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美術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采用畫、撕、剪、拼貼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通過集體作業,培養學生同他人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并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錄音機、水粉、范畫、畫掛板、火車圖片。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如何畫出被遮擋物體。
學生用具:蠟筆、水彩筆、水彩、調色盤。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安定情緒
二、導入新課
1.請學生聽錄音(火車開來的聲音)同時教師出示能拉動的火車列箱,并提問學生聽到什么聲音,導出題目《乘上列車去畫畫》。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貼有一節車箱的掛板,用各種水果貼片進行貼畫讓學生觀察貼的是否正確、合理,并說一說為什么?之后,教師講解物體的前后遮擋部分的畫法,物體在車箱里的繪畫順序是:由下向上畫、由前向后畫。
2.教師演示畫畫箱的車箱畫法四句話:
(1)先畫車箱長方形。
(2)再畫車輪小圓形。
(3)火車鐵軌兩條線。
(4)車身圖案任你添。
其中車身圖案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車箱的.長度畫多長。)
3.啟發學生根據教師在黑板上的范畫的車箱,自己還能畫出什么樣的車箱外形。
4.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把火車箱裝滿各種貨物,并讓學生到黑板上來把車箱畫滿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學生練習
1.再次提示學生物體被遮擋部分畫法。
2.教師巡視指導(放音樂)。
五、課堂總結
1.再次提示學生作品一個連一個貼在黑板右側變成一列裝滿貨物的火車,并讓學生評說哪個車的好與壞。
2.教師總結發言,引導學生說一說應把這么多的東西送到祖國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車漸漸開走的,表示司機叔叔開著火車帶著學生的心愿走遠。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狀特點,學畫五官,從而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
2、學習區別想象畫和寫生畫,初步確立寫生畫的'審美判別。
重點:
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初步確立寫生畫的審美判別。
難點:
觀察——線描再現的方法
教具:
人物、示范作品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請幾位同學在黑板各畫一幅人物頭像,師生評議。
2、請幾位同學在黑板各畫一幅寫生人物頭像,對比評議。
二、新課: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
2、引導學生分析人的五官,強調客觀表現與想象表現的分別,并示范。
3、教師演示線描寫生的畫法,注意強調以眼睛觀察為主。
4、請一名學生在講臺上作模特,四名同學作簡短的寫生,引導學生評議,教師小結。
三、布置寫生任務。
分4組,每組一名模特。以眼睛觀察為主進行頭部的五官寫生。
四、教師巡堂輔導。
學生作業。展覽評議挑選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優劣評議。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能選用合適的顏色畫出家鄉的夜景。
2.從描繪家鄉夜景中,培養同學繪畫技能和技巧,提高發明美的能力。
3.畫畫家鄉的夜景,培養同學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媒體使用
欣賞課件簡單的步驟圖
蠟筆、水彩筆、鉛筆、橡皮
重點難點
重點:讓同學了解夜景的特點,能用畫筆來描繪夜間的景色,激發同學對生活的熱愛。
難點:引導同學自身去體會夜景的不同感受,選擇合適的顏色來表示不同的感情。
教學過程(公開課實驗稿)
一組織教學
猜謎激趣:(略)(打一自然景觀)
過渡:星星在天上朝你眨著眼呢?這樣的'夜景怎么樣?
二新課教學
夜景欣賞圖片
1、談話導入
2、提出要求:這些夜景圖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欣賞圖片(課件)
西湖平湖秋月
香港蘭桂坊
德國國會大廈
美國阿拉斯加
美國阿拉丁
中國北方
討論啟發:夜景中的內容和它所體現的情緒以和感覺(熱鬧、寧靜、動人、雄壯、奇麗……
欣賞作品
欣賞圖畫(課件)
《星夜》凡高
修《夜間的咖啡屋》凡高
同學作品2幅
考慮:哪些是大師的作品?
提問:作者是用什么顏色來表示夜色的?
討論啟發:用什么顏色來表示夜色的。
欣賞同學作品(課本)
欣賞臨安衣錦小學同學作品。
觀察討論:主要是用什么方法來畫的(蠟筆水彩)
三、同學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提出任務:向游客貴賓推薦家鄉的夜景
送出禮物:照片設計
出示步驟:草稿(鉛筆)——輪廓線(蠟筆)——夜色(水彩)
(采用的方式可機動)
四、作業展評
說說你畫的這個地方的是什么特點。(內容、畫法、感覺等)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學習個人信息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驟,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信息卡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教學難點:制作外形獨特,工藝精美的信息卡。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指導個人信息卡包括哪些內容嗎?(姓名、性別、屬相、電話、地址等)
2、你們所知道的個人信息卡有什么作用和意義?
教師小結:個人信息卡能在短時間內讓別人了解自己,同時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它還具有紀念意義。
3、板書課題。
二、新授
1、確定卡的外形:除了圓形、方形、扇形等幾何形之外,還可以設計其它的形狀。
投影顯示信息卡的外形,請學生根據外形說出他們是由現實生活中的那些實物簡化而來的。教師講解示范,在設計外形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
能體現自己的'個性與眾不同。
2、設計定位
選擇好文字內容,用鉛筆在已設計好的外形上確定好文字的大小位置。文字要醒目,有大小區別,但不可顯凌亂。
3、繪制圖案,寫出文字內容。
用彩色筆給圖案上色,并寫出文字內容,注意色彩搭配要有深淺變化,畫面干凈整潔。
4、裝飾美化完成
對畫面進行整體的調整,可利用剪貼的方法來彌補畫面的不足,力求精美。
欣賞范作,學生講自己的設計意圖。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講評,全課總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說說、看看、想想、、畫畫等方式把握怪獸的形象特征,交流創作方法,在創作表現中發展個性。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大膽地想象創作,用彩筆勾畫出怪獸奇特的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交流、表演、制作等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欣賞、討論與想象創作來表現怪獸。
教學難點:
運用聯想、夸張、變形、組合、等方式進行巧妙構思、創作出奇異的怪獸形象。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相關課件、范圖以及示范工具
2、學生準備:勾線筆、水彩筆、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有幾個問題,請大家想一想:(幻燈1)
⑴、在生活中你見過真正的怪獸嗎?
⑵、那怪獸是怎么回事呢?
⑶、在你的心中怪獸是個什么樣的形象呢?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嗎?
2、今天我們來一段奇特之旅,走進——想象中的怪獸。
板書課題:〈〈想象中的怪獸〉〉
二、新課學習:
在參觀旅行前,老師要強調一下要求:這次旅行一共有5
站,每一站都要求
同學們積極配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才能順利進入下一站。
1、欣賞、評述
第一站:參觀怪獸大學。(幻燈2)
⑴任務:仔細觀察“怪”在什么地方?
⑵學生討論、分析
⑶教師總結:奇特的造型:頭、身體、四肢
奪人眼球的色彩:俗話說:語不驚人死不休,怪獸的色彩也達到了令人震驚的'效果。如:眼珠的猩紅,(圖片)
神奇的能力:噴火、吐水、飛行等
教師總結:怪獸不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是人們為了某種愿望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他們有的善良,有的兇惡;有的幫助人類,有的與人類為敵。那么“怪獸”到底是怎么創作出來的呢?下面我們來到第二站,探索怪獸創作之謎。
2、第二站:“穿越古今”
任務:探尋怪獸創作之謎
師:我們登上時空穿梭器,嗖——來到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認識一下這兩位怪獸。——牛頭、馬面。——改頭換面
嗖——又來到了安徒生童話中,跟美麗的人魚公主打個招呼。——移花接木嗖——又來到了西方動漫故事中,認識這個恐怖的小怪獸。——夸張變形最后——我們來到怪獸大學,認識這樣一位怪獸女孩。——有增有減
教師總結:其實,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了這樣的方法想象出了一種象征我們中國的吉祥神圣的怪獸——“龍”,龍集很多動物的優點于一身,在它身上你看到有哪些動物的影子呢?
生:馬頭,鹿角,雞爪,蛇身,魚尾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初步了解立體造型的基本要素,感受立體構成的美感。
2.在學習中知道平面的紙材可以通過折卷、粘貼等方法構成立體形狀,進行紙立體構成練習。
3.進一步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對立體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紙的.立體造型方法。
難點:使紙立體造型的創作具有一定的特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各種色卡紙、掛歷紙、瓦楞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師)課件、示范用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過程
1.導入激趣。
(1)教師用課件展示各種形式的(包括寫實的和籠統的)城市雕塑。
(2)同學交流欣賞體會,獲得對雕塑的感性認識。
(3)教師小結:雕塑是一種立體造型,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很大,好的雕塑可以讓城市增輝。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立體造型》。(板書課題)
2.了解感知。
(1) 教師課件展示籠統雕塑作品。
(2) 同學欣賞討論:作品表示了什么主題?用了什么資料?運用了哪些技法?
(3)教師小結:籠統雕塑運用了線、板、管等資料通過卷折、組合、粘貼技法進行表示。這種將形態要素依照一定的法則發明出實際占據三維空間的立體形態的造物活動我們叫做立體造型。立體造型有線、面、塊等多種形式。
3.欣賞研究。
(1)小組內欣賞交流:教材中的立體造型作品是如何構成的?
(2)討論: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平面的紙材構成立體形狀?
(3)教師適當示范紙圈、紙管和紙塊面的制作。
4.嘗試練習。
請同學試著將平面的紙材變成立體形狀,比一比誰變出的形體多。
5.交流評價。
褒揚紙立體形狀做得又多又好的同學;集體討論,解決制作中碰到的具體問題。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各種色卡紙、掛歷紙、瓦楞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師)課件、示范用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過程
1.欣賞感受。
教師出示各種紙立體造型作品,同學欣賞感受其魅力。
2.自主探究。
教師將紙立體造型作品發放到各小組,請同學分解并再重新組合,理解構成的形式和規律。
3.提示啟發。
教師提供幾種構成范例請同學欣賞后談談各自的設想。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課題:變幻無窮的形象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想而創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養學生發現美,表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2、將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變化,并嘗試將制作完成的不同的藝術作品。
3、根據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和變化,創作藝術作品。
教學重難點:了解掌握各種身邊常見的物體,熟練的運用“加”“減”的方法,根據想象和變化,創造出藝術作品。
教具學具:皺紙、彩紙的邊角料、廢料,剪刀、膠水、小鑷子以及繪畫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與分析
觀察欣賞藝術家創作的各種圖片和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造型藝術。
討論:
(1)說說他們給你什么印象?
(2)你能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些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
2、觀察與嘗試
(1)觀察:學生觀察課本上范圖,討論作品是通過哪些方法加以變化而來的
(2)嘗試:大膽想象、創造,試著用各種形象變化出其他簡單的造型。
3、實踐與操作
(1)通過嘗試及再次觀察作品,小組討論:在制作是還要注意哪些要點?
(2)游戲: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變幻出來的造型最多,最美。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與反思
1、自己評,把你的作品介紹
2、互相評,誰的作品最有趣。
3、你最喜歡誰的`作品,說出他作品的優點和你給他的建議。
五、延伸與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的常見的物品,進行組合排列,會產生以外的效果。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06-12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1-28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3-05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7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