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化學教案>高二化學教案>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

    時間:2024-11-06 18:02:32 高二化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掌握烴及烴的衍生物性質及官能團相互轉化的一些方法。

     、诹私庥袡C合成的基本過程和基本原則。

      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機合成用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偻ㄟ^小組討論,歸納整理知識,培養學生對物質性質和官能團轉化方法的歸納能力。

     、谕ㄟ^有梯度的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有機合成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邏輯思維能力。

     、弁ㄟ^設計情景問題,培養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倥囵B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會結合生產實際選擇適當的'合成路線。

     、谕ㄟ^對新聞資料的分析,使學生關注某些有機物對環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物的安全生產和使用問題。

      ③通過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俟倌軋F相互轉化的方法歸納。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機合成過程分析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逆合成分析法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學方法、手段:

     、傩侣劜牧戏治,分組討論,引導啟發、激發思考、情景問題的創設與解決、多媒體

     、卺槍﹄y點突破而采用的方法:通過設置有梯度的情景問題,分三步,讓學生由淺入深的進行合成訓練,在動手訓練中自己體會、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維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

      多媒體展示與PVC保鮮膜有關的“新聞鏈接”以及“資料卡”,創設一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合成情景引入新課(資料見后附表)

      【情景創設1】

      你能夠根據已學的知識,利用一些常用的原材料,合成PVC嗎?

      【教師評價】

      讓學生把自己的方案寫到黑板上,做出評價

      【新課】

      教師作歸納,以PVC的合成為例,引出有機合成的過程,以流程圖直觀展現

      【過渡】

      實際上很多時候有機合成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那我們要學會分析比較目標化合物和基礎原料之間在骨架構建和官能團轉化的聯系,這就要求我們掌握一些官能團的引入或轉化方法。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完成“思考與交流”

      歸納內容

      【教師引導】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做出適當的引導

      【教師評價】提問不同小組學生的討論成果,作出肯定與評價,引導學生做好歸納總結

      【過渡】當我們掌握了一些官能團的引入或轉化方法后,就要學會把這些方法應用到有機合成過程中了

      【情景創設2】

      在日常生活中,飲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些有

      水果香味的酯類香料,例如具有蘋果香味的戊酸戊酯,你能利用1-戊烯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這種香料嗎?

      【教師評價】

      對學生的成果作出評價,及時糾正錯誤;

      引導學生思考總結逆合成分析方法的思路

      【過渡】

      我們發現,在分析合成路線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要對不同原料或合成路線的選擇,那么

      【情景問題創設3】

      想一想:結合生產實際,同學們,你認為在選擇原料和合成途徑時,你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問題?

      【教師歸納】

      選擇有機合成路線應遵循的一些原則:

      反應條件必須比較溫和。

      產率較高。

      原料地毒性、低污染、廉價。

      【過渡】

      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設計復雜化合物的合成路線是,它是將目標化合物倒退一步尋找上一步反應的中間體,該中間體同輔助原料反應可以得到目標化合物。而這個中間體的合成也是從更上一步的中間體得來的。依次倒推,最后確定最適宜的基礎原料和最終的合成路線。下面,我們就利用這種分析法,來完成這一道練習:

      【例題練習】

      試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草酸二乙酯的路線。

      【小結】

      本節我們要重點掌握:

      1、一些常見官能團引入的方法。

      2、在有機合成中應用逆合成分析法。

      【作業布置】

      1、課后習題1、3題。

      2、思考課本P65學與問。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酯化反應的原理、實驗操作及相關問題,進一步理解可逆反應、催化作用。

      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用已知條件設計實驗及觀察、描述、解釋實驗現象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分析歸納、概括總結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

      科學品質:通過設計實驗、動手實驗,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求實、探索、創新、合作的優良品質。

      科學方法:介紹同位素示蹤法在化學研究中的使用,通過酯化反應過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從宏觀到微觀、從實踐到理論的科學思維方法。

      教學方法:研究探索式,輔以多媒體動畫演示。

      課時安排:第1課時:乙酸的性質及酯化反應實驗(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質部分)

      第2課時:酯化反應問題討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過渡】我國是一個酒的國度,五糧液享譽海內外,國酒茅臺香飄萬里!熬剖窃疥愒较恪薄D銈冎朗鞘裁丛騿?

      【板書】乙酸的酯化反應

      【學生實驗】乙酸乙酯的制取:學生分三組做如下實驗,實驗結束后,互相比較所獲得產物的量。

      第一組:在一支試管中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圖3-16連接好裝置,用酒精燈緩慢加熱,將產生的蒸氣經導管通到盛有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接受試管的液面上,觀察現象。

      第二組:在一支試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邊振蕩邊慢慢加入2mL濃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圖3-16連接好裝置,用酒精燈緩慢加熱,將產生的蒸氣經導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試管的液面上,觀察現象。

      第三組:在一支試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邊振蕩邊慢慢加入2mL濃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圖3-16連接好裝置,用酒精燈緩慢加熱,將產生的蒸氣經導管通到盛有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接受試管的液面上,觀察現象。

      強調:①試劑的添加順序;

     、趯Ч苣┒瞬灰迦氲浇邮茉嚬芤好嬉韵拢

      ③加熱開始要緩慢。

      【師】問題①: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邊振蕩邊慢慢加入濃硫酸和乙酸?

      【生】此操作相當于濃硫酸的稀釋,乙醇和濃硫酸相混會瞬間產生大量的熱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濃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濃硫酸中,熱量會使得容器中的液體沸騰飛濺,可能燙傷操作者。

      【師】問題②:導管末端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試管液面以下?

      【生】防止加熱不均勻,使溶液倒吸。

      【追問】除了采用這樣一種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裝置還有哪些其它改進方法?

      【生】可以將吸收裝置改為導管連接干燥管,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或其它合理方法)。

      【師】問題③:為什么剛開始加熱時要緩慢?

      【生】防止反應物還未來得及反應即被加熱蒸餾出來,造成反應物的損失。

      【師】所以此裝置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簡易的蒸餾裝置,那么,裝置的哪一部分相當于蒸餾燒瓶?哪一部分相當于冷凝管?

      【生】作為反應容器的試管相當于蒸餾燒瓶,導管相當于冷凝管,不是用水冷卻而是用空氣冷卻。

      【追問】開始時緩慢加熱是不是在產物中就不會混入乙酸和乙醇了?如何驗證?

      【生】用藍色石蕊試紙來檢驗,如果變紅,說明有乙酸;乙醇可以用紅熱的銅絲與之反應后顯紅色來檢驗。

      【師】①盛有飽和碳酸鈉溶液的試管不能用石蕊來檢驗是否含有乙酸,其實只要將試管振蕩一下,看是否有氣泡逸出就可以了;

      ②接受試管中有大量的水,其中溶解的少量乙醇可能無法通過CuO與乙醇的反應來驗證,但可根據有乙酸揮發出來,推知也會有乙醇揮發出來。

      【師】接受試管中有什么現象?所獲得產物的量多少如何?

      【總結】第一組接受試管內無明顯現象,第二、三組實驗中接受試管內有分層現象,并有濃厚的果香氣味。從對比結果來看,第一組做法幾乎沒有收集到產物;第二組做法得到一定量的產物;第三組做法收集到的產物的量最多。

      【布置課后討論題】

     、贋槭裁吹谝唤M做法幾乎沒有得到乙酸乙酯?

     、诘诙M做法比第三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顯少,試分析原因,并設計實驗證明你的分析是正確的(歡迎大家到實驗室進行實驗)。

      ③你對酯化反應有哪些方面的認識?請查閱相關資料后回答。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3

      知識技能:

      使學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組成、性質及鑒別方法,了解蔗糖的用途;初步學習蔗糖水解反應的實驗方法及基本操作;理解低聚糖、二糖的定義,了解麥芽糖的性質。

      能力培養: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科學實驗方法的訓練。

      科學思想:

      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對實驗現象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結論,并引導學生總結實驗成敗的關鍵,培養學生對化學現象與化學本質的辯證認識及認真細致、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科學品質:

      通過讓學生在小組內分工協作進行實驗、共同分析、討論實驗結果,從而學習新知識這一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情感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科學方法:

      通過對砂糖、冰糖等蔗糖水溶液的`還原性實驗的現象進行對比與分析,引導學生通過表面現象分析問題的本質,學習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蔗糖的水解反應及對水解產物的還原性進行檢驗,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科學實驗方法的訓練。

      重點、難點

      蔗糖的非還原性;蔗糖的水解反應;思維方法、學習方法的培養;實驗方法及實驗能力的培養。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4

      材及學情分

      析學生在小學自然常識中有空氣的一些常識,通知對已有知識的回顧和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在進一步的觀察中,體會化學實驗在學習中的作用。

      課時教學目

      標知識目標:

      1.能說出空氣的主要成分和組成。

      2.通過學習能說出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3.能初步辯別純凈物、混合物。

      過程與方法:

      1.結合生活中的事例進行學習或理解有關概念。

      2.通過空氣成分的實驗、分析實驗過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實驗結果,能更深刻地理解有關學習內容。為自主式、探究式學習打基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研究空氣組成的實驗過程,樹立尊重客觀事實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2.通過空氣污染與保護的學習,認識到空氣對人類的重要性。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認識到保護環境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重點:

      1.空氣的組成。

      2.空氣中氧氣、氮氣和稀有氣體的一些物理性質。

      3.空氣的作用。

      4.純凈物與混合物的概念

      難點難點:

      1.研究空氣組成的實驗過程及原理。

      2.氮氣和稀有氣體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教法學法2

      指導實驗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提要

      環節學生要解決的問

      題或完成的任務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

      盡可能多的讓學生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并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1、介紹儀器和藥品名稱教師邊演示,邊講述實驗過程,動作要慢

      2、熟記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并推測同此得到的結論。

      教學過程

      1、通過閱讀P33頁的圖,體會物質性質與用途的聯系

      2、學生閱讀,看圖、分析這幾種氣體的性質和用途之間的聯系

      3、能敘述出氮氣、幾種稀有氣體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5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

     、仆ㄟ^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的活動探究,體驗定性實驗在化學研究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必修Ⅱ第二章第一節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化學學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識之一。初中化學已經從燃料的角度初步學習了“化學與能源”一些知識,在選修“化學反應原理”中,將從科學概念的層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較系統的深入的學習化學反應與能量。該節內容既是對初中化學相關內容的提升和拓展,又為選修“化學反應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礎。另外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之后,應用物質結構理論來指導化學反應原理的學習,是對第一章內容知識的深化。該部分內容在初中化學,高中必修和選修模塊中均有安排,既有學習的階段性,又有必修、選修的層次性,在具體內容上前后還有交叉和重疊,學生概念的形成和發展呈現一種螺旋式上升的`形態。同時化學反應釋放的化學能是現代能量的主要來源,這一節知識在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和日常生活都有廣泛的應用,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因此,本節在全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個高中化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溫故知新】

      (回憶、思考)在初中你學過哪些能量變化較大的反應?

      (回憶、思考)化學反應的本質是什么?

      【課堂研討】

      (自學、思考)化學反應總伴隨著熱量變化嗎?通過課本p32,請從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放熱反應?什么是吸熱反應?

      (自學、思考)通過分析課本p32的圖2-1,請從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高低角度分析什么是放熱反應?什么是吸熱反應?以能量為縱坐標,畫出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簡單示意圖。

      (觀察、思考)通過觀看實驗2-1,表述現象,得出結論,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得出結論 將鋁條打磨光,插入裝有3ml 6mol/l鹽酸的試管中 反應方程式:

      該反應為 熱反應 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用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

      (觀察、思考)通過觀看實驗2-2,表述現象,得出結論,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得出結論 將ba(oh)2·8h2o晶體研細后與nh4cl晶體一起放入燒杯中,放在滴有幾滴水的玻璃片上,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攪拌混合物。 反應方程式:

      該反應為 熱反應 用手觸摸燒杯下部 用手拿起燒杯 (思考、討論)中和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舉例說明什么是中和熱?如果要通過實驗測定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的中和熱,你認為在設計實驗裝置和操作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討論、歸納)舉例說明常見的放熱反應有哪些?(多多益善)

      ⑤多數化和反應。

      (討論、歸納)舉例說明常見的

      吸熱反應有哪些?(多多益善)

      (自學、交流)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在生活、生產、工業與科研領域有何應用?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6

      一、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選修3第一章第二節的教學內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選修3第一章第一節《原子結構》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系。

      本節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復習原子結構及元素周期表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特點出發,結合元素周期表進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結構的關系。第二部分在復習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價、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變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原子半徑、電離能以及電負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本節教學需要三個課時,本--是第一課時的內容。

      二、教學對象分析

      1、知識技能方面:學生已學習了原子結構及元素周期表的相關知識和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價、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變化,具備了學習本節教學內容的基本理論知識,有一定的知識基礎。

      2、學習方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初步掌握了理論知識的學習方法──邏輯推理法、抽象思維法、總結歸納法,具有一定的學習方法基礎。

      三、設計思想

      總的思路是通過復習原子結構及元素周期表的相關知識引入新知識的學習,然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的關系,再結合教材中的“科學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最后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元素的外圍電子排布的特征與元素周期表結構的關系。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本人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探究法,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和科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變化規律;(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結構;(3)了解元素周期表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探究和討論交流,進一步掌握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方法──邏輯推理法、抽象思維法、總結歸納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同時把自己融入科學活動和科學思維中,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和認知的規律性,在認識上和思想方法上都得到提升。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的重點:元素的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結構的關系。

      2.教學的難點:元素周期表的分區。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7

      一、沉淀的生成

      1.沉淀生成的應用

      在涉及無機制備、提純工藝的生產、科研、廢水處理等領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來達到分離或除去某些離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

      (1)調節pH法:如工業原料氯化銨中含雜質氯化鐵,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調節pH至7~8,可使Fe3+轉變為Fe(OH)3沉淀而除去。反應如下:

      Fe3++3NH3?H2O===Fe(OH)3↓+3NH+4。

      (2)加沉淀劑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劑,使某些金屬離子,如Cu2+、Hg2+等生成極難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離、除去雜質常用的方法。反應如下:

      Cu2++S2-===CuS↓,Cu2++H2S===CuS↓+2H+,Hg2++S2-===HgS↓,Hg2++H2S===HgS↓+2H+。

      二、沉淀的轉化

      1.實驗探究

      (1)Ag+的沉淀物的.轉化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變為黃色黃色沉淀變為黑色

      化學方程式AgNO3+NaCl===AgCl↓+NaNO3AgCl+KI===AgI+KCl2AgI+Na2S===Ag2S+2NaI

      實驗結論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轉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2)Mg(OH)2與Fe(OH)3的轉化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產生白色沉淀產生紅褐色沉淀

      化學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實驗結論Fe(OH)3比Mg(OH)2溶解度小

      2.沉淀轉化的方法

      對于一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也不能溶解的沉淀,可以先將其轉化為另一種用酸或其他方法能溶解的沉淀。

      3.沉淀轉化的實質

      沉淀轉化的實質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一般說來,溶解度小的沉淀轉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實現。

      兩種沉淀的溶解度差別越大,沉淀轉化越容易。

      4.沉淀轉化的應用

      沉淀的轉化在科研和生產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1)鍋爐除水垢

      水垢[CaSO4(s)――→Na2CO3溶液CaCO3――→鹽酸Ca2+(aq)]

      其反應方程式是CaSO4+Na2CO3CaCO3+Na2SO4,CaCO3+2HCl===CaCl2+H2O+CO2↑。

      (2)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解釋

      在自然界也發生著溶解度小的礦物轉化為溶解度更小的礦物的現象。例如,各種原生銅的硫化物經氧化、淋濾作用后可變成CuSO4溶液,并向深部滲透,遇到深層的閃鋅礦(ZnS)和方鉛礦(PbS)時,便慢慢地使之轉變為銅藍(CuS)。

      其反應如下:

      CuSO4+ZnS===CuS+ZnSO4,CuSO4+PbS===CuS+PbSO4。

    【高二年級化學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高二化學《原電池》教案優秀12-12

    高二化學教案12-29

    高二化學教案10-31

    高二化學教案《油脂》02-27

    高二化學上冊教案10-31

    高二化學必修二教案08-28

    高二化學教案電離平衡12-28

    (精)高二化學必修二教案10-21

    關于原電池的高二化學教案11-2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午夜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 特黄国产禁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 在线精品亚洲一本二区 |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