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1-12 10:14:34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學生對地球無私奉獻的贊美之情,啟發學生對地球美好未來的企盼。

      2.讀準詩歌中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關鍵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學生對地球無私奉獻的贊美之情,啟發學生對地球美好未來的企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生活的星球,是一個偉大的星球,你對它了解嗎?(引

      導生談話)

      生:地球足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與太陽距離14960萬公里,有一顆衛星(月球)。

      生:地球足到月前為止惟一有生命的星球。

      生:地球表面海洋約占70。8%,陸地約占29.2%。

      生:地球上鳥語花香,風景優美。

      生:地球上的許多生物已經滅絕,如恐龍、旅鴿……還有許多生物已瀕臨滅絕,如朱、豆杉……

      二、揭題,板題,讀題。

      是的,地球是惟一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它地大物博、風景優美,是一個偉大的星球,今天,讓我們懷著對地球的無比熱愛之情,一起來學習新課 32*地球萬歲。

      三、初讀課文,要求。

      1.讀準歌中的生字詞。

      2.數—數詩歌一共分幾小節。

      四、匯報初讀情況。

      1.檢查生字詞,指導拼讀,理解字意。

      浩瀚(hàn):形容大。 權(quán)力:資格。

      分享(fēn):分著感受、品嘗。 戈(gē)壁;指新疆一帶的沙漠。

      貪婪(lán):貪心。 奢(shē)靡(mí):鋪張浪費。

      吝(lìn)嗇(sè);小氣。 窒(zhì)息:使人停止呼吸。

      泯(mn)滅:消除。 咆(páo)哮(xiào):本課指海浪的聲音大聲呼喊。

      啁(zhōu)瞅(jiū):象聲詞。 甘醇(chún):指酒又濃又香。

      2.詩歌共9個小節。

      全班分成8組逐節朗讀詩歌,讀后評議、正音。

      五、你喜歡哪一節,你能讀出你對它的贊美、喜愛嗎?

      1.分小組選擇自己喜愛的段落練習讀。

      2.小組同學聽讀后評一評,生再讀。

      3.起立匯報讀,師生共指導。

      4.有讀得比剛才這位同學好的再起立讀。

      5.全班同學像他這樣朗讀這一節。

      6.每一節都讀相比較流利、有感情后全班逐節選擇自己喜愛的段落起立讀。邊讀邊想想每一節詩歌講什么。

      第①節:在宇宙中有一個地球、它是人類的家園。

      第②節:所有的時間和事物都在地球上留有痕跡。

      第③節:所有的人都是地球的孩子。

      第④節:地球上的一切,都屬于每一個人。

      第⑤節:我們應該珍惜地球上的一切。

      第⑥節:寫人類對地球的破壞。

      第⑦、⑧節;寫人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擁有地球上美好的一切。

      第⑨節:讓我們為我們擁有的一切向地球說聲謝謝!

      六、想想詩歌最后一小節的“為了這美好的一切”指的是什么,我們

      人類怎樣做才能繼續擁有這美好的一切。(討論)

      1.“這美好的—切”指的是前文中的“陽光的明媚、月光的溫柔、森

      林、草原、戈壁、沙漠、童話般的幸福生活、平等、自由、愛;地球—上的一草—木、一人—物……”總而言之,存在即美好。

      2.拓展思維:你說說世界上美好的'東西還包括什么?

      3.思想教育:我們應當怎樣做才能繼續擁有這美好的一切?(要環保、要熱愛和平)

      4.如今.我們擁有這么美好的東西,這都是地球的賜予,讓我們向地球說聲謝謝!(引讀詩歌最后兩句)

      七、感情讀全詩。

      八、如有可能.試著背全詩。

      九、小結。

      偉大的地球賦予人類生命,賜給人類一切,讓我們熱愛我們的家園,為我們的母親做力所能及的事吧i

      十、作業。

      l.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開展一次《我愛地球》的實踐活動。

      3. 補充詞語。

      ( )的宇宙 ( )的戈壁

      ( )的追求 ( )的河流

      ( )的陽光 ( )的夢幻

      ( )的月光 ( )的谷物

      4. 抄出你喜愛的詩句。

      (1)

      (2)

      5. 你能試著用詩句的形式寫一寫你對地球的贊美嗎?

      板書設計:

      32 * 地球萬歲

      美麗 祥和 歡樂

      (平等)

      美好的一切

      資料提供者: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孫中山破陋習》是蘇教版第五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中國辛亥革命先驅孫中山小時候目睹自己的姐姐被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選廢除纏足陋習的事。這篇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干,纏足后的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強烈地控訴了辛亥革命前纏足陋習對中國婦女的殘害,字里行間謳歌了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氣力作斗爭的革命精神。

      二、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本著這樣的設計理念,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三、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有關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仇恨以及他敢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仇恨以及他敢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具準備:纏足的圖片、資料,孫中山塑像,重點語句。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4課,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相信這幾個詞語大家一定能讀好,誰愿來讀?

      喜歡纏足痛苦總統廢除陋習

      3、哪位同學能用上這幾個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孫中山小時候很喜歡姐姐,看到姐姐被纏足受盡了痛苦,他當上大總統后,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

      二、精讀感悟:

      (一)1、纏足之前姐姐是怎樣的,自由讀第一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姐姐?

      2、指名談體會:

      (1)生1:我看到了一個能干的姐姐。從“不怕吃苦、燒飯、插秧、挑柴、樣樣能干”看出的。

      師:哪個詞最能看出?

      生:樣樣。

      師:“樣樣”是說哪些活?

      生:燒飯、插秧、挑柴。

      師:僅僅這些嗎?

      生:還有擔水、掃地、喂雞……

      師:真是一個能干的姐姐。板書:能干。還有嗎?

      (2)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個開朗、活潑、快樂的姐姐。從“陪孫中山玩、唱歌”看出的。

      師:活潑快樂的姐姐平時有哪些表現?陪弟弟玩哪些游戲?

      生:走路連蹦帶跳,跳舞、唱歌;爬樹、游泳、捉迷藏……

      師:姐姐不僅能干,還那么活潑、快樂。板書:活潑。

      3、師總結:正因為姐姐是那樣的能干、活潑,孫中山小時候才特別喜歡自己的姐姐。如果你有這樣的姐姐,你喜歡嗎?

      生:喜歡。

      師:把這種喜歡通過你的讀書體現出來。

      4、指名讀,及時評價。

      5、師:讓我們一起讀出對這位姐姐的`喜歡。

      (二)1、師:從朗讀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這位姐姐的喜歡。可是好景不長,這樣活潑能干的姐姐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請大家默讀第七自然段,想想姐姐發生了哪些變化?

      2、指名說姐姐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姐姐再也不笑了,再也不唱歌了。

      師接:姐姐變得——生接:憂郁了、痛苦了。板書:痛苦、憂郁。

      師:讓我們一起讀出姐姐的痛苦。

      (三)1、師:此時你腦中肯定出現了大大的問號,指名質疑。

      生:是什么是活潑能干的姐姐變得這樣痛苦、憂郁?

      師:誰知道?

      生:纏足。師板書:纏足。

      師:哪一自然段寫了纏足?

      生:第二自然段。

      師: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想想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指名說:

      生:我體會到姐姐非常痛苦。

      師: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生:從“痛苦極了”,就是痛苦到了極點。

      生:從“眼淚直往下流”,就是眼淚一直往下流,連續不斷的往下流。

      3、師:確實非常痛苦。用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的纏足怎么這么痛苦,誰知道是怎么回事?

      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談纏足的情況。

      師總結補充,加上動作渲染:資料1:文字資料、配樂(《二泉映月》)播放:

      最殘忍的“刑罰”

      纏足是中國歷史上最殘忍、時間最長、迫害人最多的“刑罰”。

      女子纏足從小時候開始。纏足時,五個腳趾緊靠一起,腳面用力彎成弓狀,然后用四到五米的布條纏裹。纏上兩層,用針線密縫,一面狠纏,一面密縫。纏完后,腳如炭火炙燒,疼痛難挨。如此日復一日緊緊糾纏,不到半月,腳面彎曲,折作四段,十指腐爛,鮮血淋漓。

      師:看完這段資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疼了。

      師:“小腳一雙,眼淚一缸”,真切地反映了女子纏足被摧殘的痛苦。

      4、師出示課件,配樂敘述:大家看,這就是一只被纏后的小腳。你們看,腳已變形,腳趾被彎曲踩在了腳底,已失去了作用。被纏足的人只能用腳后跟踩著地,一顛一顛地慢慢朝前走。你覺得纏完足的女子怎么樣?

      生:太痛苦了。

      師:那小腳含著纏足女子的淚,帶著纏足女子的血,簡直痛苦極了。

      5、師:此時的姐姐僅僅痛在腳上嗎?

      生:還痛在心里。

      師:為什么?

      生:因為她知道自己以后再也不能跑了,再也不能跳了,再也不能干活,再也不能陪弟弟玩游戲了。

      6、師:此時姐姐真是身心劇痛,你認為怎樣才能讀出姐姐的痛苦?

      生:抓住關鍵詞語。(生說不出來時,教師可引導:老師告訴你一個小秘訣,要想讀出姐姐的痛苦,必須抓住一些關鍵詞語)

      師出示課件:讀讀屏幕上的話,看應抓住那些關鍵詞語來讀?

      生:長長、一道又一道、痛苦極了、直往下流。

      師出示標有關鍵詞語的段落,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讀。

      (四)1、師: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真是又生氣又心疼,他同媽媽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他們各抒己見,都說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3——6自然段,用“——”標出孫中山的話,用“﹏”標出媽媽的話,反復讀,結合提示語、人物神態邊讀邊體會他們說話時的語氣,試著讀出這種語氣。

      2、分組交流,互相提建議,看哪小組讀得好。

      3、全班交流:

      (1)師:孫中山的話應用怎樣的語氣讀?

      生:應用“心疼、生氣”的語氣讀。

      師:為什么用心疼的語氣?

      生:看到姐姐那么痛苦,他非常心疼。

      師:你能聯系上文來思考,不簡單。為什么用生氣的語氣?

      生:明知纏足不能下田干活還讓姐姐受罪,明知不好還這樣做。所以他非常生氣

      師:此時孫中山對纏足產生了怎樣的感情?

      生:痛恨。

      師:他認為對于不好的就不應該去做,不能怕別人笑話。這說明他從小怎么樣?

      生:敢于抗爭。

      師:請大家用心疼、生氣、痛恨的語氣再讀一讀孫中山的話。

      (2)師:媽媽的話應怎樣讀?

      生:應用“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心疼”的語氣讀。

      師:從哪兒看出?說說理由。

      生:因為媽媽也不想為姐姐纏足,可那是祖宗傳下來的。從“嘆了口氣”可以看出媽媽的無奈。

      生:從“含著眼淚”可看出媽媽的心疼。

      師:請大家用“無奈、心疼、痛苦”的語氣再讀讀媽媽的話。

      (3)想不想分角色朗讀?同桌分角色練讀,一人當媽媽,一人當孫中山。

      (4)指名分角色朗讀。

      (5)女生讀媽媽的話,男生讀孫中山的話。

      師:讀得真好,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

      (五)1、師:纏足陋習已有一千多年了,纏了一代又一代,殘害的婦女數不勝數,母親也是受害者之一,但為了不讓別人笑話,只得含著眼淚把又氣又急的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2、師出示課件:請看圖,媽媽和姐姐在屋子里干什么,此時孫中山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媽媽在用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的為姐姐纏足。師:你很會聯系上文想象

      生:聽到了姐姐的哭叫聲。

      生:想到了一定要廢除纏足這個陋習,使姐姐不再痛苦。

      3、師:當時不管孫中山怎么想、怎么反對都無濟于事,姐姐照樣被纏了小腳,那小腳含著姐姐的淚,帶著姐姐的血。因此,以后的幾個月——生齊讀大屏幕上的話: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聽到姐姐的歌聲。

      4、師:此時,孫中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那幼小的心。從此,他就有了一個堅定的決心,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生接:廢除纏足這個陋習。師板書:把“破”和“纏足”連起來。

      5、師:隨著年齡的增長,孫中山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封建纏足陋習給包括姐姐在內的千千萬萬中國婦女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他的目標更堅定了。經過努力,他成功了嗎?

      生:成功了。

      師: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這真是件大快人心的事,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讓我們為他鼓掌。

      師:被纏足這個陋習殘害了上千年的中國婦女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讓我們再次齊讀最后一小節,領略著大快人心的事。

      三、拓展延伸

      師:如果沒有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同學也許正在被纏足;如果沒有孫中山,你們的奶奶、媽媽也許早已被纏足;如果沒有孫中山,老師也許早已被纏足。面對孫爺爺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

      生:孫中山爺爺,是你廢除了纏足這個陋習,解除了中國婦女的痛苦,你真了不起。

      生:孫爺爺,要不是你,我也許正在被纏足,正掙生活在痛苦之中,謝謝你。

      生:孫爺爺,你敢于和封建勢力抗爭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四、教師總結:

      孫中山不僅廢除了纏足陋習,還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制度,他的形象將永遠屹立在人們心中。讓我們再次齊讀課題,永遠記住這位偉人。

      五、布置作業:

      1、搜集不同時期孫中山的故事、圖片,做一期手抄報。

      2、詢問周圍老人其他的習俗并寫下來。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通過比較、做游戲等,復習鞏固生字詞,增加語言積累。

      3、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并鼓勵學生說完整話,激發學生樂說的熱情。

      4、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誦和背誦古詩,激發學生讀古詩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比較形近的字和復習學過的字的偏旁。

      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教學準備:字母卡片,相關的漢字卡片,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通過比較、做游戲等,復習鞏固生字詞,增加語言積累。

      二、教學重點:比較形近的字和復習學過的字的偏旁。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連

      1、談話激趣: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語文園地,里面有許多游覽區,咱們先來到“我會連”這個游覽區,誰連得又快又對,我就把“五角星”送給誰。

      2、開火車讀準聲母。(重點指導讀準鼻音和邊音)

      3、在字母下面出示漢字,指導連線。

      (1)學生自己連一連。

      (2)同桌對一對,教師巡視。

      (3)連錯的同學哪個字連錯了,請小朋友幫忙,教師引導學生評價他們的學習態度。

      4、做“找朋友”的游戲,鞏固漢字的讀音。

      (1)師生合作。(出示相關的漢字)

      (2)學生與學生合作。(在同桌或四人小組進行)

      (二)、讀讀比比

      1、談話激趣:請你先讀一讀,仔細觀察,發現了什么秘密?

      2、學生邊讀邊觀察,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發現。

      3、比較形近字的差異,練習說完整話。

      (1)共同完成“了—子”、“十—葉”音形義的`比較,再分別組詞。

      (2)四人小組合作,完成其余部分。

      (3)小組派代表,自選一組讀讀、比比、說說,教師引導學生評價。

      4、出示這些漢字組成的詞,全班齊讀。

      (三)、我會找

      1、創設情境:(出示“蘋果園”圖)瞧,蘋果園到了,小朋友提著籃子摘蘋果,你們還發現了什么?

      2、同桌分工,幫圖上的小朋友撿蘋果。(每人先找同一個偏旁的字做上記號,再相互檢查,找其它字。)

      3、同桌展示“找”的蘋果,并讀一讀。

      4、讀字。把10個紅蘋果貼在果樹上,學生做“摘蘋果”游戲,帶讀生字。

      (四)、作業布置:回家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五)、板書設計:一棵蘋果樹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并鼓勵學生說完整話,激發學生樂說的熱情。

      2、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誦和背誦古詩,激發學生讀古詩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教學重點: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激發學生樂說的熱情。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

      1、談話激趣:上節課,咱們在蘋果園里摘了“生字蘋果”,收獲真不少!現在我們做個“過獨木橋,奪紅旗”的游戲。橋上有許多“攔路虎”(詞語),只有讀準它們,才能過橋奪紅旗“

      2、出示詞語,學生自己練讀,四人小組互讀,教師巡視。

      3、做過橋奪紅旗的游戲。

      (1)指名“過橋”。(一人讀一排詞語)

      (2)四人小組接力“過橋”。(兩排詞語)

      (3)男女接力比賽“過橋”。(所有的詞語)

      (二)、讀讀說說

      1、談話激趣:過了“獨木橋”,我們又來到“我會讀讀說說”游覽區。讓我們讀什么?說什么呢?(讓學生自己發現)

      2、讀句子。學生練讀,指名讀。

      3、引導學生認識“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1)問:第一句講什么地方?(我家門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樹)

      (2)請同學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波浪線畫出來,用橫線把“有什么”畫出來。

      (3)指導讀句子。

      4、練習說話。

      (1)把第一、二句“變一變”、“說一說”。

      (2)把第三句補充完整:屋子里有( )。(指導用準數量詞)

      (3)擴展練習,補充句子。

      ( )有( )。

      ( )有( ),有( ),還有( )。

      (三)、讀讀背背

      1、看圖,說說這只公雞美嗎?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2、讀古詩《畫雞》。

      (1)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

      (2)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

      (3)指名讀,學生評價。

      (4)教師范讀,學生評價。

      (5)小組范讀,男女生比賽讀。

      3、背誦古詩。

      4、表演朗誦。

      (四)、作業布置:1、回家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背誦古詩。

      (五)、板書設計:

      ( )有( )。

    語文教案 篇4

      課題: 6 寓言兩則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通過寓言故事受到教育:應該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過失,懂得掩蓋過失會有不良的后果,懂得看問題,做事情要多換角度去想一想,做一做。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學講、表演寓言故事。

      3.認識11個字,會寫11個生字。

      教學重點:學會書寫11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在對寓言故事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

      教學準備:課文掛圖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言:首先解題《寓言兩則》,告訴學生,“寓言”就是通過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做人、做事的道理,兩則就是兩的意思。

      二、通過第一則

      問:《掩蓋過失的`貓》掩蓋過失什么意思?

      區別“寓言”與“語言”

      文中的貓有幾次“過失”?他都是怎么掩蓋的?

      這樣做對嗎?你明白惡劣什么道理?

      三、讀懂第二則

      問:說說這則寓言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表演,看誰表演的好。

      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營造情境,催發他們入情入境和角色同步合作。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引入。

      二、分角色激發興趣。

      三、學習生字

      1.認讀11個生字,會組詞。

      2.會寫11個生字。

      3.難學指導,突出重點。

      左右結構:臉、掉、滿、陣、根

      半包圍:逃、瘦

      上下:等、冒

      5.實踐活動:

      (1)把這兩則故事講給家長聽

      (2)用簡筆畫畫出下面的詞語。

      吹噓失望虛掩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生字卡。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說話、擴詞。

      課外:抄字詞,聽寫生字詞。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 齊背練習1中的小詩《秋天到》,并說說這首詩歌里主要講的是什么?

      2. 過渡:秋天這么好,你們都想出去玩玩嗎?

      二.板書課題,解題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兒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圖,讀讀課文就知道。(出示投影)

      三.指導看圖

      1. 秋天的天空怎么樣?你們看白云像什么?

      2. 秋天農田里哪些莊稼成熟?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學生用有的組成句式說話)

      四.初讀指導

      1. 自學生字詞。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3).識記生字。

      2.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重點領會郊外、追逐、打滾兒的意思。

      (2).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各自輕聲讀課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5. 理清脈絡,出示思考題:課文四個自然段的意思分別寫在下面,對照課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號里填上序號。

      ()同學們玩得很高興。

      ()同學們跟老師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農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寫。

      6. 齊讀課文

      五.讀抄詞語(課后第三題)

      第二課時

      一. 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1. 指名讀。

      2. 分自然段講讀。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什么?這一句能不能先說天氣漸漸涼,再說秋風起?

      (3) 比較加漸漸有什么不同。

      (4) 第二句說什么?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 過渡:同學們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麗的景象呢》請讀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誰來讀讀寫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覺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樣?

      (4).有感情地朗讀。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說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農田的景象怎么樣?

      (3)比較:a.稻子黃,高粱紅,棉花白。

      b.稻子黃,高粱紅,棉花白。

      這兩句話的意思相同嗎?為什么?

      (4)齊讀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師范讀。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什么?想想向著藍天亮開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說什么?奔跑和追逐兩個詞語完全相同嗎?

      (4).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開心呀表示什么樣的語氣?學生練讀。

      (6).齊讀第四段。

      3. 總結。

      這篇課文寫同學們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農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開心。你讀有什么感受?

      4. 齊讀課文。

      三.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 朗讀指導

      1. 指名讀課文。

      2. 這篇課文里哪一句表達人們歡樂的心情?所以整個課文都要用歡樂喜悅的語氣讀。

      3. 第一自然段用陳述口吻,要讀得平緩。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 第二自然段的藍藍、白、要重讀;一望無邊、有時像要讀得慢;幾朵白云、一群白兔、幾只綿羊要讀得輕快,流露出喜悅心情。

      5. 第三段的黃、紅、白要重讀。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6. 第四段中三個有的,聲音要逐步提高,語速加快;大家、多開心要重音讀,讀得緩慢。

      7. 個人練讀。

      8. 指名讀。

      9. 齊讀。

      二.寫字指導

      三.作業

      1. 描紅練習。

      2. 比一比,再組詞。

      交( ) 兔( ) 家( ) 喊( )

      郊( ) 晚( ) 逐( ) 城( )

      3.根據提供的句式說話。

      在操場上,小朋友們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 ),多開心呀!

    語文教案 篇6

      一、材料導入

      課間展示閱讀材料投影,學生自讀(名字為《讓孩子多睡會兒》)上課自然導入

      二、落實重點,明確選材真實可信的范圍

      1.老師引導學生一起逐步填齊24小時時間“表”:

      重點內容:以“我”為中心;

      標出相應時間所在的地點;

      標出相應時間接觸的人;

      標出相應時間的常規活動;

      補充假日部分,小表作為補充。

      2.分析圖表,小結選材范圍以及可以生發的主題:

      地點:學校、 家中、 路上

      時間:11小時---12小時—1小時

      主題:友情、 師生情---親情---關愛,個人意志品質的磨練

      學生嘗試回憶自己寫過的作文題目所選的題材,提出并自己把材料放進表內相應內容

      學生可以把三個地點發生的事情任意變化時間,社會生活接觸時間少,多數屬于所見所聞,感觸不多,不作為重點選材范圍,可以作為日常生活的大社會背景,而天天奮戰的課堂、天天滋養我們的家庭是生活的二十四分之二十三,隨手可以提取題材,生發積極向上的主題。

      三、 進攻難點,力求選材找到合理新角度

      在“我”熟悉的領域選材,表達相應的主題,歌頌真善美,就拿到了基本分,情節語言生動一些,屬于中等偏上的作文,如果再想拿高分,就要出新。

      看圖表,我們可以創新的題材已經不多,既讓人相信又是別人沒有寫過的題材很少了,可以繼續嘗試,繼續觀察,我們可以努力嘗試在同樣的主題下同樣的題材下嘗試別人沒有寫過的角度,哪怕就是一點點,也可以讓閱卷老師發現一點亮點,無形中分數就從中等又上移了一步,成為比較優秀的'作文。

      1老師引領全體同學歸納所寫過的作文的選材新內容、新角度

      家庭:母愛—曹倩雯作文寫媽媽悄悄看化學書(新題材)

      歐陽北平寫媽媽自己下班也被雨淋了但是到家了還是給孩子送傘,結果回家后細心的孩子發現媽媽發燒了,然后大量的心理描寫,接續前文大量的鋪墊。(新角度)

      個人成長----宓源 寫作業堅持與否,個人意志品質磨練

      學校類:

      師愛:輔導——?需要新角度

      學生生病,老師背著送醫院,題材不新,還可以不可以變換角度(個人認為不宜大力提倡)

      友情:同學矛盾---?

      “我”的成績單下來了,一個同學給自己開心,自己還誤會,然后聽說這個同學也考得不好,自己通過一系列矛盾的解除刻畫人物(新角度)

      社會類

      關愛:張秉義---買籃球雜志時候和遇到乞丐時的選擇,(新的角度)

      張思澤--是否搭陌生人車子,被搭和要搭車兩個角度

      2老師讓學生自己就同樣師愛、母愛兩個主題找新的角度

      3交流、歸納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積累“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做到會讀、會寫并理解其含義。

      (2)領會作品深刻的象征內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復誦讀,理解作品的詩情、詩理和詩味,品味本文語言激越奔放強烈的特點。

      (2)體會比喻、擬人、反復等修辭手法對表達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對比、襯托的運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海燕搏擊風浪的戰斗精神,培養學生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無畏而樂觀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理解課文所描繪的海上景象和海燕形象。

      2、 難點: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語:在第7課,我們學習了《雷電頌》,誰能說說文中的風、雷、電代表了哪類人物呢?可以說,在革命戰爭年代,在白色恐怖時期,我們的革命先烈常常借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喊來表達對革命的向往與呼喚,比如,前蘇聯無產階級文學家高爾基就是借海燕對暴風雨的呼喚來表達對革命的渴望。那么作者高爾基是怎樣借海燕對暴風雨的呼喚來表達對革命的渴望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高爾基所寫的《海燕》吧!

      2、形象感知,領略海燕風采。教師出示“海燕形象圖課件”,讓學生認識、感受海燕的形象,讓學生對海燕有初步的認識。

      3、作者作品及寫作背景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也是前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歲喪父,十歲就為生活所迫,走向社會,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面包工人等,備嘗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壓迫和剝削,這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他第一次投稿時具名為馬克西姆·高爾基(俄文意為“苦難”)。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親》和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詩,是高爾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寫于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的革命運動正不斷高漲。高爾基參加了種種反沙皇統治的斗爭,發表了尖銳抨擊沙皇的演說。他根據自己的斗爭經歷,寫了一篇帶有象征意義的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又譯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發表具有極大的宣傳性和號召力,受到了列寧的.高度重視和稱贊。

      二、檢查預習

      1、注音或寫字

      呻yín吟 白沫( m ) 翡(fěi)翠 困fá乏

      深淵(yuān) wān蜿蜒 膽怯(qiè) 號(háo)叫

      2、詞語解釋

      (1)高傲:原指極為驕傲,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人。文中貶詞褒用,指自豪,信心十足。

      (2)震怒:異常憤怒,大怒。

      (3)困乏:疲乏。

      (4) 蜿蜒:蛇類爬行的樣子,彎彎曲曲地。

      3、預習收獲(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有一點感受即可鼓勵)

      三、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課文錄音。

      要求:學生聽讀(不看書,仔細聆聽),并在班上交流聽后感,談自己在聽讀時的所感所想。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重音、停頓和語速的處理。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并討論:

      本文是一首感情強烈的抒情散文詩,也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畫。請同學們思考海燕在幾個不同的場景中活動,在這幾個不同的場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現?

      學生討論交流后明確:

      全文給我們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畫面,海燕在這三幅典型環境中活動,其形象逐步完整、鮮明:

      第一幅(1,6)風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著暴風雨的到來;

      第二幅(7,11)暴風雨迫近,海燕博風擊浪,迎接暴風雨的到來;

      第三幅(12,15)暴風雨將臨,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的姿態呼喚暴風雨。

      這三幅場景以時間為序,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逐步展開。

      四、品味探究,賞析藝術形象。

      1、教師問:同學們,你們讀了本文后,你覺得海燕在你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要求:以“這是一只 的海燕,你看 ”

      的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2、請同學們劃出文中刻畫海燕形象的句子,并賞析。

      (1)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2)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

      (3)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4)它飛舞著,像個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

      (5)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3、師生共同歸納海燕形象

      全詩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來臨時勇敢、樂觀、大聲疾呼形象的描寫,表現了海燕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有獻身精神。作者其實把“海燕”象征著俄國革命風暴中的“革命者”。那文中其它事物各象征了什么?

      五、課堂總結

      這堂課我們認識了樂觀自信、英勇無畏的海燕形象,在生活的暴風雨中我們應該怎么辦呢?能像企鵝那樣縮起頭來嗎?不能。而應該像海燕那樣迎難而上,勇敢面對。

      六、布置作業

      1、練筆:請你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飛翔時會想些什么,它對海鷗、海鴨、企鵝會說些什么,試以“海燕的宣言為題寫一段話,充分表現出海燕的心理活動。(字數200字左右)

      2、熟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游戲:

      比眼力、比嘴力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題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錄象,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聲、快速、準確地說出來。

      生:人類登上月球。

      生:潛入深海,探索奧秘。

      生:人造衛星。

      生:程控電話。

      生:高速火車。

      生:飛機。

      生:遠洋船舶。

      生:因特網、電腦、視頻……

      2、導入課題:

      師:你知道這些事物都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嗎?

      生:20世紀。

      生:對,剛剛過去的20世紀。

      師:20世紀出現了這么多新生事物,人們發現了那么多新奇的東西,有人就把20世紀稱為“呼風喚雨的世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 29課。

      師板書:

      呼風喚雨的世紀

      生讀題。

      二、質疑問難,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師:你讀了課題,有什么疑問?

      2、交流:

      ⑴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生:呼風喚雨的世紀指的是哪個世紀?

      生:20世紀。

      師: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生讀,師評價。希望大家學完這節課后能讀得更好。

      ⑵ 學習第二自然段:

      生:誰來呼風喚雨?

      生答:當然是人類。

      生:靠什么來呼風喚雨?

      生答: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生: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生:20世紀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紀使人類的生活發生變化了嗎?怎樣的變化?

      ……

      生齊讀。

      3、師對學生的提問進行點評、小結: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剛才同學們既提出了問題,又解答了問題。還有一些問題現在還解決不了,我們就一邊學課文一邊來解決。

      三、根據提問解疑問,學習課文

      1、師: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體事例來說明人類把幻想變成現實,使得20世紀成為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大聲讀課文。

      (不動筆墨不讀書,比腦力、比嘴力、比手力)

      2、交流:

      ⑴ 生各自談感受,師做引導:

      生:古時候的“千里眼”現在有了,如望遠鏡、視頻。它能讓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還有一些可視電話也是。

      生:古時候的“順風耳”,現在有了,那就是程控電話,它可以讓兩個相距很遠的人很快聽到對方的聲音。還有手機、錄音機都是神話中的“順風耳”。

      生:“千里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車、飛機,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生:古代的人想騰云駕霧,沒能實現,只能靠幻想,而現在我們可以騰云駕霧了。你只要坐上飛機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著飛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現在我們的飛船已經登陸月球,做了很多實驗。

      ……

      師生小結:也就是說,在20世紀以前,人們一直生活在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視,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想象“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的神仙,這些都是人們的幻想。而 20世紀,人類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把這些幻想變成了現實。所以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⑵ 齊讀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話。

      3、師:這么多先進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紀這一百年的時間里冒出來了。而以往上百萬年的歷史中卻沒有。同學們,這說明了什么?

      交流:

      生:20世紀的成就很大。

      生:20世紀,人類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把以前人們的很多幻想變成了現實。真厲害。

      ……

      師總結:是啊,20世紀,人類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變了自身的生活,這變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圍是如此之大,內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一句詩來形容,那就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師:你怎么體會這句詩?

      生:“忽如”說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很多的'梨花都開了。

      師:你從字面上來理解的。

      生:20世紀,在整個人類上百萬年的歷史中是很短的,但是變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師:是啊,20世紀,人類把很多幻想變成了現實。如果請你讀這句詩,你會怎么讀。自己試一試。

      指生讀,評價。

      4、師:同學們,現在老師再請你讀本文第一句話,你會怎么讀?

      生讀,評價。

      生:我們要讀出變化速度之快,內容之多,范圍之廣。

      生齊讀。

      5、“發現”與“發明”:

      ⑴ 師:請同學們看板書,20世紀,科學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人類發現了很多,也發明了很多。你能說說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⑵ 生思考。

      ⑶ 交流:

      生1:人類登上月球是發明。

      生2:我不同意。人類登上月球是為了探索月球上的奧秘,應該是發現。

      生1:那人類是怎么登上月球的?那人造衛星不就是發明的嗎?

      師:我來綜合一下你們兩個人的意見。人類靠人造衛星登上月球,這是發明;人類登上月球是為了探索奧秘,這是發現。

      生1:我明白了。那“潛入深海”也是一樣的。

      生: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飛機、遠洋船舶等,這些都是發現。

      師:如果請你給“發現”與“發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會找誰?

      生:發現──探索。

      生:發明──創造。

      五、總結、延伸

      師:20世紀,科學技術日益發展、進步,使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人們如何評價這個世紀,如今人們還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們下節課接著學。同時,也請你準備好需要交流的資料,下節課,歡迎你展示。

      【板書設計】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人類

      幻想 現實

      現代科學技術

      登上月球、潛入深海……

      千里眼 望遠鏡 視頻

      順風耳 電話 手機 收音機

      騰云駕霧的神仙 飛機

      千里馬 飛毛腿 高速火車

      …… ……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這一課時的學習,學生能夠認識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數不清、飄落、半空”等詞語。

      4、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朗讀。

      教學難點是通過讀課文使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請大家看一幅圖,你們看看,這是什么?(圖片云彩)它已經成為一個媽媽了,那我們應該叫它什么呀?云媽媽。那云媽媽的孩子是誰呢?我請小朋友來叫一叫它。(指名叫)雨點兒,它是我們今天的新朋友,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要送給能干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接下來我們就來比比誰能干?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生字,自由拼讀組詞。請你打開課本,自己來完成。完成的小朋友請你坐端正了,哦,xxx很能干,雨點兒樂于和你交朋友。(獎勵雨點)

      2、你們都自己學習過了本課的生字,是不是真的認識了呢?生字寶寶要來考考你了。你認識了誰?(指名讀──同桌讀)

      3、都挺不錯的。我摘掉了它們的帽子,沒有了拼音的幫助,你還認識嗎?(去拼音,開火車讀字)

      4、看看小朋友的反應怎樣?

      三、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1、小朋友們真棒,生字寶寶都認識了,讀得很不錯,那下面這段話你也能讀得這么棒嗎?

      2、我們先一起讀一讀這段話,再請你自己讀一讀這段話。(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理解詞語:數不清)

      除了雨點兒是數不清的,還有什么東西也像雨點兒一樣數不清?還從其它地方讀懂什么了嗎?(理解詞語:飄落、云彩)

      3、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要是你就是雨點兒,你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看圖指名說)

      4、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的雨點兒們說了什么悄悄話。(出示三個自然段)一起讀,自己讀,請一個小朋友來讀一讀,其他小朋友聽,然后請你說說你聽了它們的對話,知道了什么?(板書:小雨點兒 有花有草 大雨點兒 沒有花沒有草)

      (雨點兒愛和認真聽的小朋友做伙伴)

      5、這主要是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在說話。我先請你們同桌兩個小朋友,讀雨點兒們的對話,互相說說話。大雨點兒是綠顏色的,就讀綠顏色的字,小雨點兒是黃顏色的`,就讀黃顏色的字。哪兩個小朋友愿意試試,一個做大雨點兒,一個做小雨點兒,分別來讀它們的話,我來讀提示語。你們覺得他們讀得怎樣?(生評)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想讀大雨點兒的小朋友請起立,想讀小雨點兒的小朋友坐在座位上,我讀提示語。

      6、大雨點兒與小雨點兒各自去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它們去的地方是(板書:小雨點兒 有花有草 大雨點兒 沒有花沒有草)

      我們先跟著小雨點兒去它去的地方。(出示圖)你們看到什么了?(看圖說話)小雨點兒來到之后,怎樣了呢?(出示句子)請你自己讀一讀,讀給同學聽。

      接下來,我們要去大雨點兒去的地方了,你先想象一下那會是個怎樣的地方?(沒有花沒有草,比如:戈壁灘,沙漠,缺水的城市、村莊等等)(指名說)有了大雨點兒之后,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出示句子)用朗讀來表達其中的美。

      雨點兒讓大地變得如此美麗,雨后的景色多美啊。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段。

      7、你能清楚響亮地送給雨點兒一句話嗎?你最想對雨點兒說什么?

      我們要好好地感謝雨點兒。讓我們真心地對雨點兒說聲:“雨點兒,謝謝你!”把我們對雨點兒的喜愛用朗讀來表達,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方”(機動內容)

      指導書寫“方”字。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