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美術教案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在了解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上,了解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和美化方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美術字基礎知識,掌握變體美術字的書寫方法與美化方法。
2、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感受趣味美術字的樂趣。
課前準備
1、學具:記號筆、水彩筆、熒光筆
2、教具:各種美術字和變體美術字、記號筆
教材分析:
通過欣賞美術字了解各種美術字體的特點,比較變體美術字并感受變體文字的趣味性。引導學生掌握變體美術字的基本書寫方法,提高對美術字裝飾和美化效果,了解美術字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引導階段
①認識基本美術字體及其特點:
出示宋體、黑體等基本文字引導學生欣賞其特點。
宋體:端莊大方,筆畫橫細直粗,點上尖下圓,橫畫收筆有頓角,筆畫轉折時頓角明顯。
黑體:筆畫橫豎一樣粗,方頭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賞基本美術字體和變體美術字的比較
出示范字“花”兩種美術字引導學生觀察那種更有趣味?為什么?生----
2、發展階段
①認識趣味文字的特點:
趣味美術字是根據文字的內容和含義,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筆畫進行變形、加工、裝飾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張、突出、醒目、美觀。趣味美術字在藝術上有較大的自由變化,所以它的特點是:具形象、又簡潔、美觀、生動、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類
a、筆畫變化:改變筆畫的形狀或粗細,使之更有裝飾性。
b、字形變化:改變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結構變化:將某筆畫進行夸大或縮小來求新穎的效果。
d、形象性:根據文字含義運用形象圖案來裝飾字體。
③欣賞優秀美術字
引導學生分析其特色和藝術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體:“心靈”運用愛心來表示點,提升了心靈的含義具形象又生動。字形變化:“流水年華”采用是一條不平靜而具有運動感的線,具有節奏感使人聯想到水的波浪。筆畫變化:如:“天香”采用直線和曲線相結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裝飾更加美觀。結構變化:運用半圓形的筆畫具有活潑感,如“快樂”的書寫方法聯想到兒童的木馬玩具可以搖動的,有快樂感。欣賞課本范字學生進行分析。
④、演示美術字書寫的步驟和特點: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狀。b、再根據外形、結構、筆畫的特點用單線寫出字形。c、然后根據文字的含義應用夸張、形象手法設計趣味美術字體。如:波浪的設計和書寫,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線圓點來裝飾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還有“時間”采用小鬧鐘來代替日字,很有說服力,具有特殊的意義。d、最后運用色彩基礎知識對比色和鄰近色來強調趣味文字的美。
3、引導學生同桌討論交流你所選的文字將應用什么形式來改變?
4、學生起稿設計文字,突出趣味性。
5、作業展示,學生進行評價。
第二課時
1、欣賞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運用。(出示教具)
如“閱覽室”的提示牌運用趣味美術字和花邊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觀。“游泳館”提示牌運用自由體美術字加上簡潔的浪花,還有“歡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觀。
2、如何制作提示牌?(演示制作過程)
先設計提示牌的立體造型,用彩色卡紙剪裁成長方形,在中間裁一個半園形再折疊成立體三角形,展開在半圓形上設計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樂會”(也可根據提示牌的造型來設計字型)配上色彩并裝飾上合適的紋樣,最后把三角形連接起來。
3、學生練習制作,教師巡視
4、作品展示評比
施教時間:10月16-20號
課后記
本課不僅引導學生接觸到了文字的藝術魅力而且讓他們實踐了平面的文字立體化的多種方法。這么熟悉的文字可以有許多有趣的變化,學生很感興趣。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
2、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對繪畫的工具材料不拘束。
3、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對小動物的愛心。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對小動物的愛心。
教學準備:常規美術用具(學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檢察學具。
2、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教師講述自編故事:小鳥隨鳥媽媽搬遷到一個美麗而陌生的地方。好奇心驅使它告別媽媽,和其他的小動物一起玩耍。不知不覺,天漸漸黑了,朋友們都回家去了,可它卻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家。
2、出示教科書第十頁的放大掛圖。要求學生看圖思考,互相討論:“說說小鳥是怎樣找家的。”
3、請一些同學表演小鳥是怎樣找家的。
4、抓住這種有利氣氛,順勢引入新課:小鳥找不到家,誰能想辦法幫小鳥找到家呢?學生又帶著疑問開始思索。
5、看書P11,分小組討論:“小作者是怎樣幫小鳥找家的?誰有更好的辦法能幫小鳥找到家呢?(當即表揚敢于表述自己見解的學生,表揚他們平時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并告訴他們美術來源于生活,美術就是把自己平時看到的東西借助筆、顏色、材料等工具表現出來。)
6、教師:小鳥找不到家是因為天黑了,要幫小鳥找家,首先要有光、有燈,因此在畫的過程中一定要想到這一點。
7、將一些作品掛在黑板上啟發學生,將構圖注意事項編成順口溜。即:“樹兒稍微畫大些,鳥窩畫在樹杈間,星星月亮不可少,這才體現是夜間。打著電筒和燈籠,照著小鳥回家中。”并作簡單的示范。
8、布置作業:誰能想辦法幫小鳥找到家呢?把你的想法畫下來。
9、巡視輔導。發現有新意的作品拿給同學們看
10、讓同學間交換作品,欣賞作品,交流評議。
11、:抽一些作品掛在黑板上分析、講評。并親手將畫得好的貼在班上學習園地中。B、本課的學習的內容。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課時:一課時
目標:
1、察圖片上或影視中不同民族人物的特征,并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線條和顏色把他們畫出來,表現手法不限。
3、觀察生活,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內容。
重點:用線條和顏色把他們畫出來,表現手法不限。
難點: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內容,不要去模仿別人。
準備:教師:欣賞作品數件
學生:課前上查各種資料,準備好各種繪畫工具
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服飾都非常美麗,吸引著許多畫家深情的畫筆。
三、交流信息
1、同組間交流查閱的資料內容。
2、相互討論、相互介紹。
四、欣賞(書中作品)
1、你認為哪張作品表現的主題最好?
2、欣賞作品中都用了什么工具和材料?
3、你從這些作品中學到了什么?
4、你能表現的比他們更好嗎?
5、你準備如何表現?
五、學生作業
1、把想法變成畫面。
2、作業期間以小組形式相互交流。
六、巡回指導
1、面觀察學生作業。
2、鼓勵學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3、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知識要素
色塊之間的搭配
技能要求:
色塊的拼貼組合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表現生活環境中的人物,體驗形式美感
實踐與創造:通過五官和動態來表現人物的神態與心情
欣賞與評議:相互欣賞作品,評論作品的`成功與失敗
教學重點
人物五官、發型的表現
教學難點
色彩搭配
教學過程
一.引入與交流
1.教師出示范畫,讓學生說說各種制作方法,談談自己的感受。
2.教師展示制作方法,激發學生制作興趣。
3.小組討論,交流制作方法。
二.分析與感受
1.教師歸納學生意見,分析作品美在何處?分析頭發面部與五官如何表現。
2.讓學生感受拼貼與繪畫的不同之處。
三.創作與輔導
1.學生制作:
①選擇材料;
②畫草圖;
③選擇表現方法;
④運用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識。
2.嘗試探索應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拼貼畫面。
四.欣賞與評論
1.展示作業,分析存在的問題。
2.自評作品,鼓勵學生的自信心。
3.交流、欣賞、互評。
4.教師總評。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04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5-16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