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密度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

    時間:2025-02-25 09:03:18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密度,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國際單位以及單位間的換算.

      2.掌握密度的計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在一定條件下,同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

      能力目標

      1.培養分析概括能力

      (1)在分析實驗數據的基礎上概括出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質量不同,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體積不同.

      (2)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不同體積的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對于不同的物質來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3)通過以上分析,概括出密度的定義.

      2.培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種物質密度.

      三、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教學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問題,積極主動進行探究的良好品質.

      通過密度概念的教學,培養學生欣賞均衡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節包括三部分內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公式,密度的單位.

      密度是表征物質特性的一個重要物理量.從上節實驗中學生已經看到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相等.

      本節通過實驗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且單位體積的同種物質的質量是一個定值,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不同.因此可以用單位體積的質量來表征物質的這種特性.

      學生在數學中雖然學過比例的知識,但是用到物理中來,理解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一個定值的含義,仍是有困難的,所以課文中對此作了解釋: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表示體積增大幾倍,質量也增大幾倍,即質量與體積成正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幫助學生把數學知識用到物理中來,理解比值的物理含義.考慮到用比值定義物理量比較抽象,教材在說明比值的含義之后,仍用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來定義密度,以便于學生理解.并在此基礎上給出計算密度的公式.然后通過例題說明利用公式求密度的方法.并且在例題計算的基礎上講述密度的單位,使學生對密度的單位不致感到抽象,便于學習.

      教法建議

      建議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探究得出密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一、重點、難點分析

      密度是一個應用十分廣泛的物理概念,也是今后學習液體內部壓強、大氣壓強、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必要基礎.通過本節教學應使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讓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是本節教學的重點.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是本節的教學難點.現行教材一般都是通過實驗引入密度的概念,再介紹密度的公式和單位.因此,做好實驗是本節教學的關鍵.

      1.密度的概念

      密度是表征物質特性的一個物理量,它表征的是單位體積的物質質量大小的差別,在一定條件下,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上節實驗學生已測量出體積相等的鐵塊、鋁塊、木塊的質量,利用測量的結果可引導學生認識鐵塊、鋁塊、木塊在體積相同時質量上的差別,即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相等.還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使學生認識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體積不相等.對每種物質來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都是一定的,跟體積的大小沒有關系,只跟物質的種類有關系,因此它反映了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比值的物理意義,可通過具體數字使學生認識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就是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

      2.密度的公式

      為了加深認識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跟物質的種類有關.在正確理解密度公式的基礎上,討論公式的物理意義,明確三個物理量間的關系.

      通過課本上的例題,教給學生如何運用公式進行計算.要求學生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驟進行計算,特別是對單位的運算要加以強調.

      對于公式,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1)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體積大的質量大,物體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質量和體積的比是一個定值(即密度不變).因此,不能認為物質的密度跟質量成正比,跟體積成反比.即當一定時,.

      (2)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質量大,物體的質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當 V 一定時,.

      (3)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體積反而小,物體的體積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當 m 一定時,.

      3.密度的單位

      可引導學生認識密度的單位是由質量和體積單位組成的.應使學生懂得密度單位的意義和讀法.

      二、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實驗引入,設疑導學模式.

      2.模式結構: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量筒、鐵塊、鋁塊、銅塊、投影儀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實驗.

      2.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實驗結論,得出密度的定義.

      3.師生由密度公式討論導出密度的單位.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2

      教學目標:

      1、掌握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3、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教學重點: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教學準備:

      天平砝碼,木塊2個,石塊2個,量筒,水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特性,我們正是根據物質的這些特性來區分、鑒別不同的物質。特性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進行相互區別、辯認的一種性質,例如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質的特性,這節課我們來學生物質的.另一種特性——密度

      二、新課講解: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實驗:用天平測出木塊和石塊的質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測出木塊和石塊的體積。

      (2)分析數據

      a、木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b、石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c、木塊的質量跟體積比值不等于石塊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

      從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可見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就是表示這種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ρ

      b、密度公式:ρ=m/v;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c、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題:一鐵塊質量是1、97噸,體積是0、25米3,鐵塊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

      求:ρ

      解:

      答:鐵塊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義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與討論

      (1)對同種類物質,密度ρ與質量m和v的關系。

      (2)不同種類物質,密度是否相同?這說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義。

      三、鞏固練習

      四、小結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3

      一、教材分析

      密度在中學業物理中占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中考題中也經常出現有關密度的計算或實驗設計題。同是它又是一個應用十分廣泛的物理概念,也是今后學習液體內部壓強、大氣壓強、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必要基礎。通過本節教學應使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使用比值的方法來定義密度對初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因此,新教材在引導學生實驗的基礎上,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由此引入密度的概念。這樣既復習了天的使用,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就教材要求來看,教學大綱與新課程標準有明顯不同。教學大綱要求“理解密度的概念”,屬于“理解”水平層次,強調學生對密度概念的理解。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實驗理解密度的概念。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既有“獨立操作”水平層次,又有“理解”水平層次。與教學大綱相比,更加突出實驗和探究。同時對密度知識的應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能利用密度知識進行質量、體積、密度的計算,能解釋簡單的現象,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具體問題等。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的關系;通過師生互動,學習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科學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學生用學過的密度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歸納總結密度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

      通過學生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具有的共性———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并用圖像表示等思維方式的培養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教法設計

      教學模式:實驗引入,設疑導學模式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實驗,體驗物質屬性;

      (2)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實驗結論,得出密度的定義;

      (3)師生由密度公式討論導出密度的單位以及密度知識的實際應用。

      五、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量筒、鐵塊、鋁塊、銅塊、投影儀。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二)新課教學

      1、密度概念的建立

      2、密度概念教學

      (1)密度的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表示符號:ρ。

      (2)密度的.公式:密度=質量/體積ρ=m/V。

      3、密度的單位

      4、密度表

      5、例題(課本)

      (三)總結擴展

      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對同一種物質來說,在一定條件下,密度是一個常數。密度表示的是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例如鋁的密度是2、7×103kg/m3,它的意義是1m3的鋁的質量是2、8×103kg/m3。可見物質的密度是用物質的質量和它的體積的比值求出的,而不是由它質量的多少或它體積的大小所決定的。例如一塊鋁切去一半,剩下一半的密度是否發生了變化呢?沒有,因為當這塊鋁切去一半時,體積變為原來的二分之一,質量也變為原來的二分之一,但m、V的值即ρ并沒有發生變化。

      (四)聯系實際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相關文章:

    (精選)初中物理教案07-17

    初中物理教案(精選)02-20

    初中物理教案03-09

    初中物理教案03-22

    初中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詳案范文11-19

    初中物理教案優秀09-01

    初中物理教案模板11-05

    初中物理教案(優秀)10-22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11-2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尤物yw193在线视频 | 色婷婷亚洲五月之色五月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不卡观看 | 最新AV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在线播放a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