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精選]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1
1、教學目標
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使學生感知“面來自于體”。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直觀感受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根據特征辨別這幾種圖形。
通過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重點
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感知“面來自于體”。
3、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會辨認這五種圖形。
4、教學準備
師正方體、長方體、圓柱、三棱柱、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活動平行四邊形、紙張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5.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認識圖形
一、由立體圖形導出平面圖形
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城堡)誰住在城堡里面呢(出示王子公主,學生回答)你們想住在城堡里面嗎(想)
瞧,小精靈飛來了,他來幫大家實現愿望了,為大家搭建了一座城堡,你們喜歡嗎(喜歡)
其實這座城堡就是由一些簡單的圖形組成的,你們能說出這些圖形的名字嗎(先齊說,然后根據回答情況指名說)
注意咦,這是什么圖形呢你們在哪里見過這種圖形呢(出示圖片)你們看,我們的屋頂像這種圖形嗎(像)這樣的圖形叫做三棱柱。
這些圖形都叫做立體圖形。但在圖形城堡中,除了立體圖形,還有平面圖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平面圖形。(板書課題平面圖形)
二、新授
(一)正方形
1、出示正方體
現在每個小組都有四種立體圖形,每個同學手中都有一疊卡片,這些圖形都在美美的睡著覺,你們可不要隨便亂動,打擾它們休息哦!
請同學們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找出正方體,找到了嗎
2、動手操作
這個正方體有什么特別之處呢(有個面是紅色的)
我們來把正方體這個紅色的面給撕下來,注意要慢慢的撕,撕下來了嗎
3、引出正方形
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圖形嗎(正方形)
回答得真準確!你們真了不起!真行!真棒!真是好樣的!
和老師一起叫醒正方形吧!(齊讀正方形,出示動畫)正方形醒了嗎(醒了,它在搖身體呢!)
4、找正方形,摸一摸
你能在這一疊卡片中找出正方形嗎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正方形,正方形有幾條邊呢(四條)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出示手勢1條,2條,3條,4條)四條邊有什么特點呢(每條邊都相等)
5、認識各種正方形
我們的正方形小朋友可調皮了,總喜歡滾來滾去,它還是正方形嗎(是,只是轉了幾圈)你在哪里見過這樣的正方形呢(出示圖片,生說過年的時候,墻上貼的福字)
6、你們能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的物體呢
(二)長方形
1、出示長方體
請同學們放下手中的正方形,在立體圖形中找出長方體,你找對了嗎
動手操作
這個長方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有一個面是紅色的)
請小朋友把紅色的這一面撕下來,這又是什么圖形呢(長方形)
長方形也在睡覺,我們來叫叫它吧!(齊讀長方形,出示動畫)它醒了嗎(醒了,它在伸懶腰呢!)
找長方形,摸一摸
你能在你手中的卡片中找出長方形嗎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長方形,它有幾條邊呢(四條)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出示手勢1條,2條,3條,4條)四條邊有什么特點呢(相對的兩條邊相等,上下兩條邊相等,左右兩條邊相等,上面的`邊和左面的邊不相等)
4、你們能在教室里找一找長方形的物體嗎
(三)圓
1、由圓柱學習圓
同學們請看,這是什么圖形呢(圓柱)請同學們找出圓柱。
這個圓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有個面是黃色的)我們把黃色的這個面輕輕地揭下來,看看是什么圖形(圓形)我們來和圓形打個招呼吧!(出示動畫)圓形聽到了嗎(聽到了,它可高興啦!變來變去的!)
2、找圓形
請同學們從卡片中找出圓形來
3、說說生活中的圓
這個圖形我們應該很熟悉,平時你見過像這樣圓圓的圖形嗎(餅干,o,嘴巴)
3、出示生活中的圓
來看看老師找到哪些圓圓的圖形呢
(四)棱形
1、出示三棱柱
有誰還記得它叫什么名字嗎它像什么(屋頂)像這樣的圖形叫做三棱柱。
小朋友們快快拿出你手中的三棱柱,你們手中的三棱柱像什么(面包)
2動手操作
這個三棱柱有什么特別之處呢(有個面是藍色的)
我們來把三棱柱藍色的這個面揭下來看看,它又是什么圖形呢(三角形)
3、找三角形,摸一摸
請同學們在你手中的卡片中找出三角形,摸一摸三角形,它有幾條邊呢(三條)和老師一起來數一數吧!(出示手勢1條,2條,3條)
3、各種三角形
小朋友的火眼金睛在哪里它是三角形嗎……為什么(三條邊)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4、說說生活中的三角形
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的物體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出示圖片)
(五)平行四邊形
1、出示長方形活動教具,由長方形引出平行四邊形
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呢(長方形)
現在老師也要當一回魔術師,老師想要把長方形變成其他的圖形,你們相信嗎幫老師來念魔法咒語(一二三,變變變)老師成功了嗎有誰想來變變魔術呢
這還是長方形嗎那它是什么圖形呢(平行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問聲好吧!
2、比較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
同學們,你們能找到平行四邊形嗎然后找出長方形,把它們一起拿在手中,請認真地觀察,你們能發現它們有什么不同嗎(顏色、大小)出示幻燈片,引導教學,它們的邊有什么不同呢(出示手勢,長方形這里直直的,平行四邊形這里不是直直的,而是尖尖的)
3、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
平常我們很少看到平行四邊形,現在我們一起來找找在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邊形呢
三、課堂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2、摸一摸
請同學們摸一摸你手中的正方形、長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它們和立體圖形是不一樣的,平平的,薄薄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
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五種平面圖形,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你們敢接招嗎
四、鞏固練習
1、說一說
這些交通標志的表面是什么形狀的
這是什么圖形這是誰的腳印
2、猜一猜
小動物后面藏的是哪個圖形朋友(齊說,點人說)
3、數一數
你能數一數下面的的平面圖形分別有哪些嗎(學生先數,然后和老師一起數)
4、玩一玩
老師說,學生拿
(平面圖形平面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圓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老師拿,學生說
老師說,學生嘗試做動作(單獨做,合作做)
5、畫一畫
請同學們拿出筆和紙,你能在紙上畫出你喜歡的平面圖形嗎(老師看了一下,大家都畫得不錯)
你們能用這些圖形畫出一幅畫嗎我們可以畫一輛自行車,一輛客車,一條魚
評價××畫的真不錯!
沒有畫完的小朋友,課余時間接著畫!
小朋友們,下課!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2
第一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書上98頁練習二十的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名稱
能力: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教學重難點: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
2、初步認識正方形
3、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4、辨認正方形、長方形
5、聯系實際加深認識書上98頁做一做第2題
二、小結
三、練習
1、做練習二十一的第一題
2、動手涂色讓學生看練習二十一第3題
四、有余力的學生選做書上98頁思考題
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第二節:認識三角形、圓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書上99頁練習二十一的4、5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三角形、圓的形狀和名稱
能力:通過實際活動使學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能夠辨認出三角形和圓
教學重難點:學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能夠辨認出三角形和圓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聽算20道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題
2、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名稱和邊的'特點
二、新授
1、初步認識三角形、圓
(1)初步認識三角形
(2)初步認識圓
2、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對三角形圓的認識
(1)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1題
(2)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2題
3、聯系實際加深認識
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3題
三、達標測評
1、練習二十一的第4題
2、動手涂色,練習二十第5題
四、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和學習興趣的目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認識四種圖形的過程中,能用自己的話初步概括各種圖形的本質特點;
教學重難點:
1、能用自己的話初步概括各圖形的本質特點;
2、能利用所學知識拼擺圖案。
學具準備:
1、積木各小組一套;
2、供折疊用的正方形、長方形紙片每人一張;
3、供學生拼圖用的色卡紙及各種圖形每小組一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猜謎語,教師提出“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小家伙,木腦袋,要說他的本領可不小,造房、造橋樣樣行,小朋友們喜歡他。”(積木)
2、導入:你們喜歡玩積木嗎?喜歡的小朋友請舉手?但是今天這節課我們不是來玩積木,而是看積木;今天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你們喜歡的積木,在每個小組的資料袋里,請你們在袋子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積木。誰能給大家說說看,你們還認識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嗎?(生自由回答)這些都是我們上學期學過的立體圖形,其實啊,在立體圖形中,還存在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他們的每一個面,都代表著一種平面圖形。
(設計意圖:從學生比較喜歡的積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孩子們能較快的進入學習狀態。)
二、實踐活動,激發興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動:請你把手中的積木,選擇一個面摸一摸,有什么感覺。(生回答,平平的)。你能想辦法,把你摸的面搬到這張白紙上嗎?(生,交流方法)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圖形給大家看一看嗎?抽學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問:“有沒有和這些圖形不一樣的?”帖出不同形狀的:
(3)認識揭題:請看這些圖形都是我們小朋友們描下來的,你們看的清楚嗎?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師把他們放大到了屏幕上。你認識嗎?一邊認識,一邊出示:正方形 長方形 三角形 圓。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來認識這些圖形。出示課題:認識圖形
(4)聯系實際: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形狀的?學生自由說。
2、認識特點
(1)觀察交流:剛才小朋友們舉了許多生活中的例子,現在請你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圖形。想一想,他們有什么特點?請每個小朋友挑選你最喜歡的圖形,找一找他的特點,先在小組里說給大家聽一聽,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2)匯報:A:哪個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選擇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B:哪個小朋友選擇的圖形和他不一樣?自由說,適當表揚。(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長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圓形圓圓的。)
(3)比一比:
A:你覺得在這些圖形里面,有哪些圖形長得比較相似?(長方形和正方形)
B:它倆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條邊和4個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條邊相等與否)
(4)折紙驗證:
A:你真聰明,發現了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長方形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那哪個小朋友有好辦法來驗證XXX的想法?(折紙)
B:那我們就用這個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師一起把這張正方形的紙再折一折。(對折)這樣折你發現了什么?(變成了長方形)你還發現了什么?(兩條邊疊在一起,這兩條邊相等。)這樣折你又發現了什么?(變成三角形,這兩條邊相等。)
C:小結:所以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
D:你能用這張長方形的紙來驗證長方形上面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嗎?請你折一折,學生活動。
E:抽生上臺邊折邊講,集體表揚。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學生的.認知;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想象這些圖形的形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小結回顧
小朋友們都能說能找能擺,真厲害!現在請你回憶一下,今天這節課一共認識了幾種圖形?是哪幾種?
四、深化練習
1、課件出示:
提問:
(1)圖上畫的是什么?
(2)有哪幾種圖形?請你數一數,正方形有幾個?有哪3個,你能上來指給大家看一看嗎?課件閃爍。長方形呢?三角形有幾個?一起數一數。圓形呢?
課后反思:
這是開學的第一課,所以,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從女兒常玩的積木當中,找到了課上用到的各種圖形,因此,開頭設計了猜謎的活動,引出積木來,由此順利的進入到課堂,整節課,孩子們樂于動手,在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的過程當中,完成了對5種基本圖形的認識,孩子們動手能力很強,也很善于細心觀察,整堂課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4
教材分析:
比多比少是學生在初步認識減法的意義、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個數的多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學習用減法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問題。掌握比多比少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更進一步對減法的認識,從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到比較兩個數相差多少用減法計算,運用畫圖操作幫助學生更直觀的理解題意,了解要解決問題的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轉化計算思維,理解用減法計算的道理。
學情分析: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于比多比少并不陌生,在一年級上冊就已經接觸過誰比誰多,誰比誰少的基礎知識,運用畫圖進行比較,學會運用一一對應的技巧比較多少,一年級下冊的比多比少是結合上冊的畫圖理解進行擴展,更深層次在技巧上解決問題運用減法進行計算。課前可讓學生進行畫圖一一對應的方法,復習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數量和分析方法,能正確解答此類應用題。
2、經過畫一畫,擺一擺,算一算等教學設計,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選擇算法。
教法: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差,喜歡新鮮的事物,如游戲、講故事、比賽等活動進行授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利用洋蔥學院的動畫微課開展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升教學效率。
教學準備:
教學PPT、小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課件小貓和魚的排列圖,讓學生復習比多比少舊知,使學生快速感知比多比少知識,使學生迅速進入主題課堂,我設計讓幾位學生舉手回答并進行獎勵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復習導入演示
2、讓學生拿出小棒擺出5根和12根,教師提示上面擺一排,下面擺一排。學生擺好之后,我就引導學生說出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誰多誰少。
讓學生擺一擺
師:比一比,說一說,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多多少?少多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應用題。板書:《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數學信息,我們需要解決哪些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說出重要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信息1:小雪套中了7個;信息2:小華套中了12個;問題: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數一數,比一比,并拿出小圓片我們來一起擺一擺,咱們來比賽,看看誰是小聰明。
展示情境圖
2、課件演示擺一擺,讓學生更直觀感知誰比誰多
課件演示擺一擺和注意怎么擺
師:誰知道小華套中的圈可以分成哪兩部分?
請學生上來分一分(畫虛線)指指這兩部分。
課件演示講解
課件演示講解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擺學具,從具體實物操作的過程中感知“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文字表述,明確多的數可以分成兩部分,是哪兩部分,蘊含減法計算原理,為新課應用題打下基礎。
師:要求小華套中的個數比小雪的多幾個,也就是從12里去掉哪一部分就是小華比小雪多套中的個數。
師:除了以上老師講的方法,還有什么方法呢?引導學生說可以用出減法計算。
課件演示并講解
師:為什么這樣算呢?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讓學生舉手回答并說一說。這個設計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題意。
3、利用PPT演示小雪比小華少幾個的算理,讓學生明白小華比小雪多幾個與小雪比小華少幾個意思相同,都用12-7=5(個)。
課件演示
知識點小結
三、鞏固訓練
出示情境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怎么解答?讓學生用練習本畫一畫并列式解答,2分鐘后,讓兩名學生舉手回答:分別來找出關鍵信息和問題,讓一名學生上臺寫算式進行解答,教師進行訂正。
課堂鞏固練習題
課堂鞏固練習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學生齊讀課題,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要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問題,用減法計算,用大數減小數。
課堂所學知識點總結
五、板書設計
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問題
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
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
減法計算:大數減小數
12-7=5(個)
同學們課下找一找你身邊有規律的事物。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05-23
【經典】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12-31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11-04
數學認識圖形教案03-05
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二》教案11-09
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二)》教案07-11
中班數學圖形的認識教案01-31
一年級數學圖形的認識教案01-25
一年級數學圖形的認識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