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必備2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的算理,掌握進位加法的書寫格式和計算法則。
2.通過提供的實物,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的過程中突破進位加的難點,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途徑和方法。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在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的算理,掌握算法。
2.體會從個位加起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8+4= 9+9= 26+4= 14+5=
7+8= 50+13= 9+6+1= 5+7+1=
2.筆算。42+56=
說一說: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二、探究新知
(一)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情境圖,指導學生觀察。小精靈問: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5+37=。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小棒擺一擺。
(1)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合作擺小棒。
(2)小組討論交流,后集體匯報。
指名匯報:先把5根和7根合起來是12根。滿了10根小棒要捆成一捆,剩下2根。再把 3捆和3捆合起來是6捆,再加上剛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7捆多2根就是72根。(多指幾名同學邊說邊擺)
2. 豎式算一算。
師:把剛才的擺小棒的過程用豎式寫出來,你會嗎?
(1)學生根據擺小棒的過程,獨立嘗試列出豎式。
(2)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個位上7加5得幾?該怎樣寫?十位上又是幾加幾?(演示從“小棒圖”過渡到下面的豎式圖。)
達成統一認識:先算個位5加7得12,向十位進1,個位寫2;
再算十位3加3得6,再加進1得7。
【設計意圖】
此環節重點突出單根相加滿10根,把10根捆成1捆的過程,理解進位的道理,圖形結合,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筆算的對位和算理。要求不僅能“做”,并且能說出“想”的過程,是一種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應用。
3.加深對算法的理解。
同桌復述計算過程。
4.討論算法。
師:你發現今天我們學習的豎式計算與上節課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板書課題: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
小結:筆算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應注意什么?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5. 設疑:要是從十位加起,你覺得計算有沒有更方便?
三、鞏固深化
1.完成教材第14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學生匯報并說明算法。
2.完成練習二第5題。
提問:下面的計算對嗎?錯在哪里?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這三道題的計算過程,對照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法則。注重讓學生指出錯誤在哪里,并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3.完成練習二第6題。
本題主要是讓學生先判斷個位相加有沒有“滿十”,再判斷十位需要不需要進1。
4.腦筋加油站。
2( ) 4 7 ( )2 3 6
+6 9 +( ) 9 + 2 8 +( )9
9 4 8 6 6 0 5( )
【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讓學生經歷糾錯的過程,使學生明白筆算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避免出錯。
四、全課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時,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嗎?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14頁例3、“做一做”,第15頁練習二的3~7題。
【教學目標】
1.利用情景圖和動手擺小棒,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算理,讓學生掌握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仔細計算、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3.學會合作學習,樂于與別人交流。
【重點難點】
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以及進位加的豎式寫法。
【教學準備】
教材第11頁情景圖,第14頁例3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1.開火車口答。
2.指名學生回答,在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新授
1.學習第14頁例3
(1)出示課本第14頁例3圖。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35+37=
(2)指導學生活動:用小棒豎著擺出35+37。
(3)組織討論:可以怎樣把小棒加起來。
方法一:先把5根加7根是12根,夠10根捆成1捆,12根捆成1捆多2根;再把3捆加3捆是6捆,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方法二:先把3捆加3捆是6捆,再把5根加7根是12根。夠10根捆1捆還多2根,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4)小結:先加單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這兩個同學使用小棒相加的相同之處是把單根的相加,滿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單根的和整捆的加起來。
(5)組織討論:用豎式計算怎樣寫?應該怎樣算?
(6)交流匯報、小結
2.比一比
提問:比較35+32與35+37的筆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師在黑板上書寫講解兩式的豎式計算。
交流匯報。
小結:相同點是相同數位都要對齊,不同點是35+32的個位相加不滿十,而35+37的.個位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1.35+32可以從個位加起,也可以從十位加起。而35+37從個位加起比較方便。如果從十位加起,則比較麻煩。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經過計算35+37=72(人),所以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72名學生。
【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
小結:本課時學習了100以內的兩位數與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三.鞏固練習
練習時,抽取幾名較差的學生上臺演示,以便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總結
用豎式計算加法,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一定記住進的1要加上去,也就是進位后,十位上是3個數相加。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二年級11-13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23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經典】11-07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29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經典)06-2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推薦)11-22
(必備)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1-06
(優選)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4-08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5-0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推薦)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