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上冊地理地圖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地理地圖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上冊地理地圖教案1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從多方面培養學生讀圖方法和運用地圖的能力,使學生領會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明確掌握地圖知識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設祖國所應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
[知識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以及等高線等基礎知識。
2.學會運用比例尺在圖上量算兩地間的距離,以及在地圖上辨認方向。
3.初步學會在各種地形圖上判斷地勢高低起伏狀況,以備將來能用在生活和生產上。
4.在地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種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離,在地圖上識別方向、填繪常用圖例和注記。
6.在各種地圖上,學會判斷地勢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7.能夠使用目的(如旅游)確定所選擇的地圖類型及其比例尺。
8.舉例說明一到兩種現代高科技地圖(例如遙感圖像和電子地圖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
1.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和線段比例尺。
2.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3.用海拔計算地面高度。
4.等高線稠稀與坡度徒緩。
5.分層設色地形圖。
教學難點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別以及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系。
2.在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3.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各種地表形態。
教學設計[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圖“對話”,獲取我們所需的信息,這是不夠的,還必須認識和熟悉地圖的“語言”——圖例。
板書
地圖的基本因素——圖例
[講授新課]
提出問題
什么是圖例?
指導閱讀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3圖1.22中有關圖例的文字說明,以及課本P14第3自然段,使學生知道圖例是指: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說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說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數字,又稱注記。
組織活動
1.讓學生看課本P14圖1.24“一些常用圖例”,自己想辦法盡快記住一些常用的圖例。
2.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記憶的好方法。教師給予指導啟發,如點狀的符號有哪些?分別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線狀的呢?面狀的呢?等等。
3.教師可用電腦逐個展示各種圖例,讓學生辨認,也可用課前準備的“圖例卡片”,進行“找朋友”或“對號入座”等游戲。
4.組織學生進行繪制自己居住房間平面圖的比賽,看誰畫的又符合實際又美觀,圖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設計的圖例等要素。
評價點撥
展示若干學生繪制的平面圖,點撥評價后說明記住圖例固然很好,但地圖一般都附有圖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記硬背,關鍵是要掌握識圖的方法和步驟。結合繪圖中的`問題,強調在繪圖和填圖時,圖例要規范準確,特別是注記,應該字體清晰勻正,大小合適,排列應“橫寫自左向右,豎寫自上而下”,點狀事物不離點,線狀事物也是線,面狀事物不出面。
小結過渡
同學們,比例尺、方向、圖例是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些閱讀地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與地圖“對話”,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板書
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提出問題
1.當前人們的哪些社會活動會用到地圖,各需要什么樣的地圖?
2.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你是否知道人們除了
利用地圖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夠更加快速和準確地獲得有關地表環境狀況的信息?
討論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閱讀材料“地圖家族一覽”,以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列舉說明。
評價點撥
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情況評價后小結點撥。
、偃祟惖纳a和生活都離不開地圖,如氣候分布圖、農作物分布圖、工業區或工業城市分布圖、鐵路、公路分布圖、旅游景點分布圖、商業中心分布圖、政區圖、軍事地圖等。
、诟鶕貓D的內容,通常可以劃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兩類。普通地圖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經濟一般特征的地圖,概括程度高,多為小比例尺地圖。專題地圖則是根據專門用途著重反映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現象的地圖。
、垭S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在地圖繪制中的廣泛應用,出現了許多新型的地圖,地圖家族中新貴族不斷涌現,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使傳說中的“千里眼”“順風耳”變成了現實,人們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傳輸和獲取地理信息,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更大的方便。
④根據目的和需要,選擇和使用地圖,查找和獲得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好習慣。特別是地理課的學習過程中更是離不開地圖,正如人們說的那樣:“地圖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圖學好地理呢?
討論引導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地圖在自己學習地理過程中的體會后進一步引導:
1.運用地圖的方法——上課時要做到左圖右書,圖文結合,養成讀圖、用圖的好習慣。
2.運用地圖的步驟:
、倏春椭浮趫D上找到所學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谧x和寫——生疏地名反復讀,同音、近形、近義的地名要多寫。
、巯牒驼f——看到的事物要多動腦想,想好以后要表達出來,能夠“看圖說話”,把“啞圖”變為“活圖”。
、茏兒彤嫛兪侵冈诘貓D上獲取的信息,要善于遷移應用(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畫是指要多動手進行畫圖練習。如照著畫、默著畫、反著畫(如圖上畫的是南半球某種現象,你就畫北半球相反的某種現象)、繁化簡、圖配文、創新畫等。
總之,學地理,在腦海里時時、事事都要裝有一幅活地圖,逐步建立空間概念。
反饋練習
1.電腦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件事,讓各小組去組織分配的活動,看看需要選擇什么樣的地圖,為什么?
2.各小組再去韓國漢城乘坐地鐵,讓學生完成課本P21活動2。
[課堂小結]
根據以下電腦展示,引導學生共同歸納地圖基本要素的內容,強調養成運用地圖的好習慣。作業布置每個學習小組,用16開紙把學校的平面圖設計出來,以“我為學校提建議”為形式設計未來的學校建設方案;或以“我浪費時間了嗎”為主題,結合現有城市地圖分析本組同學上學的路線是否最為簡捷。地圖上要有自己設計的圖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繪圖小組同學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評比,看哪個組繪的最準確、最美觀。
拓展閱讀
說明:以下內容為本文主關鍵詞的百科內容,一詞可能多意,僅作為參考閱讀內容,下載的文檔不包含此內容。每個關鍵詞后面會隨機推薦一個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戶從多個垂直領域了解更多與本文相似的內容。
1、等高線:等高線指的是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并垂直投影到一個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縮繪在圖紙上,就得到等高線。等高線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與實際地面的交線,所以等高線是閉合曲線。在等高線上標注的數字為該等高線的海拔。圖位于同一等高線上的地面點,海拔高度相同。但海拔高度相同的點不一定位于同一條等高線上。(如右圖140m的等高線)在同一幅圖內,除了陡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線不能相交。閉合等高線的判讀在圖廓內相鄰等高線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與等高線之間的等高線平距成反比,等高線平距愈小,等高線排列越密,說明地面坡度越大;等高線平距愈大,等高線排列越稀,則說明地面坡度愈小。等高線是一條閉合的曲線,如果不能在同一幅內閉合,則必在相鄰或者其他圖幅內閉合。等高線經過山脊或山谷時改變方向,因此,山脊線或者山谷線應垂直于等高線轉折點處的切線,即等高線與山脊線... 圖片搜索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地圖》教案
2、好習慣:好習慣是漢語詞語,是指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事,并長期堅持,直到成為習慣性的行為。好習慣成就大未來。擁有好習慣的人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好習慣也是指在學習上。好習慣,顧名思義,就是良好的習慣。那么,什么是“良好的習慣”呢?良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事,并長期堅持,直到成為習慣性的行為。擁有好習慣的人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好習慣也是指在學習上。我們先一起來聽一個真實的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高薪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對學歷、外語的要求都很高。應聘的大學生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后一關:總經理面試。一見面,總經理說:“很抱歉,年輕人,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這僅剩的幾位大學生們都說:“沒問題,您去吧,我們等您。”經理走了,大學生們閑著沒事,圍著經理的大寫字臺看,只見上面文件一疊,信一疊,資料一疊。都是些什么呢?他們你看這一疊,我看這一疊,看完了還交換:哎... 知道搜索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地圖》教案
3、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來講,大比例尺地圖,內容詳細,幾何精度高,可用于圖上測量。小比例尺地圖,內容概括性強,不宜于進行圖上測量。三棱比例尺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法。(1)數字式(又名數字比例尺),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或1/(2)線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并注明地圖上1厘米所代表的實際距離。(3)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米,如:圖上1厘米相當于地面距離500米,或五萬分之一。三種表示方法可以互換。必須化單位。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 知道搜索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地圖》教案
4、地理:地理(英: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詞最早見于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于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上的六風七帶地理是一門關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于由于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于...
七年級上冊地理地圖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學會看地圖。
2、初步學會在地圖上辨別方向,運用比例尺換算實際距離,了解圖例與注記的含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學看地圖、運用地圖,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繪圖能力。
2、通過學習運用地圖認識周圍環境和地域,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高計野外旅行線引導學生豐富課余生活,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掌握地圖的三要素,懂得辨別方向,運用比例尺換算實際距離,了解圖例和注記。
教學難點
弄清比例尺大小與所表示的范圍、內容詳略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探究、合作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繪制學校平面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要求學生拿出自己課前準備的自己繪制的學校平面圖,教師選幾名代表抽查,同桌之間也相互檢查。
二、課前熱身
1、師:地圖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
點撥:用繪繪平面圖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區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縮小,并用符號畫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為一幅地圖。
請幾位同學對照自己的地圖介紹一下所在的學校。
2、全作探究
。1)整體感知
師:你還見過哪些地圖?地圖有多少種?你會看地圖嗎?請同學們圍繞這些問題自學課本P6~10。
。2)四邊互動
互動1:在龐大的地圖家庭中地圖分為幾類?各有哪些類型?
明確:地圖分為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前者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自然植被圖等,后者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另外還有電子地圖等之類的地圖。
盡管地圖種類繁多,內容不一,但每幅地圖都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理事物縮小后,用符號、文字來表達地理事物的。
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互動2:閱讀地圖,一定要學會辨別方向,你知道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嗎?(教師在黑板上面畫一個“米”了開,要求學生把方向標上。)
東南西北要用字母表示。
除了以上方法以外,還有其他方法確定方向嗎?
明確:有的地圖用指向標批示方向,指向標箭頭一般指方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來確定方向。
學生將自己繪制的地圖拿出來,分組交流:學校大門、辦公樓、池塘、花壇、食堂等各在什么方向?如何在野外判定方向?(教師指導學生閱讀P8“確定平面方向”)
你還有其他的確定方向的方法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幾種確定方向的方法呢?
互動3:在一般的地圖里,按一定的比例將地理事物縮小,縮小的'程度就是比例尺,比例尺如何計算呢?指名學生根據小學的收獲寫出比例尺的計算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提示:圖距與實距之間經常要進行單位換算:1千米=100000厘米
師:比例尺有哪三種形式?
明確:比例尺有數字式、文字式、線段式三種形式。
練習:學生分組全作、討論轉換表達的形式。
數字式文字式線段式
1︰300000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50千米0 20 40
學生討論后匯報答案,教師指正。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P10活動第2題,計算實際距離。
教師指導學生比較比例尺的大。ㄈ1/300000和1/30000利用分母大小進行比較、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
練習:比較中國地圖、北京地圖完成表格
中國地圖北京及其附近地區
表示范圍大小
地理事物詳略
比例尺大小
學生討論后教師點撥
明確: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比例尺魘表示的范圍小,內容詳細;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圍大,內容簡略;4:教師先指導學生閱讀P10圖例、快速、熟悉。然后搶答題目。
明確:我們熟悉了圖例、注記以后就可以在地圖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3、達標反饋:
(1)填空
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把地圖分為(自然地圖)(社會經濟地圖)
地圖表示的內容雖各不相同,但都具備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
指向標的箭頭一般指向(北方)
比例尺有三種表達形式,它們分別是(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
。2)計算:把實際距離為600千米的地理事物,繪制在30厘米的圖紙上,該選用多大的比例尺?(1︰20xx 000)
某地圖的比例尺為1︰1000000,從甲地到乙地圖上距離為4.5厘米,請問甲地到乙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45km)
4、學習小結
。1)內容總結:請一名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要點。
。2)方法小結:本節課主要采用了讀圖、比較、計算、合作討論等學習方法。
【七年級上冊地理地圖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地圖》教案(精選6篇)09-26
【經典】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7-15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2-14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2-02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通用)07-16
(通用)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6-08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通用】06-08
[集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6-09
[優]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6-09
[經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