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落花生》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落花生》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落花生》教案1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語言樸實無華,卻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通過“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談花生”等一系列活動,十分自然地揭示了主題思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
設(shè)計理念: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科學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四年級初始是訓練質(zhì)疑的最佳時機,本課設(shè)計力求引導學生提出真問題,并教給方法幫助其解決問題,以此品析關(guān)鍵詞句,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以及行文的好處、妙處,使學生真學、真想、真收獲、真提高。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積累本課的詞語和句子,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的道理。
4、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的興趣,滲透質(zhì)疑方法。
5、學習作者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的道理。
2、學習作者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表現(xiàn)手法。
3、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的興趣,滲透質(zhì)疑方法。
教學準備:
1、根據(jù)需要制作多媒體課件。
2、布置學生預習: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生詞;
(2)、查資料了解花生果實形成的過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讀準輕聲詞、多音字,理解生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嘗試抓住文中的關(guān)鍵詞句質(zhì)疑、解疑。
教學過程:
一、巧妙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謎語)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現(xiàn)在老師說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
2、導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和花生有關(guān)的課文。(板書課題)同學們通過預習課文,知道了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嗎?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3、解題
師:其實,落花生指的就是我們所認識的花生,那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呢?老師課前查找了一段資料,咱們一塊來看一下。(出示課件: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在地上開花,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土里長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二、檢查預習,了解學情。
1、回顧預習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生詞。
2、讀兩組詞語(多音字、輕聲詞),正音。
3、讀句子:“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吩咐就在后園的茅亭里過這個節(jié)。”考察“后園”、“茅亭”的讀音、含義;檢驗是否掌握輕聲的讀法(吩咐),是否能讀通本文中較長的.句子。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提出問題
師:那么這篇文章圍繞著花生寫了哪些內(nèi)容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朗讀課文。
2、解決問題
師:誰來說一說?(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談花生)
3、小結(jié)
師:你看,在同學們的合作下,用小標題的形式把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概括出來,真了不起!這篇文章圍繞著落花生寫了(指板書齊讀)這些事情,那你們認為作者重點寫的是什么呢?為什么?(生答略)
師:是呀!種花生、收花生要幾個月,可作者在這里只用了一段話,卻用了很大的篇幅來寫父親和我們一起談花生,那么課文哪部分是詳寫,哪一部分是略寫,能說說嗎?
四、學習“種花生”、“收花生”的部分。
1、提出問題
師:好!我們來讀一讀種花生、收花生這一部分,看一看你們都能讀懂什么?有什么問題?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2、學生談收獲。
3、學生質(zhì)疑預設(shè):收獲后為何用“居然”?(合作解疑)
4、指導朗讀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看你們能體會出什么?
你看就是這樣一片荒地,又是在我們姐弟幾個孩子的侍弄之下,沒過幾個月竟然收獲了花生。哎呀,這多么讓人興奮哪!來,再讀讀這一句,讀出驚喜之情來。
五、設(shè)置懸念,布置作業(yè)。
1、師:是啊,母親也和我們一樣感到高興,于是她提議我們來過一個收獲節(jié),而且還把父親請回來了。一家人吃花生、談花生是怎樣的情景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2、布置作業(yè):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摘抄好詞佳句。
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落花生》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品質(zhì),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nèi)容是詳寫的,哪些內(nèi)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lǐng)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課文借物喻人、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學生讀課文、質(zhì)疑、解疑。
學法:帶著問題去讀書,學會質(zhì)疑,小組合作交流,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做人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咱們學習了現(xiàn)代著名作家許地山先生的敘事散文——《落花生》。(師板書課題)請大家齊讀課題。通過學習咱們也初步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現(xiàn)在請大家回想一下作者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情?這些事情哪些是詳寫的?哪些是略寫的?
學生匯報,師板書
種收吃(略寫)
落花生
議(詳寫)
詳寫的部分也就是文章的重點部分那接下來我們就直奔重點,看看那天晚上父親和我們在一起圍繞花生都談?wù)摿诵┦裁矗?/p>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理解內(nèi)容,領(lǐng)悟道理,學習寫作方法。
1、請大家認真默讀課文第3到第1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一下問題:(課件出示)
①、父親提出一個什么話題讓大家討論?
②、我們兄妹是怎樣談?wù)摶ㄉ模扛赣H又是怎樣說的?
③、父親拿什么與花生對比的?
④、父親通過花生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生默讀,讀完后小組內(nèi)思考,討論。
師切換課件,指名逐一回答,師適時板書。
(相機出示課件:姐姐、哥哥、“我”談花生的畫面)兄妹們是怎樣認為的?
板書
好處多:味美可以榨油便宜
最可貴
師:看來作者一家人都評論了花生的好處,你們想不想再仔細聽一聽他們是怎樣議論花生的?那咱們就請幾位同學來分角色朗讀課文中“議花生”部分,看誰讀得最好!
師: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第3一14自然段,找找父親對花生做了幾次議論?誰找到了父親的第一次議論?課件出示,請大家感情朗讀父親說的這段話,誰給說說父親是怎樣評論花生的?(將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進行比較。)讓學生說說桃子、石榴、蘋果有什么特點,理解“愛慕”一詞,花生有什么特點。(指導朗讀)
切換課件讓學生看圖
了解了這些果實的特點后,請同學們看看這個表,誰會填?找兩位同學說。
師:文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只是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是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呢?那父親這樣比較是為了什么?(為了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花生的品質(zhì))那花生到底有什么可貴之處?有什么品格呢?請大家用一些詞語來夸夸花生吧!(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不圖虛名、樸實無華……)
師板書:不圖虛名默默奉獻
父親引導大家議論花生,僅僅是為了贊美花生嗎?那是借花生來干什么呢?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出示父親的第二次議論)對了,父親引導孩子們議論花生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們怎樣做人呢?他贊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學生說)
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yōu)秀品質(zhì),注重實際,謙虛樸實,不計名利,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
板書:注重實際求奉獻
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了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生回答。理解“我”說的話,理解“體面”的意思。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所在,父親的教導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貫徹在他一生的寫作,教學和做人之中。
3、小結(jié)課文:這篇文章談?wù)摰氖锹浠ㄉv的卻是做人的道理,像這樣從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點做人的道理,這種寫法叫做——借物喻人。(板書)本文還有一個寫作特點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了沒?大家看板書,作者圍繞“落花生”寫了四部分內(nèi)容,有的是詳寫的,有的是略寫的,這樣安排可以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寫作中也能夠用上咱們今天所學習的這些新的寫作方法。
三、拓展練習(出示課件)
這節(jié)課咱們就上到這里,課后請大家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運用“借物喻人”寫法,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然后寫到日記本上。(點撥:煤炭—燃燒自己,給別人光和熱;石灰—粉身碎骨為人類;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春蠶—吐盡蠶絲為人類;粉筆—耗盡自己,給人類帶來知識和力量;掃帚﹑環(huán)衛(wèi)工人—留得一身臟,換來萬人潔。)
板書設(shè)計:
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略)
落花生
主次分明、詳略得當議花生(詳)味美榨油
便宜
可貴:不圖虛名默默奉獻
做人:注重實際求奉獻
↓
借物喻人
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落花生》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主要講一家人議論花生的好處,教育學生懂得不要只講體面,只求外表美,應該做一個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借助具體事例來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4、學會生字新詞句。
5、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學會通過理解重點段來深入理解全文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圖片引入。
(出示花生圖片)問: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花生)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落花生。為什么叫落花生呢?(出示圖片)教師結(jié)合圖片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這落花生它不僅僅是一種農(nóng)作物的名稱,它還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許地山的筆名。(出示許地山圖片)。你們可能會問,我們的資料袋里介紹許地山的筆名明明是落華生,老師你怎么說成是落華生呢?其實,在古代,還有在許地山生活的那個年代,常常把“花”寫作“華”,所以,落華生其實就是落花生。
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帶著這個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許地山的散文名篇,看能不能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了解許地山筆名的含義。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詞語。
(出示詞語)請四名同學依次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這四個詞在讀音上有什么特點?(后一個字讀輕聲)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①(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誰來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這段話可不好讀,因為這段話里有幾個多音字,想讀準不容易。
②理解“居然”:竟然、出乎意料、想不到。
③種花生收獲了是件很平常的事,為什么就想不到呢?再次細讀這段話說一說。(A:時間段。 B:播種的都是小孩,沒經(jīng)驗。 C:是在一片荒地上種的。)
三、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2、你能說說哪些部分是詳寫,哪些部分是略寫嗎?(認識詳略)
詳寫:議花生
略寫: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
3、作者在這篇文章里,重點部分寫得詳細、具體,而其他部分寫得比較簡單,這就叫做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四、學習“議花生”。
過渡:那天晚上天色不太好,全家人來到后院的茅亭里議論著花生,都有誰參與了討論?(三姐弟、爸爸)
1、分角色朗讀三姐弟的話。(出示三姐弟說的話)
2、父親又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出示爸爸說的話)
3、從父親的話,你讀懂了什么?
提示:在這段話里,父親拿花生和()()()作比較,
首先是果實顏色作比較:
然后是果實樣子作比較:
最后是果實生長位置作比較:
通過這樣一比較,我們就發(fā)現(xiàn)了花生最可貴的地方,誰來說說花生最可貴的地方是什么?(不張揚、不炫耀、不圖虛名、默默無聞、默默奉獻……)
4、父親特別指出花生最可貴之處,目的是什么?
(希望孩子們能像花生一樣,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引出父親的第二句話并出示,齊讀。
5、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人也像這花生一樣,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舉例子(清潔工、送報員、)
6、這句話飽含著父親對孩子的殷切希望,你覺得父親當時是怎么說這句話的.?(和藹可親:我們用和藹可親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
(嚴肅:我們用嚴肅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
(語重心長:我們用語重心長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
7、父親的話我們讀懂了,作者明白父親的希望嗎?從哪一個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出示這個句子齊讀)
五、總結(jié)。
1、課文從議花生講到做人,這種寫法叫做--借物喻人。就本文而言,“物”指的是(),“人”指的又是()。
2、學習了這篇文章,老師也希望你們做一個()的人。
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落花生》教案4
一、教材分析:
《落花生》這篇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jié)的經(jīng)過,通過對花生好處的談?wù)摚沂玖嘶ㄉ粓D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也告訴我們,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二、教學目標:
1、能理解“父親”和“我”的話,并進行說話練習。
2、學習課文主次分明、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3、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有用的人。
三、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四、教學難點: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lián)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學習本課借物喻人、主次分明、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ā?/p>
五、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六、教法學法:談話啟發(fā)法、情境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七、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明確任務(wù)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落花生這篇課文(板書落花生),你們還記得課文圍繞花生寫了哪幾件事嗎?(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前三件事,這節(jié)課,我們將重點學習“議花生”這部分。一次小小的花生節(jié),讓作者把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心上,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跟隨作者重溫一家人議花生的場面,看看那天晚上都談了些什么。
設(shè)計意圖:復習導入,能讓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鞏固舊知,為新授做好鋪墊。明確任務(wù)能讓學生明確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是什么,明確學習目標。
(二)討論交流、品讀父親的話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議花生的部分,思考:這一家人談到了花生的哪些好處?
明確:姐姐認為花生的味兒美,哥哥認為花生可以榨油,我認為花生價格便宜。2、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花生的哪些好處呢?
明確:學生根據(jù)收集的課外資料補充花生的好處。如:養(yǎng)胃暖胃、延緩人體衰老、促進兒童骨骼發(fā)育等。
3、學習父親的第一次談話。“花生可真的是渾身是寶,好處多多,那父親認為花生的好處和我們的一樣嗎?自由讀父親說的話,和同桌交流分享。”
明確:生初讀,知道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的不一樣。
①既然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不一樣,那么父親認為花生“有一樣最可貴”的最可貴之處是什么?“,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學習。“花生果實的好處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須挖起來才知道,從不顯耀自己,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給人們,這正是花生的可貴之處,父親這是在贊美花生。(結(jié)合板書:默默奉獻)
②指導朗讀。引導學生再讀父親的話,體會父親的話。要求學生把二者的不同讀出來,讀花生的特點時應用贊美的`語氣。
4、過渡:“同學們,讀到這里,父親只是想談?wù)劵ㄉ奶攸c嗎?”
生:不是,父親是想要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出示句子:“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①齊讀句子,師引導,“像花生什么樣呢?”(樸實無華、默默奉獻)
②花生是怎么不好看的?(矮矮地長在地上、外殼很臟)
③很有用體現(xiàn)在哪里?(味道、價錢、用途等)
④這是父親的第二次談話,與第一次談話有什么不同嗎?(第一句話主要是寫花生的生長特點與石榴、桃子、蘋果的不同,第二句話是父親對孩子們的愿望)
⑤指導朗讀。學生自由讀體會,師指導,應該讀出父親語重心長的語氣。
設(shè)計意圖:討論、合作學習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次朗讀,讓學生能抓住關(guān)鍵句來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生情,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
(三)學習“我”的話。
1、父親語重心長的話你們明白了嗎?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同桌之間互相討論,課件出示“我”的話:“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明確:
①“講體面”是什么意思?(講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講體面?
②“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是怎樣的人?(沒有用的人)
③“有用的人”是怎樣的人?(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板書:有用的人)
2、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跟花生一樣具有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品質(zhì),你能舉例說說嗎?師引導,生舉例。引導學生從課文走進生活,進一步教育孩子要做有用的人,學習花生的品質(zhì)。
明確:清潔阿姨、快遞人員、老師、解放軍叔叔等。
3、角色朗讀。文中有哥哥、姐姐和許地山的話,還有爸爸媽媽的話,那么你們看,這些人物我們在讀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小孩子的話要讀得活潑些,開心些,媽媽的話要讀得慈愛些,父親的話要讀得語重心長些。)那么我們把剛才體會到的情感分角色朗讀全文吧!
設(shè)計意圖:《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陶行知先生也說:“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教者善于啟發(fā)、誘導,在語文和生活之間架起一座彩虹,讓語文走向生活,讓生活走向語文。讀,是語文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分角色朗讀,能讓生抓住人物特色來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生情,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
(四)體會寫法
1、課文圍繞花生講了四件事情,在寫種花生、吃花生、用了多少個自然段呢?而吃花生、議花生又用了多少個自然段呢?作者為什么只用一個自然段來寫種花生和收花生,卻用了13個自然段來寫吃花生、議花生呢?(因為文章重點寫學花生、做個有用的人)
2、對了,這就叫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我們今后在寫作時就應該這樣,重點部分要寫詳細寫具體,次要部分就可以作簡單介紹。(板書:主次分明)
3、同學們,課題是落花生,可是課文卻沒有單單只講花生,而是通過花生來說出做人的道理,這種手法叫做什么?(借物喻人)是的,像《落花生》這類課文,由寫一種事物進而引申到談怎樣做人,突出文章的中心,這種寫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書借物喻人)
設(shè)計意圖: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先生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教學有法,貴在授法。教者充分得挖掘了教材的內(nèi)涵,巧妙地把課文的閱讀與寫作的指導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了,讓閱讀更好地為寫作服務(wù)。
(五)歸納課文、布置作業(yè):
1、本單元的專題是“生活的啟示”,學了這一課,你能說說課文對自己的啟示嗎?(要做有用的人)
2、寫一寫你身邊像落花生一樣的人的故事,要求要有真情實感。
3、讀許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師推薦書──《空山靈雨》《春的林野》
設(shè)計意圖:歸納課文,讓學生對課文再一次進行整體感知,深化主旨;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八、板書設(shè)計: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落花生》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部編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語文園地教案04-02
五年級語文上冊單元教案12-09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06-20
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白鷺》教案11-20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熱門]06-21
五年級上冊英語第一單元教案02-15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01-26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教案02-14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