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9-15 14:09:1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學習評價作家作品:

      2 .學會品讀文段,培養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

      3 .積累體育名言名句。

      4 .組織開展‘走向世界,感受節日”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教學過程:

      一、學習“我會評”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通過小學幾年來的學習,我們不僅認識了許多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而且還拜讀了許多不同風格的作品。你最喜愛哪一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呢?現在我們就和同學們交流交流吧!

      2 .同桌文流,小組文流。

      3 .投影出示一篇美文,引導學生說說喜歡這篇文章的理由。

      4 .學生從文章內容、語言、立意等方面文流自己喜歡某一篇文童的原因。

      5 .全班交流匯報。

      二、學習’.我會讀”

      1 .投影出示書中文段,教師配樂朗讀。

      2 .學生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段,邊讀邊想象,把文段中的語言文字化為美的形象。

      3 .啟發學生思考交流。

      ( l )你從這個文段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秋的“沉靜”?

      ( 2 )你喜歡這個文段嗎?為什么?

      4 .學生朗讀。

      ( l )你打算怎么朗讀這個文段?和小伙伴們交流自己選用的朗讀形式、語速、語氣。

      ( 2 )自己美讀文段。

      ( 3 )全班展示。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把自己對秋的喜愛之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教師鼓勵學生人人參與。

      5 .評選“美讀小能手”。

      三、學習‘.百寶箱”

      1.激情導入。

      2 .投影出示”百寶箱’”中的有關體育運動方面的名言。

      ( l )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 2 )嘗試理解:學生交流對這些體育名言的大致理解。

      3 .多種形式讀、背名言。

      4 .交流其他有關體育的名言(學生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四、課堂小結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大釋臺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節日是人類精神百花園里的一朵奇葩。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節日。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節日的百花園,一起去領略這座百花園中萬紫千紅的景致吧!

      二、播放錄像帶,欣賞世界各國人民歡度節日的情景

      三、全班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1.介紹世界各國節日的由來。

      2 .介紹節日中的'奇聞趣事。

      四、播放一段中國人民歡度國慶節的錄像

      1 .學生觀看錄像,感受人們歡度節日激動的情景。

      2 .啟發學生思考討論,這是哪一個國家的人民歡度什么節日的情景?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3 .學生文流匯報。

      五、展示臺

      課后請同學們結合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以‘”各國的節日”為題,辦一期手抄報。比一比誰的手抄報辦得更好。

      六、課堂小結

      學習了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讀會認字,掌握會寫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中描寫同學們行走路線的語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中描寫植物的奇異之處。

      5、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奧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描寫同學們行走路線的語句。

      2、理解課文中所描寫的植物的奇異之處。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詞語;初讀課文,講讀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其余學生用筆畫出本課的生字以及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師生共同評價學生朗讀情況。

      3、出示本課生字:

      4、指名認讀生字,并做到口頭組詞。

      5、出示文中的詞語:奇異艷麗

      醉意

      清脆

      向導

      農藝

      麻木

      好奇

      本領

      參觀

      6、指定小組進行開火車讀生字、新詞比賽。

      7、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找出令你最感興趣的植物,認真體會他的神奇之處,并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各個小組在小組內先相互交流,進行改進。并推薦代表準備發言。3、反饋學習情況。

      4、各個小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5、小組內互相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喜歡的語句。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全班齊讀課文第一段。

      2、你讀懂了什么?

      3、反饋學習情況。

      4、全班再讀課文第一段。

      5、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最感興趣的植物,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五、小結

      我們學習了第一課時,植物世界里都有哪些奇異的植物呢?究竟有什么神奇呢?我們下節課繼續來學習吧。

      六、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正確書寫本課生字。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明白詞句含義。

      2掌握排比、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

      3掌握文中所引的詩、諺語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標:

      1理清文章脈絡,掌握作者行文的時間和空間順序。

      2把握本文內容翔實,情文并茂的寫作特點。

      3學習作者根據各個景物的特點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寫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強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簡析

      重點:

      1學習作者根據各個景物的特點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寫方法

      2把握本文內容翔實,情文并茂的寫作特點。

      難點:

      掌握寓學識、才力和情感于記敘之中的游記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長江三峽簡圖”,標明主要景點,讓學生了解旅游景點的方位。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三峽的資料,建立對三峽風光的感性認識。

      教學方法:圖片演示法、問答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師:長江從源頭至入海口,全長6300余公里,是我國第一大河,三峽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峽西起……(用幻燈片展示教師設計的“長江三峽簡圖”,指出各個旅游景點的方位)

      2組織課堂發言。

      師: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請同學們根據搜集到的資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峽,然后我們再來閱讀《巴東三峽》,看看與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區別,又有何相似之處。1觀看幻燈片,聽教師講解,對三峽形成較直觀的認識。

      2根據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講述自己心中的三峽。注意盡量進行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述,如講一些關于三峽的民間故事等。通過課堂講述,建立對三峽的感性認識。

      二、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劃分段落,總結各部分大意。

      2抽學生發言。

      3小結: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總述三峽景觀。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別描寫西陵峽、巫峽和瞿塘峽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寫走完三峽后的心情。

      4總結出作者的游蹤順序(見板書設計1)1朗讀課文,在書上劃分段落,并歸納段意。

      2發言。有不同意見者積極補充。

      3與教師一起理清文章結構。

      4理清作者游蹤順序。

      三、字詞積累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通過注音、釋義、造句等檢查學生對疑難字詞(見板書設計2)的掌握情況。跟隨教師的活動掌握疑難字詞。

      板書設計:

      1作者的游蹤順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慶逆流游覽三峽)

      宜昌——西陵峽(黃貓峽、燈影峽[中有黃陵廟]、崆嶺峽[中有牛肝馬肺峽、崆嶺灘]、米倉峽、香溪)——秭歸、巴東——巫峽——瞿塘峽(白帝城、孫夫人廟、八陣圖)——夔府的江岸

      2疑難字詞

      浣妝滟滪堆凝望玲瓏險峻懸崖絕壁古褐蒼蒼

      第二課時

      一、分析描寫巫峽所用修辭手法及作用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師:作者在巫峽描寫時運用了很多修辭手法,請在文中找出相關例句。

      2抽學生朗讀他所劃的句子。

      3指導學生分析文中的修辭手法,并體會其作用。1閱讀7、8自然段,劃出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

      2朗讀所劃的句子,并指明其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

      3體會文中所用修辭手法的作用。

      二、比較閱讀,討論作者的寫作特點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引導學生將這兩個段落與描寫西陵峽和瞿塘峽的段落作比較,體會作者根據景物特點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寫方法。

      2師總結:本文介紹三峽景物能抓住特色,詳略安排得當,根據景物的特點來調整描寫手法,如西陵峽山勢的高低,水勢的急緩各不相同,作者介紹得簡明扼要而又刻畫精準,記敘巫峽,則側重描寫其山水的奇險和美麗,同時涉及了聞名遐爾的巫峽山云雨;記敘瞿塘峽,則側重介紹了兩岸的人文景觀,既避免了重復,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內涵。1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提出意見,互相商討,也可一人提問,大家討論,解決問題。

      2在老師點撥下感受作者寫作特點。

      三、分析文中詩句、諺語和典故的作用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師:作者在描寫三峽景物時引用了詩句、諺語和典故,請大家閱讀課文,找出相關例句。

      2抽學生朗讀其所劃例句。

      3抽學生分析它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結:能收到畫龍點睛之效,言簡意賅,渲染氣氛,使游記增添了文化內涵和韻味。

      1閱讀課文,劃出文中的詩句、諺語和典故,思考其作用。

      2朗讀例句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古樂府詩)

      青灘葉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諺語)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3分析它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四、細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師:作者在游歷過程中的心理是不斷變化的。請大家細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表現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2抽學生朗讀所劃語句,進行小結。

      3師:作者在寫三峽的自然景色同時也關注兩岸的人文景觀,他到底講到了哪些人文景觀呢?

      4師:這些人文景觀大大增強了三峽之美的豐富性。1細讀課文,找出體現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2朗讀所劃語句,稍作分析。

      3生:黃陵廟、王昭君故里、劉備托孤……

      4聽教師介紹文中的人文景觀,拓展知識面。

      第三課時

      一、通讀全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辭的精彩。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范讀《巴東三峽》,再讓幾位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出感情。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大聲朗讀,聽教師和其它學生朗讀,感受文章中作者對三峽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體會文章中文辭的精彩。

      2要學生散讀課文,摘抄詞句,體會作者的學識和才思。1朗誦課文,感受文章中作者情緒的變化發展,感受作者對三峽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體會文章中文辭的精彩。

      2散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進行詞匯的積累和語料的儲備,同時體會作者在娓娓道來時所表現出的淵博的學識和過人的才思。

      二、比較閱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要求學生將本篇課文與七年級(上)已學過的酈道元《三峽》進行比較閱讀,體會二者之間的區別。

      2抽學生發言。總結:了解《巴東三峽》為游記,作者置身其中,有時直接抒發自己的情感,而《三峽》一文則多為客觀描繪。《巴東三峽》寫景物常渲染、鋪敘,《三峽》的記敘文字則十分洗練。1將兩篇課文進行比較閱讀,討論其不同點。

      2發表意見,在教師指導下了解兩篇課文的不同處,進一步了解游記與記敘文的不同處,在區別中把握游記的特點。

      三、作文訓練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現在我國正在建設三峽大壩,讓學生根據自己搜集到的資料,結合本篇課文的學習,充分發揮想象力,寫一篇200——300字的小文章,描述大壩建成后三峽的壯觀景象。

      2請學生朗誦。

      3評價。1根據資料,發揮想像,當堂完成作文。

      2朗讀

      3吸取有益建議,總結經驗,增強描寫能力。

    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增強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2、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

      2、培養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培養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1、揭示交際話題:風景優美的地方。

      同學們,你們去過或最想去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

      2、大家去過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過那個地方,你能把觀賞到的優美色向大家介紹嗎?假如你最想去某個地方,能講講想去的原因嗎?

      3、生生交際。

      可以與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組合成小組進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

      學生自由上臺介紹,相互評說。

      5、拓展延伸。

      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可是由于人們缺乏環保意識,使有些優美的風景失去了往日風采,大家想想看,我們怎樣使祖國的山更青,水更美?學生相互討論,談感想,出主意。教師鼓勵學生當環保小衛士。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①了解一字多義的語言現象和幾種不同的構詞形式,并能在平時自覺積累詞語。

      ②背誦古人描寫景物的詩句,并能在平時的讀寫中應用。

      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積累詞語。背誦古人描寫景物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①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的字。

      ②教師提問:讀了這兩組句子,大家有什么發現?

      ③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導學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義。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這兩個意思外還有哪些意思?還可讓學生舉例說說,還有哪些字也有好幾個意思。

      二、讀讀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讀讀列出的'詩句。

      ②指名讀。集體齊讀。③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④學生自由地背一背詩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誦。小組背誦。集體背。

      ⑥你還記得哪些描寫景物的優美詩句?給大家背一背。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①了解幾種不同的構詞形式,并能在平時自覺積累詞語。

      ②了解有關祖國山河的知識。

      ③增強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培養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增強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讀讀記記

      ①學生在小組內自讀所列詞語,并說說這些詞語的構成有什么特點。

      ②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掌握詞語的構成特點。

      ③學生讀讀記記這三組詞語。

      ④學生根據詞語的構成特點,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看誰說得又多又準確。

      二、寬帶網

      ①引導學生通過圖書、網絡搜集反映祖國迷人景色、富饒物產的資料。

      ②指導學生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如:

      風景類,物產類;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較豐富的資料以后,我們選一個時間召開“可愛的中國”資料展示會,好嗎?

    語文教案 篇5

      一、導入

      農歷八月中旬是錢塘江潮最壯觀的時候,古往今來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來觀賞。有一天迎來了宋朝的文學家周密,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周密眼中的錢塘江潮是怎樣的景觀。

      二、引入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熟悉課文內容,注意以下問題:

      ⑴ 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詞,通過查工具書的方法掌握這些字的讀音和意義。

      ⑵ 用筆畫出你在查閱了工具書后還不能理解的字、詞和不懂的語句。

      2、結合課文中的解釋,幫助學生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⑴ 解決學生自學中的難字、生詞和較難的`語句。

      ⑵ 強調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剛剛,開始。 既而:一會兒。 出:來到。 倏爾:一會兒。

      皆:都。 略無:毫無;略,大概,大致。 夸能:夸耀才能。

      3、請大家齊聲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研讀課文,掌握課文脈絡

      1、請學生示范朗讀文章,其他學生思考:

      ⑴ 寫錢塘江潮的語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⑵ 出具體寫潮水的語句,讀一讀。

      ⑶ 說說自己讀后對錢塘江潮的認識。

      2、默讀課文其他段落,引導學生拓寬對潮的界定:

      ⑴ 課文其他段落是寫什么的?

      明確:

      ① 水軍在潮里演習;

      ② 吳中健兒溯迎弄潮;

      ③ 江邊喧鬧的看客。

      ⑵ 也可用帶潮的詞概括形容這三段文字的內容:人潮

      四、兩相比較,體味觀潮以外的內容

      1、我們分別請同學來讀寫水潮和寫人潮的語句,你來品味這兩潮各自的魅力。找出文中寫這兩種潮特點的詞語,用見簡潔的語言概括兩中潮的特點。

      ⑴ 水潮:

      (偉)

      遠 近

      色 聲 形

      小 大

      ⑵ 人潮:

      (奇)

      數百、四起、山崩、無跡 宏大

      數百、溯迎、鯨波萬仞、百變、略不沾濕 能

      溢目、塞途、百物、倍穹、不容閑 榮

      2、人因所賞景之美愈多,景因所到人之多而更美。

      請大家帶著對文章的理解,再一次來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帶給我們的錢塘江潮美景。

      五、課外延伸

      請賞析文中楊誠齋(楊萬里)的詩句: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六、結束語

      我們國家的文學寶庫里,還有許許多多描繪祖國美麗可愛、宏偉壯觀的山水風景佳篇,讓我們開啟起閱讀的航船,向著那一座座寶庫進發。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寫上中下結構的生字,借助拼音,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能力目標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調查能力和計劃能力,提高學生寫字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從小掌握正確的書寫規則,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難點:

      學習填寫小調查、小計劃的表格。

      教具準備:

      小黑板、錄音、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語文活動》中,我們學習了寫在左中右結構的字,很多小朋友寫得非常漂亮,今天,我們學習寫上中下結構的字,看看誰是“小小書法家”。

      (二)萬花筒:練習上中下結構的字。

      1、生字卡片出示“意、害”兩個字,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結構。

      2、學生自行選擇喜歡的'一個字練習書寫。

      3、小組討論交流監察院的書寫順序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書寫時要先上再中最后下,注意安排好三部分的比例關系。比如:“意”在占格上,上中下一樣多,但注意強調臥鉤的寫法。而“害”字中間的“豐”要占得寬些。

      4、教師范寫,學生練習寫好另一個字。

      5、學生練習自己收集到的上中下結構的字。

      6、小組匯報交流,師生相互評議,選出“小小書法家”。

      (三)百寶箱:讀讀背背古詩。

      1、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注意讀出詩歌的節奏感。(課件出示古詩)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播放課件,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意境。指名學生朗讀,教師指正。

      4、舉行朗讀邀請賽。,表演賽。

      5、采取多種形式背誦詩歌。

      6、課后你還積累了哪些古詩?請學生背一背。(對積累得多的進行鼓勵,表揚)

      (四)大舞臺:我能幫他做什么。

      1、剛才同學們的表現很不錯,你們能將這種表現帶到“大舞臺”上嗎?

      播放課件,揭示活動的內容,理解什么樣的人需要幫助。(有困難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缺陷的人)

      2、學生觀看錄像,看看小女孩調查的事件。(出示課件:小女孩的調查和計劃表)學生分組,仔細閱讀,想想這個小女孩的計劃對自己有哪些啟發。

      3、小組討論,匯報交流在我們的周圍需要幫助的人。教師相機鼓勵學生要多多觀察,樂于助人。

      4、小組合作,共同填寫。(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5、學生分組匯報自己的調查計劃表格,師生評議。

      (五)總結談話,結束新課。

      同學們,通過過次語文活動,我們不僅學會了書寫上中下結構的字,會讀會背古詩,還學會了怎樣填寫調查、計劃表并按照計劃去付諸行動,我們的收獲真不少。希望同學們今后能更積極地參加語文活動,獲得更多的知識。

    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課文淺顯易懂,教學時,可放手讓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順,再讀時,要把課文讀通,讀有所悟,讀出文情;最后,在熟讀的基礎上自然成誦。而本課的另一教學重點則是識字,此環節應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

      教學策略

      在研讀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以“讀通→讀懂→背誦→寫字”為主線進行教學設計,以下是為完成學習目標的一系列做法。

      1.朗讀的指導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讀出文情,讀有所悟。

      (2)教學時,應充分發揮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

      (3)促讀。

      2.背誦的'指導

      引導學生掌握具體的背誦方法,如:結合板書來記憶背誦,邊想象邊背誦等方法。

      3.識字、寫字

      (1)在具體的語境中認識字詞,體會字詞含義。

      (2)充分發揮教師的書寫示范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能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

      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切入點

      兩只鳥蛋是哪兒來的?為什么又被送回去了呢?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生字“蛋”,引出課題

      1.指名認字卡上的生字“蛋”。(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生字朋友,誰愿意和它交朋友呢?)

      2.指名說說自己所認識的蛋。

      3.說說蛋里藏著的秘密。

      4.揭題,讀題,學生板題。(師生)

      二、初讀,讀通,讀順

      1、讀書小組一起讀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順,遇到生字,要多讀一讀。

      2、檢查學習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小老師領讀,給生字組一組詞。

      (2)讀課文上去掉拼音的詞語。(課件出示)

      三、再讀,感悟課文內容

      1.指名分節接力讀詩歌。(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的是一首詩歌,老師想問問,假如讓你請一些同學來接力讀,你會請哪些同學呢?為什么?)

      2.學生接力讀,師生。

      3.師生討論問題,并適時指導感情朗讀。

      (1)兩只鳥蛋是從哪兒來的?是怎樣子的?

      (給學生帶來實物,摸一摸,體會“涼涼的”“小小的”)好玩嗎?(怎樣好玩,讀出來)

      (2)媽媽看見我從樹杈上取下鳥蛋來玩,是怎么說的?

      課件出示有關圖片,知道蛋殼里藏有小生命,要學會珍愛生命,體會鳥媽媽的焦急心情。(指出鳥媽媽的心情)

      (3)聽了媽媽的話之后,我是怎么做的呢?

      師生扮演,加深對“小心、連忙、輕輕”等詞的理解。(指出“我”的小心)

      (4)過渡談話,齊讀最后一節詩歌。

      (5)結合具體的語境理解“仿佛”,給“仿佛”換一個詞。

      (6)看課文插圖,說說小男孩抬起頭來,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會看見什么呢?結合課件,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指導背誦

      1.教師示范背誦課文,學生,引導學生出具體的背誦方法。

      2.學生自由選擇以上方法練習背誦。

      3.學生背誦詩歌(男女生接力背誦、齊背誦)。

      五、指導書寫“聽、唱”等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生開火車讀。

      2.學生說識記“聽、唱”等生字的方法。

      3.教師指導書寫(教師范寫)。

      4.學生練習寫字(書空,描紅,臨摹),要注意寫字習慣。

      六、學習“我會讀”,體會我國語言的豐富多彩

      結合“找朋友”和“換位讀”的游戲進行。

      1.把“鳥蛋”“涼涼的”等詞語寫在詞卡上,讓學生去找朋友(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詞語的正確搭配),找到朋友后,學生站在一起,舉起詞卡,讓大家讀。

      2.學生換位置站,舉起詞卡,再讓大家讀一讀,說說這樣意思還是一樣嗎?

      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書寫生字詞。

      3.學了課文《兩只鳥蛋》后,自己動手畫一幅畫,把自己的感受畫下來。

      教學、

      這一課例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思路清晰,方法靈活,語言文字訓練扎實,教學效果良好。

      1.教師對教材的研讀非常到位,對教材的處理、拓展恰到好處,較好地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2.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做到有機結合。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自然而然達成了學生熱愛大自然,關愛生命的情感熏陶和教育。

      3.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張揚學生個性,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需要,凸顯學生的主人翁地位。

      4.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轉變。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洋溢著濃濃的探究氣氛。

      5.把對課文的理解感悟與朗讀的指導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加強了讀的訓練,同時也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落實了語感的培養。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古詩教案01-2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3D卡通动漫在线观看 | 久久婷婷色综合2020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男人的天堂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