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一、單元形式
編排本書的單元布局改變了以往按文體安排單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課程的不再強調語文的文體知識的要求,更加注重學生的人文體驗。以下是單元安排:
第一單元:人與自我之一(家庭親情)第二單元:人與自我之二(學習體驗)第三單元:人與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單元:人與自然之二(理想信念)第五單元:人與社會之一(科學世界)第六單元:人與社會之二(想象世界)二、教科書的主要特點:
第一,構建新的教科書體系。
這本書力圖構建語文綜合實踐體系。按人與自我(人類、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與社會(社區、群體、家庭、民族、國家等)、人與自然(自然環境、生態等)三大板塊組織教材,每個板塊分若干單元(主題),每個單元包括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兩大部分。采用這種編排體系,注重教材的實踐性,自始至終把語文學習置于實踐活動之中;突出教材的綜合性,減少頭緒,突出重點,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整合在一起,語文基本功的培養與個性發展、人格養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各個環節的設計兼顧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力圖在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同時,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教科書內容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培養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與開發潛在能力、創新能力的統一。
第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內容和設計上注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進取精神,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各自的發展空間。閱讀部分,選文的練習和提示,都尊重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主發現、自主建構文本意義,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有個性的理解。便學生在閱讀中不僅僅是獲得信息、汲取知識、而且是發現自我、充實自我。寫作、口語交際部分,注意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展示獨特個性、使學生的學習寫作和口語交際,成為他們健康人生重要開端。尤其是綜合性學習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自主選擇確定活動內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培養創新精神。
第四,遵循語文教育規律,突出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申學習語文。
這套教科書力圖使學生學習的過程,變成讀寫聽說的不斷實踐的過程,在語文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的過程。
第五、力求建立開放、有彈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書體系。
教材體現了課內外和校內外的結合,使教科書由課內走向課外。
可以看出,教材選文文質兼美,難易適度,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適合學生學習。
三、教學目標
新課程教材的教學目標,不再是教材的教學目標,而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學生的情感體驗。
1、掌握七(上)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并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完成木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為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文戰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四、教學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整合性。傳統的目標設計有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重智能變化輕心理體驗。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有機結合。
其次、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要使語文課由單一轉向綜合,由平面轉向立體,由封閉轉向開放,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互動性。要實現由少民主、不平等、單向傳輸向師生的和諧、民主、平等、互動轉變。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第四、要注意教學過程的活動性。盡可能把過去由自己包辦的講解、提問轉化設計成學生的多種活動,不僅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而且讓他們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并融會貫通,爛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應引進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加速了學生盛知過程,促進了認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第七、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性。要改變以往一刀切的評價機制,實行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學就是要從一個個標點、一個個詞語、一個個句子開始構建或更新學生的言語世界,與此同時,構建或更新學生的人文世界。
第一單元單元計劃
【單元分析】
新學期開始了,又一階段的語文學習之旅啟程了。第一單元以家庭人生為主題,五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教學重點】
學習這個單元,必須抓住如下要點: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2、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提煉文章主旨。3、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學會思考人生。
4、學會朗讀,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5、學習并積累課文中精彩的字詞句段,學會在自己的表達中運用本單元精彩的語言材料。
本單元是七~九年級階段語文學習的第一單元,在起始階段具有定位、定勢的意義,影響深遠。務必認真貫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辬準,爭取開個好頭。要確認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從事學習,要努力形成這種新的學習方式。要牢牢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目辬,防止這樣或那樣的偏頗,一切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人文教育要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通過熏陶感染,收到潛移默化的功效。
引導學生探究,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首先要摸清學生的已知領域與未知領域,據以確定探究什么,怎樣引導學生探究,要重視學生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探究之后,還要回顧探究的得失,總結經驗教訓,使學生逐步學會學習。要注意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語言學習總是從模仿開始的,要模仿著說和寫,日積月累,豐富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朗讀教學要有示范,要有指導,要多讓學生自己練讀,使全體學生都得到提高。本單元綜合性學習,根據新生入學的情境,以“自我介紹”為主題,設計了多種活動方式,進行口語交際和寫作練習。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和新型的教學活動,不像單純的口語交際、單純的寫作訓練那樣簡單,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教師要滿腔熱情,組織好這種學習活動。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圈點批注與整體閱讀訓練。
教學內容和步驟:
圈點批注與整體閱讀訓練
1、閱讀全文,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注
【師】批注要點
1)、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框框
2)、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3)、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再加問號
4)、用雙豎線和單豎線劃分文章層次
(這一環節主要用于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初中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注,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稍停)找幾位同學簡要說說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范,教師可在學生閱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信息)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讀美國教育家隨意指定三個中國孩子做一個游戲的故事,引導學生懂得:聰明的人不僅要智力發達,還需要有愛心并具有忘我、無畏的品格。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11個認字,會寫13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體會孩子具有愛心、忘我、無畏的品質,使學生認識到學會合作的重要。
教學方法與手段:
主要采取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的方法并配以多媒體課件來引導學生學習,感受學習的快樂。
一、課題質疑導入
同學們,這個詞你們認識嗎?(板書:聰明)誰能告訴老師我們班的同學誰聰明,為什么說他聰明呢?那么聰明到底是什么呢?這節課,老師帶你們一起走進第13課,繼續探討聰明是什么 (板書課題) 如果為課題加個標點符號,你們認為加什么合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做到不丟字、不加字,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互讀,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3、出示字卡,檢查生字。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5、自由讀1—4自然段。
三、精讀課文,感悟內容
1、 這三個孩子是精心挑選的嗎?(不是) 你能把隨意換個詞說說這句話嗎?
2、 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個游戲的規則,誰來讀一讀? 你們覺得這個規則怎么樣?(緊張、害怕)
3、 同學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出示游戲規則,師生共讀。
4、 是呀,這確實是生與死的選擇呀!那你能用如果……就……這個句式說句話嗎?
過渡:面對這生死攸關短短7秒的游戲,三個孩子的心情是怎樣的?他們如何玩這個游戲?請同學們輕聲讀第5自然段,找出描寫三個孩子神態的詞語。
惶恐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詞說說嗎?
孩子們為什么會緊張害怕呢?
教育家神秘的眨了一下眼睛,你們猜此時他在想什么?
游戲結果怎樣呢?(成功了)
你覺得孩子完成的速度怎樣?(很快) 你是怎么知道的?(全部時間不到5秒)
讓我們一起數5個數體驗5秒鐘的短暫。
帶著這種感覺讀讀這段話。(指名讀、齊讀)
在這么短暫的時間,孩子以驚人的速度完成游戲。合作的如此有秩序,如此臨危不亂,真值得人敬佩啊!看到這種場面美國教育家(驚呆了) 他為什么會驚呆?(指名回答) 過渡:是呀,美國教育家看到這一切驚呆了,此時,他有很多的問題想要問問孩子們。
快速朗讀第6自然段 預設問題:這段話中哪幾句話讓你最感動?
指生說,并讀一讀感動的話語。
出示課件字幕。分析三次對話。從中你能感覺到他們是什么樣的中國孩子?
課件出示:為什么不爭先逃命? 他最小,我應當讓他呀! 為什么不先逃生? 三個人里我最大,應該最后離開。 那你就不怕自己被淹死嗎? 寧可我被淹死,也不能淹死弟弟們。 板書:愛心、忘我、無畏 過渡:這是多么樸實的話,但十分精彩,這種平凡的表現,卻顯出精神的可貴。現在,老師特別想成為故事中的角色,你們想嗎?男同學扮演小男孩,女同學扮演小女孩,老師扮演教授,讓我們來一起合作讀讀這段,共同體驗那份感動。
5、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被感動了,孩子們樸實稚嫩的話語也深深感動了美國教育家:(師手勢,生接讀)第7自然段。
6、教師引讀,學生感悟;
■僅有7歲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生)他最小,我應當讓他呀! 這顆愛心已打動了美國教育家(生接讀)淚水‘唰’地一下從美國教育家的眼里涌了出來。他說: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
■僅有10歲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生接讀)三個人里我最大,應該最后離開。 這種忘我的精神怎能不讓教育家感動:(生接讀)淚水‘唰’地一下從美國教育家的眼里涌了出來。他說: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
■僅有10歲的小女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生接讀)寧可我被淹死,也不能淹死弟弟們。 這種無畏的品格使教育家震撼了,他再也忍不住了: (生接讀)淚水‘唰’地一下從美國教育家的眼里涌了出來。他說: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
7、這三個孩子的做法僅僅是聰明嗎?
8、小結:是的,聰明的人不僅要智力發達,還需要有愛心并具有忘我、無畏的品格。
四、拓展延伸,加深感悟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就有許許多多充滿愛心,忘我,無畏的人,老師想給你們講一個故事:(結合周圍實例)
五、回顧課文,提出希望。
結束語:孩子們,用你們的愛心去呵護身邊的每一個人吧,用你們忘我無畏的品格去感動所有的人吧,用你們的真誠去與人合作吧,老師希望你們都能做一個真正的聰明人。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復述課文。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沒,解決疑問,理解課文。
2、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探究,解決困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到動物能為大自然貢獻力量,對大自然的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為大自然貢獻自己的力量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鳥的種類很多,而且它們各有各的特點,你知道哪種鳥,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學生把自己認識的鳥介紹給大家)今天,老師也向大家介紹一種鳥“會植樹的鳥”,想認識這種鳥嗎?那就趕快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認讀生字,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課文,相互糾正字音。
3、出示本課的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4、提出不懂的詞語,利用各種形式班內交流解決。
三、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再細細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你都讀懂了什么?
2、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3、班內交流匯報。
4、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師生互幫互助解決困難)
5、這些會植樹的鳥的`壽命只有三年,但老的一代死去了,新的一代又會跟來種樹,這些鳥為大自然作出了如此大的貢獻,你想說點什么嗎
四、指導書寫
指導個別重點、難點生字。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反復誦讀,理解詩歌內容并熟練背誦。
2、體會詩中自然的聯想、豐富的想像。
過程與方法:
1、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的節奏感與和諧美。
2、發揮想象與聯想,仿寫句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訓練,分清節奏,念準重音,讀出感情;
2、品味詩歌語言,理解意象,把握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想像和聯想去品味詩歌的意境和蘊含。
教學方法:朗讀法、想象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一、 導入
同學們,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有誰能講出這個古老的愛情悲劇呢?故事中有情人被阻隔在天河兩岸,難以團圓,歷代文人墨客都對此發出了太多感慨和遐想。然而在郭沫若的詩中,我們將讀到關于這段傳說的別樣故事。
二、 整體感知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9),我國近代著名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一生的主要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戲劇《屈原》、《棠棣之花》。
2、時代背景
20年代初期,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各派軍閥窒息著。詩人在苦悶中彷徨。他不滿現實,熱烈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下,寫下了浪漫氣息濃郁的詩,這些詩收錄在《星空》里。
四、研讀《靜夜》
1、聽錄音朗讀
2、生自讀課文,讀出感情
3、思考:
師:全詩分兩小節。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哪節寫實?哪節寫聯想?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點?
生:寫實:月光、松林、白云、疏星;聯想:天河、海霧、鮫人流珠
第一書寫實,寫人間的月色和晚景。第二節寫想象,想象天河岸邊鮫人對月流珠的情形。突出夜晚的“靜”。
師:第一節中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象?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月光朦朧,籠罩著松林大地,團團的白云遮掩著月亮和星星。給人的感覺是──朦朧、恬靜的美。
師:第一小節的“淡淡”“團團”“幾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淡淡的憂傷。
師:在這樣的一個月夜,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生:第二小節的開頭一句“天河何處”,結束了第一小節的寫景思路,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引向了廣袤的宇宙,又以“遠遠的海霧模糊”收攏讀者放飛的心神。“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寫出詩人的想象穿過茫茫海霧,想象著會有鮫人立在岸邊,對著月亮流下串串珠淚……多么奇瑰的想象。
師:如何理解“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
生:鮫人不僅指神話傳說中住在海底的神人,也可以指詩人自身。作者想起這個凄美、哀婉的神話傳說,聯系到自己當時的處境,不禁流下了眼淚。表達了作者淡淡的哀傷、無奈、惆悵的心情,也表達了他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對國家命運的憂心。
師:這首詩的兩個小節之間有著什么內在聯系?
生:第一節的景物描寫,是想象的基礎,第二節的想象是對寫景的提升和點睛。若沒有寫景,想象就顯得突兀;若沒有了想象,第一節的景便沒有了活力,沒有生氣。
師:討論:此詩結構與《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異同?
生:這兩首詩的結構大致相同,都是先寫景,以寫景為基礎,再展開想象和聯想。
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寫景部分由“街燈”、“明星”把讀者的視線由人間轉到天上,為第二小節具體描繪“天上的街市”做了鋪墊。而《靜夜》則是靠第二小節的“天河何處”結束寫景,轉而想象的。
五、全文小結
天上的街市:對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靜夜:對時代失望和對祖國、家鄉和親人思念的淡淡的哀傷。
——詩人對現實的失望、不滿和對前途感到渺茫,表達出詩人朦朧的理想和追求。
六、拓展訓練
想象和聯想訓練
1、仿照示例,發揮你的想象,續寫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牽牛花開放了,
籠中的小鸚鵡,
月光照在地上,
2、仿照示例,經過四至五步聯想,使兩個意義相距很遠的詞聯系起來。
示例:木頭-樹林-田野-足球場-足球
(1)雪花——茶 (2)鋼筆——月亮
(3)夏夜——鋼鐵 (4)沙灘——車輪
語文教案 篇6
課型:作文指導
課時:1課時
教材簡析:
《未來的......》是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六冊的語文園地六中習作要求而確定的題目,要求學生發揮想象,設計一件未來的產品,可以是學習用品,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公共設施......。
預設目標:
1、能進行大膽地科學設想,想像奇特而又合理。
2、完成習作,語句通順,敘述能按一定順序。
3、激發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了解和積累科技知識。
教學重難點:
1、能把所想象的未來產品清楚地介紹出來。
教法策略:
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閱讀范文,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敘述順序介紹所設計的產品。
教學準備:范文一篇
預設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是什么東西或最喜歡干什么?
2、你們有沒有想過,在未來,你們身邊的這些玩具、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甚至公共設施會變怎樣呢?現在,生產各類產品的.廠長們要聯合舉辦“未來產品”的設計大賽,將會評出一、二、三等獎多名,同學們想參加嗎?
二、明確要求,確定方向
1、每位參賽者只能選擇一件自己最感興趣的產品來設計。
2、想象奇特而又要合理。
3、產品名稱可用“未來的......”,也可以自己擬定。
三、出示范文,探究寫法
1、教師示范介紹--“未來的垃圾桶”。
2、找出范文的描寫順序(名稱、外形、功能)及重點。
3、請學生提意見。
四、拓展思維,想像設計
1、利用兩--五分鐘的時間靜靜思考,自由想象。
2、在小組內介紹“未來產品”的特點,“小廠長”提問題或意見。
3、小組選出最有創意的產品設計向全班介紹。
4、談談自己最喜歡誰設計的“未來產品”。
五、自由習作,完善設計
1、師:同學們,我們光是用語言介紹,我擔心各位廠長一下子不能記住這么多,不如咱們改為用文字介紹,讓他們把這些資料帶回去慢慢看,好評出一、二、三等獎,好嗎?
2、學生自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教案 篇7
目的:把握人物形象,《陳奐生上城》..。
了解當時的社會現實。
重點:了解當時的社會現實。
難點:了解當時的社會現實。
方法:自讀、分析、鑒賞
過程:
一、文章導讀
作者高曉聲,1928年生于江蘇省武進縣。1950年,他發表了第一個短篇小說《收田財》。此后,陸續創作了一些詩歌、小說、劇本等。1957年,被劃成“右派”,遂回家鄉武進農村。經過二十多年之后,1979年,他又回到了文學隊伍。長期艱苦的農村生活成了他創作的豐富源泉。1979年一年內,他就發表了《李順大造屋》、《“漏斗戶”主》等十一篇小說,次年出版子《1979年小說集》。其中《李順大造屋》榮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一等獎。1980年,又寫出了《陳奐生上城》、《魚鉤》等十多個短篇小說,其中《陳奐生上城》再次獲獎。
高曉聲擅長描寫農村生活,善于從普通農民的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揭示具有重大意義的社會問題,探索我國農民坎坷曲折的命運與心路歷程的變化,文筆簡練幽默,格調寓莊于諧,在新時期文苑獨樹一幟。
陳奐生系列小說(包括《“漏斗戶”主》、《陳奐生上城》、《陳奐生轉業》、《陳奐生包產》、《陳奐生戰術》、《種田大戶》、《陳奐生出國》等)反映農民陳奐生的人生歷程。“上城”為其生活帶來轉機,“包產”使他找到歸宿,“出國”則標志著他走向成熟。從這個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國農村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和廣大農民艱難行進的身影,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陳奐生上城》..》。
二、情節
這篇小說質樸自然,但情節設計精巧,耐人尋味。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漏斗戶主”上城竟住進高級房間,可謂奇遇。這個奇遇的形成,有兩個因素:一是偶染感冒,一是巧遇書記。這兩個因素使“奇遇”成了自然。
賣油繩的設計。能做油繩賣,可見糧油有余,陳奐生的喜悅便油然而生;賣掉油繩身上連本帶利大概八塊錢,五元錢的房租能付,但卻心痛不已。
買帽子。既見昔日的貧困,又見今日稍有改善。由此透露“今年好像變嬌了”,正預示“今夜”要得感冒了。
對精神生活的渴求。既反映昔日所受貧困的壓抑,又反映農民精神面貌的變化。
車站的地點,這里油繩好賣,這里有茶水,有長椅,與吳書記巧遇,也非此莫屬。
書記巧遇陳奐生。既反映當時干群的親密關系,又使陳奐生住進高級房間成為可能。
感冒的設計尤為妙巧。高燒時神志不清,錘一夜就好,用第二天回憶的方法補敘深夜發生的事情就毫無破綻。
三、測試
下面幾句的'話的語序已經打亂,請排列
①比店里的新鮮,比店里好吃,這旅行包里裝的盡是它。
②他去賣什么?賣油繩。
③一共六斤,賣完了,穩賺三元錢。
④自家的面粉,自家的油,自己動手做成的。
⑤還用小塑料袋包裝好,有五根一袋的,有十根一袋的,又好看,又干凈。
⑥今天做好今天賣,格啦嘣脆,又香又酥。
對下面文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陳奐生想到這里,聽見自己的心撲撲跳得比打鐘還響,合上的眼皮,流出晶瑩的淚珠,在眼角膛里停留片刻,便一條線掛下來了。這個吳書記真是大好人,竟看得起他陳奐生,把他當朋友,見他一旦有難,能挺身而出,拔刀相助,救了他一條性命,實在難得。
A.陳奐生因吳書記送他去招待所這件事非常感動,他的眼淚表示了他對黨的關懷的感激。
B.陳奐生認為吳書記是自己的朋友;吳書記救了他的命是友誼的體現。
C.陳奐生認為吳書記是大好人,大好人就是救人于危難之中。
D.陳奐生身上存有封建的小農意識,他認為吳書記救他是一種“拔刀相助”的講義氣行為,而不理解這是黨的干部對人民的關心與愛護。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認識13個生字,書寫8個漢字,掌握雙人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踢毽子的樂趣,體會童年生活的樂趣。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毽子。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您們會踢毽子嗎?誰愿意上來表演一下?
2、學生表演后,評一評誰踢得好。
3、剛才一些同學踢得好,一些同學踢不好。為什么同是一個毽子,會出現兩種情況呢?
4、指名發言,導入新課。
5、板書課題。
二、認識生字,讀準課文。
1、學生聽錄音范讀課文,并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讀讀、認認。
3、教師出示文中本課生字認讀。
4、從詞中抽出本課生字認一認。
5、回到課文,分段指名讀課文內容。
6、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問題導學,讀懂課文。
1、老師教我們踢毽子時,毽子在老師腳上聽話嗎?您是怎么知道的?
(1)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反饋。
(3)出示圖一,引導理解:毽子聽話極了。
(4)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感受踢毽子的樂趣。
2、看著毽子這么聽話,我們真想踢,可是剛開始時,毽子是怎樣表現的?為什么會這樣呢?
(1)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引導理解。
3、聽了老師的話,我是怎么做的?結果呢?
(1)指名反饋。
(2)出示圖二引導感受:毽子變乖了。
四、課時總結:
毽子原來是很不聽話的,可是練習多了它就會很聽話了。我們做事情、學東西也一樣,剛開始學不好,做不好,只要我們認真練習,掌握其中的方法,就能做好學好了。
第二課時
一、鞏固全文、練習說話。
1、分段開火車讀課文,評議。
2、指名說說:毽子是怎樣變乖的`?
3、齊讀課文中老師的話。
4、引導說話:我喜歡________________,剛開始時_______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桌說一說,聽一聽,評一評誰說得好。
二、識記生字,積累詞匯,練習書寫。
1、識記生字
(1)抽讀生字
(2)開火車用生字進行口頭擴詞,理解字義。
(3)指名說說您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些字。
(4)學生反饋識字難點,教師重點指導識記。
2積累詞匯
(1)認讀“詞語花籃”中的五個詞語。
(2)找出“詞語花籃”中的一對反意詞加以識記:陌生----熟悉
(3)找出其它詞語填在“詞語花籃”里。
3練習書寫。
(1)認讀田字格里的8個生字。
(2)逐字擴詞,理解字義。
(3)歸類識記字形,練習書寫。
三、課時總結。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認真地去發現它其中的方法,一定會做得又快又好的。
四、作業布置。
1、書寫生字,練習擴詞。
2、寫一寫您喜歡 玩的活動。
板書設計:
毽子變乖了
開始:一點兒也不聽話(陌生)
每天都抽時間玩
不久:變乖了(熟悉)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古詩教案01-25