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2-25 10:06:34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1、猜謎語:云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小樹見它招手。(風)

      2、板書課題:風娃娃長大了,它想出門為人們做好事了,它還想和聰明的孩子交朋友,大家想和它交朋友嗎?快去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

      1、自由小聲讀課文,說說自已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在小組內交流。

      2、感知內容:風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讀一讀。它又做了哪些壞事呢?讀一讀。

      3、指導識字:

      1)出示要求會認的字,讓學生自主識字。

      2)有不會認的字,向同學請教,同學之間介紹自己認字的方法。

      3)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復讀帶生字的句子。

      4)老師逐一出示生字,學生比賽讀帶生字的句子,看誰讀得準確、通順。

      5)開火車認讀生字,注意提醒讀準字音。提示:"責、蹤"是平舌音;"抽、示、箏、傷"是翹舌音。"箏"在"風箏"一詞中讀輕聲。

      4、接力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得流利。

      三、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吸、極、表"三個字。

      "吸、極"二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要重點指導右邊"及"字的寫法。筆順:及。第一筆"撇"和最后一筆"捺",要舒展而對稱。第二筆"橫折折撇"不容易寫好,要作示范。

      "表"上下結構,上短下長。下面不要寫成"衣"。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愛,有的傻得可愛,有的淘氣得可愛,還有的乖巧得可愛。總之,娃娃都惹人愛。課文中的風娃娃怎么樣呢?欣賞一下課文插圖,說說你看到的風娃娃是什么樣子的

      二、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說一說:文中的風娃娃是個怎樣的娃娃?你猜對了嗎?通讀全文,想想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1)吹大風車(2)吹帆船(3)吹風箏(4)吹衣服、吹小樹

      2、小組合作找出能說明風娃娃做好事和好心辦壞事的段落及重點詞句,讀一讀,

      3、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風娃娃為什么想到幫人們做事?

      (2)風娃娃為什么好心辦了壞事?

      (3)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討論。

      4、分塊研讀,反饋交流

      (1)研讀"做好事"板塊。

      (2)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3)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什么?

      5、研讀"做壞事"板塊。

      (1)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2)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

      (3)讀讀學習伙伴的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什么。

      三、實踐活動:

      說說風還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酸的和甜的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非常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狐貍用"精神勝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嘗試,他們都將錯過一頓美餐。它告訴我們做事要親自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

      二、學生分析:

      學生的學習起點并不為零,他們的智慧口袋里裝滿了東西。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認知水平和獨特感受。

      三、設計思路:

      1.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在朗讀指導、以讀為本中,讓學生感悟道理,積累語言。

      四、學習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酸"等九個字,會認會寫"狐"等八個字,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游戲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通過自讀、挑戰讀、評價讀等方法,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表演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從而悟出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五、學習重點分析: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和有感情。

      2.識字

      六、學習難點分析:讀中感悟,明白道理。

      七、課前準備:課件、頭飾猴子圖、狐貍圖、寫字卡。

      八、學習過程:

      (一)看圖識字,激趣導入

      1.看圖識字:(課件出示葡萄圖,認讀"葡萄")你覺得葡萄成熟了嗎?成熟的葡萄把小狐貍吸引過來了。(出示狐貍圖,認讀"狐貍。")

      2.激趣導課:可是狐貍卻說葡萄是酸的,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讓我們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3.板書課題:17酸的和甜的指名讀題,認識"酸",強調平舌音。

      (通過看圖,既激發興趣,又進行分散識字,由此質疑導入新課,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

      (二)初讀感知,自主、合作、游戲中識字

      1.激趣引讀,感知課文:大家想不想讀讀這個故事呢?請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下面的樹葉。自己讀書吧!

      2.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自練帶拼音的生字:這個有趣的故事發生在葡萄園里。葡萄園里有許多可愛的字寶寶正想和大家交朋友呢!看,它們出來了,你會讀嗎?(學生先自己練,然后讀給你的同位聽。)

      4.合作識字,交流方法:你認為哪個字難記啊?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5.共同練讀不帶拼音的字:生字寶寶把帽子摘下來了,你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指名讀與齊讀相結合。)

      6.游戲識詞:還有調皮的詞娃娃躲在了葡萄里面,和大家捉迷藏呢!讓我們一起把它叫出來吧!

      7.指讀課文,了解學情,集體正音。

      (通過循序漸進的識字過程,學生在自主、合作、游戲中識字,能力有所提高。這種愉悅的識字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三)指導朗讀,讀中悟情

      1.播放錄音,邊讀邊想: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2.看圖讀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a指導看圖:狐貍在干什么呢?

      b指導有感情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狐貍非常想吃狐貍的感情來。(指名讀,挑戰讀。)

      3.學習第2、3自然段:

      a引語:小松鼠和小兔子是怎么想的呢?b指名讀二三自然段。

      c總結引讀:他們都相信了狐貍的話。這時來了一只小猴子。它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對小松鼠和小兔子說的呢?請自由讀4-7自然段。

      1.在自讀、合作讀中學習4-7自然段。

      A生自由練讀。

      B四人小組合作練讀。

      C請兩個小組匯報表演讀。在評價中指導讀出感情。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

      2.齊讀感悟,學習第八自然段。

      A引語:小松鼠和小兔子有些不明白,它們不明白什么呀?讓我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B小朋友你們明白嗎?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

      3.總結全文,揭示文意:通過這個學習,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在自讀、表演讀、評價讀、挑戰讀、合作讀的過程中明白道理,積累語言。教師的引導讓他們在讀中再上新高。)

      (四)情趣引入,指導書寫:

      1.學了這個故事,你一定想給狐貍說些什么,讓我們給狐貍寫幾句話吧。首先,讓我們先學寫狐貍的名字。

      2.投影出示,指導觀察。

      3.教師范寫,學生練寫,注意評價。

      (五)課外擴展:

      課后,你除了給小狐貍寫幾句話外,你還想干些什么呢?(這種開放型作業的設計,讓學生有了自主選擇的機會。他們將帶著自己獨特的體驗走出課堂,走向寬闊的訓練場。)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改革開放給我國城鎮帶來的繁榮景象和歡樂氣氛。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讀寫并理解19個新詞;初步學會給多義詞據詞定義的方法。

      3、會用“興致勃勃”寫一句話,會用“有……有……還有……”寫話。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教學重點:

      學習多義字據詞定義的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聯系全文,知道節日大街的歡樂、絢麗是通過哪些詞句表達的,并正確理解這些詞句的意思,明白為什么說“節日的大街是一條彩色的河,歡樂的河。”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看圖解題,初讀課文,初步感受節日大街的絢麗色彩和歡樂氣氛。通順、流暢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能讀準字音,熟記字形,理解其在詞語中的意思,能正確、規范地書寫。

      3、初步學會給多義字據詞定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新年剛過,節日的歡樂一定還在學們心中蕩漾,節日的情景一定還深深地印在同學的腦海之中。那么,如果讓你用“節日的 ”為題,寫一短文,你會寫些什么? 今天要學的課文《節日的大街》又是怎么來寫的呢?讓我們一課文。

      二、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1、聽課文錄音。

      2、完成填空:全文共___段。第1段總寫節日的'大街是一條________的河,______的河;第2段寫節日的大街 時的景象,第3段寫節日的大街 時的景象。

      3、插圖上畫的是課文哪一部分的內容?

      三、學生自學。

      1、要求:拼讀生字,讀準字音;有重點地分析,記憶生字字型;讀通課文。

      2、檢查: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2)分析難寫易錯字。(廈、櫥、置、增、幻、勃)

      四、學習“單元學習提示”。

      1、學生自學“提示”。

      2、討論:

      (1) 我們過去學過哪一種理解詞語的方法?新的理解詞語的方法是怎樣的?

      (2)你能說說新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分幾步嗎? (方法:查字典,找全解釋。據詞確定詞義。連接詞語中幾個字的意思,理解詞義。)

      3、運用學到的方法舉一反三理解詞義。

      (1)理解“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隨風飄動”

      (2)先自解后討論,并說說自己理解的過程。

      五、完成課堂作業。

      1、勾出下列生字中的后鼻音:

      鎮 品 增 氛 廳

      2、完成課堂作業本1、2、3題。

      3、辯字組詞:

      櫥( ) 氛( ) 幻( ) 脖( )

      廚( ) 份( ) 幼( ) 勃( )

      六、布置作業

      1、劃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用學過的方法解釋。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結合對課文詞句的理解,想象節日大街的繁榮景象,體驗節日里人們歡樂的心情.

      2、理解課文內容,讀懂三個自然段,明白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節日大街的情景。能回答課后問題,知道課文怎樣寫節日大街商品很多。

      2、背誦最后一節。用“查字典據詞定義的方法”理解“興致勃勃”,并造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

      1、用一句話說說插圖所包含的意思。

      2、.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節日的景象?(看圖談)

      二.讀課文,談體會,提問題。

      A.填空:走在節日的大街最明顯感覺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

      a節日氣氛濃厚,張燈結彩。

      b大街熱鬧非凡、商品豐富。

      c人們心情愉快,購物忙碌。

      d夜晚文藝節目,豐富多彩。

      ……(學生談體驗)

      B提問:為什么把節日的大街比作是一條彩色的河?歡樂的河?

      三.抓重點,求驗證,入情境

      1.朗讀課文首段:節日的大街是一條彩色的河,歡樂的河。

      2、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1)大街——河流,為什么這樣比?(人多,川流不息)

      (2)這條河有什么特點?(彩色:店家櫥窗的布置;人們的衣著打扮;手中的各種提物;汽車的流動廣告……歡樂:環境帶來的喜慶;購物帶來的喜悅;團聚帶來的喜氣)

      3、自由選讀有關課文,進入情境,感受節日大街的熱鬧和人們的開心。

      4、背誦課文最后一節。(理解“變幻、興致勃勃”)

      四.學句式,換內容,求創新

      自選以下句式一組。(可以先讀后寫,可以先讀后說)

      大街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店里,各種商品應有盡有。有叔叔用的______________,阿姨穿的______________;有爺爺用的______________,奶奶戴的_____________;還有小朋友最_____________。(理解“應有盡有”)

      傍晚 。

      五.尋根源,明道理,品幸福(發散學生思維)

      1.節日的大街為什么景象如此繁榮,氣氛如此歡樂?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感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誰都會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感情朗讀全文

      七、作業

      1、 造句:興致勃勃——

      有——還有—

      2、完成課堂作業本。

      教后札記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理念:

      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激發想像和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重視朗讀指導以朗讀為主,在讀中成誦,在讀中受到美的教育。

      教學目標:

      1、認識“傘、紅”等八個生字,學會“木、開”等五個生字,培養自主識字的習慣。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

      5、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愛,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了解雨后森林的樣子。

      2、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愛。

      教具準備:

      根據課文內容制作的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準備帶你們去大森林游玩,你們高興嗎?

      (課件出示“森林圖片”:小明友們,你們好,今天,我想送一件禮物給小朋友們看看,你們猜猜是什么?)

      師:森林的景色多美啊!那么雨后的森林是什么樣的呢?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第4課《雨后的森林》。引出課題。板題、讀題。

      師:大樹爺爺告訴我們,它已經把圖片印在我們的課本上了,大家快來找一找

      二、初讀課文、認生字詞。

      1、提出要求,輕聲自讀課文,把每個字音讀準確,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拼音寶寶幫忙。

      2、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有沒有不識的字寶寶呢?(課件出示字寶寶,: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和我朋友嗎?)它可要下去看看,它給誰帶來了驚喜。(把卡片分發給學生。播放《找朋友》歌曲)

      4、(課件出示字寶寶:誰是我的好朋友,把我介紹給大家好嗎?)

      學習“傘、紅、果、葉、圖、畫、祖、國、木、開、水、耳、雨”等字。

      (請手執生字卡的小朋友到臺前來介紹:我的朋友是……)

      教師將生字逐一貼到黑板上。

      師:調皮的生字寶寶一個一個地跳到黑板上來了。它們站在一塊,想考考大家,能不能認出它們。

      隨機指讀生字。

      男女同學輪流讀。

      全班齊讀。

      4、課件出示兩個字寶寶。

      (小朋友,你們愿不愿意和我們交朋友?)

      (1)學習“小傘、紅果、綠葉、圖畫、祖國、木耳、下雨、撐開、水珠”等詞讀詞(帶拼音)

      (指名讀,師范讀,學生練習讀,再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2)去掉拼音讀詞。

      齊讀、領讀、開火車讀。

      師:(你們的火車開得可真快,把字寶寶全給拉跑了,它們躲到哪去了。原來它們全都跑到課文里去了。)課件出示帶課文的圖片。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 思考:寫了森林中哪些好吃的東西?(學生答)師板書

      2、再讀(喜歡哪個就讀哪句)

      3、學生匯報時指導朗讀(根據學生的描述順序,課件出示蘑菇、木耳、紅果、葡萄的特寫圖,相機板書與貼圖)

      (1)紅果枕著老樹:枕著讓學生到前面做動作理解,體會把紅果比作人,把綠葉比作枕頭,體現紅果大而可愛。怎么讀出對紅果的`喜愛。(學生讀,指導,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2)蘑菇撐開小傘:通過看圖理解,說蘑菇像什么?體會蘑菇的可愛。

      (指名讀,再讀,男生讀,女生讀)

      (3)木耳爬滿老樹:爬滿你知道了什么?(木耳特別多)

      (指名讀,再讀,分組讀,齊讀)

      葡萄滴著水珠:體現葡萄晶瑩透亮,惹人喜愛。學生看圖理解。

      (指名讀,齊讀)

      師:大森林向我們展示了這么美的畫面,不過,老師覺得,你們能把森林讀得更美。愿不愿意把這四句美美地讀一遍。(課件重新出現帶有四句話的畫面。)

      全班齊讀。

      4、理解課文的最后兩句。

      朗讀最后兩句話。討論:為什么說森林是彩色的圖畫,是祖國的寶庫?(相機板書)

      寶庫里還會有哪些珍貴的東西呢?

      森林那么美,那么可愛,我們應該怎樣讀?誰能把森林的美和可愛讀出來?(強調讀出“彩色及寶庫”二詞)

      5、朗讀全文。(課件回到首頁)你們愿意把整首詩朗讀表演給大樹爺爺欣賞欣賞嗎?

      五、拓展延伸,想像積累。

      (1)師:森林這么美,這么可愛,你們想對森林說什么?

      (2)師:大樹爺爺看得可開心了,他還邀請了森林寶庫中的一些寶貝們來呢?瞧;

      (課件出示小鳥,小鹿、小野花、小猴)大樹爺爺想請小朋友們都來當當小詩人,為這首詩歌補寫上幾句,你們愿意嗎?)(課件出現空行詩句)

      生看圖編詩句。(師引導學生從擬人化方面編)

      六、布置作業:

    語文教案 篇4

      一、素質教育目標

      1.學習抓住特征進行分類說明的方法。

      2.學習恰當使用詞語,準確說明事物的有關知識。

      3.了解人類征服沙漠的業績,樹立改造大自然的雄心。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難點:分類說明、舉例說明的方法以及恰當的使用詞語準確說明說明事物。

      解決辦法:

      (1)利用多媒體手法導入,并利用此法使學生理解沙漠向人類進攻的方式以及人類防御沙漠、向沙漠進軍的方法。

      (2)比較閱讀,體會恰當使用詞語,準確說明事物的寫法。

      (3)借助于分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把握課文內容。

      (4)開展演講的形式,讓學生樹立改造大自然的決心。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觀看錄像,分組討論,開展演講比賽。

      五、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放一段有關樓蘭古國的錄像),同學們剛剛我們看到的片子是樓蘭古國,它位于我國的西北部,昔日的它,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商賈聚集之地,經濟繁榮之所,今天的.它,已被黃沙覆蓋,一片荒蕪,人們只能憑著那干枯的樹木,光禿禿的沙丘,去想像它昔日的繁華與豐美,是沙漠奪走了它的美麗,留給人們的只是遺憾,我們要拿起武器,與沙漠決戰,還我家園。

      (一)明確目標

      1.學習識別和把握中心句。

      2.理解課文的內容,把握作者的思路。

      3.學習抓住特征進行分類說明的方法。

      (二)整體感知

      本文是事理說明文,這篇文章根據大量事實和科學原理,對為什么要向沙漠進軍,怎樣向沙漠進軍,進軍的前景如何等重大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說明,把科學道理講得有聲有色。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提問。

      (1)說明文主要說明什么?

      (2)說明文的首要任務是什么?

      (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有哪些?

      (4)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5)說明文語言有什么特點?

      (6)說明對象包括哪些?

      六、參考資料

      沙漠,一是對荒漠的通稱;二是指沙質荒漠,即地表面為流沙覆蓋、沙丘廣泛分布的地區。

      全世界沙漠面積達1535萬平方公里,占陸地總面積的1/10,撒哈拉沙漠為世界之最,面積為800萬平方公里。我國沙漠表面109.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11%。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約32.7萬平方公里,為全國沙漠之最。

      沙漠氣候干燥,蒸發量大,降雨量少,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沙漠地區溫差大,年溫差在30℃~50℃之間,絕對溫差達50℃~60℃,日溫差(夏秋午間)可達60℃~80℃。地表植物稀少、矮小。風力強,最大風力達10~12級。雖地表水少,但地下水資源豐富,全世界儲量可達400萬億立方米。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認真留心觀察“我的發現”,并總結出認字的規律,鼓勵學生學會發現更多的認字方法。

      2、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借助拼音自學“我會學”中的生字,總結識記方法。

      3、培養學生發現規律、總結規律的能力,理解“讀讀想想”中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能在“我的發現”、“我會學”、“讀讀想想”的學習中,學會發現規律,總結學習方法。

      2、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還記得這個月我們要爭當什么星嗎?(自學之星)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猜猜它是誰?同學們請看屏幕(咖啡貓),咖啡貓是來給我們當導游的,它帶我們到聰明城堡去玩一玩,聽說里面還放著一顆很漂亮的自學星。只要同學們學會發現,多動腦筋,我們肯定能拿到自學星,你們有信心嗎?好,出發!

      二、我的發現。

      過渡:我們已經來到第一站“智慧門”,這是通向城堡的唯一通道,可是老師和同學們都沒有鑰匙,怎么辦呢?沒關系,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過了四關之后鑰匙就會出現,到時候就能打開城堡拿自學星了。

      1、齊讀題目“第一關,我的發現”。

      2、讀題目要求(個別讀-老師讀-齊讀)

      3、自由讀生字詞,小組內互相交流:你是怎么學生字的?

      4、個別學生匯報(讀一讀

      說學習生字的.方法)

      5、繼續鼓勵學生發現規律,總結學習方法。(同學們想想,這兩組生字之間有什么關系?)相機板書:減一減。

      6、齊讀生字詞。如:漂字去掉三點水就是“票”,火車票的“票”。

      7、拓展學生思維。(你還可以用“票”,“元”組詞嗎?)

      三、我會學。

      過渡:剛才同學們用“減一減”的方法學習了“票、元”,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學下面的生字,看看你還會用什么方法學?

      1、齊讀題目要求。

      2、學生自主學習“值、篇、遍”。(師巡堂,適當指導。)

      3、小組派代表匯報。(進行紅旗比賽)“你是用什么方法學這

      些字的?”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偏旁識字。如(“遍”字跟之前學的哪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相機板書:加一加。

      4、進一步鼓勵學生發現規律。如:為什么“植”字會有一個木字旁?

      (讓學生初步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5、讓學生聯系生活,通過口頭組詞識記生字。“你能用“篇”、“遍”組詞嗎?”(借助圖畫幫助學生理解“滿山遍野”)

      6、小老師帶讀生字詞。

      四、我會認。

      過渡:我們已經來到第三關,這一關要求同學們認讀生字,這就需要同學們動動腦筋,把剛才所學的生字響亮而正確地讀出來,我們就能過關了。準備好了嗎?

      1、齊讀生字。

      2、小組讀生字。(進行紅旗比賽)

      3、各小組派代表讀(打亂生字的順序。)

      4、開火車讀(邊讀邊組詞。)

      拓展:我們已經和這些生字交上了朋友,你會忘記它嗎?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還認識哪些字可以用減一減或加一加的方法來學的?

      五、讀讀想想。

      過渡:同學們,我們已經到了最后一關了,勝利在望,我們要繼續加油啊!

      1、讀讀題目要求。

      2、自由讀詞語

      齊讀。師:你發現了什么?(都有一個“張”字。)

      3、理解詞義。(讓學生通過動作表達出教難理解的詞義,如:“張貼”、“東張西望”等)

      4、小組討論“選詞語,說句子”。

      5、小組派代表上臺,利用課件選擇答案。

      6、齊讀。

      總結:這節課,同學們都能認真學習,積極發言,終于拿到了自學星。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只要學會仔細觀察,多動腦筋,肯定會有所發現。讓我們人人爭當自學星,好嗎?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⒈認真閱讀古詩句,能了解其出處、作者、意思等。

      ⒉會用研究報告的形式寫出來,語言要清晰,表達要準確。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寫關于古詩句的研究報告。

      難點:用查閱資料的方法,研究古詩句,深刻理解其含義。

      課前準備

      ⒈提供《唐詩三百首》一本。

      ⒉抄寫課文中的五句詩。

      ⒊研究結果匯報表一份。

      教學過程

      一、以詩導入,激發興趣

      ⒈同學們喜歡讀古詩嗎?你最喜歡讀誰的作品?

      ⒉開火車背古詩。

      ⒊老師這兒也有幾句詩(出示),誰來讀一讀?

      二、小組學習,研究古詩

      這些詩句,有的比較深奧,要到四五年級才能學到。這堂課,教師讓你們自己研究、學習,你們有信心嗎?

      ⒈小組同學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詩句進行研究。

      研究指導:詩的出處、作者、意思等,都可作為研究的內容。

      研究方法:可查閱資料,提供《唐詩三百首》。

      ⒉小組同學相互探究,進行熱烈的'討論。

      ⒊整理研究結果,填寫研究結果匯報表。

      (內容包括詩人的簡介,詩作的背景,對詩的理解或賦予詩句新的意義。)

      三、集體交流,匯報結果

      匯報:通過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討論: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參加班級討論。

      教師可補充介紹詩作的背景,從而更有利于理解詩句的含義。

      四、例文指導,學習寫作。

      ⒈指名讀屈美生同學的《關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研究報告》。

      ⒉這份報告中講到了些什么?(詩句的出處、全詩的內容、詩句的含義)

      ⒊你打算怎樣寫自己的研究報告?你還想研究些什么嗎?

      五、撰寫研究報告

      ⒈把你的研究成果寫成一篇研究報告。

      要求:語言要清晰,表達要準確。

      ⒉學生各自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⒊修改評議。

    語文教案 篇7

      一 導入

      你知道一年當中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元旦、春節、端午節……)每個節日都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第29課《重陽節的傳說》。你知道重陽節嗎?你對它有哪些了解?(引導學生簡單地說一說。)

      二 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根據生字表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交流: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在自學過程中有哪些地方想提醒同學注意?

      3.反饋學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隨時糾正讀音。

      妻 拜 勤 瓶 侵 襲

      (2)多種形式認讀:帶讀、比讀、分組讀,結合生活理解詞語。

      妻子——妻

      妻子是相對于什么來說的?

      拜師——拜 勤學苦練——勤

      你知道這兩個詞的意思嗎?

      (3)書寫指導。

      ①妻:第五畫“豎”不要過長,底端不出頭。 ②拜:右半部分有四個橫。

      ③襲:上半部分是“龍”。

      (4)分段指讀課文,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

      (5)課文中還有哪些詞不理解?集體交流。

      比如“茱萸”一詞,可以展示圖片幫助學生認知。

      在理解新詞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可以聯系上下文,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可以查字典等。

      三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提示給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桓景歷經艱險,拜費長房為師,學習降魔救人的本事。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講桓景除掉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主要講了重陽節的`一些風俗,并說出了為什么把九月初九叫做重陽節。

      2.在學習小組內,分段讀課文。

      3.你喜歡桓景嗎?為什么?(喜歡,因為他特別勇敢,為了斬妖除魔不怕困難。)

      4.默讀課文,從哪里看出他不怕困難、很勇敢?用橫線畫出來。

      四 小結

      1.你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重陽節的來歷嗎?

      2.可以問問爺爺奶奶,他們小時候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課初,教師可用飽滿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領他們身心愉悅地走進文本中。課中,引導學生體會桓景斬妖除魔的原因時,教師可以聲情并茂地講解:“是這可怕的瘟魔,讓原本一個個和睦的家庭變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讓學生從特意營造的氛圍中與主人公同呼吸,萌生出對瘟魔的憎惡。朗讀桓景除魔的精彩段落時,我的“激動”也感染了學生。課尾,引導學生回憶這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鼓勵他們在學會復述的同時,把這個傳說講給想告訴的人。“在很久很久的將來,我要把這個美麗的傳說告訴我的后代……”這充滿童真童趣的話語,不正是激情課堂的最佳詮釋嗎?

      一堂課,老師激情飽滿,身心投入,學生神采飛揚,鮮活靈動,課堂能不迸發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嗎?

      1.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桓景為了斬妖除魔不怕困難、勇敢的精神。

      2.練習快速默讀課文。

      3.復述故事情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第4自然段重點句子的投影。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想象畫面,知道店主為什么會把貴重的項鏈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小女孩,體會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

      2、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分析人物的情感世界,啟發學生用真心換真心,用真誠對待真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語言,培養良好的語感。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店主說的那句話:“她給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價格——她付出了她所擁有的一切”的含義,懂得真情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道理。

      2、學習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揣摩人物的內心。

      教學準備:

      課件(柔美的音樂)

      一、課前導入——引真情

      師:上課前,我想給大家講一件剛剛發生的事情:就在我來給大家上課的時候,看見前面一位同學不小心扭傷了腳,蹲在地上,這時,緊跟在后面的幾個同學連忙上來攙扶著他。雖然我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的這份同學間的真情深深地觸動了我。由于同學腳受了傷,走得慢,他發現擋住了我過道,連忙讓在一邊,還輕輕地說了句:“老師,您好!您先過”。瞬間,一份師生間的真情又讓我暖在心頭。是啊,就是那么一句簡短的話,一個不起眼的細微動作,讓人倍感溫暖。

      好,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份揮之不去的同學情、師生情走進今天的語文課堂,用心去感受人間的另一份真情。

      二、初讀課文——找真情

      1、請同學們翻開書108面,請大家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讀讀這個故事。邊讀邊思考: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做了什么?

      2、交流: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做了什么呢?(板書人物和買,退,送)

      3、誰能把黑板上的這6個詞語串聯起來,用一兩句話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悟真情

      A、第2段

      過渡:看來,是一條藍寶石項鏈串聯成了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

      這到底是一條怎樣的項鏈呢?請同學們擦亮眼睛,從課文中找出一個詞來說明。

      1、從“貨真價實”這個詞中,我們來做個價格推測,這樣貨真價實的寶石項鏈,你認為大概值多少錢?

      2、從大家列舉的數字中可以得出一個答案,這條藍寶石項鏈是相當名貴的,而小女孩準備用多少錢去買這條項鏈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讀后糾正多音字的讀音:打量、興奮)

      3、釋:“小心翼翼”。小女孩為什么會小心翼翼的解開手帕包?(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師:小女孩矮矮的身材還沒有柜臺高,裙子上還打著補丁呢,對于這樣一個女孩來說雖然只有幾枚硬幣,攢起來該會多么的不容易!

      請大家想象就這幾枚硬幣小女孩是怎么攢起來的呢?

      (學生自由發言)

      這幾枚硬幣就是這樣好不容易才攢下來的,難怪小女孩會把硬幣“攤”在柜臺上。

      4、“攤”字換成“放”好不好?(“攤”是一枚一枚地放)為什么要一枚一枚地放?(向店主顯示她有足夠的錢)

      難怪小女孩當時會出現這樣的神情,請找出描寫小女孩神情的詞。為什么會這么興奮、得意洋洋?(終于攢了這么多錢了,可以買項鏈送給姐姐當生日禮物了)

      5、從這些動作和神情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天真可愛、單純)的小女孩。來,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二段,再次感受小女孩的天真可愛吧!

      B、第3、4段

      1、小女孩為什么要送項鏈給姐姐呢?(指名讀后糾正讀音:當做)

      師:是呀,這是她最愛的姐姐呀!因為在媽媽去世之后,姐姐就像媽媽一樣照顧著她們,請同學們張開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她會怎樣照顧妹妹呢?

      我們用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課件出示)

      當小女孩 時,姐姐就像媽媽一樣 。

      小結:從這里,我們不僅讀懂了她買項鏈的原因,還讀出了她和姐姐之間濃濃的姐妹親情,請大家再次朗讀小女孩說的這段話,讀之前想想,小女孩會用怎樣的語氣對店主說這番話?(激動,高興,幸福,有一點傷心)好,我們就帶著這樣的語氣讀一讀,重溫這感人至深的姐妹真情。

      過渡:同學們的朗讀打動了老師,小女孩的話語感動了店主,當時店主會想些什么呢?(學生發言)

      同學們,店主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請大家默讀課文第四段,圈出表示店主動作的詞。學生反饋

      師:同學們,你們猜猜,店主會怎樣做這些動作呢?你能不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要不,大家前后桌先討論討論。(課件出示情景想象)

      師: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店主包裝這條項鏈特別的細心,同學們,你們想想,店主細心包裝的僅僅是一條名貴的項鏈嗎?他細心包裝的還有那 珍貴的姐妹情 。

      當時,店主還說了一句暖人心的話是 ------- 拿著吧,小心點兒 。

      小結:是啊,小心點!這可是一條非同尋常的項鏈啊,她融入了妹妹對姐姐的一份報答之情,一顆感恩之心。

      C、第5-11段

      過渡:此時,小女孩終于如愿以償地拿到了項鏈,她滿心歡喜、連蹦帶跳地把項鏈帶回家了,可是姐姐卻把項鏈退了回去,這是為什么呢?

      1、找出寫姐姐退項鏈過程的自然段(5—11段)。

      2、分角色朗讀該部分。

      3、姐姐為什么要退回項鏈?看來,姐姐的生活經驗可比妹妹強多了,她明知這條項鏈是貨真價實的,她不希望店主蒙受損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姐姐 很誠實、很善良 。

      4、師:這的確是一條貨真價實的項鏈,可店主堅持把項鏈再次送給了姐姐,當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她給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價錢——她付出了她所擁有的一切。”學生齊讀。

      ⑴“她所擁有的一切”是指什么?

      ⑵幾枚硬幣為什么說是比任何人都高的價錢,有多高?(傾其所有,一切。)

      師:雖然只是幾枚硬幣,可這幾枚硬幣卻是小女孩的全部積蓄呀,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

      (課件出示):小女孩付出的不僅僅是幾枚硬幣,她付出的還是 。

      小結:對,是真情!是姐妹之間濃濃的愛,深深的情。這種愛,這份情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是最高的價錢,所以正如我們的課題所說的是“真情無價”。(板書課題)

      體會店主的真情

      1、同學們,假如我是店主,我是不是非得把項鏈賣給她?為什么?說說理由。

      2、同學們找的理由都很充分,但店主卻毫不猶豫地賣給了她。你覺得店主是個怎樣的人?(善良,有愛心,慷慨。欣賞真情)

      3、多么好的一位店主啊。學到這,你覺得課題中的真情指的是誰與誰之間的真情呢?(姐姐與妹妹,姐妹與店主)板畫:心。

      同學們,親人朋友間的真情是無價的,是常見的。而陌生人之間的真情更讓人稱贊。

      讓我們再輕輕地讀讀這句話,感受這份無價的真情!(生齊讀)

      讓我們再高昂地讀讀這句話,贊美這份無價的真情!(生齊讀)

      讓我們再深情地讀讀這句話,記住這份無價的真情!(生齊讀)

      4、師:此時此刻,小店里一片寂靜,然而我們分明可以觸摸到蕩漾在小店內的暖暖真情。來,我們讀讀姐姐對這真情的感動吧!(齊讀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說真情

      師:小店里蕩漾著真情,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情無處不在。(課件出示)現在請大家仔細回憶身邊的人和事,有哪些真情曾經感動過你。(學生發言,老師點評:在這兒,老師還想告訴大家的是,在我們發現真情,享受真情的同時,別忘了更多的奉獻真情)

      五、情感升華——寫真情

      通過你們的講述,我們的教室也已經溢滿真情了。真情到底是什么呢?這不禁讓我想起課前發生的那個情節:扭傷腳的同學看見擋住了我過道,輕輕地說了句:老師您好,您先過。那我可不可以這樣說:(課件出示)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恰當的氛圍中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古詩韻味及語言美,想象詩中的情境。

      2、通過看畫面、聽音樂、查資料、講詩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培養良好的觀察、口語表達、審美能力、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能力。

      3、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古詩,用自己的思維理解詩句的意思,并清楚表達。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理解詩的意境,體會感情。

      學習資源:

      課件音樂實物投影字典資料畫紙

      教學過程:

      一、誦讀舊詩,激發興趣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我們同學已經學習了許多優美的古詩,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愛的古詩誦讀給大家聽?

      二、匯報資料,進入情境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課題)鹿柴,柴在這里讀作zhai,齊讀題目。

      2、通過查閱資料,你對詩人王維有哪些了解?

      生各抒己見,師補充介紹:王維九歲就能提筆寫文章,二十一歲中了進士,以后在朝廷當官,他的才能與他的刻苦是分不開的,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3、了解了詩人,下面請大家隨著老師一起走進鹿柴。(多媒體出示畫面,學生邊看畫面)在我國陜西,有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那里群山環繞、山谷幽深,詩人王維游覽了這里,吟誦出了《鹿柴》。

      二、學法指導,合作學習

      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學文章也好,還是學詩,都要多讀,讀可以分四步:點讀、朗讀、思讀、品讀。每一步我們都要怎樣讀?誰來說給大家聽。多媒體結合學生所說來一一出示。點讀:讀準每個字的字音,整體感知全詩。朗讀: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思讀: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品讀:感悟詩情,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 請同學們點讀古詩,注意生字的讀音。

      3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法,可以、看注釋、找資料,小組合作學習,解決詩中不懂的問題。

      4 匯報:你們組解決了什么問題?讀懂什么就說什么。

      5 有沒有不懂的地方?解決為什么空山不見人而又但聞人語響?(課件進行演示,風聲、水聲、鳥叫、蟲鳴,突出山中的幽靜)通常情況下,山中盡管看不見人,但并不是沒有人,也不會沒有聲音,可能會有風聲、水聲、蟲鳴、鳥叫,這些詩中都沒有寫,只寫了人語響,這一陣人語響過后,空山又回到了萬籟俱寂的境界之中。我國古代的詩詞本來是用來詠唱的,但很難找到合適的音樂,現在老師這里有三首曲子,請你幫詩人王維挑選一首來唱這首詩。(多媒體放三段不同的音樂,學生聽)選好了嗎?為什么選這首?你打算帶著什么樣的語氣、感情來讀?總結: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對大自然的熱愛,恬淡幽靜。

      6 下面請同學們進行品讀,指名讀。最后一生配樂讀:其他學生閉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讀得這么美,能不能把它快速背下來,試著背一背。學生配樂試背。

      三、畫一畫,吟誦詩詞

      1、王維詩的一大特點是詩中有畫,請同學們按照你心中所想的,畫出你心中的山水鹿柴。投影展示。

      2、你還積累了哪些寫景的古詩,誦讀給大家聽。

      四、課外展示,受到感染

      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首王維的《山居秋暝》,聽老師來讀一讀。(欣賞師配樂朗讀)多媒體出示相應的詩和畫面、音樂。

      五、古詩是一塊美玉,愿你們走近它、欣賞它、領會它,課下去學習更多的古詩,送給大家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板書設計:

      21 古詩三首

      鹿柴 王維

      詩中有畫

      空山 人語 返景

      深林 青苔

      恬淡幽靜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清明》教案02-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 丝袜精品国产香蕉在线 | 在线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三区在线 |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