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班數學教案

    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10-24 14:37:5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數學教案范例[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數學教案范例[15篇]

    小班數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物體的重量,知道物體有輕重之分。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體輕重。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天平的介紹

      2、一筐實物(紙球、積木、鐵片、雪花片棉花、積木、玻璃球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輕重

      1、出示兩個沙袋

      大小相同,一個輕(棉花),一個重(豆子)

      引導幼兒觀察并猜一猜,哪個重?哪個輕?

      2、請個別幼兒上來掂一掂,再說說,哪個沙袋重?哪個沙袋輕?

      讓幼兒摸一摸,掂一掂,正確感知棉花和豆子的輕重。

      二、初步認識天平

      1.課件演示

      告訴幼兒天平器是衡量兩個物體輕重的一種工具。

      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想一想:哪個重?哪個輕?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觀察天平的變化

      1、讓幼兒觀察天平的變化,并說說:天平有什么變化?

      天平翹起的一邊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邊雙表示什么?

      幫助幼兒正確地認識物體的輕重。

      2、看圖分辨輕重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想一想:哪個重?哪個輕?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比較體輕重

      請幼兒每次拿兩上筐中的實物玩一玩,掂一掂,感知兩物體的重量,說一說:××輕,××重。

      五、評價

      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同時玩了哪兩樣東西,哪個重?哪個輕?

      提高幼兒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教學反思:

      幼兒對輕重已經有一點了解所以本次活動我把重點放在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并在探索中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驗證問題.使幼兒在不斷的探索中體驗成功的樂趣.體驗采用不同方法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和成功感.

    小班數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這個游戲活動,使幼兒能夠進行寬與窄的比較,找出最寬的和最窄的。

      2、使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去感知生活中物體的寬窄。

      活動準備:

      情景主題畫《三只小豬》 各種寬窄不同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給小朋友講述三只小豬的內容:三只小豬都蓋了新房子,豬大哥蓋了一間茅草屋,豬二哥蓋了一間磚房子,豬小弟蓋了一間木屋。三間房子之間的路寬窄是不一樣的。大灰狼想要吃掉小豬,他會怎么走呢?先經過什么路在經過什么路?

      讓幼兒仔細觀察情境圖,自由討論。(先經過寬的路,在經過窄的路,先經過寬的橋在經過窄的橋等。)

      二、活動過程

      1、老師將寬窄不同的物品排成一排放在一起,請幼兒找出哪個寬哪個窄。

      2、再次感知寬與窄

      (1)老師發給每個幼兒手中兩個物品,一個寬,一個窄,當老師說到把寬的放在頭上,幼兒做相應的動作,老師說把窄的放在腳下,幼兒做相應動作。

      (2)在地上畫三條寬窄不同的“小河”,小馬、小羊的頭飾,玩具若干個。老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小馬,媽媽帶著孩子要到倉庫去馱糧食,路上要跨過小河,請小馬們找到最窄的小河,再找到第二窄的小河,最后找到最寬的小河,媽媽鼓勵小馬選擇自己想跨的小河站好,

      然后說說自己想跨的是哪條小河,聽媽媽的指令一起跨過小河,到倉庫去取糧食(玩具),回來時再跨一次小河,說說自己跨的`是哪條小河。

      三、幼兒探索操作

      1、打開幼兒用書

      (1)打開書第21頁,觀察畫面上有哪些車。(出租車、三輪車、摩托車)

      (2)引導幼兒觀察車的車輪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不一樣,分最窄的、窄的、寬的)

      (3)指一指哪個輪胎最寬,那個輪胎最窄。

      (4)車的輪子壞了,要換上下面的新輪子,找一找下面的輪胎分別和上面哪輛車的輪胎對應。

      (5)請小朋友幫每一輛車找到合適的輪子,用筆將一樣寬或一樣窄的輪胎連在一起。

    小班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三色,學習按帖的顏色(紅、黃、藍)分類,嘗試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

      2、樂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學習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神箱、自制的紅黃藍帖各一個、糖若干、紅、黃、藍色圖卡。

      2、不同顏色的簍筐娃娃、小糖盒若干、放帖的玩具柜。

      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認一認老師拿出神秘箱。搖一搖,請幼兒猜猜看神箱中有什東西。

      1、寶寶們好!我是老師媽媽。今天我帶來了好東西,看這是什么?(神秘箱)這里面藏了寶貝,(搖搖)這個寶貝呀,寶寶們可喜歡了。

      2、請一位幼兒將手伸入神箱中摸一摸。如:這是的糖,我們叫它紅帖……(依次摸出黃、藍帖)

      3、把帖放在桌子上,請幼兒看帖的顏色。

      帖寶寶都找出來了,請你們說說你看到了什么顏色的帖?

      小結:老師媽媽這里的帖有紅帖、黃帖和藍帖。

      4、我開了一家帖店,這些糖要放在我帖店里的。放在哪兒呢?(找找標記簍筐)看,那是我的帖店,找找看,你發現了什么?上面有什么?(顏色標記卡)這個簍筐上有顏色標記,(出示標記)和哪個帖寶寶的顏色一樣?()我們叫它紅標記……(請幼兒依次把帖送到有相同顏色標記的簍筐中)帖要放在和顏色標記一樣的地方。(紅帖放在紅標記這里……)

      二、夾一夾玩一玩

      給每位幼兒準備紅、黃、藍3顆帖,分別放在桌子上,與幼兒進行夾帖的游戲。

      1、寶寶們,你們喜歡帖嗎?我的店里面呀還有好多好吃的帖,你們想吃嗎?想吃可以,但是要先我的忙!

      2、因為我的帖太多了,想請小朋友們我分一下,愿意嗎?分帖要用到我們的夾子。請你把手伸出來,食指中指變成夾子,夾一夾,試試看。

      3、好嘍,我們這個夾子要準備夾糖了,每組有一簍子帖。還有小糖盒,每個人一個。

      (老師發糖,幼兒每組一份,幼兒每人拿一個空的糖盒)

      4、老師拿著色標記說口令,幼兒聽口令來做動作,如:夾子,夾一夾,夾一顆的帖來……等。

      5、數數看呢有幾顆糖?(幼兒自由的數)

      三、喂一喂說一說

      引導幼兒按照簍筐寶寶的顏色喂帖。(簍筐娃娃按照顏色分別懸掛在教室的三面)

      1、(聞一聞)好香啊!誰想吃呢?看,有幾個小娃娃也想吃呢,他們是誰呢?

      2、(出示紅黃藍的簍筐寶寶)是紅寶寶,(認識顏色)紅寶寶、黃寶寶和藍寶寶嘴巴張的的,可饞了。

      3、這些寶寶身上可都有秘密哦,就是它只喜歡吃和它一樣顏色的帖。(老師示范:先夾起一個帖,看清楚顏色,然后請夾子忙往顏色寶寶的.嘴巴里喂,邊為邊說“紅寶寶,請你吃紅的糖……”。)

      4、老師請一個寶寶來喂喂看。(請一、二名幼兒上來嘗試)

      5、現在請我們寶寶也去喂帖吧,先要看清楚你拿的帖的顏色,再去喂糖哦。記住要請你的夾子忙。(要求幼兒依次排隊喂糖)

      6、誰愿意來告訴家喂的是什么顏色的帖寶寶。

      四、嘗一嘗找一找

      請幼兒選一顆糖品嘗,并從自身和班級中尋找顏色。

      1、今天寶寶們用夾的方法熊媽媽分了帖,還喂了簍筐娃娃,玩得開不開心啊?你們真聰明!謝謝你們了我的忙,我要給每個寶寶獎一顆糖。

      2、現在請寶寶每人拿一顆帖,看看你拿到的是什么顏色的帖?找找你身上有沒有和帖一樣的顏色?嘗嘗看它是什么味道的?如:,請幼兒找找看,自己身上哪里有,如:衣服圖案、襪子……等,再從教室中找找看,哪些物品是的,如:時、積木……等等。

      3、寶寶們今天玩得真開心,我們一起來跳起來吧!

    小班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按顏色標記幫花朵分類。

      2、學習根據點數和花朵匹配。

      3、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能夠完整的表述一句話。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花園場景,并貼上顏色標記以及畫上各種形狀并在形狀中間畫上點數。

      2、幼兒已認識各種顏色的花以及各種標記。

      3、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花若干,裝花的禮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討論活動

      1、導入今天吳老師給我們每人準備了一份神秘的禮物,我們任找一張小椅子,把禮盒打開來看一看?

      2、幼兒討論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紅的、黃的。

      你們也可以和好朋友說一說:"你有什么顏色的花?有幾朵?"

      3、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幼兒A:我有紅顏色的花,有三朵!還有綠顏色的花,有兩朵!

      幼兒B:我有一朵黃顏色的花,還有三朵藍顏色的花

      二、認識花園我們收到了這么多漂亮的鮮花,可真開心!

      如果這樣放著它們就會枯萎的,那就太可惜了,這里有個大花園,我們把鮮花種到花園里去好不好?

      三、種花

      1、認識標記我們來看一看這個花園是什么樣子的?這里有些什么?

      我們要怎么種花才最好呢?

      幼兒:這里有個紅顏色標記、綠顏色標記、黃顏色標記、還有藍顏色標記。

      師:這些標記有什么用呢?告訴我們什么呢?

      幼兒:我們可以把紅顏色的'花種到紅顏色標記的地方。

      師:那綠顏色的花,我們要種在那里呢?

      幼兒:綠顏色的花種到綠顏色標記的地方。

      小結:對了,我們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顏色的,然后把花種到和它一樣顏色標記的地方。

      師:在花園里你還發現了什么?

      幼兒:我發現有方形、圓形、三角形。

      幼兒:方形里面有三個圓點點,還有三角形里也有圓點點。

      師:對了,這些圖形里面都有圓點點,這些圓點點是用來種花的標記,那你們猜,這花怎么種?

      幼兒:一個圓點點種一朵花,兩個圓點點種兩朵花。

      請幼兒示范,把老師的花種到花園里去。

      小結:我們種花的時候要找一找你的花是什么顏色,然后到這個顏色標記的地方,再數數這個顏色的花有幾朵,和哪個圖形里的圓點點一樣多,最后把花種上去就可以了。

      2、幼兒操作

      四、賞花和小朋友一起檢查鮮花有沒有種對。

      五、結束活動我們小朋友種的花可真漂亮,有紅的、綠的、黃的、蘭的,我們請其他小朋友也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學反思】

      本次《種花》活動,目的是讓幼兒找出規律并按簡單的規律進行排序。整個活動以“花園的花”貫穿主線。分兩大環節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節讓幼兒觀察去發現花的排隊是有規律的,通過花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花兒排隊的基本特征。第二個環節引導幼兒根據已種的花的排列規律接著種花,讓幼兒感受了按花的大小、顏色規律進行排序的樂趣,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

    小班數學教案5

      設計背景

      教育方法運用要恰當、靈活、多樣;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的原則,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往,我們老師所關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識灌輸給兒童,而無視兒童的興趣、認識規律及發展水平,幼兒只是簡單的接受知識的容器,只管跟著老師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其結果是限制了兒童思維的發展。這次學習序數1—10,我首先為幼兒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通過買東西的游戲情景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活動,當他們從不同顏色的貨架格子里買到了所需的物品后,就請幼兒根據格子的顏色特征猜一猜他們是從第幾個格格子里買到的物品,而從不同方向數會得出不同的結果,當大家發生爭論時我就引導幼兒思考,使幼兒在尋找原因的過程中靈活地掌握序數知識,培養幼兒思維的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2。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序數1到10的數字。

      2。引導幼兒以角色的身份參與購物。

      活動準備

      超市小貨架。

      活動過程

     。ㄒ唬┳杂商剿鳎

      1.創設超市小貨架的教育環境,引導幼兒以角色的身份參與購物。

      師:今天,我們來玩超市游戲,你們想買一些什么東西?

      幼:自由討論準備買一些什么東西。

      幼兒參與活動。

      2.請個別幼兒告訴大家在什么顏色的格子里買到貨物,并請其他幼兒猜一猜他是在第幾個格格子里買到的東西。

      幼1:我在紅顏色的格子里買的是娃娃,請大家猜一猜在第幾個格子?

      幼2:第二格。

      幼3:第九格。

      幼兒爭論。

      師:啟發提問“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答案呢?”

      (二)交流討論:

      1.師:為什么買同樣的東西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幼1:我是從左數到右的。幼2:我是從右數到左的。

      師:想一想還有其他方法嗎?幼兒再次思考。

      幼1:老師貨架有高有低還可以從上往下數。

      幼2:從下往上數也可以的。

      2.師:引導幼兒發現序數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數,從不同的方向數得出的結論會不同。

      3.幼兒分組交流。

      4.集體交流:個別幼兒講述自己所買東西的序數位置,請大家猜一猜他說的東西是在什么顏色的格子里買到的。

      (三)游戲鞏固:

      1.幼兒分成兩組,根據老師要求,依次把不同的物品放回兩個貨架,比一比哪一組放得又快又對。

      2.相互檢查放得是否正確,如有放錯請幼兒自己改正。

      教學反思

      讓兒童學會學習是21世紀世界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它必然要求教師改變角色和方法,作為兒童的援助者,引導兒童自主學習。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關注對兒童的引導和啟發,把教育的重心從“教什么,學什么”轉移到“如何學”上來,F在,我采取了為幼兒創設學習環境,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并在矛盾中尋找答案的學習方法,發現幼兒能積極投入,思維也很活躍,由于所學的內容是幼兒通過實踐、思考后自主習得的,所以幼兒能較快理解并掌握,與此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大腦的積極參與,有利于幼兒腦功能的開發。

    小班數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夠仔細觀察餅干的形狀,初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這三種圖形的特征。

      2、在找朋友的情景中萌生給餅干分類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一盒裝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三種形狀的.餅干、電話。

      2、經驗準備:吃過不同形狀的餅干。

      活動過程

     。ㄒ唬┣榫皩耄ぐl興趣

      有一塊餅干來到了我們小一班,它說自己沒有餅干朋友,感覺很孤單,于是它想邀請餅干朋友來玩,你們說可以嗎?這塊餅干說,它先找長得像自己的朋友。

     。ǘ┱乙粯有螤畹呐笥

      1、你們看這塊餅干是什么形狀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圓形,沒邊沒角。)

      2、它打電話邀請餅干朋友說:“喂,圓形餅干們,小一班很好玩,你們想過來玩嗎?”它跟誰打電話?(圓形餅干)

      3、請拿圓形餅干的幼兒做接電話狀。引導全體幼兒一一檢查接電話的幼兒是否有圓形餅干。如果接電話幼兒所持餅干不是圓形的,就拿出來讓全體幼兒分辨,并跟隨老師用手指繞著圓形餅干摸一摸,進一步感知圓形的特征。

     。ㄈ┱也煌螤畹呐笥

      1、我看到三角形餅干也來了(出示三角形餅干)。這樣吧,我再打電話給三角形,請三角形餅干接電話。

      2、圓形餅干打電話邀請朋友:“喂,三角形餅干們,小一班很好玩,你們過來玩吧!

      3、請拿三角形餅干的幼兒做接電話狀。引導全體幼兒一一檢查接電話的幼兒是否有三角形餅干。如果所持餅干不是三角形的,就拿出來讓全體幼兒重點辨認,并跟隨老師用手指繞三角形餅干摸一摸,再次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4、正方形餅干也來了(出示正方形餅干),我也打個電話給它們,請正方形餅干接電話。

      5、重復2、3步驟。

     。ㄋ模┯變翰僮骶毩

      1、打開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4頁。

      2、講解要求:剛才餅干找朋友的事已經寫在書上了,請你們翻開書看一看有些什么形狀的餅干,給同一種形狀的餅干涂上相同的顏色。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評價。

    小班數學教案7

      活動準備:

      1、小兔、小豬、小貓圖片各二張。

      2、各種圖形餅干若干。

      3、畫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寫有數字的車票若干。

      4、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ㄒ唬┮杂螒虻目谖,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誰來我們班做客了?

      師:噢,是兔媽媽帶著小兔寶寶,豬媽媽帶著小豬寶寶,還有貓媽媽帶著小貓寶寶來了,你們高興嗎?那好吧,我們向小動物們問聲好,小動物你們好!)

      2、師:小動物來做客,你們喜歡送什么禮物給它們呢?(幼兒回答)

      (二)復習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1、師:你們看,老師準備了一盤餅干。(教師出示一盤有各種圖形的餅干)

      2、師:咦,盤子里的餅干是怎么樣的?它們都有哪些不同?

      (師:噢,我準備的有大的、小的圓形餅干;有大的、小的正方形餅干;還有大的、小的三角形餅干)

      3、師:小動物們見了這些餅干很高興,都說自己喜歡吃其中的一種圖形餅干,它們到底喜歡吃哪一種呢?大;考吧。幼,師網出處那就要請你們看一看,想一想。大;考吧。幼,師網出處我已經為你們每人都準備了一盤餅干,現在請你們看看盤子里都有哪些圖形的餅干,想一想該送給哪只小動物?好,小朋友我們一起給小動物送餅干吧,送到小動物的盤子里。

      4、師:我們給小動物送了那么多的餅干,不知道小動物會是怎么說的,讓我們來聽一聽好嗎?

     。ㄤ浺簦盒∨笥押茫≈x謝你們給我們送了那么多好吃的餅干,不過有些小朋友送的餅干還不是我們最喜歡吃的。那么,你們想知道我們最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嗎?哈哈!問題可簡單啦,只要看看我們的嘴巴就明白啦。)

      5、師:小動物怎么說呀?小動物告訴如果想知道他們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只要看看什么就行啦?

      那么兔媽媽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大的圓形餅干)兔寶寶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小的圓形餅干)豬媽媽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大的正方形餅干)豬寶寶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小的正方形餅干)貓媽媽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大的三角形餅干)貓寶寶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小的三角形餅干)

      6、師:剛才我們有沒有送錯餅干呢?那好吧,我們趕緊把些送錯的換過來,給小動物送上他最喜歡吃的餅干吧。

     。◣煟亨蓿覀兛纯此蛯α藛幔慷妓蛯α,你們真能干,一起來夸夸自己吧。

      (三)游戲《到森林公園》

      1、師:小動物們今天都得到了自己喜歡吃的餅干,真是太開心了。為了表示感謝,邀請我們小朋友到它們的家里森林公園去玩。不過,小動物們說森林公園離這兒很遠,需要乘火車去,怎么辦呢?別著急!你們看他們已經給我們寄來了火車票,這些火車票可有趣啦!上面都畫有不同的圖形,還寫上了數字。看,這張火車票上有什么圖形?數字是幾呢?那張呢?并且他們還告訴我們不能上錯車廂,如果你拿到了畫有圓形的、寫有數字1的火車票就要上圓形的車廂,坐1號的椅子,如果——

      2、師:現在,請小朋友上火車吧!(幼兒持票上不同的車廂),列車員要檢票了,請把火車票舉起來吧。ń處煓z查幼兒的對、錯)

      3、師:小朋友!我們的火車出發啦。ǚ乓魳酚變鹤叱鼋淌遥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數、形的認識和理解,主要是通過感官和對具體事物的接觸、探索、實踐、操作、體驗而獲得的;在整個活動中,為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欲望,始終讓幼兒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幼兒在各種感官的調動配合下,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區分方形、三角形、圓形三種形狀。小班幼兒生活經驗還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形式。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這節認識圖形的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同時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我把三種圖形比作三個有特征的小動物來到班里與小朋友做客,還特別設計了一個故事情境作為導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其次,在組織形式上,為幼兒手提供一套不同形狀的圖形餅干,讓幼兒在邊操作、邊觀察、邊發現的過程中自主地領悟知識。

      這種活動形式,對小班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幼兒要有良好的學習常規,特別是要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才能使活動順利進行。在活動中,幼兒的情緒很活躍,能把自己發現的主動地告訴老師和周邊的小伙伴,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在“給動物喂餅干”環節,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始終樂此不疲,活動中幼兒的主動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孩子的創造性,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在最后環節中,我是以游戲的形式,小動物們邀請小朋友去森林公園玩,為每個幼兒準備了不同形狀的火車票,去找相應的火車座位。

      在本次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幼兒操作時間不足,沒有創設幼兒合作交流的機會,語言還要精煉等,在以后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應加以改進。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注重重點,為幼兒預留充分的自主空間,日常活動中有意規范教師語言,為幼兒傳遞良好的語感,培養幼兒善于表達的能力。

    小班數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數學活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2、讓幼兒能從幾個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3、能將相同的物體歸類。

      4、練習粘貼,鍛煉手指的協調能力。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三種顏色的`彩帶;

      2、蘋果香蕉等實物各兩個分別裝在用布遮住的籃子;

      3、蘋果香蕉等實物若干;

      4、墻飾上準備好貼了雙面膠的大蘋果香蕉等底圖;

      活動過程:

     。ㄒ唬⿴熒鷨柡

      1、教師和幼兒一起念手指兒歌引入:“一個小指頭呀一個小指頭呀,變變變,變成毛毛蟲呀,爬爬爬,。兩個小指頭呀,兩個小指頭呀,變變變,變成小白兔呀,跳跳跳,三個小指頭呀三個小指頭呀變變變,變成小花貓,喵喵喵!

      “小朋友,剛才我們用手指變了小動物,現在,老師又要變魔術了,小朋友閉上眼睛,看看我變了什么!

      2、出示紙條寶寶,”請紙條寶寶也來變,好不好?”

      (1)頭頂上,看,象什么。幼兒回答:辮子,等,,

     。2)耳朵上,看,象什么,幼兒回答:耳環等

     。3)下巴上,看,象什么,幼兒回答:胡須等

      3、將紙條寶寶撕碎,撒向幼兒,請幼兒自由撿。

      老師隨意拿出一根紙條寶寶,請撿到相同的顏色的幼兒將紙條寶寶舉起來。(比較相同顏色)

     。ǘ┱堄變汉献髯兡g。通過觸摸,找出相同的水果

      1、拿出籃子,引起幼兒的好奇,。老師扮演魔術師,將手深進用布遮蓋的籃子,作疑問狀,描述所觸摸到的物體,讓幼兒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拿出來,請幼兒確認。如”圓圓的,光滑的,”,”蘋果!”

      2、請一個幼兒將手伸進用布遮蓋的籃子,說說摸到的是什么,拿出來,確認名字,請幼兒逐步認識。

      3、拿出另一只籃子,請小朋友也來當當魔術師。

      老師從先前一直籃子中拿出一種水果,選擇個別幼兒從第二只籃子中隔著布也拿出相同的(比較相同形狀)

      (三)將裝好圖卡的籃子發給每個幼兒

      1。請幼兒根據老師的要求拿出相應的圖卡,并高舉確認是否相同。

      2。幼兒操作,將圖卡貼到墻飾上,(說明:這個活動就是連帶完成秋季主題墻的布置)

      (四)評價幼兒,表揚做得好的幼兒,如果有貼錯位置的,請幼兒分析指出,并將其改之。

    小班數學教案9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于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數這一概念還是畢竟較模糊的,通過形象生動的PPT圖片,讓孩子們在看看、數數中練習手口一致點數,培養孩子的數概念認知。另外,小班幼兒對于小動物非常喜歡,利用幫助小動物成為孩子學習數學的一個情景,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還能讓幼兒體驗利用數學成功幫助他人的快樂情感。

      活動目標:

      1、復習4以內的手口一致點數,并學習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數。

      2、能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并按點子數量匹配同樣多的物體。

      3、體驗利用數學知識幫助他人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教學PPT

      數學操作材料

      活動重點:

      讓幼兒掌握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并按點子數量匹配同樣多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歌唱《春天》導入,復習手口一致點數4以內的數。

      1、師:現在是什么季節呀?春天到了,我們一起唱著歌到草地上去郊游吧。

      2、師:看!草地上有什么?(小花、大樹和小鳥)

      3、師:草地上有幾朵小花呢?請個別幼兒回答,然后教師帶著幼兒一起數一數。

      4、師:有幾棵大樹?誰來數一數?

      5、師:有幾只小鳥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二、學習手口一致點數五以內的數

      1、春天的景色真漂亮,小動物們也到草地上來玩耍了,看誰來了?(小兔子)

      師:有幾只小兔子呢?用幾個點來表示?(一只兔子用一個點來表示)

      2、哪個小動物也來草地上了呢?(小豬)有幾只?用幾個點來表示?(兩只小豬用兩個點來表示)

      3、又來了誰?(小獅子)誰來數一數?用幾個點表示?請小朋友到黑板上畫一畫。

      4、還有誰來了?(小馬)誰來數一數?用幾個點表示?誰到黑板上來畫一畫。

      5、最后誰也來了?(小貓)一共來了幾只小貓?誰來數一數。我們一起來數數看。五只小貓用幾個點表示?誰來畫一畫。

      三、按點子數量匹配同樣多的動物

      1、師:小動物們在草地上玩累了,準備坐車回家。數一數有幾輛小汽車呢?小汽車上的點子一樣嗎?

      2、一個點子表示一個座位,那么這輛車有幾個座位呢?

      3、師:這輛車應該讓誰坐?

      4、師:這輛車應該讓誰坐?,為什么?

      5、師:這輛車給誰做?為什么?

      6、師:最后這輛車哪個小動物做?為什么?

      四、幼兒操作材料,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講述操作要求,看這三個小朋友想送旁邊的小動物上火車,可是他們不知道這些小動物應該坐在哪個車廂里,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你們愿意嗎?

      2、這個車廂上有幾個點子?讓哪個小動物坐?為什么?我們把小猴子貼紙撕下來貼在一個點子的車廂上。那么小兔子應該做哪個車廂呢?還有小狗、小雞、小鴨子應該做哪個車廂呢?請你回到座位上貼一貼,貼好以后可以給客人老師看一看,你們貼的對不對。

      3、幼兒進行材料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評講操作

      教師帶著幼兒一起貼一貼,貼錯的請幼兒改正。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利用孩子們所學的歌曲《春天》導入,在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同時,也讓幼兒對以往所了解的生活常識進行了簡單的回顧。然后,在通過郊游這個話題引出數學情景,讓孩子們在簡單的'看看、數數中,復習4以內的數這一概念。

      在幼兒鞏固復習了4以內的數概念以后教師繼續加深幼兒數概念的認知,出示5以內的小動物并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并按點子數量匹配同樣多的物體。最后,讓幼兒進行5以內點物的匹配操作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

      本次活動,我從復習已學過的相關知識過渡到新授內容,活動過程層層遞進的同時,每一個環節都緊扣5以內的數概念,并且將春游這一游戲情境貫穿活動始終,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使得枯燥的數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

    小班數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比較球體和圓柱體,說出他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

      2、體驗并能區分平面和立體圖形的不同。

      活動重點:

      能夠說出球體和圓柱體的名稱和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

      區分平面和立體圖形的不同。

      活動準備:

      教具:皮球、籃球、足球,圓片紙1張,圓柱體積。

      學具:乒乓球、皮球、籃球、足球若干;小不一的圓柱體積木、薯片桶、露露筒。

      活動過程:

      一、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受球體和圓柱體。

      1、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式感受球體和圓柱體。

      師:教師里有很多的物品,你們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選一個喜歡的`放在桌子上。

      2、討論:你喜歡哪一個物品,為什么?

      二、通過觀察、比較,了解球體的主要特征。

      (觀察法、比較法、發現法突破重難點)

      1、出示皮球,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樣的?

      2、比較圓片紙和皮球,了解球體的特征。

      提問:這張紙是什么形狀?他們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鼓勵幼兒找出教室里是球體的物品。

      小結:不管從哪邊看都是圓的,往哪邊推都能滾動的物體叫球體。

      三、幼兒動手操作,了解圓柱體的主要特征。

      (操作法、比較法突破重難點)

      1、出示圓柱體積木。

      提問:它是不是球體?為什么?

      上面和下面這兩個圓一樣嗎?

      2、幼兒動手操作,比較上下兩個圓,了解圓柱體的特征。

      教師:請你在筐子里找一個和你的圓柱體上面小一樣的圓形,比一比圓片和下面的一樣嗎?

      小結:像這樣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而且上下兩個圓一樣的物體,我們叫它圓柱體。

      四、鼓勵幼兒講述生活中球體、圓柱體的相似物。

      延伸活動:帶幼兒到戶外尋找球體和圓柱體的相似物。

    小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使幼兒通過操作發現,知道按物體的大小進行排序。

      2、在活動中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3、初步學會按老師的要求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火車廂(4節),里面分別藏著3只大小不一的寶寶兔、蘑菇、嘟嘟牛和皮球、胖胖豬和氣球。火車的音樂。

      學具:3只大小不一的寶寶兔和蘑菇放在幼兒的桌面上。嘟嘟牛和皮球、胖胖豬和氣球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

      活動過程:

      1、火車引題:(放火車的音樂):聽!這是什么聲音?火車在哪里呢?讓我們學火車的聲音把它請出來吧!

      2、出示火車里的神秘朋友

      火車廂里住著一些神秘的朋友,讓我們用一句神奇的咒語把它請出來吧(嗨嗨嗨!火車里的朋友請出來,)

      1)、出示3只大小不一的寶寶兔,散放在絨板上。瞧!他們是誰?他們長的一樣嗎?哪里長的不一樣?寶寶兔想來給我們小朋友表演節目,可是他們有沒有排好隊?{沒有}請小朋友幫給忙,給寶寶兔排排隊?幼兒嘗試給寶寶兔排隊,教師觀察幼兒擺放的過程。

      2)、嘗試給兔子排隊。請4位幼兒上來演示自己給兔子排隊的結果,并說明自己的理由。從而得出正確的2種:從最大的到大點的到最小的,或是從最小的到大點的到最大的.。教師:你為什么要這樣排?(幼兒說說自己的理由)讓幼兒按正確的結果第二次給兔子排隊。

      小結:我們給寶寶兔排隊原來有兩種方法,可從最大——大點——最小排,也可以從最小——大點——最大的排,我們的小朋友很聰明給他們排的這么好。

      3)、出示蘑菇,并送給兔子吃

      第2節火車里有哪些朋友?讓我們把他們給請出來吧!看,這里有幾個蘑菇?他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兔子肚子餓了,請小朋友給兔子送蘑菇吃吧,想一想,給他們吃哪個蘑菇才是最合適的?(幼兒在桌面上操作材料,教師巡回觀看)。請幼兒將自己的操作結果告訴大家,并說明自己的理由。

      小結:最大的兔子吃最大的蘑菇,大點的兔子吃大點的蘑菇,最小的兔子吃最小的蘑菇,這樣才是最合適的。

      3、幼兒練操作;疖嚴镞有很多的朋友,讓我們都把他們給請出來吧!

      第一、 二組的作業:請這2組的小朋友給嘟嘟牛送合適的皮球,先看哪個是最大的、哪個是大點的、哪個是最小的,然后給嘟嘟牛送最合適的皮球,并貼在嘟嘟牛的下面。

      第三、四組的作業:請第2組的小朋友先給胖胖豬排好隊,然后給他們送一個合適的氣球,看哪個小朋友最能干,送的最最好。(請幼兒將桌面的材料和椅子下的材料進行交換)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操作過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活動反思:

      在沒有開展活動前,我在想我這樣的設計應該是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的,而且孩子應該可以是按我的思路來完成這個活動的,但是在進行了之后,我才感到有時候預設的往往和實際相分離,具有一定的距離。看來作為老師一定要對孩子的實際水平要有準確的把握,這樣才可以及時扭轉局面。

    小班數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比5少的數量,理解5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引導幼兒積極的與材料互動,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學具:

      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數量的食物紙條一份、1—6數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2、教具:

      1—5的數字卡、5只小白兔的動物瓶、1—5的動物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字卡、動物卡和幼兒進行問答游戲。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隨機出示5以內的數字卡)。

      幼:嘿嘿,我的火車×點開。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隨機出示5以內的動物卡)。幼:嘿嘿,來了×位小客人。以次來引起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師:火車開到了動物瓶城。(出示動物瓶)看到漂亮的'動物瓶,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幾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幼兒答數,教師操作)。

      小結:5只小白兔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3、請小朋友一起來制作動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動物少的動物瓶。幼兒操作后講述動物瓶上有幾只小動物。

      小結:比5只小動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4、現在請小朋友為自己的動物瓶粘貼上門牌號,要求門牌號的數字是與動物瓶上的小動物一樣多。幼兒操作好講述門牌號是幾,為什么?

      小結:比5少的數有4、3、2、1。

      5、小朋友們制作的動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寶寶也想住進去,現在請小朋友送花生寶寶進家,要求數量是與動物瓶上的動物一樣多。

      6、小朋友老師還要請你們幫個忙,這里有一些不同數量的水果,請大家分別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兒操作,教師講評。

      7、游戲:開火車請幼兒拿比5少的數字做車票排隊上車。(請幼兒說說車票上的數字是幾,為什么可以上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想通過用簡單易懂的方法教會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數。這節課下來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沒有靈活準確運用量詞,自己對數學語言組織還有所欠缺,自己的語言有點零亂,啰嗦,也沒有激情的教學語言,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改進的地方。

    小班數學教案13

      “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科學領域中關于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和價值取向。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直覺行動性的特點及愛游戲、好動、好奇的心理特征,數學活動更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來進行。通過選擇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探索活動的對象,在生活化形式的操作和探索中感受數量關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糖,是幼兒生活中親密的“朋友”,基本上每位幼兒都喜歡糖、愛吃糖,特別是小班幼兒,一看見糖眼前就會一亮,馬上垂涎欲滴想吃糖。因此,抓住幼兒生活中的這一興趣點,我將通過玩糖、品糖,讓幼兒在快樂、有趣的活動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練習對5以內數量的點數、計數、匹配,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數學能力。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運用各種感官感知5以內的數量,提高幼兒點數、計數、匹配等數學操作能力.

      2、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鍛煉幼兒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靈活性、協調性。

      活動準備:糖(幼兒每人15顆)、小籃子20只、保鮮袋幼兒每人5只(里面裝有數量為1-5的點卡),數字卡片1—5.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杏變鹤⒁,讓幼兒產生新鮮感、好奇心,從而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看看籃子里裝著什么呀?(糖)鼻子湊上去聞一聞,有什么味道?(很香)你們喜歡糖嗎?好,那我們先來玩糖,再來吃糖,好嗎?

      二、 猜糖、夾糖游戲:

     。ㄍㄟ^幼兒間的`互動、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及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操作與探索和手、眼、耳朵等多種感官的協調、交互運用,反復感知5以內的數量,從而使幼兒對5以內數量的點數、計數在整體水平上得到提高。同時幼兒在猜糖和手指夾糖的過程中促進手和手指的小肌肉得到鍛煉。)

      1、猜糖:

      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嗎?(沒有)請你閉上眼睛,我要變糖了。(教師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把睜開眼睛,請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幾粒糖?你們可以在1、2、3、4、5這5個數里猜一個數)。(幼兒猜對后請全體幼兒都拿出和教師一樣多的糖)(把糖送給猜對的那位小朋友。)(幼兒游戲數次)

      2、手指夾糖:

      來,把手做成夾子(幼兒用兩只手指頭做“剪刀”狀),伸到籃子里去夾一夾糖,能夾住嗎?好,下面,我們來玩夾糖游戲,我來數“1、2、3”,你來把糖一粒粒夾到桌子上,老師數到“3”你馬上停下來,然后數一數你夾了幾粒糖?準備好了嗎?好,開始------停!數一數,你夾了幾粒糖?(幼兒點數,并講述結果“我夾了X粒糖。)(提問:誰也夾了X粒糖?;站起來去數一數別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誰的糖和你一樣多?)

      (幼兒玩夾糖游戲3-4次,每次停讓幼兒先自己點數,并講述結果“我夾了X粒糖一邊操作一邊講述!苯處熋看味家淖償禂档乃俣龋

      三、裝糖游戲:

     。康氖峭ㄟ^幼兒積極的、主動的操作,讓幼兒將圓點與實物(糖)正確匹配起來,提高幼兒匹配能力,并為今后學習數物匹配打下基礎。)

      請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籃子拿起來;@子里是什么呀?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過來,數一數有幾只塑料袋?(幼兒點數塑料袋一共5只),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張圓點卡片,等一下請小朋友來裝糖,先數數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幾個圓點,然后往口袋里裝和圓點一樣多的糖,聽清楚了嗎?

     。ㄓ變貉b糖,教師觀察與指導)。

      四、買糖、品糖游戲:

    (教師買糖,幼兒賣糖。檢查糖裝得是否正確,再次點數5以內的數量。最后把一粒的那袋糖獎給他們,是讓幼兒對自己的操作有一種成功感,愉悅感,讓他們真正體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

      糖都裝好了,我想買你們的糖,行嗎?(“我想買有X粒那袋糖”)(收回4袋糖。)

      結束語:還有一袋糖有幾粒?(一粒)你喜歡吃糖嗎?好,這袋就獎給小朋友吃吧!

    小班數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 感知4以內的數量,能能手口一致地點數,說出總數。

      2、 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草地(8顆小草)

      2、 羊寶寶們各一個、一張小桌子、四把小凳子、二個花瓶、一個電話、三個杯子、四個皮球、四輛汽車、四筐玩具。

      3、 四棵樹

      4、 胸卡:一個圓點2個、二個圓點2個、三個圓點4個、四個圓點10個

      活動過程:

      一、 看看說說,感知4以內的數量

      一) 1、今天喜洋洋邀請我們到羊村里去做客,我們出發吧。犚魳罚

      2、羊村到了,請小朋友找個椅子坐下來吧!

      3、我們來看看都有誰來歡迎我們呀?小朋友們好,我是喜洋洋。依次出示美羊羊,沸羊羊。

      4、來了幾個羊寶寶呀?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個、2個、3個,還有我呢?(懶羊羊出示)

      5、現在一共有幾個羊寶寶?4個羊寶寶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二)1、我們來看看羊村里還有什么?

      2、誰愿意上來數數?

      3、小結:小二班的小朋友真聰明,把羊村里的東西都數出來了

      二、送禮物:從實物到點子

      1、到羊村里來做客,我們也給羊寶寶帶來了禮物,看看都有些什么禮物?

      2、看!我胸上有3個圓點,我該到哪個筐里去拿禮物呢?對了,到有3個圓點的筐里去拿。

      3、該送給誰呢?送給有3個圓點的沸羊羊。

      4、誰先來送一送?請一名幼兒示范

      5、小朋友們先看清楚胸卡的圓點數,取好禮物,送給羊寶寶們吧!

      6、我們來看看送對了嗎?

      三、游戲:《捉迷藏 》(從點到數)

      1、小朋友們真棒,羊寶寶真開心,要和我們玩捉迷藏了。

      2、喜洋洋躲在大樹1的地方,美羊羊躲在大樹2的地方,沸羊羊躲在大樹3的地方,懶羊羊躲在大樹4的.地方。

      3、我胸卡上有3個圓點,我該躲在哪棵樹后呢?(真聰明,我該躲在沸羊羊的樹后面)

      4、誰想試試?請一名幼兒示范

      5、你真棒!要找對了躲的地方,才不會被灰太狼吃掉!

      6、好!看看胸卡上的圓點,找對大樹,躲起來吧!

      7、灰太狼出場:這些小羊哪里去了,這回我要餓肚子咯!

      8、孩子們,灰太狼走了,都出來吧!現在和好朋友交換胸卡,我們再玩一次。

      9、你們真能干,灰太狼又沒找到我們,我們回家吧!

    小班數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

      2、通過各種游戲培養幼兒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活動準備 趣味練在圖畫里找數字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轉轉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戲:

      一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咬!

      二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咬!

      ﹙幼兒邊做動作,邊伸手指頭﹚。

      二、找找123

      1.教師: 1、2、3,這些數就在我們身上,在我們的教室里,在我們玩具中,我們不僅要會讀數,

      而且要認識數,以后逐步學會寫數。

      2.幼兒數數,教師出示卡片

      (1)引導幼兒數數老師有幾個鼻子?有幾張嘴巴?

      幼兒邊說,教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1。

      (2)幼兒再數數老師有幾只眼睛?幾個耳朵?

      幼兒邊說,教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2。

      (3)引導幼兒數數教室里有幾盞燈?

      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3。

      3、讓小朋友觀察,1、2、3這3個數的長相不是一樣的,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教師:1像小棒;2像小鴨;3像耳朵。

      4、教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寶寶,送給你們,喜歡嗎?

      老師說出水果的名稱和數量,幼兒將水果的數量粘貼在相應的數字下面;

      反之根據水果的數量粘貼相應的數字。﹙貼對了,發給小紅花給予獎勵﹚。

      5、趣味練

      找找圖畫里的1 2 3

      三、活動結束

      1、師幼一起跳數字舞,一個小孩手摸地,二個小孩顛顛腳,三個小孩轉又轉。

      2、小朋友回家以后數數你家里有哪些東西有1個,哪些東西有2個,明天講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聽,好嗎?

      2、小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數字123教案(附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知并認識數字1、2、3。

      2、幼兒學會用手指出示數字1、2、3。

      3、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懂得比3少的還有1、2。

      5、引發幼兒學興趣。

      重點難點:

      感知并認識數字1、2、3。

      教學準備:

      1、卡通數字1、2、3。

      2、數字1、2、3的大卡片及相應圖片。

      3、魔術口袋,各色數量的塑料小膠棒、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4、各色數字1、2、3小卡片人手一套。

      5、數字兒歌磁帶。

      6、自制數字箱三個。

      教學過程:

      1、導入主題,認識數字1、2、3。

      聽數字兒歌引出數字1、2、3。

      兒歌:1像鉛筆能寫字,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隨風飄,5像秤鉤來秤菜,6像口哨嘟嘟響,7像鐮刀割青草,8像葫蘆藤上吊,9像勺子來盛湯,10像筷子加雞蛋。

      今天我們請來數字寶寶1、2、3,我們看看他們歌曲里唱的那樣,像鉛筆、小鴨和耳朵嗎?(分別出示卡通數字1、2、3讓幼兒觀察數字形狀)。

      2、讓小朋友大膽想像數字1、2、3還像什么,感知字形。(對大膽想像、積極回答的幼兒給予鼓勵)。

      3、感知數字1、2、3。

      分別說出大數字寶寶1、2、3,將數字和卡通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樣。

      4、用手指表示數字。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來表示1、2、3嗎?教師出示不同數的實物,讓幼兒點數并用手指比劃1、2、3、來表示物體的個數,同時糾正幼兒的手勢。

      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游戲:看實物出手指。

      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膠棒、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讓幼兒點數。說出數量,同時用手指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活動延伸:

      1、游戲:數字寶寶回家(回強對字形的感知認識)。

      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們和它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在草地上撒上1、2、3的各色數字小卡片,讓幼兒將數字1、2、3撿起來人別送回他們的家里。

      2、數字找朋友比賽(草坪上擺放有數量是3的:積木、水杯、盆子;數量是2的:蘋果、梨、香蕉;數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將小朋友分成兩組進行比賽,分別把自己的數字卡放在擺的實物下,看哪一組擺的快而正確。

      活動反思:

      把對1、2、3.....數字的感知與游戲結合在一起,既培養了幼兒點數數的能力,又達到了幼兒游戲的目的,整個活動幼兒情緒高漲,F通過發揮幼兒感知的想象力,對數字進行形像化的比喻,加深了對數字的記憶。利用魔術口袋變換不同圖形的卡片,練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知并認識數字1、2、3。

      2、幼兒學會用手指出示數字1、2、3。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感知并認識數字1、2、3。

      教學準備:

      1、卡通數字1、2、3。

      2、數字1、2、3的大卡片及相應圖片。

      3、魔術口袋,各色數量的塑料小膠棒、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4、各色數字1、2、3小卡片人手一套。

      5、數字兒歌磁帶。

      6、自制數字箱三個。

      教學過程:

      1、導入主題,認識數字1、2、3。

      聽數字兒歌引出數字1、2、3。

      兒歌:1像鉛筆能寫字,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隨風飄,5像秤鉤來秤菜,6像口哨嘟嘟響,7像鐮刀割青草,8像葫蘆藤上吊,9像勺子來盛湯,10像筷子加雞蛋。

      今天我們請來數字寶寶1、2、3,我們看看他們歌曲里唱的那樣,像鉛筆、小鴨和耳朵嗎?(分別出示卡通數字1、2、3讓幼兒觀察數字形狀)。

      2、讓小朋友大膽想像數字1、2、3還像什么,感知字形。(對大膽想像、積極回答的幼兒給予鼓勵)。

      3、感知數字1、2、3。

      分別說出大數字寶寶1、2、3,將數字和卡通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樣。

      4、用手指表示數字。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來表示1、2、3嗎?教師出示不同數的實物,讓幼兒點數并用手指比劃1、2、3、來表示物體的個數,同時糾正幼兒的手勢。

      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游戲:看實物出手指。

      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膠棒、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讓幼兒點數。說出數量,同時用手指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活動延伸:

      1、游戲:數字寶寶回家(回強對字形的感知認識)。

      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們和它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在草地上撒上1、2、3的各色數字小卡片,讓幼兒將數字1、2、3撿起來人別送回他們的家里。

      2、數字找朋友比賽(草坪上擺放有數量是3的:積木、水杯、盆子;數量是2的:蘋果、梨、香蕉;數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將小朋友分成兩組進行比賽,分別把自己的數字卡放在擺的實物下,看哪一組擺的快而正確。

      活動反思:

      把對1、2、3.....數字的感知與游戲結合在一起,既培養了幼兒點數數的能力,又達到了幼兒游戲的目的,整個活動幼兒情緒高漲。現通過發揮幼兒感知的想象力,對數字進行形像化的比喻,加深了對數字的記憶。利用魔術口袋變換不同圖形的卡片,練有兒用手指表示個數,慢慢讓數所表示的意義深入幼兒的心理。最后,利用"數字寶寶回家"、"數字找朋友"的游戲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一個數所表示的是物體的個數。同時也鍛煉了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同伴之間的合作意思識。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10-13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7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7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8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8-06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8-01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7-22

    小班數學教案12-30

    小班幼兒數學教案03-2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 | 亚洲欧美中文第一页 |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女厕所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