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音樂會》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快樂的音樂會》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快樂的音樂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的美妙意境,知道獲得快樂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2、在模擬器樂演奏的表演游戲中體會快樂的情緒。
3、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已知道郁悶與快樂的不同點。
2、物質準備:
(1)表現快樂情緒的音樂、播放器。
(2)各種動物的頭飾。
活動指導:
1、談話引入。
引導語:①你生活中感到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②"郁悶"的意思是什么?。,假如你郁悶了,你怎么辦?
2、欣賞散文《快樂的'音樂會》(教師配樂朗讀)。
3、結合散文內容討論。
討論:
①森林里的風景有什么特點?漂亮嗎?森林里的小動物為什么會開音樂會呢?
②小動物們用什么辦法演奏?他們選的"樂器"?有什么特點?(了解擬聲詞的運用特點。)
③如果是你,如何從你周邊生活中選擇或制作自己最喜歡"樂器"?
④嘻嘻豬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你向它學習什么?
4、根據作品中的內容,玩模擬器樂演奏的表演游戲。
5、嘗試運用擬聲詞,說說自己演奏所發出的聲音特點;學習用"XXXXX像XX"的比喻句,表達對聲音特征的理解。(也可以學習作品原文的比喻句子。)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律動所選用的樂曲就是《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首樂曲有著明顯的進行曲風格,很適宜在行進中模仿律動。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引出音樂都是有節奏的、要跟著音樂的節奏走路。教師在引導個別幼兒示范,要求其他幼兒邊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集體做動作。充分調動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發現音樂的節奏感。
《快樂的音樂會》教案2
上課一開始我設計了一個“根據所給節奏敲擊樂器”的環節,課堂氣氛一下就活躍起來了,同學們已置身于歡快的音樂節奏中。殊不知,音樂是聽覺藝術。這節課,在第一個環節,我給學生限定了節奏組合中, 限制了學生的聽覺藝術,有礙于與音樂考核的脫節。接下來的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的學習占去了過多的時間。原因是我在鉆研教學時沒有弄清教材中教學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系,我是在跳過前一節課講的這次公開課,其實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的學習在前節課中已經出現過了,所以導致這節課的失敗。第三個失誤,音樂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唱歌姿勢及自信心。這一點做得也不夠好。
“失敗是成功之母”話雖如此,但這些失敗是應避免的。那就是我在課前沒有認真鉆研教材,沒有認真鉆研教學大綱沒有弄清教材中教學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系。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想我再不會發生這樣的失誤。一定更要研究教育的全局形勢……研究教學大綱、研究探討偵測教材的知識結構及前后聯系、確定教學目的。要明確讓學生學什么?怎么學?掌握哪些知識技能?培養哪些音樂能力?進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
《快樂的音樂會》教案3
教學目標:
一、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明亮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充分感受演奏樂器時歡樂的情緒。
二、能為歌曲創編歌詞和表演動作。
三、結合演唱,掌握八分休止符的節奏。
教學重點: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明亮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充分感受演奏樂器時歡樂的情緒。
教學難點:唱準歌曲中×× ×× ×× × ×× 0× ×—節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光盤、錄音機、磁帶、電子琴、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快樂問候:師生共同表演《時間像小馬車》
2、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加一個快樂的音樂會。(課件出示課題)
二、節奏練習
師:讓我們一起來召喚小伙伴吧:×× ×× ×× × ×× 0× ×—(教師拍節奏,學生進行模仿)
[設計意圖:運用節奏練習的形式,突破歌曲當中的'難點節奏,這樣本身就將難點易化,更重要的是這種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上好本節課做好鋪墊.]
三、感受新歌
1、熟悉歌曲內容
師:聽一聽有哪些小伙伴來了?(播放第一段錄音)
生:“小狗、小貓”(課件出示)
師:“它們的心情怎么樣?”
生:高興……
2、再次感受歌曲
師:“同學們感受音樂的能力真強。那么你們想不想帶著這種愉快的心情來欣賞音樂會呢?(想)請你聽一聽音樂會上都有哪些樂器在演奏?它們會發出什么聲音?” (教學光盤)
生:小胡琴、小喇叭、小銅鼓(課件出示)
師:它們都發出什么聲音?
生用聲音自由模仿
師評價:你們聽得真仔細,聲音模仿得也很形象。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感受,讓學生來熟悉歌曲,并為學習歌詞降低難度。]
四、學唱歌曲
(一)學唱第一段歌詞
1、師:我們先來聽一聽小胡琴是怎么演奏的,請同學們打開書第38頁,用手指讀第一段歌詞。(播放第一段錄音)
2、師:請你們隨著老師的琴輕輕地唱一唱。(師彈旋律)
3、聽唱法重點指導第一、二樂句
師問:(1)你們聽老師唱前兩句,哪些字唱得長?又在哪停頓了?(教示范唱)
生:“小、胡、嗞、拗”,在“琴呀、拗拗”后邊停頓了。(教師再范唱這句)
師:你們能這樣唱嗎?(學生唱第一、二句)
(2)“得兒喂”要兒化音。
(3)師:我們再唱一唱后面兩句,小狗小貓聽到優美的琴聲,有什么表現?(師彈琴,學生唱后兩句)
(4)完整演唱第一段。(師伴奏)
4、多種形式進行鞏固
(1)師生對唱
(5)師:聽你們唱得這么好,老師也想唱了,我們來對唱好不好。(師伴奏)
(2)表演唱
師:“你們演唱得不錯,如果能夠邊表演邊演唱就更好了。你們會用動作模仿拉胡琴嗎?(學生模仿,師指導)讓我們一起拉著胡琴唱起來。”(伴奏帶)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演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小組合作,學唱第二、三段。
(1)師:“第一段我們已經輕松地學會了,那么第二段和第三段能不能在小組里學習?”(小組準備)
師:我們先來聽一聽小喇叭和小銅鼓是怎么演奏的,用手指讀這兩段歌詞。(播放第二、三段錄音)
(2)師:請你們隨著老師的琴輕輕地唱一唱。(師彈旋律)
(3)師指導結束句的唱法。
(4)完整演唱第二、三段。(師伴奏)
6、師:誰會用動作模仿這兩種樂器演奏嗎?(個別同學表演,然后集體模仿)我們邊唱邊模仿演奏的動作,再唱一唱這兩段。(伴奏帶)
師:你們都是小小演奏家。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學培養他們的小組合作能力,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五、拓展創編
師:“噓,別出聲,我好象聽到誰在叫我(在學生剛演唱完之后,教師故作神秘狀)。噢,原來是小雞和小鴨。(媒體展示小雞小鴨圖片)他們也被同學們的歌聲吸引了,想來參加音樂會,歡迎嗎?
生:歡迎。
師:“可是他們要求同學們也把它們唱進歌里,能行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師伴奏)
師:“同學們多棒啊,瞧,你們現在又變成小作家了。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想來參加(師出示課件),你們還想邀請誰呢?”
生創編歌詞并演唱。(師伴奏)
[設計思路:拓寬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
六、分組、分角色完整演唱
師:誰愿意扮演小貓、小狗(戴頭飾),其他同學分為三組模仿演奏三種樂器,我們用活潑、輕快的聲音完整演唱這首歌。(伴奏帶,師指揮)
[設計思路:通過該環節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培養他們的音樂表現能力,并戴上小動物的頭飾,激發其表演興趣。]
七、小結
師:快樂的音樂會要結束了,我們課下可以邀請你喜歡小動物參加下次的音樂會,好嗎?(下課)
《快樂的音樂會》教案4
教材: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材第三冊
教學目標 :
1、鞏固“X 、 X 、 X ”節奏,復習歌曲《快樂的音樂會》。
2、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表演能力與創作能力。
3、感受人與動物的和諧。
教學重點:即興創作與表演。
課型:以創作為主的綜合課。
教學準備:頭飾、音樂磁帶、電子琴、小磁鐵塊,課前游戲。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 )
一、組織教學,調適學生心理。(1分鐘)
1、唱《師生問好歌》,上課。
2、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做了一個游戲,大家快樂嗎?老師能從你們的眼睛里看到快樂嗎?嗯,眼睛特別明亮,臉上掛著微笑。老師看到了你們心中的快樂。(教師邊講邊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微笑的娃娃頭)
二、設計教學情景,創設“快樂”氣氛。(3分鐘)
師:大家想不想把我們心中的'快樂延續下去?那老師有個建議,這堂課我們來開個快樂的音樂會,請你們同座的小聲商量一下,音樂會上,大家想表演那些節目呢?
(學生商量,教師和學生商量,注意引導學生說出歡迎的形式:歌、舞、小品,并建議做一個游戲。)
排序:舞蹈(或歌表演)――小品――游戲――唱歌并表演(加節奏樂器)
三、舉行“音樂會”,培養創造力、合作學習習慣等。
同學!“快樂的音樂會”現--在--開--始。老師要告訴大家,凡是在今天的音樂會上,表現得好、表演得好的同學,將獲得獎勵,發給漂亮的頭飾一個。
(一)第一個節目:舞蹈(歌表演)《這是什么》――體驗2/4節拍。(3分鐘)
請同學們自己決定表演什么內容。(放錄音或帶學生唱)
表演結束,由教師評價頒發頭飾。
(二)第二個節目:超級模仿秀。――鞏固所學節奏時值(8分鐘)
第二個節目,小品,老師給大家出一個題目吧。大家看過
1、 請學生模仿表演動作、叫聲,并隨機給學生頒發頭飾。
(教師出示小狗、小貓、小鴨、大象的圖片,豎著,便于寫合奏節奏),。
2、教師隨機評價,提取節奏
(1)小鴨: ||:X X X X | X X X X :||
嘎 嘎……
小雞 嘰 嘰
(2)小貓: ||: X | X :||
喵 喵
(3)大象: ||: X X | X X :||
咚 咚 咚 咚
(4)小狗: ||: X 0 | X X 0 :||
汪 汪 汪
(5)請全班同學合作表演。
要求:節奏清楚,音量中弱,速度中速稍慢,一邊模仿聲音,一邊表演動作。
(三)第三個節目:游戲“聽聽、走走、跑跑。”――鞏固節奏,培養聆聽及對音色與節奏型的反應能力。(6---8分鐘)
要求:感受節奏,并變換動作。方法:雙圓,反向,動作不同。
1、 學自由選擇節奏如:
大象: ||: X X | X X :|| (走 走)
小鴨: ||:X X X X | X X X X :|| (跑 跑)
2、教師用小鼓區別節奏型。學生聆聽表演。適時評價,頒發頭飾。
(四)第四個節目:小小音樂家――復習鞏固歌曲,創編歌詞,培養創作能力。(14分鐘)
師:剛才,同學們用惟妙惟肖的模仿,表演了一支動物交響曲。第三個節目,是什么呢?全班齊唱音樂會主題歌《快樂的音樂會》。
復習鞏固歌曲:
1、(放錄音范唱)全班齊唱。要求:用快樂、活潑的情緒演唱。
2、 本主持人有個問題,《快樂的音樂會》都唱了哪些樂器?你們都誰去參加了音樂會?
(學生表演,教師評價,并出示二胡、小鼓、嗩吶提示.鼓勵學生加動作表演。)
創編歌詞,展示比賽,培養創作能力:
剛才,我們模仿了哪么多動物的聲音,能不能把這些把這些聲音編成歌詞,創作出一首新的《快樂的音樂會》主題歌呢?
1、 學生分小組,自由創編歌詞,并小組集體編動作表演。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
2、 小小音樂家展示比賽。
(學生分小組展示,學生互評,頒發頭飾。)
要求:情緒快樂、活潑,加動物、樂器表演。
四、綜合表演:音樂會主題歌《快樂的音樂會》(3---4分鐘)
選擇學生創作的新編《快樂的音樂會》,讓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動起來,用歌聲,用樂器伴奏表演》。
(放錄音范唱)
五、教師表演快板。
六、下課。(1分鐘)
同學們,在快樂的音樂會中,我們大家一起開動腦筋,創作了很多動物聲音,自編了歌曲,還作了有趣的游戲。向遵貴的客人,表達了我們的敬意。現在我宣布快樂的音樂會結束。
(鼓掌,唱師生問候歌下課)
【《快樂的音樂會》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教案《快樂的音樂會》05-18
音樂教案《快樂的音樂會》03-26
(必備)音樂教案《快樂的音樂會》05-18
音樂教案《快樂的音樂會》(通用12篇)12-05
音樂教案《快樂的音樂會》(通用8篇)09-20
[精品]音樂教案《快樂的音樂會》7篇05-18
音樂會教案11-23
快樂的音樂會教學反思04-12
《快樂的音樂會》教學反思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