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1
一、活動目的:
1、認識講文明、懂禮貌規范自己日常行為的重要性。
2、懂得待人接物的禮節,培養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二、活動形式:
通過小品、采訪、等形式,培養學生良好文明的習慣。
三、活動準備:
1、排練小品(一)和(二);
2、準備紙、筆;
四、活動過程:
男主持:三月是鮮花爛漫的季節。
女主持:今天是陽光明媚的日子。
男主持:雷鋒叔叔的故事傳遍校園。
女主持:文明之花到處盛開。
男主持: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女主持:我們是新時期的少年。
男主持:語言美,行為美,
女主持:尊師長,愛同學。
合: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小講文明,講禮貌,金刀峽中心校一年級一班“爭做文明之星”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一)看表演,思考問題,明辨是非。
小品表演
1.跨進學校的大門,我們就要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但是明明卻做了些什么呢?請大家仔細看小品《明明遲到》。
時間:課堂上。
人物:明明,老師和同學們。
內容:“叮鈴鈴”、“叮鈴鈴”,隨著兩聲清脆的上課鈴聲,同學們都靜靜地坐在位置上,老師站在講臺前,大家都準備上課了。“砰”,教室門被踢開了,明明滿頭大汗地跑了進來,在自己的位置上重重地坐下,嘴里喘著粗氣,忙碌著把自己的學習用品放好,老師和同學們都看著他。
男主持問:
(1)你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么?學生討論交流。
(2)假如你遲到了,會怎樣做呢?
(3)課堂上你又會怎樣做呢?
女主持小結:明明上課遲到了,這樣毫無顧忌地沖進教室是很不禮貌的,還弄出很多的響聲,破壞了整個教室的安靜氣氛,這樣做影響了大家的學習。如果都按照同學們說去做,那就是講文明,懂禮貌。
2.那么到同學家做客又要注意什么呢?請看
小品表演《做客》
時間:下午放學后。
人物:明明、小紅、冬冬和她的爸爸。
內容:冬冬生病沒來學校。下午放學后,他的兩個好朋友明明和小紅一起去她家探望,開門的是冬冬的爸爸,“叔叔好!”小紅很有禮貌地向冬冬爸爸打了一聲招呼,然后,進了門,可性急的明明已經走到了冬冬的`床前……,冬冬爸爸拿出水果招待他們,“蘋果我喜歡吃!”轉眼間,明明咬了一口蘋果。小紅擺擺手不要,推辭不掉,就說:“謝謝冬冬爸爸!”然后接過了蘋果。
女主持問:
(1)、明明和小紅,你們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2)、假如你到別人家做客,你會怎樣做呢?
(二)、采訪“禮貌小學生”
(人物:小記者,任選一個學生談一談)
現場采訪
小記者:我是紅領巾廣播站的小記者?,聽說你們在這里開展文明禮儀的活動,我特地來采訪一下。
小記者:
1.當你想向同學借筆用時,你該怎么說,怎樣做呢?
小記者評價:這位同學說話真有禮貌,我有筆也愿意借給你。
2.如果課間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學的鉛筆盒,你該怎么辦?
小記者提問:你的鉛筆盒被碰掉了你生氣嗎?
3.來到書店,你想買本書,應該怎樣跟營業員阿姨說呢?
小記者評價:嗯,你真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4.如果你和爸爸媽媽游玩時,你走失了,你該怎樣向民警叔叔求得幫助呢?
小記者評價:你真棒,民警叔叔一定會夸你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5.當家里來了客人,你怎樣招待他?
6.如果你沒有記清家庭作業,你怎樣向班主任老師打電話詢問呢?
女主持人:通過小記者的采訪,你都知道了那些文明用語。
小記者問丙:你知道有哪些文明禮貌用語嗎?誰來補充?
(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您好、再見)
小記者問丁:你知道和文明禮貌有關的動作嗎?誰來補充?
(微笑、鞠躬、握手、鼓掌、擁抱)
(三)、集體拍手兒歌
同學們,都知道,禮貌用語記得牢。
對待長輩要用“您”,早晨見面說聲“早”。
平時互相問問“好”。分別“再見”別忘了。
若求人,“請”字先,最后別忘說謝謝,
影響別人,“對不起”回答請說“沒關系”
文明做個好孩子,人人夸獎數第一。
(四)、現在請班主任老師做總結
孩子們,我很高興,因為今天的節目是由你們自編、自演,內容豐富、氣氛活躍,其實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每個細節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我們班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班級而努力!讓我們每個同學都成為文明之星。
(五)主持人:合唱《我們從小講禮貌》
晨風吹,陽光照,紅領巾,胸前飄,小朋友呀,歡歡喜喜進學校。見了老師敬個禮,見了同學問聲好,老師您好,同學你早,團結友愛心一條,團結友愛心一條。
好兒童,志氣高,講文明,講禮貌,小朋友呀咱們一定要記牢。不罵人來,不打架,果皮紙屑不亂拋。紀律要遵守,衛生要做到,咱們從小講文明咱們從小講禮貌。
主持人:一年級一班〈爭做文明之星〉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2
教學內容:
不當“小皇帝”
主題:
克服任性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認清任性的壞處。
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自覺改掉任性的壞毛病。
教學重點:
認清任性的壞處。
教學難點:
改掉任性的壞毛病。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小品——任性的“小皇帝”
教師要事先挑選好六名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時指導學生進行排練(強調臺詞的'語調和神態,注意形體動作以及道具的設計)。
1、教師課堂點題:同學們,任性是我們生活中常常會見到的,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任性的問題,先請大家觀看一個小品。
2、出示思考題:
(1)誰是任性的“小皇帝”。
(2)“小皇帝”有那些壞毛病。
(3)任性又有那些壞處。
3、提出觀看要求:認真觀看、積極思考,告訴學生這就是對同學的尊重。
二、討論
1、討論方法指導:討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討論的過程中,要各抒己見,求同存異,要心平氣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虛心、仔細地聽取別人的見解。
2、就以上問題分四人一組相互討論。
3、根據小品內容,結合自身情況,討論任性有那些壞毛病和壞處。
三、展開
1、自我測試,完成調查卷(要求認真、如實的填寫,告訴學生誠實是一個人的美德)
2、找出克服任性的方法
3、針對調查卷所出現的任性問題全班進行討論交流。
四、小結
1、自我評價:這堂課我們主要討論了一個什么問題?你認清了任性的壞處了嗎?在你身上是否存在任性的問題,找到改正的辦法了嗎?你學會討論的方法了嗎?你有收獲嗎?
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討論了“任性”,大家都很認真,也在克服任性方面動了不少腦筋,相信同學們一定不愿做任性的孩子,對嗎?
六、總結:
任性是一個大壞蛋,千萬別和它做朋友。
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幫助留守兒童認識和了解自我,找到自身的優點,激發他們的自信心。
2、安撫和疏導留守兒童的心理,讓他們更加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3、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和懂得感恩的美好品德。
二、教學重難點:
培養留守兒童的自信心和感恩美德。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介紹課題并提問,假如我是他的“他”,可能是誰?
2、觀看短片,父母外出務工與孩子分別的場景。
3、解題,留守兒童,(解釋: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跟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其他親戚一起生活的孩子),我們身邊有嗎?請舉手看一下,統計一下,了解一下這些同學和誰一起生活,誰來照顧他們。
4、留守兒童介紹自己的生活狀況。
(二)小組交流,傾訴內心
教師:當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們失去了很多的溫暖和關愛,出現下面幾種情況的時候,你是怎么想的,請你給你的同學和老師談談你的真實感受嗎?
展示圖片,四組生活場景。
1、過年時,父母不能陪伴我(羨慕別人)
2、生病時,我…….(孤單、害怕)
3、六一兒童節,爸爸媽媽不能來學校看我的`表演,我…….(傷心,自卑)
4、開家長會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能來學校跟老師交流,我…….(想念他們)
教師小結:你們到這些時候,是不是埋怨,甚至是“恨”你們的爸爸媽媽呢?老師引導:其實,我們的爸爸媽媽也是迫于生活的無奈才遠走他鄉,他們要去打工養家糊口,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他們很不愿意離開你們,因為你們是他們的心頭肉,這是骨肉的分離,我們不要恨,也不要埋怨。我們來了解一下自己的父母在外面做些什么呢?
5、展示圖片,爸爸媽媽的打工生活。
(三)同學互助,說說心里話。
孩子們,過年的時候,你感到傷心,難過;生病時,你感到孤單,害怕;六一兒童節的時候,你感到很無助;開家長會的時候,你可能很慌亂,很自卑。這些傷心,難過,孤單,害怕,無助,慌亂,自卑的心理,作為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也是很正常的表現。我們常說,上帝為你關閉了一扇門,卻為你打開了另一扇天窗,我們也從不平常的生活中學到了很多。其實他們很…….(堅強和勇敢,他們能自己照顧自己,舉例,生病了自己去醫院取藥,打針,不哭不鬧,夜深人靜的時候,只能自己單獨睡覺)其實他們很…….(懂事,他們不去依賴父母,常常自己解決問題,自己洗衣服做飯其實他們很…….(可愛,孝順,除了照顧自己,還要幫助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做家務,甚至還要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小結)所以,我們不能自卑,我們要自信,我覺得你們了不起,很棒。當然,作為我們的同學和老師也要給他們更多的幫助,那么,你能給他們做些什么呢?
(四)做一做,談一談。
假如我是他,我要做什么?
1、制作一張賀卡(媽媽的生日)
2、給爸爸媽媽寫封信
3、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問候他們,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
4、認真學習,把成績寄給爸爸媽媽。
5、我要照顧好自己和爺爺奶奶,讓他們安心的在外工作。
6、我要和他們交朋友,在學習上幫助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
(五)共同分享
欣賞歌曲《我會聽話》
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敢于提問,消除“怕提問”的心理障礙。
2、讓學生知道問題的表達簡潔、清晰,語氣溫和,態度謙虛。
教學方式:
專題教育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勇于提問
教學手段:
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大家愛不愛提問題吶?
二、圖片展示,觀察島
出示圖片:
閱讀分享《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說說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回報答案。
三、活動體驗,活動營。
1、敢于提問
討論:如果你是有疑問的.小男孩,會怎么做?為什么?
2、提問促成長
相鄰的同學為一組,互相分享各自在學習中因為敢于提問而取得重要收獲的經歷。
3、提問能手
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保護水資源”這一主題進行提問競賽,綜合提問的質量和數量,每組評選出兩名“提問能手”。
四、課外拓展
請堅持在學習之余,嘗試向自己或同學、老師及家長提出一個問題,并力爭解決它。看看經過一段時間后,自己思考問題的方法有沒有明顯的變化。
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血液的組成成份有哪些。
2、使學生了解血液的主要作用。
3、使學生了解人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心臟和血管。
教具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受過傷嗎?受傷之后流血了嗎?形容一下平時我們見到的血液,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有關血液的知識。
二、學習新課
1、大家知道血液為什么是紅色的嗎?
2、血液除了紅血球之外,還有哪些成分呢?
3、師述:血液中各種成分都有一定的限度,是人體自身調節的,如果某種成分的.多少超出了限度,就會生病,醫生就是通過成分檢驗來分析病情的。
4、讀課文,說說血液在體內主要的任務是什么?
5、為什么血液能夠不斷地流動,周而復始呢?
6、為了擁有健康的心臟和血管,我們平時可采取哪些措施呢?
7、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8、補充介紹知識:
(1)血液的主要成分;
(2)血液也是有壽命的;
(3)血型的種類。
三、檢測:血液有哪些主要成分?血液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四、結束語。
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人體的溫度這一概念。
2、使學生知道人的體溫正常值的范圍。
3、使學生知道怎樣測量體溫。
教具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用你自己的手摸摸自己的'臉有什么感覺?和別人握手時又有什么感覺呢?
把你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又有什么感覺?
二、學習新課
1、讀第2小節內容,明確什么是溫度。及我們身體的溫度是37度。并試著體會37度的感覺。
2、測體溫有哪些方式呢?
3、人體溫度的正常范圍是多少?學習用口表測量和用肛表測量的不同之處。
4、根據課文介紹,人的體溫會受哪些因素而稍有波動?
5、閱讀討論以下問題:低熱、中熱、高熱、超高熱的范圍分別是多少?當我們體溫不正常時,應該怎么辦?6、學生閱讀討論,大組交流。
7、如果我們感覺到身體不舒服時,怎樣來替自己測量體溫呢?
8、閱讀討論,交流,掌握步驟。
9、教師提醒測量體溫時的注意要點:測量體溫就在飯后半小時及安靜狀態下進行。
三、總結課文。
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7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寬容待人的良好品質
2、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提高學生道德修養水平
教學方式:
專題教育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寬容待人的良好品質
教學手段:
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曾經和別人發生過矛盾,產生過不愉快嗎?如果有,那么你們是如何處理的吶?
二、圖片展示,觀察島
出示圖片
提問:圖中起爭執的兩位同學做得對嗎?為什么?
三、活動體驗,活動營
1、解繩結:相鄰的兩個同學為一組,一個同學給繩子打五個結,另一個同學解繩結。所有組同時開始解,最先解完的一組獲勝。
解開繩結后你的心情如何?如果這些繩結代表你和同學之間的'誤會,當他們被解開后,你的心情又會如何?
2、真心話大冒險:與鄰桌的同學進行一次真心話大冒險的游戲,說說你曾經寬容過對方而對方卻不知道的事。
四、課后拓展
假如以后遇到下面情形,你會怎么做?試著將你的做法寫下來。
1、同學撞了我或者踩了我的腳,雖然很痛,但她已經道歉,這時我會這樣做:
2、同學把我的書本全部撞落在地,他連忙道歉并撿了起來,這時我會這樣做:
3、同學遇到了困難,需要幫助,雖然她平時對我不是很友好,但這時我會這樣做:
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到在有充分思想準備的情況下進入中學,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態。
2、學生了解進入中學前應做好哪些思想準備工作。
3、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的心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就要劃上句號了。接下來迎接你的是一個新的階段-----中學階段。雖然從形式上看只是從一個校門走進另一個校門,但這卻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擺在你面前的要求將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你,做好準備了嗎?
二、學習新課。
1、明確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進入中學,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態,否則的話,既浪費時間,又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
2、那么,進入中學前就做好哪些思想準備呢?
3、你們知道中學和小學的區別嗎?你最關心哪一個方面?
4、從優秀學生身上汲取經驗。
1)要真正把學習當作是自己的事,從學習中鍛煉意志。
2)在學習方法上要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及時弄懂,不能積累下來。
3)為了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進入中這后還要多參加各項活動,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能力。
4)正確面對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
你即將成為一名中學生了,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了邑?有些什么具體的打算?請寫下來
【一年級全冊心理健康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全冊教案10-25
一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05-27
一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02-25
蘇教版第十二冊美術全冊教案02-26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06-23
第七冊計算機教案(全冊)02-26
八上語文教案全冊教案12-26
第八冊計算機教案(全冊)02-26
六上數學全冊教案參考12-11
一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精選14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