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

    時間:2024-10-02 07:26:40 二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必備】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必備】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1

      教學內容

      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北師大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67-68頁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觀察、操作活動,能夠用自然的語言描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了解折、畫、比、量等多種認識圖形的方法,體會研究圖形方法的多樣性。

      3、在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中,激發對圖形研究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過程

      教學準備

      三角板、直尺、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小棒、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玩過七巧板嗎?七巧板可以拼出很多美麗有趣的圖案,下面請大家欣賞一下。老師還有七巧板拼出了兩個圖形,你們認識它們嗎?(長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研究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我從學生喜歡的七巧板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后面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探索環境,在身邊找長方形和正方形體現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提出疑問

      你以前見過他們嗎?那你能找到藏在我們教室里的長方形或者正方形嗎?

      2、探究長方形的特點

      1從你的信封里拿出長方形。仔細觀察,猜一猜: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呢?

      (設計“猜一猜”一是培養學生的“經驗直觀”,二是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激發對圖形研究的好奇心。)

      2利用學具驗證猜測,完成學習卡:

      長方形的對邊,四個角都是角。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

      折:橫著對著,上下兩邊重合,上下兩邊相等。

      豎著對著,左右兩邊重合,左右兩邊相等。

      先橫著對折再豎著對折,四個角都重合,四個角相等。

      量:量每條邊的長度,發現相對的邊相等;利用三角板的直角比,發現四個角都是直角。

      得出結論: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這就是長方形的特點。

      (設計意圖:學生是第一次探索長方形的特征,所以給出具體探究的內容,引導學生研究長方形的邊和角是什么樣的。)

      3、探究正方形的特點

      你能利用剛剛學到的研究長方形邊、角的特征的方法去探究一下正方形的特征嗎?

      小組合作完成探究,小組派代表上臺匯報。

      最后得出結論: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設計意圖:有了前面長方形特征的探究方法,學生會模仿著去探究正方形的特征,所以這部分我設計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再總結特點。為了避免以偏概全,所以我給每個學生提供的正方形不一樣大,為了得到一個共同的特征)

      4、認一認

      剛才,我們從邊和角連個方面去探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各邊的名稱嗎?

      長方形中相對的兩條邊相等,較長的.一條邊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長”,較短的叫“寬”。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我們都叫“邊”。

      長方形的長和寬是不一樣長的,當他們一樣長的時候就成了正方形。那么你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嗎?

      三、鞏固練習

      1、用小棒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2、在方格紙中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3、根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完成課本P68練一練第3題。

      (設計意圖:在練習的處理中,我先是讓學生用小棒擺長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對照擺的圖形畫長方形和正方形,從實物直觀抽象到圖形直觀,加深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將學到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運用,完成練習第3題。)

      四、拓展練習

      數一數,填一填。

      1、圖中有多少個長方形?

      2、圖中有多少個正方形,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拓展練習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而且是沒有實物圖形的情況下,為了培養學生的圖形直觀,所以運用了課件演示)

      五、小結

      你覺得這一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學習了哪些研究圖形的方法?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2

      教學內容:

      搭一搭、認識余數

      教學目標:

      1.結合搭正方形的操作過程,認識余數,經歷探索余數和除法關系的過程,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經歷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體會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搭正方形的。操作過程,認識余數,經歷探索余數和除法關系的'過程,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余數和除法關系的過程,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教具:

      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淘氣和笑笑在玩擺小棒的游戲,4根小棒搭一個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個正方形,還剩幾根?(大屏幕出示主題圖)

      二、合作探究

      1.學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交流思考過程。,把學生擺小棒的過程用實物投影展示出來。

      2.認一認,想一想。

      如果用除法豎式算一算,應該怎樣列算式呢?想一想,結果又是多少?同桌合作完成。匯報

      橫式應怎樣列呢?134=3(個)1(根)

      你能說一說每個數在操作過程中表示什么?

      特別是余數1,為什么它要剩下?

      填寫單位是難點,所以引導學生說一說。

      3.搭一搭,填一填,你發現了什么?

     。1)小組合作并填寫表格。匯報填寫算式和單位。

      (2)觀察表格,比較每個算式的余數和除數

      思考:可以發現什么?有什么問題?余數一會大一會小,怎么回事?余數都比除數小,為什么?

     。3)說一說余數和除數分別表示哪部分?

      4.再分別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試一試。

      三、練習鞏固

      完成書練一練1-3題

      四、錯題解析

      264=56 324=78

      五、課堂檢測

      1、把16塊西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塊還剩()塊。()()=()(塊)()(塊)

      2、有23條魚,每7條放在1個魚缸里,可以放()個魚缸,還剩()條。()()=()(條)

      集體訂正答案

      六、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134=3(個)1(根)

      豎式

      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教學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各種積極因素,創設出了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了強烈的參與欲,學得積極主動。整個教學過程體現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也獲得了實施新課標的一次成功體驗。

      穩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小學生的特點。我們要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節課,學生學習情趣高,個個搶著發言,搶著上臺來演示,甚至有的同學一邊舉手一邊都想下位子,看來比較亂,但是他們都是為了學習,這樣的亂是學生參與學習的表現。新課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思考,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3

      復習內容:

      綜合復習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應用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目標:

      引導學生回顧整理綜合運用多位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熟悉這類題目的結構(即條件和問題)。

      比較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是多少”與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總結出解決這類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

      讓學生學會合作,大膽交流,能完整的分析應用題。

      使學生學會歸納與總結,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欲望。

      復習過程:

      一、回顧呈現

      1、揭示課題

      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在第六單元學完萬以內的數的加減法之后,還學會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整理一下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的方法。[板書課題]

      2、回顧呈現

     、俪鍪窘滩70頁第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圖:

      圖中有三個小朋友,你能分別給他們起個名字嗎?

      生可能回答:穿綠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明;穿藍衣服的小女孩叫小青;穿黃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新等。

     。ń處熢趫D中板書三個名字)

      ②搜集信息提出問題

      師:現在三個小朋友都有名字了,你能從圖中搜集有關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嗎?(思考一會兒)把你搜集的信息和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

      ③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可能會出現如下情況:

      ●小明有16張卡片,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張,小新有多少張卡片?

      ●小明有16張卡片,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張,小青有多少張卡片?

      教師板書這兩個應用題。

      [設計意圖:回顧整理不能按照新授課的思路教學,既然是復習課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課堂的真正主人。通過信息圖使學生回顧再現所學知識,逐漸激活學生的思維。]

      二、梳理歸納

      1、獨立思考,組內交流

      ⑴學生讀題,比較兩題,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生可能有如下想法)

      ●都是知道了小明有16張卡片,求另一個人有幾張卡片。

      ●這兩個題都是和小明的卡片數做比較。

      ●第一題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張”,第二題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張”。

      小結:相同點都是已經知道了“小明有16張卡片”,要求另外一個同學有多少張卡片。不同點是第一題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張”,第二題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張”。

     、品治鲞@兩道題,小組內交流思考方法。

      2、全班交流,展示思維過程

      (1)交流第一題,學生有可能出現如下想法:

      ●用畫線段圖的方式來分析第一題。(展示線段圖)

      所以要求小新的就是把16和25合起來

      ●用在腦子中畫圖的方式分析第一題。

      ●沒有畫圖,這樣想,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張,說明小新的多,小明的少,要求小新有多少張卡片,就要把16和25合起來。

     。2)交流第二題的解題方法。

     。3)學生口述算式。

      3、分析比較,揭示解題思路

      有的學生用畫線段圖幫助理解的方法解答;有的學生根據題意直接寫出算式。

      引導學生說出解答這類實際問題時應該注意:(1)知道誰和誰比。(2)知道誰多誰少。(3)知道要求誰。(4)根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關系,確定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新授課中,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已經通過學具(紙條)的操作,以及操作過程的思考與表達有一定的理解。因此,在復習課中這已經不是難點,而讓學生通過把實際問題“畫”出來,一步一步的分析比較,最后得出思考的方法和注意的問題,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而最終由學生自己總結出解決這類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會使學生理解得更加透徹,掌握得更加扎實]。

      三、拓展應用

      1、師生共同游戲,提出要求:老師在黑板上用磁卡片組成數403,學生在桌子上組成另一個數,你告訴大家,你的數比老師的數大幾還是小幾,其他同學猜一猜你組成一個什么數。

      2、72頁第六題信息圖

     、俳處熣勗挘嚎斓搅粌和澚耍阆朐鯓討c祝一下自己的節日?二年級一班的同學開展了向福利院的小朋友獻愛心的活動,他們通過什么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愛心呢?

      ②出示信息圖,學生觀察。

      ③要求學生獨立收集信息,在本子上提出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④全班交流。(可能有如下想法)

      ●一組做剪紙123張,二組比一組多做58張,二組做多少張?123+58=181(張)

      ●一組賣剪紙320元,二組賣剪紙200元,一組比二組多賣多少元?(二組比一組少賣多少元?)320―200=120(元)

      ●一組賣剪紙320元,二組賣剪紙200元,兩組共賣多少元?

      320+200=520(元)

      ●154+160=314(元)115+80=195(元)154+115=269(元)160+115=275(元)154+80=234(元)160+80=240(元)一組可以買一種禮物,也可以買任意兩種禮物。

      ●115+80=195(元)二組可以買一種禮物,最多能買兩種筆。

      ●把18支鋼筆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支?

      18÷9=2(支)

      [設計意圖:學生在獨立分析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總結出了方法。在這里安排兩組練習加深理解,鞏固方法,形成技能,再次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知識和實踐的聯系,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使學生感覺數學是現實的數學,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了必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疑問嗎?請提出來。

      2、作業:完成72頁6題。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不僅使學生有知識上的收獲,而且能有復習方法上的收獲,從而增加學習的經驗,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教學反思:

      綜合運用多位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回顧整理課,關鍵是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形成網絡,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稊祵W課程標準》關于“解決問題”目標中要求“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分析思考。低年級的學生遇到這類實際問題不知從何入手或不能準確的列式計算,原因是他們不能有條理的分析思考這類問題,沒能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我在這節整理復習課中,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取長補短,引導幫助學生理清了這類問題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有條理的分析問題的良好習慣。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4

      一、教學內容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二、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三、編排特點

    1、注意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教材編寫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如教材通過呈現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在超市購物,引出質量單位,說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單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他們進行估測或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達到這種相互促進的效果,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教材采取了一些措施。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一個2分硬幣和一袋1千克的鹽,讓學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讓學生說出大約重1千克的物體,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給學生提供測量實際物品的機會。如說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介紹了一些常用的秤,讓學生認識測量的工具。再如,讓學生稱從家里帶來的各種物品。讓他們在認識一些不同的秤后,實際練習讀取盤秤、彈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數值,充實實際測量的經驗并鞏固重量觀念。

     。3)培養估測意識。如,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后,給他們提供了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四、具體內容

    1、主題圖

      教材第85頁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出質量單位的。教學時,教師可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克和千克的認識

      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地是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大約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

    3、認識常見的秤

      教材第86頁介紹了一些常用的秤。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準備一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盤秤、電子秤、彈簧秤等,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輕重?梢韵茸寣W生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見到過這些秤,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再讓學生認識這些工具,練習讀取秤上的數值。但應注意不要要求過高,只要學生能讀出整十、整百克和整千克就可以了。

    4、解決問題

      教材第87頁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教學時,教師可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如讓學生調查家里買的蘋果和雞蛋的質量和數量,并推算一下大約多少個蘋果重1千克,大約多少個雞蛋重1千克。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所給的素材提出一些計算的問題。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加深對克和千克的理解。

    5、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后,教師應給學生們提供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如在教學教材第87頁做一做中第2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活動時,依次出示大家帶來的物品,讓每個學生都先估一估,記錄下來,再選擇合適的秤稱一稱,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5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觀察和討論,學生會整理簡單的數據。

      2.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會看簡單的統計表并會填寫。

      教學重點:

      數據在工農業生產及科技工作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

      投影片、學習用品(多種)、米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場景,進入角色

      1.先看我們學校的男、女生人數及全校各年級人數的統計表。(投影出示)

      2.動手計算各段(指低、中、高三段)的學生總數,算出后填人表內。

      3.進行小組比賽,算出全校的學生總人數。(每個小組以2人為代表,到黑板上寫出總人數。不事先指定,由學生自發上來書寫答案,快而對者為優勝者)。

      二、自學例1,指名解釋

      1.仔細觀察畫面的意圖并設問:

      (1)畫面所呈示的.事由是什么?

     。2)為什么要用“正”字來記數?

     。3)“正”字的數據轉換用的乘法口訣是哪幾句?

      2.依照要求,填人數據。

      (1)看仔細,填正確,把數字填上去以前應當先再次看一遍數據是否正確。

      (2)先請中等學生說出最多、最少的車屬哪類車。

     。3)平均每分鐘開過多少輛?

      三、設計活動,選出隊長

      1.教師布置去林場幫助植樹,分男、女生兩個隊;要選出男生和女生中各2名隊長。(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在教室里當場投票)男生面向黑板(講臺)由一名培訓過的學生唱票。女生背朝黑板(講臺)由一名培訓過的學生唱票。其余同學都作記錄。

      2.選出的學生向全班同學表示決心,其余同學拍手表示祝賀。并且教師在最后予以小結。類似這樣的選法,要求每位學生都能掌握。

      四、課內練習,獨立完成

      1.做第“練一練”中的第一題。

     。1)先明事,再理數。試問有幾種學習用品?

     。2)先檢查,再填數。

      2.補充本小組學生的身高、體重表。(以小小組為宜)

      五、回顧

      本節課的內容,實際上是從生活中引人的好方法,必須掌握。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6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68頁例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1000以內數的數數過程,能正確數出1000以內的各數。

      2、通過探索、討論、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使學生理解10、100、1000之間的關系。

      3、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猜測意識和估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正確地數數和理解10、100、1000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每組1000根左右的小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用一休的故事創設情境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知道他是誰嗎?(播放一休的錄像片)你心目中的一休是個什么樣子的?

      生1:聰明的。

      生2:愛動腦筋的。

      生3:是個小和尚。

      師:今天,一休想出個數數的題來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做出一休的題目嗎?

      生:有。

      師:請同學們把一休帶給大家的小棒倒出來,猜一猜大約有多少根?

      生1:300多根。

      生2:800多根。

      生3:1000根。

      生4:20xx根。

      師:現在我們就動手數一數,到底有多少根。在數以前,組長要合理分工,想一想,怎么數才能做到以下幾個要求:1、數的速度要快;2、數的數量要準確;3、數的結果能讓別人很快就看出來,而不用再去數。小組商量好了,就動手數一數。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小組合作數小棒,組長合理分工,記錄數的方法和數的最后結果,教師巡視指導。

      2、小組匯報數的方法。

      組1:我們小組是這樣數的,我們先把20根捆成1小捆,然后數出5小捆捆成1大捆,正好是100根,就這樣一捆一捆地擺好,最后數了數,一共有10大捆,正好是1000根。

      組2:我們小組是50根50根地數的,50根1捆,然后把2小捆捆到一起,正好是100根,我們數了數一共是10捆,所以就是1000根。

      組3:我們組和他們的不一樣,我們以前學過10根捆成一捆,所以我們是10根10根地分。然后把10小捆捆成1大捆,一共捆了10大捆,就是1000根。

      3、找出典型。

      師:10小捆捆成1大捆,從這組小棒中,你能發現什么問題?小組先商量,然后匯報。

      組1:我發現1大捆是由10小捆組成的。

      組2:我發現1大捆比1小捆多得多。

      組3:我發現10個十是100。

      師:這l大捆和這10大捆你又能發現什么問題?

      4、小結。

      跟同學們說的那樣,10個十是100,10個一百是1000,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00以內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三、鞏固新知

      今天一休還請來了他的三位好朋友,大師兄、二師兄和他的朋友小葉子,他們聽說大家今天學會了數一千以內的數,都想出個題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戰嗎?你想先接受誰的`挑戰?(學生自由選擇題目)

      一休:你能估計出這些畫面上有多少個(本)嗎?

      說說你是怎么估計的?

      小葉子:小葉子給大家帶來一個小貓闖關的游戲,小貓每闖過一關得100分,(演示小貓闖關的游戲)看完了小貓闖關的游戲,你知道小貓一共闖了幾關?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共闖了10關;因為小貓每闖1關得100分,它得了1000分,就是10個一百,所以就是闖了10關。

      大師兄:大師兄給大家帶來一個小貓收蘋果的游戲,(出示課件)現在小貓已經得了986分,小貓每收一個蘋果加1分,請你仔細數一數,看小貓最后一共得了多少分?

      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從(1)(2)題中任選一個題目。

     。1)從592數到613;

      (2)數出897后面的。8個數;

      二師兄:_____、_____、800_____、_____

      小組商量一下,你們小組準備怎么填?你們是怎么數的?

      組1:600、700、800、900,我們是一百一百地數的。

      組2:798、799、800、801、802,我們1是一個一個地數的。

      組3:802、801、800、799、798,我們1也是一個一個地數的,但我們是倒著數的。

      師:通過這個題我們看出,數數的順序不同、數數的規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只要同學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相信你會有不同的收獲。

      四、全課小結

      誰來說說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知識?你對這節課自己的表現有什么評價?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7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5名,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能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有提高,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得更多的是已經形成的學習興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體驗收獲的樂趣。每位學生都很天真活潑,他們在學習上是充滿無限樂趣的,在學習的探究上也是無止境的,因此基于他們無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學時應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好數學。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時,學生思維就打不開。因此本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學生體驗的思維的樂趣及成功獲得的.樂趣,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數學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和生活經驗的,因此在教學時注重培養他們對生活的密切接觸,培養其聯系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對課堂教學常規還有待于盡早進行規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導學內容分析:

     。ㄒ唬W習任務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建立學好數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12.口算的分階段要求

      結合具體情景,能叢數學的角度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并靈活應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積極主動的參與編乘法口訣等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結合情景圖,在學習中受到熱愛自然,熱愛科學,保護環境等方面的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1)、萬以內數的認識

      本單元教學萬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00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100以內數的概念及認識方法是本單元的認識基礎,萬以內的數的概念是進一步學習億以內數和四則運算的必要前提,是億以內數的認知基礎。按我國的計數方法是每4位一級,萬以內的個位、十位、百位、千位為個級,學生掌握了這一級的讀寫方法,將有利于進一步學習萬以上的數。

      本單元編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平行四邊形、拼組圖形四個導學內容。

     。2)、認識圖形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是學生在二年級(上)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直角有了初步認識,并能進行簡單辨認的基礎上,進一步安排的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認識,它是學生以后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面積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的認識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平行四邊形。

      這部分教材引導學生從實物情境中抽象出平行四邊形,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平行四邊形,它是學生以后進一步學平行四邊形特征和面積計算的基礎。

      3、拼組圖形。

      拼組圖形是在學生已經有了對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的初步認識,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認識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是通過拼組圖形的活動,鞏固對圖形的認識,并通過看、拼、說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自主探索意識和創新合作意識。

     。3)、三位數的加減法

      本單元的導學內容分以下八個部分:

      1、整十、整百數的加減。

      教材創設了算氣球個數、算兩位同學家相距的米數、算文學讀物的冊數等情境,選取的數字都是整十、整百數,目的是通過熟悉的生活場景,提出用加減法解答的問題,學習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法。

      2、加減法的估算。

      教材通過接種乙肝疫苗、運貨物,算價錢等情境,引導學生掌握三位數加減法的估算方法。

      3、三位數的加法。

      教材通過呈現直觀的實物力,引導學生理解三位數加法算理,掌握算法,又通過“議一議”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4、三位數的減法。

      教材通過算購物余款數,算學生人數等學生熟知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先估算,再精算。為了讓學生能理解減法的算理、掌握算法,教材呈現了與例題有關的百元人民幣和十元人民幣直觀圖。

      5、探索規律。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推理等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索數、形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增加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解決問題。

      教材通過買文具、記帳、租船等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實例,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激發學生學數學的積極情感。

      7、實踐活動學習“當家”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

      8、整理與復習。

      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學習的內容及談收獲、存在的問題,以及通過必要的練習,讓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4)、千米毫米

      本單元主要安排了認識千米、毫米和實踐活動“人身上的小秘密”2個內容。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有了米、厘米的認識,知道分米的基礎上,進一步編排的關于測量內容中的最后2個長度單位的認識。通過本單元的教學,使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8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ǘ├趯W具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動手實踐學生自己領悟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征,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下面各是什么角?

      說出什么叫直角、銳角、鈍角?

      組成角的兩條邊是什么線?

      2、家在本子上畫出直角(用三角板)、銳角、鈍角各一個。

      (二)學習新課

      1、理解三角形的意義。

     。1)我們已學過三角形,你能舉例說出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嗎?(紅領巾等)

     。2)利于學具,動手做三角形,小組內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3)結合復習題,思考討論:

     、偃切问菐讞l線段圍成的?

     、谑裁礃拥膱D形叫三角形?

      在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4)鞏固概念。

     、僬乙徽,哪些是三角形?(投影)

      ②用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這句話對不對?為什么?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強調,看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要從兩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條線段,二是要看是否圍成的封閉圖形。

      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剛才大家找出這么多三角形,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進一步觀察一下,這些三角形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啟發學生明確:它們都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它們都有三個角,都有三個頂點。

      再引導學生概括: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3、教學三角形的特性。

      我們學習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車的.車架、房梁架等。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呢?我們來做一次實驗。

      教師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框,讓同學們拉一拉。

      先拉五邊形木框。(變形)

      再拉四邊形木框。(變形)

      后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三角形不變)。

      提問:通過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動手實踐,老師引導學生明確: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固定不變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你能舉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嗎?(椅子腿松動了,可以固定一個三角形鐵架)

      (三)鞏固反饋

      1、說說三角形的意義、特征。

      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二年級下冊優秀06-18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05-12

    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02-11

    (優秀)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6-12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04-17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優秀02-02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優秀09-21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05-08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優秀(精選)05-26

    [優]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07-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免费观看福利视频 | 亚洲一级性爱片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 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