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物理教案>固體物理教案

    固體物理教案

    時間:2024-11-11 08:01:48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固體物理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固體物理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固體物理教案

    固體物理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熟悉天平的構造,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

      2.學會使用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二)教具

      教師演示用具:磁性黑板,自制幾種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紙板標尺(紙板背面粘有鐵片),自制可在磁性黑板上移動的游碼。

      學生實驗用具:體積相同的長方木塊、鋁塊、鐵塊(長×寬×厚為4cm×3cm×1cm)、墨水瓶、水、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引入課題

      提問:實驗室常用稱質量的工具是什么?

      講述:這節課學習用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每張桌面所放的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及一杯水的質量。

      (板書:二、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引導學生看課本實驗的“器材”,并請學生將實驗器材與桌面的實物對照檢查。

      二、復習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提問:(1)托盤天平主要有哪些部件構成?

      (2)觀察你所在實驗小組的托盤天平,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別多大?

      結合學生答題,教師用磁性黑板顯示說明質量的單位克的符號:g.提問:a.各標尺的最小刻度值多大?b.將游碼放在磁性黑板上標尺的不同位置讓學生讀數。

      (3)讓學生觀察桌上的托盤天平橫梁是否平衡?怎樣調節?

      三、學生分組完成實驗

      1.每個實驗小組動手調節桌上的托盤天平,使橫梁平衡。

      教師統計該步驟完成好的前五名,將他們所在的組次記在黑板的表格內。

      2.分別稱出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的質量。

      學生實際操作,將稱的結果填入作業本實驗記錄的表格內。教師巡視,將這步完成好的前五名組次記在黑板表內。

      請一個實驗小組匯報稱的結果,全班學生判斷該結果是否合理。

      3.測1墨水瓶水的質量

      提問:(1)用調好的天平怎樣合理地測出1墨水瓶水的質量?

      學生討論得:①用天平稱出空墨水瓶的質量m1;②將空墨水瓶灌滿水后,用天平稱出水和瓶的總質量m2;③用m2—m1得這瓶水的質量。

      提問:(2)為什么要先測空瓶的質量?

      學生討論得:如先測瓶與水的總質量,倒去水后再測空瓶的質量,由于瓶內還殘留著水,測量的誤差較大,因此先測空瓶質量較合理。

      學生實際操作,將結果記入實驗記錄的表格內。教師巡視,將該步驟完成好的前五名組次記在黑板的表格內。

      請一學生匯報稱的結果,全班判斷該結果是否合理。

      4.實驗結束后,整理器材。

      四、歸納小結

      1.討論課本“想想議議”。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用天平稱質量小于天平最小刻度值的物體,可用“聚少成多,稱多算少”的方法。

      2.討論課本習題1。

      注:文中及課本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冊

    固體物理教案2

      教學目的

      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和固體的體積。

      2。會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定固體和液體的體積。

      3。注意培養學生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教學難點

      讀量筒的刻度值。

      教具

      教師用:投影儀、量筒、量杯。

      學生用:量筒、盛有鹽水的燒杯、盛有清水的燒杯、細長石塊、細線一根、托盤天平、法碼。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重要特性。書中84頁給出了20多種常見的不同狀態物質的密度值,它是前人用實驗的方法測定出來的。在學習了密度知識的基礎上,我們來學習測定固體和液體密度的方法。

      板書課題:四、實驗:用天平和量筒測定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提問:1。什么叫物質的密度?計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2。要測出某一種物質的密度,需要測出物質的哪些量?(結合測定石塊密度和鹽水的密度加以說明)

      設疑:用什么儀器來測定鹽水的體積和形狀不規則的石塊的體積呢?

      解疑:教師出示量筒和量杯,指出它們都是測液體體積的儀器。

      板書:1。量筒和量杯

      用途:測液體的體積。

      教師利用投影片,介紹量筒和量杯刻度線的區別。量筒的內徑粗細均勻,簡身上刻度線間的距離是均勻的。量杯的內徑粗細不均勻,且上粗下細,所以,杯身上刻度線越靠近杯口間距越小。

      學生分組利用實驗桌上的量筒進行觀察:

      (l)量筒上刻度的單位;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學生匯報觀察結果。教師說明ml是毫升,1毫升=1厘米3)

     。2)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不超過最大刻度),觀察水面是凹形的還是凸形的。(學生匯報觀察結果。教師明確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時,讀數時要以凹形的底部為準。且視線要與液面相平。

      板書:使用:(1)液面呈凹形時,讀數時以凹形底部為準。

      (2)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教師利用投影片,讓學生進行讀數練習。(讀三四個值即可)

      板書: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體積可以用量筒來測量。

      學生看書P83的圖7—7。要讓學生說出圖中Vl,V2,V各是誰的體積。

      板書:2。學生實驗,測石塊的密度和鹽水的密度。

      實驗前,教師應強調三點:

     。1)實驗要按書中設計的步驟進行。

     。2)使用天平前應先對天平進行調節。

     。3)將測得的數據記錄在表1和表2中。

      學生分組實驗。

      教師巡視、檢查并指導學生實驗、重點檢查以下幾方面;

      (1)能否正確地,規范地使用托盤天平。

      (2)能否正確地使用量筒。注意糾正讀值時的錯誤。

     。3)能否正確地選擇數據表中的數值,計算出石塊的密度和鹽水的密度。

      學生實驗完畢,請實驗做得較好的兩個組匯報實驗數據。教師將數據填入黑板上事先畫好的表播內。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1)兩個實驗小組,在實驗時測出的石塊的質量、體積雖然不同,但算出的密度值基本相同,這恰好能說明什么問題?

      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密度是屬于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物質的質量、體積無關,它與物質種類有關。同一種物質密度是相同的。

      (2)某位同學想出了測鹽水密度的另一種方法:先用量筒測出一定體積的鹽水、再將鹽水倒入燒杯中稱出其質量,最后就可以算出鹽水的密度。請你從實驗時所用器材的多少及實驗誤差大小這兩個方面,將這位同學的做法與我們實驗的做法進行對比,看看我們的做法有何優點?(可少用一個燒杯,誤差。

     。3)討論書中P83想想議議中的問題。

      課學小結:

     。ǘ┎贾米鳂I

      自制一個量筒,制作方法見書P88。

    固體物理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調節天平,會測出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會正確地記錄測量值.

      2.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會正確地觀察和讀數.

      能力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天平的構造、觀察天平的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觀察砝碼(每個砝碼的質量以及盒內砝碼組成)

      對比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區別,觀察量筒和量杯上標有的單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體積是多少?

      2.培養實驗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操作,自覺遵守操作規范的良好習慣.

      通過天平的使用,使學生提高對平衡美、對稱美的欣賞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主要目的是練習使用天平稱質量.通過實驗培養學生使用天平的技能,同時,進一步使學生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對于稱固體的質量.教材中之所以選擇三個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讓學生稱量,是為了與下一節內容銜接,為學習密度知識作準備.

      教法建議

      本節是實驗課,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應以實驗法為主.

      教學設計示例

      一、本節重點、難點分析

      1.天平的使用

      上節課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而且又較難掌握,因此本節課應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進行規范操作上.

      在天平調節前,首先應讓學生明確,未經調節的天平是不平衡的,稱出的質量也不準確,因此必須事先將天平調平衡,在天平調節環節中,邊講解、邊示范、邊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調節天平中應要求學生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觀察游碼和標尺,認識最小稱量值,將游碼撥到零刻度線;

     。3)觀察天平初始狀態,確定調節螺母的移動方向;

     。4)進行調節,判斷是否平衡,再調節,直至平衡.

      天平一旦調節平衡就不能再移動位置,否則應重新調節,這個問題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楚.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量筒,觀察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弄清量筒(杯)的單位,并找到它標在儀器上的位置.

      (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測量時應把量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

     。4)觀察時,液面如果是凹形的應以凹形液面底部為準,若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墨水瓶、木塊、鐵塊、鋁塊、幻燈片、投影儀、視頻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認真觀察天平復習,認真觀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體觀察,觀察它們的構造,然后對比觀察,觀察它們構造的不同點,最后細致觀察,觀察它們上面標有的單位,觀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實驗:測量固體的質量.

      3.實驗:測量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

      4.討論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

      5.討論測一張郵票質量的方法.

      五、 教學過程設計示例

      (一)引入新課

      方案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1.什么叫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

      2.實驗室里測量質量的儀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最后落實到實驗課主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方案二:教師將一些郵票、絲線、大頭針、食用油實物展示給學生(也可展示圖片),提問“如何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一卷絲線的質量?一個大頭針的`質量?一勺食用油的質量是多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ǘ┬抡n教學

      1.練習天平的調節

     。ń處熆蓪⒒脽羝队暗狡聊簧希蚴褂靡曨l,演示天平的調節.)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學生指明:放天平時,要合理安排實驗中各種儀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儀器的擺放位置應便于操作,實驗過程中不能再移動天平,否則需要重新調節.

      指導學生觀察游碼、標尺,認識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碼撥到零刻線的位置.

      把游碼撥到零刻度線,觀察一下指針偏向哪邊,確定螺母的調節方向,再調節.

      學生練習調節天平,教師巡視指導.

      調節天平的操作結束后,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在調節天平過程中,若指針偏向標尺右側,就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動,若指針偏向標尺左側,則需將平衡螺母向右側旋動.

      明確:所謂天平的平衡,就是調節橫梁螺母觀察天平指針的擺動是否相對分度盤中間位置靜止或等幅擺動.

      2.實驗:練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

      提問: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時,被測物體應放在哪個盤里?砝碼應放在哪個盤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碼?

      明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是一個通過調節天平先讓天平平衡,而當在左盤里放入被測物體時又破壞了這個平衡,再通過加減右盤中的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數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放入被測物體后,使天平再次達到平衡的過程中只允許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決不允許再旋動平衡螺母.

      引導學生設計測固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長方木塊(g)

      長方鋁塊(g)

      長方鐵塊(g)

      學生測量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學生實驗時,要愛護儀器,小心謹慎地操作,認真進行測量,細心真實地記錄測量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實驗: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

      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時往往需要稱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這時就需要我們測出液體的體積,測液體體積的儀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師利用實物介紹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讓學生觀察它們的構造,并指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

      請同學說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它們上邊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數量的小刻度就有一個大刻度,上邊標著數值,最上邊標有字母ml.老師講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

      由學生歸納總結量筒和量杯的不同點.

      這時教師用投影儀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畫面讓學生觀察(投影片應做成復合片,可以復合不同的液面,復合人觀察時的視線),以強化學生對量筒(杯)的認識.并請學生說出投影幕布上所顯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請同學們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觀察液面形狀,使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應注意:

     、僖好娴男螤钍前夹蔚模

      ②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要以凹形水面底部為準,視線要與凹形水面底部相平.

     、垡蚜客玻ū┓旁谒阶烂嫔嫌^察.如果量筒中裝入水銀,則液面是凸起的,觀察時應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

      教師打開投影儀,用復合片顯示幾個不同位置的液面,讓學生練習讀數(包括凸形)

     。2)測量液體的質量

      在教師指導下啟發學生認識用減液法測一定體積的液體質量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①在燒杯內倒入一定量的液體(體積數應大于要求測的液體體積),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設它為

     、趯械囊后w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體的體積達到要求的體積值,比如100ml.

     、塾锰炱椒Q出燒杯和燒杯內剩下的液體的質量,設它為

      ④100ml液體的質量就等于減

     。3 )引導學生設計用天平測液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空燒杯的質量(g)

      燒杯和水的質量(g)

      水的質量(g)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同學中間巡視、指導.

      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實驗器材整理好,并擺放整齊.

     。ㄈ┛偨Y、擴展

      請同學們回答“想想議議”中的問題.指出我們無法直接用天平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但我們可以稱出若干張相同郵票的總質量,用質量數除以張數就是一張郵票的質量.

      介紹“累積法”.

      學習長度測量時,測一張紙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測一張郵票的質量的方法是相同的.雖然一個是測物體質量,一個是測長度,但思路一樣,都是用累積的方法.

      提問“今天的實驗中稱的木塊、鐵塊、鋁塊,體積大小是相同的,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體積都是100ml,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從測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回去考慮.”為下一節課“密度”的教學打下伏筆.

      探究活動

      質量測量精確度

      【課題】調查質量測量的精確度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各種質量的測量工具的不同場合下使用其精確度,例如托盤天平測量中藥的質量、物理天平測量金的質量等.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自制測量工具——天平

      【課題】自制測量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可選擇各種方便易找的材料制作天平,與實際天平對照,努力改進,提高精確度.

      【備注】

      1、寫出制作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固體物理教案4

     。ㄒ唬┙虒W目的

      1、較熟練地用天平稱出物體的質量。

      2、學會用量筒(或量杯)測固體和液體的體積。

      3、會利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二)教具

      教師演示用具:量筒、量杯、小黑板(抄有課本上的實驗表格)。

      學生實驗用具: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和砝碼、量筒、石塊、玻璃杯、水、鹽水、細線。

     。ㄈ┙虒W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是物質的密度?

      (2)計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3)要求出物質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

      教師出示:小石塊和1杯鹽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稱出石塊與鹽水的質量,但用刻度尺卻無法測出它的體積。本實驗我們學習用量筒測它們的體積。

     。ò鍟核膶嶒灒河锰炱胶土客矞y定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二、進行新課

      1、引導學生看課本實驗的“目的”,對照實驗的“器材”將桌上用具對照檢查。

      2、講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教師出示:量筒和量杯實物,介紹量筒和量杯。

      讓學生觀察桌上量筒的刻度。教師說明,mL是體積單位“毫升”的符號,1mL=1cm3。

      提問:

      (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

     。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為多少厘米3?

      讓學生觀察課本圖7—6、圖7—7。說出量筒和量杯使用時怎樣放?怎樣讀出液體的體積?怎樣測固體的體積?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

      (1)測量時量筒或量杯應放平穩;

     。2)讀數時,視線要與筒內或杯內液體液面相平;(如測水的體積,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跟凹面相平;如測水銀的體積,由于水銀面是凸形的,讀數時,視線要跟凸面相平。)

     。3)測固體體積的方法:

     、僭诹客矁鹊惯m量的水(以浸沒待測固體為準)讀出體積V1;

      ②用細線栓好固體慢慢放入到量筒內,讀出這時水和待測固體的總體積V2;

     、塾肰2—V1,得到待測固體的體積。

      3、學生分組實驗:測石塊的密度

      提問:測石塊的密度合理的實驗步驟是什么?

      教師強調: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該先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

      學生實際操作,將實驗數據填在課前已畫在作業本上的表中。教師請一學生將他的測量結果填在小黑板的表1中。

      師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1中的數據是否合理,糾正發生的錯誤。

      4、學生分組實驗:測鹽水的.密度

      提問:測鹽水的密度步驟是什么?

      教師指出:

     。1)該實驗測鹽水質量的方法與本章第二節測液體質量的方法不一樣,采用該實驗方法測液體的質量,在測體積時沒有殘留的液體在杯內,能減小測量的誤差。

     。2)為了計算方便,鹽水的體積盡量取整數。

      學生實際操作,將結果填在作業本上的實驗表格中。教師請一學生將測量結果填入小黑板表2內。

      師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2的數據是否合理,及時糾正錯誤。

      實驗結束后,整理器材。

      5、討論課本“想想議議”

      三、布置作業:課本上的小實驗:“自制量筒”

    固體物理教案5

      一、課程的目的與任務

      固體物理學是應用物理和物理類各專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是繼四大力學之后的一門基礎且關鍵的課程,它的主要內容是研究固體的結構及組成粒子(原子、離子、電子等)之間的相互作用與運動規律,闡明固體的性能和用途,尤其以固態電子論和固體的能帶理論為主要內容。

      通過固體物理學的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理解晶體結構的基本描述,固體電子論和能帶理論,以及實際晶體中的缺陷、雜質、表面和界面對材料性質的影響等,掌握周期性結構的固體材料的常規性質和研究方法,了解固體物理領域的一些新進展,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打好基礎。

      二、課程的基本要求

      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分三級:掌握、理解、了解。

      掌握:屬于較高要求。對于要求掌握的內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內容、物理意義及適用條件)都應比較透徹明了,并能熟練地用以分析和計算有關問題,對于能由基本定律導出的定理要求會推導。

      理解:屬于一般要求。對于要求理解的內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內容、物理意義及適用條件)都應明了,并能用以分析和計算有關問題。對于能由

      基本定律導出的定理不要求會推導。

      了解:屬于較低要求。對于要求了解的內容,應該知道所涉及問題的現象和有關實驗,并能對它們進行定性解釋,還應知道與問題直接有關的物理量和公式等的物理意義。

      三、課程教學內容

      緒論:了解固體的分類和固體物理學的研究內容;了解固體物理學的發展歷史;了解固體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晶體結構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空間點陣和布拉菲格子的概念、密堆積和配位數的概念、倒格子的概念、X射線衍射分析晶體結構的方法、原子散射因子和幾何結構因子的概念。(2)掌握確定晶向指數和米勒指數的方法;掌握晶面間距的計算方法。(3)了解晶格對稱性、晶體表面的幾何結構、非晶態材料的結構和準晶態。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空間點陣和布拉菲格子的概念、密堆積和配位數的概念、倒格子的概念。難點:布拉菲格子的概念、倒格子的概念。

      3.實驗:無實驗要求。

      4.上機:無上機安排。

      5.習題課安排:本章無習題課安排。

      第二章.固體的結合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離子性結合、金屬性結合。(2)掌握共價結合。(3)了解范德瓦爾斯結合和元素和化合物晶體結合的規律性。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離子性結合、金屬性結合、共價結合。難點:離子性結合、金屬性結合、共價結合。

      3.實驗:無實驗要求。

      4.上機:無上機安排。

      5.習題課安排:本章無習題課安排。

      第三章.晶格振動與晶體的熱學性質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晶格振動的量子化和聲子的概念、長波近似的概念、固體比熱的概念。

     。2)掌握一維單原子鏈的振動的規律、一維雙原子鏈的振動的規律。(3)了解三維晶格的振動的規律、確定振動譜的實驗方法。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一維單原子鏈的振動的規律、一維雙原子鏈的振動的規律、晶格振動的量子化和聲子的概念、長波近似的概念、固體比熱的概念。難點:一維雙原子鏈的振動的規律、晶格振動的量子化和聲子的概念、長波近似的概念、固體比熱的概念。

      3.實驗:無實驗要求。

      4.上機:無上機安排。

      5.習題課安排:一節習題課,主要對(前三章)復習總結。

      第四章:能帶理論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克龍尼克-潘納模型、簡并微擾法散射波較強的情況、簡并微擾法散射波較強的情況、晶體中電子運動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三維情況的布洛赫定理、布里淵區的概念、能態密度和費米面的概念、緊束縛近似方法。

      (2)掌握布洛赫定理、金屬、半導體和絕緣體區別的規律。(3)了解金屬的能帶結構、半導體的能帶結構、晶體能帶結構對稱性的規律、研究能帶結構的實驗方法。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布洛赫定理、金屬、半導體和絕緣體區別的規律、克龍尼克-潘納模型、簡并微擾法。難點:布洛赫定理、金屬、半導體和絕緣體區別的規律、克龍尼克-潘納模型、簡并微擾法。

      3.實驗:無實驗要求。

      4.上機:無上機安排。

      5.習題課安排:無習題課安排。

      第五章:晶體中電子在電場和磁場中運動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準經典運動、恒定電場作用下電子的運動、恒定磁場作用下電子的運動。(2)掌握確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的能帶論解釋。(3)了解回旋共振。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的能帶論解釋。難點:導體、

      絕緣體和半導體的.能帶論解釋、恒定電場作用下電子的運動、恒定磁場作用下電子的運動。

      3.實驗:無實驗要求。

      4.上機:無上機安排。

      5.習題課安排:本章無習題課安排。

      第六章.金屬電子論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電子氣的費米能量和熱容量的概念、電子在電場中的運動的規律、功函數和接觸電勢差的概念。(2)掌握費米統計和波爾茲曼方程。(3)了解金屬的經典電子氣理論、電子氣的基態性質。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費米統計、波爾茲曼方程、電子氣的費米能量和熱容量的概念、功函數和接觸電勢差的概念。難點:費米統計、波爾茲曼方程、電子氣的費米能量和熱容量的概念。

      3.實驗:無實驗要求。

      4.上機:無上機安排。

      5.習題課安排:本章無習題課安排。

      第七章:半導體電子論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半導體的基本能帶結構、半導體中的雜質、半導體中的電子和費米統計分布、電導和霍爾效應。(2)掌握PN結、金屬—絕緣體—半導體系統和MOS反型層。(3)了解非平衡載流子、異質結、非晶態半導體。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半導體的基本能帶結構、半導體中的雜質、PN結、金屬—絕緣體—半導體系統和MOS反型層。難點:半導體的基本能帶結構、半導體中的雜質、半導體中的電子和費米統計分布、電導和霍爾效應、PN結、金屬—絕緣體—半導體系統和MOS反型層。

      3.實驗:無實驗要求。

      4.上機:無上機安排。

      5.習題課安排:一節習題課,四、五、六、七章復習總結。

      第八章.固體的磁性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原子的磁性、固體的磁性、鐵磁性和分子場理論。(2)掌握電子泡利自璇順磁性和朗道抗磁性。(3)了解自發磁化的局域電子模型、自璇波、磁疇、反鐵磁性和亞鐵磁性。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電子泡利自璇順磁性和朗道抗磁性。難點:電子泡利自璇順磁性和朗道抗磁性。

      3.實驗:無實驗要求。

      4.上機:無上機安排。

      5.習題課安排:本章無習題課安排。

      第九章.固體中的光吸收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固體中的光吸收過程。(2)掌握無。(3)了解固體光學常數間的基本關系、半導體的帶間光吸收、激光子吸收、自由載流子光吸收。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固體中的光吸收過程。難點:固體中的光吸收過程。

      3.實驗:無實驗要求。

      4.上機:無上機安排。

      5.習題課安排:本章無習題課安排。

      第十章超導電的基本現象和基本規律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超導轉變和熱力學、第二類超導體。(2)掌握什么是超導體及其基本電磁學性質。(3)了解倫敦電磁學方程、金茲堡—朗道方程、單粒子隧道效應和約瑟夫森效應。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超導體及其基本電磁學性質。難點:超導體的基本電磁學性質。

      3.實驗:無實驗要求。

      4.上機:無上機安排。

      5.習題課安排:本章無習題課安排。

      第十一章固體中的元激發

      1.該章的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1)理解(2)掌握(3)了解元激發、聲子、準電子和等離激元。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無。難點:元激發概念、聲子概念。

      3.實驗:無實驗要求。

    【固體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固體教學反思04-16

    物理教案05-15

    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01-17

    物理教案《力》12-12

    初中物理教案03-09

    電壓物理教案08-07

    初中物理教案03-22

    (精選)初中物理教案07-17

    物理教案《彈力》11-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五月天免费精品视频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孕妇 | 日韩呦呦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亚洲ⅴa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