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教案(優秀)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教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班級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會縮放動畫的制作方法。2.掌握圖形元件的制作方法。
3.熟練掌握圖形導入、添加背景、增加圖層、圖形縮放、創建動畫動作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認真閱讀教材,自主探索完成相關內容。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協作與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制作縮放動畫的制作方法。
三、教學準備
計算機、動畫“金箍棒,變變變”、圖片“金箍棒”“孫悟空”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導案學案二次備課
一、知識點回顧
提問:制作平移動畫有哪些主要步驟?
小結:開始幀確定開始位置,結束幀確定結束位置。
學生回答
二、師生互動,激情導入
動畫片《西游記》大家都喜歡看吧,片中的美猴王孫悟空機智勇敢,神通廣大,尤其是手中的金箍棒說變就變,魔力無窮。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金箍棒,變變變”板書《8金箍棒,變變變》
三、體驗探究,獲取新知
(一)看一看
出示動畫《金箍棒,變變變》
觀看動畫,再次體驗金箍棒變化的魔力。想一想:在本動畫中,金箍棒是怎樣變化的?
小結:金箍棒以孫悟空的手掌為中心,向兩端延伸,由短逐漸變長。這是一種縮放動畫。出示學習目標
(二)創建元件,制作背景層出示學案一
提出要求:自學課本32、33頁“跟我來”部分的2、3、4完成學案一學生完成學案一教師巡視輔導
請兩個學生到教師機上操作
教師演示操作講解:每個元件都有一個變形中心點,這是元件發生變化的一個關鍵點,默認情況下都在元件的中心位置,與十字標志重合。如果需要,可以將變形中心點移到元件的其他位置,也可以放在元件之外,遠離元件本身。但元件的中心十字標志是不能移動的,中心處在元件的什么位置是在新地確定的。
本課元件金箍棒的變形中心點在默認中心位置。
(三)添加新圖層,金箍棒變出來出示學案二
提出要求:自學課本33、34、35頁“跟我來”部分的5、6、7、8、9完成學案二。學生完成學案二教師巡視輔導
分別請兩個學生到教師機上操作,邊操作邊說出步驟。
教師演示講解:在縮放金箍棒時,為了操作上的方便,可以先按住Shift鍵,然后再拖動拐角進行縮放。
學生觀察
學生說一說(由小變大)
學生齊讀目標:
(二)學案一
1.創建元件,導入“金箍棒”
A.單擊“
”→“
”;打開“創建新元件”對話框,選擇“
”類別,進入“創建新元件”工作界面。B.單擊“
”→“
”→“
”,找到金箍棒后插入到畫板中。C.單擊“場景1”返回到場景工作界面。2.制作背景層A.導入圖片
“圖層1”的第1關鍵幀,單擊“
”→“
”→“
”,在“導入”對話框中,找到“孫悟空”,單擊“打開”按鈕。B.設置動畫幀數
在“圖層1”上,第40幀,右擊,在快捷菜單中選擇“
”。
(三)學案二1.添加新圖層
在“圖層1”上,快捷菜單中選擇“
”。用來放置金箍棒。2.打開元件庫
單擊“
”→“
”,打開元件庫,準備調用金箍棒。3.放置金箍棒并縮小
A.圖層2的第1幀,用鼠標從元件庫中的預覽窗
金箍棒到畫布上,并放在孫悟空的手掌中。
B.利用,把金箍棒縮小一點。4.放大金箍棒
圖層2的第40幀,右擊,利用任意變形工具,拖動拐角放大金箍棒。5.形成動畫
在圖層2,除40幀之外的任意一幀,右擊。播放動畫并保存。
四、學生復習,鞏固知識
試著利用任意變形工具的旋轉功能,讓你的金箍棒轉起來。
學生動手試著制作動畫。
板書設計:
8、金箍棒,變變變來縮放動畫(由小變大)
開始幀(元件縮小)——結束幀(元件放大)——“創建補間動畫”
7、熱氣球升起來授時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11-12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06-07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薦)07-05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教案02-21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合集】06-11
(優選)信息技術教學教案06-12
[優選]信息技術教學教案08-28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新版06-02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精華)06-19
(精)信息技術教學教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