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四年級語文教案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3.激起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貓的性格特點的。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1.同學們,上課之前我想請大家來猜一個謎。“胡子不多兩邊翹,開口總是妙妙妙,黑夜巡邏眼似燈,廚房糧庫它放哨。”(打一動物)大家都很聰明,這種動物就是我們昨天學習了的《貓》。
2.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小時候的貓,下面我們來完成一項練習(出示小黑板)
小時候的'貓很(淘氣),它是那樣(生氣勃勃)(天真可愛),我非常(喜歡)它。
3.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長大了的貓。請大家齊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抓住貓的哪些特點來描寫的?
二、賞析詞句,品味含義
愛心
用心
專心1
(一)教師引導,賞析第一自然段。
1.請同學們找出表現貓老實的相關詞句,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2.再找一找表現貓“貪玩”的句子。
3.請大家再來找一找哪些地方表現了貓的“盡職”呢?
4.貪玩與盡職集中在一只貓身上,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貓?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指導朗讀。
(3)男女生比賽讀。
(二)師生互動,賞析第二、三自然段。
1.請同學們默讀第二、三自然段,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地方畫下來,多讀幾遍。2.師生互動,交流感受。
分小組討論為什么寫得好
(三)學生練讀1——3自然段。1.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請同學用自己的話把貓的古怪性格說具體。
三、總結談話,升華主題
你們總結得非常好,在老舍爺爺筆下的貓顯得那么惹人喜愛。同學們,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留心周圍美好的事物,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爺爺那樣,不但能發現美,欣賞美,而且還能創造美!
四、作業
1.把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背下來。
2.請同學們課后認真觀察你所喜歡的小動物,寫一段描寫小動物的話。
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自主識記本課生字,重點反饋“辯、冤”;通過查字典理解“誣告”的意思,并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蒙冤受屈”的意思。
2、能在理清人物關系的基礎上,借助板書的提示,簡要概括課文1—6節所述事件的內容。
3、能抓住要點概述福爾遜的證詞內容,了解林肯如何掌握事實的整個過程,感受到他的睿智與正義。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7—16節,并能表達自己對律師林肯的贊美。
教學過程:
一、整體進入,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發生在法庭上的故事。
2、我們預習了課文,請你再聯系我們的生活,說說法庭審理案件時會出現哪些人?(隨機出示:原告、被告、法官、證人、律師。)
3、在這個案件中,被告、證人和律師各叫什么名字?(隨機出示:阿姆斯特朗、福爾遜、林肯)讓我們一起把這三個外國人的名字讀清楚、讀正確。
4、引讀:這就是——林肯,他是—美國歷的一位總統,早年——當過律師。
5、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律師林肯。(齊讀課題)
二、理清人物關系,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1、在這個事件中他們之間是怎樣的情況呢?(邊說邊畫箭頭1)
誣告(“誣告”意思是——無中生有地控告別人有犯罪行為。原告無中生有地冤枉——阿姆斯特朗,說他——圖財害命(出示詞卡),從而使他——蒙冤受屈,注意“冤”字最后一筆點不能漏。“蒙冤受屈”意思就是蒙受——冤屈,這就是——誣告。)
2、其他人之間的情況怎樣呢?(畫完箭頭)請大家自由讀課文1——6節,圈出詞語,說一說。
3、交流:(隨機出示板書)
收買、咬定、相信、判定、斷定
辯護(因為“辯護”要用語言,所以“辯”字中間是個——言字旁。)
4、借助板書的提示,用連貫的話簡要地說說1—6節的內容。(指名2學生讀)
三、聯系上下文,了解“證詞”和“事實”。
(一)讀課文7——14節,了解“證詞”內容。
1、過渡:一個忠厚老實、無辜的人被判定有罪,關鍵是證人福爾遜的證詞,那這份證詞中究竟寫了些什么?我們配合著讀讀課文7—14節的對話,找出福爾遜證詞中應該有哪些內容。
2、學生交流。(根據交流翻紅要點)
3、根據要點的提示,自己連起來說說證詞的內容。(注意人稱)
4、師引讀:林肯查閱案卷,發現福爾遜的證詞中這樣寫道——(出示查閱案卷、證詞)
十月十八日晚上十一點,月光很亮,我在草垛后面清楚地看到阿姆斯特朗在大樹下面開槍殺人。雖然我和他相隔二、三十米,但因為月光正照在他臉上,所以我看清了他的臉。
(二)研讀第16節,了解林肯掌握的“事實”。[]
1、在法官眼中,這份證詞——鐵證如山、無懈可擊,所以判定阿姆斯特朗有罪。
2、面對這樣一份證詞,林肯要為阿姆斯特朗辯護就必須掌握全部的事實,他做了什么?(隨機出示:現場調查)
3、在現場掌握的事實在課文哪一節體現?(出示16節)請你自己靜心地讀讀第16節,你能在自己的腦海中復現現場的情況嗎?有什么不懂?交流疑問。
4、師媒體演示,一生讀。是否解決了你心中的疑問?
5、默讀“證詞”與“事實”,思考:他們有什么出入嗎?
6、師生配合著讀讀證詞與事實,師讀福爾遜證詞,你們用事實反駁。(翻色,指導朗讀——真相大膽地讀出來。)
(三)朗讀對質,感悟林肯的睿智和正義
1、既然林肯已經掌握了大量的事實,那他為什么不先發制人,在法庭上直接陳述證詞,揭穿福爾遜的謊言呢?說一說。
2、交流:
小結:證人——咬定他,法官——判定他有罪,阿姆斯特朗自己也——有口難辯。如果在法庭上將他掌握的事實公布于眾,法官和人們都——不會相信,證人也會翻供。
3、面對這樣的情況,林肯怎么辦?
(讓證人原形畢露)林肯設計“后發制人、請君入甕”的計策。
4、讓我們重現林肯與福爾遜當堂對質的精彩一幕。同桌自己練練,指名2人。讀清楚,讀流暢,但是像日常對話而不是法庭上的當堂對質,怎樣才能讀出法庭上對質的緊張氣氛呢?語速、音量該如何呢?指名1人交流。(隨機翻紅“發誓、認清、肯定”)
4、同桌練練。男女生對質一回(男林肯、女福爾遜)。
(指導朗讀:林肯讀出膽量,質問,不給對方思考的余地,福爾遜讀出信誓旦旦,徹頭徹尾騙子的感覺來。)
5胖該?人上臺,用朗讀扮演角色,我們都是旁聽者,1人質問者,再現整個法庭上對質的過程。
6、引讀17、18節。
林肯說到這里,整個法庭內一片靜寂,人們在靜靜地思考,接著便騷動起來,人們紛紛議論,(人們在說什么,互相議論一下,學生小聲議論),有的說——,有的說——,還有的說——,終于,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學生鼓掌),這掌聲是對林肯的.——贊揚,是對林肯的——敬佩,是對林肯的——贊頌。在掌聲中阿姆斯特朗被宣告——無罪,林肯——成了當時美國最有名的律師。
三、贊美林肯,感悟品質。
1、學習至此,你認為林肯這位律師具備了哪些素質?(出示:律師、照片1)
(出示:淵博的知識、雄辯的口才、聰明與機智、敏銳洞察力……)
這些都很重要,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看看1—6節,再看看板書——強烈的正義。引讀:一位律師只有具備了強烈的正義感,才可能用好——,用好——,用好——,才是一名真正的優秀的律師,才可能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2、小結:律師林肯正是憑此后來在政壇上嶄露頭角,成了美國歷人民愛戴的總統。引讀林肯總統功績:他——他——(出示照片2、總統、功績)
3、每每人們懷念起林肯,(出示:林肯)常常懷著崇敬的心情尊稱他——林肯總統,更不忘他年輕時一個十分親切的稱呼——律師林肯!
四年級語文教案3
近義詞,意思相近;反義詞,意思相反。明其意方可做出正確選擇。
例如:
富貴:其意為富裕尊貴,所以反義詞為貧窮。
解救:其意為前去救助,所以近義詞為拯救。
課堂練習
1.尋找近義詞
幽靜()絢爛()縈繞()辯別()
拮據()損傷()有名()頓時()
愜意()抱歉()鼓勵()寬恕()
緊張()冷淡()茂密()
2.發現反義詞
炎暑()巨大()富有()馬虎()
緊張()冷淡()保護()松散()
安全()靈巧()
家庭作業
(一)尋找近義詞
沉積()浸蝕()敏銳()立刻()
災難()棲息()隱蔽()柔軟()
溫和()兇惡()出色()珍貴()
呵護()強烈()失望()率領()
樸素()偶爾()打擾()聚集()
堅毅()注視()斷定()饒恕()
驚訝()
(二)發現反義詞
結凈()隱蔽()和平()平穩()
合攏()遵從()堅硬()短暫()
舒緩()甘甜()懷疑()公開()
后退()貧瘠()尊重()
四年級語文教案4
第二課
檢查反饋,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部分詞語。
尋美悟情,晶讀熏陶
1、尋美,知情。
課文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把你認為美的句段讀給你的同桌同學聽,并向他(她)談談你的體會。
2、賞美,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賞美悟情。)
例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從中體會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a.看圖,品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什么情景。
b.請幾個同學上臺表演,體會動作的協調有序。
c.朗讀,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例三:“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a.“風景”是什么意思?
b.作者用文字向我們描繪由搭石引發的一道道風景,如果你是畫家或攝影師,你會畫下或拍下哪幾道風景呢?你能給你的畫或照片取個題目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c、各小組推舉代表匯報。
(如:背老人過搭石;相讓;流動的畫;緊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
a、你是怎樣理解最后一段話的意思?
b.贊頌了搭石什么精神?聯結著鄉親們什么美好的情感?
c、文章的結尾表面是贊美搭石的,如果改為以贊美“家鄉人”作結的,你準備怎樣寫?請試寫幾句。
3、誦美,傳情。
a、讀一讀,把你認為“美”的語段,高聲誦讀,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
b.評一評:指名朗讀,讓學生在評議中增強語感。
4、創美,抒情。
a、有個作家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其實,你我的.生活也處處有美的存在,你發現了嗎?
b.學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課后延伸,拓展
選做題:
a、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b.小練筆:把你發現的平凡生活中的美的事情或場景寫下來。
板書設計
課后小記
四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劫奪”“嗥叫”“急不可耐”“故技重演”“心滿意足”“群起而攻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馬蜂和棕熊的特點。
3、自主勾畫課文中描寫生動的詞句,體會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材簡析
二、解釋字詞
撩:挑弄,引逗。
節日:這里指熊在夏秋兩季可以大飽口福,猶如過節般高興。
第1段只有一句話,介紹了熊的特點是“愛撩蜂”,吃蜂蜜。在教學時指導學生通過換詞法理解“撩”,聯系下文理解“節日”。
蜂蛹:蜜蜂雄性幼蟲封蓋后到羽化出房前這一變態時期的營養體,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營養食物。
劫奪:搶劫,掠奪。在學2段時先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這個詞語。到教學4、5、6段時,再抓住對大棕熊撕蜂巢、搶蜂蜜時傳神的動作描寫,進一步理解“劫奪”。
三、了解課文
第2段主要介紹了馬蜂的特點:體態大、毒性大、巢房大、蜂蛹大、攻擊性大,而且專門偷吃蜂蜜。
教學這一段時,可以結合課后題1,讓學生帶著“馬蜂有哪些特點”這個問題讀書,重點讓學生抓住第2句話,感受被馬蜂刺到的嚴重后果。抓住“攻擊”和“抗擊”,體會馬蜂與工蜂戰斗的激烈。
猖狂:狂妄而放肆。
緊扣第3句中“地上落了一層層的工蜂”,抓住“一層層”,進一步體會馬蜂和工蜂之間戰斗的激烈,以及馬蜂在偷吃蜂蜜過程中的“猖狂”。在讀爺爺的話時埋下懸念:熊能收拾如此猖狂的馬蜂嗎?
這是一個過渡句。
嗥叫:野獸吼叫。
急不可耐:形容非常迫切的樣子。
第5段從三個方面寫出了熊的特點:在山崖下打轉,吃不到蜂蜜時的“心急”,主要通過“急得團團轉”“嗥叫”等描寫來體現;想出妙招,從山崖往下滾時的“聰明”,主要通過“瞧了又瞧”“穩穩地站定”來體現;撕開蜂巢,吃蜂蜜時的“貪婪”,主要通過“得意”“一下”“撕開”“急不可耐”“大嚼”來體現。
教學時引導學生勾畫這些讓人印象深刻,最能表現大棕熊特點的詞句,在反復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感悟,并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大棕熊的特點表現得如此充分?對動作、神態的細致描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6段可以分作兩個部分:第一是馬蜂大戰棕熊,棕熊劫奪成功。第二是棕熊故技重演,從山崖上滾下來,禮貌告辭。
教學第一部分,學生勾畫出對馬蜂的描寫后,可以緊扣“群起而攻之”這一關鍵詞,從“數以萬計”體會“群”的勢力的強大,從“叮”“咬”“蜇”體會“攻”的'氣勢的逼人,從“把大棕熊叮成了一團大蜂球”體會“群起而攻之”的瘋狂。學習大棕熊吃蜂蜜的情景,可以和第2段中的“劫奪”結合理解。一個“任”字,表現出劫奪時的志在必得,無所顧忌,“護住”又表現出熊的聰明,而“大嚼”“足足”“心滿意足”等動作、神態充分表現了大棕熊的貪心。教學時讓學生緊抓重點詞句品讀,既要通過朗讀體會到戰斗的激烈和棕熊的貪婪,更要在讀中悟到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第二個情景時,要讓學生抓住關鍵詞“故技重演”,聯系第5段內容理解,棕熊又用了和剛才一樣的方法從山崖上滾了下來。也要提示學生,雖是“故技重演”,可是也有不同,思考: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讀書,體會到棕熊的收放自如:剛才是“穩穩地站定”,現在是快要沖到小屋前時,它“突然剎住了身體”;剛才是“大聲嗥叫”,‘連續轉了兩三圈”,現在是“似乎很禮貌地向我們大吼一聲”,然后“搖搖擺擺地走了”。從熊吃飽以后的表現,又可以體會到它可愛、有趣的特點,于是棕熊的形象就變得豐滿了。在朗讀時,引導學生把我們的“緊張”和棕熊心滿意足后的那種閑情逸致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把握大意
1. 默讀課文,想想每段的意思。
2. 交流、點撥。
3. 試著說說全文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品詞析句
1. 學習第1、2段,初步感知馬蜂和棕熊各自的特點。
(1)自讀、勾畫能表現馬蜂、棕熊特點的句子。
(2)交流、引導:重點抓“劫奪”體會熊的貪,抓“三針刺”體會馬蜂的毒性大,攻擊性強。
2. 學習第3段,著重體會馬蜂攻擊性強的特點。
(1)默讀思考:在馬蜂與工蜂的戰斗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出馬蜂的“攻擊性強”?
(2)交流。
3. 學習第4、5、6段,勾畫描寫生動的詞句,著重體會馬蜂“群起而攻之”的強勁和棕熊“劫奪”過程中的聰明、貪婪、可愛。
(1)勾出描寫生動的詞句,自讀體會。
(2)交流感受,指導朗讀,重點圍繞“劫奪”,從上山崖時的聰明、吃蜂蜜時的貪婪、下山崖時的可愛三個方面了解熊的特點;圍繞“群起而攻之”,體會馬蜂攻擊性強的特點。
(3)師引讀5、6段。
三、總結全文,悟得方法
1. 讀文、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馬蜂與熊的特點寫得生動、傳神?
2. 交流、總結:抓住極具特點的神態、動作進行描寫。
四、課外作業,加強練習
1. 布置小練筆。
2. 反饋修改。
四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母愛的贊頌之情。
2.認識生字,了解母雞的形象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比較《母雞》和《貓》在寫法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自讀自悟,體會母愛的偉大。 2.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舍筆下的貓,性格古怪又淘氣可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老舍筆下的母雞又是什么樣子的呢?請打開課本,看一看吧!
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輕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畫出生詞,邊畫邊讀兩遍。
3.思考。
(1)作者筆下的母雞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什么變化?(討厭 尊敬)
三 細讀課文,深入感知
1.默讀課文,出示投影。
(1)作者為什么一向討厭母雞?
(2)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一只孵出小雛雞的母雞?表現了母雞的`什么品質?
2.小組交流討論。
第(1)題:作者討厭母雞是因為母雞無病呻吟,欺軟怕硬,發狂炫耀。
第(2)題:①精心保護雞雛,很有責任感;②想方設法為雞雛找食,表現出母親慈愛的本性;③教小雞生活的本領,很負責,很辛苦;④夜間啼叫保護小雞,很勇敢。
3.集體匯報。
4.讀出自己的感受。
四 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作者改變了他一向討厭母雞的心思,因為他看到了一只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母雞。現在作者是什么心思?讀第9自然段。(認為母雞偉大,是英雄。)
2.作者僅僅在寫母雞嗎?(歌頌了母親的偉大、無私。)
3.看看作者寫貓和寫母雞在寫作手法上各有哪些特點。
(1)結構清晰。《貓》寫貓性格古怪和淘氣可愛,由兩部分構成。《母雞》明顯分為母雞孵出雞雛前和孵出雞雛后兩部分。
(2)敘述動物的特點,善用總分段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母雞,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3)表現動物特點。對點滴小事進行具體的描寫說明,使筆下的動物呼之欲出。
(4)情感表達。《貓》始終是一種喜愛之情;《母雞》則有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情感變化,用前后的強烈對比,加深對母愛的贊頌。
(5)語言運用。語言生活化、口語化,有濃郁的“京味”.
課后習題
1.用“天?地?”的形式寫四字成語。
(1)形容大風時天地間暗淡無光。(天昏地暗)
(2)形容聲音大。(天崩地裂)
(3)形容天氣非常寒冷。(天寒地凍)
(4)形容時間長,永久不變。(天長地久)
(5)形容包圍嚴密,四面八方都布下了羅網。(天羅地網)
2.后來作者為什么說“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四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進一步學習總分段式的寫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第二段的特點.
教學難點:朗讀全文時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感基調.第2自然段中的幾個擬人化的句子.能從小溪流生動的形象中體會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們學習的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文章脈絡
2,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
3.進一步認識總分段式的特點.
(二)教學過程
1.預習引入.
2.揭題,布置預習.
(1)自由讀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想想這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2)認讀詞語,說說意思.
(3)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分段指導.
4.閱讀課文1~3自然段.
(1)圍繞課后1(1)自學課文1~3自然段,讀讀劃劃.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認為這是一條怎樣的溪流從哪些地方可看出
(指導用歡快,活潑的語調朗讀此段)
(3)自讀第二自然段,并思考課后2.
①指名讀,問:這是什么段式
②小溪流是怎樣玩耍的(劃出有關動詞)
出示有關動詞,認讀:
拍拍,摸摸,打個轉兒,撓撓(指好這些詞,用輕快,活潑的語調讀出小溪流的可愛,頑皮)
③齊讀第2自然段.
(4)指名讀第3自然段,回答課后1(1).
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種什么(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堅定)
齊讀第3自然段.
(5)指名讀1~3自然段.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二,三兩段,指導感情朗讀.
2.進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斷進取,熱心為人們做事的
(二)教學過程
1.復習.
(1)指名讀第一段.
(2)說說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擋,它是怎樣繼續前進的
閱讀課文2,3兩段.
(1)默讀第2段,思考課后1(2).
(2)讀后討論.
①小溪流和枯樹樁是怎樣對話的
③指名分角色讀,說說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響亮有力,意志堅強)
③枯樹樁和枯草是怎樣勸小溪流的結果又如何呢從小溪流的話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樣的
指對話.
(3)齊讀第9自然段.
①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的奔流,結果是怎樣的(匯成大江,沖向海洋)
②指這一自然段.
(4)指導分角色朗讀2.3段.
3.全文,問: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向小溪流學些什么
(不斷進取,永不停息,為人們做有益的事.)
板書:
山谷
不分日夜奔
拐彎的地方
不知疲倦沖
海洋
四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祖母心地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3.學習結合關鍵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4.會認“蓮”等7個生字,會寫“玄”等9個生字,掌握“胳膊肘”等詞語。
教學重點:體會祖母心地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教學難點:學會結合關鍵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讓學生欣賞荷池美景,并讓學生贊美荷花荷葉。
2.提示課題,解釋蓮、荷、藕。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學習生字詞的讀音,重點學習“瘡”字讀音。
三、再讀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2.學生提出問題。
四、學文探究
(一)理解感悟描寫祖母愛荷葉的句段中險)以立振縣帝與土學中區零的面旅方請聘
1.學生自由讀2~4自然段,畫出描寫祖母愛荷葉的'句子。
2.感悟描寫祖母愛荷葉的句子。
指名讓學生讀出自己畫到的句子。在2~4自然段中有多個句子描寫祖母愛荷,課堂上根據學生所讀的句子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并指導朗讀。
(二)理解感悟描寫祖母送荷葉的句段。
1.學生自由讀5~7自然段,思考:祖母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2.理解、體會重點句子。
(1)指名讀句子。
(2)結合關鍵詞語理解句子,體會祖母心地善良,關愛他人的優秀品質。知和省商租
(3)指導朗讀。
五、總結全文低不見手正斌婷人
六、拓展延伸。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認讀)。
二、學生讀課文,并重點朗讀描寫祖母愛荷葉、送荷葉的句子。
三、結合本課內容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指導。
四、指導學生寫生字。
板書設計:
蓮葉青青
愛荷葉:種守賞心地善良
送荷葉:吸剪說關愛他人
四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3種筆畫。
2 、學生能夠熟讀韻文。
3 、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4 、了解公園里的景物與設施。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了解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憑借形象的畫面展開想象,獲得整體感知。
2、指導誦讀課文,指導學生利用田字格寫好漢字。
教學準備:
1、彩色圖片。
2、生字詞卡片。
3、田字格黑板。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3熟讀韻文。
一、看圖導入:
春天到了,天氣變暖和了,萬物復蘇,老師帶小朋友去公園春游,好嗎?
二、看圖學詞語,學句
1、出示掛圖
2、瞧,這個公園怎樣?(美)美在哪兒?小朋友展開自己的想象吧!把這些美景連起來說一說。
3、自主學習兩組詞語(出示詞語)
公園、綠樹、紅花
小橋、流水、寶塔
(1)你認識這些字嗎?把它們介紹給大家?(跟讀)
(2)你們能夠自己小組的力量把這六個詞讀準嗎?誰來讀?(可請學生來評價,抓住拼音紅色的標注。)
(3)誰來做小老師?(領讀)
進行指字游戲
4、公園的景色真美啊!通過你們的朗讀能讓老師看見那一幕幕的美景嗎?那就把這二句連著讀讀吧!(齊讀)
5、公園里不僅美麗,而且非常熱鬧!你瞧見了嗎?(瞧見了)你看見了什么?(公園里,小朋友有的在坐轉椅;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騎木馬;有的在玩蕩船;還有的正坐在小火車上,準備過山洞。可進行說話訓練。)
6、自主學習:相應出示
轉椅、火車、山洞
滑梯、蕩船、木馬
(1)誰來把你認識的字教給大家?
(2)每一小組的小伙伴們,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吧!(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一起來學習)
(3)齊讀
7、公園里真熱鬧,小朋友們個個玩的興高采烈,通過你們的朗讀能讓老師瞧見這個場面嗎?齊讀
三、熟讀韻文
1、聽老師讀讀這篇課文,小朋友們就像看電影一樣,用耳朵聽,在腦海把這個事物顯現出來。
2、四人一小組來讀讀這篇韻文。
3 、誰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風采?
4 、齊讀
我的10分鐘
四、做游戲,鞏固識字
1 、出示詞語。按學習小組玩識詞游戲
一個小朋友從詞語卡片中任意抽一個詞語給本組小朋友看,然后請其他小朋友識抽的.是什么詞語。評出小組的識詞大王。
2、出示圖片,送詞語回家。
將詞語卡片分發給有關小朋友,請他們先讀相關卡片上的詞語,再將卡片巾到相應的圖片上。
五指導書寫
1 、今天我們來認識“紅”“花”兩個字。
2、師范寫
“紅”
(1)你們觀察到“紅”的筆順是怎樣的呢?(紅:)
這個字在田字格中怎樣寫才漂亮呢?“紅”字怎樣寫?(書空)
(2)描紅
(3)你能用“紅”字組詞嗎?
“花”
(1)“花”的筆順是怎樣的?(花:)
(2)“花”是什么結構的字?(上下結構)上部分叫“草字頭”
(3)描紅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寫本課生字。
2熟讀韻文。
一、復習導入
1 、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9個)
(1)我們先來復習一下字詞。大家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我的火車誰來開?
2 、出示、公園、綠樹、紅花
小橋、流水、寶塔
轉椅、火車、山洞
滑梯、蕩船、木馬
3 、你們能不能背下來呢?背給你的伙伴聽吧!
我的10分鐘
二、小組學習兒歌《保護環境》
1、讀一讀。
2、說一說:讀了這個兒歌,你知道了什么?以后你去公園會怎么做?
三、指導書寫
1、師寫“水”
(1)仔細瞧好了。看看“水”的筆順是怎樣的?(水:)
幫助學生認識橫撇這個筆畫。
(2)在田字格中,我們要先寫中間后兩邊。 “水”字怎樣寫?
(3)描紅
(4)小朋友,你能用“水”字來組詞嗎?
2師寫“火”字
(1)“水”字是先中間,后兩邊。那“火”字呢?(火:)
(2)我們寫“火”字要先兩邊后中間。第一筆是點不是捺。點捺分別在橫中線上。
(3)“火”怎樣寫?
(4)描紅
(5)哪位小朋友會用“火”來組詞?
3師寫“山”字
(1)小朋友,你們在寫“山”字時,第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第二筆豎折,豎要短,第三筆豎要邊折再止筆。
(2)“山”怎樣寫?
(3)描紅
4師寫“木”字
(1)寫“木”時,橫寫在橫中線上面一點。豎寫在豎中線上。撇,捺兩筆要對稱,寫好撇尖,捺角。
(2)“木”字怎樣寫?
(3)描紅
重點指導寫好“馬”字
(1)自學筆順:“馬”的筆順是怎樣的呢?
(2)師寫“馬”字,怎樣寫才能寫好呢?
(3)學生自主說說
(4)師講解要點:我們要注意“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筆豎折折鉤中的折在橫中線上,而最后一筆橫是最長的。)
(5)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6)評價反饋:(實物投影一個孩子的作業)這個“馬”字寫得好嗎?請你來評一評
(7)再練習一個
四、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
2、擴詞
紅( )( )( )花( )( )( )水( )( )( )
火( )( )( )山( )( )( )木( )( )( )
馬( )( )( )
板書設計:
公園、綠樹、紅花
小橋、流水、寶塔
轉椅、火車、山洞
滑梯、蕩船、木馬
四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了解《雪梅》這首詩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詩中的意象和情感表達。
3、學習詩歌的韻律和修辭手法。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學素養。
教學重點:
1、理解詩中的意象和情感表達。
2、學習詩歌的韻律和修辭手法。
教學難點:
1、理解詩中的意象和情感表達。
2、學習詩歌的韻律和修辭手法。
教學準備:
1、課文《雪梅》的復印件。
2、課堂展示用的圖片或視頻素材。
3、詩歌分析的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Step 1:導入(5分鐘)
教師出示一幅描繪冬天雪景的圖片,引導學生談論冬天的特點和美麗之處。然后提問學生是否聽說過《雪梅》這首詩,了解學生對詩歌的了解程度。
Step 2:背景介紹(10分鐘)
教師簡要介紹《雪梅》這首詩的背景和作者楊萬里。解釋楊萬里是明代著名的詩人,他以寫景詩見長,善于運用意象和修辭手法表達情感。
Step 3:詩歌欣賞(15分鐘)
教師朗讀《雪梅》,讓學生跟讀。然后解釋詩中的意象和情感表達,幫助學生理解詩的'意義。可以使用圖片或視頻素材來輔助解釋。
Step 4:詩歌分析(15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雪梅》中的韻律和修辭手法,如押韻、對仗、比喻等。讓學生找出詩中的修辭手法,并解釋其作用和效果。
Step 5:創作活動(15分鐘)
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創作一首與冬天或雪景相關的詩歌。鼓勵學生運用意象和修辭手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Step 6:展示和分享(10分鐘)
學生互相展示自己創作的詩歌,并進行分享和討論。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評價和建議,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詩歌寫作的能力。
Step 7:總結和反思(5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并讓學生反思自己在詩歌分析和創作過程中的收獲和不足之處。
四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抓重點句,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感受其情感;結合課文插圖,根據生活經驗想像課文描述的場景,讓學生從孩子們的語言、神態、動作中體會他們的心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受到要關心父母、回報父母的教育,學會關心別人。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愛父母,關心他人。
教學難點
體會沉默的可貴。
教具準備:
xxx
教學課件:
xxx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師生談話導入新課。(孩子們,你的生日爸爸媽媽知道嗎?生日那天他們為你祝賀了嗎?那爸爸媽媽的生日你們知道嗎?你們為他們祝賀了嗎?)(板書課題:可貴的沉默)
2、檢查上節課學習情況:讀生字、詞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孩子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開始的表現怎樣?接著怎樣?最后又是怎樣的表現?
三、細讀課文,體味真情
(一)學習沉默前的內容。(課文1———10自然段)
1、大屏幕出示第一幅插圖。
(1)請看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圖)這是書上的第一幅插圖,從孩子們的表情讓你感受到了什么?(熱鬧、興奮、驕傲、興高采烈?)
(2)抽生讀1———9自然段。其他同學從文章中找出體現孩子們心情的詞語和句子并用筆把它們勾劃下來。
(詞語:驕傲、神氣十足、左顧右盼、快樂地交談?句子:“越點越多,越點越興奮,聲音越來越響,索性站了起來。”)
2、小結:多么幸福的孩子呀,這“生日聚會、生日禮物、父母祝福”都是父母對孩子們深深的——(生:愛),孩子們感受到了嗎?(感受到了)是的,孩子們會感受父母的愛了。
板書(父母,付出,愛,子女,得到)
3、老師根據第10自然段內容導入下一部分內容的學習。
過渡:孩子們很幸福、很快樂,都能感受父母的愛了。但這還不夠,老師還要尋找蘊藏在孩子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這“極為珍貴的東西”會是什么呢?
(二)學習沉默時的內容。(課文11———13自然段)
1、教師出示書上第二幅插圖。
這是書上的插圖,圖上的孩子們此時正在——(生:沉默)
2、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們沉默呢?(老師的提問)
3、理解“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的原因。
4、指導朗讀。
齊讀。(抓住“寂然無聲”一詞,把教室里靜悄悄的感覺讀出來。)
5、過渡:那么沉默后的教室里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
(三)學習沉默后的內容。(課文14———17自然段)
1、抽一名學生朗讀第14自然段。
(1)、孩子們的“可愛”體現在哪里?
(2)、從“那滿臉的犯了錯誤的神色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理解“熱鬧”的不一樣。
(沉默前,孩子們是驕傲、快樂的心情,沉默后的熱鬧是孩子們積極、主動的想辦法時,那歡快、欣喜的心情。)
3、指導朗讀。(讀時體現出如釋重負的語氣。)
4、過渡:當結束這節課時老師給孩子們提了一個建議是什么呢?齊讀15自然段。
5、過渡:這一分鐘的沉默讓孩子們懂事了,懂得了如何回報父母的愛,可見這一分鐘的沉默是多么可貴呀!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第十六﹑十七自然段,來體會一下這可貴的沉默帶給父母和老師的驚喜吧!
6 、說說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與延伸
1、小組交流并匯報: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爸爸媽媽說點什么?
2、具體行動表達愛:在實際生活中,你打算以后為父母做些什么事來表達你對他們的愛?(提示:母親節)、(回憶、了解父母關心愛護自己的.事情)
3、小結:孩子們,爸爸媽媽這種無私的、深情的愛,讓老師和同學們特別感動,老師還想告訴大家,不僅有父母,我們身邊還有許多人在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都應該懂得回報。
五、老師總結,點明主題
(同學們合起課本,和老師一起回憶一下沉默的可貴吧)這一分鐘的沉默,使孩子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了反思,他們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動為父母帶來快樂,所以說這是——(大屏幕出示課題,生讀);這一分鐘的沉默,使爸爸媽媽感受到了從未體驗過的來自兒女的關愛,所以說這是——(生又讀課題);這一分鐘的沉默,使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老師感到無比欣慰,同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所以說這是——(生再次讀課題)
今天這節課,你們給了老師多大的享受啊!謝謝孩子們。在此,老師送給你們兩句話,一起讀:父母的愛永遠是你最大的財富!懂得愛,回報愛是一個人的美德!
六、布置作業
動手做一做:制心卡。
板書設計
17、可貴的沉默父母付出愛
子女得到
四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4、積累描寫表情神態、動作的詞語。
5、能較合理地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了解故事內容,續編故事。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生字預習情況
1、誰來做小老師,把P57的生字教大家認一認?
2、在第12課中,也有些難讀的詞語,看看誰能讀準它?請大家跟他念一念。
二、了解內容,品讀感悟
導入:剛才的小老師真棒,老師給她一張笑臉貼紙。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笑能帶給你怎樣的感覺呢?
1、學生匯報。
2、師:笑有這么多的好處,課文中的小木偶也掛著一張笑臉,卻有另一番遭遇。大家同座互讀課文《小木偶的故事》,看看在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板書課題:小木偶的故事
3、交流:讀了課文后,你從小木偶身上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師相機點撥)
4、小結:因為只擁有笑,小木偶遇到了一系列挫折,心里會想些什么?讓我們分角色來讀一讀,演一演。
5、分角色表演讀。(配樂)
6、師:同學們,在親身經歷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話要說,能告訴大家嗎?
7、齊讀最后一句話“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然后引導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
8、總結: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去經歷、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
三、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設計:
小木偶的故事
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課后作業:
一、詞語積累。
摘抄描寫表情神態的詞:
摘抄描寫動作的詞:
摘抄描寫語氣的詞:
二、讀一讀《木偶奇遇記》、《翻跟頭的木偶》等童話故事。
四年級語文教案13
一、學習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 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二、學習重難點:
體會什么是尊嚴,學習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的語言,表現人物的品質。
三、學習準備: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四、學習時間:2課時
五、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為和做法中,會給我們許多新的啟示。
二、學生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
2、質疑問難。
3、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 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2 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3 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4 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四、課堂作業
1 抄寫生字新詞。
2 概括地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一、深入朗讀,品味詞句。
1 要求學生邊讀書,邊畫出:
描寫小伙子神態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描寫小伙子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描寫小伙子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2 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些句子,從內容上體會思想。
3 從描述中看,這個年輕人是怎樣的人?他是怎樣想的?
二、點播,揭示中心
1 討論:年輕人的表現令人欽佩,更引發了我們的思考,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2 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提問:這個年輕人是誰?是什么使他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一筆使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誠實的勞動和做人的品質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結合自身實際,談感受
鼓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么時候都要靠自己的誠實勞動來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四、指導學生帶感情朗讀課文
1 自由讀。
2 指名讀。
3 分角色讀。
五、布置作業
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可以出示有關“尊嚴”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可提示學生從“什么是尊嚴”和“尊嚴的意義”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四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沼澤地、技藝”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德育目標:
了解文成公主對民族團結、共同發展做出的貢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簡要講述故事,激發學生閱讀民間故事的興趣。
教學難點 :
通過閱讀本篇課文,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簡要講述故事,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方法 :
自讀、自悟、自我探究
課前準備
1、布置搜集關于文成公主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或文成公主進藏圖。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在唐朝,為了邊塞安定和平,不再連年征戰,朝廷采用和親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為和親嫁給吐蕃、契丹、吐谷渾、回訖等邊塞小國的國王或王子。這些公主當中,最聞名于后世的當屬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為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直到現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達拉宮,還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得很廣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這個真實的故事增加了許多神秘的色彩。那么,在老百姓的眼里,文成公主是個怎樣的人呢?
二、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認讀生字生詞。
3.邊讀邊思考,把對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關句子和段落旁。
三、圍繞“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這一話題交流讀書感受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交流:
1.漂亮又聰明出了名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體會得到)
2.皇帝疼愛的女兒。(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體會得到)
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領,什么也難不倒她。(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4.非常重感情。(第十、十一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5.給西藏帶來了許多好處。(最后一個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四、小組同學接龍講故事,比一比誰講得清楚,流暢
五、課外拓展
搜集有關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間故事和《同步閱讀》中的《一幅壯錦》《獵人海利布》等民間故事閱讀。
四年級語文教案15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屏息凝視、稿紙、梅花、變化多端、跌倒、開辟、枝折花落、”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貓的性格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
4、激起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1分)
1、哪些同學家里養過貓。
誰來說說你印象中的貓是怎么樣的。
那么老舍先生筆下的貓是怎樣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貓這篇課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簡介作者
(一)下面先請同學們看屏幕上的學習提示,根據學習提示自由朗讀課文。
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1、出示生字詞:的確很乖、 暖和任憑、盡職、抓癢、解悶、淘氣、開辟、遭殃、 無憂無慮、屏息凝視 、豐富多腔、變化多端、咕嚕咕嚕、 生氣勃勃 、枝折花落
指名讀,齊讀,再評價。
(3)默讀課文
1、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哪兩種貓。
分別在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找出描寫、貓性格特點的關鍵詞。
2、誰來告訴我課文主要寫了哪兩種貓。(大貓和剛滿月的小貓,隨機板書:大貓、小貓)分別在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1—3自然段,寫大貓;4自然段寫剛滿月的小貓)
3、這篇課文分別寫了大貓和小貓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大貓性格古怪,滿月的小貓可愛。
(板書:古怪、可愛)
(1)、這兩方面的內容,可以從課文中直接找到。誰能找出這兩個句子。(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2)、這兩個句子叫什么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中心句,起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作用。)
接著我們來學習大貓的古怪性格表現在什么地方。
三、精讀1—3自然段。(18分)
拿出《導學精要》,看第一個問題,我請一個同學來讀。
(一)初步了解貓的古怪性格表現在哪里。
1、自由朗讀1—3自然段,想一想貓的古怪性格表現在哪些方面。
并在文中做上記號。
2、小組討論:貓的古怪性格表現在哪些方面。
3、抽小組回答:(老實、出走、貪玩、盡職、高興、不高興、膽小和勇猛的古怪性格。)隨機板書:(老實、出走、貪玩、盡職、高興、不高興、膽小、勇猛。)
接著同學們看屏幕上的學習提示來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劃出有關句子,寫貓老實的用“——”劃出,貪玩的用“﹏﹏﹏”劃出,盡職的用“====”劃出。
從哪些詞語體會到貓的貪玩。(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也不肯回來)
要是你們獨自一個人出走一天一夜,你們怕不怕、
可是老舍的貓卻出去玩了一天一夜了還不肯回來,老舍的心情會怎樣啊。
帶著這種心情,老舍會怎樣呼喚他的貓回來呢。
你來試試。
、他們家的貓回來了沒有。(沒有)
老舍的女兒這樣呼喚......請個小女生來。貓回來了沒有。(沒有)
老舍家的鄰居,這樣呼喚......貓回來了沒有。
(沒有)
這就叫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
誰來說說任憑什么意思。
(無論、不管)。把它帶進句子里,說完整。
這可真是一只貪玩的貓啊。
(3)我們來看看表現貓盡職的句子:
出示課件: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多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好,全班齊讀這句話,你從哪些詞句中讀出貓的盡職。(屏息凝視,隨機理解詞義。
貓“屏息凝視”說明捉老鼠時怎么樣。(專心)。
“一連就是幾個鐘頭”說明貓捉老鼠時怎么樣。(耐心)。
“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說明貓捉老鼠時怎么樣。
(決心,就是一定要把老鼠等出來不。)
我一定要吃麥當勞,怎么說。
我一定要踢足球......
我一定要出去玩......
貓的性格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老實、貪玩、盡職是......(矛盾的)所以說,這是一只多么古怪的貓啊。
(4)齊讀第一自然段
(5)回想一下,我們在學習第一自然段貓的特點時,用了怎樣的方法。(首先,找出概括貓性格特點的句子,然后,圍繞這個句子描述的性格的有關的重點詞句來體會。)
(三)自主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請同學們運用這樣的方法,自主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待會兒老師請同學起來說說,二、三自然段中,你最喜歡貓的哪個特點。
2、把你最喜歡的特點以及你是怎么體會、理解這一特點的,分享給小組內的小伙伴們。
3、抽一小組四名同學展示各自喜歡的特點并說明原因:等四名同學都說完了,再來分析學習這四個特點。
(1)我們來看xx同學說的:
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從哪些詞語可以讀出貓的溫柔可親。
用身子蹭你的腿“蹭”是什么意思(輕輕的摩擦)。
這一蹭啊,蹭出了貓的、(溫柔可親),還蹭出了貓的....(可愛、撒嬌、高興),也蹭出了作者對貓的....(板書:喜愛)
一個蹭字,就寫出了貓親人,人愛貓的和諧畫面,作者的用詞是多么精妙啊。
這句話中,還有哪些詞讓你體會到了貓的溫柔可親。(抓癢,說原因,體會得真好。
還有嗎。(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小梅花是什么呀。
(貓的腳印)
在作者的眼里,那臟臟的腳印也被看作是小梅花,可見作者......(很、非常的喜愛貓)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讀出你的喜愛。
你來吧。
全班一起來讀一讀。(同學們,你們讀得很好,很動情。)
(2)除了寫這些,作者還寫了貓的什么啊。
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
豐富多腔的叫喚,同學們什么是豐富多腔啊。(很多種叫聲)
我們平常聽到的貓叫,只感覺到貓是“喵,喵,喵”的叫,不好聽,為什么老舍先生聽到貓的叫聲有長有短,有高有低,好像在唱歌。
(說明老舍先生是多么喜歡貓啊。)
我們一起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讀出來。(齊讀)
(3)你還喜歡貓的哪些特點。
膽小勇猛: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抽讀,其他同學想一想從哪些語句說明了貓的膽小和勇猛、(藏起來,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大家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貓既膽小又勇猛的性格。
4、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貓的性格實在古怪,主要表現在哪里呢。
出示課件:貓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現在: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既膽小又(勇猛);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不出)。下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第二課時
1、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寫了古怪的大貓和可愛淘氣的小貓,大貓的古怪的性格表現在哪些方面。
(既老實又盡職,既盡職又貪玩,溫柔可親、一聲不出,既膽小有勇猛......)
2、請同學們打開書,默讀第一到第三自然段,邊讀邊體會大貓性格的古怪。
2、學習第四自然段:
我們剛剛回憶了大貓的既老實又盡職,既盡職又貪玩......的古怪性格,那么,小貓的可愛淘氣又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1、找出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四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天地》04-10
小學語文四年級語文教案01-06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07-04
語文四年級教案01-18
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二教案02-03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01-01
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五教案05-23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五07-03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一》06-01
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天地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