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吃餅干想象畫》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吃餅干想象畫》,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通過吃餅干、說說、想象,用圖形融合的方法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大膽創作。
重點與難點:
吃餅干時充分地開動腦筋想象,用簡單的線條勾出物體的輪廓,使圖形融合起來。
材料準備:
范例一幅。
各種形狀的餅干若干;餐巾紙;
記號筆、油畫棒、圖畫紙。
設計思路:
在一日活動中幼兒用點心時,我常常發現小朋友吃餅干不是幾大口一下把它吃完,總是吃上一口就看看餅干象什么,把餅干吃成一種與某種事物相似,于是高興地和小伙伴分享,同伴也就爭著相仿,有的說象月亮,有的說象xxxx,有的象汽車……當幼兒觀察逐漸仔細,能用不同的圖形通過不同的組合,描繪出物體的基本特征時,個別幼兒的作品中局部開始出現用簡單的線條勾輪廓的現象。在此基礎上,設計“吃餅干想象畫”這一活動內容,皆在讓幼兒嘗試用輪廓線取代呆板的圖形,畫出各種吃過餅干的形狀,通過想象組合成畫,使圖象更豐富、有趣,進一步體會成功的樂趣。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大膽表現,尤其要鼓勵創作出不同與別人的圖象的幼兒,不能單純以象或不象來評價幼兒的作品。對有些有圖象可啟發幼兒通過舔一點,改一改來體會成功,使每個幼兒獲得自信、投入創作。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 —— 討論、示范 —— 吃餅干想象——引導講評—— 延伸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提問:餅干你們吃過嗎?有哪些形狀?
二、討論、示范
(1)提問:你吃一口餅干后發現它象什么,吃了一口又象什么呢?(大家討論)
說明:討論是在平時發現的基礎上讓幼兒重現。
(2)觀察范例,了解作畫方法。
建議提問:這張畫和我們平時的畫有什么不同?(如幼兒沒講出,教師可進一步提問:上面是畫了一樣東西嗎?)
(3)幼兒嘗試,激發創作興趣。
說明這是解決難點的重要環節,可請二"三名幼兒來嘗試用圖形融合方法畫,要求盡量不重復同伴的圖象,集體可通過評議這些圖象個部位的連接是否要改一改、添一點等來進一步理解作畫方法,樹立創作信心。
三、邊吃餅干邊想象邊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
(1)左手拿餅干,右手拿記號筆畫。
(2)邊吃餅干邊動腦筋想象,想象到什么就把它畫下來,并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幅畫。
(3)吃完后手用餐巾紙擦一下。
2、幼兒創作
建議教師通過觀察可提示:
(1)大膽運用圖形融合方法作畫,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2)注意畫面位置安排,把自己想象出的事物合理組合在畫面上。
四、引導講評
建議找找哪幅畫圖形融合得最合理,請小作者介紹作畫的內容。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回家還可想象,再嘗試畫出不同的畫來。
教學反思:
長期以來,美術課傳授式的教學幾乎成了唯一的學習方式.這種教學以教師的教授為主,特別是在學習技能.技巧的課上,教師忙于示范,完全成了知識的傳授者,”吃餅干聯想畫”來源于生活,是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在幼兒的興趣點上,鼓勵幼兒生成自己想創作的東西,豐富幼兒的內心創作激情.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吃餅干聯想到某一物體并畫出來,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后再進行想象加以創作,我積極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大膽表現,方法的介紹簡單得當.在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是積極的,通過教師啟發,幼兒添一點.改一改來體會成功,使每個幼兒獲得自信,投入創作.在最后的作品展示中,孩子和老師都是眼中為之一亮!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次活動同樣也存在許多的不盡人意之處,也是我今后努力和思考的方向.總之,本次活動從設計到展示,我是受益匪淺,尤其在活動后的反思中認識到每次活動都是一次藝術的創造,好與不好只在乎你是否從中領悟了什么,下次的活動應該怎么做.相信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對幼兒的課堂教學我會把握的更好。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吃餅干想象畫》】相關文章:
吃餅干想象畫美術教案01-16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蔬菜印畫》01-09
中班美術教案:吹畫梅花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中班美術教案:好看的毛線畫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大班美術教案線條想象畫反思12-25
中班美術教案:替換想象畫02-05
中班美術借形想象畫教案02-28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坦克》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