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1.出示第一幅圖,觀察說話。
(1)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的活動?全家人圍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機出示詞卡:餃子]
(2)過春節了,親朋好友互相拜訪表示節日的祝賀,這叫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清明節)
(2)老師介紹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
。3)清明節這天,少先隊員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紀念碑前祭掃革命烈士,這就是掃墓。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四、指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
五、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纯磼靾D,想想字義
六、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并加以指導
七、小結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掃、拜、墓、踏”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6.教師巡視,糾正姿勢不正確的學生。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按“掃、拜、墓”的筆順書空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干什么?這是什么傳統節日?[相機出示詞卡:龍舟、端午]教師介紹“端午節”。
(2)端午節這天,人們除了喜歡賽龍舟,還喜歡吃什么?機出示詞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你知道嗎?教師介紹“中秋節”。
(2)中秋節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機出示詞卡:月餅]
(3)同學們看圖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這就叫:“團圓”[相機出示詞卡:團圓]
(4)學生借助拼音讀以上生字詞。
(5)指名認讀、正音。
如:“粽子、月餅”中的后一個字讀輕聲。
3.小結:剛才我們學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有哪兩個傳統節日?(端午、中秋)端午節,民間風俗是什么?(包粽子、賽龍舟)中秋節呢?(全家人要團圓,吃月餅)
三、指導讀韻文
多種形式練讀,讀出節日的歡樂。
范讀、自由讀、互讀、齊讀。
四、指導書寫,檢測效果
1.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團、餃、餅、端”
2.教師范寫生字。
3.學生描紅書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5.認讀課后詞語。
6.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詞語。
7.聽寫詞語,檢測效果,及時反饋。
識字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形近偏旁的比較識字。課文將兩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認讀。第一組詞語介紹了—些樹的名稱和木制品;第二組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的事物;第三組詞語介紹了三種竹制品;第四組詞語介紹了一些植物。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于記誦。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
【教學要求】
德育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智育目標:1.學會奉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新詞。
2.比較“木禾”、“竹艸”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2.區別形近偏旁。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前面兩課和這一課都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而本課還通過形近偏旁 的比較來識字。板書課題:識字3(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一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一),復習“木字旁”、“禾字旁”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樹)
。2)復習“木字旁”。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
。4)復習“禾字旁”。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是什么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松柏、楊柳]
2.你們知道松樹、柏樹和別的樹有什么不一樣嗎?(松樹、柏樹的叫子常年都是綠色的)
3.出示詞卡:桌椅
4.春天到了農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長大成熟結出果實,遠遠望占,金燦燦的一大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燦燦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稻谷]
6.“秧苗”、“稻谷”這些地里長的農作物叫什么呢?[出示詞卡:莊稼]
五、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為這些詞語大都與樹木有關)第二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與莊稼有關)你們覺得漢字有趣嗎?中國的漢字有悠久的歷史,你們要認真學習!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齊讀。
2.用“柳”、“椅”、“秧”擴詞。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柳、秧”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本課6個生字。讓學生注意在田字格書寫時都應該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
3.檢查聽寫情況。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二),復習“竹字頭”、“草字頭”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2.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同。
1.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洗出它們的名稱嗎?
2.中國的老年人最喜歡喝什么?[相機出示詞卡:茶葉]
3.有一種水果外面有許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這種水果的名稱足什么嗎?[相機出示詞卡:菠蘿]
4.有一種春天開的花,葉子呈淡綠色的,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相機出示詞卡:蘭花]
五、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偏旁的名稱星什么?(竹字頭)為什么都是竹字頭,(因為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與竹子有關)第二組偏旁的名稱是什么?(草字頭)為什么都是草字頭?(大都與一些植物有關)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七、指導書寫
1.指名說“籃、筐”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寫詞語,檢測效果,
二、指導讀韻文
1.按要求歸類讀。
。1)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樹的名稱和木制品?
。2)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的事物?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教案06-09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12-19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實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