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

    二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5-02-23 07:07:15 二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二年級數學教案1

      第 一 單元 教 學 計 劃

      本單元教材分析

      2.在進行探索,交流活動中,發展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聯系,激發學生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

      三:應用

      亮亮第二 聰聰第三

      生小組合作學習,師巡視。

      生說時,師板書。

      7×6=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

      作

      2、運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問題,正確計算7以內的乘法。

      3、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重點

      難點

      關鍵重點:正確計算7以內的乘法.。 難點:運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問題。關鍵: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

      及教具準備口訣卡片課時安排1課時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問題情境

      1、師:誰知道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請你給大家講一講.

      2、師:大家看書,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在干什么呢?

      二、自主探索

      1.師:在圖中,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

      2.師:現在請大家幫小矮人解決這個問題。

      3.全班交流學生的不同算法

      師:請你把你計算的結果和方法給大家說一說?

      明確7×3和3×7都用三七二十一這句口訣.

      4師:根據圖中的信息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交流時教師重點說一說每個算式運用的口訣.

      請一名學生給大家講故事,師簡單介紹。

      生:在吃飯.。 生:白雪公主在拿盤子等。

      生:小矮人問: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生自主探索,師巡視。

      生:求3個7是多少?算式是:3×7=21 口訣是三七二十一

      生:7×3=21 口訣是三七二十一

      生:一共有多少漢堡? 2×7=14和7×2=14

      口訣是二七十四

      生:一共有多少根薯條? 7×7=49

      口訣是七七四十九

      生:一用有多少個雞塊?

      4×7=28 7×4=28

      口訣是四七二十八

      生:一共有幾杯牛奶?

      1×7=7 7×1=7

      口訣是一七得七

      課

      堂

      練

      習三、課堂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師:大家真棒,解決了那么多問題,F實生活中有很多問題可以用乘法計算。請大家先觀察圖,藍靈鼠要我們幫他解決什么問題?交流所觀察到的信息,再獨立解答,進行交流。

      2.練一練第2題

      師:現在我們做一個游戲,我出一句口訣,同學們說出用這句口訣能算出的兩個算式。

      師:現在請大家完成書中的第2題。

      3.練一練第3題

      師:先計算出答案,再把結果按大小排序。

      4.練一練第4題

      師:現在我們進行計算比賽,看誰計算的'又對又快。

      四、問題討論

      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什么?

      生:一個大桶能裝三瓶水。

      生:一瓶能裝七杯水。

      生:1個大桶能裝多少杯?

      師:那么1個大桶能裝多少杯?大家可以討論一下,也可以畫畫圖。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設計7的乘法口訣

      3×7=21 口訣:三七二十一

      7×3=21 口訣:三七二十一

      7×7=49 口訣:七七四十九

      2×7=14 口訣:二七十四

      4×7=28 口訣:四七二十八

      1×7=7 口訣:一七得七

      因為1大桶水=3個水瓶的水,1個水瓶的水=7個水杯的水,

      所以1個大桶能裝21杯水。

    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72~7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辨認生活中的簡單圖案是由一個圖形經過軸對稱或平移等運動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拼貼或設計圖形,將所設計的基本圖形通過軸對稱、平移等運動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2.會將相同的圖案拼在一起,并根據實際確定所觀察成果的基本圖形,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運動。

      3.經歷觀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過程,獲得對圖形的運動設計圖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圖形運動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在欣賞美麗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的美妙,體會數學的價值。

      目標解析:

      這是一節“綜合與實踐”的活動課。在學生學習了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操作活動,能運用所學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等圖形運動的知識,欣賞并創造圖案,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運動,逐步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能運用圖形運動的知識設計圖案。

      教學難點:

      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剪刀、固體膠、手工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設疑自探

      (一)呈現素材,感受數學美

      1.課件出示教材第72頁的圖案,學生欣賞。

      2.觀察感悟,發現規律。

     。ǘ┘ぐl興趣,揭示課題

      設計師們正是將一個圖形通過軸對稱、平移等變換設計出美麗的圖案,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板書課題)

      二、動手實踐,解疑合探

     。ㄒ唬┯^察想象,認識一個圖形的運動

      1.找基本圖形

     。1)這些美麗的圖案分別由哪個圖形運動而來的呢?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圖找一找。

      (2)學生反饋,教師在黑板上貼出基本圖形。

      2.體驗一個圖形的運動

     。1)想象:這些基本圖形通過怎樣運動得到原來的圖案?

     。2)操作:將課前剪下教材123頁附頁2中的圖形,用一個基本圖形模擬運動。

     。3)描述:這些圖案分別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ǘ﹦邮植僮,理解一個圖形的運動方法

      1.小組合作,動手拼擺

      小組先討論選擇一個基本圖形和圖形運動的方式,想象圖形運動后拼出的圖案,再在正方形中貼出美麗的圖案。

      2.匯報展示,對比分析

      討論:(1)你設計的圖形是怎樣運動的?

     。2)你操作前想象的圖案和你操作后實際的圖案一樣嗎?

      (3)同一個基本圖形運動設計出的作品為什么會不一樣?

     。ㄈ┳灾髟O計,創造美麗的圖案

      1.提出要求,想象設計

     。1)提出操作的要求。

      在上圖左上角的方格中設計一個新的圖案,并畫出來,再將它作軸對稱、平移或旋轉運動,創造一個美麗的圖案。

     。2)想象設計好的圖案。

      2.動手實踐,嘗試設計

      將自己設計的圖案畫在正方形格子紙中。

      3.匯報交流,鼓勵創新

     。1)說一說:你設計了一個什么基本圖形,怎樣運動的?

     。2)比一比:設計好的`圖案和你之前想象的一樣嗎?

     。3)賞一賞:誰設計的圖案最美麗,誰設計的圖案更有新意?

      三、質疑再探

      1.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用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

      2.走進生活,欣賞生活中利用圖形的運動設計出的美麗圖案。

      四、運用拓展

     。ㄒ唬┖献鲗W習,感受一組圖案的運動

      1.相互比較,想象一組圖形的運動。

      小組里有哪些同學設計的圖案是一樣的,想一想,如果把這些相同的圖案拼在一起會怎樣呢?

      2.小組合作,感受一組圖案的運動。

      在小組內將相同的一組圖案拼在一起,再全班交流,互相欣賞。

      (二)聯系舊知,鞏固有余數除法的知識

      1. 是由( )組 組成的。

     。1)用什么方法計算?根據學生會回答教師板書:8÷4=2(組)

     。2)出示學具,學生擺一擺、圈一圈。

      2.9幅 ,可以組成( )組 。

     。1)學生說想法,教師板書:9÷4=2(組)……1(幅)

      (2)學生用學具驗證。

      (3)學生回答:算式中的9、4、2、1分別表示圖中的哪部分?

      3.15幅 ,能拼出( )組 ,若拼成4組,還需要再增加( )幅 。

    二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68頁例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1000以內數的數數過程,能正確數出1000以內的各數。

      2、通過探索、討論、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使學生理解10、100、1000之間的關系。

      3、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猜測意識和估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正確地數數和理解10、100、1000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每組1000根左右的小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用一休的故事創設情境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知道他是誰嗎?(播放一休的錄像片)你心目中的一休是個什么樣子的?

      生1:聰明的。

      生2:愛動腦筋的。

      生3:是個小和尚。

      師:今天,一休想出個數數的題來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做出一休的題目嗎?

      生:有。

      師:請同學們把一休帶給大家的小棒倒出來,猜一猜大約有多少根?

      生1:300多根。

      生2:800多根。

      生3:1000根。

      生4:20xx根。

      師:現在我們就動手數一數,到底有多少根。在數以前,組長要合理分工,想一想,怎么數才能做到以下幾個要求:1、數的速度要快;2、數的數量要準確;3、數的結果能讓別人很快就看出來,而不用再去數。小組商量好了,就動手數一數。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小組合作數小棒,組長合理分工,記錄數的方法和數的最后結果,教師巡視指導。

      2、小組匯報數的'方法。

      組1:我們小組是這樣數的,我們先把20根捆成1小捆,然后數出5小捆捆成1大捆,正好是100根,就這樣一捆一捆地擺好,最后數了數,一共有10大捆,正好是1000根。

      組2:我們小組是50根50根地數的,50根1捆,然后把2小捆捆到一起,正好是100根,我們數了數一共是10捆,所以就是1000根。

      組3:我們組和他們的不一樣,我們以前學過10根捆成一捆,所以我們是10根10根地分。然后把10小捆捆成1大捆,一共捆了10大捆,就是1000根。

      3、找出典型。

      師:10小捆捆成1大捆,從這組小棒中,你能發現什么問題?小組先商量,然后匯報。

      組1:我發現1大捆是由10小捆組成的。

      組2:我發現1大捆比1小捆多得多。

      組3:我發現10個十是100。

      師:這l大捆和這10大捆你又能發現什么問題?

      4、小結。

      跟同學們說的那樣,10個十是100,10個一百是1000,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00以內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三、鞏固新知

      今天一休還請來了他的三位好朋友,大師兄、二師兄和他的朋友小葉子,他們聽說大家今天學會了數一千以內的數,都想出個題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戰嗎?你想先接受誰的挑戰?(學生自由選擇題目)

      一休:你能估計出這些畫面上有多少個(本)嗎?

      說說你是怎么估計的?

      小葉子:小葉子給大家帶來一個小貓闖關的游戲,小貓每闖過一關得100分,(演示小貓闖關的游戲)看完了小貓闖關的游戲,你知道小貓一共闖了幾關?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共闖了10關;因為小貓每闖1關得100分,它得了1000分,就是10個一百,所以就是闖了10關。

      大師兄:大師兄給大家帶來一個小貓收蘋果的游戲,(出示課件)現在小貓已經得了986分,小貓每收一個蘋果加1分,請你仔細數一數,看小貓最后一共得了多少分?

      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從(1)(2)題中任選一個題目。

      (1)從592數到613;

      (2)數出897后面的。8個數;

      二師兄:XXXXX、XXXXX、800XXXXX、XXXXX

      小組商量一下,你們小組準備怎么填?你們是怎么數的?

      組1:600、700、800、900,我們是一百一百地數的。

      組2:798、799、800、801、802,我們1是一個一個地數的。

      組3:802、801、800、799、798,我們1也是一個一個地數的,但我們是倒著數的。

      師:通過這個題我們看出,數數的順序不同、數數的規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只要同學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相信你會有不同的收獲。

      四、全課小結

      誰來說說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知識?你對這節課自己的表現有什么評價?

    二年級數學教案4

      教材、學情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并能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教學認識1000以內的數。教材先安排教整百數,再教幾百幾十,最后教幾百幾十幾,這樣的安排遵循了由易到難、由基本到復雜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應該要密切聯系生活:通過實踐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發展;通過學習用學具表示千以內數,使學生準確、直觀地識別各數位上數字表示的實際意義;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使學生初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用數學的觀點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眼力,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態度。

      教學重點: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難點:接近整百、整千的數的.數數、寫數。

      教學課時:八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整百數

      教學內容:課本第8~10頁的例題、想想做做第1~6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百,初步認識計數單位千,并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數位順序。

      2.通過動手實踐操作,使學生初步理解整百數的含義,并能進行正確的讀寫。

      3.使學生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培養估算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百,初步認識計數單位千,并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數位順序。

      2.使學生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培養估算意識和能力。

      教學難點:使學生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培養估算意識和能力。

      教具準備:計數器、方塊模型圖

      教學過程:

      一.認數

      1.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并說說組成。236596

      2.數百以內數。(出示方塊圖)

      1)一個一個的數,從1數到10。2)一十一十的數,從10數到100。

      問:10個一是幾?10個十呢?(板書)

      這么一板,有多少小方塊?

      3.教學例題。

      1)問:一板表示幾個百?三板就是幾個百?也就是幾百?8個百呢?

      2)師生一百一百的數,數到九百,再擺一百。

      問:九百添一百就是幾個百?(板書:10個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板書:一千)問:10個一百合起來就是多少?

      二.寫、讀整百數:

      1.計數器撥珠。

      1)出示計數器,指名說說已知的數位排列順序。

      2)想一想:你能在計數器上表示出400嗎?

      學生動手撥,指名說說自己是怎樣撥的。

      3)說明:計數器上表示幾百,就在百位上撥幾個珠,就表示幾百。

      4)練習:撥出200、600、1000。

      2.寫數。

      1)怎樣來表示我們剛剛撥的數呢?

      說明:4個百就是4百,在撥珠時,只有百位上撥了4個珠,在寫數時,在百位上寫4,十位和個位上一個珠都沒有,就寫0。

      學生練習,問:十位和個位上的0能不能不寫?

      2)根據計數器上撥珠的情況,請學生寫數,指名板演:300、600、700、900

      3)在百位上再添一百,問:此時是幾個百?也就是多少?

      想一想:一千應該怎樣寫?

      3.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做完后,請學生先順著讀一讀,再倒著讀一讀。

      問:數軸上的數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討論:200和1000,哪個數更接近700?(指名匯報)

      2)完成第2題。

      看圖先讀一讀這些數,再說說是從哪看到這些數的。(指名說,要舉例)

      3)完成第3題。

      三.整百數加、減整百數

      1.出示小猴圖,指名說圖意。

      1)列算式。

      2)想一想:應該怎樣計算?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從中可以選出好的方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學生練習。2)指名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四.鞏固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樣知道的?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教材第77~78頁練習十五第11~16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鞏固筆算減法和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連續兩問應用題的解題方法,能正確地解答連續兩問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口算加、減法和筆算加法,還學習了連續兩問的應用題,今天就對這些內容來進行練習。

      二、計算練習

      完成練習十五第11題、第12題。

      三、連續兩問應用練習

      1、解答練習十五第13題。

     。1)這道題要求哪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怎樣算,為什么要用6×8=48來求紅皮球的個數?

      (2)要根據什么求第二個問題花皮球多少個?怎樣列式?

     。3)為什么要用紅皮球的.個數和題中的另一個條件來求第二個問題花皮球有多少個?

      2、解答練習十五第14題。做完后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為什么都要用跳繩的42人做條件來求第二個問題?

      3、解答練習十五第15題。

      4、小結:解答連續兩問的應用題,先要根據條件求第一個問題,再根據第一個問題的得數筆另一個條件求第二個問題。

      四、課堂練習:練習十五第16題。

      教學隨筆:

    二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多種有效形式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正確率和速度。

      2、能力目標:發展估算意識,培養運用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的生活實際問題。

      3、情感目標:在一定的游戲情境進行學習,減輕學生潛意識中學習的壓力,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從中感受學習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兩位數進位加的速度。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禮品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復習舊知。

      1、導入。師:小朋友,五一節前夕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計算,陳老師布置你們做的數學圖畫日記都做好了嗎?舉高讓陳老師看看。哇!好漂亮哦。同學們大顯身手的機會來了,這一節課讓我們都來露一手吧。(出示課題:我來露一手)

      2、反饋。

      (1)師:哪位勇敢的小朋友先到臺上來露一手?……告訴大家,你編的數學故事,你是怎么列式解答的?(指名3-4名學生分別上臺介紹他的解法。從中復習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多種計算方法。)

      (2)、生生交流。師:接下來我們進入"你問我問大家問"的環節,請大家以上節課我們學過的新知識為主題進行提問。[如:1、請問你是怎樣計算出答案的?2、個位上XX加XX等于XX你是怎么處理的?3、十位上XX加XX明明等于XX,你為什么多1呢?4、請問計算XX主要應該注意什么?]

      3、小結:同學們運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問題,有的從個位加起,有的從十位加起,有的只列豎式,有的只列橫式,有的既列橫式又列豎式,無論選用哪一種方法,計算時我們都應注意什么?(板書: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請大家把這一句話齊讀一遍。

      4、互相檢查。師:剛才上臺來的小朋友都做得非常棒,不知其他小朋友做得怎樣,請你們把自己的數學故事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讓他們評價評價你到底做得怎樣。……師:有沒有做錯的同學?嗯!說明同學們很認真對待這一次作業,F在,請大家把數學日記輕輕地收起來。

      二、發展估算,練習計算

      1、創設情境。師:同學們利用"五一"節做了這么漂亮的圖畫日記,你們想知道我們數學書上的四位好朋友:智慧老人、淘氣、笑笑、機靈狗他們是怎樣過"五一"節的嗎?(出示課件)瞧!他們過得多開心啊。智慧老人還讓淘氣、笑笑、機靈狗進行了一場"夾珠子"比賽,這是他們兩次分別夾珠子的個數。

      夾珠子比賽統計表:

      2、估算?吹竭@張統計表,你們能不能估算一下,比賽結果誰是冠軍?你是怎么估算的?還有沒有其它方法?

      3、計算。

      (1)列豎式。不知比賽結果和大家估算的`一樣不一樣,現在,請大家用列豎式的方法,把淘氣、笑笑、機靈狗夾珠子的總個數分別算出來(指名三位學生上臺板演。)

      (2)互相提醒。師:這三位小朋友做得對嗎?嗯!正如大家所料,機靈狗獲得第一名,看來,估算在現實生活中,對我們的幫助還是挺大的。現在,針對這三位小朋友列的豎式,你們有沒有什么問題要提醒大家的?(從中強化列豎式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3)給自己"捉蟲"。師:同學們真是好樣的,在互相提醒的過程中,把你們平時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都說出來了,那么。你們有沒有出現類似的失誤呢?請大家給自己"捉捉蟲"!袥]有做錯的同學?

      4、開放題。師:同學們都計算得很認真,把機靈狗、笑笑、淘氣夾珠子的總個數都算出來了,告訴大家,智慧老人也參與了這項活動,你們想知道他夾珠子的個數嗎?(出示課件)

      夾珠子比賽統計表:

      (1)師:嘿!智慧老人知道大家聰明,還故意賣了一個關子。他說了:"小朋友們猜猜看,我第二次可能夾幾個珠子?兩次共夾了幾個珠子呢?"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出各種情況,(出示寫有豎式題目的紙)請注意:組長負責把各種可能性寫在紙上,活動開始。

      (2)反饋:哪一小組的同學愿意把你們討論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看?……請你們從小到大排一排,其他小組的同學是不是也像他們這樣填?智慧老人第二次夾珠子的個數可能是15、16、17、18、19,也就是說□里可以從XX填到XX?

      (3)紅色□里填4可以嗎?……如果我一定要填4,十位上的數字要改成多少?十位上改成2,紅色□里可以從XX填到XX?

      (4)小結。師:同學們平時在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一定要注意個位相加有沒有滿十,要不要向十位進一。

      5、提出問題,列式計算

      (1)個別提問。師:智慧老人第二次夾17個珠子,總數就是32個珠子?吹竭@個表格,你們還能不能提出幾加幾的數學問題,再列出式子?(個別提問)

      (2)全班練習。師:現在請大家像剛才這幾位同學那樣,先在心里想出數學問題,再列式計算,請你們把進位加的算式列左邊,把不進位加的算式列右邊,大家可以列橫式計算,也可以列豎式計算,全班同學比賽,最后我們要評出全班的"計算小童星",開始!

      (3)反饋。師:停!各小組誰算得最多的,請舉手!阕鰩最}?誰比他更多?請小組成員給計算最多的同學"捉捉蟲"。

      (4)你們小組里的其他三位同學的算式交給小組長,課后讓陳老師批改。

      三、融會貫通,綜合運用

      1、情境。(出示課件)師:同學們,智慧老人還準備了一些禮品想送給你們呢,瞧!多漂亮的禮品啊。這些禮品就裝在這個黃信封里。你們必須按照智慧老人的要求挑選禮品,才能得到它哦。

      2、規則。師:請聽清楚挑選的規則:

      小組四名同學進行比賽,每人先挑選兩種禮品,估算一下這兩種禮品的總錢數要大于50元,且小于100元。迅速把這兩種禮品貼在紙上,把它們的總價錢寫出來,然后繼續挑選禮物,進行估算和計算。誰按照要求挑選的禮品最多,而且計算正確,這些禮品就送給他。開始!(禮品的價格分別是28元、31元、34元、45元、83元、15元、22元、52元、36元、46元、25元、74元、28元、86元、63元、80元、70元、71元、20元、11元、50元、64元。)

      3、反饋。

      師:停!請大家把你們貼的禮品舉高,讓陳老師看看。現在請1、2號與3、4號同學互相捉蟲,捉到蟲的同學那樣禮物就歸你。

      4、提高:你們怎么沒把所有的禮物都貼上去?哦!它們相加超過100元了,如果你們懂得計算超過100元的禮物,課后再來算給陳老師聽,這些禮物還歸你們。(個別提問)

      四、總結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應用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知識解決了很多數學問題,請你們把今天學的知識或者學習的心情寫進數學日記里。

    二年級數學教案7

      1、經歷測量身邊常見物品長度的具體活動,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體驗學習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們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長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演一演等活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估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類推能力、合作意識以及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材與學生分析:

      本節課是以厘米這個長度單位為紐帶,將米、分米和毫米聯系起來。借助測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表象,認識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教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多種活動,建立豐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間觀念。讓學生通過觀察、數一數尺上的刻度,動手量一量,用手勢比一比,動口說生活中的實例等多種活動,感知、體驗、建立豐富的表象。讓學生在進行估測、實際測量比較、驗證的過程中強化表象,從而逐步形成空間觀念。每次測量時,都要先估計,再測量,讓估測活動貫穿于整個測量過程之中。

      學生對測量的方法已經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測量的能力。對毫米和分米雖沒有正式的接觸,但在生活中對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由于生活中學生缺乏測量物體長度的經驗,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這兩個長度單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表象很難建立。

      設計思路:

      鑒于學生的認識,課堂上教師應盡量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動腦的樂趣。這也就是讓他們先自己探索獲取信息的一種途徑,同時也培養了合作意識。教師從旁引導,走出關鍵的一步,其余交由學生嘗試完成。

      教學策略:

      本課時的一個教學難點就是學會正確測量,為了突破這個難點,讓學生自學,然后,分組測量物體的長度,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估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類推能力、合作意識以及數學學習的興趣。單位化聚也是本課時的難點,先讓學生完成練習,再討論單位化聚的規律,突破了這個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能在具體的情境中估計并測量物品的長度。

      2、難點: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資源:

      兩人一把米尺,直尺、借書卡、1元硬幣、一張光碟。

      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

      老師帶來了你們的兩個老朋友,大家想知道它們是誰嗎?出示米和厘米并貼在黑板上。問:這兩個老朋友能幫助我們做什么?這是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兩兄弟,米和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你能用手比畫出1米和1厘米的長度嗎?(學生比畫)

      同學們還想認識多幾個長度單位朋友,幫助我們測量物體長度嗎?下面來進行一個小組比賽,在比賽中認識長度單位朋友。

      設計思路:

      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無處不在,我們應該和它們成為好朋友。

      一、活動一:估一估、量一量。

     。ㄒ螅汉献靼呀Y果填在表格中,同時不影響其它小組的思考,最后小組評比出優秀成員)

      1、我們還學過了用尺子量物體或線段的長度,同學們還記得測量的方法嗎?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誰能準確地測量出這三條線段的長度,不過老師有個小要求:就是在測量每條線段之前,先來估計線段的長度寫在()里,再用尺子進行測量,看你的估計和實際測量是否接近。在測量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現,可以在小組內交流。

      2、學生活動:測量線段。

      3、匯報發現(出現不夠整厘米數怎么辦?)

      導入:第三條線段比2厘米多出了5個小格,但是又不夠3厘米,我們寫2厘米或3厘米都不太準確,有辦法解決嗎?(用毫米表示)

      板書:毫米mm

      4、揭示長度單位:毫米

      同學知道得真多!你能匯報你的發現嗎?(由學生說出:當

      不夠1厘米時,為了測量得更精確,我們要用到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如果學生不能說出,由老師引導)。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活動二:找毫米

      1、感知毫米

      1mm到底有多長呢?(課件演示)

      板書:1厘米=10毫米

      小結:量比較短或者比較精確的物體時,我們需要用到毫米,直尺上任意1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2、由于毫米非常短,你能借助鉛筆進行比畫,在尺子上找出1mm有多長,告訴你的同桌嗎?

      3、請找出3mm的長度與同桌互相判斷找對了沒有。再找5mm,8mm呢?你能找出10mm的長度嗎?你有沒有發現什么?

      板書:1厘米=10毫米

      1m=10mm

      4、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2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3厘米?

      5、動手測量,再次感受毫米的長度。

      請每組的組長從學具盒中迅速地拿出(借書卡、1元硬幣、光碟盒等)放在桌面上,組織本組同學先估一估每種物品的長度大約是多少?再進行測量。

      設計思路:讓學生對一個物體的長度提前有一個不具體的感官認識,同時也培養學生初步的估測、測量能力,體驗學習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們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合作精神)

      名稱

      我的估計

      我的測量

      借書卡厚度

      1元硬幣厚度

      1張光盤厚度

      三、活動三:找分米

      1、引入:除了米和厘米外,我們今天又學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毫米。量比較短或者比較精確的物體時,我們需要用到毫米,那如果要測量書桌面的長,我們選擇毫米做單位,大家認為合適嗎?有更好的選擇嗎?

      測量稍長的物體時,我們用分米做單位會比較方便。

      板書:分米dm

      1、1dm到底有多長呢?(課件演示)

      板書:1分米=10厘米

      1dm=10mm

      2、用手比畫出1分米大概有多長。

      3、1分米=10厘米,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找出1米有多少分米嗎?請四人小組在米尺上找一找。

      4、介紹1柞和中指尖到手臂肘窩的長度。

      5、閉眼回想四個長度單位有多長,再聽老師口令比畫它們的長度。

      四、活動四:說一說、排一排、選一選。

      1、說一說:我們一共有幾個長度單位朋友了?

      2、排一排:請四個學生扮演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幾兄弟,讓學生把他們從大到小排一排。

      3、選一選:在()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練習本長約2()課桌寬約4()

      一棟樓房高24()數學書厚約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長約20()

      4、下面的說法對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跳繩長2厘米

      課桌高7米

      粉筆長75分米

      五、活動五:說一說,評一評

      1、你有哪些收獲?

      2、你覺得本節課哪些地方最吸引你?為什么?

      2、估一估,量一量。小組評價(在選中的臉旁邊打:)

      名稱

      我的估計

      我的測量

      借書卡厚度

      1元硬幣厚度

      1張光盤厚度

      3、選一選:小組評價(在選中的臉旁邊打:)

      在()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練習本長約2()課桌寬約4()

      一棟樓房高24()數學書厚約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長約20()

      4、下面的說法對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跳繩長2厘米

      課桌高7米

      粉筆長75分米

    二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使學生理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加法和乘法間的轉化。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劉謙的魔術表演嗎?魔術表演不僅非常神奇,在魔術表演的過程中還隱藏著很多數學知識呢,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研究隱藏在魔術表演中的數學問題。

      2、學生觀察信息窗,搜集有關信息。

      師:從舞臺上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3、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師:看魔術師的表演,你能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交流根據信息提出的數學問題。

      二、師生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瑣:魔術師變出了這么多寶葫蘆,在列式計算時你有什么感覺?

      初步思考:魔術師如果變得串數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確探究問題。

      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在板書時,老師故意寫成9個5相加。

      學生發現老師的`錯誤后幫助找出寫錯的原因。

      師:那我們能不能想一種新寫法,既能讓人看懂是8個5相加,寫起來又不易出錯比較簡便呢?

      4、小組合作交流,創造數學符號。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學生講述自己創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來比較每種寫法的優點。

      5、引入乘法。

      85=40或58=40

      認識乘法各部分的名稱、意義和讀法。

      引導學生觀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間的聯系。

      學生交流。

      師生小結: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數,另一個因數是相同加數的個數。

      師生一起用手勢表示從加號到乘號的過程。

      進一步讓學生明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練習拓展,鞏固新知。

      練習1:根據魔術師的表演把寫出的加法算式改寫出乘法算式。

      練習2:尋找生活中的乘法。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反思: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已經學完,也為學生作了相應的檢測,總體來說還可以,但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比如,有許多同學對乘法的意義理解還不透徹,如7個6相加,有些同學列式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同學列式為88。另外,學生對生活中的題目解決不夠好,(1)一星期有7天,3個星期有( )天。(2)我們每天在學校的時間大約是6小時,一周(過雙休)在校學習時間大約是( )小時。這兩個題目可以說是拔高的題目,仍有大部分的同學做對了,但也有老師講解完還是不明白的同學,還需多進行生活實踐類題目的指導。

    二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境中,根據列、行確定物體的位置。

      2、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觀察要有序,表達要有條理。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根據列、行確定某一物體的位置。

      教學準備:電影院座位圖、電影票、小動物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啟疑

      【創設情境,激趣啟疑把學生帶入新知的教學中!

     。、請同學們把數學書放在課桌的中間,把文具盒放在數學書的右邊,把學具盒放在數學書的左邊。在數學書的上邊放直尺,在數學書的下面放練習紙。

      2、同學們,咱們要開家長會了,老師要家長都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你能告訴家長自己的位置嗎?

      【初步感受什么是位置!

      二、置身情境,研究位置

      我們班有這么多座位,怎么才能讓家長找到你的座位呢?

      1、幫家長找座位。

      學生介紹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確定一個在班內的位置,首先要看他(她)在第幾組,再看他(或她)在第幾個(或第幾排)

      學生兩人一組模擬表演:爸爸(媽媽),你到了我們學校,找到我們的教室后,要先找到*組再找到第*個,那兒就是我的座位,你到那坐下吧!

      【通過游戲教學位置,把知識生活化、趣味化。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2、猜一猜,找一找。

      教師說出某個學生在第幾組第幾個(或第幾排),你們能猜出是誰或者先指定某個同學,讓同學說說他(或她)在第幾個(或第幾排)。同位一起做游戲。

      3、擺圖片,找位置

      兩人一組,把手中的小動物圖片擺好,然后互相提問題,,說出它所在的行、列,或根據行、列猜測出是哪個動物。

      三、實踐應用,鞏固拓展

      出示電影座位圖(標明單號、雙號,小號在中間)

      1、對號入座。

      先讓學生觀察電影院的座號有什么特點,然后讓學生兩人一組拿著手中的電影票對號入座。

      學生找到座位后,讓他說說自己上怎樣找到座位的。找不到的讓同去的小伙伴幫忙。

      【親身感受找位置的過程,為學生辨別方向奠定基礎。】

      2、螞蟻找食。

      教師演示課件:在一個方格上,有蟲子、蘋果、犁、香蕉,還有螞蟻。

      小螞蟻來了,它正在找食物,猜猜看,它最先吃到什么呢?它怎樣走才能吃到呢?

      學生交流多種路徑。

      自己做練習-第5題。

      再演示課件:蟲子在動,螞蟻怎么才能吃到蟲子呢?學生討論解決。

      3、介紹住處。

      同學們,請家住樓房的舉手。誰來介紹一下,自己住在哪兒?(表揚介紹詳細的同學。住平房的介紹自己住在哪一條街、第幾號)

      同位互相介紹。

      你們愿意畫出你家所在的位置圖,并用紅筆標出你家的位置嗎?

      學生畫圖。畫完后張貼到黑板上。

      【通過幾項游戲練習,使學生鞏固方向和位置的有關知識!

      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玩得高興不高興?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出色的表現,還有哪些遺憾?

      【讓學生把本節課的感受,心情說出來,對自己的表現做一總結。】

      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入手,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認識方向和位置,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通過學習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雖然課堂紀律亂一些,但總的教學效果不錯。

      認識地圖上的方向

      教學目標:

      1、結合地圖,了解地圖繪制中的有關方向的規定。

      2、初步認識地圖,能辨認和用語言描述某個城市或建筑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3、在確定方向與路線的活動中,能發現情景圖中其他數學信息,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設計過程:

      1、認識地圖上的方向。

      (1)出示本省的地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同時告訴大家,地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2)讓學生指出地圖上的四個方向,在地圖上找出北京、河北省省會以及自己知道的城市。

     。3)說一說:石家莊在北京的什么地方?在河北省境內石家莊的南面有哪幾個城市?

      你的家鄉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2、小區一角。

      (1)先讓學生觀察書中插圖,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提出其他問題。

      3、練一練。

     。1)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說一說都給誰送信,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安排一個送信的路線。

     。2)交流各自設計的路線。

    二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旋轉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轉這中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2、通過學生的操做體會旋轉,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

      感知旋轉

      教學過程:

      一、體會感受

      1、觀察電風扇、風車等旋轉的物體

      2、請同學們用手比劃一下它們是怎么動的。

      3、舉生活中有沒有象這樣子的一些運動呢,請呢舉例子說明。

      象這樣的一類的現象我們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屬于旋轉。

      二、感受旋轉的.方向。

      1、展示兩類按照不同方向旋轉的物體,讓學生進行分類。

      2、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3、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秒針是怎么樣旋轉的。

      4、給旋轉按不同的旋轉方向起個名字。

      小結:象這樣一類跟秒針一樣從左往右轉動的叫作順時針轉動,而跟它相反的轉動叫逆時針旋轉。

      三、動手做一做

      1、完成43頁第三題。

      2、自己表演一個旋轉。讓你手里的東西旋轉起來。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轉動。

      4、動手完成課本42頁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轉美,創造旋轉美

      1、出示紫荊花圖,讓學生想想它是怎么樣被創造出來的?

      2、用旋轉創造出美麗的圖案。

      全課總結

      同樣注重口語的表達,有的學生說電扇是旋轉現象,還有的學生說水龍頭是旋轉現象,必須糾正:電扇扇葉轉動是平移現象,打開或關閉水龍頭時是旋轉現象。

    二年級數學教案11

      《觀察物體》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4~9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并能辨認從某個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 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劉老師拍了兩張學校校門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課件出示校門的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小結:同一個校門,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樣子是不同的。

      談話:老師這里還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嗎?(課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導:仔細觀察這兩張照片,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評析:讓學生觀察自己學校校門和教室的照片,學生有話可說,興趣高漲,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識經驗。]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生活中的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 合作探究

      1. 指導觀察。

      出示并介紹小猴。

      示范:下面我們來觀察小猴,請小朋友看老師是怎樣觀察的。(邊說邊示范)我先觀察小猴的前面,像這樣(從前面平視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師看到的是這里四幅圖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圖片讓學生選擇)

      讓每個小組的1號小朋友學著老師的樣子觀察小猴的前面,師生共同評價。

      繼續示范:再觀察小猴的左邊,(教師轉到小猴的左邊)這回老師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圖片呢?(一邊看,一邊從四幅圖片中找出相應的圖片)哦,是這一張圖片。(舉起小猴左側面的圖片)

      談話:下面請每組的四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按要求活動,并從四幅圖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教師巡視,注意糾正不規范的觀察姿勢。

      反饋:請每組1號小朋友舉起你看到的.小猴圖片,(學生舉起圖片)說一說,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別讓每個小組2、3、4號小朋友舉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并說一說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較:(舉起每個組2、4號小朋友選擇的圖片)這兩張圖片,分別是每個組2、4號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們分別是哪個小朋友看到的嗎?你是怎樣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評析: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是有效組織觀察活動的前提。讓學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的圖片,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觀察者的位置與所看到的視圖的對應關系。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正確區分小猴的左側面和右側面,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的結果也不同。]

      2. 換位觀察。

      談話:剛才每個組的四個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了小猴,每個小朋友觀察到的小猴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樣子嗎?請每個小組的小朋友按這樣的順序(手指順時針方向)換個位置再觀察,并在四張圖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觀察后,組織反饋。

      繼續換位觀察,使每個學生都分別從四個位置觀察小猴。

      提問:通過剛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你發現了什么?

      [評析:換位觀察,并找到相應的視圖,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觀察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關系,從而深刻體會到觀察同一個物體,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到的結果也不同。]

      3. 學會判斷。

      談話:小紅、小云、小芳和小玉也為這只小猴拍了照片(出示第二個例題的情境圖),你知道下面這些照片(出示四幅圖片)分別是誰拍的嗎?

      學生回答,并闡述理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連線。(著重讓學生弄清判斷從左側面和右側面看到的視圖的方法。如:當學生說到小云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圖時,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根據什么判斷的,是怎樣想的)

      [評析:引導學生應用已經積累的觀察經驗,通過想像判斷每一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把學生的認識水平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上升到“根據看到的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這一層次,加深了學生對觀察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關系的理解,發展了空間觀念。]

      三、 活動交流

      1. “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瞧,校園里有一輛汽車,(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三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這輛汽車,你知道右邊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反饋。

      2. “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請小組長拿出這樣的茶壺,(出示茶壺)像這樣放在桌上,(放在一個小組的桌上)你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

      學生到黑板上分別指出自己看到的視圖。

      提問:你能說出你們組其他三個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著重引導學生根據壺嘴和壺把的朝向判斷茶壺的左視圖和右視圖)

      四、 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 初步體會除法運算與生活世紀的密切關系.

      2 、學會用2到5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感受用乘法解決除法的簡便性.

      3 、體會乘法,除法的互逆關系.

      4 、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建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數學模型.

      教學難點:

      拓展對“除法意義”的理解,認識和運用的空間.

      教學準備:

      課件、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師: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鞭炮的聲音。

      師:對了,愛睡覺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別早,原來阿!小熊開的店今天開張了, 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來為他的.新店開張來祝賀了。你們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電腦出示課件主題,板書:小熊開店

      小熊請我們進去了,我們來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東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說說(電腦出示課本主題圖)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數學信息?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二、問題探究

      小猴想買4輛坦克送給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總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錢。這下可把小熊給難住了,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小熊嗎?

      1、算一算:買4輛坦克要多少錢?

      1)獨立思考

      2)獨立列式

      3)交流匯報

      4)匯報: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買多少輛坦克?

      1)獨立思考

      2)獨立列式

      3)交流匯報

      4)匯報:20÷5=4

      3、深入探討:20÷5還可以怎樣計算呢?

      獨立思考,個人匯報

      小猴,小狗都買到了坦克,他們可高興了,你們高興嗎?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了,在4*5=? 20/4=5 中你發現了什么?

      4、

      三、體驗感悟

      1、老師的問題

      現在老師有個問題,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錢,如果要買鉛筆盒,可以買多少個?買皮球呢?

      1)獨立思考,列式計算 2)學生反饋

      3)將答案寫到書上

      4)解決“買什么東西,正好用完24元?”

      引導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2、學生的問題

      互動活動:小組內提問、解答,說說所用的口訣

      四、實踐應用

      1、 試一試(提醒大家邊想口訣邊計算)

      1)獨立嘗試 2)交流,說說所用的口訣

      2、 練一連

      1)小鳥回家

      出示該題圖片,引導學生讀懂圖意,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訂正。

      2)螞蟻搬家

      出示該題圖片,引導學生讀懂圖意,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訂正。說說所用的口訣

      3)動物搬家

      出示該題圖片,引導學生讀懂圖意,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訂正。比比看,那個隊做得快!

      五、小結

      六、布置作業

      一課一練第27頁

      板書設計

      4×5=20(元)或5×4=20 口訣:四五二十

      20÷5=4 口訣:

    二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材第31頁例3,以及練習七第7~9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轉這種常見的現象。

      2.通過學生的操做體會旋轉,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感知旋轉現象,使學生能正確判斷、區別旋轉與平移現象。

      【教學過程】

      一、體會感受

      觀察電風扇、風車等旋轉的物體。像這樣的一類的現象我們把它們叫做什么呢?

      判斷: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運動屬于旋轉呢?能不能舉例呢?

      二、感受旋轉的方向

      1.展示兩類按照不同方向旋轉的物體,讓學生進行分類。

      2.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3.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秒針是怎么樣旋轉的。

      4.小結:像這樣一類跟秒針一樣從左往右轉動的.叫作順時針轉動,而跟它相反的轉動叫逆時針旋轉。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練習七第7題。

      師:是我們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你們知道哪些是平移現象,哪些是旋轉現象嗎?同學們先獨立看看,再想一想。

      學生獨立看題,并判斷、思考。

      請學生說出自己的判斷,哪些是平移現象,而哪些又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旋轉現象,然后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判斷的。

      2.完成教材練習七第8題。

      談話:你瞧,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可真廣,剛才同學們說鐘面上指針的 運動是旋轉,老師這里有一個鐘面,你能寫出分針從12旋轉到下面各個位置所經過的時間嗎?

      課件出示3個鐘面圖。

      分針走到“3”的時候是幾分?(15分)

      分針走到“1”的時候是幾分?(5分)

      那么分針走到“10”的時候又是幾分呢?(50分)

      3.完成教材練習七第9題。

      課件出示題目要求,小組合作,用圓片制作一個數字轉盤。

      兩人一組游戲,每人各轉兩次,計算出兩個數的乘積,比比誰的積大。

      四、展示旋轉美,創造旋轉美

      出示紫荊花圖,用旋轉創造出美麗的圖案。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對旋轉現象有了那些了解呢?

      學生自由交流。

      教師總結:旋轉是在生活中不同與平移的另一種現象,他們的特點是圍繞一個點轉動。我們常見的一個比較典型的旋轉現象就是鐘表上的時針、分針和秒針的旋轉,所以如果一個物體的旋轉方向和鐘表的指針方向一樣,我們就說它是順時針旋轉,相反地,我們就叫做逆時針旋轉。

    二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對角的相關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與復習。

      2能借助三角尺辨認三種角。

      3讓學生了解“角的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到處可以找到角。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

      教學重難點:

      準確的數角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掛圖。

      學

      三角尺、學具鐘、放大鏡。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

      關于角的知識,同學們都掌握得非常好。這節課,我們共同來完成練習八。對話平臺

      玩中學

      再玩中學的過程中,以“去角國做客”為線索,完成書本上的基本練習部分。

      1.繼續展示課件1。

      它們就是陪同我們玩的向導,我們來向他們打個招呼,認識一下吧!記住,一定要把角的名稱說的準確呀!

      完成教材第68頁的第1題。

      2.展示課減2(一列小火車、6節車廂,車廂上面分別畫著教材第2、3題中的6個圖形)

      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一節車廂,就請你們標出這節車廂上的圖形的各個角,注意直角用符號“┐”表示。然后和同桌說一說,你都找到了什么角,有多少個?

     。1)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2)學生匯報,教師課件演示答案。

      完成教材第68頁的第2、3題。

      3.展示教材第69頁的第6題。

      讓我們一起來參觀一下角的王國吧!請你一邊看,一邊認,說一說你找到了哪些角?

     。1)自己找,自己認。

     。2)全班交流,角的'名稱敘述要準確。

      學中做

      在角的王國里,到處充滿了新奇有趣的關于角的知識。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

      1.展示課件4。

      (1)你們看到了什么?

      (2)(顯示教材第69頁的第5圖)你能說出鐘面上顯示的是什么時間嗎?

      (3)仔細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你發現了什么?

      (4)分組活動:用學具鐘撥一撥,說一說,還有哪兩個時刻,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同樣大,說一說它們分別是什么角?

     。5)拿起手中的放大鏡看看手中的鐘面,你又發現了什么?

     。6)指針長了,角的大小變了嗎?

    二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5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正確地數百以上、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

      2、正確地用萬以內的數表達和交流信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

      3、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自主探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數“翻坎數”,萬以內數的組成。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1)教師用課件(或掛圖)出示兩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讓學生猜一猜兩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興趣。

      (2)學生匯報自己的猜想,并說說為什么。

      二、主動探究,建立模型

      1、數一百零幾

      (1)99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強調“一百”與“一”之間一定要加1個“零”。

      (2)101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看著上圖一起數一數,明確一百零幾中間有1個

      “零”。

      2、數一百零幾與一百幾十

      (1)學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數一數,檢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與“9”合起來,110是100與10合起來,突出101與110的區別。

      (3)引導學生觀察120根是1個100,2個10。(讓學生動手捆1個大捆,2個小捆)

      (4)引導學生發現120就是由1個100和2個10組成的`。

      3、在計數器上數一百九十幾到二百幾十

      (1)教師出示計數器,撥出197,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197的組成。

      (2)讓學生接著往下數,當數到199到200時,怎樣撥?

      ①觀察個位,9個一再數1個一是多少個一?(10個一)10個一又是多少?(10個一是1個十)在計數器上怎樣表示?(在個位上撥去10個一,在十位上撥上1個十)

     、谟^察十位,已有10個十。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在計數器上又怎樣表示?(在十位上撥去10個十,在百位上撥上1個百)

      4、類比遷移

      (1)突出990與1000。

      教師出示計數器,撥出990,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990的組成。請學生再撥上10,怎么撥?怎么數?

      [點評:在操作活動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結合計數單位,突出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這個翻坎數。]

      (2)突出1010,1020。

     、1000之后再數10,在計數器的哪一位上撥?(十位)撥幾個?(1個)1000加10讀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須在“一千”與“一十”之間加1個“零”。

      ②1010之后再數10怎么撥?

     、蹚1020再撥到1300怎么撥?

     、軓1300撥到1400可以怎樣撥?

     、萃阑樱菏褂糜嫈灯饕皇皇負,從880撥到1100,一邊撥一邊數。提醒學生遇到困難,可以尋求同伴或者老師的幫助。然后抽學生演示,教師重點指導990、1000和一千零幾十的撥法及數法。

      (3)突出20xx,20xx。

      ①1900之后再數10,在計數器的哪一位上撥?撥幾個?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1990之后再數10,十位上是多少?(10個一十)十位上怎么辦?(10個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個一百)百位上怎么辦?(10個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個一千是二千)

     、蹚20xx到20xx,在計數器上可以怎樣撥?

      三、鞏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龍游戲(教師重點指導“翻坎數”)

      (1)一個一個地數,課堂活動第1題。(老師和全班學生接龍)

      (2)一十一十地數,課堂活動第2題。(男、女同學接龍)

      (3)一百一百地數,課堂活動第3題。(各大組接龍)

      (4)一千一千地數,課堂活動第4題。(全班齊數)

      2、撥一撥、說一說

      (1)先撥3500,再說由()個千和()個百組成。

      (2)先撥4020,再說由()個千和()個十組成。

      (3)先撥6003,再說由()個千和()個一組成。

      3、說一說

      (1)5400是由()個千和()個百組成。

      (2)4070是由()個千和()個十組成。

      (3)2496是由()組成。

      四、課堂小結

      你會數萬以內的數嗎?數數時要注意什么?通過學習你還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12-21

    二年級數學教案11-08

    小學數學教案二年級11-13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通用)01-09

    二年級人教版數學教案11-10

    二年級數學教案01-20

    二年級蘇教版數學教案02-18

    二年級下數學教案11-14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7-03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三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免费播放 | 一本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观看 | 思思久久国产精品丝袜 | 亚洲午夜福利AV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