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音樂《小司機》教案反思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小司機》教案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樂《小司機》教案反思1
一、教材分析
《小司機》是學段二“幫助我們的人”主題下一篇課文,該主題設計有四篇課文,知識點和難度螺旋上升,一年級是看圖說話形式為主的課文,二年級看圖學字、學詞內容為主,學習簡單句型,三年級以看圖學習簡單句組成的小短文為內容。字詞選擇由簡到難,內容上從關注自己,再到關注他人。
《小司機》選自浙教版生活化語文二上第15課
這是一篇看圖學字、學文及語言訓練為主的文章。本文著重帶領學生認識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職業“司機”,以兒歌形式,孩子的角度認識司機的角色,內容朗朗上口,貼近生活。課文中通過低段學生對聲音的模仿“滴滴滴”,感受司機工作的工具是什么,會什么,又以角色扮演,“我送你們去上班”體會司機的具體工作是什么。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我選擇二年級第一學期的8位學生為教學對象,以綜合能力分,分為三個層次:A組2人,B組4人,C組2人,其中自閉癥2人,多動1人,語障2人。從字形辨別、書寫能力、語言理解、口語表達、注意力、學習主動性、興趣、優勢等方面每個學生都各處不同層次,從而在制定個別化教學目標和作業設計時會以此為依據,進行落實。
三、教學目標
本篇課文,設計3課時:
第1課時,學習詞語( 爸爸 媽媽 我 你們 司機)的認讀和理解,學會生字“機”的音形義,復習句型“我是小學生。”“媽媽是醫生,爸爸是老師”;
第2課時,能在圖片提示下,正確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車”的.音形義,能說出“司機”的工作場所和具體工作。
第3課時,能背誦課文,并擴展語言訓練句型“我是小司機,我送誰去干什么”,提高學生認知和語言能力,進一步理解“司機”的職業。
本節課為第3課時,具體的教學目標是:
1.會背誦課文;
2.會用句型“我是小司機,我送誰去干什么”看圖說話;
3.理解“司機”的工作與我們的生活關系。
四、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1.會用句型“我是小司機,我送誰去干什么”表達圖意;
2.理解“司機”的工作與我們的生活關系。
五、設計理念
《小司機》課堂設計遵循個別化教育理念,內容循序漸進,源于生活,過程結構清晰,課堂及時評價:
在課堂準備環節時,低段課程的常規教育十分重要,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以兒歌《請你跟我這樣做》互動提示,導入課堂。
通過貝小兔任務單,利用結構化流程圖提示孩子們本節課的學習模塊:結構化教學流程不僅對自閉癥孩子的情緒安撫有良好作用,對其他學生和教師自己也有幫助,能更清晰地把握課堂節奏,突出重難點,利于目標落實和評價。
課堂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句式訓練環節,我先從概括課文的句式導出要學習的內容,先從學生上學的模仿體驗活動中感知句式結構,接著,用圖片提示,豐富的生活情境,來強化訓練句式,最后再啟發學生生活應用,自己聯想,擴大學生思維;這一過程設計同時也考慮學生能力,上學乘車活動,以BC組學生句式掌握為重,看圖說話提升AB組能力,最后自由表達提高A組應用能力。
個別化教育是培智教育課堂必須遵循的教學理念:本節課中,學科目標設計以分層目標為主,但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從語文學科特點和學生能力等方面分析,做到在分層目標下每位學生有自己最近發展區的目標,主要體現在課堂活動和作業中,如自閉癥孩子的語言表達和學習主動性不足,課堂上我利用詞卡提示,和助教提示下完成課堂任務單的方法,幫助自閉癥孩子融入課堂學習,進行句式表達;在作業設計環節中,語言表達是A組的,認讀、寫字能力不足,他的作業就是C組,在C組作業中提供充足的視覺提示圖會寫字的自己獨立選詞填空,不會寫字,能認讀,就圈出詞語。
個別化教學的目標前測我一般放在課前,課堂評價是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評價可以在每個環節結束時評價,也可以在課堂快結束時評價,本節課在每個任務結束時評價。
六、本節課教后感
本節課學生個別化目標基本達成。孩子們對自己身邊的人物事件很感興趣,看圖說話表現積極。在詞語提示和視覺提示下,兩位自閉癥孩子都能參與課堂,完成教學目標,課堂中專為一位自閉癥設計的學習任務單,有效地安撫孩子的情緒,參與課堂學習。助教的介入是幫助個案建立理解任務單的內容,今后會逐漸消退助教的介入時間,設計課堂任務單的最終目標是讓自閉癥孩子能獨立地根據任務單參與課堂互動學習。
中班音樂《小司機》教案反思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受音樂節奏的快慢變化,并樂意模仿小司機的動作。
2、體驗車輛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1、歌曲《汽車開來了》和快慢音樂各一段。大的玩具汽車帳篷若干(幼兒可以鉆進去活動的玩具汽車)。
2、去郊游和汽車開過的場景6幅。
活動過程:
一、汽車開來,
1、幼兒聽著音樂,開著大玩具汽車進教室。
2、你們在干什么啊?(開汽車)
哦,原來你們是小司機啊,請小司機們把小汽車停下來,聽著音樂再開一遍。 (玩具汽車停在原地,幼兒聽音樂模仿小司機的一些動作。)
3、小司機們,剛才你們是怎么開車的? (幼兒交流不同的開車動作。)
二、快快開和慢慢開
1、現在我也當司機,也要聽著音樂去開車,不過這次開的路可不一樣哦,有時要開得快,有時要開得慢,音樂會告訴我們的,請你仔細聽。(欣賞快慢交替的音樂)
2、討論:汽車什么時候開得快?什么時候開得慢?
3、根據幼兒經驗,配上快快或慢慢的音樂,并讓幼兒隨著音樂不同速度做一做。
4、讓我們一起來開汽車。
(聽著音樂來開車,引導幼兒注意音樂節奏的變化,并用相應的`動作表現。)
三、快樂的小司機
1、你們的本領真大,今天我們要一起開車去郊游!
看看我們郊游的時候會經過哪些地方?汽車是怎么開的?汽車開到什么地方可以快快地開?什么地方可以慢慢地開呢?(播放快慢交替的背景音樂和車子經過的地方)
2、剛才我們的車子開過什么地方是慢慢的,開過什么地方是快快的?為什么?
3、讓我們一起去郊游吧!一邊看課件,一邊跟著音樂開車,表現經過不同的地方時音樂節奏快慢的變化。
4、結束:小司機們,讓我們開上剛才的小汽車回家吧!
中班音樂《小司機》教案反思3
活動目標:
1、能依據交通指示標記,看信號改變走跑方向。
2、初步建立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根據交通指示標記看信號方向行走
活動難點:知道與自己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培養安全意思
活動準備:
膠圈若干、交通指示標記繞桿4支
活動過程:
1、幼兒手握方向盤(膠圈)做開車狀,隨音樂進入操場。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準備活動。
2、“小司機 ”練本領。
教師扮“警察”阿姨扮“小司機”。
3、幼兒在教師的囗令下走跑交替。
出示相應的交通指示標志,幼兒按指揮信號做模仿動作。
“綠燈”:小司機做開車快跑狀。
“紅燈”:小司機原地走跑狀。
“彎道”:小司機轉動方向盤做轉彎狀。
“停車場”:小司機模仿剎車動作。
教師出示不同交通標志,幼兒做“小司機”游戲。
4.游戲過隧道
讓幼兒自由兩人搭成“小隧道”,輪流當小司機穿過小隧道。
5.放松動作。帶領幼兒做擦車、洗車的動作。
觀察記錄:
1、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握著方向做鉆走跑的動作 ,一會停一會開,提議鉆過滑梯的山洞。
2、在門囗的斜坡來回“開汽車”(提醒孩子注意控制上下坡的'速度)。
3、我先向孩子認識所要懂的交通標記,他們很聰明,馬上領會其游戲的要領,分成兩組進行游戲。
有個別的孩子為爭著排第一,碰撞到旗桿,于是與他們討論怎么解決。前一組上的幼兒和后一組上的幼兒有不同的表現,先上的孩子要教師來解決,后上的孩子則提出解決的方法。
4、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在玩“過隧道” 時,我馬上調整游戲方案,和他們一起定下規則。他們在自己定的規則中愉快的游戲,并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
5、放松的環節幼兒則跟著教師做同樣的動作 。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在這個游戲設計上,孩子所要遵守的游戲規則很簡單,因此玩起來很容易進入角色,教師不僅是他們的設計者、支持者,還是他們的監督者。在發現孩子違規時給予指出,使孩子不致于把游戲規則丟棄,由此至終向目標靠近。教師也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當出現孩子的需要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能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還學會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中班音樂《小司機》教案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小司機》教案11-05
中班音樂教快樂的小司機教案11-22
中班音樂小青蛙教案及反思09-26
小班音樂《小司機》教案02-11
小班音樂教案《小司機》10-10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中班音樂《小松鼠找松果》教案與反思07-10
小班音樂小司機教案17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