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一、復習檢查
1、讀下面的詞語,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夫人只好推磨當奴仆要求
夫差一只磨難上當總要
2、簡要說說“臣薪嘗膽”的意思。
二、練習講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記住主要內容:
。1)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兩千多年前長江下游);
。2)會稽戰(zhàn)敗求和(越王表示愿當奴仆吳王答應勾踐要求);
。3)勾踐受盡屈辱(穿住做三年);
。4)勾踐臥薪嘗膽(白天晚上睡在掛苦膽嘗);
(5)越國轉弱為強,滅掉吳國。
2、自由練習復述。
3、指名復述,相機指點。
三、質疑問難
。1)“吳國的謀臣們紛紛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得勝的吳王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是怎么一回事?
。2)最后一個自然段時講越國“出奇兵滅掉了吳國”,出的`是什么奇兵?
對上述問題,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啟發(fā)學生課外讀《史記》(白話本),進一步了解“臥薪嘗膽”的詳細經過。
四、指導造句
1、找出課文中的原句:
吳王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
2、理解“建議”的意思。
3、想一想:什么情況下要用到“建議”?
4、練習口頭造句。
5、指名造句。
五、作業(yè)
1、用“建議”造句。
2、繼續(xù)練習講“臥薪嘗膽”的故事。
附板書:
12 臥薪嘗膽
戰(zhàn) 勝
越王 臥薪嘗膽 吳王
轉弱為強
滅 掉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從偏旁認字。
2、積累詞語,讀背兒歌。
3、進行口語交際。
4、展示積累的詞語。
5、通過認、讀、記、說、做完成學習。
6、學會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習興趣。
重難點、關鍵
1、學習形聲字。
2、積累詞語,讀背兒歌。
課時劃分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幾個學過的字:
輪 路 期
2、讀一讀,說說它們與什么有關。
3、再出幾個未學的字。
鐵 裙 疼
4、說說它們與什么有關。
5、今天我們就根據(jù)偏旁來學習新字。
二、出示我的發(fā)現(xiàn)的內容
出示:
1、鋼 銅 鐵 釘
(1)找它們的特點。
(2)再寫幾個字旁的字。
(3)讀、認、組詞。
2、再出示:被裙褲襖
(1)讀一讀,講講特點。
(2)再寫幾個與旁有關的字。
(3)讀、認、組詞。
3、再出示:病疼痛瘋
(1)讀一讀,講講特點。
(2)寫幾個與旁有關的字。
(3)讀、認、組詞。
三、出示生字卡片測讀。
一、拓展認其它偏旁的字。
二、小結。
四、作業(yè):
讀熟生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幾樣實物
2、填空:
一( )蛋糕 一( )掃把 一( )紅領巾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填上恰當?shù)脑~。
二、出示我會填的內容
一只( ) 一個( ) 一把(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三、要求填空
(小鳥) (人) ( )
一只(小雞) 一個(故事) 一把( )
(狐貍) (書包) ( )
( ) ( ) (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 ) ( ) ( )
四、拓展練習
( ) ( ) ( )
一枝( ) 一粒( ) 一位( )
( ) ( ) ( )
( ) ( ) ( )
一座( ) 一排( ) 一棵( )
( ) ( ) ( )
五、小黑板出示我會讀的內容
1、讀詞。
2、認詞。
3、講講大致意思。
六、學習讀讀背背的內容
1、自由讀兒歌。
2、個別讀、集體讀。
3、講講詩中故事
七、作業(yè)
熟讀我會認的詞語。
第三課時
一、導入
1、合作是什么意思?
2、現(xiàn)在要看一段有關合作的錄象,看看講講他們是怎樣合作的。
3、看錄象。
二、口語交際
1、個別講錄象內容。
2、教師歸納。
3、組成小組講講自己與別人合作的事。
4、推選一個人上臺講。
5、評比。
三、小結
合作會讓你的的力量增加一倍,大家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合作。
四、作業(yè)
與人合作做一件事和物。
第四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舉行才藝表演,看看誰展示的.詞語豐富。
二、展示臺
1、展示詞語。
(1)出示卡片:有關團結的詞語。
(2)要求組成小組講,看哪一組講的多。
(3)匯報。
(4)評比。
2、展示諺語。
(1)出示卡片:收集諺語。
(2)組成小組講,看哪一組講的多。
(3)展示。
(4)評比。
三、小結
多積累詞語會讓我們出口成章,令我們的語言生動起來,大家積累詞語。
四、作業(yè)
讀一讀今天上課講的詞語。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221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二上語文園地五,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的說課意境優(yōu)美,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真童趣。課文不僅為我們再現(xiàn)了俄羅斯鄉(xiāng)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麗,讓我們體會到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而且還向孩子們滲透了觀察、了解自然的意識和方法。
由于本課是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因此,根據(jù)單元主題和本課特點,我設定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
。、增強孩子們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鑒于以上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設定,我認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受草地之美,體會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謎。
【教學思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產生主動探究的強烈愿望。因此,教學本課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一是讓學生感受“美”,二是讓學生體會“趣”,三是讓學生探究“謎”。這三點既是文章作者與學生情感的溝通點,不是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點!懊馈笔禽椛湔恼碌幕{,“趣”是貫穿整篇文章的主線,而“謎”則是引發(fā)學生進行探究的火種。三點點點相連,由外到內,逐層深化,能有效觸發(fā)學生情思,生成獨特感受。當然這三點又應該是在學生的語言實踐中展開的。以上思考決定了我這次說課的主題──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受美,體會趣,探究謎”。
【教學流程】
下面分三個模塊來具體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及思考。
一、營造氛圍,感受草地之美
在教學開始,我想首先出示一張金色草地的圖片,問學生:“誰能借助朗讀把大家?guī)脒@金色的草地?”當學生經過品味文本語言,入情入境讀好第一自然段后,我再配樂出示一組圖片。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在豐富的畫面中,我深情地向學生傾訴自己的感受:“聽著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真的來到了一望無際的草地上。春天,蒲公英盛開了,放眼望去,布滿草地的金色蒲公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亮。小鳥飛來了,蝴蝶飛來了,空中彌漫著青草的香氣飄飛著蒲公英柔嫩的絨毛。那絨毛輕輕地貼在你的身上,落在我的頭發(fā)上,親吻著我們的面頰……小朋友,這時,你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呢?”此時,我想孩子們一定會沉浸于美好的想象中,那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也一定會如音符般在課堂上不斷跳躍。就這樣,讓草地的美通過優(yōu)美的音樂、圖片和描述深深植入孩子們的心靈,同時也為下面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趣為主線,生成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準備抓住課文最后一段“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這句話展開教學,以“趣”為切入口,讓學生說說“你,感覺課文哪里寫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開一條清晰的教學主線。由于學生體驗的先后順序是不確定的,所以我將根據(jù)課堂的實際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設計,適時推進教學過程,讓學生體驗到哪兒學到哪兒。但這并不等于腳睬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課堂信息的重組中,我將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如果學生說到蒲公英花很有趣時,我就讓學生觀察蒲公英花張開合攏的圖片,并邊讀邊用自己的手掌做一做蒲公英花張開合攏的樣子,以加深印象。
如果學生說到觀察草地的變化很有趣時,我會讓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草地變色之謎,并各自完成以下練習: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可以_____。早晨,花朵_____時,_____被包住,草地就是_____;中午,花朵_____時,它是_____的,草地就是_____;傍晚,花朵又_____,草地就有變成_____的了。
三、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實踐
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課文只是一個例子。教者應該通過一篇課文的教學,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學習探索空間。因此,在本課教學的最后,我設計了三個拓展延伸的環(huán)節(jié),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加深。
。、讓學生談自己的收獲,并給學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識小檔案,讓學生了解更多有關蒲公英的知識。
2、又利用課件出示含羞草、向日葵等植物,喚起學生的回憶,引發(fā)學生談這些植物的神奇之處,從而對課文做第二次的拓展。
3、提出實踐性要求,布置課外作業(yè):“把你在大自然中的發(fā)現(xiàn)及時地記錄下來,去體驗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樂趣吧!”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边@正是我這堂課教學設計的一個崇高追求,我相信,這樣做一定能體現(xiàn)新課標提倡的為學生終身學習服務的大語文觀。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習默讀課文,并能有條理的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安培專心研究科學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專心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會講述黑板跑了這個故事。
學會默讀課文(動嘴,不動聲)。
教學難點:
課題上,黑板兩字,為什么要加引號,黑板指什么;
通過讀課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專心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有關安培的資料。
一導入新課
1板書:14
黑板跑了
學生齊讀課題
2黑板沒有腳,怎么會自己跑了呢?請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初步讀懂課文
1自讀
要求:準字音,通句子,給課文標上自然段。
2檢查
安培
物理學家
搞科學研究
聚精會神
思考
計算
演算
豎著
粉筆
移動
掏出
開始
結果
車廂
熱鬧
準備
繼續(xù)
車輛
只顧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學生默讀課文
做到:動眼(拼音和字一目雙行)、動腦、不動聲。(教師檢查)
4分段指名讀全課文
5齊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6討論交流
三學習生字:數(shù)搞考始計
1齊讀生字,分析字形。
2教師范寫。
四討論理解課文
課文用一句話來介紹安培。請找出來讀一讀。
1學第一段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怎樣讀好這句話?
。4)相機圈出:法國著名物理學家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
課文就舉了一件事,來說明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什么事?
討論;
對,安培把馬車車廂的后壁誤認為是黑板。所以,課題黑板跑了,其實是------------跑了。所以課題上加了引號。用來表示不是真的黑板,而是馬車車廂的后壁?上攵才喔憧茖W研究非常專心。
課文的哪些句子能說明安培搞科學研究的的確確非常專心。
2學習二--五段
分小組討論,找出句子讀一讀。(在課文的第二--五段中)
全班交流討論,并隨機指導朗讀。
安培這樣專心,用課文中的一個成語來說,叫---------聚精會神
陸老師還送給大家一個成語:全神貫注
五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2學習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
語文教案 篇5
《琥珀》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根據(jù)一塊有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想像其形成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并且判斷它在科學上的價值。教學這課時應注意指導學生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因此,我在教學時,采用了如下方法。教學過程安排如下:
一、激情,引入新課
揭示課題,課前,我讓學生觀看多種多樣的琥珀圖片及實物,介紹它們的價值,以激起學生學習這課的熱情。
二、認識“琥珀”
1、出示教學課件,指導學生觀察其顏色、形狀、包裹物等。
2、根據(jù)所看到的圖象讓學生對自己產生的問題進行提問。
三、自學,感知課文內容
1、讀課文,結合預習要求,畫出文中有關寫琥珀形成、發(fā)現(xiàn)及其科學價值的句段。
3、細讀課文,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
四、深入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
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與別的.琥珀主要區(qū)別在于:它不僅有一個蒼蠅和一個蜘蛛,而且這兩個小東西的“腿的
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huán)”。這說明蒼蠅和蜘蛛曾經在里面進行過掙扎。這樣的一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呢?科學家根據(jù)這塊琥珀的特點,想象了一個生動的故事。
1、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①這一自然段寫的是實在的事物還是聯(lián)想?②“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松脂的香味”與琥珀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2、有感情地朗讀第4—8自然段,思考:①這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實在的事物還是聯(lián)想?②蒼蠅和蜘蛛被裹在松脂球里以及它們起初的掙扎是根據(jù)什么想象出來的?
3、默讀第10—11自然段,思考:文中為什么要寫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及松脂球被淹沒在泥沙下面?
4、讀第13自然段,思考:波濤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與琥珀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關系?
上述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情境教學法及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悟愛因斯坦平凡而偉大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于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重點
通過讓學生自主閱讀,使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內涵的理理解。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來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想成為成功人士嗎?那么,請記住這條秘訣吧。ǔ鍪久裕撼晒=艱苦的勞動+正確的途徑和方法+不說空話)
。▽W生齊讀名言)
2、知道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嗎?
生:這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
。ò鍟簮垡蛩固梗
3、能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愛因斯坦嗎?
4、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有關他的文章。
(板書完整課題: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R讀課題)
5、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熢谡n題處適時打上大小不同的?)
過渡: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找找答案吧!
“揭示課題”這一環(huán)節(jié)對整堂課的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針對學生好勝的心理,由“揭示成功秘訣”的“名言”引出“名人”——愛因斯坦,讓學生介紹一下愛因斯坦,對其有個大概的了解,初步奠定情感基礎。第二步讓學生在“無疑處生疑”,在你問他問大家問的熱烈氛圍中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意在激發(fā)學生主動去探求知識的欲望,吸引著學生非讀下去不可。
二、檢查朗讀情況,反饋自讀效果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師巡視。)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愿意讀哪部分就讀哪部分,我們其他同學可以來當小評委。
(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相機正音再讀)
3、請我們的小評委們作一番評議吧!當然,可以是值得發(fā)揚之處,也可以指出欠缺地方。
4、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發(fā)表觀點。
。▽W生針對課題疑問交流初讀感受,擦去相應的?)
5、請大家速讀課文,找出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
6、(生速讀課文找出有關段落,交流三次交往的起止)
[“初讀”階段留足讀書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扎扎實實抓好“初讀”,完完全全讓學生“自讀”,使閱讀教學的過程真正變成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課堂上呈現(xiàn)了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狀態(tài),學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主體。]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上下文,整體把握課文
1、請大家再讀讀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話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話,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的。
。ǔ鍪舅木湓挘孩1940年的一個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個老人。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③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④從此,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2、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要點:a、第一段是說小女孩“撞”上了一個老人;第二段寫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第三段寫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小女孩。 b、 這四句話有時間先后的順序:一個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從此……)
3、你很會動腦筋。還有不同的體會嗎?
生:第一次是小女孩無意撞上愛因斯坦的;第二次是小女孩主動向他問好的;第三次是愛因斯坦專門邀請小女孩去作客的;第四次說小女孩每次都要到愛因斯坦工作室坐坐。
板書如下(用箭頭表示關系):
撞
。◥垡蛩固褂鲂∨ⅲ
等
3、 聯(lián)系前三句,最后一段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ㄐ∨⑴c愛因斯坦之間由不熟悉,到越來越熟悉)。
a、他們最后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b、你看到了嗎?都看到他倆在做些什么呀?
[教師用抓住段首主題句聯(lián)系上下文對照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揣摩、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從整體結構上把握課文,并用“你看到了嗎?都看到他倆在做些什么嗎?”啟發(fā)學生想象,間接地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把握程度。]
二、通過朗讀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1、請大家再讀課文,自由選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看看能讀出哪些新體會?(學生自找、自讀、自練,準備交流;師來回巡視)
2、交流讀后的體會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交往:愛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況下,“抬起頭,友好地沖小女孩一笑:‘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他有著寬容、坦蕩的'胸懷。
師:那就請你來為大家讀一讀這部分吧!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次交往:愛因斯坦作為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虛心接受小女孩的“教誨”,穿戴得整整齊齊,還在“請”小女孩作客,多么平易近人!我想讀讀這一部分。
(指導生有感情地讀第三次交往的有關句子。)
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二次交往。我最想讀的是“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边@一句。(該生有感情地讀這句)
3、(出示句子: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
a、讀了這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愛因斯坦對小女孩的回答很滿意。
b、他的目光那么溫柔是因為聽到了小女孩在說(引導生齊說:“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
。ǔ鍪揪渥樱骸拔艺f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
c、小女孩認為(引導生為反問句換個說法)
生:小女孩是說:“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談不上偉大!
4、對此愛因斯坦感到(生說:很欣慰),因為他也需要一種平等的交流,他認為自己碰到了知音。那么,試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偉人又該是怎樣的呢?
生: 衣著整潔 知識淵博 完美無缺……
5、而眼前的愛因斯坦的裝束卻是(出示圖片),你能用個詞來形容他嗎?
生:衣衫不整。
6、能結合上文說具體些嗎?
生: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出示句子: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7、你能演示一下愛因斯坦當時的言行舉止嗎?
(指名表演)
8、你認為他會對付的又是什么呢?
9、他是怎么對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嗎?
[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心理安全”環(huán)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解決問題。教學目標對所有學生來說是開放的,學生的需要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目標,各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去選擇讀什么、怎么讀,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表達、思考、表演、想象能力。]
三、拓展延伸,豐富課文內涵
1、能說說愛因斯坦對待科學事業(yè)的事例嗎?
生:年輕時的愛因斯坦推著兒子的小車在街頭邊走邊思考問題,差點被馬車撞了。
生:在橋頭等一位學生時,愛因斯坦掏出紙進行計算,雨水淋濕了他的衣服也沒有覺察。
生:躺在病床上,朋友問他最需要什么?他雙眼閃亮,低聲說:“我現(xiàn)在只希望有幾個小時時間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2、是。垡蛩固咕褪沁@么一位惜時如金的人,他幾乎分分秒秒都用來探索自然奧秘。讀到這,你想對老人說些什么?
生:我想對愛因斯坦說:“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潛心于科學研究事業(yè),你是我們學習上的榜樣。”
生:我想說的是:“愛因斯坦先生,你是那么平易近人,我們敬仰你!”
生:……
3、多可敬可愛的老人,態(tài)度又是那么的誠懇,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吧。R讀第二次交往部分)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讓學生用心傾訴,真情流露,既是心靈的獨白,又是個性的張揚,加深理解和豐富了課文的內涵。]
四、分角色朗讀
1、下面就請大家同桌分角色選讀其中一次相遇。
。ㄍ婪纸巧x)
2、哪一桌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當評委。
。ㄖ该纸巧首x)
五、小結:我們只讀了一節(jié)課,大家就有那么多的感受和體會,相信通過下一節(jié)課的朗讀,定會讀得更好,定會有更多的收獲的。那么,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這個問題我們放在下節(jié)課討論。
板書設計
2、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衣衫不整\精神憔悴 小姑娘的教誨
愛因斯坦虛心接受 整潔 有精神
(偉大,不拘小節(jié))
語文教案 篇7
目標鎖定
1、了解運用對話描寫展示社會背景,表現(xiàn)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主題的寫法;
2、體會舊中國農民的辛酸和不斷增長的反抗意識。
沙場點兵
1、搜集葉圣陶及本文背景資料;
2、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自選段落,改編為課本劇,并自行排練。
課堂在線
一、導入新課
屏幕上投影左幅圖片,以介紹萬圣米行歷史背景,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導入新課。
二、角色朗讀,整體感知
[情景] 運用對話描寫是本文的顯著特點,隨著對話的逐步展開,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也一步步地推向高潮,舊氈帽的心理或行為也隨之發(fā)生著變化。今天我們先來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在讀的過程中思考舊氈帽的心理或行為變化過程,最好分別用兩個字概括。
[活動] 1、分角色朗讀,思考變化過程;2、評價朗讀;3、交流變化過程。
[引導] 小說以舊氈帽朋友滿懷希望前來占卜命運開始對話,得知米價后,“美滿的希望突然一沉,一會兒大家都呆了。”希望變成了失望,話語中表現(xiàn)出了憤激的心理。接著“先生,能不能抬高一點兒?”又表現(xiàn)出了農民的哀求心理,徹底失望后只能賤賣。熱鬧的街道上,舊氈帽朋友的.憤懣之情隨著他們的話語奔涌而出;最后的船頭議論體現(xiàn)出了自發(fā)的反抗意識。
三、劇本表演,歷史再現(xiàn)
[情景] 這種憤怒和辛酸、自發(fā)的反抗意識,往往是話語中體現(xiàn)和行為中表現(xiàn)出來的,我們同學向來以表演見長,今天我就給你們一個平臺,你們能給我一個驚喜嗎?(布置有關表演要求,可采用小組比賽形式,以突出表演效果,再現(xiàn)歷史主題為主要評價標準,從學生的語言、動作、情感、協(xié)調等方面,要求學生作好評價。)
[活動] 小組表演、評比,師生共同點評。
四、語段精讀,主題提煉
[情景] 小說往往是一個時代或一個時期的縮影,帝國主義、當局、封建勢力和投機商人就是那個時代舊社會勒住人民脖子的四條繩索,你能在仔細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舉例說說他們是怎樣緊緊勒住人民脖子的嗎?
[活動] 1、學生讀課文,思考;2、小組討論、交流;3、班級討論、交流,引導。
[引導] 讀小說時要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背景,讀出時代的氣息,讀出那個時代的生活及那個時代的本質精神。
五、歷史感悟,思緒奔涌
[情景] 今天,如果你有機會去甪直古鎮(zhèn),面對眼前的萬圣米行,你會想什么呢?請用簡要的語言表達你當時的感想。
[活動] 思考、交流、評價。
[引導] 結合學生具體發(fā)言,聯(lián)系現(xiàn)實意義,結束總結。
智能儲備
1、小說有三處描寫陽光,仔細研讀課文,比較分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來到這里停泊。鎮(zhèn)上便表演著同樣的故事。這種故事也正在各處市鎮(zhèn)上表演著,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仔細體味句中加點的詞語,說說這句話的含義
語文教案 篇8
設計理念
《課標》在“實施建議”部分著重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薄皩懽鹘虒W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前一句從寫作的定義中告訴我們,作文教學不僅要著眼于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而且還要關注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和精神世界的構建。后一句對寫作的要求則強調作文教學要真實的展現(xiàn)學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中年級強調“能夠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為學生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因此,本次習作設計力求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條件和廣闊的空間,任由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2、開放形式,讓學生寫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寫我心,提高寫作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搜集表示聲音的詞語、句子,并抄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
同學們,學習了第二單元《聲音》,你有什么收獲嗎?(學生談在課文中學到的、感受到的各種聲音。)
是啊,自然界的聲音美如天籟,只要用心去聆聽,你就會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豐富。就讓我們把在課下搜集的表示聲音的詞語在這里展示一下吧。(學生將自己課下搜集的詞語進行交流,教師隨機板書出詞語。)
這些都是表示聲音的詞語,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聲音,下面就讓我們想一想,自己所喜歡的聲音?和你喜歡的原因?可以嘗試用上我們搜集來的詞語。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作激情。
1、思考:自己喜歡的聲音,和喜歡的原因。然后和同桌交流。
建議:想的時候,可以先想想有哪些詞語可以用在自己的話里,把自己喜歡的聲音描述得更形象。
2、匯報。
。1)先說一說你喜歡哪些描寫聲音的詞語,然后再說一說自己喜歡的聲音可以用哪些詞語描寫,再模仿一下自己喜歡的聲音。請同學們評一評。
(2)把描寫聲音的詞語用到自己喜歡的聲音中,組成句子,然后連起來自己先說一說,再和同桌說說。
小結:同學們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詞匯,表達了自己喜歡的事物,真不簡單。
三、出示圖片,編故事。
過渡:剛才,我們都把自己喜歡的聲音,向大家做了展示,有很多同學都說的非常好,用詞準確,語言通順。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老師這里有一些聲音,請你們聽聽。
1、誰來說一說,你聽到了什么聲音?請你想象一下是誰的聲音呢?說一說。(播放青蛙的叫聲。)
2、學生回答:(青蛙的叫聲。)
3、出示圖片,和剛才想象的對比,觀察青蛙的表情神態(tài),想象它在唱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
4、匯報。
5、把剛才同學們所說的,整理成一個小故事,自己說一說,然后在小組里講一講,看誰講的最精彩。評議,教師巡視。
過渡:一幅圖片,幾聲蛙叫,通過我們的想象,成了一篇美麗動人的故事,多么了不起的創(chuàng)作呀!請再聽,老師相信你還會有更感人的故事。
6、播放鋼琴曲,同時出示圖片。請同學想象……
7、匯報。
8、將剛才匯報的內容,自己再說一遍。
過渡:你們的想象真豐富,表達了自己的感情,下面就讓我們放飛想象的翅膀,將這兩幅圖聯(lián)系起來,編成一個故事吧。(兩幅圖同時出示)
9、同學們自由的想象,自己編故事,說給自己聽。
10、匯報。評議。
過渡:兩個原本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圖片和聲音,通過我們的'想象,卻成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老師真的很高興。同學們一定有興趣將這個故事編得很完整。下面就讓我們繼續(xù)來畫一畫,想一想,把故事編完整吧,相信你們一定行。
9、出示空白圖片,請同學們在書上邊想象邊畫,編故事。
10、在小組里編,然后選代表匯報。
11、將剛才我們自己說的話,整理一下,講給同桌聽聽。
過渡: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聲音,還自己動口動腦編故事,我們的收獲真大呀!下面就請大家把我們剛說的內容,整理一下,然后選擇一種寫在作文紙上。
12、出示習作要求。
。ㄒ唬、(1)、題目自擬(2)、文體不限(3)、有真情實感
。ǘ、讓學生獨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選擇學習。確定題目和文體。
(三)、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文本開始寫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四、交流評價
1、認真地讀讀自己的習作,把不通順的地方自己進行修改。
2、四人小組互賞,推薦一篇佳作。(點評者要做到:你最欣賞哪一點給他提一個意見。)
3、佳作評賞:推薦好的文章,師生共同賞析探討。
五、總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們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真情實感,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讓我們的筆下生花,華麗的文章遲早會躍然紙上的。
附板書設計: 筆下生花
聲音的詞語:嘩嘩 噼里啪啦 咕咚 嘰里呱啦 撲通
喀嚓 唧唧喳喳 嘩啦 叮丁咚咚 呼嚕
美文欣賞:
習作一
雨天
清晨醒來,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雨。我聽著雨打在窗戶玻璃上的聲音和房檐嘩啦啦流水的聲音,感覺是那么和諧動聽。
我好想化作雨滴,和雨水一起匯進清澈的小溪,唱著歌,嘩啦啦地向前方流淌。流過草地,流過山岡,流過森林,到處小鳥歡唱,花兒競相開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突然,我們聞到了一股又酸又臭的氣味,一條暗溝里流出了一股污水,擠進了我們的中間,把我們污染了。從此小溪下游再也沒有樹高,再也沒有花香,到處是死氣沉沉的荒涼。人們認識到了這是自我毀滅,于是建了一座凈化水廠,暗溝變成明渠,污水變成了清澈甘甜的瓊漿,小溪又變成了歡樂的小溪,溪水流過的地方,又成了森林、小花、昆蟲、小鳥的天堂。
窗外,雨還在下著。但我想像的翅膀還在飛翔。雨水滋潤著理想,而理想一定能實現(xiàn)。
點評:
小作者由雨聲展開遐想,將自己想像成一個小雨滴匯入一條清澈的小溪,接著圍繞小溪從被污染到重新被凈化的過程,細致地描寫了周圍景色的變化,體現(xiàn)以環(huán)保為中心的主題。最后小作者由現(xiàn)實中來又回到現(xiàn)實中去,進一步點出文章主題。小作者合理的安排,豐富的想像,有序的描寫,使全文更加美好充實。
習作二
夏日的風
清晨,當?shù)谝豢|夏日的風吹進花草叢中,花草頓時隨風搖曳,翩翩起舞,空氣里充滿了濃郁的花香。這時,泥土也不示弱。于是花香摻和著泥土的芬芳,彌漫在清晨這純凈的世界里,沁人心脾,讓人感到愜意……
白天,烈日炎炎,空氣里仿佛有一團火。小草蔫了,樹枝也耷拉著腦袋。在田野里勞作的農民,更是汗流浹背,沉重地喘著粗氣。他們此時多么需要風!這時,風來了,拂過萬物輕輕輕地來了,好似一股清涼的甘露沁入人們的心田。霎時,人們情不自禁地立在夏日的風中,任憑風掀起他們的頭發(fā)。不一會兒,當他們全身都有了涼爽的感覺時,不禁高興得脫口而出:“好涼快!”
傍晚,蟲鳴鳥啼,風吹得樹葉颯颯地響。這時,幾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在綠樹陰下悠閑地下棋,風輕輕吹起棋盤紙,也輕輕地吹進了他們的心扉。
晚上,涼風習習。孩子們躺在沙灘上,光著肚皮,赤著腳。風吹到肚皮上涼絲絲的,癢呼呼的,他們不禁“撲哧”一下,笑出了聲。在晚風的輕拂下,孩子仰望天空,揮動小手,咿咿呀呀地數(shù)星星。
!這夏日的風,這可愛的風,你是一個美麗的小天使。
點評:
這是一篇描寫夏天的風的習作,小作者筆下的風善解人意,令人喜愛。作者抓住了夏天風的特點,按時間順序描寫風與人的關系,突出了夏日風的可愛。“清晨的風,徐徐吹來,傳來‘花香和泥土的芬芳’;白日微風拂過,給人以涼爽;晚上涼風習習涼絲絲地撫摸著孩童……”詞句優(yōu)美,構思巧妙,表達了小作者愉悅的情感。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大自然有很多事物,能幫助我們判別方向。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千萬、永遠”各說一句話。
3仿照課文第2、3、4節(jié)的寫法,說說大自然中還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針。
4、能背誦課文,培養(yǎng)學生自我生存能力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13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能背誦課文。
難點:仿照第2、3、4節(jié)的寫法,寫一寫大自然中別的天然指南針;懂得大自然中有很多事物是天然的指南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萬、慌張、大自然、指南針、準確”等詞語。
2、初讀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課前準備:查閱辨別方向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創(chuàng)設情景。有一天,你興致勃勃地在野外捉蝴蝶,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太美了。你捉了一只又一只,捉著捉著,找不著回家的路了,周圍又沒有人幫你,那該怎么辦呢?
2、出示課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理解:要是 野外 迷路
二、檢查自學。
1、讀生字新詞。后鼻音:慌、忠、影、永、闖、碰新偏旁:寸——導
2、校對新詞。
3、分段:5自然段。請五個學生讀。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
2、理解:千萬 慌張 天然 準確 請學生介紹指南針:用磁制成的指示方向的儀器,磁針支在一個直軸上,因磁針受磁力吸引,所以針的一頭總是指著南方,另一頭總是指著北方。
3、理解句子: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會告訴你準確的方向。
4、用“( ),是因為( )!被颉耙驗椋 ),所以( )。”說說第一段的意思。
5、朗讀指導:親切的語氣。四、書寫指導。重點指導:慌、影、盞、碰、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懂得怎樣利用自然現(xiàn)象辨別方向。
2、學習2—5自然段,能背誦課文。
3、會用“千萬、永遠”寫話。
課前準備:尋找天然的指南針教學過程:
一、復習1、讀生字新詞。2、朗讀第一段。
二、學習2—4段。
1、過渡: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針?自由讀2—4段交流板書:太陽、北極星、大樹
2、學習第二段。(1)自由讀,學生質疑:忠實、向導為什么說太陽是忠實的向導?
。2)交流:忠實:忠誠可靠 向導:帶路的人因為( ),所以( )。或( ),是因為( );卮稹盀槭裁凑f太陽是忠實的向導?”
。3)朗讀指導:自由讀、個別讀(為什么這么讀?)、齊讀
3、總結學法:(1)自由讀(2)質疑、解疑(3)有感情地朗讀4、學習第3段(1)用同樣的方法學習這一段。(2)自由讀,同桌質疑、解疑永遠、亂闖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北極星?為什么說北極星是盞指路燈?
小知識:北極星是天空北部一顆非常明亮的星,它的位置是永遠不變的。(3)朗讀練習
5、學習第4段(1)過渡:如果有人在陰雨天迷了路,太陽和北極星都不能幫忙了,那怎么辦呢? 稀、稠是反義詞
。2)朗讀6、齊讀2—4段,你有什么感想?(大自然真奇妙。)
三、學習5段。
1、過渡:是呀,大自然很奇妙,有那么多天然的指南針。那詩人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
2、自學第五段,回答問題。
3、齊讀。
4、請你根據(jù)所看的課外書,仔細想想,還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針?它們是怎樣告訴你準確方向的?
四、總結全文。仿照課文,寫寫你知道的天然指南針?(向日葵、樹上的果實、樹皮、樹樁上的年輪、青苔)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詞句訓練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新詞。
1、組詞。迷( ) 角( ) 希( ) 中( )謎( ) 確( ) 稀( ) 忠( )
2、看拼音寫出同偏旁的字。石——que peng mo 皿——zhan gai pan 門——chuang nao shan wen 1、讀拼音,寫意思相近的詞。準確——( ) 要是——( )遇到——( )
二、讀課文。1、課文填空。(1)北極星是盞( ),它( )高掛在北方。( )能認出它,就不會在黑夜里( )。(2)要是碰上( ),大樹也會來幫忙:樹葉稠的一面是( ),樹葉( )的一面是( )。2、讀句子,填空。(1)太陽是個忠實的向導,它在天空給你指點方向!八敝傅氖牵 )。(2)北極星是盞指路燈,它永遠高掛在北方!爸嘎窡簟敝傅氖牵 )。三、造句:千萬——永遠——要是——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飲酒》教案01-12
語文古詩教案01-25
《小學語文》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