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除法》教案匯總(2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除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三年級數學《除法》教案1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提出并解決除法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習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對實際問題的理解包括兩方面:一是已知什么(42只小鳥,6只小鳥住一間房子),二是求什么(要為小鳥準備幾間房子)。進而從這個實際問題中出抽象數學模型:42可以分成幾個6?或者42是6的幾倍?于是知道要列除法算式42÷6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引出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討論,體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簡便性。根據“六七四十二”得42÷6=7,再回到實際問題的情境中,解釋這個7的實際意義,并寫出問題的答案:要為小鳥準備7間房子。這個過程就是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而且同時也發現了問題所涉及的數量。關系:小鳥總數=每間房子住的小鳥只數×房子間數。
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認真看圖,說一說圖意,明確問題。然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解決問題,并在小組內說一說用哪一句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體會除法與乘法的內在聯系。
教師在指導時,要強調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數學問題(數學模型)是什么,這一點容易被忽視,因為學生往往從實際問題字面上的意義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計算;其次,要強調計算的結果要回到實際問題的情境中,去檢驗和解釋它的意義,并寫出答案。這才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比較完整的思維過程。
單元編寫意圖
本單元是本冊教材“數與代數”部分的最后一個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對除法意義有初步的體會,會用2~9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包括“長頸鹿和小鳥”“小兔安家”和“游樂場”三節。本單元的標題是“除法”,除法與乘法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除法關聯著“倍”的意義,除法又以乘法口訣為最基本的口算工具。這個單元綜合了除法的這些特征與聯系,所以,本單元也是本冊教材在“數與計算”領域的一次復習與提高。 “長頸鹿和小鳥”復習除法的意義,學習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小兔安家”復習除法的兩類問題;“運動場”強調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理解乘除法的內在聯系,在發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進一步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為今后進一步學習乘除法打好基礎。
長頸鹿與小鳥教學目標
1.結合提出并解決除法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習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對實際問題的理解包括兩方面:一是已知什么(42只小鳥,6只小鳥住一間房子),二是求什么(要為小鳥準備幾間房子)。進而從這個實際問題中出抽象數學模型:42可以分成幾個6?或者42是6的幾倍?于是知道要列除法算式42÷6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引出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討論,體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簡便性。根據“六七四十二”得42÷6=7,再回到實際問題的情境中,解釋這個7的實際意義,并寫出問題的答案:要為小鳥準備7間房子。這個過程就是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而且同時也發現了問題所涉及的數量。關系:小鳥總數=每間房子住的小鳥只數×房子間數。
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認真看圖,說一說圖意,明確問題。然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解決問題,并在小組內說一說用哪一句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體會除法與乘法的內在聯系。
教師在指導時,要強調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數學問題(數學模型)是什么,這一點容易被忽視,因為學生往往從實際問題字面上的意義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計算;其次,要強調計算的結果要回到實際問題的情境中,去檢驗和解釋它的意義,并寫出答案。這才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比較完整的思維過程。
小兔安家教學目標
1.結合提出并解決除法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小兔安家”的情境圖中沒有提出數學問題。從圖中發現并利用有關的數學信息(小兔只數,房子間數)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問題意識,是本節課要引導學生去做的第一件事情。針對具體情境,教材中提出兩個問題,代表除法問題的兩種基本類型,目的是引導學生提出類似的.問題,一類是求“每間房子住幾只小兔”,另一類是求“需要幾間房子”。會根據具體情境提出這兩類數學問題,是以理解情境中蘊涵的數量關系為前提的。因此,提出數學問題這個教學環節本身也為后續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教學時,教師應以“小兔安家”為主題,鼓勵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并簡單地記錄提出的問題。然后啟發學生把所提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成兩類,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兩個問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最后組織學生比較這兩個問題及其算式的區別與聯系。
事實上,上述兩類除法問題包含了相同的數量關系,即小兔的總數=每間房子住的小兔的只數×房子的間數。體會到這一層聯系,有助于理解除法與乘法的內在聯系,以及除法的意義。
游樂場教學目標
1.結合提出并解決除法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游樂場”是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其中包含很多數學信息。如,小火車有9節車廂,每節車廂可乘4人;碰碰車有4輛,每輛可乘2人;每張小火車票3 元,每張碰碰車票5元等,是顯而易見的。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實際上是要他們去發現能夠聯系其中有關信息的數量關系。例如,“小火車有9節車廂,每節車廂能乘4人,這列小火車一共能乘多少人?”如果能提出這個問題,那么他一定意識到:小火車滿載的人數=每節車廂可乘的人數×車廂的數量。能夠提出“每張小火車票3元,買7張應付多少元”也意味著他懂得:應付的錢=每張小火車票的價格×車票的張數。教材采用“你問我答”的方式,互相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實際上對問答雙方,都提出了理解情境中數量關系的要求。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也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數量關系。
教學時,教師要發現學生提出的好問題,讓大家借鑒,開闊數學的視野,提高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什么是好的數學問題呢?就是盡可能充分地利用情境中的數學信息,提高問題的綜合性。如果學生還提不出好問題,教師要加以啟發引導。如:“能坐滿一節小火車車廂的乘客,去玩碰碰車時,需要幾輛碰碰車?”這個數學問題就用上了情境中兩個沒有必然聯系的信息。又如:“買6張小火車車票的錢,能買幾張碰碰車的車票”這個問題涉及兩步運算。對學生提出的比較復雜的問題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可以不要求他們列式,但可以讓他們交流想法。
小學三年級數學《除法》教案2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計算、驗證,使學生明確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提高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利用乘法進行除法驗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律
1.列三組題.
42 6= 72 8= 72 4=
7 6 = 8 9 = 18 4=
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問:通過做題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匯報: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
板書:
2.設疑引出課題:
師: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
利用這一規律我們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師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正好等于被除數呢?(小組討論)
用等分除說明:因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用包含除說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個7,63個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2.教師反饋,小結.
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3.初步練習: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例7.
出示例7: 24635=
(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現可以提出.
(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3)問: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
(4)問:第二種驗算方法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結果不等于被除數,能說明計算正確嗎?要想使結果等于被除數,應該怎樣辦?(小組討論)
(5)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小組討論)
明確:因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個5,而是比493個5多4,所以493個5多4就是5493+4,結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數.
(6)問: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
(7)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
5.提高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428 20xx 8567
三、練習與質疑
1.計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驗算.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根據左邊的算式,直接寫出右題的得數.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
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3.游戲:鴿子送信.(出示課件鴿子送信)
四、看書質疑,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
1.用乘法檢驗下面各題的得數,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546=59 16637=239
2.462 5523 20173
684 1386 34119
【小學三年級數學《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01-30
小學數學《小數除法》教案05-28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 15篇02-14
小學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11-22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精選15篇)10-09
小學數學除法教案15篇03-29
數學小數除法教案03-28
數學教案:除法02-04
數學《分數除法》教案01-31
關于數學除法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