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一 導入
你知道一年當中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元旦、春節、端午節……)每個節日都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第29課《重陽節的傳說》。你知道重陽節嗎?你對它有哪些了解?(引導學生簡單地說一說。)
二 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根據生字表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交流: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在自學過程中有哪些地方想提醒同學注意?
3.反饋學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隨時糾正讀音。
妻 拜 勤 瓶 侵 襲
(2)多種形式認讀:帶讀、比讀、分組讀,結合生活理解詞語。
妻子——妻
妻子是相對于什么來說的?
拜師——拜 勤學苦練——勤
你知道這兩個詞的意思嗎?
(3)書寫指導。
①妻:第五畫“豎”不要過長,底端不出頭。 ②拜:右半部分有四個橫。
③襲:上半部分是“龍”。
(4)分段指讀課文,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
(5)課文中還有哪些詞不理解?集體交流。
比如“茱萸”一詞,可以展示圖片幫助學生認知。
在理解新詞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可以聯系上下文,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可以查字典等。
三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提示給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桓景歷經艱險,拜費長房為師,學習降魔救人的本事。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講桓景除掉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主要講了重陽節的一些風俗,并說出了為什么把九月初九叫做重陽節。
2.在學習小組內,分段讀課文。
3.你喜歡桓景嗎?為什么?(喜歡,因為他特別勇敢,為了斬妖除魔不怕困難。)
4.默讀課文,從哪里看出他不怕困難、很勇敢?用橫線畫出來。
四 小結
1.你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重陽節的來歷嗎?
2.可以問問爺爺奶奶,他們小時候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課初,教師可用飽滿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領他們身心愉悅地走進文本中。課中,引導學生體會桓景斬妖除魔的原因時,教師可以聲情并茂地講解:“是這可怕的瘟魔,讓原本一個個和睦的家庭變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讓學生從特意營造的氛圍中與主人公同呼吸,萌生出對瘟魔的憎惡。朗讀桓景除魔的精彩段落時,我的“激動”也感染了學生。課尾,引導學生回憶這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鼓勵他們在學會復述的同時,把這個傳說講給想告訴的`人。“在很久很久的將來,我要把這個美麗的傳說告訴我的后代……”這充滿童真童趣的話語,不正是激情課堂的最佳詮釋嗎?
一堂課,老師激情飽滿,身心投入,學生神采飛揚,鮮活靈動,課堂能不迸發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嗎?
1.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桓景為了斬妖除魔不怕困難、勇敢的精神。
2.練習快速默讀課文。
3.復述故事情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第4自然段重點句子的投影。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拼讀“維持、財富、精湛、器重、屬于、百貨、情形、道德、號碼、橡皮、撥電話、悶悶不樂、迷惑不解”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講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并能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說體會。
教學重點:
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變化,理解誠實與守信的珍貴。
教學難點:
對“道德難題”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學法 討論交流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課文朗讀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揭示課題。
世界上有比金錢財富更珍貴的東西嗎?師講一個簡短生動的故事。
(出示:一位母親說:“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請根據母親的這句話做一道加法題。
(誠實﹢信用﹦財富) 你們做對了嗎?
我們可以從今天要學的課文《中彩那天》中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
讀課題,讀準“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二、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1)抽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生字詞學習情況。
讀自己畫出的生字詞,說說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提出自學后還不能理解的詞語。
三、默讀課文,課堂自習。
按事情的發生、經過、結果,結合課文中敘述的故事列出提綱,準備復述故事內容。
四、自學反饋。
(1)解答疑難,提示生字詞學習的難點。
(2)理解事情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為復述做準備。
五、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1)思考:父親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各自試著把這種感情變化用朗讀恰當地表達出來。
(3)指導試讀,評價、點撥。
六、課堂作業: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講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并能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說體會。
3整體會敘事條理清楚,首尾照應的表達方式,能復述課文,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變化,理解誠實與守信的珍貴。
教學難點:
對“道德難題”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 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課文朗讀磁帶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二、抽讀課文,勾出母親說的話。母親的話讓作者深刻體會到了什么?
小黑板出示:是呀,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
為什么?
三、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內容。
(1)合作學習,深入探究。
探究問題一:“你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這個道德難題是什么?為什么說這是一個道德難題?
探究問題二:父親最后撥電話給庫伯,讓他把車子開走。你覺得父親這樣做值得嗎?為什么?
(2)學生各自針對上述問題閱讀思考,準備交流。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各小組推薦代表在班上交流,在交流中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可將學生的想法加以歸納,引導學生討論。
例如:
A課文說到庫伯家里很有錢,完全有能力去買一輛汽車,而“我”家里很窮,父親有那么渴望得到一輛汽車,是否可以去和庫伯商量一下,把車留下。
B彩票上K字記號除了父親,沒有任何人知道這件事,不用打電話給庫伯等等。
(5)小結:教師對各組的發言作點評。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四、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
(1)體會開頭和結尾的聯系。
(2)說說為什么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理解這個“富有”的特殊意義)
五、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習題“小練筆”。
提示:開展想像,把當時“我們”家里各自的想法、語言、神態等幾方面寫成一段話。
六、課外作業。
聯系實際,寫一則有關誠實、講信用的日記。
七 板書設計:
開頭:誠實﹢信用﹦財富
起因:(神情嚴肅)
5中彩那天
經過:(道德難題) 誠 實 守 信
結果:(特別高興)
結尾:(受益匪淺)
語文教案 篇3
《畫》是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根據剛入學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段訓練的重點,在教學本課時,要教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漢字,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
是意思相反的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因此,教學時,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一、誦讀兒歌,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從開學到現在,我們學過不少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其中的一首:“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這首兒歌是個謎語,誰知道謎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謎語詩,學完課文,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本課猜出謎底作了鋪墊。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然后教師播放優雅的古典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樣,學習生字。首先,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位互讀,抽卡片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最后來一個拼字游戲,四人小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這首詩,比一比,哪個小組又快又好。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三、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并讀給同位聽,這里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興趣盎然地讀詩。
2、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行該怎么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3、指導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好。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此時,讓學生猜出謎底:畫。引導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多媒體課件展示整幅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還可請學生上臺來當小詩人表演這首詩。最后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四、趣味練習,書寫生字,課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戲,把“我會說”中的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了朋友就用頭飾上的詞說一兩句話。
2、指導書寫“人、義、火、文”
3、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謎語,課間玩謎語竟猜游戲。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自學字詞,積累詞語,學習準確使用動詞。
2.能根據課后提示預習課文,嘗試抓住重點句整體感知課文。
3.有感情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背誦。
4.通過對文中優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光的美麗,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悅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根據課后提示預習課文,嘗試抓住重點句整體感知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光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能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說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課前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
搜集有關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詩句
教學流程:
一、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1.春天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你知道哪些贊美春天的詩句?
生交流:韓愈:早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孟浩然:春眠不知曉,處處聞啼鳥。
……
2.出示句子:
陽春三月,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開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1)指名朗讀句子,說說你的感受。
(2)理解“黃綠眉眼”:課文用了擬人手法,柳枝發芽時顏色發黃,看上去有黃有綠,就像是柳樹剛剛睡醒,在春天睜開朦朧的雙眼。
(3)齊讀句子
3.這幅艷麗的春意圖,有了伶俐可愛的小燕子的加入,更是富有生趣。
出示: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趕來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
男女生讀
4.這段文字,就是著名作家鄭振鐸筆下的《燕子》。
板書課題,齊讀
二、預習反饋,初步感知。
1.輕聲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借助詞典理解意思。
(1)文中的燕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可以從文中找出詞語,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2)想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
2.交流反饋:
(1)出示:俊俏 吹拂 增添 演奏 活潑可愛 光彩奪目 百花爭艷 波光粼粼
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區分:拂——佛 潑——撥
理解:俊俏 波光粼粼
(2)文中的燕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活潑可愛、伶俐可愛、靈巧、輕快、俊俏……)
(3)重點交流: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
(板書)外形、飛行、停歇
三、深入理解,讀中感悟。
(一)了解燕子的外形,體會它的“活潑可愛”。
(1)輕聲讀第一節,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點?
(2)交流、板書:活潑可愛
(3)“湊”是什么意思?“湊成”能否換成“組成”?
“湊”的`意思是聚集,文中指幾個部分合起來。“湊”字使文章頓顯生動,小燕子活潑可愛的形象便栩栩如生。
(4)小結:燕子外形描寫采用了“整體——局部——整體”的順序。
指導感情朗讀。
(二)從燕子飛行與停歇時的姿態,體會小燕子的輕快靈活。
1.小燕子長得活潑可愛,它們飛行和停歇時的姿態也十分優雅。
2.自由讀課文,先填空,再想想這些詞語用得好不好,同桌討論。
出示:
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著它剪刀似的尾巴,( )著身子在天空里( )過。還有幾只( )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 )了一下水面。
有幾對燕子( )倦了,( )電線上。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
3.交流第一個填空。
(1)重點指導:“掠”。“掠”能換成“飛”嗎?(掠——輕輕擦過的意思,寫出了燕子的輕快靈活。)板書:輕快靈活
(2)指名朗讀第3節,想一想,還有從哪里體現出燕子的輕快靈活?
(3)感情朗讀課文第3節。
4.交流第二個填空。
(1)重點指導:“落”。指名讀第4節,文中的“落”能與后面的“停”交換嗎?(“落”既展現了燕子動態的美,又寫出了燕子的輕快靈活。)
(2)齊讀第4節
5.理解文中的比喻句:“嫩藍的填空,幾痕細線連于電桿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就是燕子。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
(1)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什么比作什么?(把細線比作五線譜,燕子比作音符。)
(2)燕子正待演奏的將會是什么曲子?
6.男女生朗讀課文3、4節。
四、總結全文、理解感悟
1.齊讀全文,師總結:這些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生機,使春天更加充滿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們,春天顯得更加光彩奪目。
2.練習:
(1)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課文背誦。
(2)你喜歡哪一種小動物,抓住他的外形特點,用“整體——局部——整體”的順序寫下來。
板書:
外形 活潑可愛
1.燕子 飛行 輕快靈活
停歇
教學效果反饋:
《燕子》是一篇文字優美的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優美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湖面上飛行、在電線桿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感悟燕子優美的外形、優美的飛行姿態、歇息時美妙的意境,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力和鑒賞力,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使學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飛行時的動態之美,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感悟力。課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過“斜、掠、沾”等幾個動詞十分準確傳神地寫出了燕子優美的飛行姿態。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這幾個動詞反復咀嚼體會,感悟燕子飛行時的優美姿態。
課文第四自然段描寫了燕子歇息時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文中把燕子落在電線桿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線譜,學生較難理解。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說燕子飛倦了怎樣休息?啟發學生想象:對照一下插圖,再閉上眼想象,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桿上的燕子變成了什么?那幾根電線呢?書上哪個詞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誰能把它畫出來?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先畫了幾根若有若無的細線,又在細線上畫了幾個小黑點。我隨手在畫上添了幾根線,把學生畫的小黑點連成了一組五線譜。問:“這像什么?幾只燕子變成什么了?”仔細讀讀句子,品味一下,聯系剛才想到的,又能體會到什么?再閉上眼睛,把爛漫無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時的情景聯系起來,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使學生直觀的理解了燕子的靜態美。
在課后做的練習中學生基本掌握了本課內容,少數同學“譜”字寫錯。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要求
1、讓學生充分自讀,讀正確、讀通順。
2、讀懂牛頓如何多次做實驗,證明白色的陽光確實是由七色光組成的,感受牛頓求實、嚴謹的科學。
二、教學重點
讀懂牛頓如何多次做實驗,證明白色的陽光確實是由七色光組成的,感受牛頓求實、嚴謹的科學。
三、教學難點
理解爺爺對雨后彩虹的解釋。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見過彩虹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7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己小聲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子。
2、檢查:
認讀:拱形橙色嘍霎時
3、自讀課文,勾劃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討論交流。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明顯。
徐徐:慢慢地。
斷定:下結論。
依次:按照次序。
折射:光線、聲波從某一種媒質進入另一種媒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的現象。
4、全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5、理清脈絡
第一段(1-1節)講雨過天晴,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
第二段(2-5節)講爺爺給舟舟講關于彩虹的故事。
第三段(6-8節)講爺爺告訴舟舟彩虹與陽光的.關系和彩虹形成的原因。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三、精讀課文。
1、齊讀第一節
2、自讀第二段
1)爺爺給舟舟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2)牛頓為什么斷定,太陽是由七種顏色組成的?
3)”牛頓又做了許多次實驗,出現的都是這種情況“說明牛頓怎樣?
4)牛頓又是怎樣證明白色的陽光由七種顏色的光組成的?
5)有感情的朗讀。
3、默讀第三段
1、思考:雨過天晴為什么會出現彩虹呢?
2、舟舟知道后,是怎么做的?可以看出舟舟怎么樣?
四、全文
通過對話的形式,講述科學家牛頓通過多次試驗得出陽光是由七種顏色形成的結論,說明了一個科學結論的獲得,是與科學家的多次試驗和努力分不開的。
五、作業設計
1、看拼音寫詞語。
Caihonggongqiaoshiyanqingjingqiguai
()()()()()
Yinyinyueyueyuguoqianqing
()()
2、寫近義詞
斷定()明亮()判斷()
迅速()徐徐()隱隱約約()
六、板書設計:
27陽光和彩虹
紅橙黃綠青藍紫
七、我的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通過重點字詞體會本單元心理描寫的句子。
2.了解學習名著的基本方法,并在實踐中活學活用。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喚起對名家筆下的人物的敬仰、欽佩之情。
重點、難點
1.賞析名家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語言魅力。
2.指導學生把人物的形象寫得性格鮮明、栩栩如生。
教具
準備名家作品片段
一 心理描寫
本次教材為大家出示了三個句子。句中的加點詞語都和“想”有關,但表示的程度不一樣。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這三個句子,結合語境理解這些加點的詞語。
二 拓展與交流
丫丫和寧寧的對話為大家介紹了兩種學習名著的基本方法。一個是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一個是摘錄文中的好詞好句,這兩種方法我們都可以在實踐中應用。
三 閱讀平臺
我們要欣賞的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卡羅納》講述的小男孩兒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鼓勵他,默默地關愛他的故事。想要讀懂短文內容,就要抓住描述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通過品讀、交流,感受師生對卡羅納的真切關愛之情;懂得在別人遭遇不幸時,要學會同情、體貼,給予關愛。生活中難免遭遇不幸,我們應該正確面對;對于我們周圍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們應該給予真誠的關愛,這也是這篇短文給我們的啟示。
1.了解作者。
亞米契斯:意大利著名作家。二十歲時出版了第一本書《意大利軍旅生活》。1886年,亞米契斯寫了他的最暢銷書——《愛的教育》。今天,《愛的教育》在各國均有譯本,被譽為世界少年最優良的讀物之一。
2.理解詞語。
莊重:嚴肅穩重;不隨便,不輕浮。
憐憫:對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屏息:抑制住呼吸。
關切:關心。
千叮嚀萬囑咐:再三地囑咐。表示對囑咐的事情極重視。
嚎啕大哭:大聲哭叫。形容放聲大哭,表示非常傷心。
目不轉睛: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一處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端詳:仔細地看。
悲哀:傷心的意思。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里明白。
四 積少成多
文中給出的幾句話都是名人關于讀書的評論,都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或者應該怎么讀書。要深刻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深入體會這幾句話表明的道理。我們還可以收集一些與讀書有關的名言名句,記錄下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要認真讀書。
名著賞析會(一)名家筆下的人物
一 交際內容
我們都學過或者讀過很多名家的,這些中的哪些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和同學們一起召開一次名著賞析會,來交流名家筆下的人物給自己帶來的深刻的印象,或者這些人物給自己帶來了哪些影響。
二 交際步驟
1.與班內同學自愿組成小組。
2.每個組員從學過或者讀過的名家作品中選一兩篇,給組員介紹作品中是怎樣描寫人物的外貌或動作、語言、心理的,把這些片段讀給同學聽,并發表自己的評論,說一下自己為什么認為這些片段精彩。
3.還可以講作品中某個人物的其他故事或者作者是怎樣來刻畫這個人物的。
4.討論時注意要把自己想說的內容說清楚;討論中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當對別人的看法有不同意見時,表達自己的想法時要誠懇、要有禮貌。
寫自己喜歡或佩服的.人
一 習作內容
在你的周圍肯定有不少讓自己喜歡或者佩服的人。選一個自己喜歡或者佩服的人,寫一篇作文。要把人物的形象寫得性格鮮明、栩栩如生。
二 習作要求
1.寫一篇關于你喜歡或者佩服的人的作文。
2.你喜歡或者佩服的人的哪些事情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這些事情寫下來,把打動自己的地方重點地寫一寫。
3.寫好后讀給同學、老師聽。注意語句通順,寫后認真檢查,及時修改。
三 習作構思
1.想一想你最喜歡或者佩服誰?你為什么喜歡他(她)呢?把這個人確定下來。
2.選取你最喜歡或者佩服的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兩件事,把這些事寫下來。
3.最后,通過描寫這個人物,你從他(她)身上學到了什么,他(她)的哪些品質值得學習。
例文賞析
油 爸 爸
我爸爸是個踏遍荒漠戈壁,為祖國尋找石油的人。他在野外石油勘探隊工作,是司機又是技師,經常不在家。從我記事那天起, 爸爸每次歸來,我都能從他身上聞到一股刺鼻的柴油味、汽油味,因此,我親昵地稱他——油爸爸。
記得有一次,天已經很晚了,爸爸突然回到了家里。只見他滿臉灰塵,頭發亂蓬蓬的,穿著一身油膩膩、皺巴巴的工作服,手里提著個很大的包。我高興地喊了一聲:“爸爸!”就撲進了他的懷抱中。媽媽也快步迎了出來,笑著問:“吃飯了沒有?”我連忙接過包翻了起來,可是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看到給我買的禮物,于是生氣地撅著嘴對爸爸說:“這么大個包,也沒給我……”爸爸聽完,高興的臉上一下子涌上了慚愧的神情。見到爸爸尷尬的樣子,媽媽忙過來哄著我說:“文文別鬧了,你看爸爸多辛苦哇!先讓你爸爸洗臉吃飯好嗎?”可爸爸并沒有急于去洗臉,而是把我緊緊地抱在懷里,坐下來對我慢慢地說:“爸爸在突擊完成油田探勘最緊張的測線任務,可忙了,已經苦干了好幾天了。今天是專程回來領取急需的配件的,明天一早就得返回油田基地,沒有顧上給你買禮物。再說,我們那里只有隆隆的鉆機聲和一座座帳篷,沒有市場和商店,所以……文文,原諒爸爸好嗎?”當時,看著爸爸的神情我似懂非懂,想說些什么,可又不知說什么好,只是點著頭聽著。從那以后,爸爸每次歸來都要送給我一件小小的禮物。后來,我漸漸懂事了,媽媽才告訴我這都是爸爸怕我失望,在臨開工之前抽空為我準備好的禮物。
記得還有一次,聽爸爸說,他的汽車在半路出了毛病,當時正下著大雨,爸爸為了修車,就趴在車底下檢修起來,機油一滴滴地淌在爸爸的臉上,他也不知道。回到家中,爸爸簡直成了“落湯雞”,雨水、機油抹成個大花臉兒,逗得我們全家笑得前仰后合。一會兒,一盆清清的洗臉水變成了“黑墨汁”,媽媽的白毛巾也變成了黑抹布,連白色的香皂也裹上了一層“黑油衣”。
爸爸喜歡我,也熱愛自己的工作。當我每次看到隊上的領導匆匆忙忙將休假中的爸爸喚走時,我就習慣性地撅起小嘴送他,爸爸總是笑呵呵地說:“文文,要好好學習,聽媽媽的話。”并指著自己的臉,逗我說:“來,親一下,再見!”看著汽車遠去,想著爸爸黑紅的臉龐,我的心總是沉甸甸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但回到屋里后,一看到爸爸得到的各種獎狀、獎杯時,我好像又明白了許多。噢!我需要爸爸時刻在我身邊,但找油更需要爸爸,我為有這樣的好爸爸而感到驕傲,我也要像爸爸一樣愛油田,長大當個油姑娘。
我愛你,在荒漠上找油的可親可愛可敬的好爸爸。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設計
運用電化手段輔助誦讀,感知文章優美親和的抒情風格。
運用“實證法”教學,提出命題、引導討論、初步鑒賞文章自然美與精神美的統一。
以學生為主體活動,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任務
⒈通過反復誦讀體會文章優美親和的抒情風格,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⒉實證三個觀點:⑴王國維——“一切景語皆情語”。
⑵茅盾——審美“以人為主體”。
⑶朱光潛——賞文需“知人論世”。(機動安排略談)
重點難點目標⒉中⑴⑵
教學過程
一、導語
茨威格的散文《世間最美的墳墓》告訴我們,惟其崇高,最樸素的亦是最美的,它給我們帶來強烈的思想震撼。那么今天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散文《冬天之美》又會怎樣展示冬天的美,帶給我們怎樣的情感愉悅呢?
二、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理清文章思想內容,相應板書。
三、誦讀指導
要求結合內容,由學生標畫討論誦讀要點
參考意見文眼總起一往情深(“從來”兩字)
城鄉對比城市遺憾否定厭惡
鄉村喜愛向往愉悅
鄉村冬景喜愛驚喜舒緩(長句)
圍爐夜話溫馨沉靜俏皮(反問)
四、指名范讀
背景音樂Bandari
(呼嘯的風聲和悠揚婉轉的長笛能很直觀表達情境)
五、實證性討論
討論一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就是說在表情達意時,往往要選擇典型的景物用以表達特定的情感,
你能從文中找到相關依據嗎?
參考意見冬天景物典型特點
陽光——燦爛輝煌眩目
麥田——鮮艷
苔蘚——美麗
白雪——璀璨
總結作者運用大量形容詞和修辭手法,抓住景物的色彩和生命力,描繪出一種“萬物盛裝”“生機盎然”的冬景,引發出時而驚奇時而欣喜時而贊嘆的情感共鳴,表達對鄉村冬天的情有獨衷。
討論二是不是羅列各種景物追求華麗語言就能引起美的`共鳴呢?茅盾有句話可解決這疑問。
茅盾說過,“自然是美的,但如果少了人的活動,自然又有什么美可言呢?”你如何理解?
參考意見*“圍爐夜話”從自然之美寫到人情之美,正是鄉村的冬夜才帶來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使精神生活豐富,自然美和精神美和諧統一。
“鄉村冬景”雖無人跡,但有人情。處處暗藏對鄉村冬天的熱愛之情。
“城鄉對比”表達高尚的精神追求。
總結自然之美在于它能激起人美好愉悅的情感,而只有具有美好情感的人、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
才能欣賞體會得到。自然美和精神美有著和諧的統一,正如托爾斯泰所說“美就是我們所愛的東西。不是因為美才可愛,而使因為可愛才美。”
討論三朱光潛曾指導我們,鑒賞文章要“知人論世”,了解作家及其時代才能更好了解作品。
關于喬治桑,除了課下注釋還有哪些相關知識有利于我們更好理解文章?
參考意見少年晚年在鄉村度過——熱愛鄉村親近自然
27歲離開只圖玩樂的丈夫
靠寫作過上獨立自由、參與社——熱愛生活有獨立人格
會的生活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六、配樂范讀加深體會
七、作業
《課課練》語言運用5
語段精讀(二)
閱讀遷移《冬天》
附板書設計
文眼總起
↓
城鄉對比城市遺憾否定厭惡精神美
↓鄉村喜愛向往愉悅
鄉村冬景冬天景物典型特點
↓陽光——燦爛輝煌眩目
麥田——鮮艷
苔蘚——美麗自然美
白雪——璀璨
語文教案 篇8
課題:語文天地本課共1課時,本節第1課時
課型:復習課
課標定位: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瓜、云、雨、羊、牛、耳
2、認讀"火、石、水、人、山"
3、會用字組簡單的詞
教學重點:識圖、認字
教學難點:圖與字對應
自學指南:自主識字并認字組詞
自學測評:同桌互相指認生字
情景引入:同學們,在前面兩課的.學習中,我們和丁丁、冬冬一起漫游在漢字的王國里,認識了17個漢字。今天,我們繼續和丁丁、冬冬一起去語文天地看一看。(指導學生將課本翻到第7頁,認識"語文天地"。)
核心活動:
(一)猜一猜、連一連
1.認識圖標"小鉛筆",知道這個題要用鉛筆完成。
2.投影出示雨圖:用一句話說出圖上畫的是什么?(圖上畫的是下雨了)出示6個漢字:瓜、云、雨、羊、牛、耳。你能從這6個字中猜出哪個是"雨"字嗎?(第三個是"雨"字。)你是怎么猜出這個字就是"雨"字的?("雨"字有四個小點就像圖中畫的小雨點。)我們把這幅圖和這個漢字用直線連起來。就完成了"小鉛筆"的要求。
3.打開書,獨立思考,用鉛筆連線。
4.小組合作討論。
5.匯報討論結果。
6.認讀6個生字。
(二)比一比,記一記
1.認識圖標"小天平",知道比較時應細心辨別。
2.區分"口"和"日":怎樣才能記住這兩個字?(①把比較字形與比較圖畫結合起來,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字形不同。②順口溜記字:口――一張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無家當。日――一圈光芒圍四方,只把火球橫中央。)
3.區分"目"和"月":說說這兩個字不一樣的地方。(①"目"是眼睛的意思,字形像一只眼睛的樣子;"月"像彎彎的月亮。②順口溜記字:目――一扇小窗細又長,兩只眼睛明又亮。月――小小船兒彎彎月,嫦娥玉兔船里坐。)
(三)組詞練習
1.認讀"火、石、水、人、山"。
2.以"山"為例指導組詞:你知道有什么山嗎?(華山、泰山、峨眉山)你還能用上這里的哪個字說詞語?
3.組詞游戲:"開火車"。
課堂:
當堂測評或作業:
測評或作業反饋:
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草原》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