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4-10-21 10:06:1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共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共5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材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注重結合具體的情境,將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內容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強對有余數的除法的認識。

      學情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是以表內除法知識作為基礎來進行學習的,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過程。

      教學目標:

      1、通過設計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3、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

      教學重點:

      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約3分鐘)

      今天的草莓特別新鮮,我買了一些準備分給大家。你認為怎樣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學習

      (約7分鐘)

      1、6個草莓,每人分2個,可以分給幾人?誰來分一分?

      2、怎樣列算式?

      3、如果不是6個草莓,而是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誰來分一分?怎樣列式?

      4、7個草莓,每人分2個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給3人,這余下的1個又不夠再分給一人,剩下的這個數在數學上就叫余數,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數。

      5、帶有余數,我們就叫它有余數的除法。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就是《有余數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約10分鐘)

      1、如果每人分4個草莓,8個草莓,9個草莓?10個草莓?11個草莓?12個草莓?分別可以分給幾人?你們會分嗎?有沒有信心?好,現在咱們就拿起手中的學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動手分。

      3、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講評。

      4、你能將下面5個算式分類嗎?

      8÷4=2(人)

      9÷4=2(人)……1(個)

      10÷4=2(人)……2(個)

      12÷4=3(人)

      11÷4=2(人)……3(個)

      5、觀察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么?

      四、精講點撥

      (約8分鐘)

      1、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除法。

      2、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五、測評總結(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

      (1)完成課后“做一做”。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最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2)練習十四第1題。

      (3)÷6=5……

      2、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3、作業布置

      練習十四第2題。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整理和練習圖形和變換,鞏固平移和旋轉的表象和鈍角銳角的判別。

      2、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互相幫助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畫平移的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數平移距離

      1、觀察43頁第一題,讓學生說一說怎么樣數平移的距離。

      2、動手涂顏色。

      3、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樣找到那條船的。

      二、畫平移后的圖形

      1、先讓學生給43頁第二題的.四個點標上記號。

      2、問學生,圖形移動3格上邊的點移動幾格?圖形的大小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嗎?

      3、學生討論,該怎么樣畫平移后的圖形。

      4、學生匯報方法。

      5、老師總結:先找好四個點移動后的位置,再把四個點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平移后的圖形。

      6、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第2題的兩個要求。

      7、獨立完成44頁第5題。

      三、判斷練習

      1、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和旋轉。

      2、判斷哪些角是直角,銳角和鈍角。

      四、動手操作

      1、自己動手或小組合作完成45頁的做一做。

      五、動手完成剪一剪。

      自學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能辨認角和用尺子畫角。

      2、能力目標: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并培養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情感目標: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使學生感受角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在探索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認識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用尺子畫角。

      【教學難點】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用具】課件、布袋、球、圓柱、三角尺、紙條、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初步感知角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想玩嗎?這里有一個袋子,請你來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讓學生上前摸一摸,并說說判斷的依據。

      學生分別摸出了球、圓柱、三角板。

      過渡:同學們我們桌上都有三角板,把它舉起來。

      摸一摸它的角有什么感覺?(尖尖的、扎手)

      提問:課桌上還有其他的學習用品上面也有角嗎?請你找一找、摸一摸?(第一位小朋友指導摸)

      剛才我們小朋友摸感覺尖尖的,(指著角的邊說)那我們摸這個地方怎么樣?直直的預設:我摸到尖尖的地方,而且直直的。

      小結:我們摸到的角是尖尖的,角的兩邊是直直的。

      2、尋找生活中的角過渡:其實像這樣的角在身邊也有很多,平常你有發現生活中有哪些角嗎?小結: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角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的角。(課件出示并請孩子欣賞生活中的角。)

      二、自主探索,初步認識角

      1、認識“角”的基本特征過渡:為了便于觀察和研究,老師把這些角從物體表面“描”下來(把三角板)按在黑板上,沿著其中的三個角分別描畫出來。

      思考:這么多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它們都是尖尖的。

      提問:在哪里?上來指一指生上臺指,老師用紅筆點出來。

      講授:這個尖尖的位置我們把它叫做角的頂點。(板書:頂點)

      追問:除了頂點還有其他相同的地方嗎?生:都有兩條直直的線。

      講授: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角有幾條邊?(板書:邊)

      生:兩條邊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它叫什么名字啊?——角,它向小朋友進行了一個自我介紹:我是一個小小角,一個頂點兩條邊。

      2、畫角認識了角,我們來畫角。

      提問:畫角需要什么工具?指導:請跟隨老師的手來看看畫角的過程:先畫頂點(板書:頂點),再用尺子從這個點開始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板書:邊),最后畫一個小弧線表示角。這樣一個角就畫好了。(示范)看清楚了嗎?生敘述畫角的過程,再嘗試畫角。

      教室巡視,投影學生的作品。

      反饋:你們是這樣畫的嗎?板書:

      邊邊頂點學生回憶怎樣畫角,相機小結:畫角時,要記牢,先畫頂點再畫邊。

      3、辨角現在你們都認識角了嗎?這里有一些圖形都說自己是角,請您們來判斷一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4、尋找圖形中的角小朋友已經會辨角了,你們真棒呀!那如果角藏在圖形中,你們能找到嗎?

      三、操作探究,比較角

      1、認識角有大小。

      過渡:小朋友們已經找到了圖形中的角,鐘面上的角你能找到嗎?提問:(出示鐘表,轉動表針,兩針聯動)仔細觀察鐘面,時針和分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發現:兩針離開的越來越遠了,角就變得越來越大了。

      比較:哪個大?哪個?小結:角有大有小。(板書:角有大。

      2、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

      游戲一:火眼金睛,找準角。

      活動要求:

      出示一個缺了一個角的三角形。同桌討論、想一想:桌上的哪個角是從圖形中剪下來的。為什么?有什么辦法證明?教師巡視。

      指定兩名同學拿著角上來。

      設疑:現在這些小組有答案了,你們認為誰的角是上面缺失的角?那到底是不是這樣的?一起來驗證,怎么驗證?生提出比較一下,引導孩子嘗試重疊法。

      師補充講解重疊的過程(頂點和一條邊重合,如果另一邊和三角形的邊重合那么就是一樣的),并確定兩個同學的角都是從同一個圖形上的同一個角上剪下來的,并指出兩個角的大小是相等的。

      提問:都是從同一個圖形上剪下來的角,大小相等,但是有什么不同?發現:邊的長短不同;

      指導:是的,老師剪的時候,有的邊剪得長,有的邊剪的.短,但是卻不影響角的大小。看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

      生再嘗試說一說。

      3、角的大小和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游戲二:心靈手巧,制作角。

      活動材料:

      紙條兩根,同桌合作。

      小組開始制作角,教師巡視;

      小組匯報;

      設疑:想一想,怎么把角變大一點呢?變小呢?發現:看來這個想要大就要把兩條邊張開得大,想要小就要把兩條邊張開的小。

      小結:那么,我們可以說角的大小和(兩條邊叉開的大。┯嘘P。

      觀看角的大小變化的動畫。

      4、出示活動角。

      指導:觀察老師手中的角,教師將兩條邊叉開的越大,角就變得(越大),教師將兩條邊叉開的越小,角就(越。#ń處煂蓷l邊延長)而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

      小結:要知我的大與小,只看張口不看邊。

      四、總結升華通過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了角,你對角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小結:為了更好的記住這節課的知識,老師送給大家一首小詩。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角我是一個小小角,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記牢,先畫頂點再畫邊。

      要知我的大與小,只看張口不看邊。

      五、拓展提高,生活應用。

      1、生活中的應用出示小學生兒童保護視力糾正器及護眼閱讀看書架。調整閱讀看書的角度,便于小朋友閱讀,糾正了坐姿,有效預防近視。

      2、拓展提高一共有()個角。

      【板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角有大有小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學習目標:

      1、聯系具體生活情境,認識質量單位克。

      2、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動,初步建立1克的質量觀念,并學會以此為標準去估量物體的質量。

      3、了解克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到質量單位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習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克。

      學習關鍵:初步建立1克的質量觀念,并學會以此為標準去估量物體的質量。

      學習過程:

      一、自我檢測:

      同學們,你們和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買過東西嗎?

      出示課本主題圖,超市中水果區域的情境,呈現價簽上的錢數和500克等。

      二、探究與交流

      自學課本第101頁例1,完成下面各題。(學法指導:先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比一比哪一組回答的最精彩!)

      1、掂一掂1枚2分硬幣,初步感受1克有多重。

      2、2、用天平稱1克黃豆,數一數有幾顆?

      3、說一說哪些物品比1克輕,哪些物品比1克重。

      歸納總結: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常用“”()作單位。

      比較輕的.物品常用稱。

      三、自我挑戰:

      1、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

      2、一包口香糖大約重3()一個蘋果大約重200()

      一包瓜子大約重100()一袋鹽大約重500()

      3、判斷對錯。

     。1)小明身高130克。()

     。2)一個西瓜重3克。()

     。3)一個足球重450克。()

      4、下面的物品有多重,用哪個單位合適?圈一圈。

      二數下冊《克的認識》學案

      300(克、千克)4(克、千克)450(克、千克)500(克、千克)

      四、自我反思:

      這節課我學習了______,我的收獲是_______。

      五、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練習。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出既有除法又有減法的算式。

      教學重點:

      掌握除加混合運算中的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誰是你們最親最愛的人?(媽媽)每當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媽媽總會陪伴在我們身旁,媽媽那如花的笑臉就會浮現在我們眼前。三八婦女節剛剛過,你們有沒有送禮物給媽媽啊?(沒有)讓我們也去花店配一束美麗的鮮花送給媽媽,好嗎?

      設計意圖:用詩意的.語言輕輕撥動學生的心弦,讓濃濃的母愛緩緩地流入學生的心田。帶著對母親的愛,在身心愉快的情境中探究新知,相信學生會更主動。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觀察情境圖,說說圖畫上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教師放手,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書匯報。

      引導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引導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因為必須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2、小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提示:一支康乃馨的價格該怎么算?

      3、指明讓學生扮演:

      24÷8=3(元)5—3=2(元)

      5—24÷8

      =5—3

      =2(元)

      4、說一說有減法又有除法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讓我們再看看其它花的價格吧!

      指明讀題(2):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錢?

      四、課堂總結

      思考回報:

      1、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該怎么解決

      2、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五、布置作業

      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20

    數學教案二年級下冊優秀06-18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03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07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優秀02-02

    【熱】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17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熱】03-18

    【精】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15

    (優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11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優秀09-2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免费国产午夜电影视频 | 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热久久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AV永久免费 | 自产国产一区二区 | 色老99久久九九爱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