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世說新語》初中語文教案

    《世說新語》初中語文教案

    時間:2025-02-13 08:55:23 初中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世說新語》初中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說新語》初中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說新語》初中語文教案

    《世說新語》初中語文教案1

      學習目標:

      1、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學法指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請兩名同學講述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

      一、導入:同學們,在古代這樣的聰穎機智的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二、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三、疏通句篇:《詠雪》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分正確停頓。

      2、教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3、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4、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

      四、理解文意,深層探究。

      1、結合書下注釋,自主學習,理解句意、文意。

      2、四人一小組復述課文。

      3、以小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也可由教師提出。

      (1)謝家聚會吟詩,為什么不選擇一個良辰佳日,卻選擇一個寒雪日?當時的氛圍是怎樣的'?(輕松,溫馨)從哪里看出來?(內集,欣然,大笑)

      明確:文章開頭一句話“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短短十五字,涵蓋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等豐富的內容。正因為“寒雪日”“俄而雪驟”,才能引出“詠雪”的事件。

      (2)“公大笑樂”該如何理解?謝太傅到底認為誰回答得最好?文末為什么要強調謝道韞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種贊揚與敬佩)

      明確:有人認為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有人認為“笑”前喻,“樂”后喻;有人認為謝太傅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文章雖然沒有明確交代謝太傅的評價,但從文末補充謝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贊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五、拓展延伸

      “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你認為哪一個更好?為什么?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飛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華幼武《春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張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陸游《夜大雪歌》)

      六、小結:本文客觀敘述了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雖未加任何評論,但作者由衷地欣賞謝道韞以“柳絮因風起”喻雪,贊賞謝道韞的聰敏與才氣。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詠雪》

      2、擴寫《詠雪》。

      板書設計:

      《世說新語》二則劉義慶

      詠雪

      謝安:提問:白雪紛紛何所似?

      謝朗:對句:撒鹽空中差可擬。

      道韞:改句:未若柳絮因風起。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詠雪》。

      二、疏通句篇:《陳太丘與友期》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分正確停頓。(自讀過程中有疑問則舉手提出)——請學生試讀課文——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三、理解文意,深層探究。

      1、四人一組合作學習,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文意,復述課文,質疑解惑。

      2、

      (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禮貌的稱呼對方;“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家君”對人稱自己父親時的謙詞)

      (2)從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陳太丘的朋友是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課文中,友人與陳太丘“期日中”,結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無信,不守信用;到來之后,問元方“尊君在不?”表現得較為有禮;當得知陳太丘已先行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粗野蠻橫,十分無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一番義正嚴辭的批評后,他“慚”“下車引之”又表現得較為誠懇,有知錯勇改的精神。

      (3)元方性格特點如何?

      明確:從元方對友人的批評話語,我們可以看出元方有著良好的家庭教養,表現了他懂禮識義的品質。元方對粗俗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結尾處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3、學生分角色朗讀并表演課文。

      4、朗讀課文,爭取當堂成誦。

      四、拓展練習:

      1、解釋加粗詞語:

      (1)與友期行不期而遇

      (2)太丘舍去去日苦多

      (3)入門不顧瞻前顧后

      (4)下車引之引吭高歌

      (5)太丘舍去舍己為人

      (6)則是無信信口開河

      2、翻譯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3)撒鹽空中差可擬。

      (4)未若柳絮因風起。

      3、拓展閱讀:

      王戎評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選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板書設計:

      對話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舍去

      陳太丘與友期對話的過程:友人發怒,元方對答

      對話的結果:友人慚引,元方不顧

    《世說新語》初中語文教案2

      學習目標:

      1、順暢翻譯全文,并能用現代漢語復述故事。

      2、領悟故事情節所包含的積極意義:誠信是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

      3、引導學生學習評價人物。

      教學過程:

      第一則《期行》)

      一、自主學習:

      1、學生朗讀課文,正音,辨形。譯重點詞、句。

      期:(古義)約定、(今義)星期。不:現寫作“否”,表示不。

      引:拉。過:超過。顧:回頭看。委:丟下、拋棄。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注意省略的成分)

      二、合作交流

      四人小組結合課文注譯進行翻譯,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組質疑。

      三、質疑討論

      〈1〉友人末到,陳大丘就獨自走了。你是陳大丘,你會怎么做?

      〈2〉哪些言行表現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如何看待元方這個“時年七歲”的孩子?

      〈4〉“友人漸,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你認為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為什么?

      〈5〉假如第二天陳大丘與友人見面,請設想一下,他們倆各自能說些什么?

      第二則《乘船》)

      一、自主學習:學生朗讀課文,正音,辨形。

      俱:一起。幸:(古義:幸而、恰巧)、(今義:幸福)。尚:還。

      輒:當即。可:肯、同意。舍:拋棄。守:難道。

      所以:……的原因。邪:相當于“嗎”,表疑問。遂:于是,就。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罷了。

      二、合作交流:四人小組結合課文注釋進行翻譯,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組質疑。

      三、質疑討論

      1、華歆與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怎樣評價他們的優劣?

      3、比較《期行》和《乘船》有什么不同?

      4、比較《期行》《乘船》的寫作特點:

      (《期行》行文簡潔,故事情節緊湊,中心意思深刻,耐人尋味。)

      (《乘船》行文簡潔,故事情節完整,通過對比,揭示了文章中心。

      總結:

      通過本文兩個小故事的學習,我們主要學到了什么?

      布置作業。

      圍繞對課文中所闡明的主旨——“誠信”,聯系社會現實,結合生活實際以“誠信”為題材寫一段話。

      課堂檢測:

      《世說新語》兩則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世說新語》是由組織編寫的。(2分)

      2、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6分)

      ⑴俄而雪驟(俄而:)

      ⑵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可擬:)

      ⑶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⑷太丘舍去(舍去:)

      ⑸尊君在不(不:)

      ⑹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3、《詠雪》中兩個比喻哪個更好?(4分)

      4、《陳太丘與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4分)

      5、"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4分)

      6、《陳太丘與友期》中,"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入門不顧",怎樣理解元方的行為?(4分)

      第二部分:閱讀分析

      (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7、這個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文章是怎樣刻畫主要人物的?(4分)

      8、從故事主人的言談中可知,做人要。(3分)

      9、釋詞:(4分)

      日中:()舍去:()

      無禮:()引之:()

      10、當友人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時,元方是如何對答反駁的'?(4分)

      11、友人"下車引之"的用意是什么?(4分)

      12、"元方入門不顧"以表示。(3分)

      13、元方入門后,友人會怎樣?(4分)

      答案:

      1、劉義慶

      2、⑴俄而:不久,一會兒⑵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⑶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⑷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⑸不:通"否"⑹委:丟下,舍棄

      3、"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

      4、"君"是有禮貌地稱呼對方,猶今之"您"。"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5、略

      6、略

      7、元方,語言和行為

      8、守信用、講禮貌。

      9、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沒有禮貌;拉元方

      10、"君與家君期日中,……則是無禮。"

      11、意識到自己錯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12、對友人不守信,說話不禮貌的行為表示抗議和蔑視。

      13、略

    《世說新語》初中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課文內容,積累常見文言詞匯,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掌握文中重點字詞的用法。抓住人物個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中主旨。

      2、過程與方法:利用注釋和工具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歸納主旨。重點講解文中的疑難字詞,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導學生認識到“誠信”在當今社會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意義,學習從小做一個守信的人。

      教學重點

      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積累文言詞匯。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的主旨,學習做人的道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期行》

      一、導入:

      在我國的文學史上誕生過無數著名的傳世名作。而古代小說又是其中最燦爛的一個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說呢?但任何一個偉大的作品都是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才產生的,古代小說的源頭在哪里?六朝時期風行一時的筆記體小說就是古典小說的搖籃。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世說新語》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簡介《世說新語》,劉宋臨川王劉義慶編著。主要描寫從東漢到劉宋時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全書共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夙慧等36門。

      二、示標:

      1、朗讀課文,正確譯講課文。

      2、抓住人物個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體會文章的主旨,學習做人的正確道理。

      三、第一次自學展示

      (一)自學指導一

      內容:生字詞,課文。

      方法:結合課下注釋、借助工具書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詞,把握節奏。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二)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讀課文:

      (1)字音:尊君在不fǒu 陳寔 shí 太丘舍shě去

      (2)停頓:陳太丘/與友/期行 元方/時年/七歲

      四、第二次自學展示

      (一)自學指導二

      內容:課文翻譯

      方法:

      1、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借助工具書自己翻譯課文,難點可小組討論。

      2、結合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

      要求:

      4分鐘后學生接力,譯講課文。(注意:學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譯,有錯即停,其他同學糾正)

      (二)學生自讀,討論,譯講課文,教師巡視。

      (三)展示提升

      重點詞句:

      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和朋友約定一同出行。期:約定,動詞。(今為日期,名詞)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過了中午朋友沒到,陳太丘便離開了。舍:舍棄。去:離開(今義為前往)

      友人慚,下車引之:朋友感到很慚愧,走下車去拉元方以表歉意。慚:慚愧。引:拉。

      元方入門不顧:元方走進門去,連頭也不回。顧:回頭看。

      四、第三次自學展示

      (一)自學指導三

      內容:故事的內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點勾畫標出文章要點。

      2、抓住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分析人物形象,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故事給人的啟示。

      要求:

      1、說說《陳太丘與友期行》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么?

      2、你對元方的言行有什么看法?

      3、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什么啟示?

      小組討論交流,5分鐘后請同學回答。

      (二)學生自讀課文,討論難點問題,教師巡視。

      (三)展示提升

      指名回答,補充,訂正。

      1、事件的起因:陳太丘與朋友約定正午一起外出。

      事件的經過:陳太丘的朋友失約,元方以禮責怪父友。

      事件的結果:朋友感到慚愧,下車拉元方表示歉意。

      2、元方答語彬彬有禮,駁斥據禮力爭,入門不以為然。可見他是一個懂禮識儀、落落大方的孩子。

      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從小要做一個守信的人。

      五、當堂訓練

      討論:你認為元方“入門不顧”的行為對嗎?(提示:從正反兩方面來分析)

      【板書設計】 期行

      元方: 聰明 機智 明理 誠信

      客人: 無信 無禮 改過

      第二課時 《乘船》

      一、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陳太丘與友期行〉的故事,懂得了守時、守信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再學習《乘船》(板書課題)

      二、示標

      1、朗讀課文,正確譯講課文。

      2、抓住人物個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體會文章的主旨,學習做人的正確道理。

      三、第一次自學展示

      (一)自學指導一

      內容:生字詞,課文。

      方法:結合課下注釋、借助工具書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詞,把握節奏。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二)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讀課文:

      (1)字音:華歆xīn 輒zhé 邪yé

      (2)王/欲舍/所攜人 寧/可/以急相棄邪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四、第二次自學展示

      (一)自學指導二

      內容:課文翻譯

      方法:

      1、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借助工具書自己翻譯課文,難點可小組討論。

      2、結合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

      要求:

      4分鐘后學生接力,譯講課文。(注意:學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譯,有錯即停,其他同學糾正)

      (二)學生自讀,討論難點,譯講課文,教師巡視。

      (三)展示提升

      重點詞句:

      有一人欲依附:途中有一個人想要搭船同行。依附:搭船同行(今義為依托)

      幸尚寬,何為不可?:船里恰好還很寬松,為什么不同意?幸:幸而,恰巧。可:肯,同意(今義為可以)

      后賊追至:后來作亂的人追上來了。賊:作亂的人(今義為偷東西的人)

      正為此耳:正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罷了。耳:語氣助詞,罷了(今義為耳朵)

      四、第三次自學展示

      (一)自學指導三

      內容:故事的內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點勾畫標出文章要點。

      2、抓住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分析人物形象,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故事給人的啟示。

      要求:

      思考下列問題:

      1、〈〈乘船〉〉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你覺得華、王二人孰優孰劣,為什么?

      3、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學生分組交流討論,5分鐘后請同學回答。

      (二)學生自讀課文,討論難點問題,教師巡視。

      (三)展示提升

      指名回答,補充,訂正。

      (1)學生自己復述。

      (2)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可提示:華的信)

      (3)啟示:一個人不能輕諾寡信,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

      五、當堂訓練

      討論交流:〈〈期行〉〉與〈〈乘船〉〉這兩則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提示:從寫法和主旨兩方面來談)

      點撥:

      1、寫法上短小精悍,但脈絡清晰,人物形象鮮明。

      2、主旨:〈〈期行〉〉講守時,〈〈乘船〉〉講守諾,都是誠信方面的問題。

      【板書設計】 乘船

      難之在前

      華歆 急人之難,始終如一

      乘 后則救助

      船 納之在前

      王朗 輕諾寡信,只為自己

      后則欲舍

      中心:通過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難的故事,說明了答應別人的請求就要負責到底。

    【《世說新語》初中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世說新語》語文教案02-22

    初中語文經典教案10-31

    初中語文的教案10-19

    《世說新語》語文教案15篇02-22

    初中語文《散步》教案02-22

    (精選)初中語文教案08-08

    初中語文的教案優秀10-10

    初中語文《赤壁》教案12-11

    (經典)初中語文教案05-2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字幕高清 | 亚洲男女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女性午夜在线视频 | 亚洲美女在线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