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5-01-23 07:48:18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積累文中詞語并熟練使用。

      2、領會古人是如何寫“木”的,作者又是如何體察“木”的特征的。

      3、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精髓。

      4、學會體察詩歌藝術中的精微之處。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精髓。

      教學難點:

      體察詩歌藝術的精微之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體讀法。

      一、教學導入:

      教師朗讀幾首寫樹木的詩歌,引入課題。或請學生背誦一兩首寫木的詩歌入題。

      二、預習診斷:

      1、選擇注音正確的一項(A)

      A、陸厥(jue)招徠(lai)橘頌(ju)

      B、寒砧(zhen)涔陽(qin)錠藥(ding)

      C、窸窣(cui)曙光(shu)號咷(tao)

      D、亭皋(gao)竹筌(quan)干燥(cao)

      2、用課文前面列出的詞語組一個短語:

      炊煙裊裊、北風蕭蕭、風度翩翩、冉冉升起、文意綿密、情意纏綿

      3、“木”在形象上有幾個藝術特征?

      提示:“木”在形象上有兩個藝術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種落葉的因素。它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模板”等的影子,這使讀者更多地想到了樹干,而很少想到葉子,“葉”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這排斥暗示著落葉。其次它還按時了它的顏色,可能是透著黃色,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我們所習見的`門栓、棍子、桅桿等,就都是這個樣子。于是“木葉”顯得更加空闊。“木葉”中的“葉”帶有綿密的意思,“落木”則連“葉”這個字所保留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

      三、理清全文內容,歸納全文大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舉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現象,就是“木葉”成為詩人筆下鐘愛的形象。而“木葉”形象的關鍵在一個“木”字。

      1段:“木葉”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

      2段:說明“木葉”就是“樹葉”,但用“樹葉”的十分少見,大量的是用“木葉”,又發展到用“落木”。

      3段:說明“木葉”“落葉”與“樹葉”“落葉”的不同,關鍵在于“木”字。在詩歌中,概念相同的詞語,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區別。

      第二部分(4~6段)說明“木”的兩個藝術特征,以及為什么有這些特征。

      4段:說明“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征:含有落葉的因素。

      5段:說明“木”為什么含有落葉的因素——詩歌語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6段:說明“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征:有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帶來疏朗的秋天氣息。

      第三部分(7段)作出小結:說明“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差無幾,在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

      四、畫出文中所引的古詩文語句,再用8分鐘左右的時間體會其中的“木葉”包含的意味。學生有不理解的地方,請教老師。

      五、完成課后的第二題。

      1、朗讀這三首詩詞。

      2、學生先獨自體會其中“梅”這一意象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與同學交流。

      提示:王安石的《梅花》表現了梅花的“凌寒獨自開”的高貴品格,這與我國把松、竹、梅譽為“歲寒三友”的文化傳統相一致,三個意象同是高貴圣潔的象征。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表達的是“寂寞開無主”的無奈、“黃昏獨自愁”的凄涼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澤東的詞與陸游的詞題、調相同,意境卻截然不同,毛詞巧妙地把陸游詞中對梅花不幸遭遇的傾訴和孤芳自賞的表露化為對她達觀堅定的描述和高貴純潔的贊頌,詞中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壯美和豪放樂觀,振奮人心。

      3、另外再搜集幾首寫梅花的詩詞,體會其中的梅花包含的思想感情。

      瀟湘神

      劉禹錫

      斑竹枝,斑竹枝,

      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

      瀟湘深夜月明時。

      長相思·雨

      萬俟詠

      一聲聲,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燈,

      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

      不道愁人不喜聽,

      空階滴到明。

      菩薩蠻·落梅

      孫艤

      一聲羌管吹嗚咽,

      玉溪夜半梅翻雪。

      江月正茫茫,

      斷橋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

      落日千山雨。

      一點著枝酸,

      吳姬先齒寒。

      六、你同意作者對“木葉”的理解嗎?請提出你的看法。

      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營造一種小小的學術氣氛,激發學生對學術興趣,塑造學生做學問的信心。

      教師提示:“咬文嚼字”有可能牽強附會,但作為初學詩歌的學生來說,“咬文嚼字”有利于打下扎實的基礎,值得重視。

      七、布置作業:

      1、完成同步練習。

      2、選取一首詠物詩,體會其中的意象包含的思想感情。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情境中模擬表演,能把話說清楚,說明白.

      2.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真假值周生相遇后會怎么說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3.培養學生遇到突發事件,能夠比較恰當地處理.

      重難點

      模擬表演,能把話說清楚,說明白.

      樂學善思辦法

      通過演一演,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說己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你們遇到過一年級學生打鬧嗎?當時你是怎樣做的?說聽一聽。

      2.板書課題。

      二、明確目標,落實要求

      1.學生讀提示,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要求。

      2.換位思考:如果你和同學就是龍龍和大姐姐,你們會怎么說。教師參與討論,適時指導。

      三、模擬情境,體驗角色

      1.學生自由組對,根據自己的角色進行口語交際。

      2.先組內演一演,然后到講臺上演。

      3.同學評一評

      四、,激勵進步。

      1.師生共同。

      2.師鼓勵。

    語文教案 篇3

      第十八課:送你一片綠蔭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能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的意思。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歸納每一段的內容。

      3.能抓住要點,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培養學生植綠護綠的意識。

      4.了解用列數據的方法進行說明的作用,并嘗試運用。

      教學重、難點

      能抓住要點,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和作用,并歸納每一段的內容。了解用列數據的方法進行說明的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趣的生命時鐘》,了解了說明文這種文體。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篇說明文,了解用列數據的方法進行說明的作用。

      2.(齊讀課題)在預習中大家了解到,這篇文章講了誰送給誰一片綠蔭?(指名答)

      為什么作者要把自己當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稱“我”來寫這篇說明文?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新穎、親切)

      3.爬山虎向大家推薦自己,介紹自己,課文第1段有一個詞表達了這個意思,請找一找。(自薦)請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自薦”的意思。(相機指導生字“薦”)

      二、交流預習情況

      1.請7名同學做爬山虎的代言人,以第一人稱“我”來介紹爬山虎,各朗讀一段。(自由朗讀做準備、指名讀、評議)

      2.學生匯報預習生字新詞情況,不明白的地方集體探討解決。(總結查工具書、聯系上下文及生活經驗理解等多種學法,指導交流“扦插”“中旬”等詞的意思,相機指導生字)

      三、整體感知,學習歸納每一段的內

      1.課文是怎樣介紹爬山虎的?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學生默讀、思考、批注)

      2.指名交流每一段話的意思(學習借助關鍵詞、中心句、綜合每句話的意思歸納段意的方法)。

      第1段:講“我”屬葡萄科,善爬山爬墻,在環保中能發揮作用。

      第2段:講“我”占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

      第3段:講“我”莖、葉的特點及作用。

      第4段:講爬山虎能有效利用空間,大面積綠化覆蓋進行制氧。

      第5段:消除人們對“我”容易引起墻壁潮濕的疑慮。

      第6段:消除人們對“我”容易招引壁虎的疑慮。

      第7段:講“我”適應性強,易于栽種。

      四、感悟課文內容,深入了解爬山虎

      1.讀了這么多遍課文,你一定對爬山虎有了不少的了解。請你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評價一下爬山虎,并說明原因。(學生思考、發言)

      2.交流:無私、攀爬好手、環保先鋒、綠蔭使者、綠色屏障……

      3.總結: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為綠蔭使者、環保先鋒,讓我們再次隨著課文走進爬山虎。(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了解列數據的方法進行說明的作用

      1.課文是怎樣形象、具體地介紹爬山虎的特點的呢?

      比較句子:

      第1組:

      ①我生長得很快,綠化覆蓋面積很大。

      ②一根莖粗2厘米的藤條,種植兩年,墻面的綠化覆蓋面積便可達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墻面攀滿。

      第2組:

      ①我的葉片較大。

      ②我的葉片較大,寬10至20厘米。

      這兩組句子中,哪一句說得更具體、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2.總結:用列數據的方法進行說明讓人感到更準確、形象,讓被說明物真實可感,讓讀者有更真切的了解,增強了說明的.可信度。

      二、學習運用列數據的方法進行片斷寫作

      1.列數據的方法是我們寫作中經常用到的。這種方法可以讓我們把事物描寫得更具體、形象,幫助我們準確表達。

      2.例如:

      (描寫樂山大佛的語句)它身高71米,頭長14.7米,眼睛長3.3米,垂著兩只長6.2米的大耳朵,每個耳朵眼里都可以鉆進兩個人。如果讓人們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坐在它的大腳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來人。

      3.你能運用列數據的方法,把下面的語句描寫具體嗎?

      (1)學校的操場很大。

      (2)姚明的個子真高!

      (3)我們的教室非常寬敞。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開始。編選了兩幅圖畫和一首詩歌,第一幅圖主要講了學校里有什么,圖中的同學都在干什么。第二幅圖主要指導學生認識語文課本。《上學歌》主要幫助學生明確上學的意義,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使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語文課,熱愛學校,熱愛老師和同學,并開始滲透性識字。本課要求學生識字12個。

      教學目標

      1.在學習中,使學生產生熱愛學校、熱愛同學和老師的情感。

      2.識字:認識12個生字,進行滲透性識字。

      3.口語交際:師生見面問好;認識同學,簡單介紹自己。

      4.培養有序的使用學習用具(課本、筆、卡片等)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1.教師可從第一幅圖入手,借助插圖,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畫,說說學校里有什么,圖中的同學都在干什么。結合扉頁《寫給小朋友的話》,了解語文。

      2.借助圖中人物對話,組織同學開展口語交際活動:

      (1) 作簡單的自我介紹。

      (2) 老師也可參與其中,模擬師生見面后相互問好的情景。

      3.可以與生活課的入學教育配合起來,組織兒童參觀學校,認識學校的主要設施,了解學校的.主要機構,對學校產生喜愛的感情。

      4.認識和熟悉丁丁、冬冬兩位小朋友,觀察他們的頭發、衣服有什么特點,說明他們是我們大家的朋友,將和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共同成長。

      5.可在看圖時和對話中認讀漢字“學、丁丁、冬冬、年、級、班、老師、書包”。

      6.在學習插圖前,也可先學《上學歌》,以激發興趣。

      7.學習第二幅圖,可利用語文課本,帶領學生認識書的封面、目錄和頁碼。并教育學生愛護書。

      課時安排:3課時

      精品教案

      第一、二課時

      教學準備:準備介紹校園的課件、孩子們第一次進校時的錄象,《上學歌錄音、生字卡、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導人:

      1.伴著《上學歌》的錄音播放孩子們第一次進校時的錄象。

      2.讓小朋友隨意地說一說自己當時的感受。

      3.引入:從這一天開始,我們就是學校的主人啦!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自己的學校,好嗎?

      二、 新課教學

      1.自主認識學校:

      (1) 提問:和你周圍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希望怎樣來認識我們的學校呢?

      (2)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走出教室去認識學校。

      (3)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己和伙伴一同去認識我們的學校。

      2.自主交流:

      (4) 提問:在你參觀校園的過程中,老師對你說些什么?你是怎樣向老師問好的?

      (5) 簡要評析在實際中的口語交際情況。

      (6) 同學交流:你參觀的是什么地方?你最喜歡的是哪里?

      (7) 提問:在參觀校園的過程中,你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2、 學習生字

      (1) 出示:學生入學紀念照片。提問: 照片上的字你認識嗎?

      (2) 結合介紹學校的教學課件,出示一些地點的名稱,如:一年級3班、廁所、演播廳

      (3) 請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

      (4) 出示課本中“上學了”圖。

      (5) 提問: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和咱們一樣,第一次走進學校,我們到他們的學校中看一看,你認識哪個字,就和你的學習伙伴讀一讀吧。

      (6) “小老師”教學:學校、丁丁、冬冬、年級、班、老師

      (7) 帶學生擺字卡認字。

      3、 抽讀字卡。

      三、 課后參與學習活動

      放學后我們可以自豪地帶爸爸媽媽參觀我們的的學校,在校園中找到我們認識的字,讀給家長聽。遇到我們不認識的字,正好向爸爸媽媽請教,你愿意嗎?

      第三課時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實物投影出示:“丁丁和小朋友們認識語文書”圖。

      2. 引入:在以后的學習中,語文書會成為我們的好朋友。讓我們和小朋友一起認識語文書吧!

      二、 新課教學:

      1. 自己翻看語文書吧!

      2. 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最喜歡那一課呢?

      3. 請你告訴大家怎樣找到你說的那一頁呢?(預測:如果介紹的孩子說不出方法,就鼓勵他向大家求助。)

      4. 小組中,大家商量一下應該怎樣翻書,才能更好地愛護書呢?下面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

      5. 練習:請小朋友們用正確地翻書方法,找到老師說的頁碼。(也可請一位小朋友們來說個頁碼,大家找。)

      6. 提問:你知道“目錄”有什么用嗎?

      7. 討論:大家的書都一樣,我們要怎樣區分呢?(預測:如果除了“寫上名字”孩子們還說了很多種方法,都要鼓勵他們動腦筋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許孩子們會想出更為巧妙的方法。但是如果有的孩子提出在書上畫上記號,我們要引導孩子愛護書籍,不要在書上亂畫。)

      8. 討論: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課本呢?

      9. 跟著錄音學唱《上學歌》,讀一讀歌詞。

      10. 學習生字:“小老師”教學生字:語文、書包

      三、 課后參與學習活動:

      向你周圍還沒上學的小朋友介紹你的語文書,把《上學歌》唱給他們聽,并解答弟弟妹妹提出的問題。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引導學生和爸爸媽媽進行溫情溝通,一起回憶童年的故事。

      技能: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真情,體會細節的描寫。

      能力:引導學生領會題眼,把故事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情意:激發學生對家庭生活的熱愛和對父母的感恩。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真情,體會細節的描寫,并領會題眼,把故事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對策:和爸爸媽媽進行溫情溝通,一起回憶童年的故事,在此基礎上進行習作。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教師再次明確習作的要求:

      選擇一件自己深刻的事例,把最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二、錯別字(投影出示這些詞語)

      眼睛(眼鏡) 以經(已經)

      倒影(倒映) 風亂來(風刮來)

      浸溫(浸濕)胡涂(糊涂)

      流尚(流淌)玩要(玩耍)

      1、學生讀一讀,辨別這些同音字。

      2、交流,分別給它們組詞。

      三、文章中的句子存在的問題。(投影出示)

      1、而童年的記憶,卻猶如一顆顆閃閃發光的珍珠,一不小心從我的心窩子里漏出來。

      2、“一不小心”一詞用得很不恰當。如果改成“悄悄地”可能更加恰當,語句更加通順。“漏”字也用得不當,如改成“滾”字更妙。

      3、說干就干,我在爺爺的腦后畫了兩只腳,再在爺爺的眼睛上畫了兩個大圓圈,哈哈,太有趣了!腦海中——釣魚玩。

      3、眼鏡的腳長在哪里?小作者畫得有點離譜,應在耳朵上吧

      4、畫好了,爺爺笑了,我笑了,爺爺看到我笑了,也跟著笑了,我們對著大家笑,大家也笑,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家都莫名其妙地笑了。

      交流說說這些句子存在的.問題:

      1、爺爺在沒人笑的時候為什么笑?搞不懂。

      2、大家的笑都因爺爺的摸樣可笑而笑,“莫名其妙”一詞用得不當。

      3、“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詞感情上有點不妥。

      前后的語句不連貫,看不懂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的意思。

      四、

      從小作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童年是快樂的,是豐富多彩的,但有許多同學的文章語句不夠通順,前后也不能很自然的連接,個別同學的錯別字較多。希望他們今后學會自主修改,真正能夠養成文章不厭百回改的好習慣。

      五、集體修改。

      1、投影出示(顧雪峰)較差學生的習作。

      學生讀這習作,說說存在的毛病(內容空洞,錯別字、病句較多,結構安排較零亂)

      2、分小組討論并修改這習作。

      3、交流修改意見。

      4、指名讀修改后的這習作。

      5、學生自由讀自己的習作并加以修改。

      六、板書設計:

      內容真實

      板書:有趣的往事突出趣字

      真情實感

    語文教案 篇6

      創意說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寫得很美的課文——語言美、意境美。這篇教學設計的視點放在一個“美”字上,用“美”來結構全文的教學過程——讀美文,品美點,背美句,以達到對學生進行美感熏陶,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教學的目的。

      教學步驟

      導入:美文需要美讀。今天我們從“美”的角度來學習課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用探求的眼光來發現課文中的美。

      第一個教學板塊:讀美文。

      1.學生聽配樂課文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下面請同學們從“美詞、美句、美段”的角度,自由選擇內容朗讀。

      第二個教學板塊:品味美點。

      第一層次的活動: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認為需要掌握的課文中的美詞:(略)

      2.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喜歡的課文中的美句:

      ·在他的世界里,沒有光亮,沒有色彩。

      ·從此,影子常常牽著盲孩子的.手,帶著他去牧場聽牛兒哞哞地叫,羊兒咩咩地叫,還攀上山坡去采摘野花野果,走過小木橋去聽潺潺的流水聲。

      3.請同學們推選課文中的美段:(略)

      教師略作點撥:(略)

      第二層次的活動:

      1.請同學們品味課文中的美點,每人自選內容,只要言之成理,各個角度的內容都可以說。

      2.同學們準備,同學們活動,老師的評點穿插其中。

      ·美在疊詞的運用。不僅形象感強,描寫情態逼真,還可以舒緩語氣。如“輕輕”“咩咩”“哞哞”“潺潺”“陣陣”“飄飄忽忽”“幽幽”“緩緩”等。

      ·美在短句的運用。好讀,不拗口。如“風停了,雨停了,天晴了”。

      ·美在按句排列。活潑、跳躍,像小溪流水,自然流暢,適合孩子閱讀。如:“他是一個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沒有光亮,沒有色彩。”“他是一個永遠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美在句意含蓄,有象征意義。如:“我從陽光里來,也從月光里來,還從燈光里來。”“光明是我的母親。是她讓我來到你身邊陪伴著你的。”“他倆說,我們都是光明的孩子。”

      ·美在節奏感強。如“話音剛落,一聲霹靂炸響,風夾著雨,雨帶著風來了。”“他們走過泥濘的曠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美在畫面、意境。盲孩子熱愛生活,渴望光明,情調輕松歡快,情境多姿多彩,如“牛兒哞哞地叫,羊兒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聽潺潺的流水聲”,螢火蟲“幽藍”“翠綠”的光,“太陽”“月亮”“彎彎的彩虹”“各色的花朵”“綠草”“露珠”等。這一切織成了一種絢麗的境界,吸引、感染著讀者,使讀者獲得美的熏陶……

      第三個教學板塊:背美句。

      1.學生在書上用筆勾畫出美句。

      2.進行背誦美句比賽。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激發孩子對家人的愛心。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體會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種方法,感受文學作品的寫作特色。

      學習重點、難點:

      1.傳授學生揣摩課文語言的方法,體會文學作品中感人的片段,從而培養學生對家人的熱愛,體會親情的概念。

      2.中重點語句的揣摩,以及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課時:兩課時

      教學方法:賞析 誦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閱讀《童年》的開頭段落,結合圖片,介紹作者。烘托一種沉重的氛圍。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我”的外祖母在“我”的生活中的重要。板書課題,扣住“朋友”,整體體會的要旨。

      二.點撥

      1.朗讀課文,說說 “外祖母”和我的關系。

      學法指導:①要了解一篇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的“文眼”。即的關鍵句。在記敘文中,就要多觀察文題和的最后一段。②在每讀完一段時,要及時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這樣就能盡快的把握的中心意思。

      [明確]:

      外祖母是我終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貴的人。……

      2.讀課文,結合人物描寫片段,說說你所認識的外祖母。

      學法指導:人物描寫的方法有:語言描寫;外貌描寫(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情描寫……另一種分類: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所有的描寫都是為了刻畫人物的性格。

      [明確]:

      外貌描寫:

      頭發——多、密、長、黑、厚

      眼睛——光芒(氣憤、愉快、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小、圓

      臉——皺紋(但年輕、明朗) 嘴唇——歪扭

      鼻子——松軟、大、紅 牙齒——堅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分析: 健康 慈愛 樂觀 堅毅

      語言描寫:

      溫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鮮花一樣溫柔、鮮艷、豐潤

      分析:對話的內容有關頭發;睡覺的事情;打碎牛奶瓶的事情。生活并不令人滿意,但只要和“我”說話就顯出輕松,平等,和藹;關愛(朋友);比喻句說明外祖母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對“我”的愛,“我”完全體會出了這里的愛。

      動作描寫:

      梳頭、編辮子、嗅煙草

      分析:反襯她眼睛的明亮。

      神態描寫:

      快活

      總之:“我”的外祖母是一個飽經生活的艱難卻永遠年輕、樂觀、慈愛的老人。

      三.課后消化

      1.朗讀全文3遍

      2.仿寫訓練

      寫人最好是寫眼睛,課文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體會這些描寫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內心世界。你能用幾句話寫出父親或母親(也可寫其他人)對你進行教育時的眼神嗎?試試看。(課后完成)

      板書設計:

      外貌描寫:頭發——多、密、長、黑、厚

      眼睛——光芒(氣憤、愉快、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小、圓

      臉——皺紋(但年輕、明朗) 嘴唇——歪扭

      鼻子——松軟、大、紅 牙齒——堅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語言描寫:溫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鮮花一樣溫柔、鮮艷、豐潤

      動作描寫:梳頭、編辮子、嗅煙草

      神態描寫:快活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復習整體讀課文抓中心的方法和人物描寫的方法。

      二.揣摩外祖母對“我”的影響。

      1.外貌描寫中感受到對“我”的影響。

      [明確]:突出老人的特征,對生活的不如意,與對我的態度的溫和做個對比;在對比中表現對我的深愛;開朗的性格,年輕開朗的心態,是外祖母成為“我”的朋友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如此困難的并不順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如此樂觀,必然對“我”的性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響,也賦予“我”在人生中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和力量。

      從一個孩子的視角來觀察和描寫人物。外祖母的微笑、牙齒、衣服、眼神等,都寄寓著“我”對外祖母的愛。特別是比喻句,表現“我”和外祖母“朋友”的關系。

      2.從議論的語句匯總體會“我”對外祖母深厚的感情。

      [明確]:最后一段的抒情議論,表達“我”對外祖母的感激,寫出了外祖母對“我”一生的重大影響。

      “她從來……花邊”,運用形象的`比喻告訴我們,沒有外祖母,“我”的生活是黑暗的,沒有溫暖,沒有陽光,外祖母的“愛”把“我”從黑暗中帶到光明的世界里,是外祖母的愛使“我”的世界豐富多彩。

      “她馬上……朋友”,三個修飾語,表現了外祖母在“我”生活中的極為重要,也極為特殊的位置。

      “是她……生活的”。外祖母對我無私的愛,對生活的愛,和她那樂觀的精神和堅毅的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使我有了戰勝生活中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3.完成課后練習。

      三.小結:

      這篇自傳體小說,通過“我”的體驗與感受,表現外祖母這個人物形象,他富有活力,充滿幽默感,對年幼的“我”關心備至,用平等、關愛的心態關注著我的成長,給了“我”最大的支持與安慰,是“我”“最珍貴”的“終身朋友”。通過具體、細膩的描寫,把人物表現的淋漓盡致,獨具魅力。

    語文教案 篇8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樂于交流的意識

      2、學會觀察生活和搜集資料,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

      3、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做到語句通順。

      教學重難點:

      學會觀察生活和搜集資料

      教學過程:

      一、討論交流

      ①組內交流,讓組內同學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國傳統文化。

      ②推選一名同學作為小組“代言人”,代表本組向全班作介紹。

      二、觀摩評選

      ①各小組將自己的資料(文字、圖片、實物等)展示出來。

      ②小組之間互相觀摩。

      ③每位學生要記住各小組搜集資料的情況,為評選作準備。

      三、集體評議

      ①各組同學評議:哪組活動開展得好?好在哪里?

      ②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總結、頒獎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 自主發現詞語的構詞特點,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2、 通過觀察圖畫與詞語,初步了解十二生肖這一傳統文化。

      3、 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圖畫與詞語,初步了解十二生肖這一傳統文化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①回憶舊知,明其特點。

      出示:“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學生說說這句話中意思相反的詞。)

      ②出示詞語

      遠近聞名 黑白相間 輕重倒置

      舍近求遠 頭重腳輕 積少成多

      異口同聲 左鄰右舍 里應外合③

      a.引導學生認讀詞語。

      b.引導學生留心加點的字的意思及在詞語中的位置,發現這些詞語的構成特點。

      ③引導學生積累詞語。

      a.鼓勵學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點的詞語寫在黑板上。

      b.學生讀讀記記這些詞語。

      二、讀讀背背

      ①觀察與認讀。

      a.學生觀察圖片:這是什么?(郵票)上面畫的又是什么?

      b.學生認讀圖片下面的詞語,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

      ②了解十二生肖。

      a.讓學生懂得郵票上畫的是十二生肖,這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關十二生的傳說。

      c.交流生活中與十二生肖有聯系的地方,如,人的屬相、年份。

      d.學生說說自己屬什么。

      ③讀讀與背背。

      a.學生讀詞語,注意按一定的順序。

      b.學生試背十二生肖。

      三、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練習寫字,比較字形相近的字,并能口頭組詞; 2、學習靈活運用詞語,并能給詞語分類; 3、練習補充句子; 4、閱讀練習,使學生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熱愛科學的精神。 5、收集圖片并介紹,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準備: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描一描,寫一寫。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出示找字,練習書空。(注意找字后寫點。) 3、 觀察找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一描。 4、 學生練習寫找字。

      二、 比一比,再組詞。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出示渴和喝,比一比,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抽學生口頭組詞。 4、學生分小組自己學習烏和鳥、外和處。 5、學生在全班交流。

      三、 選詞填空。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比較怎么和什么的.意思。 3、 出示句子,填空,再讀一讀句子。觀察每個句子的后面都用的是什么標點符號?再讀一讀句子。

      第二課時

      一、 照樣子,說一說。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讀例句,說說誰在干什么? 3、 指導完成補充句子,再讀一讀句子。 4、 分小組將自己補充的句子讀給同學聽聽。

      二、 讀一讀,做一做,說一說。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3、 學生自己讀短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4、 同桌互相讀讀課文,正音。 5、 全班齊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6、 做一做:自己試著做一個太陽鐘,并向同學們介紹是怎么做的。

      第三課時

      一、 將下列詞語分分組。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讀讀有哪些詞語,想想它們指的是什么? 3、 它們哪些詞語是一類的?找出來填在括號里。再讀一讀。

      二、 找一張你喜歡的圖片,想同學們介紹一下圖片的內容。 1、 看圖,聽聽冬冬和丁丁的介紹。 2、 拿出自己準備的圖片,向同桌的同學介紹圖片的內容,你為什么這它? 3、 抽生全班交流。 4、 送給大家一把金鑰匙:收集圖片不但有趣,還能增長許多課外知識呢!

      三、 老師總結,完成作業。

      反饋評價: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草原》教案03-0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精品视频777 |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亚洲欧洲美三区中文字幕 | 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 | 日韩精品受辱视频在线看 | 亚洲一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