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語文教案范文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關注科技發展,展開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樂于參與口語交際,交流自己想發明什么樣的機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大膽想象,先說后寫,與同學交流后再修改。
3、能發現多音字的規律,正確掌握6個多音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讀音。
4、認記8個生字,積累關于天氣預測的民間科技知識。
5、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展,了解和積累科技知識。
課前準備:
1、介紹“智能機器人”的課件。畫一畫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的樣子,并簡單標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導學生平時關心科技發展,做科技新聞剪報和科技知識卡片。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完《果園機器人》一課,知道機器人是那樣聰明能干。在機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進入險區,排除險情;有的可以潛入深海,尋找寶藏;有的可以進入人體,查病治病……老師還知道同學們也想發明更加聰明能干的機器人。讓我們先來給自己想發明的機器人取個名字吧。(板書課題: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2、 學生拿出設計好的圖紙,為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取名。
二、創設情境,明確交際要求。
1、 機器人協會要舉辦“未來的機器人”大賽,評出“最佳創意獎”。你們有沒有信心參賽,介紹自己發明的機器人?
2、 我們不能打無準備的仗。要想獲得好成績,該怎樣介紹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呢?大家討論一下。
3、 通過討論明確:第一,對機器人的樣子及本領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說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領。
1、 要把自己想發明的機器人介紹得生動有趣,讓評委愛聽,還要把自己的想象說明白,讓評委聽清楚,是獲獎的主要條件。怎樣才能說清楚說生動呢?請大家來看一看。(播放課件)
2、 你們受到了什么啟發?(學生自由發言)
四、展開交際,多向互動。
1、學生自由練說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重點說清經的樣子和本領。
2、教師扮演評委,請一名學生扮演參賽者,師生合作演示說、評的交際過程。
3、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并評選出組內“最佳創意獎”。
4、請各組的優勝者上臺介紹自己想發明的機器人,老師和其他同學當評委,就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提問和點評。
5、全班學生進行評議。引導學生進行評議時,主要從三方面來評: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說得清楚明白;第三,聲音響亮,態度大方,表情自然,說話有禮貌。
五、總結拓展。
1、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們對機器人的研制越來越先進。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舉行一次國際性的機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賽,而我們國家的機器人足球競賽水平還相對落后,愿同學們設計的機器人能早日誕生。
2、展出優勝者設計的圖紙。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能用不同的圓的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畫,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2、能較清楚地向別人說明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并能評論別人的作品。
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次制作交流。圖中一個小學生正坐在桌前做拼圖準備:把彩紙剪成大小不等的圓。
這一部分提示了制作的要求是用圓形紙片拼圖。圖上有三個他已經拼成的圖畫:熊貓、小兔、豬頭。這些圖既說明圓形的使用方法可用整圓也可用圓的一部分,又啟迪學生開動腦筋拼出的東西,如花朵、汽車、葡萄、人頭像等等。
三、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1)請家長指導或幫助把彩紙剪成大小不等的圓形或半圓形、扁圓形。
(2)要求學生自帶膠水、剪刀、尺子。
2、以圖激趣,指導說拼的方法。
(1)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三幅圖,說說拼的是什么,每個圖形是怎樣拼成的。在學生回答時提示按順序把話說清楚。如,拼小兔可以按拼的順序說。先用大點兒的半圓做小兔的身體,再用稍小些的圓紙與身體接上做兔子頭,頭上再貼一片長長的圓邊就是兔子的.長耳朵,然后在身子的下半部貼兩個小半圓當它的腿,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貼一個小圓做尾巴。整個兔子貼完后再用筆畫眼睛。如果不這樣說,也可以按“頭——身——腿——尾”的順序說。
(2)啟發想象:用圓形紙片還能拼成哪些圖形?隨著學生的介紹,教師最好當場在黑板上畫一畫。教師也可出示拼好的圖畫如小帆船、汽車、鬧鐘、花朵、小魚等,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并告訴學生可以在貼畫上添畫幾筆。
3、根據圖下的題目提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與要求。
4、拼拼說說。
每個學生自己動手在桌上拼擺圖畫,拼出后說給同桌的同學聽,并請他當“參謀”,調整合適后再貼在紙上。動作快的同學可多拼幾幅,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
5、交流評比。
(1)分小組交流,每個同學說說自己拼的是什么,怎樣拼成的。再評出最好的一幅圖向全班展示。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聽的同學可以就不清楚的地方提問,介紹的同學作補充說明。
(3)評評誰拼得好,誰說得好。
6、課后延伸:
課后當一次小“老師”,教爸爸、媽媽或鄰居小朋友拼貼圖畫。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看圖讀詞串識字。全課是12個詞語,分成4組,1、2、4組末字押韻,并配以相應的情景圖畫,分別介紹了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這4個傳統節日及其常見的民間習俗;篇尾圖可供學生聯系新學詞語,展開想象、練習說話、開展活動。本課訓練重點是識字、寫字。
【學情分析】
引導學生觀察包餃子、賽龍舟、賞月的歡樂場面,聯想節日中粽子、月餅等豐富可口的食品,感受今天幸福的生活。詞語理解上不必花太多時間,大部分是學生熟悉的。拜年、踏青、團圓這3個詞語可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來理解。引導觀察每個生字字型,整體把握各個部件之間的組合圖形;注意難寫字在田字格中的布局,以求書寫美觀。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手字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了解一些傳統節日民間風俗。
【實踐活動】
課后查閱資料了解這些傳統節日的由來。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讀詞語。學寫4個生字;
2、初步了解一些傳統節日民間風俗。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
你知道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我們剛剛過完什么節?春節歡樂的氣氛還未散去,我們又回到了校園。這節課我們一起再來回味春節歡快的場面。
二、指導看圖,學習部分生字詞
1、出示第一幅圖,觀察說話:
⑴這幅圖畫的是什么節日的活動?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干什么?(出示:餃子)認讀并指導記憶。
⑵過春節了,你們都干了些什么?(相機出示:拜年)指導認讀。
⑶指導韻讀:春節、餃子、拜年。(讀出歡樂、喜慶的語氣)
⑷練說:
①看圖說一段話,用上春節、餃子、拜年。
②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
2、出示第二幅圖,觀察說話:
⑴你能從圖上看出是什么節日嗎?
⑵老師介紹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傳統節日,在4月4、5或6日。
⑶清明節前后人們會干些什么?(相機出示:掃墓、踏青)認讀并理解詞義。
⑷看圖,清明節少先隊員在干什么?
⑸指導韻讀:清明、掃墓、踏青
三、指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
1、認讀,正音。
2、用餃、掃、墓擴詞。
四、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了哪兩個傳統節日?春節,民間風俗是什么?清明節呢?
五、指導書寫:餃、拜、掃、墓
1、餃、拜、掃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左窄右寬)
2、拜:手字旁,是手的變形,右邊是4橫加豎。
3、墓:自上而下,每個構字部件都要寫得扁些。
4、學生在《習字冊》上臨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讀詞語。學寫另4個生字;
2、初步了解一些傳統節日民間風俗。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了解了我國哪兩個傳統節日?民間風俗是什么?(齊讀前兩行詞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下面兩行詞。
二、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干什么?想一想這是什么節日?(出示:端午、龍舟)指導朗讀。
2、通常人們還會吃什么?(出示:粽子)有誰知道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
3、指導韻讀。
三、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你能從這幅圖上看出是什么節日嗎?(出示:中秋)
2、中秋節,人們會干些什么?(出示:月餅、團圓)
3、出示月餅:指名讀。注意后一個字是輕聲。
4、出示團圓:指名讀。齊讀。
5、圖上哪兒看出全家團圓了?為什么大家邊吃月餅邊賞月?
6、古代有一個著名的詩人在中秋夜寫了一首思念故鄉、親人的詩,你們知道是哪首詩?
7、中秋節,駐守在邊防的解放軍叔叔能回家和親人團圓嗎?
8、指導韻讀。
四、指導韻讀《識字1》
多種形式練讀,讀出節日的歡樂。
五、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踏、端;
2、學生在《習字冊》上練習。
六、課堂練習
看篇尾圖,說幾句連貫的話。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區別同音字、多音字,積累四字短語。
2能寫幾句通順連貫的話。
3讀背古詩,有閱讀古詩的興趣。
4讀小詩,練習音序及部首查字法,積累優美語言。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
2背誦古詩。
3練習自主填字。
教學難點
1培養積累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指導孩子有順序、有條理地寫話。
教學準備
師:掛圖、字典。
生:字典。
教學時間
2~3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導入新課
1前面我們學習了幾篇有趣的課文,今天,咱們的老朋友積累與運用又與大家見面了(板書課文題目)。
2這次老朋友又將給我們帶來一些什么有趣的知識呢?想知道嗎?請打開書吧!
二、填一填,區別同音字
1有四只蝌蚪娃娃走丟了,大家能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媽媽嗎?(出示掛圖:小蝌蚪和媽媽。)
2讀讀小蝌蚪身上的字,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呢?指名讀,小組讀,師正音。
3找找這幾個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讀音相同。)
4試著找一找:小蝌蚪的媽媽分別是誰?
5抽一名同學上臺板書演示,其余同學在書上填。
6交流評議,抓住出現的問題,重點指導。
三、讀一讀,你還認識我嗎
1出示詞語卡片(圓形,可貼于黑板上)這些詞語娃娃你們還認識嗎?自己試著讀一讀。
2詞語擂臺賽。
每組抽出一個孩子上臺來讀,比賽看誰讀得準確,生互評。
3選出讀得最好的同學。讓他拿詞語卡片考大家,開火車讀。
4學生評議,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請同學幫幫他。
5自己讀讀,記住這些詞語娃娃。
四、選擇正確的多音字
1自己讀一讀句子,看看加點的字該讀什么音。
2學生四人小組討論,選擇讀音。
3生匯報,師點評。
五、背一背,讀記古詩
1前面我們學習了一首李白的古詩,還記得嗎?齊背。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唐朝詩人呂嚴的詩《牧童》。
3出示詩歌,先自讀,借助拼音把它讀通順,再指名讀,互讀。
4一邊看圖一邊想:古詩講了怎樣的情景?
(青青的小草鋪滿原野,悠揚的笛聲和著微微的晚風傳來,牧童回來已是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無憂無慮,還沒脫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漸漸升起的明月。)
5生自由地說。(不要求說得全面,說到一點也可以。)
6多么淳樸的牧童,多么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啊。想把詩歌背下來嗎?
7多種形式朗讀。注意讀出韻味。讀背古詩。
六、自主識字
1復習的方法,抽生說說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2分別請一位同學作小老師演示兩種不同的`的方法,生仔細看,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重點指導。
3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恰當的方法:如果知道讀音,不會寫字,就利用音序查字法;如果知道字形,不知讀音,就用部首查字法。
4查查玩玩,看誰先讀通小詩。
①自讀小詩,圈出不認識的字。
②(用部首查字法)給生字注上拼音。
③交流評議,指導讀準生字。
④同桌合作,再讀小詩。
⑤抽學生讀詩,評議,齊讀。引導讀出感情。
七、寫話(建議單獨用一課時)
1說:有條理地用先、然后、再說一件事,要有先后,有條理。
2寫:把剛才說的寫下來。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標點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在搭配詞語,“節氣歌”中鞏固識字,積累語言。認識二十四種節氣。
3、感知動物的奇妙,能吧自己了解的動物講給同學聽,并把說的話寫下來。
4、通過課內外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養成細心觀察、了解自然的習慣。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收集資料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我的發現
1、自讀句子,體會句子的不同語氣。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
2、出示課件介紹三種標點符號的形狀特點,應表達的語氣。
3、說出發現。說說每組兩個句子的意思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全班交流后歸納:同樣的內容,標點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同。
4、組內讀句子的,比比誰讀得好。
5、拓展。
◎游戲強化標點用途:同桌選擇自己喜歡的標點,各說一句話,互相表演,表達自己扮演的標點所表達的語氣。
如:生1:吃飯啦!
生2:吃飯啦?
◎進一步發現:同樣的內容,標點標在不同的地方,表達的意思就不一樣。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現在,我們到字詞游戲宮去看看吧!(出示課件)
(2)小組內互相合作,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你又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3)小組匯報
(4)游戲鞏固生字。
2、我會連
①生讀一讀,連一連。
②交流
③拓展練習
打開( ) 茂密的( )( )的烏云
辨別( ) 滿天的( )( )的空氣
尋找( ) 清新的( )( )的枝葉
3、讀讀背背
(1)自讀節氣歌。
(2)說說自己已知道的節氣。
(3)再讀讀后面的24節氣的名稱。
(4)對比說說兒歌每一行都講了哪些節氣。
(5)看掛歷,具體的了解24節氣分別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第 二 課 時(口語交際)
一、創設情景,感知動物的奇妙
(1)引用書中的第一段話導入。
(2)播放“動物世界”的光碟,讓學生隨錄像去感受動物世界的奧秘。
(3)交流看后的體會。
二、交流互動
(1) 我們身邊有哪些動物?(空中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知道的有哪些動物?你知道哪些動物的生活習性?
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三、組內交際,生生互動
(1) 當解說員。
選定自己最喜歡動物,在小組內談談動物的生活習性。同學講時要用心聽,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提問,講的`同學要給予說明,其他同學也可以補充。
如:我是小白兔,非常可愛、活潑。……
(2)派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補充
四、由說到寫,實現遷移
學生繪畫自己喜歡的動物,并在旁邊寫上幾句話。
五、贈送作品,互相交流,聽同學的意見,再修改
第 三 課 時
一、展示臺
1、生說說自己課前都搜集到了哪些自然知識。比如:風景圖片,描寫祖國山河的詩句,風雨雷電自然現象的謎語、詩歌、諺語、采集、制作動植物。
2、生展示搜集的資料,在組內交流交流。如:你搜集到的是標本,那么可以說說該標本的生活習性,樣子等。
3、全班交流(投影儀有選擇性地展示)。
二、寬帶網
拓展學習導語:課文中,生活中,我們用眼睛觀察,用心感受,發現了春天的美麗迷人。其實呀,大自然還有好多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呢。
1、閱讀寬帶網,告訴我們兩種有趣的動植物。
2、在組內介紹你還知道哪些動植物非常有趣的,推選出組內的小博士。
3、號召學生爭做“小博士”在讀書或看電視時留心觀察了解動植物。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通訊”的一篇主體課文《馬拉松》。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了解馬拉松的意義,即歌頌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體會“馬拉松”這種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知道馬拉松嗎?誰能說說馬拉松是什么?”
2、“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馬拉松’,好嗎?”
3、板書課題:《馬拉松》(學生齊讀課題兩遍)
二、正確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這篇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請同學接讀這篇課文,其余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是不是讀正確了。
3.你覺得他們讀得怎么樣?我們再自己讀一讀,爭取做到讀正確。
4.我們輕聲把這篇課文一起讀一讀,好嗎?
三、理解朗讀課文,體會“馬拉松”這種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1、同學們,“馬拉松”一開始是什么?那里有一段怎樣的故事,想知道嗎?
⑴、指名接讀課文1——4自然段。
⑵、討論,并指名說說。
⑶、說說:菲利比斯是一個怎樣的人?
⑷、指導朗讀課文1——4自然段。
⑸、齊讀1——4自然段。
2、在小組合作中學習:
⑴、自由讀課文第5自然段。
⑵、討論:馬拉松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有什么樣的意義?
⑶、指名匯報。
⑷、喜歡馬拉松的同學起立讀第5自然段。
3、指名一個小組讀課文第6自然段。
⑴指名說說:馬拉松的長度。
⑵讓學生換算,感受長度。
4、齊讀這篇課文。
5、教師小結:
同學們,“馬拉松”這項體育運動,有著關于傳遞信息的動人故事,有著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四、拓展閱讀
1、說說:你了解到的,在馬拉松比賽中表現突出的'運動員的故事。
2、說說:歷史上其他傳遞信息的故事。
3、書里還有好多好多關于傳遞信息的故事,同學們趕快去閱讀吧。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教案05-12
語文教案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