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小學教案通用(9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小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小學教案1
設計背景
新的學期開始班上有好幾個新生有哭鬧的現象,為了盡快穩定他們的情緒所
以我就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學會感知他人的情緒變化,初步地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2.培養小朋友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著重讓幼兒畫笑、生氣、哭、愁的表情,難點是畫愁的表情幼兒難描繪來。
活動準備
四張不同表情的臉譜(笑、生氣、哭、愁),貼絨五官的紙片四套。
活動過程
1.翻到教材第12頁,引導小朋友觀察畫面。提問:
(1)看到圖一上的兩個小朋友的表現時,教師的表情又會怎樣?
(2)看到圖二上的兩個小朋友的表現時,教師的表情又會怎樣呢?
(3)看到圖三上的三個小朋友的表現時,教師的表情會怎樣?
(4)看到圖四上的`兩個小朋友的表現時,教師的表情會是怎樣?
然后請小朋友根據提問并結合教材,給圖上的老師畫上適當的表情。
教師巡回指導,對畫的不正確的小朋友予以糾正,并引導幼兒了解這種表情與某種心情的關系,認識某種表情特癥時,一定要抓住主要的典型特征。
小結:人笑的時候,眉毛彎彎的,眼睛瞇瞇的,嘴角向上翹。
哭;表示人很難過、傷心、痛苦,哭時,眉、眼角、嘴角向下彎。
生氣:表示人很不高興、憤怒。生氣時,皺眉、瞪眼、撅嘴或咬牙等。
焦急:表示人遇到急事。焦急時,皺眉、皺鼻,有時還跺腳。
2.教師做出幾種表情,如高興、生氣、悲傷等。讓小朋友判斷教師做的是什么表情?
3.教師讓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在家里的行為是否引起父母的不同表情。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4.游戲:拼臉譜,培養小朋友敏銳的觀察力。
(1)將小朋友分為四組,每組小朋友分拿一套五官的紙片。
(2)游戲開始,小朋友先觀察本組表情臉譜是什么,記住各器官的特征。
(3)發令后,每隊排頭小朋友迅速奔跑,把自己手中的五官紙片擺在活動臉譜上,然后迅速返回本隊,拍第二個孩子的手,直到本組最后一個孩子擺好臉譜,先正確擺好的一組即獲勝。
(4)調換表情臉譜,游戲再次開始。
教學反思
1.上完這節課讓幼兒了解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有各種表情,一種表情代表著一種心情,所以,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
2.能讓孩子在學習中緩解哭鬧的情緒,讓他們臉上畫上笑的表情。
3.課堂氣氛活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感情。
4.‘學’中‘玩’,‘玩’中‘學’是教學的最高意境之一。
5.由于孩子的年齡小點,‘愁’的表情他們難以理解,因此在畫表情時畫得較抽象。
美術小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奇思妙想帶來的情趣,激起學生思的興趣。
2、引導學生嘗試以換位方式展開想象,體驗動物的情感并能認識生命的重要性。
3、在探索嘗試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嘗試以換位方式展開想象,體驗動物的情感。
教學難點:在探索嘗試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水筆、素描紙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涉奇
1、讀課題,引導學生初略感知本課內容。
2、拋出問題,引出本課所思的.主體。
3、出示圖片(媒體演示)引導學生想象。
(把學生引入“奇“中,自己去發現、感受。體驗一種最為直接的感受——我是發現者。)
二、圖片探討——尋奇
1、出示圖片(媒體演示),引導學生尋找圖片中奇妙之處。
2、引導學生談論自己的觀后感。
3、嘗試換位,從動物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有感而發方是實感,尋奇之妙處,體驗另一種思維角度,感受其帶來的奇特效果。)
三、嘗試表現——表奇
1、學生嘗試創作,師作巡回指導。
(有思應顯,激思而表,情之所趨也。)
四、作品展示——展奇
1、舉行“機靈鼠‘我最棒’”作品展。
2、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圖式展示,易于交流,便于學生間的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嗎。)
五、拓展視野——論奇
1、出示圖片(媒體演示),看了這些圖片,你開心嗎?
2、你認為奇思妙想除了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3、出示圖片(媒體演示),從這些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要講的嗎?
4、出示“懶漢腳盆”(媒體演示),猜猜這會是什么呢?
(奇之妙與何處,僅僅是愉悅身心嗎?還可服務我們的生活,如“懶漢腳盆”等等,不正是一個很好的引子嗎?)
六、大膽創作——鼓奇
1、聰明的你還等什么呢?展開你的奇思妙想,拿出你的畫筆進行一次小小的發明吧!
2、出示圖片并播放音樂(媒體演示),學生創作,師作巡回指導。
美術小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引導孩子從生活中發現線條、認識線條、感受線條,培養孩子從生活中表現美、體驗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2、初步培養孩子運用線條進行表現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他們對美術活動
教學重點
發現生活中、藝術品中線條的美感,并初步嘗試其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線的組織及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認識線的種類
1、折線,反應心情,吸引孩子興趣。
2、做找線游戲并揭題
二、授新課——線的美感及表現力
1、感受生活中的線
2、看課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線
3、線的情感性
小組討論、記錄,回答。
4、線的運用和表現
(1)欣賞課件中中外畫家的幾幅線造型藝術,感受美感
(2)賞析賴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3)賞析線畫《緬甸仰光大金塔》
(4)賞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畫
三、課堂作業
1、講述“我的夢”(語言描述)引導孩子們回憶自己的夢,請一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講述自己記憶最深最感興趣的夢。
2、請大家把最感興趣的部分用線畫出來,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業要求:可自己創作,也可自由組合共同完成。選擇適合自己所畫內容的紙、筆把它通過不同種類、不同粗細、不同疏密變化的線表現出來。
四、學生作畫
五、作品評價,課外延伸
作業布置
用各種各樣的線畫一幅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情節,可自己想象,要求表現出線的疏密變化又有秩序。
美術小學教案4
教學目標:
通過對七彩生活的回顧,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觀察生活中的色彩,了解色彩相互混合后的不同效果。
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涂抹,觀察其效果;用水粉做調色游戲,完成一張隨意畫。
重、難點:
能認識生活中的色彩,并掌握一些色彩的調配知識。
教學準備:
教師:七彩生活圖片或照片若干,演示用紙,顏料,彩筆,美麗的生活用品實物等。
學生:一些生活中色彩斑斕的照片或圖片,彩筆、油畫棒或水粉顏料,2-3支毛筆,調色盤等。
教學過程:
——交流及討論:
1、詩歌誦讀
“赤橙黃綠青藍紫,我們的生活像彩虹;好好學習去創造,美好生活在前頭”
2、說說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
舉例說一說七彩生活(互相討論后回答)。
如建筑物有七彩的,熱氣球是五顏六色的,焰火是五彩繽紛的,衣服是漂亮的,家具是很美很實用的,玩具是各色各樣的,跳舞的人們是美麗的,汽車外面的顏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交流觀看各自的圖片,照片,說說生活中最打動你的地方。
4、喜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顏色,為什么?
——欣賞及介紹
1、出示一些七彩生活的場景圖片,找出最感興趣的地方。如漂亮的毛衣,可愛的卡通氣球,明快流暢的建筑,溫馨的房間……
2、畫畫七彩的'生活,介紹幾種繪畫方式。如彩筆畫、油棒畫、水粉畫,撕貼畫等。
如用水粉色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相互混合,并列或覆蓋后的不同效果。(介紹擠色方法,調色方法及涂色方法)
再如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涂抹,觀察它的效果。
或用油畫棒和水粉色一起作畫,會出現一些有趣的效果!(油水分離)
介紹用五彩油畫棒在紙上涂抹,然后用黑色油棒覆蓋,再刮色出現五彩效果的刮畫法。
介紹彩紙撕貼畫的方法,選定目標,撕出外形加以拼貼。
——練習與體會:
1、出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勾線圖例。
如汽車、房子、玩具、床、花瓶、臺燈等。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用自己選定的方法畫生活,畫自己熟悉的七彩大世界。
也可用顏料試著組織一幅彩色畫面。
如能適當加以創造,會比現實生活還美麗。
3、完成作業后,退后看色彩相互混合、并列和覆蓋后的不同效果。
——小結與評價
1、課堂小結,作業互相觀摩
2、說說自己的畫,介紹自己的生活,
唱一些快樂的歌,并做做游戲,感受生活“我們的祖國像花園……
3、設法自己去裝扮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設計的環節較多,可根據課時需要選擇性運用)
美術小學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探訪老街的歷史和文化
2、學習用不同的美術形式對老街進行記錄或描繪
3、在感受和表現老街的傳統風俗文化和歷史建筑的藝術創作體驗中,增進對地方傳統文化的`關注、尊重及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習用美術形式對傳統歷史文化進行記錄或者描述。
2、難點:運用不同的美術形式表現老街。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課前準備:
(學生)常規繪畫工具、相機等材料
(教師)課件、常規繪畫工具、相機等材料
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1、欣賞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歷史老街的風光。揭示課題《悠悠老街》
2、說說自己家鄉的老街的歷史和故事
3、引導學生欣賞老街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攝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風光。
4、引導學生欣賞老街上各種古老建筑的攝影作品,感受老街上歷史建筑的特色。
5、引導學生欣賞一組反映老街上保留著的傳統風俗的攝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傳統文化。
6、學習建議:課后和學生一起尋訪老街上的傳統風俗和歷史建筑。
第二課時
1、觀看老街視頻,揭示課題
2、交流:和同學一起用相機或畫筆記錄老街的歷史和風俗文化時,有什么困難?又有什么趣味發現?
3、寫生創作指導
(1)欣賞表現老街的風貌的優秀美術作品
(2)教師講解并演示創作寫生的方法
4、同齡人作品欣賞
5、學習建議:通過寫生或記憶畫的形式表現老街
6、展示評價
7、拓展:不同美術形式表現的悠悠老街
美術小學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它是美術課程中覆蓋面最寬,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設計本課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靈活多變上,我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采用了實驗、游戲、分組活動等方法,從導入階段就開始注重培養學生對“五味”的語言和藝術表現能力;在能力培養方面,發展階段過程中我積極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常識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表現自己的所感、所見、所聞、所嘗、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在評價整理階段,給學生作品予以肯定并進行小組互評,真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方法而達到促進其自主的主動學習的目的。
學情分析
在本課教學中,就采用做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親口嘗一嘗“五味”酸、甜、苦、辣、咸,這種簡單的探索適合低年級學生,他們樂于自己找到答案并從中獲取樂趣。本課以“五味瓶”:為原型的設計方案,體現了學生在課改后的學習模式,主動、樂學、勤思、共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不同的認識,能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對五種不同味道的感覺。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時學會如何去以不同的繪畫形式來體現“味道”。
3、審美目標:學生對色彩的敏銳感覺,初步掌握各種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對色彩有一定體驗美、感受美的意識。
4、品德目標:使學生懂得去愛勞動、愛生活的良好品質。
5、情感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老師用引導方式,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能主動學習,懂得愛生活、愛勞動的思想滲透。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繪畫、制作等美術形式來表現“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帶給人們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教師活動:以做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聞”、“嘗”的方法來認識“酸、甜、苦、辣、咸”這五種味道。(出示放有糖、鹽、醋、辣椒、藥片的“五味瓶”)
1、學生活動:體會并口頭描述“五味”帶給自己的感覺。如:吃到的、聞到的、看到的、身體神經感覺到的……
〔設計意圖〕:以趣味性的實驗活動這種方式引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2、教師活動:出示板書題圖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
2、學生活動:通過題圖初步明確色彩與感覺的關系。
〔設計意圖〕:體會色彩給以我們的直覺反映和思維反映。
3、教師活動:出示不同顏色的卡片,引導學生分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戲的形式把對應“味道”的顏色找出來。
3、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以競爭的形式,對彩色卡片進行分析、討論。得出與味道對應的顏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紅-辣、綠-酸、白-咸、黑-苦、黃-甜、褐色-甜、紫-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大膽聯想,積極參與的態度。
(二)發展階段
1、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講述自己見過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時出示實物和有關資料圖片。)
1、學生活動: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說出“五味瓶”的用途。
(設計意圖):豐富其感性認識,將認識想理性漫漫培養,幫助學生自主的去發現,去總結。
2、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通過什么方法可以表現出“味道”。
2、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鹽是咸的;苦瓜、藥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畫表情;畫顏色;做各種各樣的瓶子。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發揚民主,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3、教師活動:指導學生用不同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五味”的'認識。
3、學生活動:自己通過不同形式來完成作品。
(設計意圖):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給學生以指導性的建議。
(三)評價階段
1、教師活動:出示KT展示板(有五種不同形狀的瓶子),指導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學生活動:展示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2、教師活動:做課中小結,引導學生欣賞相互評議、欣賞彼此的作品。
2、學生活動:積極表達并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整理階段
1、教師活動: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取長補短大膽改進自己的作品。
1、學生活動:整理自己的作品,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設計意圖):養成良好學習行為習慣。
課后拓展:
在這次課學習后,目的在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巧妙地利用綜合材料進行聯想創作,體驗創作的樂趣和創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發現美,把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設計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邊的環境。
美術小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動物和植物的顏色與紋樣;
2.引導學生感受動物、植物的顏色與紋樣的美;
3.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重點: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欣賞,并能評述與表達。
難點:
引導學生大膽的評述、表達。
教具準備:
動物、植物的欣賞課件,鮮花。
學具準備:
鮮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直接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將在一起上一節以動物、植物為內容的欣賞課,在這節課上,小朋友們一定要認真地看,仔細地聽,因為有許多問題等著我們來回答。
二、欣賞部分
(一)欣賞“美麗的花卉”片段
1.我們將要去的第一站是欣賞“植物花卉”。美麗的花兒離不開漂亮顏色和不同的形狀,小朋友們要仔細看,比一比誰記得的顏色、形狀多。(包括花瓣的形狀)
2.師:先輕輕地討論一下,剛才都見過哪些種顏色?
3.生:學生一個接一個大聲地說。
4.師:見過哪些形狀呢?(生答)
(二)欣賞鮮花
1.現在讓我們從自己帶來的鮮花中,選出一朵,沒有帶花的同學可以從老師這里挑選一朵,你能把它的名稱、顏色、形狀完整的介紹給大家嗎?(輕聲準備,互相介紹)
2.生:拿著鮮花到前面來講解,師生共同欣賞。
3.讓我們帶著同學們精彩的介紹,再回味一下那些美麗的鮮花吧!(播放鮮花圖片)
(三)欣賞《可愛的動物》片段
1.五彩的世界,離不開美麗的花兒,但這一切只是靜靜地美,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離不開的是我們可愛的動物。
(播放“可愛的動物”短片)
2.師:花有鮮艷的顏色、漂亮的形狀,動物朋友有沒有呢?(請舉例)
3.生答。
(四)欣賞動物圖片
1.現在老師想和大家做個找朋友的'游戲:
前面的大屏幕上準備了幾幅動物朋友的照片,你可選一個自己認為最美的,說說你覺得哪兒最美。(從形狀、顏色、斑紋這幾個方面說)
2.生:介紹。
(五)作品欣賞
美麗的動物、植物,給地球帶來了勃勃生機。
很多畫家忍不住創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動的作品,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幾幅大師的作品。
1.何香蓮《虎》中國
2.凡·高《向日葵》荷蘭
3.塞尚《睡蓮》法國
三、課堂延伸
動物、植物,可愛、漂亮,老師想知道,你們有什么感受,想怎樣表達?
生:答。
今天,我們欣賞的內容,只是動、植物世界中的一點點,但老師已能感覺到我們大家都有一顆友愛的心,讓友愛之心伴著我們快樂成長吧!(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美術小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
2.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制作,培養學生的創造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課時1-2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啟發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并能對各種物體的外形,顏色等特征進行簡單的描述。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如舊掛歷,易拉罐,吸管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引導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出來,并使其具有立體感。
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范幾種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教師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學生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現法。
2.發展階段
“奇思妙想階段”,啟發深長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充分發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造,制作一伯立體的工藝品。
“情感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制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保好方法。
3.收拾與
作業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衛生來整潔。
三、課后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來表現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美術小學教案9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熱愛環境的意識
2、進一步學習主題創作的作畫方法
3、用多種方法作畫
教學重點及難點:
一、揭示課題: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二、思考:怎樣的環境是美麗的?
1、學生小組討論
2、交流發言
3、總結
風景中增加了人和動物,幽靜的畫面會增添生氣,美麗的'大自然也會更加豐富。
三、學生大膽想象
師:你想怎么樣表現人物、動物、風景的有趣關系?
1、學生思考
2、交流發言
四、欣賞范畫,指導創作
1、欣賞其他小朋友的畫及大師的畫
A《熱帶景色》享得.盧梭德國
2、指導創作
(1)起稿
針對表現主題,對素材進行取舍,舍去與主題有關或影響表現主題的東西。
(2)著色
采用多種方法表現:
水粉、水彩、鉛筆……
可以多種方法綜合表現
五、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可以小組合作
六、作業評價
教后札記:
在創作時,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人物、動物及風景之間的關系,主題不突出。
【美術小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23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3-05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18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23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