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這個單元主要訓練學生跟蹤式閱讀的能力。在處理教材與課外材料的關系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充分挖掘其價值,并由此歸納出跟蹤閱讀的方法。這樣再遷移到課外廣闊的天地,學生就不會覺得無以適從了。
處理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課文由三個部分組成:一系列的新聞報道、一篇解說詞和相關的輔助閱讀資料(諸如圖表、小資料、旁批等)。這就提示我們在進行跟蹤式閱讀時,可以有意識地尋找不同文體、不同方式的材料。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通過比較來挖掘所給材料的價值,使跟蹤式閱讀更有效果。
所以,我在安排教學內容時,立足于對文本本身的挖掘,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了解新聞的特點、解說詞的特點、輔助性資料的作用等,然后通過比較,體會到這一主題事件的意義,嘗到跟蹤閱讀的甜頭。然后再歸納出跟蹤閱讀的方法,并做了很具體的要求,這樣,再讓學生將目光投射到廣闊的課外天地中,去尋找他們自己所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跟蹤式閱讀的訓練。
當學生真正學會了跟蹤式閱讀的方法后,他們的閱讀視野和閱讀效能將放到最大,其意義將不言而喻。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跟蹤閱讀的意識,學習跟蹤閱讀的方法。
2.學習收集、整理、歸納信息,解讀文本。
3.在閱讀過程當中凈化心靈,完善人格,在閱讀中成長。
[教學重難點]
掌握跟蹤閱讀的方法并自主向課外遷移。
[教學安排]六課時
1.了解新聞的特點。
2.了解解說詞的特點。
3.比較新聞和解說詞的異同。
4.歸納跟蹤閱讀的方法。
5.自主進行跟蹤式閱讀,課內向課外遷移。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通讀八則新聞
1.學生認真閱讀前八則新聞,初曉大意。
2.用一句話概括整個新聞事件。
八則新聞報道了小金絲猴從遇險得救到不治身亡的全過程。
3.小組討論:這八則新聞的標題有哪些特點?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標題的特點:有單行標題。也有雙行標題;簡練概括了新聞的主要內容;有的標題旬式整齊,講究勻稱等。標題之間的聯系:按時間順序寫出了事件的始末。
4.歸納:新聞標題的特點和作用。
標題是新聞的“眼睛”,主標題旨在提示消息的主題或重要新聞事實,副標題用以補充說明情況或指出內容范圍、內容提要等。
(新聞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但如何更有效地閱讀新聞,學生并非很清楚。所以,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讓學生自己看這一淺層次上,而有必要教給學生閱讀新聞的方法。此環節意在讓學生發現新聞標題的特點和作用,這樣,在跟蹤閱讀新聞報道時,學生可以通過新聞標題很快理清事件脈絡,提高閱讀效率。)
二、細讀八則新聞
1.仔細閱讀八則新聞的第l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與標題的聯系、與后文的聯系。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和看法。
(在交流中,學生可能會發現這l自然段在內容上是對標題的擴充,對新聞內容的濃縮;在形式上各則新聞的第1自然段都差不多。這時,教師便可出示新聞導語的概念。)
2.歸納新聞導語的'特點。
導語是新聞的綱領和中心所在,讀者可以從導語中得到整個新聞的總印象。其特點是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概括性強。
(在新聞的五個組成部分中,除簡潔明了的標題外,導語便是對新聞主要內容的概括了。學生掌握了導語的特點,便可有效地加快閱讀新聞的速度。)
3.介紹新聞的其他組成部分:主體、背景、結尾。
主體: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經過、結果、原因等要素。
背景:與事件相關的背景資料。
結尾:是整個新聞消息的結束語,它用于提示事實的意義,指出事件發展的趨向,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新聞有五個基本組成部分,在此教師要加以小結,讓學生有完全清晰的印象。)
4.學生任意選擇其中一則新聞,劃出新聞的五個組成部分。
(了解了新聞的組成部分,再進行當堂練習加以鞏固。特別要對學生指出的是,這五個組成部分是一般新聞所具有的,但有些新聞可能沒有背景部分,有的新聞的結尾就包含在正文中,沒有單獨成段。)
第二課時
一、列時間表理清事件過程
1.學生閱讀課本第160頁的時間表及旁批,在前三則新聞報道中,找出與表內各項內容相符之處,作上記號。
(此步驟意在讓學生體會運用表格的好處:直觀清晰,很快就理清了事件的發展脈絡。為后面的自制表格作基礎。)
2.依照時間表的樣式,學生勾畫出后五則新聞中的時間及事件,完成整個事件的時間表。
(提醒學生注意:除正文外,不要漏掉課文中所提供的資料圖表。)
3.各小組合作完成一份時間表,并與其他小組相互交流。
教師點評。
(此步驟則是讓學生學會利用表格理清脈絡,依照時間順序,將事件的過程一一列在表格中,還訓練了學生的篩選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二、初步交流跟蹤閱讀的感受
1.在小組內交流:在所列時間表里,你最關注或最感興趣的是哪些事件?為什么會對此關注或產生興趣?你認為這個事件有哪些“特別”之處?
參考:①營救對象特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臨滅絕的“國寶”野生小金絲猴。②營救規模特別:除飼養員外,各界人士都投入了營救行動中,新聞媒體、環保志愿者、兒科教授,甚至是產婦、小學生、普通市民等都積極參與了營救。③營救方式特別:產婦授乳,枕巾當尿布,住恒溫箱,兒科主任會診等。④營救意義特別:體現了人類對弱小生命的關愛,引發我們對生態平衡的思考等。
(跟蹤閱讀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能對整個事件有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評論,通過前面的步驟,學生已經了解了事件全過程,在此。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事件的意義及帶給人的感受。)
2.假如你只看到了你所關注或感興趣的那則報道,你由此還想知道哪些情況?你會通過哪些途徑去了解情況、獲得信息呢?
(此環節的設置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有目的有條理地搜集跟蹤閱讀的資料。對同一主題的新聞報道往往是大量的,如果沒有明確的目的和清晰的思路,搜集資料就會變得雜亂。)
3.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閱讀《生命的救助》
1.學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讀解說詞《生命的救助》,感受字里行間的深情。
2.在這篇解說詞中,著重描寫了這一事件中的哪些過程?
①發現垂危小金絲猴的過程。
②轉送護理的過程。
③“楚楚”得名的過程。
④“楚楚”生病,專家搶救的過程。
⑤“楚楚”離去后,科學家們使之“再生”的過程。
3.各小組任選一處細節,想象拍攝情景,并分工配音朗讀。
4.全班評比,比一比哪一組最棒。
(解說詞是配合拍攝畫面的文字,所以,應該讓學生嘗試用想象去拍攝,進入角色去朗讀解說,這樣才能體會到解說詞的特點。)
二、比較新聞和解說詞的異同點
將這幾處細節與新聞報道中相關內容進行比較,找出異同點。
相同點:都是對這一事件過程的描述。
不同點:新聞報道語言平實客觀,沒有過多的渲染,旨在報道事實,而且新聞報道來得快。而解說詞描寫細膩,渲染烘托,畫面感很強。突出人類對這個弱小生命的關愛,還觸發了我們的參與、感受和思考等。一般都在事件已經結束后,時效性不及新聞強。
(對于同一事件,新聞報道和解說詞各有所長。通過比較能讓學生明白這兩種方式的特點,而且還讓學生在跟蹤閱讀中去搜集不同文體、不同方式的資料進行對比閱讀。)
第四課時
歸納跟蹤閱讀的方法:
1.根據某一主題收集相關資料,可將各種文體、各種形式的資料都收集起來。
2.資料分類。
一般可分為三類:事件發展過程的資料;介紹相關知識的背景資料;人們對此事件的感受和評價類的資料。
3.將分類的資料分別進行整合,制作讀書卡片。
①主線——列出時間表,清晰展現事件全過程。
②背景線——提煉出關鍵詞或擬出簡短標題,做成資料卡,以備查詢。
③評價線——整理人們的各種觀點的要點,制成評價卡。
4.自選一個角度或一個主題,談自己的閱讀感受。可制作“感想卡”,也可寫“讀后感”之類的文章,還可鼓勵學生以此事件為話題,寫成作文。
5.各小組分工合作,將讀書卡片和自創作品裝訂成“跟蹤閱讀成果報告”。
(這節課的內容是關鍵。掌握跟蹤式閱讀的方法,才能將課內知識遷移到課外,極大擴充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學生在跟蹤式閱讀中得到最大的收獲。時間卡、資料卡、評價卡、感想卡的設置,既可獨立完成,也可分工完成,給學生以極大的發揮空間。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第五、第六課時
遷移閱讀,當堂訓練,鞏固方法。各小組交流成果報告,教師指導并評價。
方式(僅供參考、選擇):
1.教師發放一組跟蹤式閱讀材料(如《“勇氣號”登陸火星》《伊朗大地震》《新時代的英雄——楊利偉》等相關主題資料),讓學生當堂訓練,并完成跟蹤閱讀成果報告。
2.各小組自選跟蹤閱讀的主題,列出計劃,進行跟蹤閱讀訓練,最后形成跟蹤閱讀成果報告。閱讀主題可以是大家所關注的事件,也可以是大家感興趣的作家作品。
(對于語文水平較低的學生,建議采用第一種方式,即教師找好某一主題的一系列材料,當然以新聞報道為主,在課堂上讓學生分組進行閱讀訓練,在此過程當中,教師也便于對學生的每一個學習步驟進行指導。對于語文水平較高的學生,則建議采用第二種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他們自己選定主題,列好小組學習計劃,進行跟蹤式閱讀訓練。教師則可幫助各小組選擇合適的主題,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搜集相關的材料,共同完成閱讀報告。)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引導學生體會讀書的樂趣,并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2.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介紹讀書方法的資料.
教學過程
回顧“詞語盤點”
1.學生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組織記憶競賽、抄寫競賽,引導學生積累本組所學詞語.
交流平臺
1.圍繞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組內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獲和體會.
2.全班交流、展示.引導學生口頭交流這段時間課外閱讀的收獲、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所了解的新的讀書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學習成果加以展示.
日積月累
1.激情導人.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為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
a.學生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b.嘗試理解:學生交流對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誦名言.
4.交流其他有關讀書的名言學生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英)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蘇聯)高爾基
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瑞士)凱勒
至樂無如讀書.——鄭成功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用書不難,能記為難.——張潮
5.鼓勵學生課后將自己喜歡的讀書名言制作成書簽.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個生字。會寫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感。
3、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有收集成語的興趣。
教學流程:
第一個課時: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聽老師或同學講《拔苗助長》的故事,揭示課題。
2、教師簡介成語的特點。如,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有的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像“后來居上”。有些成語必須知道來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讀課文。
1、邊讀邊想想成語的意思
2、出示“識字”中的成語。
3、聽示范朗讀。
4、同學們自己朗讀,讀準字音。
三、資料交流
1、課前布置預習,查找資料或請教父母,了解成語大意或故事內容。
2、同學們自愿上臺交流。 我知道XXXX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我能講XXXX這個故事……
3、請聽的同學說說,聽了同學的介紹,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個課時:
一、讀詞識字
1、自由朗讀,不會的字看書上的注音拼讀。
2、自愿讀,師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聲調。
3、出示字卡,同學們認讀。
4、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5、指導讀全文,讀出韻味,鞏固認字。
二、課外閱讀指導
1、讀本組后面的'課文,想一想,課文與本課哪個詞語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語故事讀一讀,積累幾個你喜歡的成語。
三、指導寫字:
本課八個要寫的字中,有六個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要引導同學們利用已有知識觀察、分析字形,運用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把字寫規范,寫美觀。 補:第四、五兩筆要短,右邊不過豎中線,左邊不要寫成“”。 拔:左窄右寬,捺要舒展,右邊不要寫成“發”。 所:左邊的筆順是。 助、功:右邊都是“力”字,“橫折鉤”的“折”筆要往左斜,不能寫垂直。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凡爾賽宮的建筑特色、藝術風格及作為政治文化中心、旅游勝地的地位。
3.學習抓住特征、突出重點進行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凡爾賽宮的建筑特點、藝術風格及作為政治文化中心、旅游勝地的地位。
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特征、突出重點進行說明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說到法國,那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國度。法國的建筑尤其出名。能說出法國出名建筑的請舉手。(投影出示幾幅建筑圖片,如巴黎盧浮宮、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可見,建筑是科學,建筑是藝術,建筑還是凝固的音樂。今天,我們要跟隨作者吉祖英來了解人類建筑藝術寶庫中一顆絢麗燦爛的明珠——法國的凡爾賽宮。(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說說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重點寫的.是什么?
(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重點寫凡爾賽宮的建造時間、建筑特色和藝術風格)
三、學習課文
1.同學們,請你們以導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紹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是美的殿堂,更是一座藝術的寶庫。自由朗讀課文,然后根據課文內容,向老師和同學們解說凡爾賽宮。
2.走進凡爾賽宮。
生一,介紹第1、2自然段。(先個別練說,再指名說)
同學們,在我們面前的是馳名世界的、被稱為人類藝術明珠的法國凡爾賽宮,它坐落在……主要建于路易十四時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宮殿建筑氣勢磅礴……正宮……宮頂……宮殿外壁上端……如果想看到凡爾賽宮更為美麗的景致,就請跟隨下一位導游一起走進凡爾賽宮。
師:走進凡爾賽宮之前,我們先看一下這位導游向我們介紹了什么?介紹時注意了什么?(板書:方位、藝術價值,外部:建造時間、面積、特色)(要注意抓住重點,準確生動、表達流暢、聲音響亮)
凡爾賽宮里面的景致怎樣呢?請下一位導游為我們介紹。
生二,介紹第3自然段。
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到了凡爾賽宮的內部,這里有大殿小廳500多間,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現在,我們來到了由皇家大畫家……的鏡廊,這是凡爾賽宮的一大名勝,它全長……凡爾賽宮內部的陳設和裝潢那么富有藝術魅力。其實它的外部景物同樣充滿藝術魅力。不信,請隨下一位導游進入法蘭西式大花園。
(1)師問:這位導游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板書內部:陳設、裝潢)
(2)作者為何要重點介紹鏡廊?
(3)這一段的第一句在這節中起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啟下)
接下來,我們繼續觀賞正宮前面的法蘭西式大花園,有請下一位導游帶我們去游覽。
生三,介紹第4自然段。
同學們,我們現在來到了正宮前面的法蘭西式大花園……
(1)這一節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向我們介紹的?(由遠及近)
3.除此之外,作者還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板書:歷史逸事)指名朗讀。
4.文章的第6、7自然段介紹了什么?齊讀第6、7自然段。
四、總結課文,學習寫法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說明“凡爾賽宮是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的?
(一是宮殿建筑氣勢磅礴,布局嚴密、協調,內部陳設和裝潢富于藝術魅力;二是外圍環境優美,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三是建筑歷史悠久,有許多動人的歷史逸事;四是在歷史上曾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今日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
2.本文在介紹凡爾賽宮時,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先總說其藝術價值,再具體說明藝術價值體現在什么地方,最后歸納)
3.文章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句子加以說明。
(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
五、課外拓展
運用文章的寫作方法介紹一下我們的校園。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結合漢字的音、形、義區別形近字,注意它們之間一點一畫的區別,提高主動識字的興趣和能力。
2.積累詞語、句子,了解“不……不……”格式的詞語,并能仿說幾個。
3.了解歇后語并進行積累。
4.能結合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正確的書寫規則。
5.閱讀欣賞,能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建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
6.學會讀商品說明書,了解它的幾項內容。
7.選擇一個最喜歡的玩具或小物件,結合說明書把它介紹給大家,要求明白、清楚、有側重點。
教學重點
1.提高主動識字和自主積累的興趣和能力,能結合平時的學習自主積累。
2.學會讀商品說明書,了解它的幾項內容。
教學重點
1.通過閱讀欣賞,能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2.選擇一個最喜歡的玩具或小物件,結合說明書把它介紹給大家,要求明白、清楚、有側重點。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一些商品說明書并試著讀一讀。
2.學生準備好小物件,教師準備一篇有代表性的例文。
教學時數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學習,明確要求。
二、我會區別這些字。
1.比較7組漢字,找出它們的相同與不同點。
2.說說怎樣正確區別這些形近字(結合音、形、義),看看誰的辦法最好。
3.小結歸納:
★己jǐ和已yǐ豎彎勾出頭與不出頭;
★凸tū和凹āo“凸”向上,“凹”向下;
★拆chāi和折zhé區別有無一點;
★勿wù和匆cōnɡ區別有無一點;
★哀āi和衷zhōnɡ區別有無一豎;
★稍shāo和梢shāo二字同音,“禾木旁”的'“稍”是“稍微”的“稍”,“木字旁”的“梢”是“樹梢”的“梢”;
★候hòu和侯hóu中間有一豎的是“等候hòu”的“候”,沒一豎的是“王侯hóu”的“侯”。
三、詞語超市。
1.讀詞語,找出這些詞語的規律。
2.指名說規律:不……不……
3.說出自己不懂的詞語,交流討論。
不破不立:不破除舊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4.共同積累。
你還能說出幾個嗎?教師適當補充。
四、歇后語。
1.讀一讀。這種形式的句子叫什么?
2.了解歇后語。
歇后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句話,前一部分像謎面,后一部分像謎底,通常只說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3.說說這些歇后語的本意。
4.你還知道哪些歇后語。
五、小結。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認讀要寫的六個字。
2.辨別它們的字形,說說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強調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檢查。
5.學生將每個字寫兩遍,寫完后同桌互相評一評。
二、閱讀欣賞。
1.談話引入。
2.聽課文錄音,想想短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3.找出短文中最令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
4.重點理解感悟:當他把海星丟進海中的時候,喃喃地說:“又改變了一只海星的命運了。”
從這句話中你感悟到什么?引導學生感悟人類應該善待動物,善待自然,建立關愛動物就是關愛人類自己的和諧自然觀。
5.再讀課文,積累詞語。
6.結合本單元課文小結。
第三課時
學會讀商品說明書。
1.課前搜集一兩張商品說明書讀一讀。
2.指名讀讀你搜集的商品說明書,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3.說說你手中的商品說明書包括哪些內容?
聽同學們說,和自己的比較比較,看看是否完全一樣,再說說有哪些不一樣。
4.默讀短文,了解什么是商品說明書,它一般包括哪些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說明了什么?
5.同學們互相交換商品說明書再讀讀,真正學會讀商品說明書,正確使用商品。
板書設計:
商品說明書
特點:簡明、準確
內容:商品特點
使用方法
注意事項
保質期限
第四、五課時
一、激趣導入新課。
二、讀課文,明確習作要求。
三、說說這次習作寫什么,有什么具體要求,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認識,相互補充說明。
板書設計:
習作內容:介紹一個玩具或小物件
習作要求:1.外形(形狀、顏色等)(簡寫)
2.結構(簡寫)
3.作用或功能(簡寫或詳寫)
4.有特色的地方(重點寫)
四、例文賞析
1.讀例文,邊讀邊思考:
這篇文章寫了小物件的哪幾個方面?是怎樣來寫的?最有特點的是哪個方面?按怎樣的順序來寫?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文章總體布局是怎樣的?
2.學生討論發言。
3.小結。
五、想想自己的文章應怎樣寫,和同桌交流交流。
六、擬提綱。
七、同桌交換討論修改提綱。
八、選一兩篇有代表性的提綱全班討論交流。
九、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欲望、沖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重點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教學準備
(多媒體運用)
1、搜集自己喜歡的人生格言。
2、預習課文,并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生字生詞卡片。
3、PPT課件
課時安排
課時 2
教學流程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落實知識點
活動一:
鞏固生字詞
觀察圖片并填空感知生命
PPT圖片一組句式:
生命是()。
初步了解生命的.美好
活動二:
默讀全文。
思考:問中寫了幾個事例?
了解課文內容
活動三:
為每個事例概括小標題
示例:提取準確信息
概括段落大意
活動四:
朗讀法學習:飛餓求生自主品讀:輕聲吟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精彩的語句或語段,反復誦讀。
PPT:重點段落和詞語
品讀、背誦
理解:飛餓珍惜生命
活動五:
用討論法學習:瓜苗破土
PPT:重點段落和詞語
整理、點撥概括、板書
理解小草生命的頑強
活動六:
用體驗法學習:
聆聽心跳
1、 感受心跳
2、 句子:著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感受生命的活力,產生珍惜生命的情感
活動六
背誦課文:先背誦喜歡的段落,再背全文
引讀背誦
積累精華
課堂練習
1、PPT:班長林昊圖片
填空:生命因( )而美麗。
2、反復誦讀喜歡的段落
課堂小結
再課堂上學生參與面廣,積極主動,效果較好。不足:第一課時密度很大
作業布置
寫寫學習本課的體會、能力訓練冊。
教學后記
課堂練習設計合理。讀書密度集中。不足:寫的時間少了。對于背誦練習,能夠體現差異性教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背誦重點段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繁星教案03-15
《語文天地》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