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語文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10個,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學會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思考,深入地體會老牛表現出的偉大的母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確讀書方法,能抓住重點語句,揣摩語言,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教學難點
感悟老牛偉大的母愛;根據課文特點,揣摩作者是怎樣通過具體描寫,來表達深深母愛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課文朗讀磁帶、掛圖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愛,不僅僅只存在我們人類之間。動物間的愛同樣讓人震撼。這堂課我們要讀的是一則感人至深的故事——《母愛》。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已經自讀過課文,哪位同學來概括說說這則故事敘述了怎樣一件事?簡要概述課文內容。
2.聽錄音,圈畫出文中最能感動自己的語句。
師:動物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演繹出這一幕悲劇,作者將怎樣一種愛呈現給了大家?讓我們再度走進課文,一邊認真傾聽,一邊把你認為描寫得很感人的語句圈畫出來。
三、話題討論。
我們先在小組里回味一下課文。把你圈畫的語句帶著你的理解讀給你的伙伴聽聽,再談談你的感受。
結合自己的圈畫,以“最感動我的”為話題,讀一讀,議一議。
1.小組討論,朗讀各自圈畫的語句,并談感受。
2.班級交流,感受老牛的母愛。
我們用自己的心演繹了文中的情,請你把剛才小組討論中的精彩拿來回放,讓我們共享你的感受。
四、質疑探究,交流感受。
1.提出自己尚存在的疑問,交流在學習過程中新的感受。
通過初步朗讀與交流,我們感受著老牛圣潔的母愛。如果你覺得還有一些值得大家討論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可提出來,或者你讀了這個故事后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乃至有一些超越這則故事的感悟可交流一下。
五、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你在學文過程中已經認識哪些生字?
2.學生獨立思考識記: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認讀帶有生字的詞語。
洗漱、包括、韁繩、剎車、驅趕、挪動、凄厲、違反、舔、吆喝
4.指導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賴”注意左邊“束”的最后一筆。
“挪”寫時注意靠緊,不要寫得太寬。
“舔”注意右邊下部是“^”,不要寫成“小”。六、作業設計。
1.收集母親常說的飽含母愛的話語。
2.每個人設計一張卡片,內容:最想對母親說的一句話。
第二課時
一、情感導入。
紀伯倫說: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
請你講一講你熟悉的飽含母愛的話語和一個最讓你感動的關于你和母親的故事。
(學生自由發言,進行交流)
二、整體把握。
1.通過這個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母親”?請你試著填空:
讀了《母愛》,我看到了一位()的“母親”。
請學生自由發言,可以是:溫順、倔犟、慈愛……
2.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情感?(贊美)
三、研讀語言。
哪些話語、哪些細節讓你動情?請在書上圈點批注。并把自己對作品的感悟通過朗讀展現出來。
四、品析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理解“極度缺水”和“駐軍”。
2.學習2—4自然段。
師:“倔強”表現在哪里?為何溫順的老牛會突然變得倔強?表現出了什么?
(1)“牛被打得哀哀叫喚……顯得分外悲壯。”
A畢胂篤嗬韉慕猩里包含了老牛怎樣的話語?
B奔偕枘閌且晃換家,請你想象當時的畫面。
畫面:惱怒的主人、瘦骨嶙峋的老牛、凄厲的叫聲、漫天的黃沙、陰冷的風、爆裂的土地、干裂的嘴唇……
C幣槐叨廖囊槐呦胂蟆
D敝傅祭識痢
(教師在語速、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方面要給學生作出示范,引導學生體會滲透在文字中的情感。)
師:畫面的凄涼,老牛的悲壯,觸擊了人的心靈深處,戰士們哭了。取出半盆水,放在老牛面前。可出人意料的是,那頭任憑司機怎么呵斥驅趕,都不肯挪動半步的老牛;那頭被打得哀哀叫喚,還是一動不動的老牛,卻沒有喝一滴水。它渴嗎?它痛嗎?
(2)你聽它在呼喚,它在呼喚什么?你們想想那會是一種怎樣的呼喚?
師:假如請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位母親的話,你會用上什么詞語?
(無私的母親偉大的母親……)
師:你現在感受到老牛的倔強中飽含了什么?
(3)此刻時間仿佛停止了,沒有了哭聲,沒有了陰冷的風聲,沒有了一切嘈雜聲,人們靜默著,我們的心靈也都靜默著,人們在思考什么?在感嘆什么?
五、當堂練筆。
師:此時此刻,你們一定有很多話想要說,對母親說,請大家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A碧著凄厲的叫聲,和著沙漠中陰冷的風,我想對這位母親說……
B笨醋拍缸友壑械睦崴,我想對這位母親說……
C被叵胱派活中母親對我點滴的愛,我想對我的媽媽說……
六、與學生一起設計作業。
小結:所有的母愛,其實表現出來都是這樣簡單,它沒有做作,沒有張揚,有的只是極其普通卻又撼人心魄的細節!在收獲愛的同時,你們還要學會付出你的愛。
1.搜集關于愛的文章(把愛擴大到植物、動物、世界上的每個角落)。
2.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封信。
3.利用查到的資料開一個《母愛》的主題隊會或辦一期手抄報。
4.課外閱讀推薦:《感悟母愛——震撼心靈的118個真情故事》。
【備課參考資料】 關于母親的名人名言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米爾)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生日卡片 席慕蓉
剛進入臺北師范藝術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媽媽。
雖然,母親平日并不太和我說話,也不會對我有些什么特別親密的動作;雖然,我一直認為她并不怎么喜歡我,平日也常會故意惹她生氣。可是,一個14歲的初次離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窩里流淚的時候,呼喚的仍然是自己的母親。
所以,那年秋天,母親過生日的時候,我特別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張卡片送給她。在卡片上,我寫了很多,也畫了很多,我說母親是傘,是豆莢,我們是傘下的孩子,是莢里的豆子;我說我怎么想她,怎么愛她,怎么需要她。
卡片送出去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會覺得母親偏心,仍然會和她頂嘴,惹她生氣。
好多年過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親的心,才開始由衷地對母親恭敬起來。
十幾年來,父親一直在國外教書,只有放暑假時偶爾回來一兩次,母親就在家里等著妹妹和弟弟讀完大學。那一年,終于連弟弟也當完兵又出國讀書去了,母親才決定到德國去探望父親并且停留下來。出國以前,她交給我一個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訴我,里面裝的是整個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
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閣樓上,從來都沒想去碰過,一直到有一天,為了找一份舊的戶籍資料,我才把它打開。
我的天!真的是整個家族的資料都在里面了。有外祖父早年那些會議的照片和札記,有祖父母的手跡,他們當年用過的哈達,父親的演講記錄,父母初婚時的合照,朋友們送的字畫,所有的紙張都已經泛黃了,卻還保有著一層莊嚴和溫潤的光澤。
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張大卡片了,用紅色的圓珠筆寫的笨拙的字體,還有那些拼拼湊湊的幼稚的畫面。一張用普通的圖畫紙折成四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卻被母親仔細地收藏起來了,收在她最珍貴的箱子里,和所有莊嚴的文件擺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
卡片上寫著的是我早已忘記了的甜言蜜語,可是,就算是這樣的甜言蜜語也不是常有的。忽然發現,這么多年來,我好像也只畫過這樣一張卡片。長大了以后,常常只會去選一張現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帶點香味的卡片,在異國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簽一個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時候,在母親收到的時候,她的生日都已經過了好幾天了。
所以,這也許是母親要好好地收起這張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因為,這么多年來,我也只給了她這一張而已。這么多年來,我只會不斷地向她要求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懷,不斷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證據,希望從這些證據里,能夠證明她是愛我的。
而我呢?我不過只是在14歲那一年,給了她一張甜蜜的片而已。
她卻因此而相信了我,并且把它細心地收藏起來,因為,也許這是她從我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證據了。
在那一剎那里,我才發現,原來,原來世間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容易滿足的啊!
在那一剎那里,我不禁流下淚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學會9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會在具體的語境中熟練運用“春意盎然”、“心急如焚”、“跋山涉水”等詞語。
2、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通過感受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詞句,體會兒童團員們有志氣、有毅力、勇于面對困難的精神,并能做到感情朗讀。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敘事的順序,并找到富有感情的詞句,體會其中的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能反映兒童團員有志氣、有毅力、勇于面對困難的語句,體會詞句蘊含著的感情色彩。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同學們,在我們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中有這么一句歌詞: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愛祖國……那么這“光榮的路程”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沿著紅軍走過的路》。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讀寫寫
春意盎然豌豆跋山涉水神龕齜牙咧嘴心急如焚兇神惡煞
2、組詞
婉()陷()潑()冽()
豌()掐()跋()咧()
3、多音字填空
干()饅頭調()皮供()應
干()活調()查供()品
4、思考填空
四要素包括()、()、()和(),其中事情又有()、()、()、
三、默讀課文,給文章分段,理清文章脈絡。
1、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要求:快速地默讀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交流分段結果。
3、按段意歸并法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質疑問難
五、課堂練習
1、完成作業本2、3兩題
2、自由朗讀課文。
課后小結:有幾個生字容易寫錯,如:跋豌涉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簡析】本課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現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第一局部先概述了“我”九歲時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卻在后來因此受到懲辦。第二局部具體敘述“我”發現有關胚胎發育規律的前后經過。最后,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結果被老師誤解受到處分,但“我”從中獲得感悟。本文故事情節充溢童真童趣,語言風趣幽默,并有多處內心活動的描寫,真實展現了小朋友內心世界。學習這篇課文,要讓同學通過自讀自悟和討論交流,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我”發現了什么、是怎么發現的;從中激發同學勤學好問、大膽想象、樂于探究的學習精神;體會心理活動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實表達自身的內心感受。
【設計理念】
課題中的“發現”一詞是本文的文眼,教學中引導同學從課題入手提出疑問,然后進行梳理明確主要學習任務。同學自主學習,了解“我”發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現的,理清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
【教學建議】
1、本課故事情節充溢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由的同時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學中放手讓同學緊扣“發現”一詞,自行明確本課學習任務,即“發現了什么?”“怎樣發現的?”“結果怎樣?”通過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討論交流等形式理解課文,在此基礎上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貴之處。
2、本文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顯得真實可感,又極具情趣。教學中引導同學進行賞析評價,教學后可引導同學借鑒課文寫法,描寫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同學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同學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發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現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前準備】
1、回憶自身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鼓勵質疑。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要想學習好該怎么做?(有疑問向老師請教)
2.是的古語有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節課就讓我們比比誰會提問?誰的進步大?
二.板書課題,質疑學問。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童年的發現》拿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說說你讀了課題后有何疑問?
2.學生匯報:(重點問題:童年時“我”發現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童年時的“我”發現了什么?
⑴讀課文第1、2自然段。
⑵體會:①“幾歲的時候”“完全”“獨立”這些詞語無不顯示著“我”這個發現多么不平常,多么出色,乃至現在說起來還為這個發現自豪不已。
②第2自然段中說,“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犬笑”,這是為什么呢?(一個九歲的兒童,竟然能獨立思考發現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這簡直是常人無法相信的。)
又說“竟使我當眾受到懲罰”,他又為什么當眾受到懲罰?課文這樣開頭有什么作用?(以這樣的開頭設下懸念,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⑶小結: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他創立了關于物種起源和發展變化的規律——進化論。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而“我”小時候就發現了這一規律。
2.“我”是怎樣發現的?
⑴自由讀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然后小組內討論。
⑵全班交流。
①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
②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互相聯系的階段。第一個階段(3、4自然段)寫“我”的發現起始于夢中飛行。第二個階段(5—11自然段)老師給我們解釋了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第三階段(12、13自然段)寫“我”對“人究竟是怎么來的”這個問題的大膽猜想,也就是“我”童年的發現。
⑶小結:夢中飛行引出了“我”對這個現象的好奇,老師的解釋又引出了“我”的疑問:“人究竟是怎么來的”,從而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明白”“想得是那樣癡迷”“絞盡腦汁”“想啊想啊”“終于”這些詞語都表現了“我”求知若渴的特點,同時也看出“我”驚人的'想象力。
3.“我”的發現可靠嗎?
⑴自由讀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
⑵歸納:“我”的發現在幾年以后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⑶理解句子:
①“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
是因為“我”為自己早在三年前就發現了這一規律,而且與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而格外高興。現在知道了當時自己的發現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這種心情使他無法控制,已顧不得是在課堂上,更顧不得這“笑”是否合時宜了。
②“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說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還不笑塌了房頂!”
這句話是說“我”的發現會令人不可相信,人們絕對不可思議:一個九歲的孩子能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從表面看,這句話是“我”慶幸自己沒有解釋,而實質上表現了“我”之所以有人們不可思議的發現,是因為“我”那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極強的想象力。
③“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這句話含有雙重的意思,一是說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二是說“我”有了這樣重大的發現,跟世界上有重大發現與發明的科學家一樣遭遇驅逐與風險,這也沒有什么奇怪的。作者用幽默的方式為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當然這句話里也表達了自己對老師當時處理方法的不滿。
4.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你認為“我”是怎樣的孩子?孩子身上最可貴的是什么?
四、總結全文
你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啟發?
五、拓展延伸
談談在你的生活、學習中有過什么發現?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讀懂句子,理解內容,學習作者是怎么觀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種什么特點,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
3、理解課文中大海兩次“唱歌”的含義,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播放大海的聲音,聽這是什么聲音?
2、昨天,我們隨著作者去看大海,在出發前老師問一下,同學們還想知道什么?
二、讀第二、三節課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讀后討論、板書
2、出示句子1
你認為哪些詞語用得好?為什么?
作者見到這樣的景象心里會怎么想?
你能讀好它嗎?
3、出示句子2
同上
4、作者的心情是這樣的愉快,站在海輪上,聽著浪花的聲音也覺得大海也在歡唱。
請同學們讀第三節
5、請同學們齊讀第二、三節,要讀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四、大家讀得真好,讓教師也仿佛聽到大海在唱著歡樂的歌。那么大海為什么還要唱一曲新歌呢?請同學們用上面的學法學習課文第四、五節。
1、讀課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劃出重點句子,想想哪些詞語用得好?為什么?
3、有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組自學
4、討論:看到了什么?哪些詞語用得好?為什么?
5、出示句子(課后2)
6、看到我國自己生產的石油鉆探船,作者心里會怎么想?所以我仿佛聽見()
齊讀第五節,抒發感情
7、請同學們帶著無比自豪的心情來朗讀第四、五節
五、作者筆下的大海像一幅畫,浪花飛濺的聲音像一曲歌,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來感受一下這詩一般的語言吧。
誰愿意把你最喜歡的段落奉獻給大家。
六、在新時代,大海的.歌又有了新的內容,你能說說嗎?
七、你長大后,想為大海譜什么新歌?
1、讀懂句子,理解內容,學習作者是怎么觀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種什么特點,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
3、理解課文中大海兩次“唱歌”的含義,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暢、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2、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平等,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3、懂得惜時,努力的意義,為成為公正無私的人,樹立社會責任感打基礎。
教學重、難點:
懂得惜時,努力的真正意義所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苦惱,爸爸媽媽對我們的不理解、和同學吵架了等等。今天,在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小作者也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苦惱,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苦惱呢?
2、 出示課題:班長的.苦惱
二、學習課文
1、 師朗讀課文第1節
(1) 讓學生思考:我的苦惱是什么?
我的苦惱是整個中隊一起和我絕交。
(2) 引導學生對課文的第1節進行提問。
我的苦惱到底是什么?
我說了些什么,使我有了這個苦惱?
為什么整個中隊要一起和我絕交?
2、 同學們提了那么多的問題,那么我們現在就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學習課文。
首先,自讀2、3小節,思考: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并用自己的話講一講。
3、 面對這一事件,我作為一班之長,是怎樣處理的呢?齊讀課文4、5小節,思考并回答。
(1) 在這之中,我有著復雜的心里斗爭,從文中那一句話可以看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滿臉發燒……
(2) 為什么我會有這心里斗爭?
(3) 然后我是怎樣說的?為什么聽到我的決定后,整個屋子會突然變得靜悄悄地?
因為同學們都沒想到作為一班之長,我竟然會包庇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
決定,辜負了大家對我的信任。
4、 之后,我在班中有是怎樣的一種處境呢?找出文中的原話,齊讀課文最后一節。
5、 現在,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作者的苦惱是什么了,對于先前提的那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么現在請你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我的苦惱。
6、 齊讀課文。
二、 口頭練習
1、 你認為作為一個班長,應該做到些什么?
2、 如果你是課文中班級的班長,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情?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二胡,也稱胡琴,宋代典籍中圖錄的“奚琴”,元代典籍中描述的“胡琴”,均是現今二胡的前身。它的琴桿、琴筒、琴軸均為木制,琴筒有圓型、六角形、八角形多種,一端蒙蛇皮或蟒皮,中間放千斤,另一端置雕花音窗。張二弦,用馬尾竹弓夾于二弦之間拉奏,一般以五度定弦,為特殊用途,也可四度定弦。本世紀以來,許多人對其進行改革,音色更加純美。
傳播最廣泛的二胡曲,是20世紀中期無錫的民間藝人阿炳的《二泉映月》。全曲在兩個主題的相互對應中展開,主題旋律委婉流暢,簡潔凝煉。兩個主題,步步發展,層層變奏,跌宕起伏,高潮處顯露出作者倔強不屈的性格。全曲意境深邃(suì),大氣磅礴,結構謹嚴。充分運用了5個把位的全部音域,配合多種弓法的.力度變化,流露出作者壓抑悲愴的情調和在舊時代中飽嘗辛酸的感受,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反映了本世紀中期流于小城狹鎮中的一個普通民間藝人的心境,是民間器樂作品中的精品。
本世紀最著名的二胡改革者是劉天華先生,他創作了10首二胡曲,幾乎首首精美。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一類生字,認識本課的二類生字,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熟讀并背誦這首詩歌。
2、理解詩歌內容,初步認識詩歌的“階梯式”結構方式。感受“我”全家對于大海的熱愛之情。
3、感受“我”全家對于大海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熟讀成誦”本詩及理解詩中“我”與大海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有關大海的資料(圖片、照片……)
教學時數:3課時
基礎知識:
1、“階梯式”結構方式。
解詞:曝光: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紙感光。
軟片:(照相用的)膠片。
黝黑:黑,黑暗。注意黝字讀音“yǒu”。
2、生字: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認讀生字,學習詩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播放海浪的`聲音)
導言:同學們,你們看見過大海嗎?誰愿意說說你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海的詩歌。
二、初讀詩歌,了解詩歌的內容,讀準字音。采用多種方式練讀詩歌。
三、再讀詩歌,讀準詩中每個生字的讀音,學習一類生字,認讀二類生字,并結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詞的含義。
四、感悟詩的意境,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文。
五、鞏固練習,指導背誦詩歌。
布置作業:背誦詩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書寫,擴展練習。
教學過程:
1、檢查背誦情況。
2、指導書寫“鼓”字。其他字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位置來書寫。
3、請學生將自己找到的描寫海的文章或詩歌、佳句讀一讀,以擴展學生對海的認識。
4、教師有目的的提供一些書籍,如《海的女兒》、《海上日出》等。
布置作業:寫生字,預習下一課。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背一背,把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抄下來。(這道題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他們喜歡哪一句話,就可以去抄哪句話,如果想要把整首詩都抄下來,也可以)
二、讀一讀。
(這道題的目的在于積累詞語,所以只要會讀即可)
奔騰、深沉、呼吸、堅毅、海浪
三、寫一寫。
(這道題中的字都是學過的一類字,所以學生不僅要會讀,還要會寫這些詞語)
鼓起、錄音機、肌肉、軟片、無窮無盡。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懷素刻苦練字、好學上進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讀背、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投影光盤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指導書寫字古進
二、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
1、投影插圖
(1)小朋友,圖上的這個人在干什么?你知道他是什么時候的人?
(2)你知道他是誰?
2、板書:懷素(讀準名字,介紹懷素)
3、揭示新課
(二)初讀課文
1、看課文錄音,一邊聽一邊想懷素是怎樣練字的?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檢查朗讀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議。
(2)出示有關詞語,指導讀準音。
(3)讀了課文,你們知道懷素是個怎樣的人?
(4)把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小朋友聽。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古時候好學上進
3、指導朗讀句子,要讀好句子中的停頓。
4、練習背誦課文,評議。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字進古日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3、指導學生書寫。
4、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懷素刻苦練字,好學上進的精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二、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懷素小時侯是個怎樣的孩子?
2、懷素小時候喜愛寫字,好學上進,值得我們學習,那么懷素從小怎樣學字的呢?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2、指讀句子:懷素寫字非常認真。
(1)指名朗讀。
(2)理解:非常
(3)這一句該怎么讀呢?
(4)朗讀練習。
3、懷素是怎樣寫字的呢?
(1)出示第二句話。
(2)懷素寫字時先干什么?看清字的形狀和記住字的筆順能否顛倒?
(3)懷素接下來干什么?
(4)從哪些詞可看出他寫字很認真?
(5)朗讀練習。
4、看圖:懷素寫字時多么認真!他是不是每次都這樣的.呢?從哪一個詞可看出?
就這樣,懷素寫字
5、連起來朗讀,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1、當時懷素是在哪兒練字的呢?
2、指名朗讀第三段。說說為什么在木板上寫字?
3、講述:當時紙很貴,懷素買不起紙,就找來木板寫。傳說他還用芭蕉葉練字呢?可見他練字的決心很大!就這樣,他寫呀寫,日子一長,木板
4、讀了這一段,你覺得懷素練字怎么樣?
5、練習朗讀,背誦。
(四)學習第四段
1、懷素長大以后,成了
2、指導看圖:這是什么時候的懷素?他在干什么?
3、懷素之所以能成為書法家,是什么原因?
4、懷著敬佩的心情讀好這一段。
5、背誦練習全文。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書長樣后先
2、學生識記生字。
3、在寫字之前該怎么寫呢?
4、聯系課文內容,說說如何寫字?
5、像懷素一樣把字寫好!
6、指導描紅,臨寫。
(六)課堂小結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要學課文的會認會寫生字和筆畫。
★學習各種識字方法與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感受中華民族的文化,明白人民在勤勞中的智慧。
教學準備
★卡片課文生字詞語
★課文插圖課件
★桃樹掛圖
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生字和筆畫
★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 結合生活,激發興趣
1、用課件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圖:堆雪人。讓學生看圖說話,并結合實際說一說自己在冬天里,一場鵝毛大雪過后,最喜歡做什么?相機發展語言。
2、潔白的雪為冬天披上了神秘的面紗,賦予了冬天童話般的色彩。那么你們知道冬天的節氣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冬天節氣的諺語《九九歌》。(教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圈點文題中的 “九”,這個字是我們要書寫的第一個字。誰想說說這個字怎么寫?應該注意什么(課件演示“九”的筆順)引導學生觀察九字在虛宮格里的位置。重點在筆順。師范寫,生練習寫。(每個寫1個)。擴詞。
4、九九歌究竟寫了什么呢?我們快快打開語文書看看吧!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聽字音,語氣,節奏)
領讀(讀準字音,模仿語氣)
自由讀(圈出本課要認讀的生字,同桌互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準字音。)
試讀課文,鞏固生字,即能夠把課文較通順、流暢地讀出來。
2、什么是九九歌呢?學生匯報。
3、教師講解:從冬至開始,每九天為一個九,叫數九,這樣從冬至起,一九、二九…………一直數到九九,共八十一天。《九九歌》描寫的就是這八十一天的天氣,溫度的變化。跟節氣有關的諺語又叫農諺,是農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確氣象和農時變化的`通俗易懂的固定語句,通常作為他們耕種作息的依據。
三、 自主讀文,隨文、隨圖識字
1、課件出示文中的六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從中挑選一幅自己喜歡的圖畫,要求能用簡單的話說出圖的大意,并能用文中的句子配圖。先在小組內交流。
2、小組匯報。相機教學文中生字,二類字讀準音,一類字記住形。這里重點指導學習“力、邊、遍”。在此環節中,應引導學生文、圖結合,利用多種方法識字,巧記字形:如學生會說“四”像窗戶和窗簾,字理識字,區別形近字方法學習“手”、 “毛”,部件組合法學習力+口=加等。(中間加入休息:邊讀文邊做律動)
3.學習新筆畫“豎彎”,教師在虛格中范寫“四”、“六”,生練寫。
4、游戲鞏固識字:摘桃子。玩法:掛圖出示一棵桃樹,樹上“結”滿了桃子——生字卡片,每個字卡后面是它的讀音或詞語,大聲讀對者就可以將桃子摘回去。
四、指導朗讀,體會意義
1、通過領讀、接讀、拍手讀、看插圖背和自評、互評的方式來訓練學生掌握朗讀技巧,引導學生有節奏的朗讀。
2、引導學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法理解“不出手、冰上走、看柳、河開、雁來,耕牛走”的意思。
3、在學生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將課文讀熟,再圖文結合,展開背誦。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布置
1、《九九歌》也因地而異,課后可以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收集祖國各地《九九歌》的資料,體會不同地區不一樣的泥土氣息和甘醇如酒的親情
2、有條件的查一查《夏九九歌》。
3、我國還流傳著許多諺語大家可以查一查或問一問家長。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第一課時
一、啟
1、板書課題,簡介威尼斯和作者。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名城,世界著名的游覽勝地。這個城市建筑在118個島上,全市有117條大小河道。19xx年3月,威尼斯市和我國的蘇州市結為“姊妹城”。本文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
2、指名讀學習要求。
3、課時內容安排,第一課時完成程序一、二和程序三的部分內容;第二課時完成程序三的部分內容、程序四、五。
二、讀練一一自學程序與方一和三的部分內容
自學提示:
①根據課后習題六第1小題的提示通讀全文,了解課文寫了小艇的哪些特點;②概括自然段段意;③根據課后習題六第1在小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2、學生根據自學提示自學,老師巡回輔導。
學生匯報自學情況,師相機點撥。
1、逐段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小艇的哪些特點。(課文寫了小艇的樣子: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船頭船艄向上翹起,像新月;小艇的行動輕快靈活;坐在小艇里看風景很舒適;船夫駕駛技術好,行船速度快。)
2、逐段概括自然段段意(第一自然段寫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二自然段寫小艇的樣子;第三自然段寫乘船游覽的樂趣;第四自然段寫船夫駕駛技術好;第五、六自然段寫小艇同威尼斯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3、給課文分段。第一段(第:自然段)總講小艇的作用;第二段(第卜一一自然段)講小艇的樣子和船夫技術)第三段(第5一一千自然段)講小艇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三、讀練二一…自學程序與方法二”
1、自學提示:
①自學生字,讀準字音,借助字典,掌握字義;
②完成課后習題一,掌握字形;
③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縱橫交叉、操縱自如、擁擠、雇定、簇擁、嘩笑、靜寂、停泊
2、學生根據提示自學,師巡回輔導。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6-09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12-1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實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