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借助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
2、在反復誦讀中,進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中。
3、對作品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
教學時間:23課時
26 三峽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3、展開想象,體味文章意境。
【教學重點】品讀課文,感受三峽的獨特美。
【教學難點】體味文章意境。
【輔助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著名學者余秋雨說過這么一件事,一個外國朋友曾經問他說:“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請只說一個。” 同學們猜是哪個地方?(三峽)那么,三峽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請看:
(播放三峽風光片)
看來,三峽的確魅力無窮。這節課就讓我們追隨著酈道元,一起走進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峽,去領略三峽的無限風光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請同學配樂朗讀課文。(多媒體課件)
3、請大家齊讀課文。(多媒體課件)
4、同學們自讀課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賞三峽風光。(如對課文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可與同學或老師交流解決)。
剛才我們初步領略了三峽風光,你能說說你的感受嗎?(學生自由發言)
三、賞讀課文,理解文意。
過渡:
聽這些同學一說,我們腦海里有了一些對三峽的印象了,但還有點兒模糊,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課文邊透過文字領略三峽的美,四人小組合作,任選一景,用自己的話把它詳細描述下來,好嗎?(四人小組合作,一人執筆,其余三人口頭描述。)
(組內代表發言)
過渡:
聽了我們同學的描述,真的讓人晃如身臨其境,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散文家酈道元卻僅用一百五十余字來描繪,且盡傳其神。歸納起來看:
課文主要寫了三峽的哪幾方面的自然景觀?(山水。)
請同學們用簡潔的文字歸納三峽的山水各有什么特點?
(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第二課時
四、拓展延伸:
過渡:
三峽自古就有“山水畫廊”之稱,三峽的山,千年屹立,三峽的水,從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峽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觀呢?三峽現在正在進行一項規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那就是——
三峽大壩工程。
大家有查到關于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嗎?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師生共同交流,多媒體展示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于一體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xx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開始第二次蓄水,三峽水庫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礎上悄然漲到137.4米,10月31日,壩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xx年,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達600公里,最寬處達20xx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
到20xx年三峽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將抬高175米,請對照課文和查找的資料及圖片,展開想象,描繪一下那時酈道元所描寫的景觀會有怎樣的變化?
(小組討論,談談自己的看法。)
小結
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三峽歷史的美好回憶,今朝的三峽正放射著世人矚目的光輝,宏偉的葛洲壩工程,紅火的三峽工地,正在成就著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觀。我相信,不管這塊神奇的土地怎么變,三峽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永遠不會變,三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三峽!三峽承載著我們永遠的愛!
作業:
1 對三峽工程眾說紛紜,你的看法呢?結合課文和你查找的資料,談談你對建立三峽水利工程的看法。
2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以“三峽”為主題的板報。
板書設計:
(山)-- 奇險
夏 湍急
三峽 --(美)
(水)-- 春、冬 清幽
秋 凄清
第三課時
一、背誦并墨寫課文。
二、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后記:學生能熟練朗讀課文,能理解文意,領略三峽景色之美,并能展開合理想象,體味文章優美意境。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12個生字。
2.正確讀寫"盲啞、特殊、閱讀、糾正、額頭、膝上、竭力、剎那間"等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12個生字。
教學難點:正確讀寫"盲啞、特殊、閱讀、糾正、額頭、膝上、竭力、剎那間"等詞語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課件播放歌曲《感恩》。說說你聽了這首歌后有什么體會?
(學生自由暢談)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有"愛"的課文一一《愛是什么》。(板書課題:愛是什么)
3.學生齊讀課題,說說自己對"愛"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通順
(2)圈畫出生字、生詞。
(3)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些什么?
2.學生自讀自悟,小組交流、討論。
三、全班匯報交流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正音。
3、交流。
(1)講出是薩勒老師用特殊的方法教育"我",讓"我"知道愛的真正含義。
(2)愛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感悟。
4.學生再讀課文,要讀出"我"情感的變化。
四、抄寫生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盲"是上下結構,上部是"亡",不要寫成"古"。"糾"是左右結構,右邊是"叫"。
"額"的最后一筆是"、",不要寫成氣’\
抓住文牛我"的愛:
"理"是左右結構,左邊最后一筆是"",不是"一"。
3.學生交流對生詞的理解。
4.出示生詞卡片,學生抄寫。盲啞特殊閱讀遞給額頭剎那間茫然不解
五、課堂
學生自己在這一節課中的學習收獲。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夠通過語言文字深切感受到鳥島上的鳥多,鳥窩多,鳥蛋多;
3.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自覺地愛鳥,護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板書:鳥島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鳥島》。不過,你發現今天的課題有什么不一樣嗎?
(課題前面多了一條橫線)
2、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哪些詞語寶寶可以到上面來報到?
過渡:這節課,我們就當一次小游客,到那里去看一看,走一走,欣賞欣賞,好不好?請大家翻開課文,大聲地讀一讀。讀完以后想一想:你喜歡什么時候去鳥島?為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帶著問題自己讀讀課文,找找答案。
2、鳥島在哪兒?請哪位小導游來告訴我們?你在哪個自然段找到答案的,請你來讀。
3、各位游客,聽了小導游的介紹,你知道了什么?
4、“海西皮”這個小島就是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聞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不僅人知道,連外國人也知道)說的真好!指名讀,換個詞說說它的意思(馳名中外、中外聞名)
齊讀,放在句子中讀,說出你讀的感受。指:自豪的語氣
過渡:“海西皮”這個小島為什么會成為聞名中外的鳥島呢?讓我們一看鳥島的景象吧。播放鳥島錄像。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
1、輕聲讀第二段,思考:鳥兒們從什么時候到鳥島來的呢?
2、春天來了,天氣變暖,湖水解凍,鳥兒都飛來了,這么多的鳥兒是一起飛來的嗎?
3、你從哪個詞兒看出它們不是一起飛來的?(畫出:陸續)“陸續”是什么意思呢?(有先有后,一個連著一個)誰來讀讀這句話?
4、鳥兒們一群接著一群飛來了,這么多的鳥兒來干什么呢?
5、出示詞語:筑巢安家養育后代指名讀,齊讀。什么是筑巢安家、養育后代?
6、指導朗讀:春天,鳥兒飛到小島上安家了,多高興啊!
7、齊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美麗的春天很快就過去了,轉眼間到了六月,這時的鳥島又會是怎么樣的景象呢?你們這些小小的游客一定等到急了吧!走,我們快來和這些美麗的鳥盡情地歡樂吧,和它們共享這六月的好時光。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2、交流:六月的鳥島有三多,知道是哪三多嗎?自由讀一讀,選擇你最感興趣的讀一讀。
(1)鳥兒多(板書)
A學生讀有關語句,哪些詞語能說明鳥兒多呀?(各種各樣鳥的世界)你們見過鳥的世界嗎?你們猜一猜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B出示:六月是鳥島最熱鬧的時候,各種各樣的鳥聚在一起,有的-----有的-------有的------,小島成了鳥的世界。
C指導朗讀:多開心、多快樂的小鳥啊,誰能再讀讀這句。
(2)鳥窩多
A學生讀有關語句
B哪些詞說明鳥窩多?
C學生再讀體會。
(3)鳥蛋多
A學生讀有關語句
B哪些詞說明鳥蛋多?
第三小節向我們介紹了鳥島的鳥兒多、鳥窩多、鳥蛋多,難怪有人稱這里是鳥的世鳥的天堂了!
B喜歡各部分的學生合作讀。
C指導背誦:這么有意思的一段課文,你們愿意背一背嗎?
五、學習課文第四段。
過渡:這么富有魅力而聞名中外的鳥島,誰不想親眼瞧一瞧呢?所以來島上游玩的人——很多。
1、游人對鳥兒怎樣呢?默讀第四自然段。(板書:愛鳥)
2、你從那些地方看出游人愛鳥?為什么游人會這么愛鳥?
3、你能用“因為……所以……”來說一說嗎?(你真棒)
:游客們的周圍有這么多的鳥蛋和幼鳥,可是卻沒有人去碰一下,人們是多么愛護這些可愛的小鳥呀!因為——(引讀)
4、有感情地讀描寫人們愛鳥的句子。
5、看圖:如果我們也在鳥島上游玩,這時看到有人去捉鳥,或去拿鳥蛋,你該怎么做?(板書:護鳥)
:只有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行為愛護鳥兒,愛護大自然,人們才能真正擁有美麗的大自然,我們才能看到如此美麗的鳥島。
現在讓我們拿好書,來讀讀這課文,再仔細領略一下鳥島美麗的風景吧。
六、練習
1、照樣字寫詞語。
一群一群的鳥兒
一()一()的鮮花 一()一()的禾苗
一()一()的() 一()一()的()
2、比一比,再組詞。
密( )育( )玉( )
蜜( )盲( )主( )
3、選擇合適的詞填空。
陸續繼續連續
上課了,同學們( )走進教室。
吃完晚飯,我( )業。
姐姐( )三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4、同學們一定希望人們都愛護鳥吧,我們也來照樣子創作一條愛護鳥類的廣告語吧!
例:讓鳥兒和我們一樣,有一個幸福的家園吧!
附板書:
鳥多
鳥窩多
19、鳥島(熱鬧) 鳥蛋多
游人多 (愛鳥護鳥)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熟練認讀聲母b p 及有關的音節和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拼音。有個小朋友聽到這個消息,也想和咱們一起學,你們歡迎嗎?他來了。(點擊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聽聽他和我們說了些什么。
(聽錄音)
2、剛才小朋友介紹了他的爸爸給我們認識。他爸爸有什么愛好?(爸爸愛爬山。)
(指名讀、齊讀。)
二、教學過程:
(一)學習聲母b
1、出示“爸”
(1)我們還記得它嗎?(指名讀、齊讀)
(2)“爸”用音節來表示就是這樣。(出示音節bà)這個音節當中有一個我們已經學過的單韻母,還記得它怎樣讀嗎?
(3)音節中前面這個字母也有個名字,我們叫它“聲母”。這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第一個聲母“b”。發這個音的時候,要把嘴攏圓,一下子發b這個音。(范讀、領讀、指讀、齊讀)
(4)b這個聲母我們怎樣來記住它?
(出示廣播圖)
老師用這幅圖為b編了兒歌,請仔細聽“拉開天線聽廣播,廣播天線向上拉”。
2、讀音節
(1)剛才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聲母b ,前些天我們認識的單韻母也想和聲母b交朋友。來,我們先請出第一位來,它是誰?
[出磁板:ɑ]
現在老師把聲母b和a擺在一起,哪位同學還認識它?來拼讀一下。我們在拼讀音節的時候,聲母要讀得輕而短,然后快速和韻母連讀,請仔細聽。哪位同學再來試一試?
(2)那么聲母b和o相拼,誰能來讀讀?聲母要讀得怎樣?然后快速與誰相拼?
(3)來,我們再把i 和u拿出來分別和b相拼。同學們注意別著急,先不出聲音在心里拼一拼。誰能拼讀出這個音節?(指讀、師生對讀)
(4)現在我們給音節bɑ加上聲調(貼出音節條),哪位同學能讀準它?
bá 可以是拔草的拔,那b à呢?(貼出詞語與聲調一致的對應)看看這個音節是詞語中哪個字的.讀音?
音節bi的四聲誰來讀?想一想,鼻子的“鼻”是幾聲?鉛筆的“鉛”是幾聲?墻壁的“壁”是幾聲?
(二)學習聲母p
1、還記得小朋友介紹他的爸爸的愛好是什么嗎?(爬山)對,這個字就是“爬”。這個音節前面的聲母誰認識?(p)發這個音時,把嘴攏圓,快速發出潑水的“潑”這個音。
2、p這個音你想怎樣記住它?(出示潑水圖)
老師也為p 編了兒歌。“妹妹正在把水潑,臉盆潑水向下潑。”
3、剛才ɑ o i u和b交上了朋友,p 在一邊也等不及了,現在讓p和它們交朋友。
______ ɑ
p ______ o
______ i
______ u
4、p和四個韻母交上了朋友,那么帶聲調你們會讀嗎?(出示帶調音節)
5、我們這節課認識了b p 和它們的音節。我為兒歌配上了音樂,請大家仔細聽。
(三)課間休息:
加動作演唱有關b p的歌曲(引用歌曲《布谷鳥》的旋律),鞏固拼音特點。
(四)“找朋友”游戲
1、同學們唱得真好聽,看得出大家都在用心學。接下來老師要看看你們是不是真正掌握了這些知識。我們打亂順序來認讀這些音節。(用卡片抽讀)
2、我們來做找朋友的游戲吧!老師這有一些詞語卡片,誰會讀(指讀并發卡片)再把拼音卡片發給在坐的同學,拼一拼,找到自己的朋友。例:詞:我的名字叫“毛筆”,誰來和我做朋友?
拼音:我來和你交朋友,bǐ毛筆的“筆”。
3、剛才我們又是唱歌又是做游戲,大家都很開心。接下來我們就要寫一寫b p ,讓他們成為我們真正的朋友,把它記住。
(1)出示課件,觀察b在拼音格中所占的位置。(中、上格)
提示:想想兒歌,記住“天線向上拉”。
(2)下面再小黑板上寫一寫,生書空練習。在本子上練習。
(3)p 同b。
三、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聲母b p的音節,課后同學們注意看看,這些音節還能組成哪些詞語,比比誰找得最多、最好。
語文教案 篇5
一、課前交流
課前,你們都收集了著名女作家冰心的有關資料,相互交流收集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由冰心寫的一篇文章《一只小鳥》。
二、質疑問難
板書課題。同學們,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 這只小鳥什么樣?
—— 講了一件什么事?
—— 這只小鳥出什么事了?結果怎樣?
師:好,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就知道了。
三、初讀課文,獨立識字:
1.自讀課文,勾畫出生字,用學過的方法認識它們。
2.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中解決自學時遇到的困難。
3.較正讀音:同桌互讀、互幫、互檢、互評。
4.指名課文。
四、交流識字
1.讀句子,解決難字。
“彈”讀dàn,我們還學過它的另一個讀音tán,試著讀句子。
2.讀生詞。
豐滿 覓食 景致 傾聽 仰望 翎毛
彈子 銜 樹隙 清脆 柔美 啁啾
1自讀,讀準字音。
2互讀,讀給同桌聽,互相較正。
3指名讀。
五、學習課文
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1.指名讀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讀,思考:每段講什么?
指導學習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時,注意抓住要點:誰(或什么)在哪兒(或什么時間)干什么。
3、.下面我們就按照三部分來學習課文: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
邊讀第1、2自然段邊思考: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
理解詞語:翎毛、覓食、傾聽。
抓住小鳥的動作:抖刷。
體會小鳥的快樂、可愛、好奇的心理,邊表演邊試著讀讀1、2自然段。
六、 誦讀表演
1.自讀。
2.指名讀,體會這是一幅多么和諧的'自然畫圖啊:“燦爛的陽光,蔥綠樹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加上小鳥“清脆和柔美”的歌聲。
3.讀后,來表演一下這只小鳥。
七、評價
1.自評。
2.互評:學生之間互評,從感情投入及朗讀的技巧、字音是否準確幾個方面來評價。
3.師評:鼓勵,指導學生讀出小鳥的可愛、快樂。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2.學會生字“虎、蚊、想、甩、伯、阿”和偏旁“虍”。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感嘆號,并正確讀出感嘆的語氣。
教學重點:反復讀小壁虎與小魚、黃牛、燕子的對話,理解它們尾巴的用途。
教學難點:讀第1段和最后一段,聯系起來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點。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言激趣,交代任務
1.教師先請同學們看一幅圖(出示壁虎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小動物呀?
2.介紹壁虎的外形、習性。
3.(拿掉壁虎尾巴)問:小壁虎的'尾巴沒了,他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9課,《小壁虎借尾巴》。(板書:19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看拼音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特別是表里的6個字,用筆標出來多讀幾遍。
2.看漢字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用筆標上序號。
3.指名讀全文,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板書、貼小壁虎圖)
三、逐段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1.學習第1、2自然段。(指名讀第1、2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為什么要去借尾巴?
(2)(出示投影片)小壁虎在墻角捉蚊子發生了什么事?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3)理解“掙斷”的意思。如果淖壁虎不掙斷尾巴,會怎么樣?
(4)指導朗讀。要用很難過,很不好意思的語氣來讀。
2.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看看書上的第二幅圖,想想黑板上的問題(小壁虎來到什么地方,向誰借尾巴,借到沒有,為什么?),邊想邊畫出這些總是的答案。
(2)看投影片回答黑板上的問題。
(3)小壁虎是怎樣來到小河邊的?從“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4)他看見誰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說的,小魚是怎么回答的?(貼小魚圖)
(5)指導朗讀。指導學生用有禮貌、商量的語氣讀小壁虎的話,用講道理的語氣讀小魚說的話。
(6)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呢?(板書:撥水)
(7)看板書說說學習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總結學法。第3自然段我們是按照這樣的方法學習的:先讀讀課文,再看看圖,想想黑板的問題,邊想邊畫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下面請同學們用這樣的方法自學第4、5自然段,你們愿意嗎?
4、自學第4自然段。
(1)自由讀第4自然段,看書上第。上幅圖想想黑板上的問題,邊想畫出問題的答案。
(2)(出示投影片)看,看書回答問題。(貼黃牛圖,板書:趕蠅子。)
(3)老黃牛怎樣用尾巴趕蠅子呢?跟教師做動作。
(4)指導朗讀。指導學生讀小壁虎的話要用很和氣、商量和問的語氣來讀,讀老黃牛的話要用誠懇講道理的語氣來讀。
(5)看板書說說學習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學第5自然段。
自學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學習第6、7自然段。(指名讀第6、7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后來怎么又高興啦?(板書:長出新尾巴)
(2)指導朗讀。指導學生用和氣、親切的語氣讀媽媽的話,用驚喜的語氣讀小壁虎的話。
(3)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連起來讀?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總結全文
1.引導學生看板書總結全文。
2.說說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語文教案 篇7
【自研課導學】預習課:(40分鐘)
目標:1、大聲的朗讀課文,讀暢讀熟。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做到能寫懂意。3、積累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嘗試背誦。4、結合小資料了解羅森塔爾,收集有關自信的名言和事例。5、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作者如何說明的?試寫本文提綱。
【教學內容】《做一個最好的你》
【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做到能寫懂意,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3、積累課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
【教學流程】定向導學—互動展示----當堂反饋
研修流程
自研自探環節
互動合作環節
展示提升·質疑評價環節
隨堂筆記
自學指導
內容·學法·時間
互動策略
內容·形式·時間
展示方案
內容·形式·時間
成果記錄·知識生成
走進文本
整體感知
1. 本文主要內容是什么?
2.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完成隨堂筆記一)
預時:3分鐘
A. 兩人小對子:
檢查自研成果,用紅筆互相給出等級評定。對子間解決獨學遇到的問題。
預時:2分鐘
B.四人互助組:
小組長主持,深入探討:
1、你贊同比爾和作者對自信心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
2、朗讀第10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預時:5分鐘
C:八人共同體:
(1)交流前面未理解的問題。
(2)抽簽
明確小組展示任務并分工準備。
預時:6分鐘
展示單元一: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句子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可在組內小展示。
展示單元二:
1、結合課文說說增強自信心的方發還有什么?
用“如果不能……那就……”補寫第10段第一句話
展示單元三:
聯系實際說說“如何做一個最好的你”。
預時:15分鐘
隨堂筆記一
一、本文的.主要內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隨堂筆記二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關聯詞。
1、一個人( )有自信,( )能成為他渴望成為的那種人。
2、( )我還有不少毛病,( )我肯定能改掉。
3、( )不能成為太陽,( )做一顆星星。
隨堂筆記三
三、暢所欲言:談談如何做一個最好的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子間等級評定: ★(五星評定)
研讀文本
細
讀感
悟
1、讀1---3段說說課文講了兩個什么事例,畫出你感悟深刻的句子。
2、測試自己的自信力,讀6—9畫出讓你變得自信的方法(完成隨堂筆記二)
預時:4分鐘
總
結分反思
拓展延深
聯系實際說說如何做一個最好的你?(完成隨堂筆記三)
預時:5分鐘
當堂反饋:反思今天的學習,談談你的收獲。
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異域風情,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理解“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的意思。
學習重點
1.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有感情朗讀。
2.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并從中受到教育。
課時安排
1~2課時
課前準備
1.德國風光片
2.“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畫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在這色彩斑斕的世界,有許多美的東西。例如我們的祖國,有讓我們引以為豪的錦繡山河;有遠遠流傳的中華文化。當然,還有許多我們還不太了解的外國風光,異域文化。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同作者一道到國外的一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第一站──德國(板書)
1.播放錄像:德國風光片
2.談談觀后感受。
3.揭題:德國,有迷人的藍色多瑙河,有夢幻般的萊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總之,德國是一個極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僅風光無限美好,這個民族還有一道十分奇麗的景色。(板書:奇麗)打開書本,讀一讀,你就明白了。
(1)生自由讀課文。
(2)交流,補充板書──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二、再讀課文,質疑批注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完成:
(1)質疑。(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對不理解的內容質疑。)
(2)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請將自己的感想批注在文中。
三、匯報交流
交流批注閱讀后的感想與收獲。(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
1.詞語質疑:文中較難理解的詞語有:脊梁、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耐人尋味、應接不暇。
2.學生可能會提出的主要問題:
(1)愛花的民族有很多,為什么德國在其中占重要地位?
(2)“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為什么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四、以學定教,品讀課文
1.導語:是呀!愛花的民族很多,為什么德國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德國人種花有何獨到之處?請快速瀏覽全文,用“──”畫出相關的答案。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當學生從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時,教師可相機展示重點句:
“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請生個別讀。正音:“脊梁”讀作jǐ
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
(2)德國人種花有何特別之處?(從“家家戶戶”一詞可見德國人人愛花;而他們將花栽種在臨街窗戶外面,將最美的花給別人看,這種做法實在令人感到驚嘆。)
(3)理解“莞爾一笑”的意思。
(愛花如此真切的.德國人卻將最美的鮮花給別人欣賞,這在我們看來是多么不可思議,而在德國人看來是如此的平常。你從文中哪個詞看出來了?──“莞爾一笑”(輕輕一笑)
2.學習第三自然段。
當學生從第三段中找到相關答案時,教師相機展示重點句:
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1)自由朗讀。
(2)談談讀后的感受。(花多,花美,愛花之真切。)
(3)理解“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課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許許多多鮮花竟相開放的畫面,理解“花團錦簇”;課件展示五顏六色鮮花竟相開放的畫面,理解“姹紫嫣紅”。)
(4)有感情朗讀,并背誦。
(5)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當你來到德國,漫步在這花的海洋,你一定會驚奇地發現: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在街上的時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呀!
(6)小練筆,用自己的語言,也可以適當運用課文語言:
假如我們來到德國,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頗耐人尋味”。
人們走在這樣的街道上,看到自己種的鮮花被別人欣賞,不由地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像這種引起人們思考、值得人們回味的情形,我們可以稱它為“耐人尋味”。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德國人愛花,還有哪些地方與眾不同?
完成小練筆,用自己的語言,也可以適當運用課文的語言:
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國,我發現很多東西變了:
________________
,可當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終沒有變。
(2)理解句子:“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四五十年后,作者漫步異鄉,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這個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動了,此時,作者心中有一個美好的夢想,猜一猜,是什么?
(答案是多元的:可以是,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優秀文化,各國人民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可以是,希望祖國人民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可以是,希望祖國人民也能像德國人民那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五、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身邊也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舉例談談。
(人永遠不可能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總是與別人一起構成這樣那樣的關系。一個人總是經常為別人做事,為他人服務,別人也在經常為這個人做事,為這個人服務。在一個家庭里,爸爸工作掙錢,養活全家;媽媽為爸爸洗衣做飯;我們有時也為爸爸媽媽端茶捶背。在社會上,無論從事什么行業,你總是在某一方面,為別人服務,而在許多方面,你都在接受別人為你服務。)
六、書寫生字,聽寫詞語,運用詞語
1.重點指導“脊”的筆順。上半部的筆順是先兩邊后中間。
2.聽寫的詞語有:脊梁、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頗耐人尋味
3.寫幾句話,用上上面的部分詞語。
語文教案 篇9
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索可樂瓶的玩法,發展幼兒的動作。
2、樂意在自然環境中進行鍛煉,并知道愛護環境。
過程:
一、激發興趣,活動身體
天亮了,起床了,來穿上衣服、穿上褲子、穿襪子、穿鞋子系上鞋帶,喲!別忘了帶上太陽帽,背上小背包,我們去春游,噢!笛笛!笛笛!我們的`汽車出發!——公園到了,請下車。
二、寶寶們你們看草地上有一堆可樂瓶,這么漂亮的草地,誰在亂扔東西呀!(幼兒演講)
我們寶寶可講衛生了,讓我們去把可樂瓶撿回來吧!喲!你們真棒,其實這個可樂瓶的用處可大了,你們猜猜它有什么用處?(幼兒演講)好!今天我們來把它當作玩具,我們一起來玩可樂瓶好嗎?我們怎么玩呢?請你們自己動腦筋好嗎?
1、幼兒第一次探索玩(時間稍短)
2、集中交流 衛老師也想玩可樂瓶,可是我不會,誰來教我啊!
幼兒介紹,集體模仿學習有創意的玩法。
3、幼兒第二次探索(輔助材料:紙棒、圈圈、滑板)
可樂瓶想和我們寶寶玩,讓我們再和它們一起做游戲吧!
三、游戲《給小樹澆水》(5—6分鐘)
寶寶們!你們聽那邊的小樹在喊“我渴”“我渴”,讓我們去給小樹喝點水吧!
先繞樹跑→再跳過水泥路沿→爬上山坡→滑下山坡→繞過小樹→找到可樂瓶→給小樹喝水(澆水)
鼓勵幼兒學說短句“小樹,我給你喝水了,請你喝點水好嗎?”
四、《有個小朋友》放松
可樂瓶累了,它們想休息了,讓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
寶寶瞧!那邊來了一個小朋友,讓我們和他一起做朋友吧!
語文教案 篇10
【內容簡析】
本次語文百花園共安排了五個欄目。語海暢游有三項內容:一是字的正音練習,二是掌握“心”這個部首在字的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寫法,三是查字典的練習;“積少成多”安排了“綠色格言”的練習;“閱讀平臺”安排了讀一篇短文的練習;“能說會道”是一次口語交際練習,要求評選動物明星;“筆下生輝”是一次應用文形式的練習。通過這些練習,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提高說話能力。
【設計理念】
通過創設情景把學生帶進一個有趣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鞏固知識,培養說話能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復習平舌音和翹舌音的讀法,把音近的字讀正確。
2.讓學生認識部首“心”在漢字不同位置的不同寫法。
3.查字典,讓學生認識多義詞的用法。
4.讀格言,積累詞句。
5.引導學生進行說話、寫話練習。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把“能說會道”的內容說清楚、說具體。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是“語海暢游”第一到第三題。
一、引入新課,提出要求
二、讀一讀,注意每組詞里加點字的聲母有什么不同
1.復習“s、sh、c、ch、z、zh、f、h、l、n”聲母的讀法,區別發音有什么不同。
2.出示八組詞語,借助拼音分組讀詞語,邊讀邊想:每組的'兩個音節有什么不同?
3.指名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讀音是否正確。
4.同桌互讀,糾正對方的錯音。
5.檢查讀,看誰讀得好。
三、漢字真有趣
1.自由把漢字讀一讀,不熟悉的可查字典把字音弄清楚。
2.說一說“心”這個部首在不同的位置的不同寫法。
3.說一說還有哪些與“心”有關的字。
四、查字典,看看下面句子中帶點的詞是什么意思
1.分組讀讀句子,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查字典,說說帶點詞的意思各是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貧窮”的“窮”,意思是缺乏生活資料;“無窮”的“窮”,意思是窮盡。“一頂”的“頂”是量詞,用于某些有頂的東西;“頂著風”的“頂”是動詞,表示對面迎著的意思。
3.鼓勵學生說說一些其他多義詞的例子。
五、總結本課收獲
第二課時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積少成多”“閱讀平臺”。
一、積少成多
1.自由練習讀,同桌互讀。
2.大家相互交流,這首詩講的是什么內容。
3.把這首詩背下來。同學互背。
二、閱讀平臺《奇妙的鯉魚溪》
1.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短文,能夠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遇到不理解的詞語要查工具書。
2.指定三名學生讀短文,及時糾正讀音。
3.引導學生說一說每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并引導學生發現第二和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就是本段的中心句。
4.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他們回答文章后面的問題。
三、總結本課收獲
第三課時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一、引入新課,明確題目要求
二、教學時,可按這樣的步驟完成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動物確定下來,通過觀察和查閱資料,了解它的外形、生活習性以及特有的技能等。
2.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介紹時,注意把話說清楚、說具體、說得有條理。
3.由小組長負責,把自己小組的動物明星選好,并推薦一兩名同學代表本組在班上發言介紹,大家共同準備發言內容。(教師巡視指導小組交流。)
4.在班上評選動物明星。可由教師或一名學生主持,各小組依次進行介紹,各組代表充分發表意見,其他同學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最后,可以用投票或舉手表決的形式,評選出十大動物明星。
三、筆下生輝
1.明確要求:把自己在動物明星評選會上的口述內容整理好,制成一份動物小檔案。
2.按照教材中《動物小檔案》卡片的要求進行填寫。
四、總結收獲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清明》教案02-08
【薦】語文的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