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實用1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會認“畔、御、侯”等3個字,會寫“畔、鶯、啼、御、暮、侯、隔”等7個字。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寒食》《泊船瓜州》。
2、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寒食是古代一個傳統節日,清明前的一兩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寒食節時的長安城什么樣?
二、學習《寒食》一詩
1、自讀,讀準字音
2、指導學習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處不飛花
(1)把詩句劃分成詞語
春城/天處/不/飛花
(2)想想每個詞的意思,不會的怎么辦?(查字典、看注釋)
(3)把詞語連成句子,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照樣子自學后三句
4、檢查出示(斜……御柳……漢宮……)
5、指導朗讀
(1)想象一下,春天滿城飄柳絮什么樣?
(2)舉國上下都在過寒食節而皇宮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長安的百姓看到這些你會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泊船瓜州》
1、回顧上首詩的學習方法。
2、分小組學習
3、匯報交流
4、指導朗讀
出示課件:在這樣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獨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會怎樣想?(回家)帶著這樣的思鄉之情再讀。
5、背誦
四、小結
今天我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
五、布置作業
背誦《泊船瓜州》、《寒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2、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解釋詩句。
2、背誦《寒食》《泊船瓜州》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解題
讀題目,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2、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3、小組自學
4、交流匯報
(1)檢查出示詞語
(2)誰來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三、啟發想象,指導朗讀
1、讀了這首詩,你眼前會浮現出哪些景物?(鮮花、小路、蝴蝶、嬌鶯)
2、你能結合詩句想象一下什么樣嗎?(學生描述)
3、當我們自己融入這花的海洋,聞著沁人心脾的花香,聽著悅耳的鳥鳴,你想說什么?
4、帶著對春天的熱愛來讀。
四、背誦練習
五、布置作業
改寫《江畔獨步尋花》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會認“炫垢”等7個生字及其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讀到寫,學會描寫一種景物。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雨過天晴?諝馇逍,正是我們出去走走的好時候,你有這樣的經歷嗎?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2、中國現代詩人戴望舒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潤過涼爽溫柔炫耀塵垢膽怯綻透飾彩曝著陽光涉過赤腳涉過圓暈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詞,作上記號。
(3)指名朗讀,糾正。
3、指名讀,想一想,詩歌寫了什么內容呢?(雨過天晴的時候,風景很美,告訴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品詞析句,欣賞美景
1、輕輕讀一讀全詩,想想詩中描寫了哪些雨過天晴的景物?把這些景物圈起來。(教師板書)
預設: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
2、雨過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還有鳳蝶兒,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請默讀詩歌,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樣景物?為什么?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1)默讀,寫感受
(2)同桌交流
(3)大堂交流
小路:涼爽又溫柔
師:走在這樣涼爽而又溫柔的小路上,呼吸著野外的新鮮空氣,孩子們,你想說些什么呢?
小草:新綠
師:小草兒已沒有了往日的塵垢,這時候看起來是這樣的生機勃勃,聽一聽,小草在說些什么呢?
小白菊:不再膽怯,試試寒,試試暖,一瓣瓣地綻透
理解“綻透”(看圖片)
鳳蝶兒:自在閑游(看圖片)指導朗讀
小練筆:
抖去水珠的鳳蝶兒,
在木葉間自在閑游。
瞧,
有的.落在嬌艷的花朵上,
在和花兒說著悄悄話呢;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讀詩歌的第一自然段
4、雨過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這些景物,你覺得還會有什么呢?(小螞蚱、小螞蟻、小花、小鳥、蝴蝶……)
你會學著詩歌的樣子,也來當一回小詩人吧。
師:勤勞可愛的小螞蟻,
在泥路上來回穿梭,
親昵地擁抱著,
快樂地問候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孩子們,你們的想象豐富極了,你們用最純真的心靈寫著屬于自己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到小徑中去走走吧。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齊讀)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隨著詩人戴望舒去欣賞了大自然,我們也用自己的想象讓大自然更豐富起來,這個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們也來寫一首《在天晴了時候》,然后在周末懷著快樂心情出發吧!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2、發現并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3、積累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4、理解成語故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德育目標:繼續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課前準備
1、整理本組課文收集的相關資料。
2、搜集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學時數: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無限的延伸,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通過這組課文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對生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準備
1、默讀提示,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投影出示:
內容: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
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
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3、回憶本組學習的幾篇課文,瀏覽搜集的資料,閱讀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樣說。
5、自己輕聲練習講述。
三、暢所欲言
1、自由選擇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指正。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給予個別指導。
2、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聽者認真、安靜地傾聽。教師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評議、辯論。
四、總結評價
1、自我評價:自己在這節課中發言是否踴躍,表達是否清晰,態度是否大方,思維是否敏捷,與同學的交流、合作是否積極等。
2、學生評價:你認為這節課誰的表現?為什么?
3、教師評價:總結本節課中學生突出的優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師認為大家的發言都很有見地。把你們所談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二、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投影出示習作要求:
內容具體;
寫出真實感受;
題目自定。
三、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1、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2、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
五、謄寫作文,制作墻報
1、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直到滿意后再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資料,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專題的板報。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一、復習導入
1、讀詞語卡中的詞語。
2、聽寫其中的詞語。
二、我的發現
1、同學們,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發現一些句子有較深的含義嗎?下面請同學們先來看看小林和小東都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小林和小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理解句子較深含義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方法。如:仔細想、聯系時代背景、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抓法。
3、快速瀏覽本組課文,你還能發現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
三、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導學生讀正確,然后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或認識,之后請學生快速背誦。
2、教師補充出示一些名言,請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
b、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d、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e、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3、請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關于熱愛生命的名言,共同進行賞評。
4、鼓勵學生課下將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格言制成書簽。
四、成語故事
1、自己讀故事,感受句子的含義,畫出不懂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故事的理解,互相質疑解難。
3、全班交流,說一說這個成語故事蘊含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4、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第六組
教學內容本組教材以“鄉村生活”為主題,精讀課文有《鄉下人家》《古詩詞三首》,略讀課文有《牧場之家》《麥哨》。課后還安排了本冊教材的第二次綜合性學習。還有一個詞語盤點、一個學習園地。
教學目標
1、重視積累優美語言,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田園生活畫面。
2、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通過討論,交流對問題的看法和自己學習課文所懂得的道理。
教學難點進一步提高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繼續培養學生的默讀與自學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措施本單元教學按搜集資料、初步感知——課文具體解讀——讀練綜合運用的思路來組織教學。
教學時數。10—14課時,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4
假如我是市長
師: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城市里。誰知道一個城市的建設包括哪些方面呢?
生:交通。交通的好壞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的面貌。
生:建筑。比如說高樓大廈、橋梁、人文景觀。
生:市場。比如步行商業街,集貿市場。
生:環境。
生:文化。比如娛樂城、圖書館、博物館、文化宮。
生:我覺得學校也是。
生:還有工廠、公園、廣場。
生:通訊。
師:大家說的很好,一個城市的建設包括方方面面的。那你覺得我們的城市建設哪里比較好呢?
生:我覺得街心廣場很好。它是東北最大的廣場,那里有美麗的音樂噴泉,迷人的街燈,綠油油的草坪,是人們游玩、休閑的好去處。
生:我覺得這幾年住宅樓越來越多了,越來越漂亮了,小區的環境也變美了。
生:道路變得發達了,路面也變寬了,行使的車輛也多了,有許多好車我叫不出名來。
生:通訊也發展了,我們幾乎每家都安裝了電話。
師:看來我們的城市越來越美了,生活越來越提高了。那你還有沒有不滿意的地方呢?比如我今天上班的時候就堵車了,差點沒遲到。
生:我覺得對環境的建設不滿意。公園少,樹木少、花壇少。細河兩岸的垃圾到處亂放。
生:我認為我們兒童娛樂活動的場所太少了,一到假期都沒地方去。
生:我們的生活發展不均衡,比如下崗工人越來越多,我的媽媽就下崗了。
生:有的人亂開飯店,我家的樓下有好幾家,冒出的油煙嗆得我家都不能開窗戶。
生:我們學校還是低矮的平房,冬天生爐子可冷了。
……
師:同學們說的很客觀。有這么多令你們不滿意的事,那這事由誰管呀?
生:由社會管。
師:社會靠誰呀?
生:靠人。
師:對,靠人。一個城市的建設由誰負責?
生:政府。
師:政府的決策人是誰?
生:是市長。
師:對,市長有決策權,領導權,他們制定的政策對城市的建設有直接的影響。
師:假如你是市長,你會怎么做?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在小組討論討論,然后指派代表說說。
。ㄉ懻摚
生:,我首先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把那些條件差的學校全部改造成好的學校,并且每人配一臺電腦。有語音室、實驗室、活動室、美術室等。
師:我支持你這個市長?墒清X從拿來呀?
生:由政府出錢。
生:可以貸款。
生:發動全市公民每人捐一元錢,這就是幾百萬。
生:請求國際援助。
生:增加其他行業的穗收,把錢用在建學校上。
師:你們的辦法都很好。
生:我要是市長,拆除市區的.一切違章建筑。使我們城市交通更方便,面貌更整新。
師:想法好。應該這樣。
生:,我要讓下崗的工人都過上好生活。
師:那你想怎么做?
生:辦培訓班,讓他們都有一技之長,能夠自某職業。
生:勞務輸出,到外國去賺大錢。
師:這主意也不錯。
生:我是市長,就把領導干部的車全買了。把錢投到生產建設上去;蚨嘟ㄉ倌昊顒又行模屛覀冇型嫣帯
生:我是市長,絕不允許摩托車在路上亂跑,那樣太危險。
師:你說的這個已經限制了。
師:現在只是主要路面,應該全面限制。
生:有的電話廳的電話被壞人砸壞了,市長應該管一管。
師:市長沒管嗎?
生:我覺得讓警察去管了,可是沒管好。
師:那怎么辦?
生:多派警察。
生:我覺得應做好宣傳,讓壞人知道這是違法行為。
生:讓我說,取消電話廳。
生:(疑問)
生:最關鍵的提高人們收入,有錢了,就可買手機,每人都有,就方便了。
師:我看不久會實現的。
生:,把電線都埋在地下,這樣既安全又美化了市容。
生:,把細河治理好,不讓它排污水了,讓它變成水上公園。
師:這一定受人歡迎。
生:,把咱們市發展成旅游城市,比如我市的海棠山、塔子溝、大清溝都是極好的自然風光。
師:我市確實有很多自然景觀,就是開發的不夠。
生:我市是煤電之城,現在資源枯竭了,我們得想辦法轉型。
師:我市是全國經濟轉型重點實驗城市之一,你有什么好主意嗎?
生:養奶牛,多產奶,銷往全國各地。
生:發展農業,多產糧食。
生:我不同意你的做法。我姥家就是農民,產了那么多糧食賣不出去。
師:是呀,賣不出去可咋辦?
生:我想……
生:辦糧食加工廠,把糧食深加工成高營養產品,而且是綠色食品,那一定會賣出去的。
師:你這個市長有頭腦。
生:我要是市長,我要把重點放在培養人才上,大力發展教育。有了科技人才就不愁建設不好我們的城市。
生:我們市不是沒有人才,是他們都到國外去了,還有的到別的市去了。
生:我可不像他們,我要好好學習,為家鄉做貢獻,我好想當市長呢?
師:有志向。
……
師:剛才,同學們談的都很好,希望你們將來都能當上市長。下面就把你們說的寫下來好嗎?注意段落清楚,語句通順。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5
1、學生匯報自學情況,師相機點撥。
、倮蚀牡诙匀欢危卮鹈鑼懶⊙褬幼拥脑~句: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
、谶@段話用新月、水蛇比喻小艇
點撥:“像掛在天邊的新月”是說船的樣子
“仿佛田溝里的水蛇”是說船的行動輕快靈活。
、劾首x第三自然段,回答這段話中哪句話寫出小艇座位的舒適?(第一句)哪句說出乘船游覽的樂趣?(第二、三句)
④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三句。
、堇首x第四自然段,理解“操縱自如”。
、莼卮鹱髡邚哪膸讉方面具體描寫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行船的速度快;來往船只很多,他操縱自如,毫不手腳忙亂;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還能作急轉彎;老師點撥:以上三點是從正面描寫船夫駕駛技術好,第五句話“兩邊的建筑飛一般地往后倒退”是從側面寫船夫駕駛技術高。
2、朗讀第二段。
六、讀練三一一一自學程序與方法三(自學第三段)
學生借助旁批,采用“讀、想、劃、批、說、寫”的方法,自學五至六自然段,老師巡回輔導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2.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受到古詩文化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反復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同時呈現,比較題意
1.人間最難舍的情就是“離別之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后,離別遠行就意味著天各一方,很難有再見面的機會。因此,古人對離別的感受特別深。臨別時,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遠行的人,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詩常見的一種主題。這一節課,我們一起走進李白和王維這兩位詩人的離別境界,一同見證兩對好朋友的深厚友誼。
2.自讀詩題,感悟節奏,領悟詩題之意。
【課件出示:詩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3.【課件出示:比較兩首詩的詩題,你有什么發現嗎?】
預設一:【課件出示:都有一個“送”字,這兩首詩都是“送別詩”!
。墼诠糯捎诮煌ú槐悖x別遠行就意味著天各一方,很難有再見面的機會。因此,古人對離別的感受特別深,他們寫出來的詩也特別精彩。]
預設二:【課件出示:都有地名,“廣陵”和“安西”。 】(引導學生利用注釋來理解。)
廣陵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揚州市,是一個風景優美的都市;安西在現在的新疆的最西邊,那時是唐朝的西域邊關。從首都長安出發,要穿越幾千公里的戈壁沙漠,才能到達那里。
預設三:【課件出示:都有一個人名,一個是“孟浩然”,一個是“元二” 】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歲,但兩人一見如故,成為知己。元二是王維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稱元二。
4.【課件出示:題目中“之”和“使”的各是什么意思?】
(“之”是“去”的意思;“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邊關、保家衛國的。)
現在你能說說這兩個題目的意思了嗎?誰送別誰去哪里?
二、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1.【課件出示:兩首詩】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渭城朝雨”的“朝”讀“zhāo”,“客舍青青”的“舍”要讀第四聲。
3.【課件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與“西出陽關無故人”。 】
同是“故人”,所指卻不一樣。前指孟浩然,后指王維自己。
“西辭”指向西告別,往東而去; “西出”指向東告別,往西而去。
4.借助字典和注釋,并仔細觀察插圖,理解并交流兩首詩的大概意思!菊n件出示:詩意】
5.誦讀這兩首詩。要求讀得有節奏, 讀得有韻味。
三、分步解讀,品悟詩情
。ㄒ唬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古詩一向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如果你能把文字讀成畫面,那就了不起了。自己輕聲讀讀第一首,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課件出示:第一首詩】
預設一:【課件出示:煙花三月──賞一幅風景】
1.煙花三月──陽春三月,楊柳花開,風一吹,遠遠看去,白蒙蒙的,如煙霧。因而古代有一句話“柳絮如煙”。(點明了送別的時間。陽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桑葉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風送紅雨,碧波揚白帆。這是古代詩人結伴同游的季節。)
2.在這白花競秀、春光明媚的季節里,好朋友就要離別遠行,自己卻無法同游,這其間含有無限的感慨。為什么呢?(因為孟浩然所去的揚州,正是唐代的繁華地區,那里是珠連繡戶,弦管聲歌,令人神往。)一起讀讀這兩句【課件出示:前兩行詩】。
預設二:【課件出示:孤帆遠影──品一個“孤”字】
1.【課件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孤帆”什么意思?】(孤單單的一條小船。)
【課件出示:按理說,江南三月,長江上一定是千帆競渡,可李白為什么說是“孤帆”呢?】[“過盡千帆皆不是”,此時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視而不見;他只是來送朋友的,他只關心朋友的船;因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獨。]
2.是啊,過盡千帆眼不見,一心只送孟浩然!菊n件出示】
3.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個“孤帆”,你還會覺得它僅僅是“一條小船”的意思嗎?從這個“孤”字,你讀出了什么?(作者因朋友遠去而感到孤獨、孤單、傷感……)
這小小的一個“孤”字,把詩人的.離愁別緒表達得淋漓盡致!菊n件出示:第三句】(生齊讀全句。)
4.想象相聚畫面
【課件出示】幸?鞓返娜兆泳瓦@樣被這無情的“孤帆遠影”帶走了……【課件出示:全詩】(生齊讀全詩。)
預設三:【課件出示:碧空長江──賞一個“盡”字】
1.【課件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真的都盡了嗎?不盡的是什么?】(不盡的是滾滾長江水;不盡的是對孟浩然的無限思念之情。)
2.滾滾長江水,流不盡心中情啊。唐人寫送別詩,往往寄情于水,就像另外幾首詩里寫的一樣!菊n件出示】
3.水,迢迢不斷;水,波濤蕩漾;水,一逝不返。水流無限,別情無限。可如今這種別情離恨只能化成滾滾的東流水,向天邊流去,向揚州流去!菊n件出示:全詩】一起讀全詩。
4.送上祝福的話。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課件出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著孤帆遠去,江水滔滔,會在心里默默地對遠去的孟浩然說些什么呢?】(江水是永遠流不盡的,我們之間的情意是不會斷的;今番遠去,何時再能相會?愿你一帆風順,一路平安……)
5.讓我們把詩人的這種離愁別緒通過誦讀表達出來吧。
【課件出示:全詩】練讀──個別讀──齊讀──【課件出示:范讀。】
(二)《送元二使安西》
【課件展示:渭城的繁華與安西的蕭條景象!
自古人生重離別。元二此去是千里之外,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難料,朋友之間怎不留戀,況且古人說: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間風?自由讀詩后填空:【課件展示】【課件展示】
預設一:多一份“無故人”的凄涼與關切
1.【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課件出示:西出陽關就再也沒有老朋友來陪你──(喝酒,吟詩……)】
2.【課件出示:西出陽關又豈止是沒有朋友呢?西出陽關就沒有──父母、兄弟、妻兒……】
3.想到朋友即將遠去塞外荒漠,生死渺茫,這種難分難舍的情緒化作一句話──【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預設二:更多了一杯離別的酒
勸君更盡一杯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連心的酒,“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酒是澆愁的酒,那,【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是一杯怎樣的酒?】【課件出示】
4.酒,可用以消愁,可傳遞友情,可寄托豪情。但事實往往是“醉不成歡慘將別”。于是,酒到酣處人寂寞,酒香飄處別情濃。正像另外幾首詩所寫的,讀【課件出示】
這濃濃的離情,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這樣的一首纏綿悱惻的詩──【課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齊讀)!菊n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范讀】
四、回顧全文,歸納升華
1.兩位詩人就這樣送別了朋友,朋友遠行了,留給詩人的是一種怎樣的愁緒呢?
2.“自古多情傷離別”,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朋友走了,詩人還在反復吟誦著這兩首詩──【課件出示:兩首詩】(齊讀。)
五、課后總結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兩位詩人的離別世界,見證到詩人與朋友的那份真摯友誼,感受到他們替朋友擔憂、為朋友祝福的那顆真誠的心,確實是感同身受。【課件出示:對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間一壺酒,友情是江上一葉舟,友情是月夜獨登樓,友情是庭深小徑幽。對于我們,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們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六、快樂作業:
【課件出示:課后我們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別詩,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離別情懷!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了解教師節的來歷以及意義。練習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2.指導學生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在表達中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3.了解教師節的意義,受到愛師教育。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在表達中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查找范文。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明確習作要求,指導寫法。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任務。
了解自己及他人是怎樣過教師節的?
二、選材:
這次習作,在選材上有嚴格的限制,有兩個選擇:
。1)如何慶祝的教師節,屬于場面描寫。
。2)寫你和老師之間發生的事。
三、小組交流,互相啟發,確定選材。
四、寫作提示。
這次習作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使你感動的事情是怎樣一步一步發展的,這些要寫清楚;特別是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讓你感動的`具體情節,人物的動作或語言,更要寫清楚。
2.寫清楚自己當時的真實感受。事情對你有什么觸動,你有什么想法、表現,這對表達你是怎樣受感動的非常重要,也要適當描寫。
3.在記錄教師節活動的場面時要注意記述的順序性和要有側重點,不是面面俱到,選自己感觸最深的情節詳細介紹,并能恰當地加入自己的感受更好。
五、指導成文。
六、布置作業:完成草稿。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范讀優秀作文。
2.點評草稿。
教學過程:
一、范讀優秀作文。
選擇幾篇寫得比較好的作文讀一讀。
二、點評草稿。
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說出文章的優點有哪些,還有什么比較好的建議。
三、進行修改。
給自己的文章做修改。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正確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
2、基本技能:能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學習習慣;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能夠大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含義。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孔子的畫像)同學們,認識這個人嗎?(板書:孔子)你們了解孔子嗎?
2、學生結合資料談對孔子的了解。
3、教師補充資料:孔子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為了紀念他,專門修建了孔廟。(課件出示孔廟的圖片)孔廟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孔子同時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課件出示詞語,檢查讀音情況。
3、指名朗讀,要求:仔細聽,有沒有讀錯的地方;同時畫一畫課文提到了哪幾個學生。
4、課文提到了哪幾個學生?(課件出示:顏回子貢子路子張子夏)點明顏回、子貢、子路、子張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讀課文,畫出不懂的問題。
6、小組交流對孔子的印象。
三、學生談對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過讀課文,你覺得孔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教師隨機板書:(可能有以下的認識)
有愛心謙虛偉大受人尊敬了解學生不貪財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四、教師因勢利導,深化對孔子的認識,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
。ㄒ唬、第一段的學習依據學生對孔子的初步印象進行進一步的引導。
1、你從哪部分讀出孔子有愛心的?請你給大家讀讀這個自然段。
2、說說看,你怎么覺得他有愛心?
3、誰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句子說出自己的見解。課件隨機出示重點語句:
當時,只要你想跟孔子學習,哪怕是帶上一束肉干作見面禮或學費,孔子也會樂意收做學生。
孔子從不以家境貧窮或富裕、天資聰明或愚笨來選擇學生,所以他門下的學生,包羅各種各樣的人才。
4、小結:看來孔子確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再來讀讀書,書中有一個詞和大家說的意思差不多。(板寫:有教無類)為了讓學生得到一樣的教育,不管貧窮或富裕,不管聰明或愚笨,他都樂意收做學生。他的確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師!
(二)、第二、三段的學習
1、剛才同學們還談到了謙虛,你是從哪部分讀出來的?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⑵、誰來說說孔子什么地方讓你感到謙虛?
小結:一位德高望眾的`老師敢于在學生面前說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謙虛真讓人敬佩啊!
、、朗讀孔子的話應該用一種什么樣的語氣來讀?(課件出示四句話)⑷、指名分角色朗讀孔子與子夏的對話。
2、剛才有同學談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學生,你們又是從哪部分讀出來的?(第三自然段)
、拧⒃陂喿x這部分的時候,你們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現在可以提出來。引導學生弄懂“變通”、“和顏悅色”、“謙厚”等詞語的意思。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思考過孔子這么了解每一位學生,對他教學生成才有沒有什么幫助?
⑶、小結:的確如同學們所說,孔子這么了解學生,使他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課文第一自然段有一個詞和我們說的意思一樣,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寫: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學生的特點,發揮學生的優勢,改進學生的不足。培養出了各種各樣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個才華超眾的賢人,創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紀錄。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⑴、指導朗讀,孔子和子夏的話分別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指名分角色朗讀。
⑶、練習朗讀二、三自然段。
4、(課件出示句子: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這段對話讓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師對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結:看來孔子在教育學生方面的確是位了不起的老師,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學生,影響了他學生的學生,影響了中國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們尊為先師。(板寫:萬世先師)
6、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7、(課件出示孔子的畫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五、課外拓展。
1、(課件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全班齊讀。
3、推薦學生閱讀漫畫版的《論語》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連環圖畫《孔子勝跡圖》。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認詞:
富裕、天資、愚笨、選擇、謹慎、謙虛
二、比較記憶字形
裕資擇謹慎
浴姿澤勤真
三、練習寫生字10個。
一、把自己摘錄的孔子名言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它的理解。
四、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對孔子的認識。
五、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六、讀名言警句,試著背下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句話表明了孔子對身邊人的態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边@句話表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相長”的特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
七、讀課文,做摘錄筆記。教師指導后進生,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評議。
一、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摘錄筆記的寫法。
2、練習閱讀復述短文。
3、通過對《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老師》的朗讀品味,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4、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師生間真正情意,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練習閱讀復述短文
2、通過對《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老師》的朗讀品味,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三、教學課時: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9
學生匯報自學情況,師相機點撥。
1、訂正讀音:艇(a吧)、縱(山ng)、擁(y5nJ、梁(1i噸)讀后鼻音;縱(z6nJ讀平舌音;叉(cha)讀翹舌音。
2、訂正練習題一
艇(小艇)梁(橋梁)縱(操縱)又(交叉)
挺(挺身)粱(高粱)叢(草叢)又(又有)
3、匯報對詞語的理解,并要求說明理解詞語方法。
新月:農歷月初形狀如鉤的月亮。
操縱自如:本課指駕駛小灑熟練靈活,得心應手。
禱告:信教的人向神祈禱,乞求保佑。
嘩笑,高聲喧嘩談氮
五、結
學習字、詞,有一定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就能得心應手,變成能力,F在,請同學們總結一下這個方法。
第二課時
一、啟
明確本課時學習內容,完成程序三的`部分內容,程序四、程序五。
二、讀練一——自學程序與方法三(自學第一段)
學生借助旁批,采用讀、想、劃、批、說、寫方法,自學第一自然段,教師巡回輔導。
三、知
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朗讀第一段,引導其余學生評議。
2。理解“縱梭交叉”。
3、聯系:“縱橫交叉”這個詞語回答“小蜒為什么會成為減厄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要求用“因為……所以”句式回答、
四、讀練二——自學程序與方法三(自學第二段)
學生借助旁批,采用讀、想成人批、說寫的方法自學第二一…四自然段,教師巡回輔導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0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根據上下文理解“信奉、固執、膽大妄為”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學習通過典型事例表現谷物品質的寫法。
4、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的圖片和生平資料。
2、教師制作能夠直觀反映兩 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課件及課文插圖幻燈片。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這節課我們認識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就是17世紀意大利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誰能結合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資料、互相補充,對伽利略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2、(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薩斜塔,1590年,看戲的數學教授伽利略就在這里做了舉世聞名的實驗(板書課題:兩 個鐵球同時著地),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去感受這次意義重大的實驗。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想課文講了一伯什么事;著地、伽利略、信奉、亞里士多德、解釋、更改、的確、比薩城、膽大妄為、固執、
2、默讀課文,初步感知人物
默讀全文,畫出使你深受啟發的句子,反復讀一讀,并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3、小組內初步交流。
4、自主讀書,誘導感悟
同學們,我們已經充分朗讀了課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讀書感受。下面,就請同學們再一次放聲朗讀課文,可自讀,也可同桌互讀。(學生自主讀書)
5、把你認為自己讀得最好得段落讀給大家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本課的新詞。同桌互相檢查。
2、結合重點語段,感知人物形象
。ㄒ唬┙Y合上節課的內容交流填空,并說明理由。
(二)伽利略是一個( )的科學家。
。ㄈ┘w主,引導結合重點語段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并指導有感情朗讀。如:
伽利略是一個(善于思考的)科學家。
A學生匯報并說明理由:伽利略在念書時就提出都是難以解答的問題,被同學們稱為“辯論家”;15歲時就對里士多德的話提出了質疑。亞里士多德在眾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話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經過嚴密思考后卻發現了疑點。所以說他關于思考。
教師引導:那就請同學們再次認真讀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簡單的方式說明伽利略的思考過程,可以與同學們討論,也可以請都是幫忙。(算式法10+1<10)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會拖往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該比10磅的慢;10+1>10兩個鐵球拴在一起,就有11個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快。圖示法等)
B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伽利略思維的嚴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边@樣的關聯詞語,來突出伽利略的質疑是經過嚴密的邏輯思考,不是妄下結論。
伽利略是一個(執著追求真理)的科學家。
A學生匯報:在當時,眾都信奉亞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話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卻大膽質疑,說明他不迷信權威,只追求真理(師引導理解“信奉”)
伽利略為了追求真理,反復做了多次實驗來證實,并且要面對無數人的譏笑與嘲諷,在比薩斜塔上公開試驗。
B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五自然段。
伽利略是一個(勇敢)的科學家。
A學生匯報:面對眾的懷疑、嘲笑與譏諷,伽利略沒有退縮,仍然堅持公開試驗,他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現得十分勇敢。
B教師補充閱讀資料《布魯諾》,使學生了解到伽利略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樣做,是有著生命危險的,這更體現了他獻身科學的精神。
三、升華情感,體會寫法
1、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在比薩斜塔上做了這個著名的試驗。(出增示圖投影,教師范讀第六自然段)
2、請同學們把最后一句話抄寫下來,并反復地讀一讀,再說說自己的體會。
(我們應該尊敬知識淵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ㄈ魏稳硕疾皇鞘赖模紩谐鲥e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 是愚蠢的行為)
3、伽利略做這個實驗的意義不公僅在于證明亞里士多德是錯的,更重要的是使從們樹立起正確的科學觀,那就是不迷信權威,執著地追求真理。請同學們再鎰默讀課文,看課文是通過怎樣4 描寫恰我們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學生默讀勾畫)
4、交流。如對人物的心理、動作、語言等的描寫。
怎樣說,怎樣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為題寫一段話,注意對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1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寫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內容的要求。有的同學說,要是自己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那該多好!今天,就請同學們自由習作,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
二、讀習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寫什么。
三、小組交流,你最想寫什么?準備怎么寫?
四、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從內容和體裁兩方面體會習作的自由。如內容,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景;可以寫事實,也可以寫虛擬、想象中的事。體裁傷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話、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詩歌。
五、自主習作
學生試寫,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寫完以后仔細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評價作文
1、自我評價:
輕聲讀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認為寫得較好的段落做上標記,并在旁邊寫一寫自己認為這一段比較好的.理由是什么。
2、與小組內同學互換習作,找一找對方寫得好的段落做上標記,并寫幾句評語;找到對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標記,并幫助對方修改。
3、對照自己的評價與同學的評價,再次修改后在小組內朗讀欣賞,每組推選出一篇完整習作和一個優美片段,參加全班交流。
4、要求全班同學根據“內容具體、語句通順,人物描寫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等” 標準給上臺讀作文的同學作出評價。
5、教師總結評價,主要是關注全班普遍出現的問題或現象給與針對性地指導。
七、謄抄習作。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2、理清課文脈絡。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導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她)為什么會讓你難忘?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板書課文標題。
二、初讀全文
1、自學生字詞。
、僮杂勺x。
②指讀,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二(2-7)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
1、完成練習冊1、2、3。
2、認真誦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讀課文第一部分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三、細讀課文第二部分
1、速讀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犕桌討論,指名匯報。
2、你不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偻阑ハ嘧x給對方聽。
、谥该首x。
3、小組研究: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四、美讀課文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怎樣讀才能傳達出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偻烙懻;
、谧杂删氉x;
、壑缸x,相機引導。
3、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師恩難忘
師:口才好文筆好生:難忘師恩
編故事娓娓動聽如春雨滋潤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3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4.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的名勝美景,在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寧安縣境內有一處令人向往的湖泊——鏡泊湖,被譽為“北方的西湖”。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注意讀準泊(pō)字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么要把這個美麗的湖泊命名為“鏡泊湖”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原因。讀課文時要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讀書的姿勢。
3.圍繞問題,組織課堂交流。學生可能會有這樣幾種說法:
。1)傳說鏡泊湖是寶鏡從天上掉下來變成的。
——引導學生朗讀相關的課文,指導讀準“消災弭(mǐ)禍(hu)”“天庭(tíng)”;理解詞語“消災弭禍”。
(2)鏡泊湖湖面水平如鏡。
——引導學生朗讀相關的課文,讀準字音“倒(dào)”理解詞語“聳峙”。
三、再讀課文,聚焦形象
1.導語:“鏡泊湖”一個名字就那樣神奇,鏡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課文上說鏡泊湖的景色是——奇觀。
齊讀:奇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鏡泊湖奇觀到底奇在何處呢?讓我們再來認真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在課文中做好標記。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標記。
4.組織課堂交流,一般學生會有這樣幾種觀點:
。1)奇在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
。2)奇在吊水樓瀑布。
(3)奇在地下森林。
四、精讀課文,想象品味
1.分組研讀,協作討論。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組織學習小組,研究鏡泊湖景色的神奇之處。要求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想想從什么地方可以發現神奇,為什么?教師巡回指導,隨機參與學生的討論。
2.課堂交流,匯報成果。
學生按小組匯報研讀討論成果,教師隨機進行提高性指導,發揮主導作用。估計學生的匯報會這樣進行:
(1)認為“奇在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的學生會認為峰巒綺麗多變,“峰巒疊起”“石島聳峙”“倒影奇幻”很神奇。同時會選擇朗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
——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峰巒疊起”“石島聳峙”“倒影奇幻”的意思,想象課文描寫的奇觀,畫一畫鏡泊湖的風光圖,同時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認為“奇在吊水樓瀑布”的學生會認為吊水樓瀑布“濺起千朵銀花”“勢如千軍萬馬”很神奇。同時會選擇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的第四句話:“本來清澈的湖水……形成鮮明的對照!
——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萬斛”的'意思;播放瀑布的響聲,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瀑布的樣子和氣勢;配上瀑布錄像,音畫合成,指導感情朗讀。
。3)認為“奇在地下森林”的學生會認為“火山口似乎要吞沒一切”和“林木卻欣欣向榮”很神奇。同時會選擇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朗讀。
——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上文“深約100米”想象火山口的“黝黑”,想象林木的欣欣向榮;指導感情朗讀。
3.誦讀積累,比較發現。
(l)學生自主選擇誦讀表現鏡泊湖奇觀的有關句子,積累語言和表象。
。2)比較這三處奇觀有什么不同之處。(湖邊峰巒和地下森林的靜態與吊水樓瀑布的動態)
五、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1.導語:學到這里,鏡泊湖奇觀已經在我們的腦海里留下了鮮明的印象。關于鏡泊湖奇觀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學生質疑,可能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
。╨)在火山口,怎么會有地下森林?
。2)吊水樓瀑布為什么不會結冰?
。3)鏡泊湖和吊水樓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4)關于鏡泊湖,怎么會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
3.教師引導: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仔細地讀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的;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推想解決的。讓學生給所提的問題分類:可以通過讀書解決的,學生自己仔細讀書;需要通過推想才能解決的,先自己推想,后進行討論。
六、總結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這篇課文先寫了鏡泊湖的傳說和形成原因,然后重點描寫了“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的鏡泊湖景色、吊水樓瀑布、地下森林,表現了祖國河山的壯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七、拓展延伸
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關鏡泊湖的資料。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搜集、查閱有關鏡泊湖的材料,可閱讀書刊,也可網上瀏覽。通過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交流等形式學習課文。教師從課題引入新課,圍繞鏡泊湖奇觀“奇”在何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國山河的壯麗。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四年級教案03-18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案12-15
[經典]語文小學四年級教案01-28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案11-18
小學四年級語文的教案03-24
《小學語文》教案06-09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12-19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