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幾分之一教案(集合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學幾分之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幾分之一教案1
教學目標:
1.運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的分數知識,通過實際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的含義,學會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2.在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的實際含義,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進一步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感受分數對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情境描述:有4只小兔在樹林里玩耍。兔媽媽帶來了它們最喜歡吃的胡蘿卜(課件凸顯主題場景中的一盤胡蘿卜,上面有遮蓋,能看出是胡蘿卜,但看不出幾根)。
提出問題:要把這一盤胡蘿卜平均分給4只小兔,每只小兔可以分得這盤胡蘿卜的幾分之幾?
學生回答后板書:這盤胡蘿卜的1/4。
繼續描述:兔媽媽還帶來了一盤青菜和一盤蘑菇(課件出示遮蓋著的一盤青菜和一盤蘑菇)。
提出問題:把這盤青菜和這盤蘑菇也平均分給4只小兔,每只小兔可以分得這盤青菜的幾分之幾?分得這盤蘑菇的幾分之幾?
學生回答后板書:這盤青菜的1/4,這盤蘑菇的1/4。
追問:為什么小兔分得的胡蘿卜、青菜和蘑菇都是一盤的1/4呢?
明確:把一盤胡蘿卜、一盤青菜、一盤蘑菇分別看作一個整體,各自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都是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設計意圖]從把一盤胡蘿卜、一盤青菜、一盤蘑菇平均分成4份,每份各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入手,引入新課的學習,有助于激活學生對“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的已有認識, 把胡蘿卜、青菜和蘑菇都遮蓋住,凸顯平均分的對象都要看作一個整體,能有效避免物體個數對相關分數獲得過程的干擾。
二、探究
1.求一個整體的1/4是多少。
課件呈現:小兔急著問兔媽媽,我分得這盤胡蘿卜的1/4,是幾根呀?兔媽媽揭開覆蓋在胡蘿卜上的薄膜,課件隱去4只小兔,凸顯出8根胡蘿卜。
提出問題:你知道8根胡蘿卜的1/4是幾根嗎?(板書:8根胡蘿卜的;1/4是幾根?)
[設計意圖]小兔提出“一盤胡蘿卜的1/4是幾根”這個問題后,課件即把4只小兔隱去,并凸顯8根胡蘿卜。同時,由教師及時提出“8根胡蘿卜的1/4是幾根”這個問題,目的是把學生思維引向怎樣求“8的1/4是多少”這個新的數學問題,避免把上述實際問題直接歸結為“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整數除法問題,從而保證新課內容的順利展開。
啟發:要求8根胡蘿卜的1/4是幾根,你能先用小棒分一分,并求出結果嗎?
(根據學生的操作情況適當提示:要求8根胡蘿卜的1/4是幾根,就是把8根胡蘿卜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
提出要求:你會列式計算嗎?
學生回答后板書:8÷4=2(根),并在“這盤胡蘿卜的1/4”后面添上“是2根”。
追問:為什么可以用8除以4?
進一步明確:要求這盤胡蘿卜的1/4是多少根,就是把8根胡蘿卜、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8除以4。
問題延伸:一盤青菜有4棵,一盤蘑菇有12個,這盤青菜的1/4是幾棵?這盤蘑菇的1/4是幾個?(隨著提問課件出示:一盤4棵青菜和一盤12個蘑菇,同時板書:“4棵青菜的1/4是幾棵?”和“12個蘑菇的1/4是幾個?”)
提出要求:你能直接列式計算嗎?
學生嘗試列式計算。
指名回答,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4÷4=1(棵),12÷4=3(個),同時在原板書“這盤青菜的1/4”后面添上“是1棵”,在“這盤蘑菇的1/4“后面添上“是3個”。
引導比較:上面所求的3個問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追問:都是求一盤物體的1/4是多少,都是用除法計算的,為什么得到的結果不同?
強調:不管是求一盤胡蘿卜的1/4是多少根,還是求一盤青菜的1/4是多少棵,一盤蘑菇的1/4是多少個,都是把這些物體平均分成4份,求出一份是多少,所以都用物體的總個數除以4。因為胡蘿卜、青菜和蘑菇的數量不一樣,因此它們的1/4的數量自然也不一樣。
[設計意圖]從求一盤胡蘿卜的。分是多少根,到求一盤青菜的1/4是多少棵以及求一盤蘑菇的1/4是多少個,盡管作為整體的物體數量各不相同,但其本質都是求一個整體的1/4是多少,都要把相應物體的個數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這樣的經歷,不僅能使學生在比較中逐步明晰“求一個數的1/4是多少”的數學意義以及相應的數學方法,而且有利于學生從新的角度深化對1/4這個用來表示部分與整體關系的.分數含義的理解。
2.求一個整體的:1/2、1/8、1/6是多少。
提出問題:如果我們要求這盤青菜的1/2是多少棵,應該怎樣列式計算?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指名回答后提問:求一盤青菜的1/2是多少棵,為什么用4除以2?
問題延伸:如果要求一盤胡蘿卜的1/8是多少根,求一盤蘑菇1/6是多少個,各應該怎樣列式計算?
學生各自列式計算。
交流匯報,要求學生重點說說列式時的思考過程。
引導比較:為什么求8根胡蘿卜的1/4用8除以4,而求8根胡蘿卜的1/8用8除以8?
追問:一盤蘑菇有12個,12除以4求的是這盤蘑菇的幾分之一?12除以6呢?
啟發:通過上面的比較,你又知道了什么?
明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是多少,就是把這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3組對比,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同一個整體的1/4和1/2是不同的,同一個整體的1/4和1/8也是不同的,同一個整體的1/4和1/6還是不同的,這樣就能把學生對“一個整體的1/4”的理解類推到“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上來,對特殊問題的認識也相應得以提升和抽象,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在此過程中逐步清晰。
三、引導: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四、練習
1.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先看圖分一分,再填寫算式。
提問:第一堆草莓被平均分成了幾份?為什么要把它平均分成3份?第二堆草莓被平均分成了幾份?為什么要把它平均分成4份?
2.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教師明確要求,學生按要求操作,并列式計算。
提問:兩次都是拿出圓片個數的1/2,為什么每次拿出的個數不一樣?
3.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說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
提出要求:猜一猜,兩人寫字的個數相等嗎?
追問:誰寫的個數多一些?為什么?
學生解答后進一步追問:計算的結果與剛才的判斷是否一樣?
4.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說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
提出要求:每種水果都拿出了1/3,猜一猜,哪種水果拿的個數最多?哪種水果拿的個數最少?為什么?
學生列式計算,全班交流。
5.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6.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思考題,并組織相應的討論和交流。
三年級數學幾分之一教案2
一。情境引入
1、這兩天春光明媚,小胖和小丁丁商量好了一起出去郊游。他們帶了好多餅干,一起來看一看。
2、題組練習
3、1塊餅干,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拿到()塊。
平均分是學習分數的前提,通過媒體的演示,強化學生對于平均分的認識。
二。新課探究
(一)認識二分之一
1、借助“圓”認識二分之一
(1)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個圓,把它看作一塊餅干,請你折一折、畫一畫,用陰影部分表示出這個圓的1/2。
(2)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要對折?(板書:平均分)
(3)小結:把一個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圓的二分之一。
2、正方形的1/2
(1)這是圓的1/2,老師這里還有一張正方形紙,它的1/2又該怎么表示呢?
(2)同樣一個正方形,涂色的'部分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長方形,為什么都是這個正方形的1/2呢?
(3)小結:把同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不管是什么形狀,它們都是這個正方形的1/2。
(二)認識四分之一
1、選一選:選擇手中的圓或者正方形,做一做:折一折、畫一畫,用陰影表示出它的1/4,說一說:自己輕輕地說說過程。
2、你是怎么表示1/4的?
3、小結:把一個圓/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圓/正方形的1/4。
4、圓的另一塊小結: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這個圓的1/4。
(三)認識幾分之一
1、請你們繼續用圓或者正方形來折一折,用陰影表示出一個新的幾分之一,并在小組中交流。
2、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圖形的幾分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幾分之一(揭示課題)。
在具體的情景中體會:
已有的數概念中,沒有合適的數來表示,由此產生分數的需求。理解分數含義,凸顯分數的本質屬性。將圓過渡到正方形,通過等積變形,體會同一個正方形中,二分之一可以表示不同的形狀,進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通過學生自主獨立的操作、涂色,以及語言表達,豐富對于幾分之一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1、針對練習:寫一寫①出示1/2這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伸出手來一起來寫一寫,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這個圓的1/2。
②出示后三幅圖
2、鞏固練習:辨一辨圖4:有困難嗎,有辦法表示出幾分之一嗎?
3、拓展練習:找一找、寫一寫、估一估的過程中加深對分數的理解。加深對整體和部分關系的理解。
全課小結我們還可以添加輔助線,得到幾分之一。
【三年級數學幾分之一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學幾分之一教案10-30
三年級數學幾分之一教案01-15
【熱門】三年級數學幾分之一教案12-15
三年級數學幾分之一教案12篇02-15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02-19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反思01-09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反思04-11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反思06-13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反思(合集8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