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上冊《一塊奶酪》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三年級上冊《一塊奶酪》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三年級上冊《一塊奶酪》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宣、誘”等9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處、稍”,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
2、默讀課文,能了解課文大意,結合課文內容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蟻王以身作則,關愛弱小的品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文中的生字新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準確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
【教學難點】在閱讀、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螞蟻隊長嚴于律己,愛護幼小的品質,了解螞蟻群體團結合作的精神。懂得具有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質的重要意義,學習螞蟻們的優秀品質。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謎語導題,激發興趣。
質疑課題:
1、問題交流:你知道這是什么昆蟲嗎?
(1)學生自由交流。
(2)教師評議并小結: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余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昆蟲是節肢動物中最多的一類動物,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昆蟲不但種類多,而且同種的個體數量也十分驚人。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分有不同的種類。多數昆蟲可以做標本和珍貴的藥材,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資源。(課件出示昆蟲圖片)
2、提出謎語:“集體勞動好榜樣,通力合作終日忙,山林花間勤往返,儲備糧食防饑荒。”(打—昆蟲)引導學生邊讀邊根據謎面的提示,試著猜出謎底。
3、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明確謎底是螞蟻。(課件出示螞蟻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4、同學們,你平時見過螞蟻嗎?誰能把你見到的螞蟻的樣子或螞蟻的一次活動說一說?(對學生發言進行評價的同時引導學生根據對謎語的理解,簡單說說螞蟻都具有勤勞、團結的精神。)
5、螞蟻隊長帶領自己的隊伍,辛勤地工作,他們和睦相處,生活非常幸福。在他們的生活中還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
6、談話過渡: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則童話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勤勞、團結的小螞蟻。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請趕快打開課本,翻到第11課吧。
7、板書課題(一塊奶酪),引導學生讀題,指導讀準“奶酪”(“奶”的聲母是鼻音,“酪”的聲母是邊音)。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看到“奶酪”的感受(特別想吃、感覺非常誘人……)。教師適時激趣:不光你們想吃,小螞蟻們見到奶酪也會饞得流口水呢。孩子們,小螞蟻們面對這樣美味的奶酪,他們會有怎樣有趣的反應呢?接下來讓我們到童話故事中去一探究竟吧!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課件、利用謎語創設趣味導入情境,不僅遵循了孩子的認知心理,激發了學生的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他們在初步感知螞蟻特點的基礎上自然引出了要學習的童話故事。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宣布處罰誘人舔一下毅力很強違犯禁令稍息猶豫跺腳聚到
(重點指導生字“處、稍”為翹舌音;前鼻音“宣、舔、犯”,后鼻音“強”等。)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指導讀有關動作的詞語:宣布處罰舔一下稍息跺腳聚到
③用字擴詞:宣告、心照不宣、處分、獨處一處、誘惑、循循善誘、舔一舔、舔犢之情、強壯、自強不息、犯法、明知故犯、禁止、門禁森嚴、稍息立正、豫劇、不豫之色、聚集、聚精會神
(2)學習多音字:稍:shāoshào處:chùchǔ
練讀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①注意啦,全體都。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
shāo本義為禾末,引申為略微:稍稍、稍微、稍許、稍縱即逝。
shào軍事或體操的口令:稍息。
②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
chǔ1>居住:穴居野處。2>存在,置身:設身處地、處心積慮、處世。3>跟別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處。4>決定,決斷:處理。5>對犯錯誤或有罪的人給予相當的懲戒:處罰、處決。6>止,隱退:處暑。
chù1>地方:處處、處所。3>點,部分:長(cháng)處、好處。3>機關,或機關、團體、單位里的部門:辦事處、籌備處。
練學以致用:給下面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a、這雙鞋子有點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shāo)
b、體育課上,老師喊口令:“稍()息,立正!”(shào)
c、犯了錯就該受到處()罰。(chǔ)
d、這里到處()是石頭。(chù)
(3)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①形聲字結構特點:“誘、豫、跺、舔”都是形聲字,可以根據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方法識記。
②熟字比較法:外—處,范一犯。
③組詞擴展:強大自強禁止團聚
(4)認讀生字詞(以多種形式,如猜讀、“開火車”讀等。)
(5)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嘀咕】使人看了還想看的,吸引人的。
【爭先恐后】心里慌亂不安,無所適從。
【誘人】小聲說、私下里說。
【七上八下】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4)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教師適時進行部分字詞的朗讀提醒,重點范讀指導生字:“誘”讀“yòu”,不要讀成了“秀”的音節;“舔”讀第三聲,同時引導他們借助動作理解詞義;“禁”的韻母是前鼻音,且在文中讀第四聲;“稍”是一個多音字,在“稍息”一詞中讀第四聲,教師同時用肢體動作引導學生明確詞義。)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自主學習法,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認真的自主讀文,初步掃清了文章認讀障礙,也整體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更感知了故事發生的背景。
4、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1)出示問題:
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這篇課文敘述了螞蟻隊長在搬運食物時發現了誘人的的奶酪,它不搞特權把奶酪讓給了最小的螞蟻。)
(2)根據課文前的提示,學生自讀課文,完成相關問題。
5、談話過渡: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設計意圖】:“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可以使教師更有的放矢,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敏于發現,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三、研讀課文,交流展示
1、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相機引導:
①螞蟻隊長向大家宣布了什么?
課件出示:螞蟻隊長集合好隊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語言描寫。螞蟻隊長布置任務,制定規則。)(板書:螞蟻隊長布置任務制定規則)
②一只小螞蟻在隊列里嘀咕什么?(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螞蟻隊長是怎么說的?(照樣要受處罰。)你從中感受到什么?(隊長宣布規則時能夠做到一視同仁,不搞特權。)
③課件出示:大家一聽,都來勁了,爭先恐后趕到運糧地點,搶著抬大的,搬重的,誰也不愿偷懶。
讀一讀,互相交流:
a、“爭先恐后”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文中指螞蟻們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b、從這段話你感受到什么?(爭先恐后寫出了大家聽到蟻王不搞特權,勞動的積極性很高,爭著搶著干活。)
c、螞蟻們為什么爭先恐后的搬運糧食?(螞蟻們聽到螞蟻隊長說要和大家一起遵守規則,不搞特權,他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
(3)指名朗讀課文1—3自然段,師生評議。
(4)在搬運糧食的過程中,螞蟻隊長發現了一塊大奶酪,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么事呢?課文的那些自然段講述的是搬運奶酪的事?(4—13自然段。)
2、學習課文4—13自然段。
(1)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螞蟻搬運奶酪的內容所在段落(4-13),同時認真朗讀課文第4-13自然段,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奶酪?螞蟻們面對奶酪時又是怎樣反應的?
學生交流,課件出示:奶酪多誘人啊!抬著它,不要說吃,單是聞聞,都要淌口水。小螞蟻們嘴叼著它,要做到不趁機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強的紀律性啊!(板書:發現奶酪十分誘人)
①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這段話寫出了這塊奶酪很吸引人。)
②“誘人”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誘人。)
下文“單是聞聞,都要淌口水和要做到不趁機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強的紀律性啊!”都是為了強調奶酪的味道很好,很吸引人。所以誘人的意思就是奶酪的味道很香,很吸引人,讓人無法拒絕。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先找到這個詞語,然后讀詞語的前面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把能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要遵循詞不離句的原則。
(2)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奶酪掉了一小塊。)
①課件出示:螞蟻隊長叼著奶酪的一角往前拽著,也許是用力過猛,一下就把那個角拽掉了。盯著那一點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螞蟻隊長想: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不許偷嘴的禁令。怎么辦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會兒!”
②這段話主要描寫了什么?(螞蟻隊長的心理活動。寫出面對這點奶酪渣蟻王左右為難,不知道該怎么辦?)
③“七上八下”是什么意思?(形容心里慌亂不安,無所適從的感覺;也指零落不齊或紛亂不齊。)誰能用上這個詞語說個句子?(聽到期中考試我只考了八十多分的消息,我心里直七上八下的,不知老師會怎樣批評我。)
“七上八下”是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在平時的學習中你見到過這樣的詞語嗎?(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像這樣的詞語還有:心急如焚心亂如麻心猿意馬忐忑不安)
④課文中還有描寫螞蟻隊長這種心理活動的詞句或段落嗎?
這時,奶酪旁邊只有螞蟻隊長,他偷個嘴,誰也看不見。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可是,他猶豫了一會兒,終于一跺腳:“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猶豫、終于”寫出了蟻王激烈的思想斗爭。)(板書:獨享奶酪猶豫再三)
螞蟻隊長為什么兩次下了同樣的命令?他想干什么?(螞蟻隊長第一次下命令是想讓螞蟻們離開,自己吃了這點兒奶酪渣,因為他實在抵制不了美食的誘惑。可是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決定把這點兒奶酪渣留給年齡最小的螞蟻吃。從這里可以看出螞蟻隊長具有抵制誘惑的勇氣,能夠以身作則,也反映了螞蟻隊長關愛弱小的品質。)
⑤螞蟻隊長是怎么做的?(蟻王以命令的形式讓小螞蟻吃掉這塊奶酪渣。)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小螞蟻們從四面八方的草叢里走攏來了。當他們重新聚到奶酪旁邊時,蟻王命令一只最小的小螞蟻:“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你吃掉它。執行命令!”)(板書:關愛弱小執行命令)
⑥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第6-12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經過。在朗讀中表現出螞蟻隊長“七上八下”的心理活動,在朗讀中表現出對螞蟻隊長堅持原則、關心幼小的品質。(板書:遵守規則)
(3)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大家又干起活來了,勁頭比剛才更足,奶酪一會兒就被搬進洞里去了。”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教師評議并小結。(板書:激勵大家干勁十足)
3、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1)在這件事中,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引導學生圍繞第4-12自然段進行交流,體會螞蟻隊長和蟻群嚴格的紀律性。)
(2)回顧全文,體味感悟。
①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我喜歡螞蟻隊長,因為他能以身作則,關愛弱小。)你喜歡這群小螞蟻嗎?為什么?(再次體會蟻群嚴格的紀律性。)(板書:以身作則關愛弱小)
②假如你是螞蟻隊長,你會對蟻群說些什么?又會怎么做?
預設:也會對螞蟻們嚴格紀律,自己不能犯禁令,管理別人,首先要管好自己。
4、選擇其中一個小螞蟻,發揮想象,以小螞蟻的身份改編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教學環節力求在學生充分研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
四、課文主旨。
這篇課文敘述了螞蟻隊長在搬運食物時抵制奶酪渣的誘惑,不搞特權,把奶酪渣讓給了年齡最小的螞蟻的事,贊揚了螞蟻隊長以身作則,關愛弱小的品質。
五、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講的是蟻王帶領自己的隊伍搬運糧食的事。讓我們體會出了蟻王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的美好品質。教育了我們要關愛弱小。
六、主題延伸:
1、學會服務,關愛他人。請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關愛身邊的人或動物,開始行動吧!
2、可愛的螞蟻隊長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只有懂得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人,才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夠成為一名真正有魅力的領袖!請聯系生活說一說對于“遵守紀律、嚴于律己”重要意義的理解(也可以說說不遵守紀律、不嚴于律己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引導積累關于“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名言警句:
(1)不要過分地醉心于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克雷洛夫
(2)在危險關頭,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恩格斯
七、推薦閱讀:
本文推薦閱讀《花花》《誰是森林小天使》
(一)閱讀《花花》思考:
山羊老師告訴花花哪四個字?花花是怎么做的?
(二)閱讀《誰是森林小天使》思考:
烏鴉為什么能成為“森林小天使”?你從烏鴉身上學到了什么?
八、當堂檢測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九、課后作業(選做)
1、推薦閱讀《花花》《誰是森林小天使》,完成相關練習。
板書設計
一塊奶酪
螞布置任務制定規則
蟻發現奶酪十分誘人以身作則
遵守規則獨享奶酪猶豫再三
隊關愛弱小執行命令關愛弱小
長激勵大家干勁十足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根據積累的識字經驗進行自主識字,教師相機點撥,一方面學生鞏固了識字方法;另一方面,激發了孩子識字的熱情,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讀得課堂氛圍中提高了識字效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基于這個教學理念,我在教學中設計了“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以組為單位互相探究交流,鼓勵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相互評價,交流了自己的閱讀感受,在評價中進一步體會、感悟,將學生帶入文本的故事中,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以組為單位自編自演,精心設計角色的動作、神態、語氣。引導學生對各個角色進行評價,盡情說出表演的感受,從中體會、感悟,在這樣“讀讀、演演、評評、再讀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走進文本,設身處地地去進行感悟效果會更好。
語文三年級上冊《一塊奶酪》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誘、舔”等11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處、稍”,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的美好品質,教育學生要自覺遵守集體紀律。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要自覺遵守集體紀律。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平時見過螞蟻嗎?誰能把你見到的螞蟻的樣子或螞蟻的一次活動說一說?(課件出示1)成群的螞蟻、螞蟻覓食等圖片。
2、螞蟻隊長帶領自己的隊伍,辛勤地工作,他們和睦相處,生活非常幸福。在他們的生活中還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
3、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課件出示2)一塊奶酪(學生齊讀課題)
(板書:一塊奶酪)
二、初讀課文,質疑感知。
1、自由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讀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把自己新學到的生字詞讀給同桌聽一聽
(課件出示3新詞:)
宣布處罰誘人舔一下強大犯禁令稍息猶豫跺腳聚到
開火車讀,指名讀。
師生共同糾正:
注意:翹舌音“處”,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強”。
另外,注意多音字“處”,在本文中讀“chǔ”,組詞為“處罰”,還有一個讀音是“chù”,組詞是“到處”。多音字“稍”,在本文中讀“shào”,組詞為“稍息”,還有一個讀音是“shāo”,組詞是“稍微”。
學以致用,(課件出示4)給下面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稍:shāoshào處:chùchǔ
(這雙鞋子有點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
(體育課上,老師喊口令:“稍()息,立正1
③犯了錯就該受到處()罰。
④這里到處()是石頭。
(2)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課件出示5生字)宣處誘舔強犯禁稍豫跺聚
形聲字結構特點:“誘、豫、跺、舔”都是形聲字,可以根據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方法識記。
熟字比較法:外—處,范一犯。
語文三年級上冊《一塊奶酪》教案3
設計說明課文記敘了螞蟻隊長帶領螞蟻搬運食物,把一小塊掉了的奶酪讓給最小的螞蟻吃,贊揚了螞蟻隊長以身作則,關心幼小的美好品質。
教學本課,我主要放手讓學生自讀、研讀,讀懂課文內容,感受螞蟻的美好品質,并談談讀文后受到的啟發。
學前準備
1、自學生字,收集螞蟻搬食物的資料。(學生)
2、教學相關課件。(教師)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和螞蟻們的美好品質。
3、學習螞蟻大家庭同心協力,關心幼小的美好品質,并受到啟發。
學習重點:
體會螞蟻隊長表現出的.美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用時:5分鐘)
(1)、同學們,你們見過螞蟻搬運食物嗎?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螞蟻隊長,看看它是怎樣帶領螞蟻隊伍搬運食物的?(板書課題)
1)、學生交流螞蟻搬運食物的情景。
2)、齊讀課題,質疑。
讀了題目,你會提出哪些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識字(用時:15分鐘)
1、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生字圈起來。
2、認讀生字和帶生字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易讀錯的字。
犯(fàn)跺(duò)豫(yù)
2)、讀一讀帶生字的詞語。
3)、自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4)、學生齊讀課題。
給加點的字注音。
誘人()聚集()
猶豫()宣布()
禁止()舔食()
三、研讀感悟(用時:15分鐘)
1、自讀課文第1~3自然段,思考:
(1)螞蟻隊長下達了什么命令?
(2)螞蟻們是怎么做的呢?
2、研讀第4~9自然段,思考:螞蟻隊長和螞蟻們對掉在地上的奶酪渣是什么態度?
3、齊讀最后一段。
1)、讀第1段螞蟻的命令。
2)、從“爭先恐后、搶著、不愿”等詞體現了螞蟻遵守紀律,同心協力的品質。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隊長:丟掉——太可惜;吃掉——犯禁令(矛盾)
4)、“勁頭比剛才更足”螞蟻隊長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地品質更加激勵螞蟻們齊心協力地搬運食物。
4、仿寫詞語。
爭先恐后(含反義詞)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八方(含數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歡這只螞蟻隊長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堂小結(用時:5分鐘)學生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對你的啟發。
學生談體會。
讀了本文,對你有什么啟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學習本課,學生通過自讀、研讀、探討、交流,明白了一塊小小的奶酪渣折射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關心幼小的品質,和螞蟻隊伍同心協力的合作精神。
語文三年級上冊《一塊奶酪》教案4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在哪個班呀?對,我們三(1)班是一個團體,我們的班長同學,我想問問你,作為班長你要給其他同學起什么作用呢?(作為班長在嚴格要求自己,要給同學們做榜樣作用)在大自然中,生物也有自己的團體螞蟻就是這樣的生物,它們也有隊長,也有紀律,也有人的公正和貪婪。今天我們來學習由一塊奶酪引發的故事。(板書,齊讀課題)
2.正音:奶酪
3.出示圖片奶酪和螞蟻,讓同學說說,看到這些圖片,你的腦海里形成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誰來說說?
【設計意圖】通過類比的方式由班級里的班長引出螞蟻隊長的這一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同時,可以利用此機會培養班長成為更好的班級助手。
二.初讀課文
1.那么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注意要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生字
①指名讀(表揚)
②開火車讀(組詞)
③指導多音字
3.檢查自讀情況
教師出示:螞蟻們一起搬運(一塊奶酪),螞蟻隊長不小心弄掉了一塊,經過激烈的心理斗爭,螞蟻隊長讓(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了這塊奶酪。
【設計意圖】讓學生默讀童話,并且明確默讀要求是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讀懂課文,理清課文內容,認識生字。
三.合作交流
【過渡語】通過同學們的預習,以及剛才的默讀思考我相信同學們都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來老師要問題大轟炸啦,你們做好準備迎接挑戰了嗎?
1.螞蟻隊長宣布了一條怎樣的禁令?可以看出什么?
(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
(只許,不許,處罰等詞語可以看出螞蟻隊長是一位嚴格公正的領導。)
2.一只螞蟻嘀咕了什么?說明了什么?
(要是偷嘴的是您呢?)
(說明螞蟻們有點不信任螞蟻隊長。)
3.聽到螞蟻的嘀咕聲螞蟻隊長是怎樣回答的'呢?
(照樣受到處罰。)
(照樣一詞說明螞蟻隊長能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
4.當他們搬運一塊大奶酪時,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螞蟻隊長叼著奶酪的一角往前拽著,也許是用力過猛一下就把那個角拽掉了。)
5.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渣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認真閱讀6-12自然段完成下面表格。
奶酪剛掉下時?
大家牽掛奶酪又不開時
支開螞蟻后
命令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時
6.螞蟻隊長命令最小的一只螞蟻吃掉奶酪渣,這個做法大家支持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支持。大家又干起活來了,勁頭比剛才更足奶酪一會兒就被搬進洞里去了。)
7.你們知道螞蟻們為什么干勁更足了嗎?
8.你喜歡螞蟻隊長嗎?理由是?找出相關語句。
喜歡:發布指令,紀律嚴明,一視同仁,關心弱小,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愛護同伴
不喜歡:過于威嚴,不夠親切
【設計意圖】教師設計關鍵問題,層層遞進引導學生讀懂故事,讓學生以問題挑戰的形式進行學習,并且借鑒了謝老師的表格形式教學,讓學生完成了本課的重難點。
四.總結升華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一位以身作則的螞蟻隊長的故事。螞蟻隊長下令“搬運糧食,只許出,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當大家齊心協力搬運一塊誘人的奶酪時,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大家都非常渴望得到奶酪渣子,包括螞蟻隊長。最后螞蟻隊長通過了考驗,命令一位小螞蟻吃掉了奶酪。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說到做到的精神感動了大家,大家的干勁更足了。
五.布置作業
1.角色扮演(改寫成小話劇,演一演)
2.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情節
3.閱讀童話《格林童話》
【語文三年級上冊《一塊奶酪》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一塊奶酪02-18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一塊奶酪》語文教案06-06
一塊奶酪教學反思06-12
一塊奶酪教學反思(精選15篇)09-26
語文上冊教案11-11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狐貍分奶酪教案02-06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狐貍分奶酪》教案06-04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