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1-28 12:04:2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家”做為掌握某種專門活動的人的意義

      過程方法

      1、通過學習課文,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正側面寫作方法。

      2、指導學生朗讀,讀中體會,讀中感悟,培養個性化的閱讀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蕭伯納的話中體會其謙虛自律的寬廣胸懷,學會做人。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對話的反復朗讀,體會文章的內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揭題,板書課題

      2、質疑:大作家是誰?小老師呢?為什么要拜小老師呢?

      二、初讀課文

      1、帶著上面的問題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學:讀字詞,分節讀課文,提出不解的詞討論。

      3、能回答上面提出的問題嗎?板書人物名稱

      三、整體把握課文

      1、讀課文,找出轉換情節的兩個關鍵詞:臨別時 事后 (加上“有一次”)

      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2、分部分請同學讀課文,說說各部分寫了什么。

      四、指導寫字

      作業:抄寫生字詞;讀熟課文;找找關于蕭伯納的資料

      板書設計:

      10 大作家的小老師

      蕭伯納 娜塔莎

      有一次

      臨別時

      事 后

      第二課時

      一、題目切入(板書課題)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0課,請你讀一下課題(指名學生讀題)。

      作家就是作家,為何要加一個大字呢?說明什么?

      你還知道哪些“大作家”?(魯迅、冰心、高爾基等)

      [出示:課文第一句話] 誰能讀好這句話。

      2、你們叫過自己的老師為小老師嗎?為什么加個“小”字呢?

      [出示:露珠—小露珠 鬼—小鬼 可愛—小可愛]

      發現什么沒有? “小”給你怎樣的感覺?(更討人喜歡。形象更可愛。)

      3、娜塔莎討人喜歡嗎?請大家輕聲讀第一節,劃出描寫娜塔莎的可愛之處。

      誰來讀你畫的句子?[生讀] [出示:小姑娘的圖。]

      是她嗎?可愛嗎?誰來把她讀得再可愛一些?

      4、一起讀一下第一自然段。(生齊讀)

      二、學習重點段落,走近蕭伯納

      1、我記得上節課,我們還留了一個問題?

      [出示:大作家為什么要拜小老師呢?]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請你們一起瀏覽全文,看看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2、哪位同學先匯報一下自讀收獲。

      3、一個小姑娘怎么會使蕭伯納明白道理呢?讓我們先來讀一讀他們臨別時的對話。

      [出示:第二節第一次對話內容。]怎么讀,為什么這么讀?

      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所以你們認為蕭伯納是個怎樣的人? (生自由說)

      4、[出示:有一天,蕭伯納接到一位小姑娘寄給他的信,信中說:“您是一位使我最折服的作家,為了表達我對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來命名我的小獅子狗。它是我過生日時候親戚們送給我的。不知尊意如何?”蕭伯納回信說:“親愛的孩子,讀了你的信,頗覺風趣盎然,我贊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點,你務必和小獅子狗商量一番!”]

      這是個怎樣的蕭伯納?(幽默)

      [出示: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這又是怎樣的`蕭伯納呢?(有童心)

      5、現在你還認蕭伯納是在自夸,炫耀自己嗎?

      [出示:他想……]原來他只是想用自己的顯赫的身份給小姑娘和她的媽媽一個驚喜。目的是善的,但方式卻有自夸之嫌,大家請看圖 [出示圖片] 注意動作,同學們,站起來模仿一下好嗎,站起來,把自己當在蕭伯納,一起讀一下第二節。

      三、走近小姑娘

      1、可是,小姑娘有沒有像蕭伯納想像的哪樣驚喜萬分呢?那個詞可知蕭伯納的確是沒有想到。(生找出“出乎預料”)

      他“預料”的是什么?小姑娘也許會?(可以設計一個說話練習)結果呢?(生答)這就叫“出乎預料”。還有一個字也說明了這個意思,什么字?(竟)

      [出示:請你……和圖片]

      你覺得小姑娘是個怎樣的人?

      結合自己的理解讀一下這句話。

      口吻相同,語氣也相同嗎?請兩位同學分角色地讀一下這兩個人的話語,注意,一定要把握人物的特點。[生讀、女生與男生](評價)

      2、出示:第四節

      什么叫“為之一震”? 他被什么震驚、震撼了? 他意識到了什么?

      誰來讀一下這句話!

      四、思考

      是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事后,蕭伯納深有感觸地說:[出示:第五節]

      1、誰來讀一下這段內容。說了幾句話?第一句:關鍵詞是什么?第二句:關鍵詞是什么? [板書:不能自夸 平等相待 永遠謙虛]第三、四句又告訴我們什么?

      2、“她是我的老師”也就是說“ 是 的老師”。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蕭伯納對小姑娘充滿了怎樣的情感。(感激、尊重)

      3、現在明白“大作家為什么拜小老師了吧?”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通過這一節的學習,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蕭伯納?

      五、作業

      同學們,當我們再來看課題時,我想再問問你們,稱蕭伯納為“大”作家,僅僅是因為他寫的作品多嗎?還因為什么?

      課后有一個復述課文的要求,誰能在板書的提示下,講講這個故事。

      六、課外拓展

      1、讀一讀關于謙虛待人的名言、小故事。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語文教案 篇2

      一、單元內容

      本單元所選用的課文全部圍繞"愛國主義"這一主題,古往今來,人類有著許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鄉愛國是人類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

      蕭乾的《棗核》以"棗核"為線索,采用以小見大、以物傳情的手法,寫了一個美籍華人要幾顆故鄉的棗核試種,以寄托思鄉之情的故事,反映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識和豐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后一課》通過最后一課的生動描述,反映了法國人民在遭到普魯士侵略以后所表現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閱讀這篇作品對我們學好祖國語言不無啟迪。

      劉敬智的'《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一文,通過錢學森情愿放棄國外優厚的生活待遇,歷盡艱險回國的經歷,寫出了一代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

      《古代詩歌四首》收錄了杜甫、杜牧、陸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洞和敷w現了老杜憂國憂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抒寫了陸游的郁悶和理想,《過零丁洋》體現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過對晏子言行的刻畫,塑造了一位熱愛自己祖國的賢相的形象。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動的背景,傾聽他們抒發的愛國主義心聲。

      2、感受作品中富有個性的人物就特定的事件,引發熱愛家園、報效祖國的情思。

      3、能根據文章中心選取材料,分清主次,.寫作中做到詳略得當;

      4、記誦、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語句。

      5、能根據文意,使用正確的標點符號修改作文,養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習慣。

      6、能就本單元感興趣的問題確立主題進行專題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開展訪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活動,從中汲取愛國主義養分。

      三、教學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1課時)

      課文《棗核》(2課時)

      課文《最后一課》(2課時)

      課文《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1課時)

      課文《古詩四首》(1課時)

      課文《晏子使楚》(2課時)

      誦讀欣賞(1課時)

      .寫作(3課時)

      語文實踐活動(1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單元整體學習(起始課)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誰憐愛國千行淚","一寸山河一寸金",愛國主義,是人類走向文明的強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千千萬萬的志士仁人,為了敬愛的祖國,用各種方式,傾訴著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愛國主義凱歌。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愛國主義的篇章",傾聽愛國主義的贊歌,感受先驅們的愛國情懷。聽講可以播放愛國主義歌曲,如《我的祖國》等。

      2速讀單元課文,完成兩個任務:

     。1)本單元的5篇課文,各自從什么角度表達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的

      (2)你能向全班同學講一個愛國主義故事嗎?要求故事講得生動形象,通順流暢。

      要點:以物寄托思鄉之情,牢記祖國語言,歷盡艱險回到祖國懷抱,捍衛祖國尊嚴,決不投降,憂國憂民……

      先小組講,接著代表上臺講述,最后點評。目的是初步感知課文,激發愛國熱情。

      合要求就行,重在鼓勵,目的是拓寬視野。

      3明確單元學習任務:

      請同學們依據單元提示、課文練習和自己的體會,大致明確本單元的主要學習任務。

      學生先獨立思考,后集體討論,做到基本一致。參見單元教學目標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經歷與性格特征。

      2、了解搶救《二泉映月》這一珍貴文化遺產的經過和意義。

      3、掌握電視專題片(電視解說詞)的特點,體會本文多角度、多層面地敘事寫人的寫法。

      教學重點:了解《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樂界的影響;

      教學難點:掌握電視專題片(電視解說詞)的特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思路:

      由于本文篇幅較長,電視專題片文字稿往往比較零亂,因此讓學生先自學,細讀全文,勾畫重要情節,了解主要內容,并為阿炳寫一個200字左右的小傳。再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研討課文。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先請學生欣賞名曲,注意用心聆聽,最好閉上眼睛,看能從中聽出些什么?(由此而引出阿炳,并板書課題)

      20世紀90年代《二泉映月》被美國人推薦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美國航天局把一顆火箭送進太空,來自中國的《二泉映月》,這首代表人類文明的作品被載入太空。

      二、欣賞阿炳的照片并介紹。(參照課前準備的短文)

      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地雷尊殿道士華清和之子。自幼從其父學習音樂。他長得一表人才,還有一副好嗓子,被人們譽稱為“小天師”。4歲喪母,21歲患眼疾,35歲雙目失明,早年曾當過道士。由于和民間藝人切磋技藝并用民間音樂改造道教音樂,因而被逐出道教,成為街頭流浪藝人。1950年12月4日,吐血病故。 他的代表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和《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和《昭君出塞》。

      教師小結:一段千古絕唱竟出自一位瞎眼的賣藝人之手,確實讓人感嘆不已,今天就讓我們懷著敬佩的心理去了解一段關于阿炳和《二泉映月》的千古佳話。

      三、整體感知

      1、 檢查詞語解釋:

      截然不同、高山仰止、千古絕唱、如癡如醉、昭君出塞

      2、 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文,請大家用簡練的語句談談讀過這篇后的初步感受。

      3、 理清結構,把握內容。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ㄒ唬1950年秋天——我們已無緣聽到了”。為瞎子阿炳的演奏錄音的緣由,并介紹了他的藝術生涯和坎坷人生。(倒敘、插敘;敢叛逆、有骨氣)

     。ǘ1950年2月——催第(瞎子阿炳的妻子)也隨之而去”。詳寫為阿炳錄音的經過,略寫錄音三個月后飽經滄桑的阿炳即吐血病故。

     。ㄈ斑@六首被搶錄下的樂曲成了阿炳的絕唱——末尾”。寫搶救《二泉映月》的經過和意義,并說明的影響。(代表中國民族音樂的世界性曲目)

      四、研讀探究

      師生一起深入地探討課文。請同學們互相質疑解疑,提出有代表性的問題。

      預設問題:

      1、 引導學生認識阿炳的性格特征:談一談阿炳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結合文中相關語句來分析。

      他是一個對音樂有著執著追求的人,文中說他眼瞎了還堅持創作音樂,還經常與其他藝人切磋。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他敢于用音樂反映人們的疾苦,如文中寫他自編彈唱《金圓券害煞老百姓》。他是一個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賣藝賺錢維持生活,不同于純粹寄生于社會的乞丐;他從不計較多少,不給也行。

      也可進行仿話練習:我覺得阿炳是一個 的人,因為 。

      2、為什么課文標題是“阿炳在1950”而不是“阿炳與《二泉映月》”?

      點撥:隱含了對新中國的贊揚。沒有新中國的成立,不會有這一切的發生,正是這個大前提,給了阿炳搶救作品、改變命運的'機會。

      3、引導學生了解1950年這次錄音的經過和意義

     。ǎ保┙裉欤覀兡茏谶@兒欣賞《二泉映月》應該感謝誰?為什么?

     。ǎ玻╀浺暨@件事發生在哪一年?請同學們把關于1950年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從這些語句可以看出,1950年這次錄音對于阿炳有什么重要意義?

      4、本文在寫作方法上有哪些特點?

      明確:課文是電視專題片的文字稿,作者通過采訪幾個人來回憶這件事。

      與上學期學過的《生命之舟》相同。大體字是正文(解說詞)。小體字是同期聲 (采訪同期聲)。(結合內容分析)

     、俳庹f詞的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和說明。

      這篇課文從結構和寫作手法上看,電視片既有大量解說詞旁白,也有6人之多的出鏡與同期聲播出;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描寫;既有順序,也有倒敘、插敘;既有敘事、說明,也有議論、抒情。

      如解說詞中大部分是記敘,但也恰到好處地插入了議論、抒情和說明。

      插入的議論兼抒情的部分如:

     。1) 1950年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人生的重要一年。

      (2) 那些為阿炳錄音的人們也沒有意識到,這次錄音將在中國音樂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3) 我們現在聽到阿炳的音樂,不管是阿炳親自演奏的,還是其他人改變的版本,都會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4) 可惜當年錄音時由于錄音鋼絲不多,我們已無緣聽到了。

      (5) 這六首被搶錄下的樂曲成了阿炳的絕唱。

     。6) 如果不是黎松壽偶然拉響《二泉映月》的旋律,如果不是1950年楊蔭瀏、曹安和到無錫錄音,如果不是呂驥的造訪和熱心推薦,如果這些不經意中發生的故事并沒有發生,我們也許就聽不到這一段千古絕唱。

     。7) 《二泉映月》已成為代表中國民族音樂的世界性經典曲目。等等。

      插入的說明如:

     。1) 課文中插入介紹當時無錫道教音樂的情況。

     。2) 據當地熟悉阿炳的音樂行家回憶,阿炳錄音時已不在巔峰時代。

     。3) 這是阿炳一生中惟一一次登臺演出。

     。4)引用楊蔭瀏教授《阿炳小傳》中的資料等。

      ②多角度和多層面地敘事

      作品既介紹了阿炳的人生經歷,也敘述了《二泉映月》成為世界名曲的經過;既“點”上寫1950年為阿炳錄音的經過,又“面”上寫阿炳飽經滄桑的一生。在“點”上寫為阿炳錄音經過時,既詳寫了為名曲《二泉映月》的錄制,也略寫了其它五首曲子的錄制,并補充說明了《二泉映月》成為絕唱的原因。

      作用:增強了所述人物、事件的真實性;眾多人物的同期聲既增添了歷史感,也增添了現場效果,還增加了電視畫面的可看性。

      五、小結:《阿炳在1950》是中央電視臺系列專題片《記憶》的文字稿,應該說容量很大,內容繁雜。主要通過介紹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中央音樂學院的兩位音樂家來到剛解放的無錫為民間藝術家阿炳錄音的經過,介紹了阿炳的人生經歷,也敘述了《二泉映月》成為世界名曲的經過,贊揚了阿炳飽經滄桑卻仍然堅強不屈的性格。

      六、作業:

      小作文:為阿炳寫500個字左右的傳記。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交流描寫課文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以及這些語句的好處,發現描寫人物的方法。

      2。熟讀并背誦名言,養成積累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準備自己的習作本或讀過的課外書。

      2。了解“日積月累”中全詩的意思。

      3。閱讀漫畫集《父與子》。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談話導人。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有不少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

      體會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臺”中的例句,各自讀一讀,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遷移練習。各自找一找本冊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拓展練習。在自己的習作或讀過的課外書中,找一找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日積月累

      各自讀一讀,想一想這些詩句的`意思。

      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詩句的意思。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背詩句。可以默讀、默背,可以是大聲讀背,可以是同桌互讀互背等。

      拓展。你還能背誦哪些富有哲理的詩句。

      課外書屋

      看漫畫,說說漫畫的內容。

      說漫畫,體會父子的形象。重點討論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拓展漫畫。向大家介紹你從漫畫集《父與子》里讀到的其他漫畫,一邊說,一邊向大家展示漫畫內容;蛘呦虼蠹医榻B其他你感興趣的漫畫內容。

      課后延伸。利用課后的時間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漫畫。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重點:

      1.掌握有關屈原和楚辭的文學,并朗讀和串講課文;

      2.理解詩中所表現出的詩人的愛國精神和人格節操。

      教學難點:

      對其中文言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我們剛剛學習了《詩經》三首,從中感受到了我國古代詩歌的一些特點,例如,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生活現狀;在形式上四言一句,瑯瑯上口,又廣泛運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等等。而今 高中英語,我們將要學習的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代表詩作《離騷》,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與《詩經》相比,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有的變化還是很大的。另外,屈原有兩句膾炙人口的名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恰恰是出自《離騷》之中。下面就讓我們在閱讀這首詩的過程中,去發現和歸納這些變化、體會詩人的那種“上下求索”的精神吧!

      二、學習有關文學常識

      (一)引導閱讀課前、課下、課后的提示、注釋、等文字。

      設計三個問題幫助學生

      1.詩人屈原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2.《離騷》的基本內容是什么?它與詩人的經歷有什么關系?

      3.被后世稱為“楚辭體”或“騷體”的詩歌有那些特點?

      明確:

      1.屈原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作為當時楚國的左徒和三閭大夫是負有內政、外交重任的。所謂“聯齊抗秦”的主張恰恰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他的理想就是要使祖國獨立富強,以至統一長期分裂的中國,達到所謂唐虞三代之治。其具體主張就是舉賢授能和修明法度。上述思想便是所說的“美政”的具體含義。

      2.參見教材第33頁資料的結尾那句話(從“詩中通過這樣的抒寫”到完),而“離騷”這個詞的解釋就是“遭遇憂患”。此詩的寫作時間又正是在詩人因受到讒言第一次被放逐,詩人是被迫遠離故土的,因此,其憂國憂民的思想隨處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3.楚辭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學樣式,是屈原、宋玉等詩人創造出的一種詩歌形式。尤其應注意到詩中所大量使用的虛詞“兮”,可視為一種重要的標志。

      (二)教師補充介紹:

      1.屈原一生中曾遭到兩次罷官以及隨之而來的兩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在楚懷王時期,被放逐于漢北;第二次是在頃襄王時期,被放逐于江南。原教材中所選的出自《九章》篇的《涉江》一詩,就是在這次流放中寫的。也正是在這次流放中,詩人自投汨羅江而亡的。

      2.與《詩經》所體現的現實主義創作風格相比,《離騷》則是一篇具有積極浪漫主義風格的作品,被視為我國文學浪漫主義的直接源頭。而所謂浪漫主義的含義則是“它在反映現實上,善于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摘自《辭!の膶W分冊》)。我們應在鑒賞《離騷》的過程中,好好體會一下這種創作風格的特點。

      三、導讀全詩,了解基本內容

      (一)教師先結合課文提示介紹一下《離騷》節選文字的基本內容。從提示文字中看,前七節,即從首句到“固前圣所厚”重在敘述,而后六節則重于抒情。

      (二)教師范讀(或放錄音、或放多媒體)

      1.學生注意給生字注音。

      2.體會朗讀的技巧,如讀出分句的節拍,上分句末字“兮”讀音要稍長,壓韻的字要重讀等。

      四、學生自讀全詩,重在掌握文字的讀音并搞懂其含義(可按“教材提示”分層情況,將全詩分為兩步自讀)。

      可設計如下思考題,幫助學生盡快了解詩意:

      1.第一層那些詩句表明作者受屈遭貶的原因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2.第二層那些詩句表現作者追求“美政”、九死無悔的高尚情操和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精神?

      高考語文備考:問“句子作用”如何回答

      【摘要】高三的同學們在空余的時間可以看一下高考備考的知識,掌握一些高考的備考知識對大家也是有幫助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考語文備考,希望大家喜歡。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征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夸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辟、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復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古詩詞鑒賞:

      至于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

      總之,鑒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范。

      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

      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诒憩F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坌揶o:比喻、借代、夸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復。

      (二)“情”、“景”關系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后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三)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感受同義詞的異同,讓學生自主發現詞的精彩和趣味。

      2、指導學生認讀數量詞,想象理解詞意及用法,幫助學生積累。

      3、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背誦中體會、感悟名言警句,并練習書寫。

      4、能將短文讀正確,了解文章的內容,正確回答相關的問題,并掌握書信的基本格式。

      5、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指導學生把要點說清楚。

      教學重點:

      在讀中積累詞語,幫助學生積累。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指導學生把要點說清楚。

      教具準備:

      詞卡

      教學課時:

      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來試試”

      一、讀一讀。

      1、學生自讀每組詞語,邊讀邊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2、指名認讀詞語

      3、引導學生比較異同

      4、 讓學生選詞填空

      5、 齊讀詞語

      二、認一認,讀一讀。

      1、師:趕快來讀讀這些詞語,遇到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待會兒問問小組的.同學。

      2、小組交流,掃清生字障礙。

      3、指名讀,齊讀

      4、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你看到這些詞時,你眼前分別呈現出一些怎樣的景象?

      5、指名說

      6、問:你覺得可以用其它的數量詞來代替嗎?為什么?

      7、全班齊讀

      三、寫一寫,背一背。

      1、自讀句子,你發現這些句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小組讀格言,交流討論,不懂的問老師。

      3、全班交流。

      4、反復朗讀,再讀中體會、感悟。

      5、比比誰寫的棒

      6、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格言。

      第二課時

      一、讀一讀。

      1、自讀短文,要求正確、流利。

      2、小組互讀互聽互糾正

      3、齊讀短文,思考:這篇短文和我們以前讀地課文有什么不同?

      4、讀了這封信,你知道了什么?

      5、同桌交流,指名說

      6、再讀短文,問:寫信要注意什么?

      7、你能試著寫封信嗎?

      二、“探究與發現”

      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

      1、 指名讀題,理解要求。

      2、 齊讀例句。

      3、 自讀句子,觀察圖片,想想該說什么?該怎么說?

      4、 小組說

      5、 指名說,比一比,哪位同學說得棒?

      6、 你還觀察到水的哪些作用?

      7、 擴展升華:指導了水的這么多作用,你想說什么?

    語文教案 篇7

      一、情況分析

      · 1、幼兒已學過詩歌《搖籃》,對詩歌的結構有初步的理解,并曾有過仿編其它詩歌的經驗,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搖籃 》。

      · 2、多數幼兒已能將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有聯系的事物告訴老師,能力較強的已開始學會用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 3、多數幼兒講述時用詞較為準確,但表達不很流暢。

      · 4、部分幼兒未能養成主動討論,積極傾聽的良好習慣(如莊濤、藝友等)

      二、活動目標

      · 1、學習較有表情地朗誦詩歌,進一步感受詩歌的優美形象,增長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 2、要求幼兒運用學過的動詞,結合已有的經驗仿編詩歌,并能通過畫畫、擺圖等形式表現詩歌的內容。

      · 3、培養幼兒主動與同伴討論、交流的良好習慣,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幼兒教案《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搖籃 》》。

      三、活動過程與指導:

      · 1、集體活動:

      ·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回憶詩歌名稱,引入課題;

      · (2)復習朗讀詩歌;

      · (3)教師示范仿編詩歌,激發幼兒對仿編詩歌的興趣;

      · (4)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學習仿編詩歌;

      · (5)幼兒上來仿編詩歌,教師及時給予肯定或糾正,集體將仿編較好的詩歌朗誦出來。

      · 2、延伸活動:

      · (1)擺圖仿編

      · 水平一:能用教師提供的`底板做搖籃,畫出相應的寶寶卡片,仿編詩歌;

      ·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礎上能有表情地朗誦自己仿編的詩歌;

      · (2)畫畫仿編:

      · 水平一:要求幼兒能將有聯系的事物畫在一起,根據繪畫內容仿編詩歌;

      ·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基礎上能有表情朗誦自己仿編的詩歌;

      · (3)表演組:

      · 水平一:要求在課堂上已仿編好詩歌的幼兒能兩兩合作制作搖籃與寶寶的頭飾、仿編詩歌;

      · 水平二:要求幼兒合作將仿編的詩歌表演出來。

      四、環境與材料:

      · 1、環境布置:搖籃(大樹、泥土)

      · 2、壁畫:搖籃(大海、天空、泥土)

      · 3、教學掛圖4張;

      · 4、底版與小卡片;

      · 5、紙、筆、幼兒自編的彩帶。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項鏈》教案01-30

    語文《師說》教案02-0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无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v欧洲v日韩v国产 | 热久久99精品综合久久 | 综合色区国产亚洲另类 | 中文字幕黑人在线免费 | 色婷婷亚洲中文字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