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初中美術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美術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美術教案1
背景分析:
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個方面,必須把教育放在政治、經濟、科學、哲學的大的文化背景下去思考;如果就教育談教育,或者說,站在校園內和書齋里談教育,結論永遠是片面的。世界將在瞬息萬變之中把我們帶入21世紀。在20世紀的最近幾十年里,全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的信息化、技術的數字化、經濟的一體化、政治的多極化、文化的多元化……均是國際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向,也體現了21世紀社會的發展趨勢。在這種背景下,21世紀必將是一個“知識化時代和“學習化時代”;而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給學習者固定的知識,而是轉向塑造學習者新型的自由人格與授人以漁。在21世紀,將要求每個人發揮更大的獨立性和判斷力,并具有更強個人責任感,以實現共同的目標。教育必須履行的責任是開發每個人的潛在智能,這些智能包括記憶力、推斷力、想象力、體力、審美力、交際能力以及領導能力等等。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使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勞作,學會如何與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學會如何生存。因此,教育者知識與觀念的自我更新便顯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為刻不容緩了。古人云“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學。”故,今日之師者只“傳道、授業、解惑”是不夠的還必須要經常地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要經常討論發表、質疑提問、相互啟示、共同研究。并啟發學生去發現、獲取、研究及主動地探索。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人類文明的必然要求。只有當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的時候,社會生活中才有平等、民主可談。否則,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專制與不平等的溫床與土壤。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自由的活動,包括腦的活動和手的活動。只要可能,就讓學生通過做而學,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就必須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在講到怎樣對待學生的興趣時杜威指出:“興趣不應予以放任,也不應予以壓抑。壓抑興趣等于成人代替兒童,這就減弱了心智的好奇心和機敏性,壓抑了創造性,并使興趣僵化。放任興趣等于以暫時的東西代替永久的東西。興趣總是一些隱藏著的能力的信號;重要的事情是發現這種能力。放任興趣就不能從表面深入下去。它的必然結果是以任性和好奇代替了真正的興趣。”興趣與好奇是兩個概念,好奇僅僅是人們對眼下事件或問題的一時的關注與好奇,它與人的潛力、智慧的體系沒有關系。而興趣則不然,它是相對穩定的、能體現人的能力傾向、發展傾向的心智特點。興趣是人格與個性的一種體現。無視或壓抑興趣就是對人格的蔑視,對個性的扭曲。興趣屬于感情、意志、理智的綜合產物,壓抑興趣只能使學生失去活力、麻木不仁、奴性十足、虛偽、或者是敵視、對抗,為所欲為。
學習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主動探尋的學習,另一種是被動灌輸的學習;即:一種是通過操作、制作而學習,另一種是通過講解、記憶而學習;也可以說:一種是為了應用知識而學習(做中學),另一種是為記憶知識而學習。我們所倡導的是前者——“做中學”。
做中學,是學生在教師設計、指導下展開的它的目的與本質是學習:先確定一個學習目標(奮斗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會有一個或多個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這就是為達到目標而追求(奮斗)的.過程。而在這些過程中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障礙;這就需要學生的創造力、智慧、毅力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去共同完成。用清代學者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解釋為:“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確定目標);“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苦苦追求和奮斗的過程);“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達到了目標)
美術課程改革的基本描述:在美術學科中,盡可能選擇對學生發展有用的、感興趣的、能夠學會的知識與技能,盡可能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聯系,增強愉快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綜合學習(過程與方法),發展基本的美術素養,盡可能讓他們學會學習,形成有益于社會和個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文化情境:任何美術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創造出來的。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不可避免地受到所處時代和環境的影響。實際上指的是一件美術作品被創作出來時所依托的文化環境、條件及其特征。
注重文化情景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的涵義,二是幫助學生通過美術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會的人文和科學特征。這兩個方面的作用體現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
設計理念:(指導思想):
教師在處理教材、設計教學環節、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模式上等等方面要盡量避免枯燥、繁難;最大程度的發掘教材中的“生動、趣味”,并使學生能“刪繁就簡”。能做到這樣是很不容易的,但我們必需向這個方向去努力。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就在琢磨:舊的教學方式方法已不能滿足當代信息社會的學生在“知識爆炸”時代的學習要求。思考如何“新課標”思想的指導下上好課,而“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一門必修的藝術文化課程,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它對于陶冶情操,提高美術文化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信息含量大、直觀形象,同時具有聲、光、電等“沖擊力”、的立體教材頗具吸引力。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于20xx年5月開始著手以新的教育理念,編寫了《美術影視廣告欣賞與電腦創意畫(廣告藝術欣賞與POTOSHUP的運用)》、《中國畫欣賞》這兩課的多媒體課件(PowerPoint演示文檔);在運用于課堂實驗后我發覺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1、因圖片量大,學生見多識廣,教師舉例生動形象、實在詳實;改變了以前形象直觀的圖片少,教師想把某種藝術思想、審美意識“詮釋”給學生時苦于找不到合適并且直觀準確的圖片表達出來。
2、音畫相配,和諧動聽;改變了以前教師“獨角戲、單音節”的枯燥,而成為音畫呼應、相互襯托、相得益彰的藝術整體。
3、多媒體字幕的運用,使“知識點”(板書)清晰、明亮;改變了以前教師板書不清晰、黑板“反光”學生看不清的弊端,提高了學習效率。于是20xx年9月起,我又根據新教材——初中美術(第13、14冊等)自編了“美術大家族”、“龍文化與制作”、“色彩的搭配與生活中的運用”、“商品的廣告與包裝設計”、“反對戰爭、熱愛和平”、“未來的我”、“陶藝與雕塑欣賞”、“中國畫欣賞”、“建筑欣賞”、“環境保護影視欣賞”等十多課的多媒體課件。本課為其中之一。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改變了以往以單純講解立體構成知識為主的方法,而是把構成的知識隱含在制作的過程之中。同時還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瑰寶——書法、把“紙造型”的知識和方法也融合在這一課中,并結合廢棄物的利用采用了課本中的紙杯,以降低難度,增加學生的多選性、參與性使學生對多元文化理解程度逐步加深。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進行有目的的設計和制作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1、了解龍的來歷與造型特點,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和積極參與文化傳承的意識,并在欣賞中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激發愛國熱情,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引發動手創作的欲望,為上好這一課打好基礎,做好前期的準備。
2、學生的活動,從課本上可以看到學生活動的場景,說明本課在學法上提倡小組集體制作和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應更注重學生的制作過程,和分組活動之中的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強調集體主義精神的體現。并在展示作品的過程中展現集體的智慧和才華,突出集體競爭的氣氛。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二、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1)應知
a、圖騰崇拜是龍的起源。
b、以龍為形狀和圖案的裝飾品、書法與物品。
C、以龍為道具的活動舞龍、賽龍舟等。
d、平面與立體
e、布局(構圖)與構成。對傳統文化的欣賞和立體構成中的空間是由一個形體同感覺他的人之間產生的相互關系主要是根據人的觸覺和視覺經驗所確定的。
(2)應會
a、對書法的了解(掌握),對中鋒、側鋒等行筆筆法的運用;以一個基本(紙杯、圓臺型體)為設計元素進行重復的構成練習,形成起伏變化的中國龍的形象。
b·初步了解剪刻、粘的方法。
c、掌握龍身起伏變化的切口,方向和剪、刻的方法。
d、試用穿、捆、插等方法進行連接。
e、夸張變形龍頭的制作方法。
f、起伏變化的龍身龍尾的制作。
g、多種方法把龍頭和龍身連接成整體。
h、能用口頭表達的方式把本組作品的特點和創新點講解清楚。
i、能夠采用最佳的展示方法展示小組的作品。
2、隱性內容與目標:
a,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龍是炎黃子孫的民族之魂,中國人稱自己是龍的傳人,我們把龍作為尊嚴和吉祥的象征。把龍作為文化和歷史的載體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b、構成他向造型藝術以外的更為廣闊的領域滲透,包括數學、力學、材料學、心理學等。構成教育把有關造型關系以及學生對事物的想象,實現為學習中手腦并用的創造活動。
c,設計構成能力的培養。
d、動手能力的訓練。
e、審美能力的提高。
f、好的合作精神。
g、細致規范的操作。
h、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增進團結有利于展現集體的智慧和才華。
i、合理利用廢棄物,愛護教室環境的良好品德。
J、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k、強調競爭意識、激發創造精神、突出集體競爭的氣氛。
l、培養善于向他人學習、樂于助人的好品質和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通常都是一課一個主題內容;而“新課標”要求學科間的知識相互滲透(課程具綜合性),本課就是按這個“初衷”來進行選材、編輯、制作的,讓學生通過了解(理解)“龍文化”、能“寫龍、制作龍”與熟記“龍”的成語,達到做“龍的傳人”,有一顆永遠不變的“中國心”。
三、教學的重點:
調動同學情緒,使大家能熱情、積極地參與到寫龍、做龍的活動中來。
四、教學的難點:
如何把平面構圖(布局)構成知識應用到設計和制作中,使龍與龍字的造型和結構有新的創意。
五、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1、解決重點的要點:
①首先要創建分組競爭的課堂氣氛,鼓勵每一個小組爭先、爭勝、爭取班級第一。比那組最快,那組最好,那組最有新意。
②組織好小組討論,群策群力完成任務。
③分組時注意人員搭配,使各組能力基本均衡,保證公平競爭和順利完成作業。
2、解決難點的要點:
①要鼓勵創新,盡可能地想出新的方法。
②多舉一些簡單明確的構成的例子,讓學生們能從中產生一些聯想以促進創新想法的產生。
六、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學習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①課堂紀律會因分組工作出現不穩定。
②因使用工具不當出現墨汁弄到衣服上、劃破手或損傷桌面等情況。
③討論之中出現爭論,產生不團結。
④部分組的同學不能完成任務。
2、解決出現的問題:
①對學生提出要求,要有秩序的完成工作,這也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
②鼓勵學生大膽設想,細心操作,注意安全。
③可以給同學確定討論題以保證討論按計劃發展。
④對學生采取鼓勵的方式講評,表揚他們在創意、制作過程中表現出的優點和良好品質以利它們的發展和進步。
⑤一定在課前提出要求,以利用廢棄物或廢舊材料人手。
七、準備(教具、學具):
1、《龍文化與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2、視聽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室。
3、活動黑板。
4、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5、廢棄的紙杯、膠卷盒、藥盒、易拉罐、刀、剪、糨糊等
初中美術教案2
小小手
教學內容:
美術(一年級下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教材分析:《小小手》一課是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中的一個內容。兒童通過對自己手掌手指輪廓的觀察、玩味和描繪,會對變化而成的各種手姿留下較深的印象,并能遷移聯想到別的形象。掌握描畫手形的方法,并用想象、添畫的方法把手形變為自己的好朋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課型:造型表現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描畫出手形輪廓并大膽想象添畫成形。過程與方法:能擺出各種手形并仔細觀察產生聯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積極參與游戲與表現,感受藝術創造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觀察感知不同姿態角度的手形,展開聯想;啟發學
生尋找到手形與實際形態之間的聯系,探究手形的表現與組合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想象、添畫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教學難點:變換角度進行想象和添畫。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示范工具學具:水彩筆或油畫棒、白紙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玩一玩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嗎?(生:知道)想不想玩這個游戲啦?
師:先聽一聽游戲規則,記住你用什么手勢來表現“石頭、剪刀、布”,然后和同桌一起玩,贏得一方,可以用兔子耳朵手勢表示勝利并坐好,看誰又快又好。(游戲開始)
二,欣賞感受,拓展思維:
2.說一說(放兒歌)
師:小朋友,我們的手除了玩游戲,還能做什么事啦?現師:聽完這首兒歌,小朋友來說說我們的小手能干什么?生:做勞動、學習、拿東西??
師:小朋友說得很棒,你們的手真能干,會勞動、寫字、還會畫畫,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它是人類的好朋友。
3.看一看(看手影視頻)
師:我們的手除了能做這樣簡單的游戲,還能做更有趣,更高明的游戲,小朋友想不想看?接下來老師為大家放一段視頻,認真看看我們的小手有多神氣,可以做出哪些形象。(學生看視屏)師:看完這個手影游戲,我們來說一說圖像中出現了哪些形象?(學生各抒己見)
師:剛剛小朋友說的內容都可以歸為動物一類,我們除了可以想象成動物形象以外,還可以從人物、植物這個方面進行想象。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表演一下,做一個手形看看像什么?(抽取做的好的小朋友上臺示范,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師:大家想象真豐富,想不想嘗試一下,把簡單手的形變成這些有趣的事物。
4老師示范,學生畫一畫
師;那么先聽聽老師為同學講解添畫裝飾步驟:
第一步我們來描形(老師示范描形來讓學生動動腦筋看看這個外形像什么,讓學生通過多種練習觀察想象,會對變化而成的各種手姿留下較深的印象,并能遷移聯想到不同的形象。)(板書:1.描形)
第二步是通過想象添畫(老師通過畫出的簡單手形添加畫成一只孔雀)(板書:2.添畫)
第三步是上顏色,要求均勻和色彩豐富。(板書:3.上顏色)師:在做畫中,要求一構圖飽滿就是大一點;二是我們在畫出自己喜歡的形象后,可以添加與之相應的環境,使畫面更豐富完整。)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幻燈片,鞏固一下添畫裝飾步驟。(通過看幻燈片學生示范的作業,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打開思維。)師;我們翻開書第6頁,看看書中的小朋友們把小小手想象成哪些有趣的事物。接下來我們小朋友,也動一動手,像書中小朋友一樣,把手的外形描下來,再添畫成有趣的想象畫。現在我們請每個小組來一個代表到黑板上畫,誰來?其他小朋友就畫在白紙上,那就開始畫吧?看誰畫得又好又快。三.布置作業,學生畫畫,老師巡視四.評一評
板貼學生作品,自評、同學評、老師評。
(評語:某某同學的畫逼真,色彩華麗,外形美,顏色漂亮,花紋美麗)五.課堂延伸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用不同的手的造型產生不同的聯想,畫出了不同的手形圖。實際上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讓我們產生聯想,例如:腳印,天空中的云等。只要大家帶著一雙觀察的眼睛一定會有驚奇的發現。板書設計:小小手步驟:1.描形2.添畫3.上色
初中美術教案3
教學目的:
1、通過描繪豐富多彩、造型優美的“春節禮品”。鞏固色彩知識,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
2、用記憶手法表現物象,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課前準備:
回憶春節時家中的禮品,考慮選擇哪些禮品作畫。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漫談春節最快樂的一件事。
2、過節前,各自家里有什么準備工作?
二、新課:
觀賞課本中的彩圖和學生作品,請2—3名學生談談他們家中有特色的春節禮物,以引導全體學生抓住特色,共同記憶思考。
三、示范:
1、教師引導學生選擇三五件能表現春節氣氛,又能大小配合適當,便于處理畫面構圖的禮品作為繪畫對象。
2、學生討論如何運用色彩。
3、教師小結:色彩的.運用以紅、橙、黃等暖色調為主,以藍、綠等冷色調的原色、間色、復色配合使用,使主色調更突出、鮮艷、明快。
四、學生作業:
以各自家里備辦的春節禮品為題材,選擇自己喜歡的,有特色的禮品,畫一幅色彩畫。
五、講評。
【初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教案[精選]05-16
初中美術教案【精選】05-30
初中美術教案04-25
初中美術教案經典09-16
(經典)初中美術教案05-26
初中美術教案(精選)05-30
初中美術教案[經典]05-30
初中美術教案(優秀)12-19
關于初中美術教案09-19
門初中美術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