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

    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

    時間:2025-01-22 07:01:51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優秀】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

    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1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談話導課同學們你乘過電梯嗎?你站在電梯上是什么運動?(板書;平移)

      2、同學們,在三年級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圖形的平移是圖形上所有的點沿著平行的方向等距離移動。平移有兩個要素,一個是方向,一個是距離。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大小,只改變它的位置。(板書:形狀、大小、不變,位置、變了。)

      3、課件出示:戰斗機的平移圖

      談話:這里有一架戰斗機,我們用虛線表示原來的圖形,用實線表示移動后的圖形。

      這架戰斗機做的是什么運動?(平移)

      往哪個方向平移的?(向右)

      它向右平移了幾格?怎么知道的?(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師演示小結:

     、胖灰プ∫粋點來看,數一數這個點到它所對應的點向右平移了幾格,我們就可以知道熱帶魚向右平移了幾格。

     、埔部梢宰プ∫粭l邊或一個部分觀察,看看把圖形的一條邊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同學們也已經學過在方格紙上把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今天我們研究怎樣將一個圖形平移到不在同一水平線和豎直線的位置上。

     。ò鍟n題:圖形的平移)

      1、請看屏幕,你能把小亭子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嗎?

      拿出課前準備的亭子圖和格子紙,先動手移一移,再小組討論設計出平移方案:按怎樣的方向平移圖形的,怎樣確定每次平移的格數的?(學生活動)

      2、反饋匯報,師生共同操作討論,突破難點

      怎樣才能把小亭子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1)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2)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3)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著過去。

      (教師視學生匯報情況,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并用電腦演示)3、指導畫法:選擇一種方法,投影學生作品,讓學生邊指邊說是怎樣平移的?:

      4、歸納提煉: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再次用電腦演示,及時小結。師小結:同學們,把一個圖形平移到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和豎直線上時,可以通過對圖形某一點的觀察來確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幾格,再改換方向平移幾格。

      三、操作深化,鞏固新知

      1、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小船平移圖

      談話:仔細觀察小船是怎樣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圖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達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邊平移了幾格?再向哪邊平移了幾格?請你自己先在書上數一數,填一填。

      反饋交流:你是怎么數的?(抓住一個點來看,數一數這個點到它所對應的點平移了幾格,我們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幾格)

      (2)電燈平移圖,同上教學

      (3)提問:這兩幅圖還可以怎樣平移到達現在的位置?(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畫平移后的圖形。(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1)談話:剛才我們已經學會看一個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了,如果請你畫出一個圖形平移后的圖形,你會嗎?(提醒畫圖注意點)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加以指導。

      (3)投影學生作品,交流平移的過程與方法。

      3.體驗平移的價值。(“想想做做”第3題)

      (1)出示兩條直線,觀察這兩條直線,你發現了什么?(是平行線)你怎么肯定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有無辦法驗證?

      (2)學生默讀課本第65頁第3題,按書上要求操作。

      (3)提問:觀察你畫出的兩條直線你發現了什么?你能說一說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嗎?

      小結: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緊貼直尺,沿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然后把三角尺沿著直尺平移,再沿三角尺的同一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樣先后畫出的兩條直線是相互平行的。

      (4)學生嘗試用這種方法畫平行線,鼓勵學生可以畫出距離不同的一組平行線。教師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5)談話:你能用這種方法檢驗剛才觀察的兩條直線是否平行嗎?

      四、全課總結,圖案欣賞

      1、交流學習體會:同學們,數學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今天我們在活動中進一步學習了平移的知識,你愿意和大家分享這節課中的收獲嗎?(學生交流)

      2、平移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的,尤其是在我國的民間傳統藝術中,它更是一種重要的創作手段。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藝術家們利用平移設計的精美圖案。(課件出示)

      五、課外拓展,動手創作

      師:看了這么精美的圖案,你是不是也想一展身手,那就行動起來,用平移的知識設計一幅美麗的圖案來裝飾我們的教室吧。▽W生活動)

      六、板書設計:

      圖形的平移

      形狀大小位置

      平移不變變了

    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平移現象,理解圖形平衡的方向與距離參數,能正確判斷圖形的平移變換,掌握把簡單圖形沿著水平和豎直方向平移方法

      過程與方法方面: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實踐、探索圖形平移現象與特征過程,培養增強觀察、思考、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使學生在認識平移的過程中增強對圖形與變換的興趣與學習信

      二、教學重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與理解,本課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認識平移的現象與特征,能在方格紙上平移簡單圖形。

      教學難點:平移簡單圖形,并能說出平移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方格作業紙。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教學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讓“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下的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同時教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依據教材與現代建構主義學習論,結合學生學情,我擬將選擇情景教學、直觀演示、談話啟發、激疑,引導學生自主動操作、觀察、思考、合作交流、、歸納構建新知,實踐應用,理解掌握圖形平移方法,發展思維,訓練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以舊引新。

      1、課件出示升降觀光電梯、電纜車、直線馬路上的汽車、滑梯等圖片,并通過講臺演示粉筆盒的移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相關物體的運動的現象有什么特征?(物體沿直線移動,方向和大小不改變,只是位置發生了改變)

      2、教師談話引題:數學中把這種物體沿直線方向移動,物體移動方向、大小不變,只是位置改變的現象就我們二年級時學習的“平移”。物體平移中有兩個重要問題: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的距離。所以我們今天再來繼續學習“平移”的知識。

      (二)引導探索,認知平移特征

      1、認知平移的.方向與距離

     。1)觀察思考討論:結合課件展示,動態呈現平移過程,引導學生觀察方格紙中圖形水平左右和豎直上下平移現象,質疑激思:圖形向什么方向平移的?平移了幾格?圖形平移前后之間相距幾格?圖形在平移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圖形平移的距離就是平移前后間的距離嗎?

     。2)匯報交流(圖形沿……方向平移了……格,圖形平移前后相距……格,圖形的位置變了,形狀大小和方向沒變)——重點引導學生說清楚圖形平移的方向、距離。

     。3)教師小結:物體圖形的平移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離。圖形平移中位置變了,形狀大小和方向都沒變。圖形平移的距離是圖形平移前后對應點之間的距離,而不是圖形平移前后間的距離。誰大誰?(前者大于后者)

      2、畫平移圖形

     。1)課件呈現方格圖中的小房子(大實心箭頭)及平移要求圖,引導觀察思考討論:構成方格中圖形的關鍵點有哪些?如何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2)學生匯報交流畫法,結合課件展示

     。3)小結平移圖形的畫法步驟:1)選點:選取確定圖形形狀大小的關鍵點;2)描點:根據要求平移方向和距離(平移規定格數)描出平移對應的關鍵點;3)連線成形:依次連接各平移對應關鍵點即得到平移后的圖形。

      (三)練習鞏固,強化新知

      1.學生獨立完成習題二十一第1題,說出平移方向和距離。

      2.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并說畫法;

      (四)總結歸納,引導學生談收獲。

      通過質疑匯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回顧、反饋本課所學知識。教師小結。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知識點的濃縮再現,梳理整合。本節課我擬通過以下簡潔的板書突出重點,促進增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識記。

      板書:平移方向、大小形狀不變.位置改變

      六、教學理論依據

      本節教學設想主要依據“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幫助,如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苯處熓菍W習活動的組織者、意義建構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及“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等現代建構主義學習論,教學設計中注重“學生為中心及其能動作用”、“情境”與“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重要關鍵作用。

    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正確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會借助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與運算的規律。

      2.在利用計算工具探究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推理的能力,體驗轉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識過程中,激發探索數學奧妙的情趣,培養學生樂于思考,實事求是,勇于質疑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正確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運算。

      教學難點:借助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與運算的規律。

      教學準備:課件、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ㄒ唬⿵土

      1.課件出示:

      2.師:這是計算器,還記得這些是什么鍵嗎?說一說。

     。ǘ┮

      師:你會用計算器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設計意圖:復習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學習新知做準備。】

      二、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體會計算器的作用

      (一)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

      1.用計算器的方法

      (1)課件出示:

      386+179=825-138=26×39=312÷8=

     。2)師:這道題你會用計算器計算嗎?自己試一試。

     。3)師:說說你是怎么用計算器計算這道題的。(學生邊說邊到前面演示)

     。4)課件出示:

      師:依次按數字鍵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數字鍵1、7、9,最后按“=”,屏幕上就顯示出結果了。

      2.試一試

     。1)課件出示:825-138=26×39=312÷8=

      師:自己用計算器算出這幾道題的結果。

      (2)訂正答案。

     。3)學生質疑

     、賻煟涸谑褂糜嬎闫饔嬎銜r有問題嗎?(如:按錯了怎么辦?)

     、趲煟簩ρ剑f一按錯一鍵怎么辦?(學生可能會想出兩種解決方法)

      方法一:按退格鍵“←”,清除輸錯的數字,然后輸入正確的。

      方法二:按“CE”鍵,清除然后再重新輸入。

      【設計意圖:對于計算器大部分學生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學生可能在學習這節課之間就用過。因此,在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嘗試使用計算器計算,并采用學生間互問互答的學習方式,解決用計算器計算時會遇到的按錯鍵的問題,使學生掌握用計算器進行四則運算的方法!

      (二)用“M+”“MR”進行四則計算

      1.嘗試計算

      (1)課件出示:20xx-1368÷9

      師:你會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了嗎?那試試這道題。

      (2)師:這道題等于多少?(1882、74)

      師:哪個結果是對的?怎么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xx-152=1882)

     。3)師:實際上是這樣的(課件出示:20xx-1368÷9=20xx-152=1882)。這道兩步計算的題目,用一般的'計算器計算,就必須先記住這個除法的結果,有沒有好辦法?

      2.用“M+”“MR”和“MC”鍵

     。1)師:一般的計算器上都有“M+”和“MR”這兩個鍵,有的計算器上“MR”和“MC”合用一個鍵“MRC”。有了“M+”和“MR”這兩個鍵我們就不用記住中間的結果了。怎么用呢?

     。2)師:先按“1368÷9=”,屏幕上會顯示出計算結果1882,然后按下“M+”,計算器就會把“1882”這個結果存儲下來,然后輸入“20xx-”,再按“MR”或“MRC”,就把剛才存在計算器中的結果提取出來了,最后按“=”,就能顯示出最終結果。

      (3)師:自己試一下。(學生用這種方法嘗試)

     。4)練習:672÷(139-115)37×12+46×9

      師:計算新題前,先按“MC”清除存儲的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嘗試,使學生認識到即使是用計算器計算也要注意運算順序。通過介紹“M+”和“MR”的用法,使學生“會”用計算器計算!浚ㄈ┯嬎惚荣,合理使用計算器

      1.課件出示:128+28445×7728÷42345514-0

      師:大家會用計算器了嗎?我們進行比賽,看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出示課件)

      2.訂正結果。

      3.師:有的同學還在按計算器呢,你就算完了,你怎么算得這么快?(后兩道題不用按計算器,口算就可以了)

      師:大家同意嗎?看來,不是我們學習用計算器,所有的題就都用計算器,而是要用到改用的時候。

      【設計意圖:采用計算比賽的形式,并在題目中設計了兩道口算就能得出結果的題目,使學生感悟什么時候用計算器計算,學會合理使用計算器。】

      三、借助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與運算的規律。

     。ㄒ唬﹪L試計算

      1.課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

      師:算算這道題等于幾?

      2.學生用計算器計算。發現計算器沒有顯示出完整的結果

      3.師:結果是多少?(1.234567898765432e+16,不同的計算器顯示出的會不同)怎么會有這么多的答案?(屏幕顯示不下了)

      4.師:計算器幫我了我們了,只能靠我們自己了,怎么辦?

     。ǘ┗睘楹,探尋規律

      1.化繁為簡

      (1)師:這道題中,兩個因數位數太多了,數太大,怎么辦?(把數變。2)師:真好,我們可以把數變小,算一算,找出規律,解決問題。可以從幾開始?

      2.探尋規律

     。1)課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師:可以從1×1開始,自己算一算

     。2)訂正答案。1×1用計算器嗎?(課件出示答案)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3)師:回頭看一看,發現什么規律?(從1開始,因數有幾位就寫到幾,再倒過來寫到1)

      (4)師:這道題等于幾?(12345678987654321)

      3.小結

      師:剛才我們用計算器算不出結果,為什么?(數太大了,位數太多)我們怎么解決的?(把數變小了,找規律)

      師:數太大,我們先把它變小,變容易了,發現規律,再用規律解決難題。

      4.練習: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

      9999×1=9999

      9999×2=9999×5=

      9999×3=9999×7=

      9999×4=9999×9=

      【設計意圖:當計算的數目很大時,計算器也顯示不出結果,此時,可以把大數轉化成較小的數,找到規律,再用規律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化繁為簡的數學方法。并在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2.教材第28頁第3題

      3.做一做第2題

      4.教材第28頁第4題

    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并掌握計算方法。

      2.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小數加、減法。

      3.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重難點:

      由整數加減法遷移到小數加減法,并發現異同,掌握正確的計算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整數加減法)

      1、(板書加減法)初次見面我們互相還不太了解,就從簡單的加減法開始吧!

      有同學的表情十分納悶:老師太小瞧我們了!你們都會加減法?那我來考考你們。誰要接受挑戰?(板書一道加法)

      他的加法算對了嗎?誰來驗算?減法會嗎?(板書一道減法,計算并驗算)

      你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今天我們要探究的是小數的加減法。能不能用計算整數加減法的方法計算小數加減法?

      二、自主探究,大膽嘗試。

      1、小麗買了兩本書(《數學家的故事》單價6.45元、《童話選》單價4.29元),一共花了多少錢?

     。1)思考整理信息

      (2)怎么解決

     。3)說說計算方法(小組討論之后匯報)

      2、《數學家的故事》比《童話選》貴多少錢?

      小組討論計算方法,并匯報。

      3、觀察這兩道題發現這些小數的位數相同,總結方法。

      4、及時檢測

      2.98+0.56=12.53+4.67=

      5.64-1.78=7.2-0.8=

      三、探索提升

      1、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會算了,那么遇到這種情況時怎么辦?

     。ㄐ×仲I了兩本書《數學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一共花了多少錢?)

      這兩個小數的數位不相同,怎么計算?應注意什么?

      2、《數學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錢?

      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3、總結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和注意事項。

      四、鞏固練習

      計算并驗算

      12+0.5=12.56+5.8=

      27-0.8=16.4-3.2=

      板書設計:

      小數加減法

      相同的數位要對齊(小數點對齊)

      從右邊算起

      滿十向前一位進1

      不夠減向前一位借1當10

     。ㄗ⒁猓盒挡糠治粩挡煌瑫r,根據需要在小數末尾添0再計算)

    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總復習的學習,使學生對本學期的知識內容有進一步的理解,更牢固的掌握。

      2.通過總復習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從知識領域的角度回顧梳理知識,體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并進一步養成回顧與整理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

      3.通過總復習的學習,使學生提高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進一步感受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提高數學素養。

      二、主要內容及教學建議

      本單元由3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成長小檔案,二是數學活動,三是針對全冊所學知識的綜合練習(即練習二十五)。

      1.成長小檔案。

      這部分內容是對本冊所學知識的回顧與整理。教材呈現的四幅圖基本涵蓋了本學期學習的主要內容:四則運算的意義及其關系,運算定律;小數的意義、性質和加、減法運算;圖形與運動中的軸對稱圖形的知識;統計知識中的平均數內容。因這些知識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故教材在回顧與整理時將這些內容做了重點提示,以便加深學生的印象。當然,教材中還有一些知識雖然沒有在圖示中呈現,如四則混合運算、觀察物體、平移、復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中的雞兔同籠問題等,但在回顧整理時同樣需要重視。

      2.數學活動。

      教材在總復習的第二部分安排了4個數學活動,基本涵蓋了本冊教材所學習的主要內容,突出了知識間的練習,體現了較強的綜合性;顒右皇撬膭t運算的關系及運算定律的相關知識,以四則運算的關系為復習整理的起點,并將四則混合運算的`知識融合在其中,同時在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整合了運算定律的復習內容;活動二是小數與整數的比較活動,通過表格整理的方式,引導學生較為系統地認識小數的特點,把握小數和整數的關系;活動三是三角形分類的相關知識,同樣以表格整理的方式復習,在引導學生回顧特定的三角形特征的同時,讓學生充分體會這些三角形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活動四是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內容,要求學生根據復習統計表的信息,完成復式統計圖的繪制,既有畫圖技能的要求,也有信息解讀的要求。

      3.綜合練習。

      在對全冊教材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梳理的基礎上,練習二十五編排了21道習題,通過形式不同的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進而達到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教學時要注意盡量給學生提供較為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練習時間,抓好基本訓練,強化基本技能,重視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生掌握運用平移的方法解決簡單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的策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過程,運用平移的方法解決簡單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加深對平移這種圖形變換方式的理解。

     。ㄈ┣楦袘B度和價值觀

      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平移的方法解決簡單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平移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方格紙、課件。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教師:同學們,前幾天的課上 我們一直在借助方格圖研究數學問題。

      2.出示:

      教師:你能知道這兩個平面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同學們通過觀察圖形特點,從方格圖中獲取信息,求出這兩個圖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回顧舊知識,喚醒學生的記憶,幫助后面更好地學習。

      (二)探索新知

      1.提出問題。

      教師:現在在方格紙上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圖形,你能夠知道他的面積是多少嗎?

      2.提出要求,獨立解決。

      教師:請你自己求一求這個圖形的面積,可以在圖上標一標,寫一寫,畫一畫。

      學生自己活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選取典型案例。

      3.討論交流。

      教師:這里有幾位同學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

      預設1:數方格的方法。數一數這個圖形有占多少個方格,當數到不是整個格時,要拼一拼。

      預設2:算一算的方法。在前面拼一拼的基礎上算一算:11=1(cm2),46=24(cm2)。

      預設3:利用平移的方法。把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規則的`圖形,直接求長方形的面積。

      46=24(cm2)

      4.對比辨析,加深理解。

      教師: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最喜歡哪種方法?你是怎樣想的?

      說明:利用圖形在平移的過程中,大小不會改變的特性,運用割補的方法,將不規則的圖形先分割,再平移,最后補成一個規則的圖形,求出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學會生的自主探究、討論幫助學生運用平移的知識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關注轉化前、后的圖形特征,感悟知識間的聯系,滲透等積變形的策略,既加深了平移這種圖形變換方式的理解,又為后續的學習平面圖形面積奠定了基礎。

     。ㄈ┲R運用

      教材第88頁練習二十一第1、3、4題。

     。ㄋ模┱n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用平移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你對平移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又有什么收獲呢?

    【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學11-20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學教案[經典]01-10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1-20

    小學數學比教案11-22

    小學數學的教案07-02

    小學數學數學教案01-07

    小學數學數學教案【經典】03-05

    小學數學數學教案【精選】11-13

    小學數學數學教案01-10

    小學數學數學教案(經典)01-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 | 婷婷丁香亚洲综合素 | 亚洲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永久免费 |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