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小學語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
1.借助注釋,獨立學習,基本正確地理解這首詩歌詩句的意思。
2.通過《示兒》與《病起抒懷》兩首詩的對照學習,在反復誦讀與想像中感受詩句勾畫的意象,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感受詩人愛國的情懷,使學生的內心受到激蕩。
分層教學目標:
1.下限目標:基本正確地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初步體會到詩人的情感,能帶著個性體驗讀通全詩。
2.上限目標:能從多角度地去體味詩人悲的情感,能從個性化的誦讀中深切感受貫穿詩人一生的愛國情懷,使學生的內心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感染。
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感受詩句的意象,體會詩歌的感情。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上網搜集陸游的生平資料及詩人所寫的其它詩歌,了解北宋滅亡的歷史背景。
2.教師準備:課件制作。
教學過程 :
一、揭題引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共同學習一首詩,這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詩歌之一,它就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所寫的(示兒)
再讀一遍題目
2、你知道示兒是什么意思嗎?(寫給兒子們看的詩)
【個別化教學:這里重點關注陳麗萍、霍達、成鄭杭義等弱勢學生,把回答較為簡單問題的機會首先給他們!
【設計意圖:理解示兒的意思,引導學生去關注書后注解。借助注解嘗試理解詩意是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理解了題目的意思,便于引出后面的教學環節:思考這首詩與陸游其它詩的不同之處。】
3、陸游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一生留下了近萬首詩歌,其中有不少就是專門寫給自己的兒孫輩的。在那些詩中,陸游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孫應該如何讀書,如何寫詩,如何做人,其中比較有名的,比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還有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等等。可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示兒》,卻與那些詩截然不同。不同在哪里呢?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與這首詩形成對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二、初讀古詩
自由讀詩歌,要求:a、讀準字音;b、想想這首詩跟陸游其他寫給兒孫的詩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小組合作:a、檢查是否讀通詩句;b、討論交流上面的問題。
【個別化教學:特別關注學習能力較弱的陳麗萍、單莉英同學,同時關注自控能力不強的汪俊杰、安浙園同學,督促他們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設計意圖:先安排自主學習,后安排小組合作學習,使小組合作建立在個體學習的基礎上,讓小組合作發揮實效。通過小組檢查、交流,可以起到優秀者幫助落后者的作用!
3、小組交流匯報學習結果。
(1)指名讀,正音。
【個別化教學:朗讀的優先權給中下學生,關注陳志鵬、單莉英等朗讀基礎較差的同學。】
(2)這首詩跟剛才我們提到的那些陸游寫給兒孫的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預設一:直接說出這是遺書
問: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遺書?(抓住學生提到的家祭引入下一環節)
預設二:不是在告訴兒孫要怎樣作詩做人,而是要兒孫將來把北定中原的消息在家祭時告訴自己。(同樣抓住家祭引入下一環節)
【個別化教學:回答問題的機會首先給姜夢雪、陳璐、蔣彥等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不太主動發言的同學,其次再給徐泰隆、季悅、蔣卓青等強勢的同學。】
【設計意圖:小組學習成果的交流匯報,考慮到小組內不同層次的同學,難度小的問題優先考慮弱勢同學,略有難度的問題讓中等同學來回答,然后由強勢學生來提升!
4、教師板書祭,要求跟著老師在桌上寫一寫,提醒容易寫錯的地方(左邊為兩點;還有右上角的寫法)
5、祭什么意思?
是的,祭,就是祭祀,祭奠逝去的先人,寄托自己的哀思。陸游在這里提到了家祭,因為這首詩正是他臨終的絕筆,在這首詩里,他是在向兒孫們交代自己的身后之事啊。
【設計意圖:在初步理解詩意的時候隨機結合學習生字祭,著重學習字形及字義!
現在就讓我們回到796年前那個北風怒號、大雪紛飛的冬夜,走進詩人陸游的內心世界,走進這首千古流傳的《示兒》絕唱吧。
三、疏通詩意。
1、請大家默讀這首詩歌,結合下面的注釋,想想:你還讀懂了什么?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1)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學生解釋詩意(有解釋不明確的地方提問一下,如:元知,但,九州同)
結合九州同簡介歷史背景:南宋,之所以被稱為南宋,是因為之前有一個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稱北宋。1126年,金國侵略者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北宋滅亡了,淮河以北,整個中原地帶淪陷在金人的鐵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故稱南宋。從中原淪陷的那一天起,人們就在苦苦地等著、盼著,朝廷的軍隊能夠北上抗金,收復失地,解救那些在敵人鐵蹄下掙扎的父老鄉親,實現九州統一的夙愿啊。可是陸游寫下這首《示兒》詩的時候,中原淪陷、九州破碎,已經整整84年了。
【設計意圖:時代背景的介紹能拉近孩子們與詩人的距離。】
問:孩子,請你們再讀一讀這一句,你讀出了一個什么字?
。ǹ,悲)
板書:悲
悲啊,為什么而悲?(為國土淪喪整整84年而感到悲傷;為南宋統治者只顧享樂而感到悲憤;為淪陷區的百姓的苦難而感到悲哀)
【個別化教學:把一句詩濃縮成一個字,可考慮由中等生來回答,為什么悲,有一定的難度,可考慮由強勢的季悅、蔣卓青、張美華等同學來回答!
【設計意圖:把一句詩濃縮成一個悲字,是在理解詩句意思后對詩人情感的極好把握。抓住悲字,讓學生體驗、感悟詩人的悲傷、悲痛、悲哀,把學生的情感引向深入!
指名有感情地誦讀,讀出你的悲來。
【個別化教學:先考慮由中等生顏曉蕾、陳璐、姜夢雪來讀,然后由朗讀基礎好的季悅、朱瑜、袁婕等同學來讀,之后讓弱勢的霍達、陳志鵬、俞凌峰等同學模仿著讀。】
。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學生解釋詩意
板書:無忘
家祭無忘告乃翁啊。同學們,你反反復復地讀這兩句,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詩人是怎樣在囑咐自己的兒孫啊?(老淚縱橫地囑咐;奄奄一息地囑咐)
【個別化教學:詩的意境的想象先考慮想象力豐富、情感豐富的徐泰隆、徐昊誠、杜婷婷同學先來,之后,讓不太愛發言的但有學習能力的蔣夢杰、袁濤、范佳琳等同學來嘗試回答。】
【設計意圖:在理解詩句的意思后,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詩人是在怎樣地囑咐,化抽象的文字為形象生動的畫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走進了詩人的情感世界,與詩人同悲戚。】
指名有感情地誦讀,反復引讀這兩句。
【個別化教學:先考慮由中等生來讀,然后由朗讀基礎好的同學來讀,之后讓弱勢的同學模仿著讀。】
3、詩意都讀懂了嗎?可是,看著詩人一遍又一遍地囑咐自己的兒子,是不是有一些疑問在你心中慢慢升起?
預設:為什么明知萬事空,還要家祭無忘告統一?
為什么臨死還念念不忘收復中原?
為什么要兒孫家祭時告訴自己中原收復的事?
4、同學們的問題其實大同小異,大家都想問:陸游為什么臨死還念念不忘收復中原統一國家的事,是嗎?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的提問,發現詩中看似矛盾的萬事空與無忘,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更深,使教學引入感受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的環節!
四、互文解詩
1、讓我們來讀一讀陸游的另一首詩,也許你能從中找到答案。
出示:《病起抒懷》
這是在陸游52歲那年,因為竭力主張朝廷北伐抗金、收復中原,結果卻被昏庸腐敗的朝廷隨便找了個借口罷免了官職,他憂憤成疾,大病數十日。病體初愈時,他寫下了這首詩。
【設計意圖:引入詩人的另一首詩《病起抒懷》,與《示兒》互文解詩,使教學從對詩意的理解走向對詩人情懷的感受!
2、請大家自己讀一讀這首詩,根據注釋試著大致讀懂它。
3、這首詩里最感動你的,是哪一句?
A、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作為一個被削職罷官的平民,陸游說位卑未敢忘憂國,而在《示兒》一詩中,我們分明看到,他何止是位卑時不敢忘憂國,他是(臨終未敢忘憂國;死后不能忘憂國)引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12-19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小學語文》教案06-09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