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地位及課文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第四單元第20課、本單元主要反映的是對自然世界進行科學探索的內容、<<山市>>是一篇自讀課文,它所涉及的自然現象與海市蜃樓相似,可引導學生對這一問題適當探究、課文用精練生動的語言描述山市的生成發展﹑高潮及消失的過程,極富想象力、
教學目標:
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感知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變”“奇”“美”、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發揮想象,體會山市這一自然現象的神奇并再現山市、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
誦讀法(采用多種方式朗讀)
討論法
情境設置法(充分利用課件創設情境、播放海市蜃樓的圖片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課件背景是與文言文意境相似的中國古典山水畫,配以中國古典民樂,充滿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韻味、進行pvp比賽,字﹑詞﹑句pvp、小記者采訪的形式體味山市之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海市蜃樓圖片,然后請同學們說說圖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并適時引導、現實生活中有可能在瞬息間出現一座城市嗎?讓我們走進<<山市>>,去領會山市的神奇吧!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了解作者
2、師生競讀
①抽同學朗讀,其他同學挑刺兒、(字音﹑停頓﹑斷句)
②教師古箏配樂朗誦,學生體會停頓﹑語調﹑情感、
學生發表觀點,教師總結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奏準確斷句﹑讀出情味、
③選派學生代表與老師比賽,學生評論并說明理由、
④集體有感情朗讀、
3、譯讀(字﹑詞﹑句pvp)
超級女生中有個pvp環節、現在我們也舉行一場字詞句pvp大賽、你可以pvp班上一個同學,也可以pvp老師,當然老師也可以pvp你(如果不懂也可以求助于別人)、比一比誰是冠軍、
注:在pvp中,老師提出重點字﹑詞﹑句、
(一切烏有數年恒不一見居然城郭塵氣莽莽然危樓一座往來屑屑或憑或立高插青冥歷歷在目碧瓦飛甍高垣睥睨風定天清直接霄漢黯然縹緲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屏或立,不一狀、)
3、品讀
(1)體會山市之“變”、
①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時間很短暫,看來山市瞬息萬“變”、
②隨時間推移,山市呈怎樣的景象?
③山市變化的全過程分為幾個階段?
(2)想象山市之“奇”、
①分組討論所看到的山市奇觀、同學們都是山市的目擊者,派小記者下組采訪、
參照采訪提綱:你看到怎樣的景色?
它有變化嗎?怎樣變化的呢?
你覺得這些美嗎?美在哪里?
教師以記者采訪的方式與小記者交談,總結小記者所了解到的山市奇景
(3)品味山市之“美”、
①集體朗讀一部分課文,有感情的描繪這部分景色,共同品位山市奇觀、(輔以圖片)
②師生評說山市景色之美,探究由哪些詞語﹑句子體現出來、
三、討論研究
為什么那時的人把山市稱作鬼市?山市怎樣形成的?
四、作業設計
1、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述美麗神奇的山市、
2、給蒲松齡先生寫信說明山市形成的科學原因、
板書設計
山市
變奇美
忽孤塔高插青冥
無何城郭碧瓦飛甍
未幾宮殿高垣睥睨
既而危樓風定天清
逾時高舍直接霄漢
倏忽拳豆黯然縹緲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絡、庭、敝、戀”4個生字,會寫“絡、箱”等14個字,正確讀寫“網絡、遍布、五湖四海”等詞語。
2.能正確朗讀課文。
3.讀懂本課內容,抓住文章的要點;初步了解電腦網絡的意義、用途及有關知識,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課前準備
1.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和設計好的表格,實物投影儀。
2.有條件的同學上網操作,嘗試網絡各種功能,如下載資料、網上娛樂、發送電子郵件等。
第 一 課 時
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1.(板書課題)請大家認真讀一讀課題,說一說你最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通往哪里?“我家”是怎樣跨上“信息高速公路”等問題)
2.教師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定學習目標,激起學生自主閱讀解決問題的興趣。
自主閱讀,初步感知
1.采取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生字詞,可以查字典,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
2.自己想辦法練習將課文讀通順,如同桌互讀、請人聽讀、自我練習等。
3.思考同學們上課時所提出的問題,在文中進行勾畫批注。
檢查自讀情況
自選方式來匯報自己的自學情況,如,當小老師教認生字詞;請好朋友一起輪讀課文;解答課前別人或自己提出的問題。
小組合作,深入學習
1.組員搭配上體現互補,每組保證有一名略懂電腦的同學。
2.下發表格,要求各小組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將討論結果填入表格,同時,組內人員要分工明確。
我們小組讀懂的網絡功能
我們還知道的網絡功能
不懂的問題
全班交流
各小組自選方式匯報學習成果,向其他小組提出問題。如:
1.可由中心發言人將表格放在實物投影上,介紹本組讀懂的和課外了解的.網絡功能,并就不懂的問題請教其他小組。(教師亦可適時參與解答)
2.可由組員配合,一人讀相關段落,一人概括課文所介紹的網絡功能;一人詳細介紹自己如何了解的網絡其他功能,并回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3.可由操作計算機較熟練的同學上機,邊演示邊介紹網絡功能,并隨時回答其他同學的提問。
4.教師在各組匯報中發現問題,進行總結指正或進行演示。
讀讀寫寫
情不自禁 電腦網絡 目不轉睛 戀戀不舍 信箱 領悟 盯著
五湖四海 迫不及待 應有盡有 笑瞇瞇 老鼠 警察 博覽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內容:全文
教學目的:
1、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重難點、關鍵:
1、利用電化教學手段,體會潮的壯觀。
2、緊扣重點詞句,指導感情朗讀。
教具準備:錄像,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圖、復習導入新課。
師: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1、請比一比:“觀潮”和“天下奇觀”的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3、潮來前的情景是怎樣的?生回答后,PowerPoint出示板書。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觀潮》,PowerPoint出示學習目標,齊讀。
學習目標:
1、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表達方法。
二、欣賞錄像,感受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PowerPoint出示蘇東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引導齊讀。激發學生情感,欣賞錄像,引入學習課文。
PowerPoint出示學習方法齊讀
學習方法:
1、自由讀課文,說說讀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打個問號。
2、抓重點詞句品讀體會、積累。
三、自由學習課文
1、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匯報學習成果。
2、質疑,討論,解疑。
3、小結,PowerPoint出示板書。
四、精讀“潮來時”部分的重點句子
設想: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幫助理解,又幫助記憶。
教法:PowerPoint出示,圖句結合,指導品讀。
1、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 好像悶雷滾動。(鼓勵學生想象,主動模擬悶雷滾動的聲音,并讀出隆隆的感覺。)
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表演沸騰的'場面“跳著、叫著、喊著”,指導讀出驚喜的感覺,理解“人聲鼎沸、沸騰” )
3、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 逐漸拉長, 變粗,橫貫江面。(同桌互讀,讀出激動的心情。)
4、再近些, 只見白浪翻滾, 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分組比賽讀,讀出壯觀的感覺。)
5、浪潮越來越近, 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個別賽讀,讀出雄偉氣勢。教師鼓勵,與學生一起鼓掌。)
6、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來。(教師試讀,學生評價。)
7、加入自己的表演,入情入景,分男女賽讀“潮來時”部分。
8、小結,課件出示練習,反饋學習情況。
五、學習“潮過后”部分
齊讀,談潮過后的景象。PowerPoint出示板書。
六、PowerPoint再出示蘇東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總結全文。
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這節課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希望把今天學到的方法用到今后的學習當中。
七、拓展練習
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方法,仿寫飛沙灘的潮,用上課文
的好詞佳句。
八、布置作業
1、繼續仿寫。
2、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諸葛亮和馬謖這兩個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境界。
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時間: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學習《智取生辰綱》,我們了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藝術構思,也欣賞了梁山好漢們的智勇雙全的'氣概,相對于施耐庵的《水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又向我們展現了另外一種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和歷史風云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三國古戰場看看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吧。
二、介紹作家作品:
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大約生活于公元1330年至1400年之間,名本,字貫中,別號湖海散人。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還有廬陵、錢培、東原等不同說法)。曾經充當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士誠的幕僚。他寫過詞曲,雜劇,以小說的創作成就最大。他“與人寡合”,而“樂府隱語,極為清新”,他可說是中國第一個用全力作小說的作家,其作品包羅萬象,著有小說《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雜劇《趙太祖龍虎風云會》等,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
三、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C)
A馬謖(shu)曹叡(rui)寨柵(zha)
B偏裨(bi)文幾(ji)咽喉(yin)
C張郃(he)犄角(ji)城垣(yuan)
D垓心(gai)長史(chang)輜重(zi)
2、下列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B)
A司馬懿非等閑之輩(平常的人)男親自哨見(探見)
B彼若有命,不來圍山(有性命)孔明跌足長嘆(跺腳)
C把魏延圍在垓心(戰場的中心)又命馬岱、姜維斷后(在后面掩護軍隊后退)
D只鼓噪吶喊(擊鼓喧嘩)思舜帝殛鯀思禹之義(殺死)
四、請用《三國演義》的章回體形式,給課文的四部分命一個小標題。
即:
孔明分兵拒司馬,馬謖奉命守街亭。
司馬設伏取蜀兵,馬謖大意失街亭。
亡羊補牢時已晚,發號施令別打算。
趙云神勇保軍資,孔明揮淚斬馬謖。
五、分析小說如何寫馬謖失街亭的。
1、教師介紹馬謖其人如何深受諸葛亮重用的相關情節。
3、作者寫馬謖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
“汝真女子之見!……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
語文教案 篇5
《春》
一、素質教育目標
1、認識認知目標: ⑴掌握生字詞,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
⑵體會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色。
⑶學習本文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2、能力形成目標:通過學習本文,培養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觀察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養成自學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3、素質培養目標:通過學習本文,領略春天的美。引導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識。要讓孩子們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擁抱大自然。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三、教學課時:三課時
四、教學工具:多媒體
五、第一課時的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尋找課文中最喜歡的段落、句子、詞語,反復品味、朗讀,分組進行討論,然后大家都來說說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學習全文、培養能力的目的。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賦。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贊美,那么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課件出現課題、作者)
二、初步了解課文(課件輔助)
1、欣賞課文朗讀,體會美,思考:課文描繪了春天的什么景色?(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
2、朗讀課后詞語,鞏固讀音。
三、深入體會語句
1、讓學生自己從課文中尋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思考為什么喜歡它?適當在旁邊作好筆記。
2、分組進行討論,輪著說自己的理由,組員幫助補充修改,然后選出一組中最好的一個準備發言。
3、各組代表發言,不重復,但可補充。老師適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精彩段落,甚至背誦。在這個過程當中老師應盡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四、總結
本節課,同學們共同領略了春天的美,學會了自己去尋找課文的精彩之處,希望你們能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當中去。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古詩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